CN219822843U - 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2843U
CN219822843U CN202320880743.7U CN202320880743U CN219822843U CN 219822843 U CN219822843 U CN 219822843U CN 202320880743 U CN202320880743 U CN 202320880743U CN 219822843 U CN219822843 U CN 219822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op lever
filling
filling bottle
baff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07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庆光
赵桂生
罗明
陈昌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Makho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Makh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Makho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Makh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07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2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2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2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包括基座、推板和挡板,基座上设有产品放置位,推板水平移动连接基座,挡板竖直移动连接基座,且推板与挡板分别位于产品放置位的两侧;产品放置位用于放置多排灌装瓶,推板能够朝向挡板推动灌装瓶,以调整灌装瓶的位置,并能在挡板相对基座竖直上移之后,继续推动灌装瓶,以将灌装瓶从挡板的下方推离产品放置位并进入产品上料轨道。本上料机构能够替代人工上料,并且一次推动可以实现多个灌装瓶的上料,从而能够方便上料,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灌装瓶每次上料之前,能够通过推板与挡板的共同作用,调整灌装瓶的位置,从而保证灌装瓶能够准确进入到上料轨道中,以免给后续的灌装过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Description

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润滑油、机油、洗洁精以及洗衣液等材料的灌装过程中,通常是将空的灌装瓶放置到产品上料轨道,由产品上料轨道将空的灌装瓶输送至成品的输出端口。灌装瓶的结构如图1所示,灌装瓶被放置到产品上料轨道时,其第一端面朝向产品上料轨道的输送方向。灌装瓶被输送至成品的输出端口下方时,灌装设备从成品的输出端口朝灌装瓶内注入润滑油、机油、洗洁精或者洗衣液等成品,从而完成灌装。
目前,空的灌装瓶一般都是以多个灌装瓶存放在一个包装袋内的来料方式。现有技术中,灌装瓶上料时,由工作人员从包装袋内将灌装瓶一个一个地取出并一一放置到产品上料轨道上。此种上料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人工放置灌装瓶时,还有可能会导致灌装瓶的位置出现偏差,给后续的灌装过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能够方便准确上料,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包括基座、推板和挡板,所述基座上设有产品放置区,所述推板水平移动连接所述基座,所述挡板竖直移动连接所述基座,且所述推板与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产品放置区的两侧;所述产品放置区用于放置多排灌装瓶,所述推板能够朝向所述挡板推动所述灌装瓶,以调整所述灌装瓶的位置,并能在所述挡板相对所述基座竖直上移之后,继续推动所述灌装瓶,以将所述灌装瓶从所述挡板的下方推离所述产品放置区并进入产品上料轨道。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将多排灌装瓶放置到产品放置区上,推板朝向挡板推动灌装瓶,直到最靠近挡板的那一排灌装瓶的侧面抵接至挡板的侧面,而最靠近推板的那一排灌装瓶的侧面抵接在推板的侧面。在推板和挡板的共同作用下,灌装瓶的位置得以调整,也即,每一排灌装瓶上的多个灌装瓶的侧面平齐。灌装瓶的位置调整完毕之后,挡板相对基座竖直上移,推板继续推动灌装瓶,使得原来最靠近挡板的那一排灌装瓶被推离产品放置区,并被推入到产品上料轨道。最后,挡板相对基座下移,以隔离剩余的灌装瓶,推板将剩余的灌装瓶再次推向挡板,再次调整灌装瓶的位置,并等待下一次的推动上料。因此,本上料机构能够替代人工上料,并且一次推动可以实现多个灌装瓶的上料,从而能够方便上料,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灌装瓶每次上料之前,能够通过推板与挡板的共同作用,调整灌装瓶的位置,使得灌装瓶的第一端面朝向产品上料轨道的输送方向,灌装瓶的侧面平行于产品上料轨道的输送方向,从而保证灌装瓶能够准确进入到产品上料轨道中,以免给后续的灌装过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上述的灌装瓶的上料机构,所述基座的侧部设有包装袋抽离组件,所述包装袋抽离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所述第一挡杆和所述第二挡杆沿竖直方向分布并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挡杆和所述第二挡杆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推板的移动方向;去除包装袋时,将包装袋与灌装瓶一起放置于所述产品放置区,并使包装袋的开口朝向远离于所述包装袋抽离组件的一侧,使最靠近于所述包装袋抽离组件的那一列所述灌装瓶的第一端面的上下部分别抵接所述第一挡杆和所述第二挡杆,再将包装袋从所述第一挡杆和所述第二挡杆之间抽动并脱离所述灌装瓶。
上述的灌装瓶的上料机构,所述第一挡杆和所述第二挡杆均为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圆杆。
上述的灌装瓶的上料机构,所述基座的侧部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第一挡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第二立杆,且所述第二挡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第二立杆,所述第一挡杆和所述第二挡杆的靠近于所述产品放置区的那一侧更加凸出于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第二立杆。
上述的灌装瓶的上料机构,所述基座开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水平滑轨,所述基座的内部安装有水平驱动件,所述水平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水平滑轨内,且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板。
上述的灌装瓶的上料机构,所述基座的远离于所述推板的一侧设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开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滑轨,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两条所述竖直滑轨,所述龙门架的顶部安装有竖直驱动件,所述竖直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挡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灌装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抽离包装袋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0灌装瓶、200基座、210产品放置区、220水平滑轨、230滑块、240龙门架、241竖直滑轨、250竖直驱动件、300推板、400挡板、500包装袋抽离组件、510第一挡杆、520第二挡杆、530第一立杆、540第二立杆、600包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包括基座200、推板300和挡板400,基座200上设有产品放置区210,推板300水平移动连接基座200,挡板400竖直移动连接基座200,且推板300与挡板400分别位于产品放置区210的两侧;产品放置区210用于放置多排灌装瓶100,推板300能够朝向挡板400推动灌装瓶100,以调整灌装瓶100的位置,并能在挡板400相对基座200竖直上移之后,继续推动灌装瓶100,以将灌装瓶100从挡板400的下方推离产品放置区210并进入产品上料轨道。
使用时,将多排灌装瓶100放置到产品放置区210上,推板300朝向挡板400推动灌装瓶100,直到最靠近挡板400的那一排灌装瓶100的侧面抵接至挡板400的侧面,而最靠近推板300的那一排灌装瓶100的侧面抵接至推板300的侧面。在推板300和挡板400的共同作用下,灌装瓶100的位置得以调整,也即,每一排灌装瓶100上的多个灌装瓶100的侧面平齐。灌装瓶100的位置调整完毕之后,挡板400相对基座200竖直上移,推板300继续推动灌装瓶100,使得原来最靠近挡板400的那一排灌装瓶100被推离产品放置区210,并被推入到产品上料轨道。最后,挡板400相对基座200下移,以隔离剩余的灌装瓶100,推板300将剩余的灌装瓶100再次推向挡板400,再次调整灌装瓶100的位置,并等待下一次的推动上料。因此,本上料机构能够替代人工上料,并且一次推动可以实现多个灌装瓶100的上料,从而能够方便上料,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灌装瓶100每次上料之前,能够通过推板300与挡板400的共同作用,调整灌装瓶100的位置,使得灌装瓶100的第一端面朝向产品上料轨道的输送方向,灌装瓶100的侧面平行于产品上料轨道的输送方向,从而保证灌装瓶100能够准确进入到产品上料轨道中,以免给后续的灌装过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进一步地,基座200的侧部设有包装袋抽离组件500,包装袋抽离组件500包括连接于基座200的第一挡杆510和第二挡杆520,第一挡杆510和第二挡杆520沿竖直方向分布并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挡杆510和第二挡杆520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推板300的移动方向;参照图3,去除包装袋600时,将包装袋600与灌装瓶100一起放置于产品放置区210,并使包装袋600的开口朝向远离于包装袋抽离组件500的一侧,使最靠近于包装袋抽离组件500的那一列灌装瓶100的第一端面的上下部分别抵接第一挡杆510和第二挡杆520,再将包装袋600从第一挡杆510和第二挡杆520之间抽动并脱离灌装瓶100。抽离包装袋600时,灌装瓶100的第一端面抵接在第一挡杆510和第二挡杆520上,不仅能够便于抽离包装袋600,还能防止灌装瓶100从产品放置区210掉落。需要注意的是,在图2中,“排”的方向垂直于推板300的移动方向,“列”的方向平行于推板300的移动方向,而产品上料轨道的输送方向则垂直于推板300的移动方向。使用本上料机构时,可以将本上料机构安放于产品上料轨道的侧部,上料时,从产品上料轨道的侧部将灌装瓶100推送至产品上料轨道内。
更进一步地,第一挡杆510和第二挡杆520均为转动连接于基座200的圆杆。不断抽离包装袋600的过程中,第一挡杆510和第二挡杆520不断相对基座200转动,能够更加方便顺畅地抽离包装袋600。进一步地,基座200的侧部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立杆530和第二立杆540,第一挡杆51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立杆530和第二立杆540,且第二挡杆52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立杆530和第二立杆540,第一挡杆510和第二挡杆520的靠近于产品放置区210的那一侧更加凸出于第一立杆530和第二立杆540。当推板300朝向挡板400推动灌装瓶100时,第一立杆530和第二立杆540不会阻碍灌装瓶100的移动。
具体地,基座200开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水平滑轨220,基座200的内部安装有水平驱动件,水平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滑块230,滑块230滑动连接于水平滑轨220内,且滑块230固定连接推板300。基座200的远离于推板300的一侧设有龙门架240,龙门架240开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滑轨241,挡板400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两条竖直滑轨241,龙门架240的顶部安装有竖直驱动件250,竖直驱动件250的输出端连接挡板400。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有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或第二等的,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00)、推板(300)和挡板(400),所述基座(200)上设有产品放置区(210),所述推板(300)水平移动连接所述基座(200),所述挡板(400)竖直移动连接所述基座(200),且所述推板(300)与所述挡板(400)分别位于所述产品放置区(210)的两侧;
所述产品放置区(210)用于放置多排灌装瓶(100),所述推板(300)能够朝向所述挡板(400)推动所述灌装瓶(100),以调整所述灌装瓶(100)的位置,并能在所述挡板(400)相对所述基座(200)竖直上移之后,继续推动所述灌装瓶(100),以将所述灌装瓶(100)从所述挡板(400)的下方推离所述产品放置区(210)并进入产品上料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0)的侧部设有包装袋抽离组件(500),所述包装袋抽离组件(500)包括连接于所述基座(200)的第一挡杆(510)和第二挡杆(520),所述第一挡杆(510)和所述第二挡杆(520)沿竖直方向分布并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挡杆(510)和所述第二挡杆(520)的轴线方向平行于所述推板(300)的移动方向;
去除包装袋(600)时,将包装袋(600)与灌装瓶(100)一起放置于所述产品放置区(210),并使包装袋(600)的开口朝向远离于所述包装袋抽离组件(500)的一侧,使最靠近于所述包装袋抽离组件(500)的那一列所述灌装瓶(100)的第一端面的上下部分别抵接所述第一挡杆(510)和所述第二挡杆(520),再将包装袋(600)从所述第一挡杆(510)和所述第二挡杆(520)之间拉动并脱离所述灌装瓶(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杆(510)和所述第二挡杆(520)均为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200)的圆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0)的侧部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立杆(530)和第二立杆(540),所述第一挡杆(51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杆(530)和所述第二立杆(540),且所述第二挡杆(52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杆(530)和所述第二立杆(540),所述第一挡杆(510)和所述第二挡杆(520)的靠近于所述产品放置区(210)的那一侧更加凸出于所述第一立杆(530)和所述第二立杆(5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0)开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水平滑轨(220),所述基座(200)的内部安装有水平驱动件,所述水平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滑块(230),所述滑块(230)滑动连接于所述水平滑轨(220)内,且所述滑块(230)固定连接所述推板(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瓶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0)的远离于所述推板(300)的一侧设有龙门架(240),所述龙门架(240)开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滑轨(241),所述挡板(400)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两条所述竖直滑轨(241),所述龙门架(240)的顶部安装有竖直驱动件(250),所述竖直驱动件(25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挡板(400)。
CN202320880743.7U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 Active CN219822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0743.7U CN219822843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0743.7U CN219822843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2843U true CN219822843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1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0743.7U Active CN219822843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2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60500U (zh) 一种卫生巾自动包装机的顶料推料机构
CN111196387B (zh) 一种ic产品包装用自动封口系统
CN219822843U (zh) 一种灌装瓶的上料机构
CN114684410A (zh) 一种注射器抬升供料装置
CN213800287U (zh) 一种筒纱包装机装袋机构
CN212639017U (zh) 一种规格可调的理瓶器放行装置
CN215625082U (zh) 一种热压机交替式上料机构
CN215098616U (zh) 一种药包生产的撑袋夹爪循环机构
CN213474450U (zh) 一种流水线上双盒同步抓取定位机构
CN109051486B (zh) 一种智能化配料系统
CN112551081A (zh) 一种基于重力的铸件传输设备
CN220884927U (zh) 瓶子装箱设备
CN116730014A (zh) 一种玻璃上料的料箱输送装置
CN111301947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盒机
CN220182741U (zh) 一种液体兽药灌装装置
CN220595291U (zh) 一种药瓶自动装盒机
CN221050200U (zh) 一种贴标机用自动化送料结构
CN215399568U (zh) 一种一次性杯子用高效自动打包设备
CN114735310B (zh) 一种锯链自动包装生产线及包装工艺
CN219428458U (zh) 一种自动补料的纱布移载装置
CN215796778U (zh) 罐子直线分离机构
CN214988751U (zh) 一种长条形泡棉自动供料装置
CN219905893U (zh) 码垛装置
CN216581351U (zh) 一种阀片打包装置
CN114537780B (zh) 一种型材自动套袋机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