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1421U - 一种动车组侧顶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车组侧顶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1421U
CN219821421U CN202320425543.2U CN202320425543U CN219821421U CN 219821421 U CN219821421 U CN 219821421U CN 202320425543 U CN202320425543 U CN 202320425543U CN 219821421 U CN219821421 U CN 219821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late
top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255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植森
刘丰芹
刘宁
吴俊杰
刘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Guoyan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255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1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1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1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车组侧顶板,其包括设置在顶板与侧墙之间的侧顶板;所述侧顶板包括弧形部和平直部;所述弧形部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该弧形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平直部铰接;所述平直部的上端与所述弧形部通过铰链铰接,所述平直部的下端与车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车辆制造及后期维护的成本,解决了动车组遮阳帘检修维护困难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动车组侧顶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车组侧顶板,属于动车组车辆客室内装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乘坐动车组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动车组上的行李架、卫生间、遮阳帘等设备极大地提升了乘客的乘坐体验,但卫生间设备等区域因通过宽度较小未设置行李架,导致所述该区域难以从行李架区域对遮阳帘进行检修维护。
现有技术中,在卫生间等区域因通过宽度较小无法安装行李架,而所述该区域的内装墙板结构复杂,不便于墙板的装配且装配效果难以保证,在后期维修及更换遮阳帘时则需要将墙板拆下来才能进行操作,所以不仅影响着前期列车车辆的生产效率还增加了后期遮阳帘的的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动车组侧顶板,以解决动车组侧墙维修及更换遮阳帘时操作复杂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车组侧顶板,其包括设置在顶板与侧墙之间的侧顶板;所述侧顶板包括弧形部和平直部;所述弧形部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该弧形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平直部铰接;所述平直部的上端与所述弧形部通过铰链铰接,所述平直部的下端与车体可拆卸连接。
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铰接的侧顶板结构,修或更换遮阳帘时,松掉侧顶板平直部与车体连接的紧固件并向上翻折打开侧顶板的平直部,通过侧顶板下部空间即可对遮阳帘进行检修或更换;作业结束后关闭下平直部并通过紧固件将平直部与车体连接,侧顶板便处于最终安装状态。提高了侧顶板安装及后期维护效率,降低了车辆制造及后期维护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侧顶板与车体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部的下端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平直部关闭时,所述平直部的下端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下侧的水平板上开有腰型孔。
为了方便侧顶板的安装,在所述侧顶板朝向车体的一侧,与所述车体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弧形部的上端与车体顶梁固定连接,弧形部的下端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在打开平直部时,首先松掉平直部与安装支架的紧固件,随后向上翻折,在关闭平直部时,所述平直部的下端与安装支架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部的背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所述弧形部通过位于上侧的第一安装板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部通过位于下侧的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平直部的背侧设置有第三安装板并位于所述平直部的下侧,所述平直部在关闭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安装侧顶板时,需先通过紧固件将安装支架与车体连接;通过侧顶板与顶板的间隙,通过紧固件将弧形部的第一安装座与顶部安装梁连接;抓住平直部将平直部打开,通过平直部打开后的空间通过紧固件将弧形部的第二安装座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关闭平直部通过紧固件将平直部的第三安装座与安装支架连接,此时侧顶板处于最终安装状态。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铰链包括与弧形部固定连接的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上铰接有“几”字形的第二铰接板。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板铰接,该第二铰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平直部固定连接。
当侧顶板打开时,所述第二铰接板绕所述第一铰接板的铰接轴转动,从而带动平直部绕弧形部转动,“几”字形的第二铰接板在其缺口处有铰接让位区域,使平直部能平滑的绕弧形部转动,且在关闭时没有缝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段铰接的侧顶板和安装支架,提高了侧顶板安装及后期维护效率,极大地降低了车辆制造及后期维护的成本,解决了动车组无行李架区域遮阳帘检修维护困难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顶板安装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顶板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顶板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顶板;2-侧墙;3-侧顶板;31-弧形部;311-第一安装座;312-第二安装座;32-平直部;321-第三安装座;4-铰链;41-第一铰接板;42-第二铰接板;5-安装支架;6-顶部安装梁;7-侧顶板安装紧固件;8-安装支架紧固件;9-车体;10-遮阳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动车组侧顶板包括设置在顶板1与侧墙2之间的侧顶板3;所述侧顶板3包括铰接的弧形部31和平直部32;所述弧形部31与所述顶板1和车体9固定连接;所述平直部32的上侧与所述弧形部31通过铰链4铰接,所述平直部32的下侧在所述平直部32关闭时与所述车体9固定连接;在所述侧顶板3的背侧与车体9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5,所述弧形部31的下侧与所述安装支架5固定连接,所述平直部32的下侧在所述平直部32关闭时与所述安装支架5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所示侧顶板3的弧形部31为固定结构,其与顶板1和车体9固定,所述平直部32与所述弧形部31铰接,所述平直部32可以绕所述弧形部31向上翻折转动。
为了方便安装,在所述弧形部31的背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11与第二安装板312;所述弧形部31通过位于上侧的第一安装板311与所述顶板1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部31通过位于下侧的第二安装板312与所述安装支架5固定连接。
所述平直部32的背侧设置有第三安装板321并位于所述平直部32的下侧,所述平直部32在关闭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板321与所述安装支架5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支架5的下侧的水平板上开有腰型孔,可以调节平直部的安装。
所述铰链4包括与弧形部31固定连接的第一铰接板41,所述第一铰接板41上铰接有“几”字形的第二铰接板42。所述第二铰接板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板41铰接,该第二铰接板42的另一端与所述平直部32固定连接。
具体的,当侧顶板3打开时,所述第二铰接板42绕所述第一铰接板41的铰接轴转动,从而带动平直部32绕弧形部31转动,“几”字形的第二铰接板42在其缺口处有铰接让位区域,使平直部32能平滑的绕弧形部31转动,且在关闭时没有缝隙。
在实际应用中,安装侧顶板3时,需先通过安装支架紧固件8将安装支架5与车体9连接;通过侧顶板3与顶板1的间隙,用侧顶板安装紧固件7将弧形部31的第一安装座311与顶部安装梁6连接;将平直部32打开,通过平直部32打开后的空间用侧顶板安装紧固件7将弧形部31与安装支架5连接;关闭平直部32通过侧顶板安装紧固件7将平直部32与安装支架5固定连接,此时侧顶板3处于最终安装状态。
如图3-图4所示,检修或更换遮阳帘10时,松掉平直部32与安装支架5连接的侧顶板安装紧固件7并打开平直部32,通过侧顶板3下部空间即可对遮阳帘10进行检修或更换;作业结束后只需关闭平直部32并通过侧顶板安装紧固件7将平直部32与安装支架5连接,侧顶板3便处于最终安装状态。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动车组侧顶板,包括设置在顶板(1)与侧墙(2)之间的侧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顶板(3)包括弧形部(31)和平直部(32);所述弧形部(31)的一端与所述顶板(1)固定连接,该弧形部(31)的另一端与所述平直部(32)铰接;
所述平直部(32)的上端与所述弧形部(31)通过铰链(4)铰接,所述平直部(32)的下端与车体(9)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侧顶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顶板(3)与车体(9)之间设置有安装支架(5),所述安装支架(5)与所述车体(9)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部(31)的下端与所述安装支架(5)固定连接,在所述平直部(32)关闭时,所述平直部(32)的下端与所述安装支架(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侧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5)下侧的水平板上开有腰型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侧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4)包括与弧形部(31)固定连接的第一铰接板(41),所述第一铰接板(41)上铰接有“几”字形的第二铰接板(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车组侧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板(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板(41)铰接,该第二铰接板(42)的另一端与所述平直部(3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侧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31)的背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11)与第二安装板(312);所述弧形部(31)通过位于其上侧的第一安装板(311)与所述顶板(1)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部(31)通过位于其下侧的第二安装板(312)与所述安装支架(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侧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部(32)的背侧设置有第三安装板(321)并位于所述平直部(32)的下侧,所述平直部(32)在关闭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板(321)与所述安装支架(5)固定连接。
CN202320425543.2U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动车组侧顶板 Active CN219821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5543.2U CN219821421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动车组侧顶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5543.2U CN219821421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动车组侧顶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1421U true CN219821421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7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25543.2U Active CN219821421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动车组侧顶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1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1468U (zh) 一种高速铁路司机室内饰
CN219821421U (zh) 一种动车组侧顶板
CN209556681U (zh) 一种自锁限位铰链及客车舱门
CN201357865Y (zh) 一种滚塑汽车车身
CN105799455A (zh) 客车风道
CN209469218U (zh) 车门开启机构
CN216401246U (zh) 汽车无铰链后翻中央扶手
CN211258215U (zh) 一种气动乘客外摆门
CN206012298U (zh) 汽车后背门总成
CN109515129A (zh) 一种电动塞拉门公交车车体及电动塞拉门公交车
CN212556236U (zh) 车门立罩板结构
CN201031591Y (zh) 屏蔽门或全高安全门顶箱多媒体显示屏
CN201106340Y (zh) 车身与转动部件连接铰链
CN203946096U (zh) 轨道车辆翻板踏板联动式伸缩脚蹬
CN209305582U (zh) 一种城际动车塞拉门罩板
CN218661296U (zh) 四连杆铰链平移门结构
CN219651171U (zh) 一种可维护通风单元
CN213109239U (zh) 客车及其电器仓
CN220014874U (zh) 一种汽车轻量化后尾门装置
CN205524581U (zh) 车门调整工具
CN2413955Y (zh) 带检修门的客车前围
CN212373103U (zh) 一种带锁结构的风道
CN218577477U (zh) 门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391273U (zh) 适用于外挂密闭门的外饰板结构
CN218912610U (zh) 一种滑盖储物盒总成滑盖卷簧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3

Address after: 412001 Tianxin garden in Shi Feng District, Zhuzhou, Hunan

Patentee after: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Hunan Guoyan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412001 Tianxin garden in Shi Feng District, Zhuzhou, Hunan

Patentee before: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