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7951U - 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7951U
CN219817951U CN202321077785.3U CN202321077785U CN219817951U CN 219817951 U CN219817951 U CN 219817951U CN 202321077785 U CN202321077785 U CN 202321077785U CN 219817951 U CN219817951 U CN 219817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model
follow
transfer
roller 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777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宏
刘小龙
郭廷涛
李松
曹红范
张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Scivic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Scivic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Scivic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777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7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7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7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转运车、第二转运车、三段式模型转运辊道和真空转接装置,三段式模型转运辊道沿模型输送方向依次顺序设置为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加砂位模型转运辊道、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真空转接装置包括固定真空装置和随动真空装置,分别用于在模型停止和运行时的真空切换。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步机构与模型对接,使得随动真空梁和模型同步运行,确保模型在运行时抽真空的可靠性。在砂箱覆背膜后,模型到位后,固定真空阀打开,随动真空阀关闭,同步机构与模型脱开,同时起模机械手真空阀与第二转运车上的砂箱抽真空口对接,实现模型及砂箱的自动真空转接。

Description

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法造型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由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的转变,以及国家铸造产业政策新的要求,各V法生产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地推动铸造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品质,实现铸造装备核心技术的不断升级,自动V法造型生产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V法自动生产线造型生产过程中,模型及砂箱在自动转接时普遍存在真空对接的可靠性低的问题,真空对接过程中漏气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如何在自动V法造型生产线中可靠实现模型及砂箱的自动真空转接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可以实现所有模型与随动真空梁同步运行一个工位,确保模型在辊道上运行时抽真空的可靠性,并实现模型及砂箱的自动真空转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包括第一模型转运车、第二模型转运车、三段式模型转运辊道和真空转接装置,所述三段式模型转运辊道沿模型输送方向依次顺序设置为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加砂位模型转运辊道、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
真空转接装置包括固定真空装置和随动真空装置,分别用于在模型停止和运行时的真空切换;
随动真空装置包括随动真空梁、用于对接模型以驱使随动真空梁和模型同步运行的同步机构、用于在模型运行过程中抽真空的随动真空阀以及用于驱动随动真空梁返回上一工位的随动驱动机构;
固定真空装置包括设置于辊道上的固定真空阀,用于在模型停止时抽真空;
当模型在辊道上开始运行时,随动真空阀打开并与模型的随动抽真空口对接,同步机构与模型对接使得随动真空梁和模型同步运行,确保模型在运行时抽真空的可靠性;
模型到位后,固定真空阀打开并与模型的固定抽真空口对接,同时随动真空阀关闭,同步机构与模型脱开,随动驱动机构驱动随动真空梁返回原位等待下一工作循环。
优选地,所述同步机构包括固定于随动真空梁上的固定支座和同步气缸,所述固定支座上固定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直线滑块,所述直线滑块背对直线导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轴承安装板,所述轴承安装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同步轴承,所述同步气缸的活塞杆固定于轴承安装板上且其伸出方向朝向模型底部。
优选地,模型的两侧均设置有同步连接座,所述同步连接座上设置有与同步轴承相适配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随动驱动机构包括随动轨道支架和固定于其上的轨道,所述随动真空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和轨道滚动连接,所述随动轨道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随动减速电机,所述随动减速电机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和随动真空梁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随动真空阀设置有四个,其中三个随动真空阀固定设置于随动真空梁上,该三个随动真空阀阀口竖直朝上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另一随动真空阀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随动真空梁上,使得该随动真空阀的阀口朝向模型的纵向中心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真空阀设置有三个,三个固定真空阀和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加砂位模型转运辊道、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一一对应,每段辊道的一侧辊道支腿上固定有L型支架,固定真空阀固定连接于L型支架的顶端。
优选地,第一转运车和每段辊道上均设置有模型定位装置,用于检测模型是否运行到位。
优选地,每段辊道均由设置于辊道下方的辊道支腿进行支撑,每段辊道设置有两列,所述辊道支腿相应设置两列,所述真空转接装置架设于两列辊道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运车设置于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前,用于输送空箱模型,所述第二转运车设置于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后,用于输送覆背膜后的模型。
优选地,所述随动真空装置还包括随动真空拖链,所述随动真空拖链中设置有四根真空软管,真空软管的一端与随动真空梁相连通,另一端接入车间真空管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模型在辊道上开始运行时,随动真空阀打开并与模型的随动抽真空口对接,同步机构与模型对接使得随动真空梁和模型同步运行,确保模型在运行时抽真空的可靠性。
2、在砂箱覆背膜后,砂箱与模型运行至第二转运车时,第二转运车的模型定位装置检测模型到位后,固定真空阀打开并与模型的固定抽真空口对接,随动真空阀关闭,同步机构与模型脱开,随动驱动机构驱动随动真空梁返回原位等待下一工作循环。同时控制起模机械手真空阀与第二转运车上的砂箱抽真空口对接,砂箱开始抽真空,从而实现模型及砂箱的自动真空转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所有模型与随动真空梁同步运行一个工位,确保模型在辊道上运行时抽真空的可靠性,并实现模型及砂箱的自动真空转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是本实用新型的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的主视图,其中箭头示出了模型输送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的俯视图(其中第一转运车和第二转运车未显示);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的左视图,图3相对于图1放大了2.5倍;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随动转接装置及模型的主视图,其中同步气缸处于伸出状态;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其中同步气缸处于收回状态,为了便于示出细节,图5相对于图4放大了4倍。
图6是随动真空梁及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图7是随动真空梁及安装支架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1、第一转运车;2、随动真空装置;21、随动轨道支架;22、轨道;23、走轮;24、随动减速电机;25、随动真空梁;26、随动真空拖链;261、随动真空软管;27、同步机构;271、同步轴承;272、直线导轨;273、轴承安装板;274、直线滑块;275、同步气缸;276、固定支座;28、随动真空阀;29、安装支架;3、固定真空装置;31、固定真空阀;32、L型支架;4、三段式模型转运辊道;41、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2、加砂位模型转运辊道;43、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44、辊道支腿;45、横向支架;46、模型定位装置;5、模型;51、同步连接座;52、卡槽;6、砂箱;7、第二转运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7,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转运车1、第二转运车7、三段式模型转运辊道4和真空转接装置。
三段式模型转运辊道4沿模型5输送方向依次顺序设置为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1、加砂位模型转运辊道42、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43,分别对应于放空箱工位、加砂震实工位、覆背膜工位;每段辊道由一台电机减速机通过链条驱动两侧辊轮,辊道速度变频控制,无级调节。辊轮全部采用非悬臂内置式,即辊轮处于两个支撑轴承之间,确保轴承受力合理及设备的高可靠性。每段辊道均由设置于辊道下方的辊道支腿44进行支撑,每段辊道设置有两列,相应地辊道支腿44也设置两列,真空转接装置架设于两列辊道之间。模型5通过其底部的两侧导向轨在模型转运辊道的两侧边辊上运行。
第一转运车1设置于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1前,用于输送空箱模型5;第二转运车7设置于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43后,用于输送覆背膜后的模型5。
每副模型转接的工作流程为:
覆面膜、喷涂料并烘干后的模型5由第一转运车1转运至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1→在模型5上放置空砂箱6→模型5和空砂箱6输送至加砂位模型转运辊道42→砂箱6加砂震实→模型5和砂箱6输送至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43→刮砂、覆背膜→模型5和砂箱6输送至第二转运车7→起模机械手起模→第二转运车7转运起模后的模型5至覆背膜工位开始下一循环。上述流程中,在模型5至第二转运车7前,模型5的真空需要一直保持并不能间断,在砂箱6覆背膜后,砂箱6与模型5运行至第二转运车7时,砂箱6开始抽真空,同时模型5的真空断开。
真空转接装置包括固定真空装置3和随动真空装置2,分别用于在模型5停止和运行时的真空切换。
参照图3,随动真空装置2包括随动真空梁25、用于对接模型5以驱使随动真空梁25和模型5同步运行的同步机构27、用于在模型5运行过程中抽真空的随动真空阀28以及用于驱动随动真空梁25返回上一工位的随动驱动机构。
为了实现模型5运行时的真空转接,模型5底部共装有两个随动抽真空口和一个固定抽真空口,其中一个随动抽真空口竖直朝下,另一随动抽真空口背向模型5的纵向中心面。
随动驱动机构包括随动轨道支架21和固定于其上的轨道22,随动轨道支架21纵向架设于辊道的横向支架45上,使得轨道22的长度方向和模型5输送方向平行。随动真空梁25于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行走轮23,行走轮23和轨道滚动连接,示例性地行走轮23采用8个Φ120走轮23,轨道22采用40方钢制成。随动轨道支架21上固定设置有随动减速电机24,随动减速电机24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和随动真空梁25传动连接,通过随动减速电机24驱动随动真空梁25在轨道22上行走。
同参照图4和图5,步机构27包括固定于随动真空梁25上的固定支座276和同步气缸275,固定支座276上固定有直线导轨272,直线导轨272上滑动设置有直线滑块274,直线滑块274背对直线导轨27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轴承安装板273,轴承安装板27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同步轴承271,同步轴承271位于同步连接座51的下方。轴承安装板273的顶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倾斜延伸板,使得轴承安装板273的截面呈“Y”字形,同步轴承271安装于倾斜延伸板上。同步气缸275固定在随动真空梁25上,同步气缸275的活塞杆固定于轴承安装板273上且其伸出方向朝向同步连接座51。模型5的两侧于其底部均设置有同步连接座51,同步连接座51上设置有与同步轴承271相适配的卡槽52。
在同步气缸275的驱动下,轴承安装板273带动同步轴承271沿着直线导轨272滑动,使得同步轴承271插入模型5的同步连接座51中,通过模型5在辊道上的运行带动随动真空梁25同步运行。
参照图6和图7,随动真空阀28设置有四个,其中三个随动真空阀28固定设置于随动真空梁25上,三个随动真空阀28的阀口均竖直朝上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分别用于与第一转运车1、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1、加砂位模型转运辊道42上的模型5的随动抽真空口对接;另一随动真空阀28通过安装支架29固定设置于随动真空梁25上,使得该随动真空阀28的阀口朝向模型5的纵向中心面,当模型5输送至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43上时,该随动真空阀28与模型5的随动抽真空口对接。
随动真空装置2还包括随动真空拖链26,随动真空梁25由密闭的300x200矩形方管制作,随动真空梁25和随动真空阀28通过真空软管相连通;随动真空拖链26中设置有四根真空软管,真空软管的一端与随动真空梁25相连通,另一端接入车间真空管路,从而实现抽真空。
参照图2和图3,固定真空装置3包括三个固定真空阀31,三个固定真空阀31和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1、加砂位模型转运辊道42、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43一一对应,每段辊道的一侧辊道支腿44上固定有L型支架32,固定真空阀31固定连接于L型支架32的顶端。三个固定真空阀31均通过真空软管接入车间真空管路,三个固定真空阀31分别用于与第一转运车1、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1、加砂位模型转运辊道42的模型5的固定抽真空口对接。
第一转运车1、第二转运车7和每段辊道上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模型5是否到位的模型定位装置46,模型定位装置46和固定真空阀31、随动真空阀28、同步气缸275控制连接,模型定位装置46将模型5运行到位的信号传输给固定真空阀31、随动真空阀28、同步气缸275。
当第一转运车1的模型5到位后,第一转运车1输送模型5至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1;当模型5转运至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1上后,模型定位装置46控制相应设备落空砂箱6;在模型5上放置好空砂箱6后,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1的电机减速机开始运行,将模型5和空砂箱6输送至加砂位模型转运辊道42,同时随动真空阀28;砂箱6加砂震实,模型5和砂箱6输送至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43,模型5到位后刮砂、覆背膜;当覆背膜工位的模型定位装置46检测到模型5到位后,控制固定真空阀31和模型5上的固定抽真空口对接,同时控制起模机械手真空阀(图中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了)与第二转运车7的砂箱6抽真空口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四个随动真空阀28依次顺序与第一转运车1、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1、加砂位模型转运辊道42、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43上的模型5的随动抽真空口对接,通过同步机构27实现所有模型5与随动真空梁25同步运行一个工位,确保模型5在辊道上运行时抽真空的可靠性。在砂箱6覆背膜后,砂箱6与模型5运行至第二转运车7时,第二转运车7的模型定位装置46检测模型5到位后,将控制信号发送给固定真空阀31,控制固定真空阀31和模型5的固定抽真空口对接,并且随动真空阀28与模型5上的随动抽真空口断开,同步气缸275收回,断开与同步连接座51的连接。同时控制起模机械手真空阀与第二转运车7上的砂箱6抽真空口对接,砂箱6开始抽真空,实现模型5及砂箱6的自动真空转接。接着,随动减速电机24驱动随动真空梁25返回原位,开始下一循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转运车(1)、第二转运车(7)、三段式模型转运辊道(4)和真空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段式模型转运辊道沿模型(5)输送方向依次顺序设置为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1)、加砂位模型转运辊道(42)、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43);
真空转接装置包括固定真空装置(3)和随动真空装置(2),分别用于在模型(5)停止和运行时的真空切换;
随动真空装置(2)包括随动真空梁(25)、同步机构(27)、随动真空阀(28)以及随动驱动机构,固定真空装置(3)包括设置于辊道上的固定真空阀(31),用于在模型(5)停止时抽真空;
当模型(5)在辊道上开始运行时,随动真空阀(28)打开并与模型(5)的随动抽真空口对接,同步机构(27)与模型(5)对接使得随动真空梁(25)和模型(5)同步运行,确保模型(5)在运行时抽真空的可靠性;
模型(5)到位后,固定真空阀(31)打开并与模型(5)的固定抽真空口对接,同时随动真空阀(28)关闭,同步机构(27)与模型(5)脱开,随动驱动机构驱动随动真空梁(25)返回原位等待下一工作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机构(27)包括固定于随动真空梁(25)上的固定支座(276)和同步气缸(275),所述固定支座(276)上固定有直线导轨(272),所述直线导轨(272)上滑动设置有直线滑块(274),所述直线滑块(274)背对直线导轨(27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轴承安装板(273),所述轴承安装板(27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同步轴承(271),所述同步气缸(275)的活塞杆固定于轴承安装板(273)上且其伸出方向朝向模型(5)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型(5)的两侧均设置有同步连接座(51),所述同步连接座(51)上设置有与同步轴承(271)相适配的卡槽(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驱动机构包括随动轨道支架(21)和固定于其上的轨道(22),所述随动真空梁(2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行走轮(23),所述行走轮(23)和轨道(22)滚动连接,所述随动轨道支架(21)上固定设置有随动减速电机(24),所述随动减速电机(24)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和随动真空梁(25)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真空阀(28)设置有四个,其中三个随动真空阀(28)固定设置于随动真空梁(25)上,该三个随动真空阀(28)阀口竖直朝上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另一随动真空阀(28)通过安装支架(29)固定于随动真空梁(25)上,使得该随动真空阀(28)的阀口朝向模型(5)的纵向中心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真空阀(31)设置有三个,三个固定真空阀(31)和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1)、加砂位模型转运辊道(42)、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43)一一对应,每段辊道的一侧辊道支腿(44)上固定有L型支架(32),固定真空阀(31)固定连接于L型支架(32)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运车(1)和每段辊道上均设置有模型定位装置(46),用于检测模型(5)是否运行到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段辊道均由设置于辊道下方的辊道支腿(44)进行支撑,每段辊道设置有两列,所述辊道支腿(44)相应设置两列,所述真空转接装置架设于两列辊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运车(1)设置于放空箱模型转运辊道(41)前,用于输送空箱模型(5),所述第二转运车(7)设置于覆背膜位模型转运辊道(43)后,用于输送覆背膜后的模型(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真空装置(2)还包括随动真空拖链(26),所述随动真空拖链(26)中设置有四根真空软管,所述真空软管的一端与随动真空梁(25)相连通,另一端接入车间真空管路。
CN202321077785.3U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 Active CN219817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7785.3U CN219817951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7785.3U CN219817951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7951U true CN219817951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2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77785.3U Active CN219817951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7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2793B (zh) 一种自适应式自动装箱设备的装箱方法
CN109167101B (zh) 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电芯生产加工自动化辅助设备
CN219817951U (zh) 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
CN216400238U (zh) 传输小车及传输装置
CN106626212A (zh) 一种带自动换模机构的箱体发泡设备
CN116511416A (zh) 一种v法自动造型的真空转接装置
CN106426667A (zh) 自动换模装置
CN211993909U (zh) 换模装置及换模台车
CN115744422A (zh) 一种自动拔插气胀轴的装置
WO2023035447A1 (zh) 自动旋转换模台车
CN112177914B (zh) 水泵智能测试装置
CN205117924U (zh) 一种多型号内胆蒸发管压粘机
CN211305728U (zh) 一种多工位线下调整整机快换装置
CN116789019A (zh) 蒸汽养护系统
CN206465350U (zh) 一种带自动换模机构的箱体发泡设备
CN218859675U (zh) 一种龙门式升降载具对接设备
CN218555504U (zh) 一种移动抽真空装置及可移动的砂箱系统
CN217531266U (zh) 石膏板生产线
CN109894533A (zh) 一种双向移模缓冲平台
CN220431320U (zh) 一种合模抬升平台轨道移动小车
CN110732664B (zh) 简易无箱式型砂自动化造型生产线及其方法
CN215325410U (zh) 一种eps托盘运转设备
CN115229511B (zh) 一种变压器油枕生产线
CN221562014U (zh) 一种新型的顶部竖直拔手套装置
CN214892629U (zh) 一种热处理设备配套的移动真空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