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4673U -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4673U
CN219794673U CN202320800957.9U CN202320800957U CN219794673U CN 219794673 U CN219794673 U CN 219794673U CN 202320800957 U CN202320800957 U CN 202320800957U CN 219794673 U CN219794673 U CN 219794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late
adapting
movable seat
adap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009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zhou Blue Ocea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zhou Blue Oce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zhou Blue Ocea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zhou Blue Oce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009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4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4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4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适配支撑组件和压力接触组件;所述压力接触组件包括挤压板、连接板和适配板,所述适配板的右侧开设有适配槽;所述适配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活动座顶部右侧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活动筒和套筒一。本支撑装置通过套筒二内部设置施压组件对套筒二产生沿其轴线向上的反弹力,从而在适配柱适配卡合进入适配槽内时,通过施压组件产生的压力对适配板、连接板和挤压板进行施压,从而确保对模板的支撑以及产生合适的支撑施压力度,有效避免模板被过大的支撑压力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负责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限位成型,并承受来自建筑功能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载荷,因此,在建筑工程模板外围需要设置支撑装置来将其进行固定,维持模板的成型效果,现有技术中,对于木板的支撑和固定,一般采用活动件在动力组件(如液压杆)的作用下朝模板方向移动并挤压,但这这种设计不易控制支撑用的挤压力度,模板容易受到过度挤压,因此,本申请致力于设计一种便于安装,适用性强的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具有支撑压力可控和稳定性强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适配支撑组件和压力接触组件;
所述压力接触组件包括挤压板、连接板和适配板,所述适配板的右侧开设有适配槽;
所述适配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活动座顶部右侧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活动筒和套筒一,所述套筒一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套筒二,所述套筒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适配柱,所述适配柱适配卡合于适配槽内,所述套筒一和套筒二的内部安装有施压组件;
所述施压组件包括弹簧、限位板和适配块,所述弹簧活动套接在套筒一的顶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板弹性连接,所述适配块压合安装于套筒二内壁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柱适配插接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柱、安装槽均为倾斜45°设计,所述安装柱的底端还开设有圆弧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座左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拉簧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通过拉簧弹性支撑于活动座的内部,所述导向柱的左侧与挤压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板、连接板和适配板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连接,所述适配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适配柱左侧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二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柄,所述拉柄的上端为左上倾斜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适配槽的数量五个,五个所述适配槽呈纵向线性等间距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适配块由橡胶块制成,所述限位板的直径值等于套筒一的外径值,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套筒一的顶端挤压接触,且弹簧被压缩设置在套筒一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支撑装置以支撑板作为基础,对活动座的待支撑的模板进行支撑,通过设置有适配支撑组件以转动对压力接触组件进行推动,改变挤压板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以确定对模板的支撑固定尺寸,通过带动拉柄和套筒二、套筒一以转动并卡在与适配柱适配卡合的适配槽中,再通过套筒二内部设置施压组件对套筒二产生沿其轴线向上的反弹力,从而在适配柱适配卡合进入适配槽内时,通过施压组件产生的压力对适配板、连接板和挤压板进行施压,从而确保对模板的支撑以及产生合适的支撑施压力度,有效避免模板被过大的支撑压力损害。
2、本装置还将活动座和支撑板设计成可拆卸式的,利用安装柱和安装槽的倾斜设计进行插接适配,在适配支撑组件向压力接触组件施压并进行对模板的支撑挤压时,利用其产生的反作用力带动安装柱向右牢牢卡在安装槽的内部,使活动座的安装稳定性倍增,且活动座通过安装柱和安装槽的倾斜插接设计,能够避免活动座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微小位移,具有稳定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正面剖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分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适配支撑组件的分离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活动座;3、安装柱;4、安装槽;5、固定架;6、活动筒;7、套筒一;8、套筒二;9、适配柱;10、拉簧;11、导向柱;12、挤压板;13、连接板;14、适配板;15、适配槽;16、固定板;17、拉柄;18、弹簧;19、限位板;20、适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1、活动座2,活动座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适配支撑组件和压力接触组件;
压力接触组件包括挤压板12、连接板13和适配板14,适配板14的右侧开设有适配槽15;
适配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活动座2顶部右侧的固定架5,固定架5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活动筒6和套筒一7,套筒一7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套筒二8,套筒二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适配柱9,适配柱9适配卡合于适配槽15内,套筒一7和套筒二8的内部安装有施压组件;
施压组件包括弹簧18、限位板19和适配块20,弹簧18活动套接在套筒一7的顶端,弹簧18的另一端与限位板19弹性连接,适配块20压合安装于套筒二8内壁的顶部;
本支撑装置以支撑板1作为基础,对活动座2的待支撑的模板进行支撑,通过设置有适配支撑组件以转动对压力接触组件进行推动,改变挤压板12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以确定对模板的支撑固定尺寸,通过带动拉柄17和套筒二8、套筒一7以转动并卡在与适配柱9适配卡合的适配槽15中,再通过套筒二8内部设置施压组件对套筒二8产生沿其轴线向上的反弹力,从而在适配柱9适配卡合进入适配槽15内时,通过施压组件产生的压力对适配板14、连接板13和挤压板12进行施压,从而确保对模板的支撑以及产生合适的支撑施压力度,有效避免模板被过大的支撑压力损害。
其中,活动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柱3,支撑板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4,安装柱3适配插接于安装槽4内,安装柱3、安装槽4均为倾斜45°设计,安装柱3的底端还开设有圆弧角;
本装置还将活动座2和支撑板1设计成可拆卸式的,利用安装柱3和安装槽4的倾斜设计进行插接适配,在适配支撑组件向压力接触组件施压并进行对模板的支撑挤压时,利用其产生的反作用力带动安装柱3向右牢牢卡在安装槽4的内部,使活动座2的安装稳定性倍增,且活动座2通过安装柱3和安装槽4的倾斜插接设计,能够避免活动座2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微小位移,具有稳定性强的优点。
其中,活动座2左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拉簧10和导向柱11,导向柱11通过拉簧10弹性支撑于活动座2的内部,导向柱11的左侧与挤压板12固定连接;
挤压板12与导向柱11固定连接,在挤压板12向左移动并进行支撑作用时,由导向柱11提供支撑和导向作用,且导向柱11向外侧移动并拉伸拉簧10,从而使挤压板12可以自动复位。
其中,挤压板12、连接板13和适配板14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连接,适配槽15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适配柱9左侧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压力接触组件负责直接与模板接触并通过施压完成支撑作用,适配柱9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心,其在转动过程中可以随时与适配槽15进行卡合适配。
其中,套筒二8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柄17,拉柄17的上端为左上倾斜设计;
拉柄17可模拟汽车驾驶的手刹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拨动拉柄17对套筒二8进行施压,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
其中,适配槽15的数量五个,五个适配槽15呈纵向线性等间距排列;
适配槽15的数量为五个,其对应挤压板12移动距离的五个挡位,可实现对不同尺寸的模板进行挤压支撑的功能。
其中,适配块20由橡胶块制成,限位板19的直径值等于套筒一7的外径值,限位板19的底部与套筒一7的顶端挤压接触,且弹簧18被压缩设置在套筒一7的内部;
当适配柱9在转动过程中刚好卡在两个适配槽15之间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拉柄17继续对套筒二8施压,由于适配块20的可压缩形变特性,套筒二8整体还具有向下移动的空间,从而完成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首先,将活动座2整个放置在支撑板1的顶部,使安装柱3对准安装槽4,带动活动座2往右下角呈45°方向移动并使安装柱3卡在安装槽4的内部,完成活动座2的安装操作,
然后,将模板放置在支撑板1的顶部,使挤压板12的支撑面与模板接触,根据模板的尺寸调整挤压板12的位置,挤压板12在移动时可带动导向柱11并对拉簧10进行拉伸,直至挤压板12与模板挤压接触,确定好支撑固定位置后,工作人员握住拉柄17往下施压,并带动套筒二8、适配块20、限位板19沿着套筒一7的轴线向下移动,挤压弹簧18并带动限位板19与套筒一7的顶端挤压接触,然后,转动拉柄17,并带动套筒二8、适配柱9、套筒一7整体绕着固定架5的轴线逆时针向下转动,直至适配柱9刚好与适配槽15的内壁适配卡合①,松开拉柄17,使套筒一7、套筒二8通过弹簧18产生的反弹力对适配板14施压,从而带动连接板13、挤压板12对模板进行施压支撑;
最后,由于活动座2整体向模板方向施压,其必然会受到向右的反作用力,此时,活动座2则带动安装柱3向右移动,并牢牢卡在安装槽4的内部;
①当适配柱9在转动过程中刚好卡在两个适配槽15之间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拉柄17继续对套筒二8施压,由于适配块20的可压缩形变特性,套筒二8整体还具有向下移动的空间,从而完成适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1)、活动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适配支撑组件和压力接触组件;
所述压力接触组件包括挤压板(12)、连接板(13)和适配板(14),所述适配板(14)的右侧开设有适配槽(15);
所述适配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活动座(2)顶部右侧的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活动筒(6)和套筒一(7),所述套筒一(7)的外表面活动套设有套筒二(8),所述套筒二(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适配柱(9),所述适配柱(9)适配卡合于适配槽(15)内,所述套筒一(7)和套筒二(8)的内部安装有施压组件;
所述施压组件包括弹簧(18)、限位板(19)和适配块(20),所述弹簧(18)活动套接在套筒一(7)的顶端,所述弹簧(18)的另一端与限位板(19)弹性连接,所述适配块(20)压合安装于套筒二(8)内壁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柱(3),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安装柱(3)适配插接于安装槽(4)内,所述安装柱(3)、安装槽(4)均为倾斜45°设计,所述安装柱(3)的底端还开设有圆弧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左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拉簧(10)和导向柱(11),所述导向柱(11)通过拉簧(10)弹性支撑于活动座(2)的内部,所述导向柱(11)的左侧与挤压板(1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12)、连接板(13)和适配板(14)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连接,所述适配槽(15)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适配柱(9)左侧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二(8)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柄(17),所述拉柄(17)的上端为左上倾斜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槽(15)的数量五个,五个所述适配槽(15)呈纵向线性等间距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块(20)由橡胶块制成,所述限位板(19)的直径值等于套筒一(7)的外径值,所述限位板(19)的底部与套筒一(7)的顶端挤压接触,且弹簧(18)被压缩设置在套筒一(7)的内部。
CN202320800957.9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Active CN219794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0957.9U CN219794673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0957.9U CN219794673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4673U true CN219794673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8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00957.9U Active CN219794673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46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79841A (zh) 一种电力拉线绝缘子强度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19794673U (zh)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CN110761194B (zh) 一种桥梁修建用钢结构材料连接系统
CN114837302B (zh) 一种轻型钢结构建筑连接件及其装配方法
CN215355472U (zh) 一种电气化电力施工用导线压接管校直装置
CN210010336U (zh) 一种手动方管折弯机
CN2825191Y (zh) 一种高头压管机
CN218487827U (zh) 一种具有夹持力度调节功能的浮动夹具
CN216264690U (zh) 一种精密机械零部件防刮伤夹具
CN201205566Y (zh) 千斤顶液压压力机
CN219452314U (zh) 一种混凝土泵
CN218908653U (zh) 一种刮板输送机链杆矫形装置
CN215587557U (zh) 一种折弯机
CN220387968U (zh) 一种塔机附着外撑杆自动打孔装置
CN210288456U (zh)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基础承台的装配式钢模
CN216976020U (zh) 一种建筑机电工程螺丝吊杆支架
CN217775493U (zh) 一种链条拆节露头装置
CN220295569U (zh) 一种大型金属板折弯机
CN212858439U (zh) 一种卡环压装工装
CN220597006U (zh) 一种自动提盖装置
CN113210943B (zh) 一种预应力管桩制作骨架成型加工系统
CN218906396U (zh) 一种新型压型机
CN220880036U (zh) 一种配电柜生产用折弯机构
CN211052219U (zh) 一种易压弯式折弯机
CN213135747U (zh) 汽车座框骨架卡圈装配工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