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3006U - 一种多功能胚胎培养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胚胎培养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3006U
CN219793006U CN202321000119.XU CN202321000119U CN219793006U CN 219793006 U CN219793006 U CN 219793006U CN 202321000119 U CN202321000119 U CN 202321000119U CN 219793006 U CN219793006 U CN 219793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embryo
culture
central hole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01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小丹
刘平
李蓉
乔杰
黄锦
袁一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210001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3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3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3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胚胎培养皿,包括皿体和盖在皿体上的皿盖,皿体包括皿底、皿缘、中央孔、微孔、分区挡板和外缘;皿底的外周向上突起有皿缘,皿底的中间向上突起有用于待移植胚胎培养的中央孔,皿缘与中央孔之间的皿底向上突起有一圈用于胚胎单滴培养的微孔;整个胚胎移植过程胚胎都在同一培养皿中进行,避免了胚胎从一个皿到另一个皿来回转移的风险。培养皿的皿底接触热台,可以同时加热培养液和油,有利于体外操作时维持培养液和油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胚胎培养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胚胎培养、辅助生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胚胎进行单滴培养并降低移植胚胎转移风险的培养皿。
背景技术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胚胎工程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胚胎工程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是对离体后的胚胎进行体外培养,培养皿是胚胎体外培养的必备工具。现有的胚胎培养用的培养皿多为平皿,通常情况下,需将单原核或无原核但怀疑已受精的特殊胚胎进行分别培养;此外在培养3天后,对胚胎的受精情况进行检测后,需要将拟移植或冷冻的胚胎集中到另一个培养皿中培养,这样在反复从一个培养皿向另一个培养皿转移时,不仅增加胚胎在培养箱外的暴露,而且易于出现失误,以致丢失胚胎、污染等情况。因此,我们需要一款新的培养皿,能够实现胚胎一皿到底的全过程培养,也就是在胚胎完成受精检查后,在同一个培养皿内完成从day0天到移植检测,直至胚胎进行移植或冷冻的权过程培养,从而降低移植胚胎反复转移培养皿而带来的风险,这种一皿到底的培养皿亟待开发。
另外,目前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通过检测胚胎培养液中游离的微量DNA来获知胚胎的染色体情况,无需对胚胎进行活检,真正实现了无创染色体筛查,将对胚胎的损害降到最低。通过前期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NICS可为胚胎优选和移植顺序提供依据、为选择性单囊胚移植(eSET)提供临床指导,从而提高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活产率等,改善试管婴儿的临床结果。但目前用于囊胚培养的培养皿仍为普通培养皿,医护人员需要在直径35cm培养皿内做培养滴,盖油后对胚胎进行培养。但此时人工加入培养液的量不容易控制,胚胎在培养液中释放的DNA片段的量是一定的,当培养液量过大,收集到囊胚培养液中的DNA片段就较少,影响检测结果;当培养液量过小,收集到囊胚培养液中的DNA片段就较多,同样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开发一款微孔体积合理,适用于胚胎单滴培养,不用测量的情况下,就能收集到适合检测量的囊胚液的培养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利202220938000.6一种胚胎培养皿,其设计了微孔和清洗槽,该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可有效减少培养液和培养油用量,且可有效缩短培养皿制备时间,提高胚胎制备效率。该设计中用于移植的胚胎仍然需要转移到其他培养皿内进行培养,不能实现一皿到底的培养目的。专利202120583114.9公开了一种培养皿,该培养皿设计了胚胎活检操作区,清洗槽和收容槽,将上述部分作为一体,也达到了胚胎活检物清洗转移时,操作者无需反复更换培养皿,使胚胎活检物在清洗转移的过程中不易丢失。但该培养皿主要是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使用,其没有移植胚胎的培养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设计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胚胎一皿培养到底,同时便于胚胎单滴培养,进行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的多功能胚胎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胚胎培养皿,包括皿体和盖在皿体上的皿盖,所述皿体包括皿底、皿缘、中央孔、微孔、分区挡板和外缘;
所述皿底的外周向上突起有皿缘,皿底的中间向上突起有用于待移植胚胎培养的中央孔,皿缘与中央孔之间的皿底向上突起有一圈用于胚胎单滴培养的微孔,分区挡板为至少2个,分别为第一分区挡板和第二分区挡板,第一分区挡板和第二分区挡板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微孔之间;所述皿缘外周沿径向延伸有外缘;所述中央孔的高度大于微孔的高度,小于皿缘的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孔为16个,分区挡板为4个,每4个微孔设置1个分区挡板,微孔被分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内分别设置有标记,可以理解的是,该标记可以为A、B、C、D或者1、2、3、4等,只要能够让医护人员识别就可以。同时,由于培养皿一般为玻璃等透明材质,因此可以理解的是该识别标记可以在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的皿底正面,也可以在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的皿底背面,或者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的皿缘内壁。
可以理解的是,本设计中的分区挡板主要目的是用于对微孔进行分区,便于将患者所有胚胎检查完原核后,将受精胚胎,异常胚胎等不同胚胎类型分区放置,便于医护人员识别。因此,该分区挡板可以设计较高,并且在分区挡板上设计标尺,显示加油高度,也可以设计较低,有利于油在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之间的流动,或者设计在皿底的背面,只要能便于医护人员区分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之间的界限,同时油能够在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之间流动。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设计中的微孔和/或清洗槽均是皿底向下凹陷设计,当进行体外操作时,培养皿的皿底需要接触热台,维持培养液和油的温度,但这种凹陷设计只有微孔的底部可以接触热台,盖在微孔上部的油不能与热台接触,因此不利于体外操作时维持培养液和油的温度。而本设计中的微孔和中央孔都是在皿底的基础上向上突起,油覆盖整个微孔内的液滴和皿缘与中央孔之间的皿底,当进行体外操作时,培养皿的皿底接触热台,可以同时加热培养液和油,有利于体外操作时维持培养液和油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缘的边沿设置有2段对称的便于手握的锯齿边和2个向上突起的贴标签板,锯齿边和贴标签板间隔排列。可以理解的是,本设计中的锯齿边具有稳固持握培养皿的作用,该锯齿边和贴标签板也可以都为1个,2段对称的锯齿边和2个对称的贴标签板是较优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锯齿边的高度可以与皿底平齐或者高于皿底,锯齿边设置在皿缘中线的高度,是一种较优的情况,便于手握。当皿盖盖在皿体上时,皿盖的皿缘搭载在外缘上,当医护人员移动培养皿,可以手握锯齿边,同时压住皿盖,防止培养皿滑落,同时可以不用倾斜或者翻动培养皿进行标签扫描,在系统中核对患者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孔的内部为台阶孔,中央孔的顶面直径大于中央孔的底面直径,台肩至中央孔的底面容积为1-2ml。
更进一步的,所述台肩的转角为圆弧形。可以理解的是,本设计中中央孔一般用于待移植胚胎的培养,待移植胚胎一般需要在1-2ml的移植液中进行培养,因此,本设计中台肩至中央孔的底面容积为1-2ml,中央孔的高度大于微孔的高度,当中央孔中加入移植液,移植液中放入待移植胚胎,即使培养皿进行轻微晃动,微孔周围的油也不会进入中央孔,中央孔内的移植液也不会进入微孔周围的油内。当台肩的转角设计为圆弧形时,便于吸管在吸取移植液时将吸管搭靠在台肩上,吸管成一定角度吸取移植液。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的高度为1-2mm,微孔的容积为20-40μl。
更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的孔壁的纵向截面顶端为半圆形。本设计中的微孔主要用于胚胎的单滴培养,微孔的容积为20-40μl,当微孔内加入培养液,培养液上盖上油后,将单个胚胎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一方面其空间大小适合单个胚胎的培养,另一方面方便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过程中控制囊胚液吸取的量,进一步控制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过程中吸取DNA片段的量。在进行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吸取合适数量DNA片段的囊胚液进行筛查,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需要使用移液枪等带有刻度的工具测量囊胚液的吸取数量,而本设计通过控制微孔的体积,当医护人员吸取完整个微孔的囊胚液,就能达到合适的筛查量的DNA片段,操作简单、方便、直观。同时,微孔的孔壁的纵向截面顶端为半圆形,便于医护人员放置移液管。
更进一步的,所述贴标签板的高度小于皿缘的高度。
本设计中的多功能胚胎培养皿的使用过程为,day0天时,将配置好的培养液加入微孔,并沿皿缘加入培养油,培养油的加入量要覆盖所有微孔和微孔内的培养液,但油面不能高于中央孔的顶面,防止油流入中央孔,然后将胚胎培养皿放入培养箱内平衡过夜。贴好患者标签。评估患者胚胎的受精情况,根据不同受精迹象将胚胎放置在不同的区域,例如: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根据医护人员的习惯,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放置。在微孔内将胚胎进行day1、day2、day3天培养,这个过程中,可以将该培养皿取出显微观察胚胎情况,也可以根据需要吸取微孔内的囊胚液进行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day3天时,在该培养皿中央孔内加入移植液,平衡过夜,当检测到微孔内有合适移植的胚胎,将其放入中央孔内进行移植培养,直到完成移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需要冷冻胚胎的情况,医护人员直接将该培养皿取出,进行胚胎的冷冻。因此,在整个移植的过程中胚胎操作都是在同一个培养皿内进行,避免了胚胎从一个皿到另一个皿来回转移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设计中胚胎完成受精评估后,从胚胎培养、显微检测、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到最后的移植或胚胎冷冻的整个过程胚胎都在同一培养皿中进行,避免了胚胎从一个皿到另一个皿来回转移的风险。
(2)本设计中微孔和中央孔都是在皿底的基础上向上突起,而不是现有技术的向下凹陷,油覆盖整个微孔内的液滴和皿缘与中央孔之间的皿底,当进行体外操作时,培养皿的皿底接触热台,可以同时加热培养液和油,而不是只有培养液和热台接触,有利于体外操作时维持培养液和油的温度。
(3)本设计中微孔的容积为20-40μl,将单个胚胎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一方面其空间大小适合单个胚胎的培养,另一方面方便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过程中控制囊胚液吸取的量,进一步控制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过程中吸取DNA片段的量。
(4)本设计中外缘的边沿设置有2段对称的便于手握的锯齿边和2个向上突起的贴标签板,当医护人员移动培养皿,可以手握锯齿边,同时压住皿盖,防止培养皿滑落,同时可以不用倾斜或者翻动培养皿进行标签扫描,在系统中核对患者信息,减少在移动过程中对胚胎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胚胎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皿体结构示意图。
图3皿体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多功能胚胎培养皿,包括皿体1和盖在皿体1上的皿盖2,所述皿体1包括皿底3、皿缘4、中央孔5、微孔6、分区挡板7和外缘8;
如图2所示,所述皿底3的外周向上突起有皿缘4,皿底3的中间向上突起有用于待移植胚胎培养的中央孔5,皿缘4与中央孔5之间的皿底3向上突起有一圈用于胚胎单滴培养的微孔6,分区挡板7为至少2个,分别为第一分区挡板9和第二分区挡板10,第一分区挡板9和第二分区挡板10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微孔6之间;所述皿缘4外周沿径向延伸有外缘8;所述中央孔5的高度大于微孔6的高度,小于皿缘4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孔6为16个,分区挡板7为4个,每4个微孔设置1个分区挡板,微孔被分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内分别设置有标记,该标记为A、B、C、D,可以让医护人员识别。本实施例中标记为A、B、C、D位于皿底正面。
本实施例中,微孔6和中央孔5都是在皿底3的基础上向上突起,油覆盖整个微孔6内的液滴和皿缘4与中央孔5之间的皿底,当进行体外操作时,培养皿的皿底3接触热台,可以同时加热培养液和油,有利于体外操作时维持培养液和油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缘8的边沿设置有2段对称的便于手握的锯齿边11和2个向上突起的贴标签板12,锯齿边11和贴标签板12间隔排列。本设计中的锯齿边11具有防滑的作用,2段锯齿边11对称,2个贴标签板12对称。本设计中的2段对称的锯齿边11设置在皿缘4中线的高度,此高度手握舒适。当皿盖2盖在皿体1上时,皿盖2的皿缘搭载在外缘8上,当医护人员移动培养皿,可以手握锯齿边11,同时压住皿盖2,防止培养皿滑落,同时可以不用倾斜或者翻动培养皿进行标签扫描,在系统中核对患者信息。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中央孔5的内部为台阶孔13,中央孔5的顶面直径大于中央孔的底面直径,台肩14至中央孔的底面容积为1-2ml。
本实施例中,所述台肩14的转角为圆弧形。本设计中中央孔5一般用于待移植胚胎的培养,待移植胚胎一般需要在1-2ml的移植液中进行培养,因此,本设计中台肩14至中央孔的底面容积为1-2ml,中央孔5的高度大于微孔6的高度,当中央孔中加入移植液,移植液中放入待移植胚胎,即使培养皿进行轻微晃动,微孔6周围的油也不会进入中央孔5,中央孔5内的移植液也不会进入微孔6周围的油内。当台肩14的转角设计为圆弧形时,便于吸管在吸取移植液时将吸管搭靠在台肩14上,吸管成一定角度吸取移植液。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微孔6的高度为1-2mm,微孔的容积为20-40μl。
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孔6的孔壁的纵向截面顶端为半圆形。本设计中的微孔6主要用于胚胎的单滴培养,微孔的容积为20-40μl,当微孔6内加入培养液,培养液上盖上油后,将单个胚胎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一方面其空间大小适合单个胚胎的培养,另一方面方便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过程中控制囊胚液吸取的量,进一步控制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过程中吸取DNA片段的量。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贴标签板12的高度小于皿缘4的高度。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胚胎培养皿,包括皿体和盖在皿体上的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皿体包括皿底、皿缘、中央孔、微孔、分区挡板和外缘;
所述皿底的外周向上突起有皿缘,皿底的中间向上突起有用于待移植胚胎培养的中央孔,皿缘与中央孔之间的皿底向上突起有一圈用于胚胎单滴培养的微孔,分区挡板为至少2个,分别为第一分区挡板和第二分区挡板,第一分区挡板和第二分区挡板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微孔之间;所述皿缘外周沿径向延伸有外缘;
所述中央孔的高度大于微孔的高度,小于皿缘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缘的边沿设置有2段对称的便于手握的锯齿边和2个向上突起的贴标签板,锯齿边和贴标签板间隔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孔的内部为台阶孔,中央孔的顶面直径大于中央孔的底面直径,台肩至中央孔的底面容积为1-2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肩的转角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高度为1-2mm,微孔的容积为20-40μ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孔壁的纵向截面顶端为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为16个,分区挡板为4个,每4个微孔设置1个分区挡板,微孔被分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内分别设置有标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签板的高度小于皿缘的高度。
CN202321000119.X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多功能胚胎培养皿 Active CN219793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0119.XU CN219793006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多功能胚胎培养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0119.XU CN219793006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多功能胚胎培养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3006U true CN219793006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3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0119.XU Active CN219793006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多功能胚胎培养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3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00932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rvesting material from micro-culture plates
US7820433B2 (en) Culture dish for culturing biological cells
ES2393442T3 (es) Dispositivo para análisis
CA2920667C (en) Autom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ulturing stem cells
CN106255744B (zh) 培养皿
US2011000339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ell culture in open continuous mode
AU2014223300B2 (en) Structure for culturing cells
CN219793006U (zh) 一种多功能胚胎培养皿
JP6349847B2 (ja) 細胞培養容器
Reed Culture systems: embryo density
CN104178423A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活体细胞培养装置
CN214088530U (zh) 一种培养皿
CN219314928U (zh) 胚胎培养皿
CN214974102U (zh) 一种自动分杯机
CN104498321A (zh) 卵细胞自动识别分选装置
CN212560295U (zh) 一种胚胎培养皿
CN204417516U (zh)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专用微量细胞培养皿
CN209508216U (zh) 辅助生殖实验室配子及胚胎体外操作前备液转运专用车
CN208087633U (zh) 交换式细胞培养皿
CZ2009264A3 (cs) Zpusob pridávání, odstranování nebo výmeny kapalného média pri kultivaci biologických bunek a kultivacní zarízení
CN219730890U (zh) 一种新型icsi皿
CN113244972A (zh) 一种自动分杯机
CN213012874U (zh) 一种梯度离心后精子的再培养装置
CN218354353U (zh) 仿生控冰技术冷冻解冻专用皿
CN206618622U (zh) 一种组织芯片融合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