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87633U - 交换式细胞培养皿 - Google Patents

交换式细胞培养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87633U
CN208087633U CN201820117967.1U CN201820117967U CN208087633U CN 208087633 U CN208087633 U CN 208087633U CN 201820117967 U CN201820117967 U CN 201820117967U CN 208087633 U CN208087633 U CN 208087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e body
culture dish
baffle
tissue culture
switch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179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洁
钱琳
王文萱
贺佳
张春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1179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87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87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87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换式细胞培养皿,包括外皿体、多个内皿体以及盖体,盖体盖设于外皿体上,外皿体连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将所述外皿体分隔成若干容置腔,内皿体可拆卸的位于容置腔内,第一挡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内皿体上连接有凸块,内皿体依靠凸块与第一挡板上的第一凹槽滑动连接,外皿体的底壁上还设有滑槽,滑槽内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内皿体内包括一个交换区以及围绕于交换区设置的多个培养区,各培养区与交换区之间设有交换板,交换板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控制培养区与交换区的连通或分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多个培养孔内的细胞科可根据需要发生相互作用。

Description

交换式细胞培养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学或医学培养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换式细胞培养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学实验中通常都采用细胞培养皿来培养细胞,当需要作对照实验时,需要多个培养皿,多个批次若不标明编号,则容易弄混。在实验过程中还需多次移动细胞培养皿,进行取样或加样,多次操作增大了细胞培养皿的污染概率。此外,现有的培养皿各培养孔之间绝对分隔,不同培养孔之间细胞不能相互沟通和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换式细胞培养皿,一方面能够随时更换内皿体,防止其他内皿体的污染,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多个培养孔内的细胞科可根据需要发生相互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换式细胞培养皿,包括外皿体、多个内皿体以及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外皿体上,所述外皿体连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将所述外皿体分隔成若干容置腔,所述内皿体可拆卸的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内皿体上连接有凸块,所述内皿体依靠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挡板上的第一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外皿体的底壁上还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挡板设置;所述内皿体内包括一个交换区以及围绕于所述交换区设置的多个培养区,各培养区与所述交换区之间设有交换板,所述交换板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控制培养区与交换区的连通或分隔。
进一步地,外皿体上端外表面设有凸缘,所述盖体内表面设有与所述凸缘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凸缘卡设于所述卡槽内。通过凸缘卡在卡槽中,使上盖紧紧卡在外皿体上,在只握盖体的情况下,培养皿的皿体不会掉落。
进一步地,凸缘的外表面为一向下倾斜的锥面。
进一步地,盖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呈倒圆台状,所述通孔内连接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密封塞。需取样或加样时,直接拿掉密封塞即可从通孔内伸入吸管,防止多次打开盖体从而对其他内皿体内的培养物造成污染。
进一步地,密封塞包括塞体和与其固定连接的把手。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沿水平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外皿体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第二凹槽沿水平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培养区包括相互连通的细胞容置区和通道区,所述细胞容置区的截面为倒梯形。细胞容置区用于容置培养的细胞,通道区为细胞向交换区的流动提供了通道。
进一步地,在水平面上,所述培养区底壁的高度高于所述交换区底壁的高度。通过以上设置,使得培养区内的细胞液能够向交换区流动,而交换区内的细胞液不能向培养区流动。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与外皿体可拆卸连接的多个内皿体,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向培养环境中放置不同的培养皿进行细胞培养,且第一挡板上的凹槽的设置,方便了内皿体和外皿体的可拆卸连接,第二挡板能够防止位于容置腔内的内皿体从外皿体中滑出,并且为细胞培养皿提供密闭环境。
通过在内皿体内设置交换区和多个培养区,控制交换板的上下移动即可控制培养区与交换区的连通或分隔,增加了细胞培养皿的功能性,能用于不同细胞体外的联合培养和相互作用,并且可进行细胞水平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细胞培养皿内皿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细胞培养皿内皿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细胞培养皿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细胞培养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皿体;2-盖体;3-凸缘;4-第一挡板;5-第一凹槽;6-容置腔;7-塞体;8-把手;9-第二凹槽;10-滑槽;11-内皿体;12-凸块;13-交换板;14-交换区;15-细胞容置区;16-通道区;17-培养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细胞培养皿,包括外皿体1、三个内皿体11以及盖体2,盖体2盖设于外皿体1上,外皿体1上端外表面设有凸缘3,凸缘3的外表面为一向下倾斜的锥面,盖体2内表面设有与凸缘3相适配的卡槽,凸缘3卡设于卡槽内。盖体2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呈倒圆台状,通孔内连接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密封塞。密封塞包括塞体7和与其固定连接的把手8。
外皿体1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4,本实施例优选为两个,第一挡板4将外皿体分隔成三个容置腔6,内皿体11可拆卸的位于容置腔6内。第一挡板4上开设有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沿水平方向设置。内皿体11上连接有凸块12,内皿体11依靠凸块12与第一挡板4上的第一凹槽5滑动连接。外皿体1的内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凹槽5相对的第二凹槽9。外皿体1的底壁上还设有滑槽10,滑槽10沿水平方向设置。滑槽10内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垂直于第一挡板4设置。
内皿体11内包括一个交换区14以及围绕于交换区14设置的多个培养区17,本实施例优选为4个培养区17,各培养区17与交换区14之间设有交换板13,交换板13沿竖直方向连接于内皿体11的条形槽内,交换板13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控制培养区17与交换区14的连通或分隔。培养区17包括相互连通的细胞容置区15和通道区16,细胞容置区15的截面为倒梯形。细胞容置区15用于容置培养的细胞,通道区16为细胞向交换区14的流动提供了通道。在水平面上,培养区17底壁的高度高于交换区14底壁的高度。通过以上设置,使得培养区17内的细胞液能够向交换区14流动,而交换区14内的细胞液不能向培养区17流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先将盖体2盖设于外皿体1上,拿掉第二挡板,可在不同时间自右往左依次放置内皿体11进行细胞培养,如先在最右侧放置内皿体11,然后将第二挡板沿滑槽10滑动后与外皿体1连接,将一个内皿体11封在外皿体1内,放入培养箱中进行细胞培养。再隔一段时间后,沿滑槽10滑动第二挡板,使其刚好将最右侧的内皿体11挡住,然后向中间的容置腔6内放入内皿体11,然后将第二挡板沿滑槽10滑动后封住外皿体1的一侧,继续进行细胞培养。依次类推,直至向外皿体1内的容置腔6内全部放入内皿体11。需从其中一个内皿体11取样或加样时,直接拿掉其上方的密封塞即可从通孔内伸入吸管,防止多次打开盖体2从而对其他内皿体11内的培养物造成污染。
同时,在内皿体11内的不同培养区17内可培养多种细胞,利用交换板13将培养区17与交换区14分隔开,当需要将不同培养区17内的细胞混合时,只需向上移动交换板13,依次向不同方向倾斜内皿体11,在重力作用下,使得各细胞容置区15内的细胞通过通道区16依次流入交换区,然后向下移动交换板13,使其再次阻隔培养区17和交换区14,细胞在交换区14内完成混合并产生相互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交换式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皿体、多个内皿体以及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外皿体上,所述外皿体连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将所述外皿体分隔成若干容置腔,所述内皿体可拆卸的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内皿体上连接有凸块,所述内皿体依靠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挡板上的第一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外皿体的底壁上还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挡板设置;所述内皿体内包括一个交换区以及围绕于所述交换区设置的多个培养区,各培养区与所述交换区之间设有交换板,所述交换板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控制培养区与交换区的连通或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皿体上端外表面设有凸缘,所述盖体内表面设有与所述凸缘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凸缘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换式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外表面为一向下倾斜的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呈倒圆台状,所述通孔内连接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密封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换式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包括塞体和与其固定连接的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沿水平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皿体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换式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沿水平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区包括相互连通的细胞容置区和通道区,所述细胞容置区的截面为倒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式细胞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在水平面上,所述培养区底壁的高度高于所述交换区底壁的高度。
CN201820117967.1U 2018-01-24 2018-01-24 交换式细胞培养皿 Active CN208087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7967.1U CN208087633U (zh) 2018-01-24 2018-01-24 交换式细胞培养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17967.1U CN208087633U (zh) 2018-01-24 2018-01-24 交换式细胞培养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87633U true CN208087633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66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17967.1U Active CN208087633U (zh) 2018-01-24 2018-01-24 交换式细胞培养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87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n et al. A microfluidic dual-well device for high-throughput single-cell capture and culture
US7186548B2 (en) Cell culture tool and method
ES2270212T3 (es) Aparato multipocillo de cultivo de celulas.
EP1609850A1 (en) Culture dish for culturing biological cells
CN206408248U (zh) 一种培养皿
EP2304016B1 (en) Micro-fluidic cell manipulation and holding device
JP2020523563A5 (zh)
CN208087633U (zh) 交换式细胞培养皿
CN106353492B (zh) 一种用于肿瘤细胞核酸适配体筛选卡盒装置
CN204490895U (zh) 细胞培养试管
CN219314928U (zh) 胚胎培养皿
CN205258488U (zh) 一种新型胚胎培养皿
CN207998615U (zh) 细胞培养皿
CN206319014U (zh) 一种胚胎培养用多功能培养皿
JP2000069957A (ja) 蓋付き容器
CN206512182U (zh) 一种精子上游支架
CN202744550U (zh) 精子竞争受精皿
CN220064073U (zh) 一种细胞爬片染色孵育盒
CN219793006U (zh) 一种多功能胚胎培养皿
CN220413340U (zh) 便携式细胞培养箱
CN203754728U (zh) 一种用于细胞免疫荧光和免疫化学研究的细胞培养板
CN217265789U (zh) 一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皿放置架
CN219670526U (zh) 单细胞捕获培养皿
CN220685159U (zh) 板槽结构及包括其的细胞实验装置
CN220999682U (zh) 一种类器官培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