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7538U - 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 - Google Patents

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7538U
CN219787538U CN202321282558.4U CN202321282558U CN219787538U CN 219787538 U CN219787538 U CN 219787538U CN 202321282558 U CN202321282558 U CN 202321282558U CN 219787538 U CN219787538 U CN 219787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adsorption
workpiece
cover plat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25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淳崵
赵长亮
熊明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engch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engch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engch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engch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25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7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7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7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用于工件加工,包括:中板和设置于中板上表面的主板,所述工件包括:下表面与主板的上表面贴合的本体和成型于本体四周边缘处的侧板,所述本体的前侧区域内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放置于主板上表面的所述工件上方设置有一盖板,所述中板的上表面开设有3个储气槽,所述主吸附区、左吸附区、右吸附区内的下气槽各自通过若干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气体通道与位于其正下方的一个储气槽连通。本实用新型既实现对工件施加整面且均匀的压力进行稳定定位,又提高对工件表面吸附的力量均衡性,从而提高吸附定位的稳定性,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或者震刀等情况,提高工件加工的品质和效率。

Description

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属于电子产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治具在机械制造领域是不可或缺的,治具的设计对产品机加工稳定性、成型精度、加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是能够重复特定的动作,准确加工高精度的产品,使工件尺寸更加精确。近年来,高性能、高精度CNC机床在笔记本电脑外壳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记本电脑是当今常用的一种电子设备,笔记本电脑壳体在加工过程中,为了实现与笔记本电脑壳体内部零、部件安装或者连接的需要,壳体上需要设置各种通孔。
由于开设通孔的需要使得具有通孔的侧壁处形成薄弱的悬梁,导致现行用于笔记本电脑外壳装夹的治具常选用真空吸附的方式,从而便于对外壳四周的结构进行加工,然而,依然存在以下问题:承压不均匀,吸附定位不稳定,容易震刀或者位置偏移,影响壳体的外观,增加了笔记本电脑外壳的不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该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既可以对工件本身进行吸附,又可以对压持于工件上方的盖板进行吸附进而通过盖板对工件施加整面且均匀的压力,还可以保证吸附力的强度、提高对面吸附的力量均衡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用于工件加工,包括:中板和设置于中板上表面的主板,所述工件放置于主板上,所述工件包括:下表面与主板的上表面贴合的本体和成型于本体四周边缘处的侧板,所述本体的前侧区域内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本体后侧区域的中间开设有一第二通孔,从而在该第二通孔的两侧分别形成左封闭区、右封闭区;
所述主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与工件的前侧区域、后侧区域的左封闭区、右封闭区对应的主吸附区、左吸附区、右吸附区,所述主吸附区、左吸附区、右吸附区内各自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下气槽且每个吸附区内的下气槽各自通过至少一个管路与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连通,放置于主板上表面的所述工件上方设置有一盖板,该盖板的下表面与工件本体的上表面贴合接触;
所述中板的上表面开设有3个储气槽,每个所述储气槽各自通过至少一根安装于其下表面上的管道与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连通,所述主吸附区、左吸附区、右吸附区内的下气槽各自通过若干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气体通道与位于其正下方的一个储气槽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与主吸附区内的下气槽连通的所述储气槽通过2根间隔设置的管道与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连通。
2.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板通过若干根螺栓固定安装于中板上。
3. 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吸附区内的下气槽均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气槽和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气槽,所述第一气槽与第二气槽垂直交叉设置、从而在交叉点处连通。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其主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与工件的前侧区域、后侧区域的左封闭区、右封闭区对应的主吸附区、左吸附区、右吸附区,主吸附区、左吸附区、右吸附区内各自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下气槽且每个吸附区内的下气槽各自通过至少一个管路与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连通,放置于主板上表面的工件上方设置有一盖板,该盖板的下表面与工件本体的上表面贴合接触,利用待加工工件上的通孔作为气体通道,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既可以对工件本身进行吸附,又可以对压持于工件上方的盖板进行吸附进而通过盖板对工件施加整面且均匀的压力、实现对待加工工件的稳定定位,避免在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或者震刀等情况,提高对工件加工的品质和效率;进一步的,其中板的上表面开设有3个储气槽,每个储气槽各自通过至少一根安装于其下表面上的管道与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连通,主吸附区、左吸附区、右吸附区内的下气槽各自通过若干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气体通道与位于其正下方的一个储气槽连通,通过将储气槽作为气体的过渡区和匀气区,既可以保证吸附力的强度,又可以提高对面吸附的力量均衡性,提高吸附定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的局部拆分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沿A-A向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的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中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的盖板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00、工件;101、本体;102、侧板;103、第一通孔;104、第二通孔;105、左封闭区;106、右封闭区;1、中板;2、主板;21、主吸附区;22、左吸附区;23、右吸附区;24、下气槽;25、气体通道;3、盖板;4、底板;41、支撑柱;51、第一气槽;52、第二气槽;6、密封圈;8、储气槽;81、管道;91、导向柱;92、定位块;93、导向孔;94、避位槽;95、连接部;96、限位部;97、导套;1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的限定。
实施例1:一种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用于工件100加工,包括:中板1和设置于中板1上表面的主板2,所述工件100放置于主板2上,所述工件100包括:下表面与主板2的上表面贴合的本体101和成型于本体101四周边缘处的侧板102,所述本体101的前侧区域内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03,所述本体101后侧区域的中间开设有一第二通孔104,从而在该第二通孔104的两侧分别形成左封闭区105、右封闭区106;
所述主板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与工件100的前侧区域、后侧区域的左封闭区105、右封闭区106对应的主吸附区21、左吸附区22、右吸附区23,所述主吸附区21、左吸附区22、右吸附区23内各自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下气槽24且每个吸附区内的下气槽24各自通过至少一个管路与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连通,放置于主板2上表面的所述工件100上方设置有一盖板3,该盖板3的下表面与工件100本体101的上表面贴合接触;
使用时,先通过盖板上的把手将盖板自主板上方移开,将待加工的工件装入中板上,再通过盖板上的把手将盖板移动至已放入合适位置的工件的上方,使得盖板的下表面与工件上表面贴合;
所述中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3个储气槽8,每个所述储气槽8各自通过至少一根安装于其下表面上的管道81与真空发生器连通,所述主吸附区21、左吸附区22、右吸附区23内的下气槽24各自通过若干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气体通道25与位于其正下方的一个储气槽8连通。
上述与主吸附区21内的下气槽24连通的所述储气槽8通过2根间隔设置的管道81与真空发生器连通。
上述工件100为笔记本C件。
上述主板2为纤维板。
实施例2:一种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用于工件100加工,包括:中板1和设置于中板1上表面的主板2,所述工件100放置于主板2上,所述工件100包括:下表面与主板2的上表面贴合的本体101和成型于本体101四周边缘处的侧板102,所述本体101的前侧区域内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03,所述本体101后侧区域的中间开设有一第二通孔104,从而在该第二通孔104的两侧分别形成左封闭区105、右封闭区106;
所述主板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与工件100的前侧区域、后侧区域的左封闭区105、右封闭区106对应的主吸附区21、左吸附区22、右吸附区23,所述主吸附区21、左吸附区22、右吸附区23内各自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下气槽24且每个吸附区内的下气槽24各自通过至少一个管路与真空泵连通,放置于主板2上表面的所述工件100上方设置有一盖板3,该盖板3的下表面与工件100本体101的上表面贴合接触;
所述中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3个储气槽8,每个所述储气槽8各自通过至少一根安装于其下表面上的管道81与真空泵连通,所述主吸附区21、左吸附区22、右吸附区23内的下气槽24各自通过若干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气体通道25与位于其正下方的一个储气槽8连通;
开启安装于中板下方的真空泵或者真空发生器,抽离的气体依次通过中板上的储气槽、主板上的气体通道、主板上表面的吸附区和工件上的通孔,在此过程中,气体从主板上的气体通道进入中板上的储气槽,将储气槽作为气体的过渡区和匀气区,最后被抽离,进而在实现对工件的吸附与压持的同时,提高对工件表面吸附的力量均衡性,提高吸附定位的稳定性,便于后续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时不会发生工件位置的偏移或者震刀的情况,提高对工件加工的品质和良品率。
上述与主吸附区21内的下气槽24连通的所述储气槽8通过2根间隔设置的管道81与真空泵连通。
上述主板2通过若干根螺栓固定安装于中板1上。
上述每个所述吸附区内的下气槽24均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气槽51和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气槽52,所述第一气槽51与第二气槽52垂直交叉设置、从而在交叉点处连通。
上述主吸附区21、左吸附区22、右吸附区23各自的外侧均设置有一密封圈6。
上述盖板3的上表面间隔安装有2个把手10。
上述还具有一设置于中板1下方的底板4,所述底板4与中板1之间通过至少两根支撑柱41连接。
上述5根所述支撑柱41中的4根分别设置于底板4或中板1的四个拐角处,剩余1根所述支撑柱41与中板1下表面的中央连接。
上述主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若干个导向柱91和若干个定位块92,所述盖板3上开设有若干个供导向柱91嵌入的导向孔93和若干个供定位块92嵌入的避位槽94,每个所述定位块92可对应的穿过工件100上的一个第一通孔103;
安装于主板上的若干个定位块的限位部对应地嵌入工件上的第一通孔内,以此保证对工件放置的位置精度。
上述导向柱91和定位块92均包括:嵌入安装于主板2上表面的连接部95和向上伸出主板2上表面的限位部96;
安装在主板上的若干个导向柱的限位部穿过工件上的通孔后对应的嵌入盖板上的导向孔内,以此保证盖板的位置精度。
上述2个所述导向柱91安装于主板2的主吸附区21内,所述主板2的左吸附区22与右吸附区23之间间隔设置有另外2个导向柱91。
上述2个所述定位块92间隔安装于主板2的主吸附区21内。
上述导向孔93上安装有一导套9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先通过盖板上的把手将盖板自主板上方移开,将待加工的工件装入中板上,并使得安装于主板上的若干个定位块的限位部对应地嵌入工件上的第一通孔内,以此保证对工件放置的位置精度;
再通过盖板上的把手将盖板移动至已放入合适位置的工件的上方,使得盖板的下表面与工件上表面贴合,同时,使得安装在主板上的若干个导向柱的限位部穿过工件上的通孔后对应的嵌入盖板上的导向孔内,以此保证盖板的位置精度;
开启安装于中板下方的真空泵或者真空发生器,抽离的气体依次通过中板上的储气槽、主板上的气体通道、主板上表面的吸附区和工件上的通孔,在此过程中,气体从主板上的气体通道进入中板上的储气槽,将储气槽作为气体的过渡区和匀气区,最后被抽离,进而在实现对工件的吸附与压持的同时,提高对工件表面吸附的力量均衡性,提高吸附定位的稳定性,便于后续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时不会发生工件位置的偏移或者震刀的情况,提高对工件加工的品质和良品率。
采用上述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时,其利用待加工工件上的通孔作为气体通道,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既可以对工件本身进行吸附,又可以对压持于工件上方的盖板进行吸附进而通过盖板对工件施加整面且均匀的压力、实现对待加工工件的稳定定位,避免在对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或者震刀等情况,提高对工件加工的品质和效率;
进一步的,其通过将储气槽作为气体的过渡区和匀气区,既可以保证吸附力的强度,又可以提高对面吸附的力量均衡性,提高吸附定位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用于工件(100)加工,包括:中板(1)和设置于中板(1)上表面的主板(2),所述工件(100)放置于主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100)包括:下表面与主板(2)的上表面贴合的本体(101)和成型于本体(101)四周边缘处的侧板(102),所述本体(101)的前侧区域内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03),所述本体(101)后侧区域的中间开设有一第二通孔(104),从而在该第二通孔(104)的两侧分别形成左封闭区(105)、右封闭区(106);
所述主板(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与工件(100)的前侧区域、后侧区域的左封闭区(105)、右封闭区(106)对应的主吸附区(21)、左吸附区(22)、右吸附区(23),所述主吸附区(21)、左吸附区(22)、右吸附区(23)内各自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下气槽(24)且每个吸附区内的下气槽(24)各自通过至少一个管路与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连通,放置于主板(2)上表面的所述工件(100)上方设置有一盖板(3),该盖板(3)的下表面与工件(100)本体(101)的上表面贴合接触;
所述中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3个储气槽(8),每个所述储气槽(8)各自通过至少一根安装于其下表面上的管道(81)与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连通,所述主吸附区(21)、左吸附区(22)、右吸附区(23)内的下气槽(24)各自通过若干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气体通道(25)与位于其正下方的一个储气槽(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与主吸附区(21)内的下气槽(24)连通的所述储气槽(8)通过2根间隔设置的管道(81)与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2)通过若干根螺栓固定安装于中板(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吸附区内的下气槽(24)均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气槽(51)和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气槽(52),所述第一气槽(51)与第二气槽(52)垂直交叉设置、从而在交叉点处连通。
CN202321282558.4U 2023-05-25 2023-05-25 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 Active CN219787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2558.4U CN219787538U (zh) 2023-05-25 2023-05-25 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2558.4U CN219787538U (zh) 2023-05-25 2023-05-25 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7538U true CN219787538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3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2558.4U Active CN219787538U (zh) 2023-05-25 2023-05-25 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7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7211A (zh) 薄板类零件加工的真空夹具
CN211072671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油压三通阀体加工工装
CN204339376U (zh) 一种用于装夹边框工件的专用夹具
CN104476272A (zh) 一种用于装夹边框工件的专用夹具
CN207824449U (zh) 一种大圆弧薄片型放大器零件切削加工夹具
CN219787538U (zh) 笔记本盖板铣削加工治具
CN219787539U (zh) Cnc加工治具
CN220145336U (zh) 铣削加工的吸气夹持治具
CN220312596U (zh) 铣削加工吸气夹持机构
CN203125219U (zh) 一种用于双联齿轮的定位工装夹具体
CN2875705Y (zh) 组合工装
CN203527028U (zh) 一种制造工业机器人用双工位整合式夹具
CN220480975U (zh) 笔记本下盖夹持治具
CN211072673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齿轮箱车铣夹具ⅰ
CN204366550U (zh) 一种用于多向装夹边框工件的专用夹具
CN206405742U (zh) 一种钻孔治具
CN207616185U (zh) 一种新型cnc加工件四轴治具
CN207480383U (zh) 一种定位柱式陶瓷加工治具
CN205147864U (zh) 一种坡口铣边机辅助工装
CN220196751U (zh) 一种机架焊接装置
CN111113095A (zh) 隔膜泵柱塞缸体与隔膜腔体的定位工装及加工工艺
CN218891219U (zh) 一种驻锄零件镗削加工用的工装夹具
CN215746577U (zh) 异型关节臂装配孔加工定位夹紧装置
CN219234650U (zh) 一种双工位装夹装置
CN217072091U (zh) 一种工件组合作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