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9101U - 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9101U
CN219779101U CN202321683630.4U CN202321683630U CN219779101U CN 219779101 U CN219779101 U CN 219779101U CN 202321683630 U CN202321683630 U CN 202321683630U CN 219779101 U CN219779101 U CN 219779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attery
case
edge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36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鑫
夏庆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36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9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9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9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所述箱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互盖合,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共同限定出容纳腔,其中,第一部分包括本体和第一卡持部,第一卡持部与本体相连且相对于本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在第一位置,第一卡持部适于与第二部分卡接,在第二位置,第一卡持部与第二部分分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通过在第一部分上形成有的相对本体可活动的第一卡持部,可以实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固定和拆卸,减少其他零部件的使用,降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装配难度,进而可以降低箱体的整体重量,降低箱体的生产成本,提高电池的装配效率和拆卸维修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箱作为电池包的壳体,用于容纳并保护电芯及相关的电气元件,屏蔽外界环境中的水雾、空气、杂物可能对电池包性能造成的损害。为了方便将电芯及相关的电器元件置入电池箱,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箱体多为上箱体和下箱体组合的结构形式,这样,可以先将电芯及相关的电器元件在下箱体中布置,然后再将上箱体和下箱体的边缘处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拧紧,组合形成电池箱。但采用螺栓螺母的固定上箱体和下箱体的方式存在流程繁琐、费时费力、紧固件重量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箱体,所述箱体可以减少其他零部件的使用,进而可以降低箱体的整体重量,降低箱体的生产成本,提高电池的装配效率和拆卸维修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箱体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的用电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箱体,用于电池,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互盖合,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共同限定出容纳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本体和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本体相连且相对于所述本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卡持部适于与所述第二部分卡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第二部分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通过在第一部分上形成有的第一卡持部,可以实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固定和拆卸,可以减少其他零部件的使用,进而可以降低箱体的整体重量,降低箱体的生产成本,提高电池的装配效率和拆卸维修的便利性;同时,第一卡持部相对本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活动,可以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接触时,第一卡持部与第二部分不产生干涉,进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装配难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箱体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持部相对于所述本体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卡持部相对本体转动实现与第二部分的卡接和分离,可以降低第一卡持部的生产精度,提高第一卡持部与第二部分卡接和拆卸的便利性,同时,还可以增加第一卡持部的可拆卸次数,从而可以增加第一卡持部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周沿设有背离所述容纳腔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边,所述第一延伸边的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端连接有弹性段,所述弹性段可弹性变形,所述第一卡持部连接在所述弹性段的远离所述第一延伸边的一端,所述第一卡持部通过所述弹性段发生弹性形变实现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延伸边可以增加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增加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利用弹性段使第一卡持部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可以简化第一部分的结构,进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弹性段具有复位功能,进而,弹性段还可以实现第一卡持部的自动复位,使第一卡持部在撤销外力后恢复至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段具有在厚度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且所述第一表面为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的弧面。
本实施例通过使弹性段朝向第二部分的一侧形成为凹陷的弧面,可以增加弹性段的形变空间,进而可以实现第一卡持部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转动,从而可以实现箱体的打开与密封;同时,弧形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进而可以进一步简化弹性段的结构,增加弹性段的生产便利性,降低弹性段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周沿设有背离所述容纳腔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背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设有卡凸,所述第一卡持部与所述卡凸卡合。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将卡凸设置在第一翻边背离第一部分的一侧,第一卡持部与卡凸卡合,可以使第一卡持部在满足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密封连接的同时,还可以包覆住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缝隙,可以有效预防雨水等杂质进入箱体内部,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密封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持部具有第一勾部,所述第一勾部位于所述卡凸的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勾部与所述卡凸的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的表面抵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勾部,且第一勾部与卡凸的朝向容纳腔的一侧的表面抵接,可以使卡凸对第一勾部产生朝向容纳腔方向的作用力,进而可以使卡凸对本体产生力的作用,从而可以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还包括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本体相连且朝向所述第二部分延伸,所述第二部分的周沿设有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卡持部与所述第二翻边卡合。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卡持部,可以使箱体在内外两侧均进行卡接密封,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连接可靠性和连接紧密性,从而可以提高箱体的密封可靠性;同时,第二卡持部还可以阻挡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间隙,进而可以进一步阻挡灰尘、雨水等杂质进入箱体内部对电池产生损伤,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持部具有第二勾部,所述第二勾部的背离所述第一部分的表面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导向斜面,在从所述第二部分朝向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向上,所述导向斜面背离所述容纳腔向外倾斜延伸。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勾部的背离第一部分的表面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导向斜面,可以降低第二勾部与第二翻边的摩擦力,进而可以使第二勾部更顺利的进入第二翻边中,进行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外轮廓呈矩形,所述第一卡持部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侧边沿,以使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侧边沿与所述第二部分卡接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卡持部形成于第一部分的至少一侧边沿,可以降低箱体的生产成本,提高箱体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持部沿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边沿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卡持部沿第一部分的一侧边沿的长度方向延伸,可以增大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卡接强度和面积,进而可以增加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连接可靠性,从而可以增加箱体的密封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侧边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二部分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部分的至少一侧边沿通过紧固件与第二部分固定连接,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可以提高箱体的密封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具有背离所述容纳腔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边,所述第二延伸边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以实现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紧固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延伸边,可以为紧固件连接提供安装空间,同时,还可以增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高箱体的密封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于所述第二延伸边的背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所述压板具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在轴线方向上对齐,所述紧固件的螺杆穿设于所述穿孔,且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与所述压板抵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压板,可以增加第二延伸边的连接强度,进而可以有效预防第二延伸边因紧固件发生变形,从而可以增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紧密性,提高的箱体的气密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沿均形成有所述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沿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为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且另一个为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方向。
本实施例通过在箱体的长度方向上和宽度方向上设置卡接连接和紧固件连接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使箱体在满足密封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紧固件的使用,进而可以降低箱体的整体重量,提高电池的装配效率,减少箱体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为一侧敞开的空箱结构,所述第二部分为板状结构并封盖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敞开侧。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部分为一侧敞开的空箱结构,第二部分为板状结构并用于封盖敞开侧,可以提高电池单体及其他零部件的安装便利性,进而可以降低电池组装难度,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同时板状结构简单,生产便利,进而可以降低第二部分的生产难度,提高第二部分的生产效率,降低第二部分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为一体件且包括板体和围梁,所述板体为平板形状,所述围梁连接在所述板体的周沿并沿所述板体的周沿延伸为环形,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围梁相连。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部分形成为一体件,可以减少箱体的组装步骤,进而可以提高电池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围梁具有型腔,所述板体的内侧具有空腔。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围梁具有型腔,板体的内侧具有空腔,在电池受到碰撞时,可以降低电池单体受到的撞击力,从而可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同时,还可以降低箱体的整体重量,进而可以提升电池的轻量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沿所述第一部分的周向延伸为环形,所述密封件密封抵接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设置密封件,可以密封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高箱体的密封效果,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气密可靠性,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电池外部的杂质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处进入电池内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池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电池,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箱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箱体,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用电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电装置,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方面的电池,从而提高了用电装置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电池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所圈示的B处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车辆;
1000、电池;
100、箱体;101、容纳腔;
10、第一部分;11、本体;111、第一延伸边;112、第二延伸边;1121、第一连接孔;12、第一卡持部;121、第一勾部;122、卡槽;13、弹性段;14、第二卡持部;141、第二勾部;142、限位凹槽;
20、第二部分;21、第一翻边;211、卡凸;22、第二翻边;23、第二连接孔;24、板体;241、空腔;25、围梁;251、型腔;26、凹槽;
30、紧固件;40、压板;41、穿孔;50、密封件;
200、电池单体;
2000、控制器;3000、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在生产电池时,为了方便将电芯及相关的电器元件布置在电池包内,一般会将电池箱体设置为分体结构。目前使用的箱体多为上箱体和下箱体组合的结构形式,这样,可以先将电芯及相关的电器元件在下箱体中布置,然后再将上箱体和下箱体的边缘处通过螺栓和螺母配合拧紧,组合形成电池箱。但采用螺栓螺母的固定上箱体和下箱体的方式存在流程繁琐、费时费力、紧固件重量大等缺点。
为了降低上箱体和下箱体装配的复杂性,经研究发现,可以使上箱体和下箱体形成为卡接连接,使上箱体和下箱体直接卡合组装,减少紧固件的使用,降低装配的流程。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解决如何在提高上箱体和下箱体装配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电池包的整体重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箱体,通过在第一部分上形成有第一卡持部,使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通过卡接连接,这样,可以减少紧固件的使用,由此,可以降低箱体的整体重量,提高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装配效率;同时,第一卡持部相对本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活动,这样,可以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接触时,第一卡持部与第二部分不产生干涉,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装配难度,提高电池的装配效率。
在对箱体进行装配时,由于第一部分上设有第一卡持部,且第一卡持部相对本体可活动,当连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时,可以直接利用第一卡持部与第二部分卡接,因此,可以减少箱体组装步骤及零件,从而可以提高电池的装配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箱体可以用于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用电装置或者使用电池作为储能元件的各种储能系统。用电装置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其中,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为车辆1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的示意图。车辆1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00,电池1000可以设置在车辆1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000可以用于车辆1的供电,例如,电池1000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车辆1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000和马达3000,控制器2000用来控制电池1000为马达30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0不仅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提供驱动动力。
参照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1000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1000的爆炸图。电池1000包括箱体100和电池单体200,箱体100形成有容纳腔101,电池单体200容纳于箱体100的容纳腔101内。其中,箱体100用于为电池单体200提供容纳空间,箱体10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相互盖合,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200的容纳空间。第一部分10可以为一端开口的空箱结构,第二部分20可以为板状结构,第二部分20盖合于第一部分10的开口侧,以使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也可以是均为一侧开口的空箱结构,第一部分10的开口侧盖合于第二部分20的开口侧。当然,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形成的箱体100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
在电池1000中,电池单体200可以是多个,多个电池单体200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200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200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200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100内;当然,电池1000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200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形式,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100内。电池100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该电池1000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200之间的电连接。
其中,每个电池单体200可以为二次电池或一次电池;还可以是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但不局限于此。电池单体200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
下面参考图4-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箱体100。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箱体100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箱体100的俯视图,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所圈示的B处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箱体100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箱体100的爆炸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箱体100,如图4-图9所示,箱体100用于电池1000,包括: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相互盖合,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共同限定出容纳腔101,其中,第一部分10包括本体11和第一卡持部12,第一卡持部12与本体11相连且相对于本体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在第一位置,第一卡持部12适于与第二部分20卡接,在第二位置,第一卡持部12与第二部分20分离。
具体地,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共同限定出容纳电池单体200的容纳腔101,多个电池单体200安装在容纳腔101内,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密封相连,形成有密闭空间,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可以为多个电池单体200提供防护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外部杂质进入电池1000内部对电池1000损伤;同时,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均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有效降低外部冲击对电池单体200造成的损伤,进而可以提高电池1000的可靠性。
本体11是用于作为电池单体200的保护壳,用于容纳并保护电池单体200及相关的电气元件;第一卡持部12用于连接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第一卡持部12可以使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卡合连接,其中,卡合连接结构简单,不需配置其他零部件,进而可以降低箱体100的重量和生产成本。
第一卡持部12相对本体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活动,第一卡持部12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卡持部12适于与第二部分20卡接,这时,本体11与第二部分20相连接,箱体100处于密封状态;第一卡持部12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卡持部12与第二部分20分离,这时,本体11与第二部分20分离,箱体100处于打开状态。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卡持部12实现箱体100的密封和打开,进而可以提高电池1000的装配和维修的便利性。同时,第一卡持部12相对本体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活动,即,第一卡持部12可以与本体11可活动连接,例如,第一卡持部12具有一定的弹性,或者第一卡持部12通过可活动件与第一卡持部12连接等,这样,可以使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接触时,第一卡持部12与第二部分20不产生干涉,进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装配难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箱体100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卡持部12可以包括有多种,例如,卡扣、卡勾或卡槽。
可选的,第一部分10可以为上箱体,也可以为下箱体,当第一部分10为上箱体时,第二部分20为下箱体,第二部分20设于第一部分10的下侧;当第一部分10为下箱体时,第二部分20为上箱体,第二部分20设于第一部分10的上侧。其中,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中的一个可以为板状结构,另一个可以为具有容纳腔101的空箱结构,或者,两者均可以形成为一侧敞开的空箱结构。
当装配电池1000时,首先将电池单体200及其他部件设于容纳腔101内,然后将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沿组装方向压合在一起,然后使第一卡持部12移动到第二位置,使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卡接连接。当维修电池1000时,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第一卡持部12移动到第一位置,第一卡持部12与第二部分20分离,然后使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分离,进而可以对箱体100内部的电池单体200和其他部件进行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100,通过在第一部分10上形成有的第一卡持部12,可以实现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固定和拆卸,可以减少其他零部件的使用,进而可以降低箱体100的整体重量,降低箱体100的生产成本,提高电池1000的装配效率和拆卸维修的便利性;同时,第一卡持部12相对本体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活动,可以使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接触时,第一卡持部12与第二部分20不产生干涉,进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装配难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箱体100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卡持部12相对于本体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
其中,第一卡持部12与本体11可转动连接,例如,第一卡持部12与本体11之间可以采用铰接,使第一卡持部12可以相对本体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卡持部12相对本体11转动实现与第二部分20的卡接和分离,可以降低第一卡持部12的生产精度,提高第一卡持部12与第二部分20卡接和拆卸的便利性,同时,还可以增加第一卡持部12的可拆卸次数,从而可以增加第一卡持部12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所示,本体11的周沿设有背离容纳腔101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边111,第一延伸边111的远离容纳腔101的一端连接有弹性段13,弹性段13可弹性变形,第一卡持部12连接在弹性段13的远离第一延伸边111的一端,第一卡持部12通过弹性段13发生弹性形变实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其中,第一延伸边111的一端与本体11相连接,第一延伸边111的另一端沿背离容纳腔101的方向向外水平延伸,使第一延伸边111形成有一定的宽度,第一延伸边111与第二部分20密封连接,进而,第一延伸边111可以增加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增加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的连接稳定性。
弹性段13可弹性形变,具有一定的弹性及复位功能。当装配箱体100时,装配人员对第一卡持部12产生力的作用,这时,弹性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使第一卡持部12朝向第二部分20的位置移动,进而使第一卡持部12与第二部分20卡接;当需打开箱体100时,装配人员使第一卡持部12与第二部分20分离,第一卡持部12与第二部分20之间的抵接力撤销,弹性段13无外力作用,弹性段13在自身的弹性复位的作用下恢复原有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延伸边111可以增加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增加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利用弹性段13使第一卡持部12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可以简化第一部分10的结构,进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弹性段13具有复位功能,进而,弹性段13还可以实现第一卡持部12的自动复位,使第一卡持部12在撤销外力后恢复至第二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所示,弹性段13具有在厚度方向(例如图7所示的上下方向上)相对布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第二部分20设置,且第一表面为朝向第二表面凹陷的弧面。
其中,第一表面朝向第二部分20设置,第二表面背离第二部分20设置,第一表面为朝向第二表面凹陷的弧面,进而,在弹性段13延伸的方向上,弹性段13靠近第一翻边21的一端与背离第一翻边21的一端之间形成有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作为弯折空间,可以便于弹性段13弹性形变,进而可以使第一卡持部12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转动,从而可以实现箱体100的打开与密封。
可选的,例如图7所示,第二表面为水平面,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凹陷,使弹性段13形成为两端厚,中间薄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限制弹性段13变形方向,使弹性段13可以在外力的情况下向下翻折,或者撤销外力后恢复到原有状态,从而可以延长弹性段13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通过使弹性段13朝向第二部分20的一侧形成为凹陷的弧面,可以增加弹性段13的形变空间,进而可以实现第一卡持部12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转动,从而可以实现箱体100的打开与密封;同时,弧形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进而可以进一步简化弹性段13的结构,增加弹性段13的生产便利性,降低弹性段13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所示,第二部分20的周沿设有背离容纳腔101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21,第一翻边21的背离第一部分10的一侧设有卡凸211,第一卡持部12与卡凸211卡合。
也就是说,第一卡持部12与第二部分20卡接的一端位于第一翻边21背离第一部分10的一侧,这时,第一卡持部12在满足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密封连接的同时,还可以包覆住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之间的缝隙,可以有效预防雨水等杂质进入箱体100内部,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1000的密封可靠性。
例如图7所示,第一翻边21背离第一部分10的一侧形成有卡凸211,卡凸211的一端与第一翻边21相连,另一端沿背离第一翻边21的方向向下延伸,并与第一翻边21形成有一定的距离;第一卡持部12形成为“U”形,第一卡持部12上形成有卡槽122,卡槽122的两侧形成有限位凸起,卡凸211与限位凸起相抵接,使第一卡持部12与卡凸211卡合。
本实施例通过将卡凸211设置在第一翻边21背离第一部分10的一侧,第一卡持部12与卡凸211卡合,可以使第一卡持部12在满足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密封连接的同时,还可以包覆住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之间的缝隙,可以有效预防雨水等杂质进入箱体100内部,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1000的密封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8所示,第一卡持部12具有第一勾部121,第一勾部121位于卡凸211的朝向容纳腔101的一侧,且第一勾部121与卡凸211的朝向容纳腔101的一侧的表面抵接。
具体地,卡凸211形成于第一翻边21背离容纳腔101的一端(例如图8所示的第一翻边21的下端),在水平方向(例如图8中所示的从左向右的方向上)上,卡凸211与第二部分20的侧壁形成有一定的间距,进而,卡凸211与第二部分20的侧壁之间形成有凹槽26,当第一卡持部12与第二部分20连接时,第一勾部121设于凹槽26内。第一勾部121形成于第一卡持部12远离本体11的一端,第一卡持部12的另一端与本体11相连,第一勾部121与卡凸211的朝向容纳腔101的一侧表面(例如图8所示的卡凸211的左侧表面)抵接,进而,卡凸211可以对第一勾部121产生朝向容纳腔101方向的作用力,进而可以使卡凸211对本体11产生力的作用,从而可以使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勾部121,且第一勾部121与卡凸211的朝向容纳腔101的一侧的表面抵接,可以使卡凸211对第一勾部121产生朝向容纳腔101方向的作用力,进而可以使卡凸211对本体11产生力的作用,从而可以使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密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图8所示,第一部分10还包括第二卡持部14,第二卡持部14与本体11相连且朝向第二部分20延伸,第二部分20的周沿设有朝向容纳腔101内延伸的第二翻边22,第二卡持部14与第二翻边22卡合。
其中,第二卡持部14伸入第二部分20的内侧,第二卡持部14设于容纳腔101内,第二卡持部14与第二翻边22卡合,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连接紧密性,同时,第二卡持部14还可以遮挡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之间的间隙,进而可以进一步阻挡灰尘、雨水等杂质进入箱体100内部对电池1000产生损伤,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1000的可靠性。
另外,第一卡持部12与第一翻边21卡合连接,第二卡持部14与第二翻边22卡接连接,第一翻边21和第二翻边22水平布置,且第一翻边21沿背离容纳腔101的方向延伸,第二翻边22沿朝向容纳腔101的方向延伸,进而第二卡持部14的设置还可以有效预防电池1000水平晃动而造成的箱体100密封性差,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箱体100的密封可靠性。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卡持部14,可以使箱体100在内外两侧均进行卡接密封,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的连接可靠性和连接紧密性,从而可以提高箱体100的密封可靠性;同时,第二卡持部14还可以阻挡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之间的间隙,进而可以进一步阻挡灰尘、雨水等杂质进入箱体100内部对电池1000产生损伤,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1000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图8所示,第二卡持部14具有第二勾部141,第二勾部141的背离第一部分10的表面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导向斜面,在从第二部分20朝向第一部分10的方向上,导向斜面背离容纳腔101向外倾斜延伸。
具体地,第二勾部141背离第一部分10的表面(例如图8中所示的第二勾部141的下侧表面)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导向斜面,即,第二勾部141背离第一部分10的一侧表面可以部分形成为导向斜面,也可以全部形成为导向斜面。其中,在第二部分20朝向第一部分10的方向上,导向斜面背离容纳腔101向外倾斜延伸,也就是说,当第一部分10为上箱体时,导向斜面背离容纳腔101向上向外倾斜;当第一部分10为下箱体时,导向斜面背离容纳腔101向下向外倾斜。
在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相互连接时,直接将两者沿组装方向压合在一起,第二勾部141直接压合进第二部分20的内侧与第二翻边22进行卡合,这样,在第二勾部141进入第二部分20时,导向斜面首先与第二翻边22接触,其中,导向斜面在从第二部分20朝向第一部分10的方向上,沿背离容纳腔101向外倾斜延伸,进而,导向斜面与第二翻边22为线接触,可以降低第二勾部141与第二翻边22的摩擦力,进而可以使第二勾部141更顺利的进入第二翻边22中,进行卡接。
例如图8所示,第二卡持部14还包括有悬臂,悬臂的一端与本体11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勾部141相连;第二勾部141沿背离容纳腔101的方向形成为凸块,凸块是截面为三角形的斜面凸起,其中,凸块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进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悬臂相对第二部分20可弹性形变,进而可以实现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的固定与拆卸。另外,第二勾部141与第一延伸边111形成有限位凹槽142,第二翻边22适于与限位凹槽142配合,第二翻边22的下表面与第一勾部121的上表面抵接,第二翻边22的上表面与第一延伸边111相抵接,进而可以有效预防第一部分10相对第二部分20上下活动,从而可以增加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勾部141的背离第一部分10的表面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导向斜面,可以降低第二勾部141与第二翻边22的摩擦力,进而可以使第二勾部141更顺利的进入第二翻边22中,进行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所示,第一部分10的外轮廓呈矩形,第一卡持部12形成于第一部分10的至少一侧边沿,以使第一部分10的至少一侧边沿与第二部分20卡接连接。
也就是说,第一卡持部12可以形成于第一部分10的一侧边沿、两侧边沿或者四周均形成有第一卡持部12。其中,第一卡持部12可以使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通过卡接连接,卡接连接结构简单,生产便利,安装和拆卸便利,进而,使第一部分10的至少一侧边沿与第二部分20卡接连接,可以降低箱体100的生产成本,提高箱体100的装配效率。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卡持部12形成于第一部分10的至少一侧边沿,可以降低箱体100的生产成本,提高箱体100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所示,第一卡持部12沿第一部分10的一侧边沿的长度方向(例如图9所示的从前往后的方向)延伸。
其中,第一部分10的外轮廓为矩形,第一卡持部12沿第一部分10的一侧边沿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为长条形,进而可以增加第一卡持部12与第一翻边21的卡接面积,从而可以增加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的连接可靠性。
例如图9所示,第一卡持部12设于第一部分10的左右两侧边沿,且第一卡持部12从第一部分10的前端延伸至第一部分10的后端。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卡持部12沿第一部分10的一侧边沿的长度方向延伸,可以增大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的卡接强度和面积,进而可以增加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的连接可靠性,从而可以增加箱体100的密封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所示,第一部分10的至少一侧边沿通过紧固件30与第二部分20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部分10的外轮廓呈矩形,第一部分10的至少一侧边沿通过卡接连接,至少一侧通过紧固件30连接,进而,当第一部分10的一侧边沿通过卡接连接,剩余的三个侧面为紧固件30固定连接;当第一部分10的两个侧面的边沿通过卡接连接时,剩余的两个侧面为紧固件30连接;当第一部分10的三个侧面的边沿通过卡接连接时,剩余的一侧为紧固件30连接。
可选的,紧固件30可以由刚性材料制成,可以提高紧固件30的受力能力,进而可以降低紧固件30的变形概率及断裂风险。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部分10的至少一侧边沿通过紧固件30与第二部分20固定连接,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可以提高箱体100的密封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所示,第一部分10具有背离容纳腔101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边112,第二延伸边112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21,第二部分20具有第二连接孔23,紧固件3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121和第二连接孔23内,以实现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紧固连接。
其中,第二延伸边112沿背离容纳腔101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定的宽度,第一连接孔1121形成于第二延伸边112上,紧固件30穿设第一连接孔1121和第二连接孔23,使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紧固连接,进而,第二延伸边112与第二部分20相连接,从而可以增加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接触面积,提高箱体100的密封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1121包括有多个,第二连接孔23与第一连接孔1121一一对应,这样,可以增加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的连接稳定性和紧密性,进而可以增加箱体100的密封可靠性。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延伸边112,可以为紧固件30连接提供安装空间,同时,还可以增加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高箱体100的密封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所示,箱体100还包括:压板40,压板40设于第二延伸边112的背离第二部分20的一侧,压板40具有穿孔41,穿孔41与第一连接孔1121和第二连接孔23在轴线方向上对齐,紧固件30的螺杆穿设于穿孔41,且紧固件30的头部与压板40抵接。
其中,压板40的尺寸与第二延伸边112相适配,压板40用于增加第二延伸边112的连接强度,有效预防第二延伸边112因紧固件30发生变形,进而可以增加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连接紧密性,从而可以提高的箱体100的气密可靠性。
可选的,压板40可以为金属板。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压板40,可以增加第二延伸边112的连接强度,进而可以有效预防第二延伸边112因紧固件30发生变形,从而可以增加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连接紧密性,提高的箱体100的气密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所示,第一部分1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沿均形成有第一卡持部12,第一部分10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沿与第二部分20通过紧固件30相连,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一个为第一部分10的长度方向且另一个为第一部分10的宽度方向。
其中,若第一方向为第一部分10的长度方向,则第二方向为第一部分10的宽度方向;若第一方向为第一部分10的宽度方向,则第二部分20为第一部分10的长度方向。也就是说,第一卡持部12可以形成于第一部分1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也可以形成于第一部分1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具体地,卡接连接和紧固件30连接两种连接方式在箱体100的周向上交替设置。
本实施例通过在箱体100的长度方向上和宽度方向上设置卡接连接和紧固件30连接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可以使箱体100在满足密封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紧固件30的使用,进而可以降低箱体100的整体重量,提高电池1000的装配效率,减少箱体100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所示,第一部分10为一侧敞开的空箱结构,第二部分20为板状结构并封盖在第一部分10的敞开侧。
其中,第一部分10为一侧敞开的空箱结构,空箱结构形成为多个电池单体200的安装空间,用于容纳多个电池单体200;第二部分20为板状结构并封盖在第一部分10的敞开侧,用于密封箱体100,可以提高箱体100的气密可靠性,进而可以提高电池100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一部分10可以为下侧敞开的上箱体,也可以为上侧敞开的下箱体,当第一部分10为上箱体时,第二部分20形成为箱体100的底板,用于承载多个电池单体200及其他安装部件;当第一部分10为下箱体时,第二部分20为箱体100的盖板,主要用于封盖下箱体,使箱体100密封。
例如图9所示,第一部分10为上箱体,第一部分10的下侧为敞开侧,第一部分10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用于安装多个电池单体200;第二部分20为下箱体,用于封盖第一部分10的敞开侧,使箱体100密封。
可选的,第一部分10一体成型,即,第一卡持部12和第二卡持部14与本体11一体成型,可以减少组装步骤,提高安装效率。
可选的,第一部分10形成为上箱体,第一部分10可以为塑料件,塑料件重量轻,价格相对较低,进而可以降低箱体100重量,提高电池1000的轻量化。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部分10为一侧敞开的空箱结构,第二部分20为板状结构并用于封盖敞开侧,可以提高电池单体200及其他零部件的安装便利性,进而可以降低电池1000组装难度,提高电池1000的生产效率,同时,板状结构简单,生产便利,进而可以降低第二部分20的生产难度,提高第二部分20的生产效率,降低第二部分20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8-图9所示,第二部分20为一体件且包括板体24和围梁25,板体24为平板形状,围梁25连接在板体24的周沿并沿板体24的周沿延伸为环形,第一部分10与围梁25相连。
其中,当第二部分20设于第一部分10的上侧时,板体24作为箱体100的盖板,用于封盖第一部分10,使箱体100密封;第二部分20设于第一部分10的下侧时,第二部分20形成为箱体100的底板,第二部分20的板体24主要用于承载箱体100内的电池单体200及其他部件,为箱体100内部的多个电池单体200提供支撑作用,还可以用于防护底部撞击,可以有效降低电池单体200因底部撞击而发生的安全问题。
具体地,板体24为平板形状,平板形状结构简单,生产方便,进而可以减少第二部分20的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围梁25连接在板体24的周沿并沿板体24的周沿延伸为环形,可以用于加强箱体100的强度,可以有效降低电池单体200因侧面碰撞而发生热失控的风险。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部分20形成为一体件,可以减少箱体100的组装步骤,进而可以提高电池1000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8所示,围梁25具有型腔251,板体24的内侧具有空腔241。
其中,围梁25具有型腔251,当电池1000的侧面发生碰撞时,型腔251可以作为吸能腔,碰撞能量可以通过型腔251进行溃缩吸能,进而可以降低电池单体200受到的撞击力,从而可以提高电池1000的可靠性。板体24设于箱体100的底部或顶部,板体24的内侧具有空腔241,在满足对多个电池单体200支撑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箱体100的整体重量,进而可以提升电池1000的轻量化;同时,当电池1000底部或顶部受到撞击时,空腔241可以作为吸能腔,可以降低传递至电池1000内部的力,进而可以减少电池单体200受力损坏的概率,从而可以提高电池1000的可靠性。
例如图8所示,第一翻边21和第二翻边22分别连接在围梁25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其中,第一翻边21连接在围梁25的右侧,第二翻边22连接在围梁25顶部的左侧,且第一翻边21和第二翻边22的上端面均与围梁25的顶部平面平齐。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围梁25具有型腔251,板体24的内侧具有空腔241,在电池1000受到碰撞时,可以降低电池1000单体受到的撞击力,从而可以提高电池1000的可靠性;同时,还可以降低箱体100的整体重量,进而可以提升电池1000的轻量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9所示,箱体100还包括密封件50,密封件50沿第一部分10的周向延伸为环形,密封件50密封抵接在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之间。
其中,密封件50可以采用具有一定腐蚀性和压缩性的柔性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密封件50。密封件50密封抵接在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之间,可以用于密封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高箱体100的密封效果,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1000的气密可靠性,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电池1000外部的杂质从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连接处进入电池1000内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池1000的可靠性。
同时,密封件50设于围梁25与第一延伸边111和第二延伸边112之间,密封件50具有一定的弹性,在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进行卡接时,密封件50可以对第一延伸边111和第二延伸边112产生向上的作用力,进而可以对第一卡持部12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可以增加第一勾部121与第一翻边21的抵接作用,提高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的连接紧密性。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之间设置密封件50,可以密封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高箱体100的密封效果,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1000的气密可靠性,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电池1000外部的杂质从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连接处进入电池1000内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电池1000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电池10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箱体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10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箱体100,从而提高了电池1000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用电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1000,电池1000用于提供电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电装置,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1000,从而提高了用电装置的整体性能。
下面将参考图2-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1000。
如图2和图3所示,电池1000包括:箱体100和多个电池单体200。其中,箱体100内具有容纳腔101,多个电池单体200设于容纳腔101内。
如图9所示,箱体100包括有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20、紧固件30和密封件50。其中,第一部分10为下侧敞开的空箱结构,其外轮廓为矩形,第二部分20为板状结构并封盖第一部分10的敞开侧,即,第一部分10形成为上箱体,第二部分20形成为下箱体。密封件50设于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之间,用于密封箱体100,密封件50沿第二部分20的周沿延伸为环形。
具体地,第一部分10包括有本体11、第一卡持部12、第二卡持部14和弹性段13。其中,本体11内侧构限出容纳腔101,用于安装多个电池单体200,本体11的周沿设有背离容纳腔101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边111和第二延伸边112,第一延伸边111设于本体11的左右两侧,第二延伸边112设于本体11的前后两侧,第一卡持部12通过弹性段13连接在第一延伸边111上,第二卡持部14与第一延伸边111设于同一侧,第二卡持部14与本体11相连且朝向第二部分20延伸。进一步地,第二延伸边112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1121,第一连接孔1121包括有多个。
第二部分20包括有第一翻边21、第二翻边22、第二连接孔23、板体24和围梁25。其中,第二部分20为一体件,板体24为平板形状,围梁25连接在板体24的周沿并沿板体24的周沿延伸为环形,第一翻边21、第二翻边22和第二连接孔23均设于围梁25朝向第一部分10的一侧。具体地,第一翻边21的一端与围梁25相连,另一端沿背离容纳腔101的方向水平延伸;第二翻边22的一端与围梁25相连,另一端沿朝向容纳腔101的方向水平延伸,第一翻边21和第二翻边2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同时,第一翻边21和第二翻边22仅形成于第二部分20的左右两侧的围梁25上;第二连接孔23设于第二部分20前后两侧的围梁25上,第二连接孔23与第一连接孔1121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板体24内侧具有空腔241,围梁25内具有型腔251。
进一步地,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通过卡接和紧固件30连接,箱体100的左右两侧采用卡接连接,其中,第一部分10的第一卡持部12与第二部分20的第一翻边21卡接连接,第一部分10的第二卡持部14与第二部分20的第二翻边22卡接连接。具体地,第一卡持部12与弹性段13相连,弹性段13可以弹性形变,以使第一卡持部12适于与第一翻边21卡接和分离,第一卡持部12具有第一勾部121,第一翻边21的背离第一部分10的一侧设有卡凸211,卡凸211与围梁25的侧壁之间形成有凹槽26,第一勾部121与凹槽26过盈配合,使第一卡持部12与第一翻边21卡合;第二卡持部14具有第二勾部141,第二勾部141与第一延伸边111构限出限位凹槽142,第二翻边22与限位凹槽142相适配,第二翻边22与第二勾部141相抵接,可以使第二卡持部14与第二翻边22卡合连接;同时,第二勾部141的下表面形成为导向斜面,导向斜面向上向外倾斜延伸,可以减少第二勾部141进入第二部分20的阻力,提高组装便利性。
箱体100的前后两侧采用紧固件30连接,其中,第二延伸边112上形成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121,第二部分20前后两侧的围梁25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23,第二连接孔23与第一连接孔1121一一对应,紧固件3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121和第二连接孔23内,以实现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箱体100还包括有压板40,压板40设于第二延伸边112背离第二部分20的一侧,压板40具有穿孔41,穿孔41与第一连接孔1121和第二连接孔23在轴线方向上对齐,紧固件30的螺杆穿设于穿孔41,且紧固件30的头部与压板40抵接。
当组装电池1000时,首先将多个电池单体200及其他安装部件布置在板体24上侧,然后将第一部分10沿装配方向向下压合,使第一部分10罩设在多个电池单体200外侧,然后继续下压,使第二卡持部14与第二翻边22卡合,然后将第一卡持部12翻折与第一翻边21卡合,使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初步连接,最后将螺栓穿设过压板40的穿孔41、第二延伸边112的第一连接孔1121和第二部分20的第二连接孔23,使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密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1000,通过设置上述箱体100,在箱体100的第一部分10上形成有第一卡持部12,可以实现第一部分10与第二部分20固定和拆卸,可以减少其他零部件的使用,进而可以降低箱体100的整体重量,降低箱体100的生产成本,提高电池1000的装配效率和拆卸维修的便利性;同时,第一卡持部12相对本体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活动,可以使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接触时,第一卡持部12与第二部分20不产生干涉,进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的装配难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1000的装配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20)

1.一种箱体,用于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20)相互盖合,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20)共同限定出容纳腔(101),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包括本体(11)和第一卡持部(12),所述第一卡持部(12)与所述本体(11)相连且相对于所述本体(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卡持部(12)适于与所述第二部分(20)卡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卡持部(12)与所述第二部分(20)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12)相对于所述本体(11)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的周沿设有背离所述容纳腔(101)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边(111),所述第一延伸边(111)的远离所述容纳腔(101)的一端连接有弹性段(13),所述弹性段(13)可弹性变形,所述第一卡持部(12)连接在所述弹性段(13)的远离所述第一延伸边(111)的一端,所述第一卡持部(12)通过所述弹性段(13)发生弹性形变实现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段(13)具有在厚度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部分(20)设置,且所述第一表面为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的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20)的周沿设有背离所述容纳腔(101)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21),所述第一翻边(21)的背离所述第一部分(10)的一侧设有卡凸(211),所述第一卡持部(12)与所述卡凸(211)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12)具有第一勾部(121),所述第一勾部(121)位于所述卡凸(211)的朝向所述容纳腔(10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勾部(121)与所述卡凸(211)的朝向所述容纳腔(101)的一侧的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还包括第二卡持部(14),所述第二卡持部(14)与所述本体(11)相连且朝向所述第二部分(20)延伸,所述第二部分(20)的周沿设有朝向所述容纳腔(101)内延伸的第二翻边(22),所述第二卡持部(14)与所述第二翻边(22)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持部(14)具有第二勾部(141),所述第二勾部(141)的背离所述第一部分(10)的表面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导向斜面,在从所述第二部分(20)朝向所述第一部分(10)的方向上,所述导向斜面背离所述容纳腔(101)向外倾斜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的外轮廓呈矩形,所述第一卡持部(12)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10)的至少一侧边沿,以使所述第一部分(10)的至少一侧边沿与所述第二部分(20)卡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12)沿所述第一部分(10)的一侧边沿的长度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的至少一侧边沿通过紧固件(30)与所述第二部分(20)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具有背离所述容纳腔(101)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边(112),所述第二延伸边(112)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21),所述第二部分(20)具有第二连接孔(23),所述紧固件(30)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12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3)内,以实现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20)紧固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压板(40),所述压板(40)设于所述第二延伸边(112)的背离所述第二部分(20)的一侧,所述压板(40)具有穿孔(41),所述穿孔(41)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2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3)在轴线方向上对齐,所述紧固件(30)的螺杆穿设于所述穿孔(41),且所述紧固件(30)的头部与所述压板(40)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沿均形成有所述第一卡持部(12),所述第一部分(10)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边沿与所述第二部分(20)通过所述紧固件(30)相连,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一个为所述第一部分(10)的长度方向且另一个为所述第一部分(10)的宽度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0)为一侧敞开的空箱结构,所述第二部分(20)为板状结构并封盖在所述第一部分(10)的敞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20)为一体件且包括板体(24)和围梁(25),所述板体(24)为平板形状,所述围梁(25)连接在所述板体(24)的周沿并沿所述板体(24)的周沿延伸为环形,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围梁(25)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梁(25)具有型腔(251),所述板体(24)的内侧具有空腔(241)。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密封件(50),所述密封件(50)沿所述第一部分(10)的周向延伸为环形,所述密封件(50)密封抵接在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20)之间。
1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箱体。
20.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CN202321683630.4U 2023-06-29 2023-06-29 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Active CN219779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3630.4U CN219779101U (zh) 2023-06-29 2023-06-29 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3630.4U CN219779101U (zh) 2023-06-29 2023-06-29 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9101U true CN219779101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4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3630.4U Active CN219779101U (zh) 2023-06-29 2023-06-29 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9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30618B (zh) 电池、用电装置及制备电池的方法
CN116235356A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779101U (zh) 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696620U (zh) 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KR102281771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하우징
CN219203367U (zh) 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115398733A (zh) 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CN219067103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20672791U (zh) 泄压装置、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717162U (zh) 防爆阀、电池箱、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895676U (zh) 电池箱体、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CN219658891U (zh) 电池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934272U (zh) 下箱体、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CN220753623U (zh) 电池箱、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022207U (zh) 快慢充充电座的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20934299U (zh) 电池的箱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池、用电装置
CN220439791U (zh) 挂载套筒、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569791U (zh) 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0774573U (zh) 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934294U (zh) 电池箱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20731667U (zh) 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0390739U (zh) 一种车载电池固定结构
CN220706395U (zh) 密封垫圈、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492053U (zh) 电池箱、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0510190U (zh) 电池箱体的中部支撑件、电池箱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