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9696U -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9696U
CN219769696U CN202321011821.6U CN202321011821U CN219769696U CN 219769696 U CN219769696 U CN 219769696U CN 202321011821 U CN202321011821 U CN 202321011821U CN 219769696 U CN219769696 U CN 219769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gear
handle
adjusting piece
lift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18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符锡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uanyuan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uanyuan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uanyuan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uanyuan Auto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118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9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9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9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包括椅背,头枕和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凸出于椅背的档位定位块,档位定位块沿着椅背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与头枕滑动连接的提手,提手至少部分外露在椅背和头枕之外;活动连接在头枕上的档位调节件,档位调节件与提手接触并受提手控制,档位调节件在提手的控制下能相对头枕移动从而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档位调节件在提手的作用下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从而将头枕与椅背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在提手被提起的状态下,档位调节件处于解锁状态,此时档位调节件在提手的作用下从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移出,以使头枕能相对椅背上下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安全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儿童乘坐汽车的安全性,很多国家均立法规定汽车内需要设置儿童安全座椅,利用儿童安全座椅对儿童身体的束缚,以确保儿童在乘坐汽车时的安全。儿童安全座椅上通常设置有多种调节结构以实现对座椅的调节,从而提高座椅的舒适性。考虑到儿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不断的增长,或者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乘坐,儿童安全座椅上多配置有头枕调节器,以方便调节头枕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乘坐。
授权公告号为CN204354863U(申请号为201420712307.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其中公开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包括椅背和头枕,椅背的顶部连接设置一连接板,连接板上间隔设置有凸出于连接板上的定位块。头枕上设置有一与连接板相匹配的定位槽,定位槽通至头枕的底部,定位槽的两侧壁间连接设置一支撑臂,连接板能在支撑臂和定位槽间的空隙中通过,支撑臂上连接设置一能适配弹压在定位块间隔中的限位键。但是该方案在调节座椅高度时,需要一只手提起限位键,另一只手拉动头枕才能完成操作,操作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可单手调节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包括椅背,与椅背活动连接的头枕,以及设置在椅背和头枕之间用于调节头枕与椅背之间相对位置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凸出于所述椅背的档位定位块,所述档位定位块沿着所述椅背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与头枕滑动连接的提手,提手至少部分外露在椅背和头枕之外;
活动连接在头枕上的档位调节件,档位调节件与提手接触并受提手控制,档位调节件在提手的控制下能相对头枕移动从而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所述档位调节件在提手的作用下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从而将头枕与椅背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在所述提手被提起的状态下,所述档位调节件处于解锁状态,此时所述档位调节件在提手的作用下从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移出,以使所述头枕能相对所述椅背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档位调节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头枕上,在所述提手被提起的过程中,所述提手驱动所述档位调节件转动,使得所述档位调节件能从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移出。本方案中通过档位调节件的转动控制锁定和解锁状态,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档位调节件呈“L”型,所述档位调节件的第一段转动连接在所述头枕上,所述档位调节件的第二段能在提手的作用下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下端设置有驱动凸起,所述档位调节件的第一段成型有让位凹槽;在所述档位调节件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驱动凸起抵接所述档位调节件的最下端,使得所述档位调节件的第二段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在所述提手被提起的状态下,所述档位调节件处于解锁状态,所述驱动凸起位于让位凹槽中,使得所述档位调节件的第二段从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移出。提手被提起的路径仅从档位调节件的最下端到档位调节件的让位凹槽,路径较短,从而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结构更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档位调节件上还设有传动斜面,所述提手被提起的过程中,所述驱动凸起从档位调节件的最下端上移到让位凹槽中,且所述驱动凸起推动传动斜面从而将所述档位调节件的第二段从所述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移出。所述驱动凸起推动传动斜面使得所述档位调节件发生转动,进而所述档位调节件的第二段从相邻两个所述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移出。
进一步地,所述头枕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与所述提手适配的卡槽,所述提手能沿所述卡槽上下移动;所述卡槽上开设有多个限位腔,所述提手上设置有可沿所述限位腔运动的多个限位杆。限位腔与限位杆一一对应,限位腔与限位杆的配合确定了提手相对头枕移动的距离和方向,提手相对头枕的上下移动控制着档位调节件的转动;当提手的限位杆位于限位腔的最上端,档位调节件从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移出;当提手的限位杆位于限位腔的最下端,驱动凸起抵住所述档位调节件的最下端,所述档位调节件的第二段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
为了控制头枕相对椅背移动的距离和方向,进一步地,头枕调节机构还包括一连接件,所述提手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腔,所述椅背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导向槽和第一限位腔连接在所述头枕上。当同时向上或向下拉动提手和头枕时,第一连接件在导向槽中移动,提手和头枕沿着导向槽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与所述头枕之间设置有弹簧复位装置。当所述提手被提起时,弹簧复位装置中的弹簧属于压缩状态,当用户消除对提手的作用力后,弹簧的弹力驱使提手向下复位。进一步来说,弹簧复位装置用于驱动提手向下复位,使提手上的驱动凸起远离传动斜面且驱动凸起从档位调节件的让位凹槽移动到档位调节件的最下端,进而使所述档位调节件的第二段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锁定头枕2和椅背1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头枕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盖住所述档位调节件和所述提手的连接部分后连接在所述头枕上。连接板使得头枕高度调节机构更加耐用且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档位调节件有2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提手两侧,对应地,所述档位定位块也设置两组;所述档位定位块为倾斜设置。2个所述档位调节件对称分布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档位调节件卡入倾斜设置的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间隔中,倾斜设置的间隔与档位调节件的卡接更加牢固,可以减少头枕与椅背之间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发生位移的可能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操作时相对头枕向上提起提手控制档位调节件从所述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的间隔中移出,继而同时向上或向下拉动提手和头枕,使得头枕相对椅背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将对档位调节件的操作和拉动头枕的操作都集合到竖直方向上,使得在调节座椅高度时,只需单手就可完成操作,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儿童安全座椅的分解图;
图2为图1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与椅背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头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包括椅背1,与椅背1活动连接的头枕2,以及设置在椅背1和头枕2之间用于调节头枕2与椅背1之间相对位置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现有技术中,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种类繁多,而绝大部分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在调节头枕高度时需要双手完成,而本实施例中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简单,只需单手就能调节头枕高度。
本实施例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档位定位块11、提手31和档位调节件32,具体结构如下:
参见图2所示,多个档位定位块11凸出设置于椅背1上,且沿着椅背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参见图1、4所示,提手31竖直设置在头枕2的背面,提手31的头部外露在椅背1和头枕2之外,提手31的下端设置有驱动凸起311;此外头枕2上还开设有与提手31适配的卡槽21,提手31可沿卡槽21上下移动;
参见图2、3所示,档位调节件32有2个,对称布置在提手31的两侧;档位调节件32呈“L”型,“L”型档位调节件32的第一段321转动连接在头枕2上,档位调节件32的第一段321还成型有让位凹槽323,且档位调节件32的第一段321还设有传动斜面324;“L”型档位调节件32的第二段322能在上述提手31的驱动凸起311的作用下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
在本实施例中,档位调节件32在提手31的控制下能相对头枕2转动从而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档位调节件32的下端受到提手31上的驱动凸起311的抵接,使得“L”型档位调节件32的第二段322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从而将头枕2与椅背1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在提手31被提起的状态下,档位调节件32处于解锁状态,此时驱动凸起311从档位调节件32的下端上移到让位凹槽323中,且驱动凸起311推动传动斜面324,使得档位调节件32发生转动,进而档位调节件32的第二段322从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移出,以使头枕2能相对椅背1上下移动。
参见图1所示,提手31下端的驱动凸起311带动档位调节件32转动,提手31与档位调节件32为一个传动装置。为了提高上述传动装置的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头枕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一连接板6,连接板6完全盖住档位调节件32和提手31下半部分,使得上述的传动过程在半封闭且狭小的空间内完成。另外连接板6也能提高整个头枕高度调节机构的美观度。
为了便于控制头枕2相对椅背1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头枕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4,提手3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腔312,椅背1上设置有导向槽12,连接件4依次穿过导向槽12和第一限位腔312连接在头枕2上;当同时向上或向下拉动提手31和头枕2时,第一连接件4在导向槽12中移动,提手31和头枕2沿着导向槽12移动。此处第一连接件4能在第一限位腔312中上下移动,用以控制提手31相对头枕2的移动。
另外,为了精细控制提手31相对头枕2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卡槽21上开设有多个限位腔211,提手31上设置有可沿限位腔运动的多个限位杆313,参见图2、4所示。当限位杆313位于限位腔211的最下端时,提手31位于最低位,提手31的驱动凸起311抵住档位调节件32,档位调节件32的第二段322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从而将头枕2与椅背1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当限位杆313向上移动到限位腔211的最上端时,档位调节件32的第二段322从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移出,以使头枕2能相对椅背1上下移动。
此外,本实施例的提手31与头枕2之间设置有弹簧复位装置,弹簧复位装置包括弹簧5,具体地,卡槽21上开设有一可容纳弹簧5的容纳槽212,提手31上设有凸出于提手31表面的挡板314,挡板314置于容纳槽211内,弹簧5的上端抵接于容纳槽211的顶壁,弹簧5的下端抵接于挡板314。相对头枕2向上拉动提手31时,弹簧5被压缩。当用户消除对提手31的作用力,弹簧5驱动提手31向下复位,进而使提手31上的驱动凸起331远离档位调节件32上的传动斜面324,并使驱动凸起331抵住档位调节件32的最下端从而档位调节件32的第二段322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重新锁定头枕2与椅背1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的头枕调节机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向上提起提手31,提手31上的驱动凸起331推动档位调节件32上的传动斜面324,使得档位调节件32相对头枕2转动,从而档位调节件32的第二段322从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移出,以上过程中弹簧5逐渐被压缩,驱动凸起331从档位调节件32的最下端移动到让位凹槽323中;然后同时向上或向下拉动提手31和头枕2到合适的高度;最后释放提手31,被压缩的弹簧5驱动提手31向下复位,使提手31上的驱动凸起331远离档位调节件32上的传动斜面324,并使驱动凸起331抵住档位调节件32最下端从而使得档位调节件32的第二段322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进而锁定头枕2的位置。

Claims (10)

1.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包括椅背(1),与椅背(1)活动连接的头枕(2),以及设置在椅背(1)和头枕(2)之间用于调节头枕(2)与椅背(1)之间相对位置的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凸出于所述椅背(1)的档位定位块(11),所述档位定位块(11)沿着所述椅背(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与头枕(2)滑动连接的提手(31),提手(31)至少部分外露在椅背(1)和头枕(2)之外;
活动连接在头枕(2)上的档位调节件(32),档位调节件(32)与提手(31)接触并受提手(31)控制,档位调节件(32)在提手(31)的控制下能相对头枕(2)移动从而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所述档位调节件(32)在提手(31)的作用下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从而将头枕(2)与椅背(1)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在所述提手(31)被提起的状态下,所述档位调节件(32)处于解锁状态,此时所述档位调节件(32)在提手(31)的作用下从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移出,以使所述头枕(2)能相对所述椅背(1)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调节件(32)转动连接在所述头枕(2)上,在所述提手(31)被提起的过程中,所述提手(31)驱动所述档位调节件(32)转动,使得所述档位调节件(32)能从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移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调节件(32)呈“L”型,所述档位调节件(32)的第一段(321)转动连接在所述头枕(2)上,所述档位调节件(32)的第二段(322)能在提手(31)的作用下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1)下端设置有驱动凸起(311),所述档位调节件(32)的第一段(321)成型有让位凹槽(323);在所述档位调节件(32)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驱动凸起(311)抵接所述档位调节件(32)的最下端,使得所述档位调节件(32)的第二段(322)卡入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在所述提手(31)被提起的状态下,所述档位调节件(32)处于解锁状态,所述驱动凸起(311)位于让位凹槽(323)中,使得所述档位调节件(32)的第二段(322)从相邻两个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移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调节件(32)上还设有传动斜面(324),所述提手(31)被提起的过程中,所述驱动凸起(311)从档位调节件(32)的最下端上移到让位凹槽(323)中,且所述驱动凸起(311)推动传动斜面(324)从而将所述档位调节件(32)的第二段(322)从所述档位定位块(11)的间隔中移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2)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与所述提手(31)适配的卡槽(21),所述提手(31)能沿所述卡槽(21)上下移动;所述卡槽(21)上开设有多个限位腔(211),所述提手(31)上设置有可沿所述限位腔运动的多个限位杆(3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件(4),所述提手(3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腔(312),所述椅背(1)上设置有导向槽(12),所述连接件(4)依次穿过导向槽(12)和第一限位腔(312)连接在所述头枕(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1)与所述头枕(2)之间设置有弹簧复位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盖住所述档位调节件(32)和所述提手(31)的连接部分后连接在所述头枕(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调节件(32)有2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提手(31)两侧,对应地,所述档位定位块(11)也设置两组;所述档位定位块(11)为倾斜设置。
CN202321011821.6U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 Active CN219769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1821.6U CN219769696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1821.6U CN219769696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9696U true CN219769696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0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1821.6U Active CN219769696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9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18541A1 (en) Child seat
JP4303873B2 (ja) 座席の背もたれのためのヘッドレスト
CN105857131A (zh) 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204895201U (zh) 一种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
CN219769696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
US10940778B2 (en) Headrest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s for child safety seats
JPH03255206A (ja) 直線または円移動機械式ジャッキのロッキング装置
EP3992065A1 (en) Improved windscreen with an adjustable height for a motorcycle
US20220175142A1 (en) Cam adjustment device for lifting and lowering armrest and chair having the same
EP4222019A1 (en) Base structure adapted for a seat body of a child safety seat
KR20210000400U (ko) Isofix 리테이닝 이중 로킹 메커니즘
KR101837428B1 (ko) 차량용 헤드레스트
KR100774419B1 (ko) 폴딩 시트용 헤드레스트 높이 제어장치
CN219769695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
CN211543314U (zh) 一种座椅倾斜角度调节及锁位机构
CN212650626U (zh) 一种靠头调整装置
CN216545883U (zh) 一种椅子及其扶手安装结构
CN220988268U (zh) 一种可调式童座
CN205836588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靠升降调节机构
CN216861239U (zh) 头枕高度调节结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KR101172138B1 (ko) 콘솔 암레스트 구조
CN220988267U (zh) 一种电动可调式童座
CN216833348U (zh) 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CN113428053B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电动滑轨结构
CN216822515U (zh) 一种儿童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