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7779U - 一种机械零件打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零件打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7779U
CN219767779U CN202320708106.1U CN202320708106U CN219767779U CN 219767779 U CN219767779 U CN 219767779U CN 202320708106 U CN202320708106 U CN 202320708106U CN 219767779 U CN219767779 U CN 219767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seat
clamping
workbench
rod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081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晓杰
苏武
陈育文
王乃伟
周彦朋
黄文军
梁开博
梁欢欢
张天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OPKEY POWER TECHNIC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OPKEY POWER TECHNIC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OPKEY POWER TECHNIC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OPKEY POWER TECHNIC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081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7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7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7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零件打磨机,涉打磨机领域。该机械零件打磨机包括工作台、升降支架、打磨机构、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升降支架安装在工作台上,打磨机构固定于升降支架上,第一夹持结构、第二夹持结构可调安装于工作台上;第一夹持结构与第二夹持结构相同,第一夹持结构包括第一移动座和第一夹持块,相应的,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包括第二移动座和第二夹持块;工作台设置有水平导向结构,第一移动座、第二移动座分别与水平导向结构滑动配合;工作台的中部固定有放置台,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相对布置在放置台的两侧。打磨工作时的振动不会引起打磨机构产生位置偏移,实现了灵活调整工件的打磨位置,同时确保打磨精度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零件打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零件打磨机。
背景技术
在机加工生产中,对机械零件切割或焊接后,为了消除工件的尺寸误差、毛刺、锈蚀、氧化层等问题,通常采用机械打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以提高机械零件的精度和光洁度。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7493787U、授权公告日为2022.09.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服装机械零件用打磨装置,具体包括固定装置和调节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有底座,底座的内部装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底座的内壁右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双旋螺纹杆,底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螺纹块一,两个螺纹块一的顶部分别装设有两个夹持块,两个夹持块在底座的上方,双旋螺纹杆的右端装设有手柄;调节装置包括有垂直柱,垂直柱的底部装设有限位机构,垂直柱的顶部装设有横杆,横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横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螺纹块二,螺纹块二的底部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在横杆的下方,安装板的底部装设有打磨机构。
现有技术中的服装机械零件用打磨装置利用底座的两个夹持块对零件进行固定,调节机构通过丝杆旋转带动安装板滑动,从而带动打磨盘左右运动。但是,由于打磨盘为高速转动部件,其工作会产生持续振动,设计在左右活动的安装板上容易出现打磨偏移的情况,无法实现灵活调整工件的打磨位置,同时确保打磨精度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零件打磨机,以解决由于打磨盘为高速转动部件,其工作会产生持续振动,设计在可左右活动的安装板上,无法保证打磨精度和稳定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零件打磨机的技术方案为:
机械零件打磨机包括工作台、升降支架、打磨机构、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所述升降支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打磨机构固定于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第一夹持结构、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可调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包括第一移动座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座上的第一夹持块,相应的,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包括第二移动座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座上的第二夹持块;
所述工作台设置有水平导向结构,所述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分别与所述水平导向结构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还安装有紧固件;所述工作台的中部固定有放置台,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相对布置在所述放置台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导向结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所述第一移动座的下侧间隔设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二导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导槽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槽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限位孔;
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上,所述紧固螺栓与对应所述限位孔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伸缩杆、升降丝杆和主横梁,所述伸缩杆和所述升降丝杆均垂直于所述工作台设置,所述伸缩杆连接于所述主横梁的一端和所述工作台之间,所述主横梁的另一端固定有内螺纹筒,所述升降丝杆转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升降丝杆与所述内螺纹筒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横梁的下侧固定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U形板的水平段开设有穿孔;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主电机、传动轴和打磨盘,所述主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U形板的水平段上,所述传动轴贯穿于所述穿孔设置,且所述传动轴止转连接于所述主电机和所述打磨盘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座的上侧安装有调节丝杆、导向杆和调节板,所述调节丝杆和所述导向杆垂直于所述第一移动座的上侧面设置,所述调节板与所述第一移动座平行间隔布置;
所述调节丝杆转动装配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螺纹孔和通孔,所述调节丝杆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所述导向杆与所述通孔导向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上还安装有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之间安装有夹杆,所述夹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夹杆和所述夹持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上螺纹安装有两个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竖板的侧面设置,所述固定螺栓的端部与所述夹杆顶压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朝向所述放置台的一侧还设有防滑粒,所述防滑粒用于与工件的边缘摩擦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丝杆的下端连接有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下侧;所述调节丝杆的下端安装有调节驱动电机,所述调节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移动座上。
有益效果:该机械零件打磨机采用了工作台、升降支架、打磨机构、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的设计形式,打磨机构固定于升降支架上,第一夹持结构、第二夹持结构可调安装于工作台上,第一夹持结构通过第一移动座滑动安装于水平导向结构上,第二夹持结构通过第二移动座滑动安装于水平导向结构上,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相对布置在放置台的两侧,通过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对放置台上的工件进行侧向限位,防止打磨过程中工件出现随意活动的情况。
如需要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打磨作业时,打磨机构的位置不可调整,相应的,调整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在工作台上的位置,通过两个夹持块相对于放置台同步左右移动,从而改变了工件相对于打磨机构的平面位置,实现了打磨机构不动而调节工件打磨位置的目的。由于打磨机构是直接固定在升降支架上的,在打磨机构工作过程中,其振动不会引起打磨机构产生位置偏移,实现了灵活调整工件的打磨位置,同时确保打磨精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零件打磨机的具体实施例中机械零件打磨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零件打磨机的具体实施例中升降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零件打磨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零件打磨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移动座的底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零件打磨机的具体实施例中限位槽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第一导槽、12-第二导槽、13-限位槽、130-限位孔;
2-升降支架、21-伸缩杆、22-升降丝杆、23-主横梁、24-内螺纹筒、25-U形板、26-升降驱动电机;
3-打磨机构、31-主电机、32-传动轴、33-打磨盘;
4-第一夹持结构、41-第一移动座、410-凸块、42-第一夹持块、43-紧固螺栓、44-调节丝杆、45-导向杆、46-调节板、461-竖板、462-固定螺栓、47-夹杆、48-连接杆、49-防滑粒、5-第二夹持结构、6-放置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零件打磨机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机械零件打磨机包括工作台1、升降支架2、打磨机构3、第一夹持结构4和第二夹持结构5,升降支架2安装在工作台1上,打磨机构3固定于升降支架2上,第一夹持结构4、第二夹持结构5可调安装于工作台1上;第一夹持结构4与第二夹持结构5相同,第一夹持结构4包括第一移动座41以及安装在第一移动座41上的第一夹持块42,相应的,第二夹持结构5包括第二移动座以及安装在第二移动座上的第二夹持块。
工作台1设置有水平导向结构,第一移动座41、第二移动座分别与水平导向结构滑动配合,第一移动座41、第二移动座与工作台1之间还安装有紧固件;工作台1的中部固定有放置台6,第一夹持块42、第二夹持块相对布置在放置台6的两侧。
该机械零件打磨机采用了工作台1、升降支架2、打磨机构3、第一夹持结构4和第二夹持结构5的设计形式,打磨机构3固定于升降支架2上,第一夹持结构4、第二夹持结构5可调安装于工作台1上,第一夹持结构4通过第一移动座41滑动安装于水平导向结构上,第二夹持结构5通过第二移动座滑动安装于水平导向结构上,第一夹持块42、第二夹持块相对布置在放置台6的两侧,通过第一夹持块42、第二夹持块对放置台5上的工件进行侧向限位,防止打磨过程中工件出现随意活动的情况。
如需要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打磨作业时,打磨机构3的位置不可调整,相应的,调整第一夹持结构4和第二夹持结构5在工作台1上的位置,通过两个夹持块相对于放置台5同步左右移动,从而改变了工件相对于打磨机构3的平面位置,实现了打磨机构3不动而调节工件打磨位置的目的。由于打磨机构3是直接固定在升降支架2上的,在打磨机构3工作过程中,其振动不会引起打磨机构3产生位置偏移,实现了灵活调整工件的打磨位置,同时确保打磨精度和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水平导向结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槽11和第二导槽12,第一移动座41的下侧间隔设有两个凸块410,两个凸块410分别与第一导槽11、第二导槽12滑动配合。如图4所示,第一移动座41的两个凸块410形状为长条形凸块,两个凸块410之间的距离与两个导槽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移动座41与第二移动座的结构相同,确保了两个夹持结构可沿着工作台1的导槽水平移动,从而准确地调整夹持结构相对于放置台6的左右位置。
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导槽11的延伸方向设置,如图5所示,限位槽13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限位孔130;紧固件为紧固螺栓43,紧固螺栓43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移动座41、第二移动座上,紧固螺栓43与对应限位孔130螺纹配合。
限位槽13靠近于工作台1的第一导槽11设置,旋拧紧固螺栓43与限位槽13分离,可沿着导槽平移调整夹持结构的位置,夹持结构调节到位后,将紧固螺栓43旋转至限位槽13对应的限位孔130中,通过紧固螺栓43与限位孔130之间的螺纹配合,从而实现固定第一移动座41和第二移动座的目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升降支架2包括伸缩杆21、升降丝杆22和主横梁23,伸缩杆21和升降丝杆22均垂直于工作台1设置,伸缩杆21连接于主横梁23的一端和工作台1之间,主横梁23的另一端固定有内螺纹筒24,升降丝杆22转动安装于工作台1上,且升降丝杆22与内螺纹筒24相配合。
升降支架2设计有伸缩杆21、升降丝杆22和主横梁23,伸缩杆21连接于主横梁23的一端,内螺纹筒24和升降丝杆22连接于主横梁23的另一端,从而形成了门型支架结构,通过转动升降丝杆22可带动内螺纹筒24和主横梁23上下移动,伸缩杆21具有滑动相连的外管体和内杆体,通过伸缩杆21可起到竖向导向的作用,保证了主横梁23调整高度的精确度和平稳性。
并且,主横梁23的下侧固定有U形板25,U形板25的开口朝上设置,U形板25的水平段开设有穿孔;打磨机构3包括主电机31、传动轴32和打磨盘33,主电机31固定安装在U形板25的水平段上,传动轴32贯穿于穿孔设置,且传动轴32止转连接于主电机31和打磨盘33之间。打磨机构3通过U形板25固定在主横梁23的下侧,避免了因打磨机构3移动装配而引起打磨机构3振动位移的问题。
第一移动座41的上侧安装有调节丝杆44、导向杆45和调节板46,调节丝杆44和导向杆45垂直于第一移动座41的上侧面设置,调节板46与第一移动座41平行间隔布置;调节丝杆44转动装配于第一移动座41上,导向杆45固定连接于第一移动座41上,调节板46上开设有螺纹孔和通孔,调节丝杆44与螺纹孔相配合,导向杆45与通孔导向配合。通过转动调节丝杆44可带动调节板46上下移动,导向杆45与调节板46的通孔之间导向配合,保证了调节板46准确平稳地调整高度位置,以满足不同高度的夹持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板46上还安装有两个竖板461,两个竖板461之间安装有夹杆47,夹杆47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杆48,连接杆48固定于夹杆47和夹持块之间。竖板461上螺纹安装有两个固定螺栓462,固定螺栓462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竖板461的侧面设置,固定螺栓462的端部与夹杆47顶压配合。夹杆47可在两个竖板461之间移动微调,通过四个固定螺栓462能够将夹杆47可靠固定,确保两个夹持块分别对放置台6上的工件起到侧向限位的作用。
另外,夹持块朝向放置6台的一侧还设有防滑粒49,防滑粒49用于与工件的边缘摩擦接触,该放置台6主要用于打磨矩形工件,夹持块对工件进行侧向限位,即可保证打磨时工件不会轻易活动,无需对工件产生持续的夹紧作用力。升降丝杆22的下端连接有升降驱动电机26,升降驱动电机26固定于工作台1的下侧;调节丝杆44的下端安装有调节驱动电机,调节驱动电机固定于移动座上。利用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升降调节或高度调节更加方便精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械零件打磨机,其特征是,包括工作台、升降支架、打磨机构、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所述升降支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打磨机构固定于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第一夹持结构、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可调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包括第一移动座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座上的第一夹持块,相应的,所述第二夹持结构包括第二移动座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座上的第二夹持块;
所述工作台设置有水平导向结构,所述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分别与所述水平导向结构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还安装有紧固件;所述工作台的中部固定有放置台,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相对布置在所述放置台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零件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导向结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所述第一移动座的下侧间隔设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二导槽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零件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导槽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槽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限位孔;
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上,所述紧固螺栓与对应所述限位孔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零件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伸缩杆、升降丝杆和主横梁,所述伸缩杆和所述升降丝杆均垂直于所述工作台设置,所述伸缩杆连接于所述主横梁的一端和所述工作台之间,所述主横梁的另一端固定有内螺纹筒,所述升降丝杆转动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且所述升降丝杆与所述内螺纹筒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零件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主横梁的下侧固定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U形板的水平段开设有穿孔;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主电机、传动轴和打磨盘,所述主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U形板的水平段上,所述传动轴贯穿于所述穿孔设置,且所述传动轴止转连接于所述主电机和所述打磨盘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零件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移动座的上侧安装有调节丝杆、导向杆和调节板,所述调节丝杆和所述导向杆垂直于所述第一移动座的上侧面设置,所述调节板与所述第一移动座平行间隔布置;
所述调节丝杆转动装配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螺纹孔和通孔,所述调节丝杆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所述导向杆与所述通孔导向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零件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板上还安装有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之间安装有夹杆,所述夹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夹杆和所述夹持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零件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竖板上螺纹安装有两个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竖板的侧面设置,所述固定螺栓的端部与所述夹杆顶压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零件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夹持块朝向所述放置台的一侧还设有防滑粒,所述防滑粒用于与工件的边缘摩擦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零件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丝杆的下端连接有升降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下侧;所述调节丝杆的下端安装有调节驱动电机,所述调节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移动座上。
CN202320708106.1U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机械零件打磨机 Active CN219767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8106.1U CN219767779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机械零件打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8106.1U CN219767779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机械零件打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7779U true CN219767779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8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08106.1U Active CN219767779U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机械零件打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7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08921U (zh)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开槽机
CN212551910U (zh) 一种数控铣床的定位装置
CN219767779U (zh) 一种机械零件打磨机
CN214417742U (zh) 一种数控多头角度铣面机
CN210476164U (zh) 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
CN215150636U (zh) 悬臂式开孔机
TWM465222U (zh) 立臥式加工機
CN112548245B (zh) 一种线切割机
CN213532063U (zh) 一种板材加工中心
CN214026487U (zh) 一种玻璃精雕机
CN211539799U (zh) 一种高精度攻丝机
JPH0760523A (ja) 開先加工機における切削装置
CN209920892U (zh) 一种雕刻机
CN113618107A (zh) 一种摇臂钻床
CN102398156A (zh) 铣磨两用导轨床
CN219786672U (zh) 一种可移动直角铣专机装置
CN214349817U (zh) 一种冲压模具配件钻孔装置
CN219542297U (zh) 一种金属切削加工机构
CN212634367U (zh) 一种立式钻床
CN117139707A (zh) 一种适应性高的铣床用托料架
CN218396268U (zh) 一种半自动倒角机
CN220074949U (zh) 一种带导轨组件的木工铣床
CN217596498U (zh) 一种快速调整夹具
CN210523704U (zh) 一种搓齿机
CN217393831U (zh) 柔性化铣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