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9380U - 磁环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环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9380U
CN219759380U CN202320536811.8U CN202320536811U CN219759380U CN 219759380 U CN219759380 U CN 219759380U CN 202320536811 U CN202320536811 U CN 202320536811U CN 219759380 U CN219759380 U CN 219759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magnetic ring
winding
piec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68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波
杨磊
肖将志
李兴朋
张文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inuo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inuo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inuo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inuo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68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9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9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9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的一种磁环绕线装置包括夹持机构、输线机构、穿线机构以及,夹持机构对磁环进行夹持固定,且夹持方向为横向对磁环进行夹持,从而将磁环固定住,以便于后续进行穿线机构。本申请通过设置夹持机构、输线机构、穿线机构和绕线机构,使得在对磁环进行绕线加工时,能先通过夹持机构对磁环进行固定,并在输线驱动件和输线件的配合下,向磁环处输送电线,再在穿线驱动件和穿线件的配合下,将勾引至通过磁环中部小孔,并在绕线件在绕线驱动件和抖动驱动件的配合下,将穿过磁环的电线沿着磁环外侧向上绕回,并在穿线机构和绕线机构的配合下,逐渐完成对磁环的绕线加工,从而自动化对磁环进行绕线,提高磁环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磁环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环加工领域,具体地,主要涉及一种磁环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磁环是一种通过将电线穿过铁氧体磁环而形成的,用于电子电路中进行抗干扰的元件,能对高频噪声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但由于磁环为环形结构,且需要对电线沿着磁环进行绕线,加工难度较大,导致通常需要人工手动加工,加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磁环绕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环绕线装置,具备磁环自动绕线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磁环绕线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其对磁环进行夹持固定;输线机构,其包括输线驱动件及输线件,所述输线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所述输线件设置于所述输线驱动件的驱动端,并对电线进行输送;穿线机构,其包括穿线驱动件及穿线件,所述穿线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所述穿线件设置于所述穿线驱动件的驱动端,且穿线件勾引电线穿过磁环;以及绕线机构,其包括绕线驱动件、绕线件及抖动驱动件,所述绕线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所述绕线件设置于所述绕线驱动件的驱动端,且绕线驱动件驱动绕线件将穿过磁环下方的电线沿着磁环外侧向上绕线,所述抖动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绕线件的一侧,并驱动绕线件沿着电线直径方向抖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绕线机构还包括抖动转动轴,所述抖动转动轴设置于所述绕线件的中部,且绕线件绕抖动转动轴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驱动组件及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夹持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且夹持驱动组件驱动夹持组件对磁环进行夹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夹持传动组件,所述夹持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夹持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杆及夹持件,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夹持传动组件远离夹持驱动件夹持驱动组件的一端,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输线机构还包括输线切断件,所述输线切断件设置于所述输线件靠近磁环的一端,并对电线进行切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输线机构还包括对位驱动件,所述对位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输线驱动件的一端,并驱动电线靠近或远离磁环正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绕线件的绕线端开设有凹陷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夹持转动机构,所述夹持转动机构包括转动驱动件及夹持连接件,所述夹持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所述夹持连接件设置于转动驱动件的驱动端,并驱动转动驱动件转动,且夹持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夹持连接件为万向节。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夹持机构、输线机构、穿线机构和绕线机构,使得在对磁环进行绕线加工时,能先通过夹持机构对磁环进行固定,并在输线驱动件和输线件的配合下,向磁环处输送电线,再在穿线驱动件和穿线件的配合下,将勾引至通过磁环中部小孔,并在绕线件在绕线驱动件和抖动驱动件的配合下,将穿过磁环的电线沿着磁环外侧向上绕回,并在穿线机构和绕线机构的配合下,逐渐完成对磁环的绕线加工,从而自动化对磁环进行绕线,提高磁环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磁环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实施例中磁环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实施例中输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穿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夹持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3、夹持机构;4、输线机构;5、穿线机构;6、绕线机构;7、夹持转动机构;
31、夹持驱动组件;32、夹持传动组件;33、夹持组件;
331、连接杆;332、夹持件;
41、输线驱动件;42、输线件;43、输线切断件;44、对位驱动件;
51、穿线驱动件;52、穿线件;
61、绕线驱动件;62、绕线件;63、抖动驱动件;64、抖动转动轴;
621、凹陷槽;
71、转动驱动件;72、夹持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图2和图4,图1为实施例中磁环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实施例中磁环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实施例中穿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磁环绕线装置包括夹持机构3、输线机构4、穿线机构5以及绕线机构6,夹持机构3对磁环进行夹持固定,且夹持方向为横向对磁环进行夹持,从而将磁环固定住,以便于后续进行穿线;输线机构4包括输线驱动件41及输线件42,输线驱动件41设置于夹持机构3的一侧,输线件42设置于输线驱动件41的驱动端,并对电线进行输送,使得能通过输线驱动件41驱动输线件42向被固定住的磁环输线;穿线机构5包括穿线驱动件51及穿线件52,穿线驱动件51设置于夹持机构3的一侧,穿线件52设置于穿线驱动件51的驱动端,穿线件52位于磁环中部小孔的正下方,且穿线件52勾引电线穿过磁环,穿线件52远离穿线驱动件51的一端呈勾状,并在穿线驱动件51的驱动下不断做靠近和远离磁环的运动;绕线机构6包括绕线驱动件61、绕线件62及抖动驱动件63,绕线驱动件61设置于夹持机构3的一侧,绕线件62设置于绕线驱动件61的驱动端,且绕线驱动件61驱动绕线件62将穿过磁环下方的电线沿着磁环外侧向上绕线,使得在对磁环进行绕线时,能通过绕线件62不断将穿线件52勾引穿过磁环的电线向上绕回,从而对磁环进行绕线加工,抖动驱动件63设置于绕线件62的一侧,并驱动绕线件62沿着电线直径方向抖动,使得绕线件62在绕线驱动件61的驱动下不断对磁环进行绕线时,能驱动绕线件62绕线端抖动,并在拉动穿过磁环的电线绕线时,能在抖动的作用下,将绕线端抖动至电线靠近夹持机构3的一侧,从而保障对电线绕线的勾引能力。
夹持机构3和绕线机构6沿着X轴方向设置,输线机构4和穿线机构5沿着Y轴方向设置,且夹持机构3、输线机构4、穿线机构5和绕线机构6相交的位置为磁环固定处。
具体的,输线件42为两个圆周面相对设置的圆柱,且电线穿过二者相对所形成的缝隙,输线驱动件41驱动其中一个圆柱转动,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拉动电线进行输送。
具体的,穿线件52在穿线驱动件51的驱动下沿着Y轴方向对磁环电线进行勾引。
具体的,抖动驱动件63为伸缩气缸,且通过小幅度伸缩的方式驱动绕线件62抖动。
参照图5,图5为实施例中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绕线机构6还包括抖动转动轴64,抖动转动轴64设置于绕线件62的中部,且绕线件62绕抖动转动轴64转动,使得抖动驱动件63驱动绕线件62抖动时,绕线件62能绕抖动转动轴64活动,从而限定绕线件62绕线端的活动路径,进而增加抖动精度。
复参照图2,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驱动组件31及夹持组件33,夹持组件33设置于夹持驱动组件31的驱动端,且夹持驱动组件31驱动夹持组件33对磁环进行夹持,夹持机构3还包括夹持传动组件32,夹持传动组件32设置于夹持驱动组件31和夹持组件33之间,使得能通过夹持驱动组件31驱动夹持传动组件32活动,并在夹持传动组件32传动的作用下,带动夹持组件33对磁环沿着X和Z轴方向进行夹持。
参照图6,图6为实施例中夹持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夹持组件33包括连接杆331及夹持件332,连接杆331设置于夹持传动组件32远离夹持驱动件夹持驱动组件31的一端,夹持件332设置于连接杆331的一端,使得在对磁环进行夹持时,能通过连接杆331和夹持件332使磁环的夹持位置高于夹持传动组件32的所处位置,进而避免夹持传动组件32对磁环的夹持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3,图3为实施例中输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输线机构4还包括输线切断件43,输线切断件43设置于输线件42靠近磁环的一端,并对电线进行切断,使得输线件42在输线驱动件41的作用下向磁环输送电线,并在输送适当长度后,通过输线切断件43对电线剪断,进而方便穿线机构5和绕线机构6对磁环进行绕线,并且输线切断件43对电线切断后,能对电线一端进行夹持,避免电线绕线时掉落的情况发生。
复参照图3,输线机构4还包括对位驱动件44,对位驱动件44设置于输线驱动件41的一端,并驱动电线靠近或远离磁环正上方,使得在对磁环进行输线时,能通过对位驱动件44驱动输线件42移动至磁环正上方,便于电线直接输送至穿过磁环的状态,并在完成输线后,便驱动对位驱动件44退回,从而避免对磁环向夹持机构3上料或绕线加工时,被阻挡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7,图7为图5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绕线件62的绕线端开设有凹陷槽621,使得在对电线进行绕线时,能先通过凹陷槽621靠近绕线驱动件61的一侧对电线进行勾引,并电动电线绕至磁环上方,且使电线沿着凹陷槽621绕至远离绕线驱动件61的一侧,便于进行绕线,且避免电线在绕线过程中脱落的情况发生,进一步保障了磁环绕线效率。
一种磁环绕线装置还包括夹持转动机构7,夹持转动机构7包括转动驱动件71及夹持连接件72,夹持连接件72设置于夹持机构3的一侧,夹持连接件72设置于转动驱动件71的驱动端,并驱动转动驱动件71转动,且夹持连接件72的另一端与连接杆331连接,使得在对磁环进行绕线时,能通过转动驱动件71驱动夹持连接件72转动,进而带动夹持件332转动,从而在对磁环进行绕线时,能使磁环发生转动,进而使穿线机构5和绕线机构6在同一位置进行绕线便能完成对整个磁环的绕线,进一步提高绕线效率。
优选的,夹持连接件72为万向节,从而保障了在对磁环进行夹持和驱动其转动时,无论连接杆331和夹持件332如何移动,均能使夹持连接件72对夹持件332进行传动,保障了传动效率。
综上:通过设置夹持机构、输线机构、穿线机构和绕线机构,使得在对磁环进行绕线加工时,能先通过夹持机构对磁环进行固定,并在输线驱动件和输线件的配合下,向磁环处输送电线,再在穿线驱动件和穿线件的配合下,将勾引至通过磁环中部小孔,并在绕线件在绕线驱动件和抖动驱动件的配合下,将穿过磁环的电线沿着磁环外侧向上绕回,并在穿线机构和绕线机构的配合下,逐渐完成对磁环的绕线加工,从而自动化对磁环进行绕线,提高磁环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磁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机构(3),其对磁环进行夹持固定;
输线机构(4),其包括输线驱动件(41)及输线件(42),所述输线驱动件(41)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3)的一侧,所述输线件(42)设置于所述输线驱动件(41)的驱动端,并对电线进行输送;
穿线机构(5),其包括穿线驱动件(51)及穿线件(52),所述穿线驱动件(51)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3)的一侧,所述穿线件(52)设置于所述穿线驱动件(51)的驱动端,且穿线件(52)勾引电线穿过磁环;以及
绕线机构(6),其包括绕线驱动件(61)、绕线件(62)及抖动驱动件(63),所述绕线驱动件(61)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3)的一侧,所述绕线件(62)设置于所述绕线驱动件(61)的驱动端,且绕线驱动件(61)驱动绕线件(62)将穿过磁环下方的电线沿着磁环外侧向上绕线,所述抖动驱动件(63)设置于所述绕线件(62)的一侧,并驱动绕线件(62)沿着电线直径方向抖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构(6)还包括抖动转动轴(64),所述抖动转动轴(64)设置于所述绕线件(62)的中部,且绕线件(62)绕抖动转动轴(64)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驱动组件(31)及夹持组件(33),所述夹持组件(33)设置于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1)的驱动端,且夹持驱动组件(31)驱动夹持组件(33)对磁环进行夹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还包括夹持传动组件(32),所述夹持传动组件(32)设置于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1)和夹持组件(3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3)包括连接杆(331)及夹持件(332),所述连接杆(331)设置于所述夹持传动组件(32)远离夹持驱动件夹持驱动组件(31)的一端,所述夹持件(332)设置于所述连接杆(331)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线机构(4)还包括输线切断件(43),所述输线切断件(43)设置于所述输线件(42)靠近磁环的一端,并对电线进行切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线机构(4)还包括对位驱动件(44),所述对位驱动件(44)设置于所述输线驱动件(41)的一端,并驱动电线靠近或远离磁环正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件(62)的绕线端开设有凹陷槽(62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转动机构(7),所述夹持转动机构(7)包括转动驱动件(71)及夹持连接件(72),所述夹持连接件(72)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3)的一侧,所述夹持连接件(72)设置于转动驱动件(71)的驱动端,并驱动转动驱动件(71)转动,且夹持连接件(72)的另一端与连接杆(33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环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连接件(72)为万向节。
CN202320536811.8U 2023-03-17 2023-03-17 磁环绕线装置 Active CN219759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6811.8U CN219759380U (zh) 2023-03-17 2023-03-17 磁环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6811.8U CN219759380U (zh) 2023-03-17 2023-03-17 磁环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9380U true CN219759380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7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6811.8U Active CN219759380U (zh) 2023-03-17 2023-03-17 磁环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9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59380U (zh) 磁环绕线装置
CN108608448B (zh) 机械手上的辅助对中装置
CN117334469A (zh) 磁环绕线设备
CN207872977U (zh) 一种弹簧机上料系统
CN109550989A (zh) 一种电机壳车加工夹具
CN114772920A (zh)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的自动上丝机构
CN211569712U (zh) 一种可调节的假捻机收线装置
CN211977865U (zh) 一种用于测长机上的纱线安装装置
CN214527436U (zh) 一种电子雷管脚线绕线轴
CN208772281U (zh) 单层盘管模具、外层盘管模具及盘管弯制模具
CN219759377U (zh) 双工位磁环绕线装置
CN219512954U (zh) 磁环绕线装置
CN213864821U (zh) 金属线材绕盘挂丝卡接装置
CN217499657U (zh) 一种缝纫机自动穿线装置
CN112692563B (zh) 取线针的调整装置
CN215326233U (zh) 一种伸缩单臂中心架
JPH0351943Y2 (zh)
CN210774106U (zh) 编码器固定装置
CN213602482U (zh) 用于测卡仪且具有过线功能的电机座
CN216212853U (zh) 内衬式夹紧夹头
CN210968249U (zh) 磁铁磨削机构
CN214212931U (zh) 一种双伸缩臂中心架
CN215697603U (zh) 伺服剪刀装置及立绕设备
CN220961605U (zh) 一种电子信号线制造用线束总成检测装置
CN219025794U (zh) 弹簧绕丝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