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6627U - 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6627U
CN219756627U CN202321013564.XU CN202321013564U CN219756627U CN 219756627 U CN219756627 U CN 219756627U CN 202321013564 U CN202321013564 U CN 202321013564U CN 219756627 U CN219756627 U CN 219756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hell
air conditioner
guide plate
drainag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35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大亮
饶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anghong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anghong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anghong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anghong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135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6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6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6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及空调器,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包括外壳、安装支架以及设置在由外壳和安装支架所组成腔体内的发热器件,外壳上设有多个散热口,散热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面上,外壳的顶面设有朝向散热口方向延伸的导流弧面,外壳的侧面上设有出水口;还包括设置在散热口下方的导流板,导流板的下端延伸至出水口中并伸出至外壳外。本实用新型使上升的热空气能够在导流弧面的导流作用下快速流动至的、散热口处排出,从而避免了热空气在发热部件的外壳内聚集、加快了热空气排出效率;并且通过导流板对由散热口进入外壳内部的滴水或者杂质灰尘进行阻挡和导流,保证外壳内发热器件的正常工作不受影响。

Description

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以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由于其内部发热器件的发热量大,必须要对发热器件进行散热,而生产厂家为了控制成本,不会单独为发热器件增加专门的散热措施,目前对于空调器内部发热器件的散热方式主要为在发热器件的保护罩壳体上开设散热孔,通过自然对流对保护罩壳体内部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但一旦气温较高、空调器工作时间长时,空调器内部发热器件的发热量增大,现有的散热措施就不足以应对空调器的散热需求,而单独设置额外的散热部件无疑又会增加空调器的生产成本;并且,外界环境中的滴水或者灰尘杂质容易从散热孔中进入壳体内,影响壳体内发热器件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和防尘效果良好的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包括外壳、安装支架以及设置在由外壳和安装支架所组成腔体内的发热器件,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散热口,所述散热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面上,外壳的顶面设有朝向散热口方向延伸的导流弧面,外壳的侧面上设有出水口;还包括设置在散热口下方的导流板,导流板的下端延伸至出水口中并伸出至外壳外。
进一步的是:所述外壳的两侧侧面上都设有出水口,导流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流板的下端分别从对应的出水口中伸出至外壳外。
进一步的是:所述导流板为弧形导流板,导流板从散热口下方朝下倾斜延伸至对应的出水口中。
进一步的是:所述导流弧面为朝向发热器件方向向下凹陷的凹形弧面,散热口靠近导流弧面的两侧设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导流板的上端与外壳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是:所述导流板通过可拆卸多个连接在外壳顶面上的安装板悬空设置,安装板沿导流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板为倒置的“∏”形结构,导流板与安装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滴水檐,所述滴水檐设置在导流板伸出至外壳外的下端并沿导流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是:所述滴水檐由导流板的下端边部朝向斜下方向或正下方向折弯形成,滴水檐与导流板之间弧形过渡。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含上述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的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没有额外增加单独的散热部件、未对空调器原有结构做过多改变的前提下,通过对发热器件原有保护罩的外壳进行结构优化,将散热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面上同时将外壳的顶面改进为能够对内部热空气起到良好引流作用的导流弧面,使上升的热空气能够在导流弧面的导流作用下快速流动至的、散热口处排出,从而避免了热空气在发热部件的外壳内聚集、加快了热空气排出效率,在基本未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并且在散热口的下方设置导流板,通过导流板对由散热口进入外壳内部的滴水或者杂质灰尘进行阻挡和导流,使其能够从出水口排出至外壳外,保证外壳内发热器件的正常工作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标记为:100-外壳、200-安装支架、300-发热器件、400-导流弧面、500-散热口、600-出水口、700-导流板、710-安装板、720-滴水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空调器散热结构在发热器件300原有散热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发热器件300原有的散热方式为通过设置在外壳100上的散热口500直接采用自然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外壳100作为发热器件300的保护罩,外壳100与安装支架200装配组成腔体结构,发热器件300设置在此腔体结构中,发热器件300工作所产生的热量被外壳100内部空气吸收后,热空气上升至外壳100的内侧顶部并聚集。本实用新型为了改善热空气容易聚集在外壳100内部而不易排出的情况,对外壳100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将散热口500设置在外壳100的顶面上,并且将外壳100原有的平面顶面改进为导流弧面400,导流弧面400朝向散热口500的方向延伸,通过导流弧面400对发热器件300上方聚集的热空气进行导流,避免热空气聚集,加快热空气向散热口500方向的流通。
具体的,导流弧面400可采用向上凹陷即朝向背离发热器件300方向凹陷的形式,也可采用向下凹陷即朝向发热器件300方向凹陷的形式。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下凹形式的导流弧面400作为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因下凹形式的导流弧面400与发热器件300正对的中间部分距离发热器件300的距离更近,发热器件300上方的热空气向上流动较短路径就直接与导流弧面400的中间下凹部分接触,然后在导流弧面400的导流作用下顺着导流弧面400朝向散热口500方向流动,能够使热空气尽快受到导流弧面400的导流作用,从而提高对热空气的散热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对散热口500的具体设置位置进行限定,使散热口500靠近导流弧面400的两侧,则经过导流弧面400引导的热空气能够第一时间进入散热口500中排出至外壳100外。
将散热口500设置在外壳100的顶面上虽然能够加快内部热空气排出,但也容易导致外界环境中的滴水或者杂质灰尘通过散热口500进入外壳100内部而影响发热部件300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至图3所示,在散热口500的下方增加了导流板700,同时在外壳100的侧面上设置了出水口600,使导流板700的下端延伸至出水口600中并伸出至外壳100外,则通过散热口500掉落至外壳100中的滴水或者杂质灰尘会直接掉落在导流板700上,然后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经导流板700的引导通过出水口600排出至外壳100外。进一步的,可在外壳100的两侧侧面上都设置出水口600,同时增加导流板700的数量为两个,使导流板700与出水口600一一对应,同时采用弧形板块的导流板,两个导流板700的下端分别从对应的出水口600中伸出至外壳100外。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还对导流板700的结构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在导流板700的下端增加了滴水檐720,滴水檐720为沿导流板700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板块结构,将滴水檐720倾斜或竖直设置使滴水檐720形成朝向斜下方向的斜面或朝向正下方向的竖直面,则能够对从导流板700上流下的水滴起到更好的导流作用,使水滴能够顺着滴水檐720掉落而不会汇集在导流板700的边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可将滴水檐720与导流板700设置为一体结构,滴水檐720由导流板700的下端边部朝向斜下方向或正下方向折弯形成;还可将滴水檐720与导流板700之间设置为弧形过渡,以使水滴能够顺利由导流板700流动至滴水檐720。
导流板700在装配时固定在外壳100的顶面上,为了不影响热空气朝向散热口500的流动,可在导流板700的上端与外壳100的顶面之间留出间隙作为热空气流动的通道。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导流板700通过安装板710安装在外壳100的顶面上,为了保证固定效果,安装板710的数量可采用多个,并使多个安装板710沿导流板70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则热空气能够通过相邻安装板710之间的间隙流动。还可进一步对安装板710的结构进行优化,将安装板710设置为倒置的“∏”形结构,则在安装板710上也存在供热空气流动的空间,能够降低安装板710对热空气流动的阻碍。安装板710与外壳100的顶面之间以及安装板710与导流板700之间都可采用螺栓来实现可拆卸连接,以便于进行上述部件的装配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采用上述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的空调器。

Claims (10)

1.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包括外壳(100)、安装支架(200)以及设置在由外壳(100)和安装支架(200)所组成腔体内的发热器件(300),所述外壳(100)上设有多个散热口(5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口(500)设置在外壳(100)的顶面上,外壳(100)的顶面设有朝向散热口(500)方向延伸的导流弧面(400),外壳(100)的侧面上设有出水口(600);还包括设置在散热口(500)下方的导流板(700),导流板(700)的下端延伸至出水口(600)中并伸出至外壳(100)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的两侧侧面上都设有出水口(600),导流板(7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流板(700)的下端分别从对应的出水口(600)中伸出至外壳(100)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00)为弧形导流板,导流板(700)从散热口(500)下方朝下倾斜延伸至对应的出水口(600)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弧面(400)为朝向发热器件(300)方向向下凹陷的凹形弧面,散热口(500)靠近导流弧面(400)的两侧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00)的上端与外壳(100)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00)通过可拆卸多个连接在外壳(100)顶面上的安装板(710)悬空设置,安装板(710)沿导流板(70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10)为倒置的“∏”形结构,导流板(700)与安装板(710)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滴水檐(720),所述滴水檐(720)设置在导流板(700)伸出至外壳(100)外的下端并沿导流板(700)的长度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檐(720)由导流板(700)的下端边部朝向斜下方向或正下方向折弯形成,滴水檐(720)与导流板(700)之间弧形过渡。
10.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
CN202321013564.XU 2023-04-28 2023-04-28 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及空调器 Active CN219756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3564.XU CN219756627U (zh) 2023-04-28 2023-04-28 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3564.XU CN219756627U (zh) 2023-04-28 2023-04-28 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6627U true CN219756627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5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3564.XU Active CN219756627U (zh) 2023-04-28 2023-04-28 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6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13377U (zh) 一种主动散热式网络交换机
CN210441336U (zh) 空调器
CN209844276U (zh) 一种电气开关柜的对流散热机构
CN219756627U (zh) 空调器散热排水结构及空调器
CN220017541U (zh) 电控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1380110B (zh) 电加热器走线结构、柜式空调器
CN21797906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209763320U (zh) 空调器
CN211908641U (zh) 一种变频器
CN212413573U (zh) 导风组件和导风装置
CN212231753U (zh) 一种易散热的电磁加热装置
CN211047500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其电控盒组件
CN219756602U (zh) 空调器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CN218565505U (zh) 一种电磁加热机芯装置
CN107426947B (zh) 一种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CN217770705U (zh) 控制柜
CN217692251U (zh) 配电设备
CN220321449U (zh) 空调内机
CN110611418A (zh) 一种功率单元风冷散热系统
CN217635898U (zh) 天花机
CN213282519U (zh) 强散热型电饭煲
CN219415016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20505174U (zh) 一种发电机组散热装置
CN220044038U (zh) 伺服驱动器
CN219329944U (zh) 冷媒冷却ip54防护等级变频柜壳体及变频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