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4176U - 立体停车库及建筑物 - Google Patents

立体停车库及建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4176U
CN219754176U CN202320818724.1U CN202320818724U CN219754176U CN 219754176 U CN219754176 U CN 219754176U CN 202320818724 U CN202320818724 U CN 202320818724U CN 219754176 U CN219754176 U CN 219754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space
vertical wall
stereo garage
hollow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87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87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4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4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4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立体停车库,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形成为所述立体停车库的顶部;底板,所述底板形成为所述立体停车库的底部,所述底板包括底行车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行车道至少一侧的底停车位;至少一个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置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中间板包括中间行车道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间行车道至少一侧的中间停车位;至少一个镂空区域,所述中间板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能够通过该镂空区域连通;以及第一挡烟垂壁,所述第一挡烟垂壁设置于所述镂空区域上方的顶板,而且,所述第一挡烟垂壁在所述镂空区域的投影与所述镂空区域的边缘重合或者位于所述镂空区域的边缘附近。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建筑物。

Description

立体停车库及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库及建筑物。
背景技术
当前传统车库(平层车库)层高比较高,传统车库中的管线占用的竖向高度比较大,尤其是消防设施,如排烟管道和喷淋系统在梁下占据了很大的高度,导致车库的层高通常在3.4米-4.2米左右,由此使得传统车库的造价高企。而且即使这样的高度,管线距地面的净高依旧很小,人的感受很压抑。
近几年兴起的LOFT车库也就是复式车库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LOFT车库中,当发生火灾或者产生烟气时,由于镂空区域的存在,使得烟气能够在中间板的上方和下方之间流动,如果不及时将这些烟气排出,将极大地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库及建筑物。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库,其包括:
顶板,所述顶板形成为所述立体停车库的顶部;
底板,所述底板形成为所述立体停车库的底部,所述底板包括底行车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行车道至少一侧的底停车位;
至少一个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置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中间板包括中间行车道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间行车道至少一侧的中间停车位;
至少一个镂空区域,所述中间板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能够通过该镂空区域连通;以及
第一挡烟垂壁,所述第一挡烟垂壁设置于所述镂空区域上方的顶板,而且,所述第一挡烟垂壁在所述镂空区域的投影与所述镂空区域的边缘重合或者位于所述镂空区域的边缘附近。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所述第一挡烟垂壁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一挡烟垂壁的下端向镂空区域的边缘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所述第一挡烟垂壁具有预定长度的竖向高度,并且所述第一挡烟垂壁的下端与镂空区域具有预设间隔,并且所述间隔大于等于0。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所述第一挡烟垂壁的下端与所述镂空区域之间的间隔距离可变,并且所述间隔大于等于0。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通过所述第一挡烟垂壁将所述第一挡烟垂壁所在空间至少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的烟气被分别排出。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还包括:
风烟管道,所述风烟管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的一个,以便通过所述风烟管道排出第一空间或者第二空间内的烟气。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所述风烟管道被设置为至少一个,当所述风烟管道设置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风烟管道中的至少两个风烟管道并排设置或者叠摞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所述风烟管道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风烟管道的进风口中的至少一个朝向上方、侧方、下方设置,或者所述风烟管道的进风口的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风烟管道的端头。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还包括:
风烟支管,所述风烟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风烟管道,所述风烟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挡烟垂壁或者穿过与所述第一挡烟垂壁组合的墙、板,用于排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的另一个内的烟气。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所述风烟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间板,位于所述中间板的下方。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所述风烟支管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风烟支管的进风口中的至少一个朝向上方、侧方、下方设置,或者所述风烟支管的进风口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风烟支管的端头。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所述镂空区域附近的中间板设置有第二挡烟垂壁,所述第二挡烟垂壁位于该中间板的下方,所述风烟支管还用于排出通过所述第二挡烟垂壁所划分的空间内的烟气。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所述第二挡烟垂壁的上端位于所述镂空区域的附近。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所述第一挡烟垂壁至少部分地围合或者全部围合所述镂空区域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所述第一挡烟垂壁形成为半环形或者环形。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物,其包括上述的立体停车库。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具体为:
100立体停车库
110顶板
120底板
130中间板
140支撑柱
170镂空区域
190外墙
400风烟管道
410风烟支管
800第一挡烟垂壁
900第二挡烟垂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均不传达或表示对部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间的共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
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部件。
为了描述性目的,本公开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和“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从而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部件与另一(其它)部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部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部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的。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以及它们的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它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如此,它们被用来解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的立体停车库100可以包括顶板110、底板120、至少一个中间板130、支撑柱140和第一挡烟垂壁800等结构。
所述顶板110与所述底板120之间间隔预设距离设置,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中间板130的数量而定,例如,当所述中间板130为一层时,所述顶板110和底板120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6m;相应地,当所述中间板130为两层时,也就是说,此时两个中间板130之间具有大约2-3m的距离,相应地,所述顶板110和底板120之间的距离可以被设置为7-9m。
所述顶板110形成为所述立体停车库100的顶部,本公开中,所述顶板110可以采用无梁楼板或者有梁楼板来形成,其中,所述有梁楼板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所设置的梁以及沿第二方向所设置的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平行,即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形成为一定角度,例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立体停车库100形成为地下车库时,所述顶板110的上方可以设置覆土层;当然,所述立体停车库100形成为地上车库或者半地上半地下车库时,所述顶板110的上方可以不设置覆土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当本公开的立体停车库100形成为地上车库时,该立体停车库100可以不包括顶板110。
所述底板120形成为所述立体停车库100的底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20可以形成为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并且可以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
所述底板120包括底行车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行车道至少一侧的底停车位;由此,能够在所述底板120上停放车辆;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所述底板120上也可以设置机房等设备用房,或者将部分区域分割开以用作餐厅等用途。
本公开中,所述中间板130设置于所述顶板110和底板120之间,所述中间板130包括中间行车道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间行车道至少一侧的中间停车位,由此,该中间板130上也可以被停放车辆,此时该立体停车库100可以具有多个的停车层。
本公开的立体停车库100的内部包括至少一个镂空区域170,或者说,所述立体停车库100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一个镂空区域170;所述中间板130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能够通过该镂空区域170连通;从而使得该立体停车库100形成为LOFT车库。
优选地,所述镂空区域170位于所述中间板130附近,也就是说,所述中间板130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形成为所述镂空区域170的至少部分边缘,换句话说,所述中间板130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形成为所述镂空区域170的边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体停车库100可以包括外墙190,所述外墙190的上端连接于所述顶板110,所述外墙190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底板120,所述中间板130的侧部可以连接于外墙190,此时,所述外墙190也能够形成所述镂空区域170的至少部分边界。
本公开中,可以通过在所述中间板130上形成的开洞区域来形成上述镂空区域170,或者,通过所述外墙190和中间板130之间的间隔来形成上述镂空区域17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板130可以通过支撑柱140所支撑,例如,所述支撑柱140的下端设置于所述底板120,所示支撑柱140的上端设置于所述中间板130的下表面,从而能够通过所示支撑柱140来支撑所述中间板130。
当然,所述中间板130设置为两个以上时,所述中间板130之间也可以设置支撑柱140,另外,所述中间板130和顶板110之间也可以设置支撑柱140,由此能够实现各中间板130和顶板110的支撑。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当立体停车库100的内部容积较小时,也可以不设置支撑柱140,仅通过外墙190即可以实现顶板110和中间板130的竖直方向的位置固定。
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设置于所述顶板110,并通过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形成不同的防烟分区,所述风烟管道400的开口位于通过第一挡烟垂壁800所形成的不同的防烟分区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防烟分区内。
例如,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能够被设置于所述镂空区域170上方的顶板,在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均设置于镂空区域170上方的顶板110。
而且,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在所述镂空区域170的投影与所述镂空区域170的边缘重合或者位于所述镂空区域170的边缘附近,由此能够使得中间板130的上方空间中的烟气聚集在第一挡烟垂壁800的一侧,所述中间板130的下方空间中的烟气聚集在第一挡烟垂壁800的另一侧,此时,中间板130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中的烟气被分别地排出,由此提高了整个立体停车库100的排烟效率。
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顶板110,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的下端向镂空区域170的边缘延伸。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形成为竖直方向的构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可以具有固定的高度,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具有预定长度的竖向高度,此时,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的下端与镂空区域170具有预设间隔;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的下端也能够延伸至所述镂空区域170附近的中间板13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可以形成为活动的挡烟垂壁,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的竖向长度是可变的,并且由此,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的下端与所述镂空区域17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变,从而在发生火灾时,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能够伸长,从而起到更好的挡烟效果;相应地,当未发生火灾等情况时,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可以被收起,从而能够使得立体停车库100具有更好地视野,用户更舒适。
本公开中,通过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将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所在空间至少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的烟气被分别排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可以分别形成为不同的防烟分区。
本公开的立体停车库100还可以包括风烟管道400,所述风烟管道400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的一个,以便通过所述风烟管道400排出第一空间或者第二空间内的烟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烟管道400设置于所述镂空区域170的上方。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烟管道400可以连接于风机,并且通过风机将立体停车库100内的烟气排出或者向立体停车库100内送风。
所述风烟管道400被设置为至少一个,当所述风烟管道400设置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风烟管道400中的至少两个风烟管道400并排设置或者叠摞设置;当然,两个以上的风烟管道400中的至少两个风烟管道400也可以以其他方式设置,例如相交叉设置等。
所述风烟管道400上形成有进风口,以通过所述风烟管道400的进风口向立体停车库100的内部送风以及将立体停车库100内的烟气排出至立体停车库100的外部。
所述风烟管道400的进风口中的至少一个朝向上方、侧方、下方设置,或者所述风烟管道的进风口的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风烟管道的端头,由此能够通过所述风烟管道400的进风口将该风烟管道400的进风口附近的烟气尽可能并尽快地抽吸干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立体停车库100还包括:风烟支管410,所述风烟支管410的一端与所述风烟管道400连通,所述风烟支管41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或者穿过与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组合的墙、板,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的另一个内;例如,当所述风烟管道400位于所述第一空间时,所述风烟支管410的另一端位于第二空间;相应地,当所述风烟管道400位于所述第二空间时,所述风烟支管41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空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烟支管41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的另一个内,并且该部分上可以形成进风口,所述风烟支管410的进风口中的至少一个朝向上方、侧方、下方设置,或者所述风烟支管的进风口的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风烟支管410的端头,由此能够通过向上设置的进风口将所述立体停车库100内的烟气尽快排出。
本公开中,所述风烟支管410的另一端可以穿过所述中间板130,位于所述中间板130的下方;例如,所述中间板130上形成有孔,该风烟支管410的另一端穿过该孔,以延伸至所述中间板130的下方,由此能够通过风烟支管410排出固定于中间板130的下方的第二挡烟垂壁900所形成的空间内的烟气。
与第一挡烟垂壁800相似,所述第二挡烟垂壁900也可以形成为固定长度的构件,或者形成为可变长度的构件,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挡烟垂壁的上端位于所述镂空区域170的附近,从而能够使得镂空区域170尽可能地单独形成一个防火空间。
也就是说,当挡烟垂壁固定于顶板时,其可以被称之为第一挡烟垂壁,当所述挡烟垂壁固定于中间板时,其可以被称之为第二挡烟垂壁。
本公开中,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至少部分地围合或者全部围合所述镂空区域设置;例如,当镂空区域170形成于中间板130中部时,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围合所述镂空区域设置,此时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形成为环形;相应地,当镂空区域170形成于中间板130与外墙190之间时,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周向的两端可以连接于外墙190,此时可以认为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部分地围合所述镂空区域170设置,所述第一挡烟垂壁800形成为半环形,例如形成为C形等。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建筑物,其包括上述的立体停车库1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板,所述顶板形成为所述立体停车库的顶部;
底板,所述底板形成为所述立体停车库的底部,所述底板包括底行车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行车道至少一侧的底停车位;
至少一个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置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中间板包括中间行车道以及设置于所述中间行车道至少一侧的中间停车位;
至少一个镂空区域,所述中间板的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能够通过该镂空区域连通;以及
第一挡烟垂壁,所述第一挡烟垂壁设置于所述镂空区域上方的顶板,而且,所述第一挡烟垂壁在所述镂空区域的投影与所述镂空区域的边缘重合或者位于所述镂空区域的边缘附近;所述第一挡烟垂壁至少部分地围合或者全部围合所述镂空区域,当镂空区域形成于中间板中部时,所述第一挡烟垂壁围合所述镂空区域设置,并形成为环形;当镂空区域形成于中间板与外墙之间时,所述第一挡烟垂壁周向的两端连接于外墙,所述第一挡烟垂壁形成为半环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烟垂壁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一挡烟垂壁的下端向镂空区域的边缘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烟垂壁具有预定长度的竖向高度,并且所述第一挡烟垂壁的下端与镂空区域具有预设间隔,并且所述间隔大于等于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烟垂壁的下端与所述镂空区域之间的间隔距离可变,并且所述间隔大于等于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挡烟垂壁将所述第一挡烟垂壁所在空间至少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的烟气被分别排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烟管道,所述风烟管道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的一个,以便通过所述风烟管道排出第一空间或者第二空间内的烟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烟管道被设置为至少一个,当所述风烟管道设置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风烟管道中的至少两个风烟管道并排设置或者叠摞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烟管道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风烟管道的进风口中的至少一个朝向上方、侧方、下方设置,或者所述风烟管道的进风口的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风烟管道的端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烟支管,所述风烟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风烟管道,所述风烟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挡烟垂壁或者穿过与所述第一挡烟垂壁组合的墙、板,用于排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的另一个内的烟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烟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间板,位于所述中间板的下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烟支管上形成有进风口,所述风烟支管的进风口中的至少一个朝向上方、侧方、下方设置,或者所述风烟支管的进风口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风烟支管的端头。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附近的中间板设置有第二挡烟垂壁,所述第二挡烟垂壁位于该中间板的下方,所述风烟支管还用于排出通过所述第二挡烟垂壁所划分的空间内的烟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烟垂壁的上端位于所述镂空区域的附近。
14.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停车库。
CN202320818724.1U 2023-04-13 2023-04-13 立体停车库及建筑物 Active CN219754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8724.1U CN219754176U (zh) 2023-04-13 2023-04-13 立体停车库及建筑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8724.1U CN219754176U (zh) 2023-04-13 2023-04-13 立体停车库及建筑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4176U true CN219754176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2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8724.1U Active CN219754176U (zh) 2023-04-13 2023-04-13 立体停车库及建筑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4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54176U (zh) 立体停车库及建筑物
CN217353768U (zh) 单通道叠摞车库及建筑物
CN219451665U (zh) 立体停车库及建筑物
CN214697157U (zh) 跃层车库用管道系统、跃层车库和建筑物结构
CN216380776U (zh) 停车库、多层停车库、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100878U (zh) 立体车库及建筑物
CN217439440U (zh) 跃层车库用管道系统、跃层车库及建筑物结构
CN219138536U (zh) 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061083U (zh) 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061085U (zh) 地下停车库及建筑物
CN218912407U (zh) 竖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261889U (zh) 竖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8438531U (zh) 机动或非机动车库及建筑物
JP6535635B2 (ja) 建物の空調設備
CN219081158U (zh) 竖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081157U (zh) 机动或非机动车库及建筑物
CN218406802U (zh) 复式机动或非机动车库或建筑物
CN218206002U (zh) 机动或非机动车库及建筑物
CN219081159U (zh) 竖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8933972U (zh)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061084U (zh)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8991075U (zh) 竖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8668746U (zh) 复式机动或非机动车库及建筑物
CN218933973U (zh)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8970783U (zh)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