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8150U - 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8150U
CN219748150U CN202321132834.9U CN202321132834U CN219748150U CN 219748150 U CN219748150 U CN 219748150U CN 202321132834 U CN202321132834 U CN 202321132834U CN 219748150 U CN219748150 U CN 219748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bottom plate
table top
positioning fixture
cloth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28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万禹
林潮东
罗向前
张红伍
朱剑平
唐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Huaga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Huaga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Huaga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Huaga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28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8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8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8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包括:桌体、支撑机构和夹持机构;桌体设置的操作台面沿其长度向设置至少两个滑槽;支撑机构通过设置的顶板、底板和连接柱相连为一个矩形框架结构并套设于操作台面的上,底板对应每个滑槽均与一个支柱的一端连接;夹持机构设置有电磁铁、吸附块和弹簧,每个支柱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电磁铁,顶板对应每个电磁铁的位置均与一个弹簧的一端连接,每个弹簧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吸附块。在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机构自动夹持带状布匹的一端,再驱使支撑机构带动夹持机构在操作台面上移动,不需要每次抽拉带状布匹时都将其一端置于夹持机构上,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重复手动接触夹持机构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状布匹切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编织袋的主要生产工艺是利用塑料原料经挤出薄膜、切割、单向拉伸为扁丝,最后经过经纬编织得到带状布匹,再对布匹进行裁剪缝合制成编织袋。在生产生活中,存在诸多类似于编织袋生产过程中对带状布匹的切割工序,通常将成卷的带状布匹展开,再根据设计尺寸抽拉指定长度的带状布匹,并利用切割工具割断带状布匹来完成切割工序。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122431813.4)公开了“一种编织袋生产用定位切割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收卷辊、切割机和收集台,所述设备主体的右侧装配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顶端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座和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底座的内腔,所述底座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底座的内腔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齿轮。该编织袋生产用定位切割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切割好一段编织袋原料之后,设备中的输送机构只需要将编织袋伸出一小段,即能利用夹持机构将编织袋一端夹紧,随后利用驱动机构的驱动带动编织袋原料移动,使编织袋整齐伸出,在进行切割,从而保证编织袋收集时不会卷边,便于打包”。
该专利提供的方案中,利用夹持机构设置的气缸做功驱使两个夹块相互靠近来夹紧带状布匹的一端,再利用驱动机构设置的电机做功驱使丝杆转动来带动整个夹持机构向收集台的一端移动,以此完成对带状布匹的夹持抽拉过程。但该夹持机构每次切割都需要手动抽拉带状布匹的一端至两个夹块之间,如此会大大降低带状布匹的切割效率,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新型提出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不需要每次切割都抽动带状布匹的一端至夹持机构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带状布匹每次切割都需要抽动其一端至夹持机构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桌体,所述桌体设置的操作台面沿其长度向设置至少两个滑槽;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通过设置的顶板、底板和连接柱相连为一个矩形框架结构并套设于所述操作台面的外侧,所述底板对应每个滑槽均与一个支柱的一端连接;
夹持机构,包括电磁铁、吸附块和弹簧,每个支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均连接一个电磁铁,所述顶板对应每个电磁铁均与一个弹簧的一端连接,每个弹簧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吸附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桌体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操作台面之下,所述操作台面靠近所述支架的端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齿纹条,每个齿纹条均与所述操作台面设置的滑槽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圆杆和齿轮,所述圆杆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板之上和所述操作台面之下,所述圆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柱后铰接于两个连接柱之上,所述圆杆两端对应两个齿纹条的位置各自同轴连接一个齿轮,每个齿轮均与其对应的齿纹条齿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蜗轮、蜗杆、电机和支板;所述圆杆的中部与所述蜗轮同轴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齿接,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板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支板分别放置于所述底板之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均为长条直板且其长度大于所述操作台面的宽度,所述底板的中段分别向其宽度向的两端凸出一个平台,所述底板凸出的平台用于放置所述电机和所述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限位夹,两个连接柱相互靠近的端面各自连接一个限位夹,两个限位夹分别夹持于所述操作台面宽度向的两侧;每个限位夹均为凹槽结构,每个限位夹的内凹面均与所述操作台面宽度向的两侧吻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还包括分别与每个电磁铁和所述电机电性连接的中控模块,所述中控模块用于根据外部指令控制每个电磁铁和所述电机连通电源的通断,以及调节所述电机的转轴转动方向和转动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设置的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电磁铁可与吸附块相连,电磁铁断电时无磁性,在弹簧的作用下吸附块可恢复至原位,通过此种方式可夹紧或松开带状布匹;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做功可驱使支撑机构在操作台面上移动,由于夹持机构和驱动机构均装设与支撑机构之上,通过三者的相互配合可完成重复抽拉带状布匹的操作,不需要在每次切割带状布匹的时候都将其一端置于夹持机构上,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工作人员重复接触夹持机构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
图2为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
图3为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桌体;11、支架;12、操作台面;121滑槽;122、齿纹条;2、支撑机构;21、顶板;22、底板;23、连接柱;24、支柱;25、限位夹;3、夹持机构;31、电磁铁;32、吸附块;33、弹簧;4驱动机构;41、圆杆;42、齿轮;43、蜗轮;44、蜗杆;45、电机;46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包括:桌体1、支撑机构2、夹持机构3和驱动机构4;支撑机构2套接于桌体1设置的操作台面12外侧,夹持机构3和驱动机构4均装设于支撑机构2上。
其中,参见图2,桌体1包括:支架11和操作台面12,操作台面12连接于支架11之上,支架11用于支撑操作台面12;操作台面12沿其长度向设置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槽121,操作台面12靠近支架11的端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齿纹条122,齿纹条122与滑槽121平行。
其中,参见图3,支撑机构2包括顶板21、底板22和连接柱23;顶板21平行设置于操作台面12之上,底板22平行设置于操作台面12之下,顶板21和底板22长度向的两端各自与一个连接柱23的两端连接,在两个连接柱23的作用下使得支撑机构2可套接于操作台面12的外侧。
进一步地,顶板21和底板22均为长条直板且其长度大于操作台面12的宽度,底板22的中段分别向其宽度向的两端凸出一个平台,底板22凸出的平台用于放置驱动机构4。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2还包括支柱24,底板22之上对应每个滑槽121的位置均与一个支柱24的一端垂直连接,支柱24用于连接夹持机构3。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2还包括限位夹25;两个连接柱23相互靠近的端面各自连接一个限位夹25,两个限位夹25分别夹持于操作台面12宽度向的两侧,限位夹25的存在便于支架11机构卡接于操作台面12的外侧,使支撑机构2的顶板21和底板22始终悬空于操作台面12之上和之下。
优选地,每个限位夹25均为凹槽结构,每个限位夹25的内凹面均与操作台面12宽度向的两侧吻合,如此设计使得支撑机构2在操作台面12外侧滑动时顶板21和底板22的状态不易发生改变。
其中,参见图3,夹持机构3包括:电磁铁31、吸附块32和弹簧33,每个支柱24远离底板22的一端均连接一个电磁铁31,顶板21对应每个电磁铁31的位置均与一个弹簧33的一端连接,每个弹簧33的另一端均与一个吸附块32连接,电磁铁31产生的磁性会对吸附块32产生吸引力,当吸附块32受到的吸引力和其重力之和大于弹簧33的最小形变力时,吸附块32会与电磁贴相连;当电磁铁31无磁性时,弹簧33的弹力会将吸附块32牵拉至原位;通过此种方式可实现对带状布匹的夹持操作。
进一步地,每个电磁铁31远离其所连支柱24的一端均设置于滑槽121内,每个电磁铁31的截面的宽度均与其所在滑槽121的宽度吻合,如此设计是为了支撑机构2在操作台面12外侧移动时,每个电磁铁31均可在其对应的滑槽121内滑动。
进一步地,吸附块32是易被磁铁吸附的铁、镍和钴等金属制成的块状结构,吸附块32也可是具有磁性的块状体,如此设计电磁铁31的磁性才可对吸附块32产生吸引力。
优选地,吸附块32远离其所连弹簧33的端面和电磁铁31远离其所连的端面均连接缓冲片,缓冲片用于缓解电磁铁31和吸附块32连接时产生的冲击力,避免冲击过大而损毁带状布匹;电磁铁31连接的缓冲片靠近吸附块32的端面与操作台面12的上端面持平。
优选地,电磁铁31是一种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电磁铁31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随之消;电磁铁31有磁性时,对吸附块32产生的吸引力力和吸附块32自身的重力之和大于弹簧33的最小形变受力,以便电磁铁31与吸附块32相连;同时,电磁铁31磁性对吸附块32产生的吸引力和吸附块32自身的重力之和小于弹簧33的最大形变受力,避免弹簧33受力过大而产生形变,使得电磁铁31无磁性时吸附块32无法恢复至原位;与此同时,每个吸附块32自身的重力小于与其相连弹簧33的最小形变受力,避免吸附块32因自生重力而下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侧重于电磁铁31的工作原理,且为现有技术,其内部结构不是本实施例的侧重点,本实施例及附图仅说明其安装位置,对其内部结构不进行赘述。
其中,参见图3,驱动机构4包括:圆杆41、齿轮42、蜗轮43、蜗杆44、电机45和支板46;圆杆41平行设置于底板22之上和操作台面12之下,圆杆41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柱24后铰接于两个连接柱23之上;圆杆41两端对应两个齿纹条122的位置各自同轴连接一个齿轮42,每个齿轮42均与其对应的齿纹条122齿接,齿纹条122的存在,齿轮42只有相对于齿纹条122移动才可转动;圆杆41的中部同轴连接一个蜗轮43,蜗轮43与一个蜗杆44齿接,蜗杆44的一端与一个电机45的转轴同轴连接,蜗杆44的另一端与一个支板46铰接,电机45和支板46分别放置于底板22中段两侧凸出的平台上。
举例说明,电机45的转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会驱使蜗杆44转动,蜗杆44转动会带动与其同轴连接的圆杆41转动,圆杆41转动过程会带动其两个端部同轴连接的齿轮42同时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由于每个齿轮42均与一个齿纹条122齿接,在齿纹条122的作用下,连接驱动机构4的支撑机构2只可靠近或远离操作台面12的一端。
为了实现对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的精准控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还包括分别与每个电磁铁31和电机45电性连接的中控模块,中控模块用于根据外部指令控制每个电磁铁31和电机45连通电源的通断,以及调节电机45的转轴转动方向和转动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侧重于中控模块分别对每个电磁铁31和电机45的控制原理,其结构和安装位置不是本实施例的侧重点,且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对其安装位置和内部结构进行赘述。
举例说明,待切割带状布匹置于操作台面12的一端,待切割工具置于操作台面12的另一端,支撑机构2处于操作台面12靠近待切割带状布匹的位置,抽拉带状布匹的一端并使其穿过支撑机构2,通过中控模块控制连通每个电磁铁31的电源,电磁铁31的磁性会对与其最近的吸附块32产生吸引力,电磁铁31具有磁性时会吸附与其对应的吸附块32,两者贴合在一起时可夹紧带状布匹的一端;此时,通过中控模块控制连通电机45的电源,电机45做功会驱使支撑机构2在操作台面12上朝向切割工具移动,当切割工具移动至设定位置时利用切割工具割断带状布匹即可;与此同时,切割操作完成时,通过中控模块控制断开每个电磁铁31的电源,在弹簧33的作用下每个吸附块32均恢复至原位,并控制电机45做功来驱使支撑机构2在操作台面12上朝向带状布匹移动至原位,再重复上述过程可持续完成对带状布匹的切割工作。设置电机45做功的做功频率和做功时间可控制支撑机构2在操作台面12上移动的距离和速度,从而控制抽拉的带状布匹长度和效率,以便高效完成对带状布匹的指定长度切割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桌体(1),所述桌体(1)设置的操作台面(12)沿其长度向设置至少两个滑槽(121);
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通过设置的顶板(21)、底板(22)和连接柱(23)相连为一个矩形框架结构并套设于所述操作台面(12)的外侧,所述底板(22)对应每个滑槽(121)均与一个支柱(24)的一端连接;
夹持机构(3),包括电磁铁(31)、吸附块(32)和弹簧(33),每个支柱(24)远离所述底板(22)的一端均连接一个电磁铁(31),所述顶板(21)对应每个电磁铁(31)均与一个弹簧(33)的一端连接,每个弹簧(33)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吸附块(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1)还设置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设置于所述操作台面(12)之下,所述操作台面(12)靠近所述支架(11)的端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齿纹条(122),每个齿纹条(122)均与所述操作台面(12)设置的滑槽(121)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圆杆(41)和齿轮(42),所述圆杆(41)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板(22)之上和所述操作台面(12)之下,所述圆杆(41)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柱(24)后铰接于两个连接柱(23)之上,所述圆杆(41)两端对应两个齿纹条(122)的位置各自同轴连接一个齿轮(42),每个齿轮(42)均与其对应的齿纹条(122)齿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还包括:蜗轮(43)、蜗杆(44)、电机(45)和支板(46);所述圆杆(41)的中部与所述蜗轮(43)同轴连接,所述蜗轮(43)与所述蜗杆(44)齿接,所述蜗杆(44)的一端与所述电机(45)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蜗杆(44)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板(46)连接,所述电机(45)和所述支板(46)分别放置于所述底板(22)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1)和所述底板(22)均为长条直板且其长度大于所述操作台面(12)的宽度,所述底板(22)的中段分别向其宽度向的两端凸出一个平台,所述底板(22)凸出的平台分别用于放置所述电机(45)和所述支板(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还包括限位夹(25),两个连接柱(23)相互靠近的端面各自连接一个限位夹(25),两个限位夹(25)分别夹持于所述操作台面(12)宽度向的两侧;每个限位夹(25)均为凹槽结构,每个限位夹(25)的内凹面均与所述操作台面(12)宽度向的两侧吻合。
CN202321132834.9U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 Active CN219748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2834.9U CN219748150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2834.9U CN219748150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8150U true CN219748150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4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2834.9U Active CN219748150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8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2729B (zh) 一种床垫加工用翻转机构
CN210504874U (zh) 一种玻璃纤维布料收卷设备
CN219748150U (zh) 一种带状布匹切割定位夹具
CN210848266U (zh) 一种换模便捷的通用模架
CN209239309U (zh) 扇形拼板焊接设备
CN113106731A (zh) 一种智能制造用纺织设备
CN210389408U (zh) 一种实用型纺织品裁片机
CN210657687U (zh) 一种新型服装制作用面料裁剪设备
CN114800446A (zh) 具有机械臂快速装拆功能的工业机器人
CN206356765U (zh) 一种汽车钣金件焊接用翻转装置
CN203228279U (zh) 一种电热丝切带机
CN207739058U (zh) 一种裁布床
CN109835768B (zh) 一种线盘绕线机
CN203708035U (zh) 去线头机构
CN208178141U (zh) 一种焊带折弯装置
CN213319476U (zh) 一种磁芯连续切割机
CN215714187U (zh) 一种具有收料功能的布料剪裁机
CN216335601U (zh) 一种适用于纸张的收卷装置
CN219873019U (zh) 一种便于送料的充磁机
CN215919429U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膜生产裁切装置
CN215628946U (zh) 一种用于基布的裁切装置
CN210046237U (zh) 一种气动装卡工装
CN213378678U (zh) 一种冰箱门面板包边折弯模具
CN217376387U (zh) 一种柔性联动单纱夹具
CN210010996U (zh) 一种双动夹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