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7762U - 一种装配治具及装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治具及装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7762U
CN219747762U CN202321168095.9U CN202321168095U CN219747762U CN 219747762 U CN219747762 U CN 219747762U CN 202321168095 U CN202321168095 U CN 202321168095U CN 219747762 U CN219747762 U CN 219747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taking
plate
support
assembly ji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80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怡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80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7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7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7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装配治具及装配设备,装配治具包括支撑部、取料部和驱动部,用于取放物料,取料部转动连接于支撑部上;驱动部设置于支撑部上,用于驱动取料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取料部能够进行取物料动作,在第二位置,取料部相对预设器件倾斜设置,取料部在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将物料装配至预设器件。本公开的装配治具,通过驱动部驱动的取料部的位置精度更易把控,进而可保证物料的装配精度,且物料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稳定,不会对预设器件和物料造成损害,故可保证较高的产品良率,另外,实现了物料装配自动化,减少了装配所需的人力资源以及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治具及装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配件加工辅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治具及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在将零件装配至电子设备基体上时,可能会涉及到斜装工艺,需要零件倾斜至与器件呈一定角度,再将零件组装至电子设备基体上。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倾斜装配的工艺精度较差、成本较高,在装配过程中还容易造成器件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装配治具及装配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治具,用于将待装配的物料装配至预设器件,所述装配治具包括:
支撑部;
取料部,用于取放所述物料,所述取料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上;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用于驱动所述取料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取料部能够进行取物料动作,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取料部相对所述预设器件倾斜设置,所述取料部在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转动时,将所述物料装配至所述预设器件。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料部包括能够相对运动的取料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所述取料板用于取放所述物料;
所述取料部还包括偏置部,所述偏置部用于向所述取料板提供偏置力,所述偏置力用于在所述取料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使得所述取料板压紧于预设器件或者预设器件所在的安装基台。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置部包括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取料板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料部还包括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取料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用以对所述取料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所述第一导向装置的导向方向与所述偏置力的方向平行。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料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抽真空通道,以使得所述取料板能够吸附所述物料。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能够相对运动的对接部和支架,所述对接部用于外接机械臂,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取料部与所述支架连接;
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支架之间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用于对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支架之间的运动进行缓冲。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第二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支架之间,用以对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支架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所述第二导向装置的导向方向与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支架的相对运动方向平行。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板以及与所述支撑板相连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取料部与所述第一支撑臂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转动连接,所述对接部与所述支撑板相连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板运动。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将所述取料部限位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或,
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位置检测部,所述位置检测部用于对所述取料部进行位置检测。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取料部转动连接。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治具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将所述取料部限位在所述第二位置。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驱动部中的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位于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取料部之间,所述限位螺母的尺寸大于所述限位槽的尺寸,当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时,将所述取料部限位在所述第二位置。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中的驱动气缸通过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装配设备,所述装配设备包括机械臂以及上述的装配治具,所述机械臂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驱动部控制取料部的位置的操作简便易于实现,因此通过驱动部驱动的取料部的位置精度更易把控,进而可保证物料的装配精度,且物料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稳定,不会对预设器件和物料造成损害,故可保证较高的产品良率,另外,实现了物料装配自动化,减少了装配所需的人力资源以及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取料部位于第一位置的装配治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取料部位于第一位置的装配治具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取料部位于第二位置的装配治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装配治具的取料部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装配治具的支撑部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
1、支撑部;101、对接部;102、支架;1021、支撑板;1021a、第一支撑板;1021b、第二支撑板;1021c、第三支撑板;1022、第一支撑臂;1023、第二支撑臂;103、缓冲部;104、第二导向装置;2、取料部;201、取料板;202、连接板;203、偏置部;204、第一导向装置;3、驱动部;4、抽真空通道;5、第一限位部;501、第一限位板;502、第二限位板;6、导向块;7、导向槽;8、定位块;9、位置检测部;10、活塞杆;11、第二限位部;12、限位槽;13、限位螺母;14、安装板;15、轴承组件;16、承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对于各种非一体成型的器件而言,例如电子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先将零件倾斜至与器件呈一定角度,再将零件组装至器件上。相关技术中,传统的倾斜装配工艺例如包括手工装配,即通过人工的方式将零件装配至器件上,因此该装配工艺所需的人力成本较高,且倾斜装配时人工操作对精度的把控较差,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对零件造成损伤,从而导致产品良率偏低。传统的装配工艺中,例如还包括采用机械臂直接对零件进行装配,该工艺中,采用机械臂取代人工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工装配所需的成本,但机械臂的调试相对麻烦,调试过程所耗时间较长,因此加工效率偏低,而且由于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固定,在装配过程中同样容易造成器件或零件损坏的问题。
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装配治具及装配设备,通过驱动部控制取料部的位置的操作简便易于实现,因此通过驱动部驱动的取料部的位置精度更易把控,进而可保证物料的装配精度,且物料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稳定,不会对预设器件和物料造成损害,故可保证较高的产品良率,另外,实现了物料装配自动化,减少了装配所需的人力资源以及人工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所提供装配治具及装配设备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装配治具及装配治具,下面对装配治具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预设器件一般固定于安装基台上,物料例如可以为预设器件的待装配的零件,装配物料时,需将物料拿取至指定位置,再将物料装配至预设器件上,预设器件与物料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从而保证装配物料后的预设器件的表面平整性并降低空间占有率,其中可以使倾斜状态的物料的一部分首先与预设器件抵接,再通过调整预设器件与物料的相对位置,使物料完全与预设器件实现卡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治具,如图1所示,装配治具包括支撑部1、取料部2和驱动部3。其中,取料部2转动连接于支撑部1上,用于取放物料。驱动部3设置于支撑部1上,用于驱动取料部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取料部2能够进行取物料动作,在第二位置,取料部2相对预设器件(图中未示)倾斜设置,取料部2在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时,将物料装配至预设器件。
取物料之前,若取料部2位于第一位置,取料部2可直接对物料进行取料动作,此时可认为驱动部3处于初始状态。若取料部2位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可以通过驱动部3将取料部2调整至如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之后,再对物料进行拿取动作。当取料部2位于第一位置时,取料部2的底面可以保持水平。当取料部2完成取物料动作后,可将装配治具整体移动至预设器件上方,并通过驱动部3驱动取料部2转动至如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使位于第二位置的取料部2上的物料与预设器件接触。其中,取料部2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可认为取料部2沿第一转动方向运动。随后可向装配治具施以外部作用力,驱动部3在外部作用力下复位至初始状态,使取料部2以及取料部2上的物料绕物料与预设器件的接触位置,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该过程中,可认为取料部2沿第二转动方向运动,从而将物料装配至预设器件上。随后可抬升完成物料装配的装配治具,使装配治具远离预设器件,同时,复位至第一位置的取料部2可实现下一次的物料抓取。
本公开提供的装配治具具有较高的装配效率,装配过程产能可得到有效提高。本实施例中公开的装配治具,通过驱动部3控制取料部2的位置的操作简便易于实现,因此通过驱动部3驱动的取料部2的位置精度更易把控,进而可保证物料的装配精度,且物料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稳定,不会对预设器件和物料造成损害,故可保证较高的产品良率,另外,实现了物料装配自动化,减少了装配所需的人力资源以及人工成本。
示例性的,处于第二位置的取料部2与处于第一位置的取料部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5°~85°。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取料部2包括能够相对运动的取料板201和连接板202,连接板202与支撑部1转动连接,取料板201用于取放物料。取料部2还包括偏置部203,偏置部203用于向取料板201提供偏置力,偏置力用于在取料部2处于第二位置时使得取料板201压紧于预设器件或者预设器件所在的安装基台(图中未示)。
在利用驱动部3转动取料部2时,驱动部3作用于连接板202,用于驱动连接板202以使连接板202和取料板201的转动。由上文可知,装配过程中,通过向装配治具施加外部作用力,使取料部2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由于处于第二位置的物料与预设器件之间存在夹角,因此外部作用力在接触位置必然存在分力,当分力大于接触位置的物料与预设器件或是安装基台之间的摩擦力,取料部2与预设器件会产生滑动,而设置为可与取料板201产生相对运动的连接板202,能够很好地缓冲该部分分力,从而避免滑动问题的发生,此外,偏置部203的设置可以为取料板201提供偏置力,该偏置力在物料与预设器件的接触位置上的一部分分力可以垂直于预设器件设置,由于摩擦系数一定,因此可以增大物料与预设器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避免物料与预设器件产生滑动的问题,从而提高装配治具在装配物料时的整体的稳定性,进而避免物料或预设器件产生损坏,保证产品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偏置部203包括拉簧,拉簧的一端与取料板201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板20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分别与取料板201和连接板202连接的拉簧相当于设置在取料部2的内部,因此拉簧所施加的偏置力也仅作用于取料部2的内部,而不会对取料部2以外的装配治具的结构造成受力影响,从而能够在偏置部203向连接板202和取料板201提供偏置力的基础上,保证装配治具整体的稳定性。
示例性地,偏置部203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弹性偏置作用的结构,例如橡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取料部2还包括第一导向装置204,第一导向装置204设置于取料板201和连接板202之间,用以对取料板201和连接板202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第一导向装置204的导向方向与偏置力的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导向装置204对连接板202和取料板201进行导向,能够避免在向装配治具施力的过程中,连接板202与取料板201沿导向方向以外的方向产生相对运动,从而避免连接板202和取料板201产生偏移,以保证取料板201和连接板202之间的相对运动的稳定性。其中,连接板202、偏置部203和第一导向装置204整体可视为自补偿组件,通过连接板202、偏置部203和第一导向装置204的相互配合,可确保取料板201在拿取物料以及向预设器件装配物料时,取料板201的稳定性,避免物料与预设器件产生滑动的问题,从而保证物料的拿取以及装配的稳定性以及精准性。
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拉簧可以设置在取料板201和连接板202之间,例如可以设置在第一导向装置204导向方向的两侧。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拉簧可以置于取料板201或者连接板202的两者之一的表面,并且拉簧的一端与取料板201或者连接板202的两者之一直接相连。如图2和图3所示,取料部2还可以包括承载板16,承载板16可以固定设置在取料板201或者连接板202的两者另一上,并与拉簧的另一端相连,当取料板201和连接板202未产生相对运动时,承载板16可以同时与取料板201和连接板202接触,如此可以限定连接板202和取料板201的相对运动方向,提高取料部2的整体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料板2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抽真空通道4,以使得取料板201能够吸附物料。
本公开中的取料板201和连接板202在未产生相对运动时,连接板202和取料板201可以相对设置,取料板201靠近连接板202的表面为上表面,取料板201远离连接板202的表面为下表面,该下表面用于接触并拿取物料,其中,取物料的过程中,可以对抽真空通道4进行抽真空,物料固定至器件上后,可停止抽真空处理,本实施例中,抽真空通道4可以贯穿取料板2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当需要取物料时,可以通过对抽真空通道4进行抽真空处理,抽真空通道4形成用于吸附物料的负压,以实现对物料的拿取,如此设置,相对于夹取的结构,物料可以与取料板201的下表面较好地贴合,且不会因为碰撞造成物料的损坏,能够实现物料的平稳拿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部1包括能够相对运动的对接部101和支架102,对接部101用于外接机械臂(图中未示),驱动部3和取料部2与支架102连接;支撑部1还包括设置于对接部101和支架102之间的缓冲部103,缓冲部103用于对对接部101和支架102之间的运动进行缓冲。
当位于第二位置的物料与预设器件接触时,可以通过机械臂提供外部作用力并将外部作用力传输至对接部101,并进一步将外部作用力传输至装配治具整体,取料部2在外部作用力的驱动下,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以实现物料的装配,本实施例中,支架102可以对驱动部3和取料部2起到支撑作用,并在装配治具整体中起到传递外部作用力的作用,其中,而缓冲部103可以缓冲对接部101和支架102之间的相对运动,即可以缓冲由对接部101传输至支架102的外部作用力,使与支架102相接的对接部101可以始终对物料施加平稳的力,从而避免对接部101施力过大造成物料或者预设器件损坏的问题。
示例性地,参考图5,缓冲部103包括拉簧,拉簧的一端与对接部101相接,另一端与支架102相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支撑部1还包括第二导向装置104,第二导向装置104设置于对接部101和支架102之间,用以对对接部101和支架102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第二导向装置104的导向方向与对接部101和支架102的相对运动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导向装置104对对接部101和支架102进行导向,能够避免在向装配治具施力的过程中,对接部101与支架102沿导向方向以外的方向产生相对运动,从而避免对接部101和支架102产生偏移,以保证对接板和支架102之间的相对运动的稳定性。
示例性地,第一导向装置204和第二导向装置104均可以为交叉滚子导轨,因交叉滚子导轨在定位方面具有定位稳定性良好,系统线性误差小等优点,因此可有效保证装配治具在装配物料时的整体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支架102包括支撑板1021以及与支撑板1021相连的第一支撑臂1022和第二支撑臂1023,取料部2与第一支撑臂1022转动连接,驱动部3与第二支撑臂1023转动连接,对接部101与支撑板1021相连并能够相对支撑板1021运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支撑臂1022对取料部2实现支撑作用,通过第二支撑臂1023对驱动部3实现支撑作用,支撑板1021一方面可以起到安装第一支撑臂1022和第二支撑臂1023的作用,另一方面板状的支撑板1021可以对对接部101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并在合理利用装配治具整体空间、提高装配治具整体紧凑性的前提下,对第一支撑臂1022和第二支撑臂1023起到支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臂1022和第二支撑臂1023分别设置有两个,支撑板1021可以包括一体相接的第一支撑板1021a、第二支撑板1021b和第三支撑板1021c并可以构成“匚”形结构,第一支撑板1021a和第三支撑板1021c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021b的两侧,其中,两个第一支撑臂1022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1021a和第三支撑板1021c上,可以通过轴承组件15将取料部2转动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撑臂1022之间,两个第二支撑臂1023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1021a和第三支撑板1021c上,可以通过轴承组件15将驱动部3部转动安装在两个第二支撑臂1023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部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5,第一限位部5用于将取料部2限位在第一位置。第一限位部5可以呈“L”形,参考图5,第一限位部5可以是由第一限位板501和第二限位板502构成的一体结构,其中,第一限位板501与对接部101相接,第二限位板502垂直于第一限位板501设置。
当取料部2位于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第二限位板502可以与取料部2的表面贴合,至少部分第一限位板501可以与支架102的表面贴合并与支架102固定连接,例如,第二限位板502的表面可以与取料部2中的连接板202的表面贴合,第一限位板501可以与第二支撑板1021b的表面贴合并与第二支撑板1021b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限位板501能够对与第二限位板502接触的取料部2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当取料部2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5与连接板202抵接,以限制取料部2沿第二转动方向运动,以对限定取料部2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避免取料部2沿第二转动方向偏离第一位置,进而避免取料部2在拿取物料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保证取料部2能够正常拿取物料并将物料装配至预设器件上,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观察第一限位板501是否与连接板202贴合,从而判定取料部2处于初始状态时位置是否与第一位置产生偏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限位板501上可以固定设置有导向块6,第二支撑板1021b上设置有配合导向块6使用的导向槽7,如此可以提高装配治具整体结构的紧凑性,第二支撑板1021b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块8,缓冲部103的一端与限位块相接,另一端与定位块8相接。
在向对接部101施加外部作用力时,缓冲部103拉伸,导向块6可沿导向槽7与第二支撑板1021b产生相对运动,其中,导向块6和导向槽7的相互配合可以避免取料部2转动过程中产生移位的问题,从而保证取料部2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5,支撑部1上设置有位置检测部9,位置检测部9用于对取料部2进行位置检测。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位置检测部9检测取料部2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取料部2是否发生偏移,当取料部2发生偏移的问题时,可对装配治具及时进行校正、检修等工作,以保证取料部2能够正常取物料以及能够正常将物料安装至预设器件上。
示例性地,位置检测部9包括距离传感器,可在装配治具的生产过程中于距离传感器内设定阈值信息,阈值范围可具体设定,距离传感器例如可以为接近传感器。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和图5,可以同时设置第一限位部5和位置检测部9,第一限位部5与位置检测部9相互配合,通过第一限位部5限定初始状态时的取料部2的位置状态,当第一限位部5不足以对取料部2起到限位功能时,例如驱动部3运行失常造成取料部2偏离第一位置时,可以通过位置检测部9及时反馈取料部2的运行情况,以使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如此可保证装配工艺进程的连续性,从而保证装配工艺的整体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驱动部3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气缸例如可以为针型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10与取料部2转动连接。
当取料部2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可以使驱动气缸的活塞杆10收缩,从而使与活塞杆10转动连接的取料部2的一端运动,具体的运动方式为,取料部2整体绕取料部2与第一支撑部1转动连接处转动,在装配物料的过程中,在外部作用力的驱使下,驱动气缸的活塞杆10伸出,取料部2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其运动轨迹与取料部2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的运动轨迹相反,其中,驱动气缸的活塞杆10的收缩和伸出可以通过驱动气缸的失气和补气实现。本实施例中,由于仅在外部作用力的作用下驱动气缸的活塞杆10才会伸出,因此在装配物料的过程中,取料部2复位至第一位置后不容易继续转动,从而可以保证取料部2不容易产生偏离的问题,因此可以保证装配至预设器件上的物料的平稳性,保证产品良率。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驱动部3可以包括直线步进电机或其他能够实现线性位移的驱动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和图3,装配治具还包括第二限位部11,第二限位部11用于将取料部2限位在第二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11的设置可以使取料部2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即使驱动部3仍在运行,也不会产生进一步的动作,从而可保证在同一批次的物料的装配过程的有序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11上设置有限位槽12,驱动部3中的驱动气缸的活塞杆10位于限位槽12中;活塞杆10上设置有限位螺母13,限位螺母13位于限位槽12和取料部2之间,限位螺母13的尺寸大于限位槽12的尺寸,当限位螺母13与第二限位部11抵接时,将取料部2限位在第二位置。
本实施例中,限位螺母13和限位槽12的配合关系简单、易于实现,且能够很好地将第二限位部11限制于预设的第二位置上,如此,可避免取料部2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驱动部3对取料部2的驱动距离过大,从而避免取料部2偏离第二位置的问题,因此,在驱动部3的驱动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大驱动部3的输出功率,确保取料部2能够且仅能够转动至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所述驱动部3中的驱动气缸通过安装板14安装于所述支撑部1,所述第二限位部11与所述安装板14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轴承组件15将安装板14转动安装在两个第二支撑臂1023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板14可以将驱动气缸较为稳定地安装在装配治具上,避免装配物料的过程中,驱动气缸出现松动或是脱落的问题,从而保证装配工艺进程的安全性,此外,安装板14和第二限位部11相互配合,能够对转动至第二位置的取料部2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从而确保装配过程中的精准度。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11可以可拆卸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021a和第三支撑板1021c上并位于第一支撑板1021a和第三支撑板1021c之间。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配设备,参考图1,装配设备包括机械臂(图中未示)以及上述的装配治具,机械臂与支撑部1连接。通过机械臂将装配治具移动至预设器件所在的位置,并在物料与预设器件接触后,向装配治具施加外部作用力,以将物料装配至预设器件上,同时,还可以通过机械臂将完成装配工作后的装配治具从预设器件所在的位置移开,以进行下一次的取物料动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部3控制取料部2的位置的操作简便易于实现,因此通过驱动部3驱动的取料部2的位置精度更易把控,进而可保证物料的装配精度,且物料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稳定,不会对预设器件和物料造成损害,故可保证较高的产品良率,另外,实现了物料装配自动化,减少了装配所需的人力资源以及人工成本。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公开中,术语“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装配治具,用于将待装配的物料装配至预设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治具包括:
支撑部;
取料部,用于取放所述物料,所述取料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上;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用于驱动所述取料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取料部能够进行取物料动作,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取料部相对所述预设器件倾斜设置,所述取料部在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转动时,将所述物料装配至所述预设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部包括能够相对运动的取料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所述取料板用于取放所述物料;
所述取料部还包括偏置部,所述偏置部用于向所述取料板提供偏置力,所述偏置力用于在所述取料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使得所述取料板压紧于预设器件或者预设器件所在的安装基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部包括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取料板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部还包括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取料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用以对所述取料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所述第一导向装置的导向方向与所述偏置力的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抽真空通道,以使得所述取料板能够吸附所述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能够相对运动的对接部和支架,所述对接部用于外接机械臂,所述驱动部和所述取料部与所述支架连接;
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支架之间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用于对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支架之间的运动进行缓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第二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支架之间,用以对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支架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所述第二导向装置的导向方向与所述对接部和所述支架的相对运动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板以及与所述支撑板相连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取料部与所述第一支撑臂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转动连接,所述对接部与所述支撑板相连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板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将所述取料部限位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或,
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位置检测部,所述位置检测部用于对所述取料部进行位置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取料部转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治具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将所述取料部限位在所述第二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驱动部中的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位于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取料部之间,所述限位螺母的尺寸大于所述限位槽的尺寸,当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时,将所述取料部限位在所述第二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中的驱动气缸通过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14.一种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设备包括机械臂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治具,所述机械臂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CN202321168095.9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装配治具及装配设备 Active CN219747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8095.9U CN219747762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装配治具及装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8095.9U CN219747762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装配治具及装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7762U true CN219747762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7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8095.9U Active CN219747762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装配治具及装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77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63180A (zh) 一种基于滚轮夹持驱动的晶圆定位校准装置
CN115476149B (zh) 温控器自动组装机
CN210443787U (zh) 一种多厚度的连接器端子折弯装置
CN219747762U (zh) 一种装配治具及装配设备
CN109128808A (zh) 滤波器外壳胶头安装机构及其贴标设备
CN113649966B (zh) 一种产品定位装置
CN113206329A (zh) 电池盖帽组装装置
CN213424965U (zh) 一种基于滚轮夹持驱动的晶圆定位校准装置
KR100509281B1 (ko) 평판디스플레이의 이방전도성필름 및 구동칩 본딩장치
CN109397851B (zh) 一种可调整印刷装置
CN214418591U (zh) 一种定位机构及定位设备
CN211594429U (zh) 一种料带夹爪装置和料带夹送装置
CN212291832U (zh) 一种长行程自动送料装置
CN211193609U (zh) 一种旋转定位装置
CN209785895U (zh) Led晶元角度位置调整机构以及自动led固晶机
CN108398814B (zh) 用于显示设备的加工装置
KR20040006224A (ko) 평판디스플레이의 이방전도성필름 및 구동칩 본딩장치
CN213595318U (zh) 定位装置及输送设备
CN221110559U (zh) 管件治具及管件弹片组装机
CN219113285U (zh) 对位装置
CN219504003U (zh) 支撑装置及移动机器人
CN216250673U (zh) 一种传送平台以及薄膜铺设机
CN114563289B (zh) 一种柔性触控屏的性能测试方法及其设备
CN219465016U (zh) 一种装夹机构、定位传输装置和加工设备
CN220699334U (zh) 一种光器件快速定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