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4552U - 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4552U
CN219744552U CN202321222487.9U CN202321222487U CN219744552U CN 219744552 U CN219744552 U CN 219744552U CN 202321222487 U CN202321222487 U CN 202321222487U CN 219744552 U CN219744552 U CN 219744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barrel
lifting
plate
barre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224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sh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sh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sh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sh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224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4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4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4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原料搅拌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包括有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安装机构、升降机构、搅拌机构、摆动机构和清洗机构,安装机构设置在底板上,升降机构设置在安装机构上,搅拌机构包括有搅拌桶、搅拌组件和筒盖,搅拌桶通过摆动机构活动设置在安装机构上,桶盖通过铰接部与升降机构连接,搅拌组件设置在桶盖的上方,清洗机构设置在桶盖的内部,清洗机构的工作端向搅拌桶内设置,本申请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实现了搅拌桶与桶盖的自动打开与闭合,通过搅拌机构和升降机构的配合,有效的提高了原料的搅拌效率和搅拌效果,通过清洗机构的设置,能够自动对搅拌桶内进行清洗,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原料搅拌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原料是由多种材料混合生产而成的,因此需要将多种原料进行搅拌,使得多种原料进行调匀。
然而,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搅拌设备将多种原料进行搅拌均匀,但是现有的搅拌设备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其搅拌效果和搅拌效率较低,从而其搅拌时间较为长久,难以实现多种原料的充分混匀。
中国专利CN202020637013.0所公开的一种生物鞣质四元成膜剂原料调匀装置,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面靠近左右两端处对称紧密焊接有两个支座;该生物鞣质四元成膜剂原料调匀装置通过设有的搅拌筒,便于盛装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匀;同时设有的太阳轮、行星轮、主轴和副轴,即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太阳轮转动,多个行星轮同步转动,此时主轴和副轴同时带动螺旋叶和搅拌叶同步转动并对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匀;该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搅拌设备的单轴搅拌方式,多个行星轮在自转的同时可以围绕太阳轮公转,便于对搅拌筒内的原料进行搅匀,提高了搅匀的效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装置的搅拌方式过于常规,只能对搅拌桶内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该搅拌桶内的原料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无法将搅拌桶的投料口处盖住,从而导致原料从搅拌桶内洒出,而且该装置需要通过人工手动对其搅拌桶进行清洗,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本申请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实现了搅拌桶与桶盖的自动打开与闭合,通过搅拌机构和升降机构的配合,有效的提高了原料的搅拌效率和搅拌效果,通过清洗机构的设置,能够自动对搅拌桶内进行清洗,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安装机构、升降机构、搅拌机构、摆动机构和清洗机构;
安装机构设置在底板上;
升降机构设置在安装机构上,升降机构的升降方向呈上下设置;
搅拌机构包括有搅拌桶、搅拌组件和筒盖,搅拌桶通过摆动机构活动设置在安装机构上,搅拌桶上开设有投料口和出料口,桶盖通过铰接部与升降机构连接,搅拌组件设置在桶盖的上方;
清洗机构设置在桶盖的内部,清洗机构的工作端向搅拌桶内设置。
优选的,清洗机构包括有进水管、输送管道和喷洒头;
输送管道设置在桶盖的底部;
进水管的一端穿过桶盖与输送管道呈连通设置,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外界的抽水泵连接;
喷洒头具有多个呈线性排列设置在输送管道远离桶盖的一侧上,喷洒头的喷洒口向搅拌筒内部设置。
优选的,安装机构包括有安装板和支撑杆;
安装板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底板上,两个安装板分别位于搅拌机构两侧;
支撑杆的数量与安装板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支撑杆呈竖直状的设置在安装板上,支撑杆的顶部与升降机构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升降机构包括有升降气缸和升降板;
升降气缸的数量与支撑杆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升降气缸设置在支撑杆的顶部,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向上设置;
升降板的数量与升降气缸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升降板呈水平状的设置在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两个升降板与铰接部的两侧呈连接设置。
优选的,铰接部包括有铰接座、连接板、转轴、固定杆和横板;
铰接座的数量与升降板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铰接座设置在升降板上,每个铰接座上转动设置有一个转轴,两个转轴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板;
横板设置在两个铰接座之间,横板位于桶盖的上方,横板的两侧分别与其对应的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搅拌组件安装在横板的顶部中间处;
固定杆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横板和桶盖之间,固定杆的一端与横板的底部呈连接设置,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桶盖呈连接设置。
优选的,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臂;
搅拌电机设置在横板的顶部中间处,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向下设置;
搅拌轴同轴设置在搅拌电机的输出端,搅拌轴远离搅拌电机的一端依次穿过横板和桶盖向搅拌桶的内部延伸;
搅拌臂具有多个并且呈上下排列的分别设置在搅拌轴延伸至搅拌桶内的外部。
优选的,桶盖靠近搅拌桶的一端设置有卡柱,搅拌桶靠近桶盖的一端开设有供卡柱嵌入的卡槽,桶盖的外部设置有与搅拌桶所开设的投料口对应的防漏盖。
优选的,摆动机构包括有往复驱动组件和限位件;
往复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上,往复驱动组件位于搅拌桶的底部;
限位件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杆靠近搅拌桶的一侧。
优选的,往复驱动组件包括有伺服电机、半幅齿轮和连接块;
连接块设置在搅拌桶的底板,连接块的侧面设有开口,开口内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
伺服电机设置在底板上,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向连接块所开设的开口内设置,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半幅齿轮,半幅齿轮的齿牙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呈啮合设置。
优选的,限位件包括有限位板和滑动杆;
限位板设置在支撑杆靠近搅拌桶的一侧上,限位板靠近搅拌桶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
滑动杆能够滑动的设置在限位板所开设的弧形槽内,滑动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与搅拌桶的外部呈固定连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实现了搅拌桶与桶盖的自动打开与闭合,通过搅拌机构和升降机构的配合,有效的提高了原料的搅拌效率和搅拌效果,通过清洗机构的设置,能够自动对搅拌桶内进行清洗,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的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的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的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申请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的正视图。
图6是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申请的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为:1-底板;2-安装机构;21-安装板;22-支撑杆;3-搅拌机构;31-铰接部;311-铰接座;312-转轴;313-连接板;314-横板;315-固定杆32-桶盖;321-防漏盖;322-卡柱;33-搅拌桶;331-卡槽;332-投料口;333-出料口;34-搅拌组件;341-搅拌电机;342-搅拌轴;343-搅拌臂;4-升降机构;41-升降气缸;42-升降板;5-摆动机构;51-往复驱动组件;511-伺服电机;512-半幅齿轮;513-连接块;5131-开口;51311-第一齿条;51312-第二齿条;52-限位件;521-限位板;5211-弧形槽;522-滑动杆;6-清洗机构;61-进水管;62-输送管道;63-喷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包括有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的安装机构2、升降机构4、搅拌机构3、摆动机构5和清洗机构6;
安装机构2设置在底板1上;
升降机构4设置在安装机构2上,升降机构4的升降方向呈上下设置;
搅拌机构3包括有搅拌桶33、搅拌组件34和筒盖,搅拌桶33通过摆动机构5活动设置在安装机构2上,搅拌桶33上开设有投料口332和出料口333,桶盖32通过铰接部31与升降机构4连接,搅拌组件34设置在桶盖32的上方;
清洗机构6设置在桶盖32的内部,清洗机构6的工作端向搅拌桶33内设置。
工作人员使用该装置时,将搅拌原料从搅拌桶33的投料口332处投入,当搅拌桶33内放置好搅拌原料后,启动升降机构4带动桶盖32下降,进而将搅拌桶33盖32住,然后启动搅拌组件34对搅拌桶33内的搅拌原料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摆动机构5的设置,使得搅拌桶33在安装机构2上做往复摆动运动,进而使搅拌桶33内的搅拌原料不断晃动,通过搅拌组件34和摆动机构5的配合下,有效的提高了搅拌原料的搅拌效率,通过升降机构4和桶盖32的配合,使得桶盖32能够自动的盖住搅拌桶33或从搅拌桶33上打开,便于工作人员观测搅拌原料的搅拌情况,同时也防止搅拌原料在搅拌过程中从投料口332撒出,当搅拌桶33内的搅拌完成的原料从搅拌桶33所开设的出料口333处出来后,通过清洗机构6的设置,进而对搅拌桶33内部自动清洗,无需人工手动对搅拌桶33的内部进行清洗,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参见图2、图7和图8所示,清洗机构6包括有进水管61、输送管道62和喷洒头63;
输送管道62设置在桶盖32的底部;
进水管61的一端穿过桶盖32与输送管道62呈连通设置,进水管61的另一端与外界的抽水泵连接;
喷洒头63具有多个呈线性排列设置在输送管道62远离桶盖32的一侧上,喷洒头63的喷洒口向搅拌筒内部设置。
当需要对搅拌桶33进行清洗时,通过外界的抽水泵将水输送至进水管61,然后通过进水管61将水输送至输送管道62内,然后通过输送管道62上设置的多个喷洒头63将水喷洒至搅拌桶33内,通过多个喷洒头63的设置,可对搅拌桶33的内部进行多方位的清洗,进而提高清洗效果,同时也无需人工手动对搅拌桶33内进行清洗,进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参见图2、图3和图4所示,安装机构2包括有安装板21和支撑杆22;
安装板21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底板1上,两个安装板21分别位于搅拌机构3两侧;
支撑杆22的数量与安装板21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支撑杆22呈竖直状的设置在安装板21上,支撑杆22的顶部与升降机构4的底部连接。
通过安装板21的设置,进而将支撑杆22固定在底板1上,进而提高该装置的稳定和牢固性。
参见图2所示,升降机构4包括有升降气缸41和升降板42;
升降气缸41的数量与支撑杆22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升降气缸41设置在支撑杆22的顶部,升降气缸41的输出端向上设置;
升降板42的数量与升降气缸41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升降板42呈水平状的设置在升降气缸41的输出端,两个升降板42与铰接部31的两侧呈连接设置。
当升降气缸41进行升降时,从而带动升降板42进行升降,进而带动铰接部31进行升降,由于铰接部31与桶盖32呈连接设置,进而带动桶盖32进行升降运动,实现了桶盖32的自动打开和关闭。
参见图2和图3所示,铰接部31包括有铰接座311、连接板313、转轴312、固定杆315和横板314;
铰接座311的数量与升降板42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铰接座311设置在升降板42上,每个铰接座311上转动设置有一个转轴312,两个转轴312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板313;
横板314设置在两个铰接座311之间,横板314位于桶盖32的上方,横板314的两侧分别与其对应的连接板313的一侧固定连接,搅拌组件34安装在横板314的顶部中间处;
固定杆315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横板314和桶盖32之间,固定杆315的一端与横板314的底部呈连接设置,固定杆315的另一端与桶盖32呈连接设置。
通过固定杆315的设置,使桶盖32能够固定在横板314上,通过铰接座311、转轴312和连接板313的设置,进而将横板314固定到升降板42上,由于转轴312与铰接座311呈转动连接,进而使得横板314能够在两个铰接座311之间沿着转轴312转动,进而桶盖32也同步转动,当桶盖32与搅拌桶33连接在一起后,摆动机构5在使搅拌桶33摆动的同时,也带动桶盖32同步摆动,同时带动横板314上的搅拌组件34一同摆动。
参见图7所示,搅拌组件34包括搅拌电机341、搅拌轴342和搅拌臂343;
搅拌电机341设置在横板314的顶部中间处,搅拌电机341的输出端向下设置;
搅拌轴342同轴设置在搅拌电机341的输出端,搅拌轴342远离搅拌电机341的一端依次穿过横板314和桶盖32向搅拌桶33的内部延伸;
搅拌臂343具有多个并且呈上下排列的分别设置在搅拌轴342延伸至搅拌桶33内的外部。
通过启动搅拌电机341,带动搅拌轴342在搅拌桶33内转动,搅拌轴342转动的同时带动多个搅拌臂343同步转动,进而对搅拌桶33内的搅拌原料进行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
参见图6所示,桶盖32靠近搅拌桶33的一端设置有卡柱322,搅拌桶33靠近桶盖32的一端开设有供卡柱322嵌入的卡槽331,桶盖32的外部设置有与搅拌桶33所开设的投料口332对应的防漏盖321。
通过卡柱322和卡槽331的配合设置,防止搅拌桶33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桶盖32从搅拌桶33上脱离下来,通过防漏盖321的设置,防止搅拌桶33在摆动时,搅拌桶33内的搅拌原料从其投料口332处漏出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参见图3和图5所示,摆动机构5包括有往复驱动组件51和限位件52;
往复驱动组件51设置在底板1上,往复驱动组件51位于搅拌桶33的底部;
限位件52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杆22靠近搅拌桶33的一侧。
通过搅拌桶33两侧设置的限位件52,进而限制搅拌桶33在两个支撑杆22之间的摆动角度,通过启动往复驱动组件51,使得搅拌桶33进行来回往复的摆动,进而使搅拌桶33内的搅拌原料能够被搅拌的更加均匀,提高了该装置的搅拌效果。
参见图3和图4所示,往复驱动组件51包括有伺服电机511、半幅齿轮512和连接块513;
连接块513设置在搅拌桶33的底板1,连接块513的侧面设有开口5131,开口5131内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齿条51311和第二齿条51312;
伺服电机511设置在底板1上,伺服电机511的输出端向连接块513所开设的开口5131内设置,伺服电机511的输出端设置有半幅齿轮512,半幅齿轮512的齿牙分别与第一齿条51311和第二齿条51312呈啮合设置。
通过启动伺服电机511带动半幅齿轮512转动,当半幅齿轮512的齿牙与第一齿条51311接触时,将带动连接块513向一侧方向移动,当半幅齿轮512的齿牙与第二齿条51312接触时,将带动连接块513向另一侧的方向移动,通过第一齿条51311和第二齿条51312与半幅齿轮512的配合,使得连接块513能够实现往复摆动,进而使得搅拌桶33进行往复摆动。
参见图3和图4所示,限位件52包括有限位板521和滑动杆522;
限位板521设置在支撑杆22靠近搅拌桶33的一侧上,限位板521靠近搅拌桶33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5211;
滑动杆522能够滑动的设置在限位板521所开设的弧形槽5211内,滑动杆522远离限位板521的一端与搅拌桶33的外部呈固定连接设置。
通过限位板521上所开设的弧形槽5211的设置,进而使得滑动杆522能够在限位板521上滑动,同时限制滑动杆522的滑动角度,由于滑动杆522与搅拌桶33呈固定连接设置,进而限制了搅拌桶33的摆动角度,防止搅拌桶33由于摆动的幅度过大而导致搅拌桶33内的搅拌原料撒出。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的安装机构(2)、升降机构(4)、搅拌机构(3)、摆动机构(5)和清洗机构(6);
安装机构(2)设置在底板(1)上;
升降机构(4)设置在安装机构(2)上,升降机构(4)的升降方向呈上下设置;
搅拌机构(3)包括有搅拌桶(33)、搅拌组件(34)和筒盖,搅拌桶(33)通过摆动机构(5)活动设置在安装机构(2)上,搅拌桶(33)上开设有投料口(332)和出料口(333),桶盖(32)通过铰接部(31)与升降机构(4)连接,搅拌组件(34)设置在桶盖(32)的上方;
清洗机构(6)设置在桶盖(32)的内部,清洗机构(6)的工作端向搅拌桶(33)内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洗机构(6)包括有进水管(61)、输送管道(62)和喷洒头(63);
输送管道(62)设置在桶盖(32)的底部;
进水管(61)的一端穿过桶盖(32)与输送管道(62)呈连通设置,进水管(61)的另一端与外界的抽水泵连接;
喷洒头(63)具有多个呈线性排列设置在输送管道(62)远离桶盖(32)的一侧上,喷洒头(63)的喷洒口向搅拌筒内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机构(2)包括有安装板(21)和支撑杆(22);
安装板(21)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底板(1)上,两个安装板(21)分别位于搅拌机构(3)两侧;
支撑杆(22)的数量与安装板(21)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支撑杆(22)呈竖直状的设置在安装板(21)上,支撑杆(22)的顶部与升降机构(4)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4)包括有升降气缸(41)和升降板(42);
升降气缸(41)的数量与支撑杆(22)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升降气缸(41)设置在支撑杆(22)的顶部,升降气缸(41)的输出端向上设置;
升降板(42)的数量与升降气缸(41)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升降板(42)呈水平状的设置在升降气缸(41)的输出端,两个升降板(42)与铰接部(31)的两侧呈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铰接部(31)包括有铰接座(311)、连接板(313)、转轴(312)、固定杆(315)和横板(314);
铰接座(311)的数量与升降板(42)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铰接座(311)设置在升降板(42)上,每个铰接座(311)上转动设置有一个转轴(312),两个转轴(312)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板(313);
横板(314)设置在两个铰接座(311)之间,横板(314)位于桶盖(32)的上方,横板(314)的两侧分别与其对应的连接板(313)的一侧固定连接,搅拌组件(34)安装在横板(314)的顶部中间处;
固定杆(315)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横板(314)和桶盖(32)之间,固定杆(315)的一端与横板(314)的底部呈连接设置,固定杆(315)的另一端与桶盖(32)呈连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组件(34)包括搅拌电机(341)、搅拌轴(342)和搅拌臂(343);
搅拌电机(341)设置在横板(314)的顶部中间处,搅拌电机(341)的输出端向下设置;
搅拌轴(342)同轴设置在搅拌电机(341)的输出端,搅拌轴(342)远离搅拌电机(341)的一端依次穿过横板(314)和桶盖(32)向搅拌桶(33)的内部延伸;
搅拌臂(343)具有多个并且呈上下排列的分别设置在搅拌轴(342)延伸至搅拌桶(33)内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桶盖(32)靠近搅拌桶(33)的一端设置有卡柱(322),搅拌桶(33)靠近桶盖(32)的一端开设有供卡柱(322)嵌入的卡槽(331),桶盖(32)的外部设置有与搅拌桶(33)所开设的投料口(332)对应的防漏盖(32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动机构(5)包括有往复驱动组件(51)和限位件(52);
往复驱动组件(51)设置在底板(1)上,往复驱动组件(51)位于搅拌桶(33)的底部;
限位件(52)具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杆(22)靠近搅拌桶(33)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往复驱动组件(51)包括有伺服电机(511)、半幅齿轮(512)和连接块(513);
连接块(513)设置在搅拌桶(33)的底板(1),连接块(513)的侧面设有开口(5131),开口(5131)内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齿条(51311)和第二齿条(51312);
伺服电机(511)设置在底板(1)上,伺服电机(511)的输出端向连接块(513)所开设的开口(5131)内设置,伺服电机(511)的输出端设置有半幅齿轮(512),半幅齿轮(512)的齿牙分别与第一齿条(51311)和第二齿条(51312)呈啮合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件(52)包括有限位板(521)和滑动杆(522);
限位板(521)设置在支撑杆(22)靠近搅拌桶(33)的一侧上,限位板(521)靠近搅拌桶(33)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5211);
滑动杆(522)能够滑动的设置在限位板(521)所开设的弧形槽(5211)内,滑动杆(522)远离限位板(521)的一端与搅拌桶(33)的外部呈固定连接设置。
CN202321222487.9U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 Active CN219744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2487.9U CN219744552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2487.9U CN219744552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4552U true CN219744552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78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22487.9U Active CN219744552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4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22043A (zh) 搅拌器、搅拌装置、混凝土搅拌机
CN219744552U (zh) 一种生物原料的高速均质混匀装置
CN113463299A (zh) 一种纺织生产用浆纱机落浆软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449049U (zh) 一种能实现均匀搅拌的搅拌装置
CN210356804U (zh) 一种消毒液自动加工装置
CN111975996A (zh) 一种地基建筑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
CN217829754U (zh) 一种乳化炸药原料混合装置
CN110694510A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猪饲料制备生产用配料装置
CN212758078U (zh) 一种酸奶乳化装置
CN108522573A (zh) 一种便于注水的高效和面装置
CN108211920A (zh) 一种涂料自动搅拌和清洗装置
CN209533812U (zh) 一种多功能搅拌机
CN220878568U (zh) 一种快夹容器式混合机的清洗装置
CN219879665U (zh) 一种农田水肥灌溉药水自动混合装置
CN221045894U (zh) 一种生产油田压裂用减阻剂专用化工不锈钢搅拌装置
CN212498427U (zh) 一种用于制备袋子原料用的拌料机
CN219615376U (zh) 一种新型化妆品原料配液罐
CN220918989U (zh) 一种搅拌效果好的混料设备
CN220534603U (zh) 塑料母粒加工混料用搅拌设备
CN221015642U (zh) 一种溶剂混合装置
CN219879715U (zh) 一种墙板装饰贴纸生产用染料混合装置
CN218654471U (zh) 一种药物试验反应器
CN220606563U (zh)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CN214925616U (zh) 一种水泥胶砂搅拌机
CN219879654U (zh) 一种便于卸料的化工搅拌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