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40170U - 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40170U
CN219740170U CN202321001822.2U CN202321001822U CN219740170U CN 219740170 U CN219740170 U CN 219740170U CN 202321001822 U CN202321001822 U CN 202321001822U CN 219740170 U CN219740170 U CN 219740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nding
excitation stator
main shaf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18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德辉
苏木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uag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uag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uag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uag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18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40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40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40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包括机架,主轴装置,至少两个主轴装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带动励磁定子进行旋转和往复式摆动;绕制总成,可移动设置于所述主轴装置一侧,用以将铜线有序的绕制在励磁定子上;以及进线总成,固设于所述绕制总成上,用于控制进线速度的同时对进线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断线或缺料。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缠绕效率高、定子绕线均匀和紧密。

Description

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
背景技术
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CN111585405B一种绕线总成和定子绕线机中由于绕线总成的基座结构固定,绕线总成与机架的装配位置固定,这使得当绕线机构完成一个绕线架的绕线工作后,励磁定子在旋转至下一绕线架这一过程中,只能依靠绕线杆的摆动来避免与定子发生干涉,但是这种结构仍存在线材凌乱缠绕或动作匹配出现误差而发生撞针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缠绕效率高、定子绕线均匀和紧密,有效避免线材凌乱缠绕或动作匹配出现误差而发生撞针情况发生的励磁定子绕线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包括机架,
主轴装置,至少两个主轴装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带动励磁定子进行旋转和往复式摆动;
绕制总成,可移动设置于所述主轴装置一侧,用以将铜线有序的绕制在励磁定子上;以及
进线总成,固设于所述绕制总成上,用于控制进线速度的同时对进线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断线或缺料;
其中:绕制时所述主轴装置带动励磁定子往复式摆动的同时配合所述绕制总成沿水平来回往复移动以及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将铜线均匀到绕制在励磁定子上。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主轴装置阵列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主轴装置包括:
第一驱动源,固设于所述机架内侧,用于提供动力;
转动主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源可驱动所述转动主轴进行旋转和往复式摆动;以及
工装安装座,固设于所述转动主轴顶部,用于装夹待绕制的励磁定子;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所述转动主轴转至一个绕线工位或在驱动所述转动主轴来回往复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源包括第一伺服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固设于所述机架内侧;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一侧设有压轮;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带部件与所述转动主轴构成传动连接,且带部件穿过压轮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主轴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插设有贯穿孔的T型转轴;所述T型转轴一端旋接有旋转接头;
所述工装安装座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主轴上的固定工装底板;所述固定工装底板上方设有固定工装上板,且相邻之间通过圆周阵列设置的底板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工装上板上固设有放置工装;所述固定工装上板两侧对称设有压紧部件;
所述放置工装、固定工装上板均设有贯穿的绕线孔;所述固定工装上板周侧上设有突出的定位肩;所述放置工装内侧圆周阵列设有沿径向凸起的第二定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绕制总成包括:
第二动力源,固设于所述机架,用于提供动力;
绕制支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动力源可驱动所述绕制支架沿横向来回往复移动;
第三动力源,固设于所述绕制支架顶部,用于提供升降动力;以及
插线部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绕制支架侧面上,所述第三动力源可驱动所述插线部件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
其中:在所述第三动力源作用下带动插线部件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一个来回移动时,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绕制支架沿横向移动一个线直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插线部件包括通过线轨可滑动设置于绕制支架上的插线支架;所述插线支架两端固设有插线横梁;所述插线横梁上可拆卸设有插线针;
所述第二动力源为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出处端传动连接有丝杆传动部件;所述丝杆传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绕制支架固连;
所述第三动力源为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安装在绕制支架上;所述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同步带部件与所述插线部件构成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线针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末端沿径向插设有中空的针头;所述连接杆上固设有导轮;所述导轮与所述针头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线总成包括倾斜安装在所述绕制总成侧面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一侧设有进行机构;铜线沿所述导向部件后进入所述进行机构进行校正后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件上设有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断线或没线。进一步地,所述进行机构上设有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线是否不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绕线总成底部设置可进行横向来回移动的位移机构,使得绕线总成能够相对载台进行横向方向上来回移位,通过该位移能够在励磁定子上前后绕线转移过,整个绕线总成发生对应的横向位移,该横向位移搭配摆动机构对绕线杆的摆动控制,能够使得出线端远离并自动进行避让动作,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线材凌乱缠绕或绕线杆撞针的情况;
2)主轴装置中通过第一驱动源带动工装安装座来回往复的正反转,有效的减少整个机台发生抖动,另外在配合通过压紧部件(左右气缸)抱紧来减少工作时产生的惯性,进一步提高绕制的均匀性,同时进一步避免出现线材凌乱缠绕或绕线杆撞针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线总成上设置断线检测传感器(两个传感器,一个为第一传感器设置在下方用来检测是否缺线;另一个第二传感器设置在上方用来检测绕制导线是否不动,即卡线等状况,有效保证整个绕制过程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中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同步带部件与所述插线部件构成传动连接,也就是靠电机控制同步带驱动升降,可以有效的减少振动,有效解决了丝杆直连电机所产生较大的震动;
5)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缠绕效率高、定子绕线均匀和紧密;
6)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阵列设置的励磁定子同时绕线,整个上线—绕线—切线全自动高效完成,实现了极高的生产效率,并且使用时可根据产品的尺寸进行编程,若进行更换不现型号规格的产品,只需更换工装便可,可多工位作业,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励磁定子绕线机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励磁定子绕线机的内部爆炸;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酱料添加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包括机架1、主轴装置2、绕制总成3以及进线总成4。其中:该机架1为常见的外覆钣金件、底部装配移动轮的长方体状的机架1结构。该机架1上装有PLC控制装器用于控制励磁定子绕线机的运转,该控制装置的自动化控住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励磁定子绕线工序需求、下文中的励磁定子绕线机结构及工作过程具体设置,此处不再赘述。至少两个该主轴装置2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带动励磁定子进行旋转切换绕制角度后在进行往复式摆动配合绕制总成3完成绕制;该绕制总成3可移动设置于所述主轴装置2一侧,用以将铜线有序的绕制在励磁定子上;该进线总成4固设于所述绕制总成3上,用于控制进线速度的同时对进线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断线或缺料。具体的:绕制时所述主轴装置2带动励磁定子往复式摆动的同时配合所述绕制总成3沿水平来回往复移动以及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将铜线均匀到绕制在励磁定子上。本实施方式中绕线总成底部设置可进行横向来回移动的位移机构,使得绕线总成能够相对载台进行横向方向上来回移位,通过该位移能够在励磁定子上前后绕线转移过,整个绕线总成发生对应的横向位移,该横向位移搭配摆动机构对绕线杆的摆动控制,能够使得出线端远离并自动进行避让动作,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线材凌乱缠绕或绕线杆撞针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两个所述主轴装置2阵列设置于所述机架1,使其在完成一次绕制过程中可以一次性完成两个产品的绕线生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轴装置2还可以多个诸如3-6个,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所述主轴装置2包括第一驱动源21转动主轴22以及工装安装座23。该第一驱动源21固设于所述机架1内侧,用于为转动主轴22的转动和往复摆动提供驱动动力;该转动主轴22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源21可驱动所述转动主轴22进行旋转和往复式摆动,以实现绕制工位的切换以及往复摆动的绕制;该工装安装座23固设于所述转动主轴22顶部,用于装夹待绕制的励磁定子;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源21驱动所述转动主轴22转至一个绕线工位后,在对该工位绕制过程进行驱动所述转动主轴22来回往复摆动。另外整个设计采用保障旋转运动和前后往复摆动运动的前提下,有效的简化了结构,而且日常操作便利。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第一驱动源21为第一伺服驱动电机211;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211通过电机安装座固设于所述机架1内侧,且安装时第一伺服驱动电机211的相对位置可根据传动过程中带的长度进行调整;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211一侧设有压轮212,所述压轮212呈门型设置;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211输出端通过带部件213与所述转动主轴22构成传动连接,且带部件213穿过压轮212部件进行调整的接触面积以保证成功绕制过程的稳定性,不发生打滑。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转动主轴22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轴承座221;所述轴承座221上插设有贯穿孔的T型转轴222;所述T型转轴222一端旋接有旋转接头223;
所述工装安装座23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主轴22上的固定工装底板231;所述固定工装底板231上方设有固定工装上板232,且相邻之间通过圆周阵列设置的底板轴23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工装上板232上固设有放置工装234;所述固定工装上板232两侧对称设有压紧部件235;
所述放置工装234、固定工装上板232均设有贯穿的绕线孔;所述固定工装上板232周侧上设有突出的定位肩;所述放置工装234内侧圆周阵列设有沿径向凸起的第二定位部。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主轴装置中通过第一驱动源带动工装安装座来回往复的正反转,有效的减少整个机台发生抖动,另外在配合通过压紧部件(左右气缸)抱紧来减少工作时产生的惯性,进一步提高绕制的均匀性,同时进一步避免出现线材凌乱缠绕或绕线杆撞针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绕制总成3包括第二动力源31、绕制支架32、第三动力源33以及插线部件34。其中:第二动力源31固设于所述机架1,用于为绕制支架32沿水平方向来回往复移动提供动力;绕制支架32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为第三动力源33以及插线部件34的安装提供支撑,所述第二动力源31可驱动所述绕制支架32沿横向来回往复移动;所述第三动力源33固设于所述绕制支架32顶部,用于为插线部件34的升降移动提供升降动力;所述插线部件34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绕制支架32侧面上,所述第三动力源33可驱动所述插线部件34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具体的:在所述第三动力源33作用下带动插线部件34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一个来回移动时,所述第二动力源31驱动绕制支架32沿横向移动一个线的直径距离。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插线部件34包括通过线轨可滑动设置于绕制支架32上的插线支架341;所述插线支架341两端固设有插线横梁342;所述插线横梁342上可拆卸设有插线针343;
所述第二动力源31为第二伺服电机31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11的出处端传动连接有丝杆传动部件312;所述丝杆传动部件312的输出端与所述绕制支架32固连;所述第三动力源33为第三伺服电机331;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31通过电机安装座安装在绕制支架32上;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31输出端通过同步带部件与所述插线部件34构成传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插线针343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末端沿径向插设有中空的针头;所述连接杆上固设有导轮;所述导轮与所述针头相互垂直设置。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同步带部件与所述插线部件构成传动连接,也就是靠电机控制同步带驱动升降,可以有效的减少振动,有效解决了丝杆直连电机所产生较大的震动。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进线总成4包括倾斜安装在所述绕制总成3侧面的导向部件41;所述导向部件41一侧设有进行机构42;铜线沿所述导向部件41后进入所述进行机构42进行校正后输出。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导向部件41上设有第一传感器411,用于检测是否断线或没线;所述进行机构42上设有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线是否不动。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线总成上设置断线检测传感器(两个传感器,一个为第一传感器设置在下方用来检测是否缺线;另一个第二传感器设置在上方用来检测绕制导线是否不动,即卡线等状况,有效保证整个绕制过程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该励磁定子绕线机还包括:
主轴装置(2),至少两个主轴装置(2)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带动励磁定子进行旋转和往复式摆动;
绕制总成(3),可移动设置于所述主轴装置(2)一侧,用以将铜线有序的绕制在励磁定子上;以及
进线总成(4),固设于所述绕制总成(3)上,用于控制进线速度的同时对进线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断线或缺料;
其中:绕制时所述主轴装置(2)带动励磁定子往复式摆动的同时配合所述绕制总成(3)沿水平来回往复移动以及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将铜线均匀到绕制在励磁定子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轴装置(2)阵列设置于所述机架(1);所述主轴装置(2)包括:
第一驱动源(21),固设于所述机架(1)内侧,用于提供动力;
转动主轴(22),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源(21)可驱动所述转动主轴(22)进行旋转和往复式摆动;以及
工装安装座(23),固设于所述转动主轴(22)顶部,用于装夹待绕制的励磁定子;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源(21)驱动所述转动主轴(22)转至一个绕线工位或在驱动所述转动主轴(22)来回往复摆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源(21)包括第一伺服驱动电机(211);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211)通过电机安装座固设于所述机架(1)内侧;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211)一侧设有压轮(212);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211)输出端通过带部件(213)与所述转动主轴(22)构成传动连接,且带部件(213)穿过压轮(212)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主轴(22)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轴承座(221);所述轴承座(221)上插设有贯穿孔的T型转轴(222);所述T型转轴(222)一端旋接有旋转接头(223);
所述工装安装座(23)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主轴(22)上的固定工装底板(231);所述固定工装底板(231)上方设有固定工装上板(232),且相邻之间通过圆周阵列设置的底板轴(23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工装上板(232)上固设有放置工装(234);所述固定工装上板(232)两侧对称设有压紧部件(235);
所述放置工装(234)、固定工装上板(232)均设有贯穿的绕线孔;所述固定工装上板(232)周侧上设有突出的定位肩;所述放置工装(234)内侧圆周阵列设有沿径向凸起的第二定位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制总成(3)包括:
第二动力源(31),固设于所述机架(1),用于提供动力;
绕制支架(32),可移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动力源(31)可驱动所述绕制支架(32)沿横向来回往复移动;
第三动力源(33),固设于所述绕制支架(32)顶部,用于提供升降动力;以及
插线部件(34),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绕制支架(32)侧面上,所述第三动力源(33)可驱动所述插线部件(34)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
其中:在所述第三动力源(33)作用下带动插线部件(34)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一个来回移动时,所述第二动力源(31)驱动绕制支架(32)沿横向移动一个线直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部件(34)包括通过线轨可滑动设置于绕制支架(32)上的插线支架(341);所述插线支架(341)两端固设有插线横梁(342);所述插线横梁(342)上可拆卸设有插线针(343);
所述第二动力源(31)为第二伺服电机(31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11)的出处端传动连接有丝杆传动部件(312);所述丝杆传动部件(312)的输出端与所述绕制支架(32)固连;
所述第三动力源(33)为第三伺服电机(331);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31)通过电机安装座安装在绕制支架(32)上;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31)输出端通过同步带部件与所述插线部件(34)构成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针(343)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末端沿径向插设有中空的针头;所述连接杆上固设有导轮;所述导轮与所述针头相互垂直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总成(4)包括倾斜安装在所述绕制总成(3)侧面的导向部件(41);所述导向部件(41)一侧设有进行机构(42);铜线沿所述导向部件(41)后进入所述进行机构(42)进行校正后输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41)上设有第一传感器(411),用于检测是否断线或没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励磁定子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机构(42)上设有第二传感器(421),用于检测线是否不动。
CN202321001822.2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 Active CN219740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1822.2U CN21974017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1822.2U CN21974017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40170U true CN219740170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5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1822.2U Active CN219740170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40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63861B (zh) 全自动转子绕线机
CN104578619B (zh) 定子绕线机
CN106315302A (zh) 电缆自动绕线装置
CN204549431U (zh) 定子嵌线机械手机构
US6732970B2 (en) Stator winding and coil lead 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19740170U (zh) 一种励磁定子绕线机
CN108336876B (zh) 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设备
CN113697215A (zh) 一种捆扎机丝盘自动化生产方法
CN218243293U (zh)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的扩口装置及电机生产设备
CN207684635U (zh) 一种双工位自动绕线机
CN217904231U (zh) 扁线电机插线编织设备
CN216699777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涨紧式绕线工装
CN213888900U (zh) 一种机械手点火线圈焊接系统
CN213503232U (zh) 一种缠绕包装机自动上断膜装置
CN113838665A (zh) 一种磁环绕线装置
CN212010721U (zh) 一种8头自动绕线机
CN113903593A (zh) 电感全自动绕线装置
CN108714640B (zh) 一种用于安全气囊壳体生产的冲压装置
CN201345597Y (zh) 一种自动转子绕线机
CN220456247U (zh) 一种绕线装置
CN216105289U (zh) 稳定型排线绕线机
CN218449821U (zh) 一种无刷马达定子双工位内绕机
CN219658540U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218057933U (zh) 一种多轴同步驱动的绕线设备
CN214441960U (zh) 钢带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