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2536U - 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2536U
CN219732536U CN202321154823.0U CN202321154823U CN219732536U CN 219732536 U CN219732536 U CN 219732536U CN 202321154823 U CN202321154823 U CN 202321154823U CN 219732536 U CN219732536 U CN 219732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tapping screw
hook
section
mount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48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金勇
何慧文
周道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angzhijie Clean Energy Co ltd
Shanghai Gangzhijie New Energy Co ltd
Shanghai Gangzhiji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angzhijie Clean Energy Co ltd
Shanghai Gangzhijie New Energy Co ltd
Shanghai Beststeel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angzhijie Clean Energy Co ltd, Shanghai Gangzhijie New Energy Co ltd, Shanghai Beststeel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angzhijie Clea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548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2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2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2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包括彼此相互搭接的金属屋面板,所述金属屋面板包括屋面板本体、以及分别位于屋面板本体两端的公肋边与母肋边,所述公肋边由连接段和自攻钉安装段组成,所述自攻钉安装段上还安装有用于与屋面固定的自攻钉,所述连接段呈向上拱起的倒U型结构,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自攻钉安装段与所述屋面板本体,在连接段靠近屋面板本体的一侧还加工有钩槽,所述母肋边具有可匹配容纳所述连接段的拱形凸起,在拱形凸起的端部还设有可钩住所述钩槽的卡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板型的紧密程度并提高其抗风性能等。

Description

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屋面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CS-390屋面系统,其金属屋面板之间是通过设置带钩片的固定支座5钩住公肋端,再用自攻钉4和屋面檩条固定,接着母肋端再扣住公肋端,这样来完成安装的过程,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安装方式因屋面板的母肋端扣合后存在上下有活动的空间,因此,屋面板就容易从固定支座处脱开,而且为方便安装且不影响金属屋面系统连接紧密性,固定支座一般是较薄的钢板冲压成形,强度不高,屋面板的抗风揭性能较弱、就容易遭受破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以增加板型的紧密程度并提高其抗风性能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包括彼此相互搭接的金属屋面板,所述金属屋面板包括屋面板本体、以及分别位于屋面板本体两端的公肋边与母肋边,所述公肋边由连接段和自攻钉安装段组成,所述自攻钉安装段上还安装有用于与屋面固定的自攻钉,所述连接段呈向上拱起的倒U型结构,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自攻钉安装段与所述屋面板本体,在连接段靠近屋面板本体的一侧还加工有钩槽,所述母肋边具有可匹配容纳所述连接段的拱形凸起,在拱形凸起的端部还设有可钩住所述钩槽的卡钩。
进一步的,所述钩槽位于所述连接段侧边的中部区域,其包括分别连接连接段侧边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的钩槽上边钩槽下边,以及连接所述钩槽上边和钩槽下边的钩槽过渡边,当两金属屋面板相互搭接时,母肋边上的卡钩沿所述钩槽过渡边滑至钩槽下边与钩槽过渡边的交界区域,以钩住所述钩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钩槽过渡边呈向上倾斜状设置,且钩槽过渡边上位置较低的一端连接所述钩槽下边,位置较高的一端则连接所述钩槽上边。
进一步的,母肋边上的拱形凸起与公肋边上的连接段的尺寸形状满足:当两金属屋面板相互搭接时,拱形凸起存在夹紧连接段两侧边的夹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自攻钉安装段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段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连接所述连接段,并用于托住屋面板本体与母肋边的交界区域,所述第二安装段上加工有用于装配自攻钉的装配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的高度差等于所述自攻钉的顶帽的厚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孔设有至少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卡钩由母肋边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和自攻钉安装段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增加了板型的紧密程度,增强了抗风性能。
(2)取消固定支座减少了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3)安装更便捷高效起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提升了行业的专业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金属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金属屋面板的搭接部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屋面板的搭接部分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屋面板本体,2-公肋边,21-连接段,22-自攻钉安装段,23-钩槽,3-母肋边,31-拱形凸起,32-卡钩,4-自攻钉,5-固定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以下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的功能部件或结构,则表明其均为本领域为实现对应功能而采用的常规部件或常规结构。
为增加板型的紧密程度并提高其抗风性能等,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其结构可参见图3和图4所示,包括彼此相互搭接的金属屋面板,所述金属屋面板包括屋面板本体1、以及分别位于屋面板本体1两端的公肋边2与母肋边3,所述公肋边2由连接段21和自攻钉安装段22组成,所述自攻钉安装段22上还安装有用于与屋面固定的自攻钉,所述连接段21呈向上拱起的倒U型结构,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自攻钉安装段22与所述屋面板本体1,在连接段21靠近屋面板本体1的一侧还加工有钩槽23,所述母肋边3具有可匹配容纳所述连接段21的拱形凸起31,在拱形凸起31的端部还设有可钩住所述钩槽23的卡钩32。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请再参见图4所示,所述钩槽23位于所述连接段21侧边的中部区域,其包括分别连接连接段21侧边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的钩槽23上边钩槽23下边,以及连接所述钩槽23上边和钩槽23下边的钩槽23过渡边,当两金属屋面板相互搭接时,母肋边3上的卡钩32沿所述钩槽23过渡边滑至钩槽23下边与钩槽23过渡边的交界区域,以钩住所述钩槽23。
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钩槽23过渡边呈向上倾斜状设置,且钩槽23过渡边上位置较低的一端连接所述钩槽23下边,位置较高的一端则连接所述钩槽23上边。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请再参见图4所示,母肋边3上的拱形凸起31与公肋边2上的连接段21的尺寸形状满足:当两金属屋面板相互搭接时,拱形凸起31存在夹紧连接段21两侧边的夹紧力。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请再参见图4所示,所述自攻钉安装段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段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连接所述连接段21,并用于托住屋面板本体1与母肋边3的交界区域,所述第二安装段上加工有用于装配自攻钉的装配孔。
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的高度差等于所述自攻钉的顶帽的厚度。
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一体成型。
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孔设有至少一个。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钩由母肋边3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段21和自攻钉安装段22一体成型。
以上各实施方式可以任一单独实施,也可以任意两两组合或更多的组合实施。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为增加板型的紧密程度并提高其抗风性能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其结构可参见图3和图4所示,包括彼此相互搭接的金属屋面板,所述金属屋面板包括屋面板本体1、以及分别位于屋面板本体1两端的公肋边2与母肋边3,所述公肋边2由连接段21和自攻钉安装段22组成,所述自攻钉安装段22上还安装有用于与屋面固定的自攻钉,所述连接段21呈向上拱起的倒U型结构,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自攻钉安装段22与所述屋面板本体1,在连接段21靠近屋面板本体1的一侧还加工有钩槽23,所述母肋边3具有可匹配容纳所述连接段21的拱形凸起31,在拱形凸起31的端部还设有可钩住所述钩槽23的卡钩32。
请再参见图4所示,所述钩槽23位于所述连接段21侧边的中部区域,其包括分别连接连接段21侧边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的钩槽23上边钩槽23下边,以及连接所述钩槽23上边和钩槽23下边的钩槽23过渡边,当两金属屋面板相互搭接时,母肋边3上的卡钩32沿所述钩槽23过渡边滑至钩槽23下边与钩槽23过渡边的交界区域,以钩住所述钩槽23。所述钩槽23过渡边呈向上倾斜状设置,且钩槽23过渡边上位置较低的一端连接所述钩槽23下边,位置较高的一端则连接所述钩槽23上边。
请再参见图4所示,母肋边3上的拱形凸起31与公肋边2上的连接段21的尺寸形状满足:当两金属屋面板相互搭接时,拱形凸起31存在夹紧连接段21两侧边的夹紧力,具体采用拱形凸起31的宽度尺寸略小于公肋边2连接段21的宽度的设计形式即可,这样通过施加的夹紧力不仅可以方便安装,也提高了公肋边2与母肋边3的紧密程度,进而提高了整体的抗风揭性能。
请再参见图4所示,所述自攻钉安装段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段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连接所述连接段21,并用于托住屋面板本体1与母肋边3的交界区域,所述第二安装段上加工有用于装配自攻钉4的装配孔。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的高度差等于所述自攻钉的顶帽的厚度。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一体成型。所述装配孔设有至少一个,其数量与位置可以根据安装强度等需要设置。所述卡钩由母肋边3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所述连接段21和自攻钉安装段22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的屋面系统为CS-390屋面系统,通过取消固定支座,把自攻钉安装段22与公肋边2做为一个整体,方便了安装也增加了公肋边2的强度、提高了抗风性能,同时将自攻钉安装段22设置成高度不同的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利用高度与母肋边3底表面齐平的第一安装段来支撑托住母肋边3,当母肋边3上的卡钩32与公肋边2的钩槽23扣合,正好公肋边2支撑抵紧母肋边3,增加了板型的紧密程度,增强了抗风性能。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包括彼此相互搭接的金属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屋面板包括屋面板本体、以及分别位于屋面板本体两端的公肋边与母肋边,所述公肋边由连接段和自攻钉安装段组成,所述自攻钉安装段上还安装有用于与屋面固定的自攻钉,所述连接段呈向上拱起的倒U型结构,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自攻钉安装段与所述屋面板本体,在连接段靠近屋面板本体的一侧还加工有钩槽,所述母肋边具有可匹配容纳所述连接段的拱形凸起,在拱形凸起的端部还设有可钩住所述钩槽的卡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槽位于所述连接段侧边的中部区域,其包括分别连接连接段侧边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的钩槽上边钩槽下边,以及连接所述钩槽上边和钩槽下边的钩槽过渡边,当两金属屋面板相互搭接时,母肋边上的卡钩沿所述钩槽过渡边滑至钩槽下边与钩槽过渡边的交界区域,以钩住所述钩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槽过渡边呈向上倾斜状设置,且钩槽过渡边上位置较低的一端连接所述钩槽下边,位置较高的一端则连接所述钩槽上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母肋边上的拱形凸起与公肋边上的连接段的尺寸形状满足:当两金属屋面板相互搭接时,拱形凸起存在夹紧连接段两侧边的夹紧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攻钉安装段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段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连接所述连接段,并用于托住屋面板本体与母肋边的交界区域,所述第二安装段上加工有用于装配自攻钉的装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的高度差等于所述自攻钉的顶帽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设有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由母肋边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和自攻钉安装段一体成型。
CN202321154823.0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 Active CN219732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4823.0U CN219732536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4823.0U CN219732536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2536U true CN219732536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32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4823.0U Active CN219732536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2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9109A (zh) 用于光伏组件与压型钢板一体化屋面的光伏组件固定结构
CN219732536U (zh) 一种抗风揭无支座屋面系统
CN203022234U (zh) 通用型直立锁缝式金属屋面系统的直立锁缝式屋面采光板
CN114045986A (zh) 屋面光伏系统
CN202745283U (zh) 屋面板
CN216475977U (zh) 一种适用于双玻组件和带框组件的光伏瓦装置
CN104631711A (zh) 一种抗风揭金属屋面板系统
CN113622601A (zh) 一种屋面件及屋面结构
CN211850393U (zh) 一种屋面收边板及屋面系统
CN213845640U (zh) 开关插座
CN111561108A (zh) 一种防水屋面系统
CN219638252U (zh) 用于固定彩钢瓦的支座和具有其的光伏系统
CN212336548U (zh) 一种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及快装夹具
CN213449286U (zh) 装配式建筑的瓷砖安装扣件
CN214941717U (zh) 一种支撑相邻金属屋面板呈阶梯状布局的横向连接锁件
CN215978098U (zh) 一种屋面件及屋面结构
CN212205200U (zh) 一种冰箱压缩机托板的改进结构
CN218861926U (zh) 一种彩钢瓦及光伏装置
CN209395721U (zh) 仪表板亮条安装机构
CN206784746U (zh) 一种直立锁缝金属屋面板
CN218508852U (zh) 一种屋面光伏系统
CN214256193U (zh) 一种易弯曲的柔性光伏铝型材
CN219732539U (zh) 导轨式抗风夹、抗风夹组件、屋面板组件以及屋面系统
CN217580900U (zh) 一种bipv防水支架固定组件
CN208767615U (zh) 三段式卡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949 No. 1309 Luo Ning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Baosha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Gangzhiji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Gangzhijie New Ener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Gangzhijie Clean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949 No. 1309 Luo Ning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Baosha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BESTSTEEL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SYSTEM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Gangzhijie New Ener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Gangzhijie Clean Ener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