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5986A - 屋面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屋面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5986A
CN114045986A CN202111173263.9A CN202111173263A CN114045986A CN 114045986 A CN114045986 A CN 114045986A CN 202111173263 A CN202111173263 A CN 202111173263A CN 114045986 A CN114045986 A CN 114045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photovoltaic
roofing
panel
pa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32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王政
李忠月
王保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uowei Un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732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59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5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59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3/00Roof covering by making use of flat or curved slabs or stiff sheets
    • E04D3/24Roof covering by making use of flat or curved slabs or stiff sheets with special cross-section, e.g. with corrugations on both sides, with ribs, flange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 Sky-ligh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3/00Roof covering by making use of flat or curved slabs or stiff sheets
    • E04D3/36Connecting; Fastening
    • E04D3/361Connecting; Fastening by specially-profiled marginal portions of the slabs or sheets
    • E04D3/362Connecting; Fastening by specially-profiled marginal portions of the slabs or sheets by locking the edge of one slab or sheet within the profiled marginal portion of the adjacent slab or sheet, e.g. using separate connec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2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 H02S20/22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 H02S20/23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of struc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所述屋面光伏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屋面板,所述屋面板的两侧边形成连接锁边,所述屋面板的中部朝上凸折形成波峰,所述波峰设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凸出于所述连接锁边的顶部;相邻两所述屋面板通过相邻两所述连接锁边连接,相邻两连接锁边配合后形成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位于相邻两所述波峰之间;以及,光伏板,安装于所述承载面,并位于所述锁合结构的上方。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使得屋面板中部朝上凸折形成波峰,波峰的承载面凸出两侧的连接锁边,如此光伏板安装在承载面上,并保证光伏板能够高于屋面板的左右连接锁边,使得连接锁边位于光伏板的下方,且与光伏板间隔设置。

Description

屋面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屋面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面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与新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安装并与建筑形成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是建筑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发挥建筑材料的功能(如遮风、挡雨、隔热等),又发挥发电的功能,使建筑物成为绿色建筑。
相关技术的屋面光伏系统中,光伏板通常由屋面板的锁边结构进行支撑,锁边结构会凸出于相邻两光伏板的缝隙,当下雨导致光伏板的顶部积水时,积水会进入锁边结构的配合间隙,并进一步流至屋面板的下方,造成屋面板漏水,从而降低了屋面板的防漏水效果。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屋面光伏系统,旨在解决屋面板防漏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至少两个屋面板,所述屋面板的两侧边形成连接锁边,所述屋面板的中部朝上凸折形成波峰,所述波峰设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凸出于所述连接锁边的顶部;相邻两所述屋面板通过相邻两所述连接锁边连接,相邻两连接锁边配合后形成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位于相邻两所述波峰之间;以及,
光伏板,安装于所述承载面,并位于所述锁合结构的上方。
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波峰的顶面构成所述承载面,所述光伏板的两侧边分别搭接于相邻两所述波峰的顶面。
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波峰呈多段弯折设置,以具有两个肩部以及一个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的顶面构成所述承载面,所述光伏板的两侧边分别搭接于相邻两所述支撑凸起的顶面。
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屋面光伏系统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具有主体部和抵接部,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支撑凸起,并位于所述光伏板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光伏板的长度方向沿多个所述屋面板的排布方向;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光伏板的顶面。
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波峰呈多段弯折设置,以具有两个肩部以及一个支撑凸起,所述肩部的顶面构成所述承载面,所述光伏板的两侧边分别搭接于相邻两所述波峰上的各一个所述肩部。
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屋面光伏系统还包括夹具,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光伏板之间,所述夹具具有主体部和两个抵接部,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支撑凸起,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光伏板的顶面,且两个所述抵接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板一一对应设置。
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屋面光伏系统还包括中间固定座,所述波峰形成开口朝下的凹槽,所述中间固定支座伸入所述凹槽卡合。
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具有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连接槽和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槽口为缩口,所述中间固定支座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卡接槽内,并与所述卡接槽相匹配。
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槽的槽侧壁朝外凹陷以形成卡接角,所述卡接角用以供夹角安装。
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屋面光伏系统具有依次设置的多个所述屋面板和多个光伏组件,所述屋面板的宽度方向沿多个所述屋面板的排布方向,多个所述光伏组件沿所述屋面板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沿所述屋面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光伏板。
本申请屋面板安装于屋面龙骨和光伏板之间,可使得光伏屋顶具有很好的防火性能。而通过使得屋面板中部朝上凸折形成波峰,波峰具有承载面,承载面凸出屋面板两侧的连接锁边。则在多块屋面板通过连接锁边的连接方式形成完整屋面后,光伏板安装在波峰的承载面上,并保证光伏板能够高于屋面板的左右连接锁边,使得连接锁边位于光伏板的下方,且与光伏板间隔设置。如此,可通过光伏板遮挡相邻两屋面板的连接锁边的连接处,在满足光伏板安装的同时避免屋面板的连接锁边遭受强降雨时的雨水浸泡,进而减小漏水隐患,提高屋面光伏系统的防漏水效果。此外,屋面板的中部朝上凸折形成波峰,则屋面板的下部对应波峰的位置形成可与中间固定支座适配连接的凹槽。如此,在组装形成光伏屋顶时,屋面板的中部和两侧均与屋面龙骨固定连接,减小了受力跨度,增大受力面积,提升了屋面板与屋面龙骨的连接稳固性,进而提高了屋面板的抗风揭能力,且使得屋面板的中部不易发生变形,进而解决了屋面板因风揭而导致的光伏板隐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屋面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屋面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屋面板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屋面板的相邻两屋面板与屋面龙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屋面板的波峰与屋面龙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屋面板与屋面龙骨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边侧滑动支座与屋面龙骨的装配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中间固定支座与屋面龙骨的装配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屋面板与屋面龙骨另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边侧滑动支座与屋面龙骨的装配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中间固定支座与屋面龙骨的装配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屋面光伏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屋面光伏系统的正视图;
图17为图16中夹具、光伏板、屋面板与屋面龙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申请屋面光伏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屋面光伏系统的正视图,其中,夹具被移除;
图20为图18中屋面光伏系统的正视图,其中,屋面龙骨被移除。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屋面板 132 第一侧壁 310 主体部
110 波谷 133 第一弯折段 320 抵接部
111 锁合结构 134 第二弯折段 410 边侧滑动支座
112 连接锁边 141 第二侧壁 420 中间固定支座
121 波峰 142 第二顶壁 430 次檩条支架
122 卡接角 150 凹槽 510 保温层
123 承载面 151 连接槽 520 屋面主檩条
124 承载面 152 卡接槽 530 屋面次檩条
125 肩部 200 光伏板 540 屋面底板
126 支撑凸起 300 夹具 550 屋面持力板
131 第一顶壁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提出一种屋面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至图12,屋面板100的两侧边形成连接锁边112,屋面板100的中部朝上凸折形成波峰121,波峰121设有承载面123/124,承载面123/124凸出于连接锁边112的顶部。一屋面板100的连接锁边112用以与另一屋面板100的连接锁边112连接,承载面123/124用以支撑光伏板200,以使连接锁边112位于光伏板200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屋面板100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或行业标准进行选择和设计,例如屋面板100整体可以呈矩形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屋面板100的材质也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但不限于采用金属板材,具体可通过冲压、滚压等工艺形成。该金属板材优选表面具有防腐层的板材,以提高板材的耐腐蚀性能,板材例如但不限于为钢板。防腐层例如但不限于为油漆层、镀锌层等。
屋面板100的两侧边形成连接锁边112,也即屋面板100的相对两侧设置有连接锁边112,且使得一屋面板100的连接锁边112用于与另一屋面板100的连接锁边112连接,则在安装屋面板100时,使得相邻两屋面板100的连接锁边112相互连接,便可实现多块屋面板100的拼接,无需额外的连接结构,连接方式简单快捷,易于操作。通常地,连接锁边112设置在屋面板10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也即连接锁边112沿屋面板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如此,使得相邻两屋面板100长边通过连接锁边112相互连接,提升整体的连接稳固性。
连接锁边112的结构和形状可有很多,通常,为了使得相邻两连接锁边112稳固连接,连接锁边112通常弯折设置。则同一屋面板100两侧的连接锁边112的弯折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图5至图7所示,同一屋面板100两侧的连接锁边112的弯折方向相同。连接锁边112呈弯折状设置,同一个屋面板100中,其中一个连接锁边112为公肋边,另一个连接锁边112为母肋边,一个屋面板100的所述公肋边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屋面板100的所述母肋边扣合。
在相邻两屋面板100连接时,使得其中一屋面板100的公肋边、边侧滑动支座410的连接片、另一屋面板100的母肋边通过专用工具进行卷边,实现相邻两屋面板100与边侧滑动支座410之间的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实现屋面板100与边侧滑动支座410的连接,通常使得屋面板100设置连接锁边112的位置隆起,以用于容纳边侧滑动支座410。如此,使得连接锁边112与波峰121之间形成波谷110,则当光伏板200安装于屋面板100上时,波谷110的底面与光伏板200具有较大的空隙,从而该波谷110可作为散热通道,以提高光伏板200的散热能力。边侧滑动支座410具体可以通过自攻螺钉与屋面龙骨机械连接。
其中,承载面123/124凸出于连接锁边112的顶部,指的是承载面123/124与波谷110之间的高度差大于连接锁边112与波谷110之间的高度差。
为了便于说明,以下方向均以屋面板100安装于屋面龙骨时,用户位于地面时的方位作为参考,则屋面板100设于屋面龙骨上方。可以理解的是,屋面板100的中部朝上凸折形成波峰121,则屋面板100的下部对应波峰121的位置形成凹槽150。屋面板100的凹槽150可与中间固定支座420适配连接,中间固定支座420可通过通过自攻螺钉与屋面龙骨机械连接。如此,在组装形成光伏屋顶时,屋面板100搭载于屋面龙骨上,屋面龙骨上连接中间固定支座420和边侧滑动机构,中间固定支座420伸入波峰121下方的凹槽150中进行卡合,边侧滑动支座410的连接片与相邻两屋面板100的侧边锁合。使得屋面板100的中部和两侧均与屋面龙骨固定连接,减小了受力跨度,增大受力面积,提升了屋面板100与屋面龙骨的连接稳固性,进而提高了屋面板100的抗风揭能力,且使得屋面板100的中部不易发生变形,进而解决了屋面板100因风揭而导致的光伏板200隐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波峰121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锁边112的延伸方向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为了方便屋面板100、光伏板200及屋面龙骨之间的固定连接,可选地,波峰121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锁边112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波峰1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在此不做限定。波峰12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有很多,例如可以为矩形、梯形、燕尾形、多边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需使得波峰121具有承载面123/124即可。可以理解的是,承载面123/124为波峰121的上壁面,也即远离屋面龙骨的一面。每个波峰121上的承载面123/12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此时相邻两光伏板200搭接在同一个承载面123/124上。当然,每个波峰121上的承载面123/124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多个,则使得相邻两光伏板200各搭接在一个承载面123/124上。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在此不做限定。该承载面123/124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为了使得光伏面与波峰121的承载面123/124之间的接触更为稳固,可选地,承载面123/124设置为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接锁边112凸出于光伏板200,而又遭遇强降雨时,光伏板200会将雨水导入至连接锁边112下方的凸台上,且由于排水不及时很容易导致连接锁边112下方的承载台积水,从而使得积水很容易漫过连接锁边112以从连接锁边112的连接处渗入屋内,造成漏水隐患。而使得承载面123/124凸出于连接锁边112的顶部,也即承载面123/124的高度高于连接锁边112的顶面,则在多块屋面板100通过连接锁边112的连接方式形成完整屋面后,波峰121的承载面123/124可为光伏板200提供安装面,并保证光伏板200能够高于屋面板100的左右连接锁边112,使得连接锁边112位于光伏板200的下方,且与光伏板200间隔设置。如此,可通过光伏板200遮挡相邻两屋面板100的连接锁边112的连接处,在满足光伏板200安装的同时避免屋面板100的连接锁边112遭受强降雨时的雨水浸泡,进而减小漏水隐患。
本申请屋面板100安装于屋面龙骨和光伏板200之间,可使得光伏屋顶具有很好的防火性能。而通过使得屋面板100的屋面板100中部朝上凸折形成波峰121,波峰121具有承载面123/124,承载面123/124凸出屋面板100两侧的连接锁边112。则在多块屋面板100通过连接锁边112的连接方式形成完整屋面后,光伏板200安装在波峰121的承载面123/124上,并保证光伏板200能够高于屋面板100的左右连接锁边112,使得连接锁边112位于光伏板200的下方,且与光伏板200间隔设置。如此,可通过光伏板200遮挡相邻两屋面板100的连接锁边112的连接处,在满足光伏板200安装的同时避免屋面板100的连接锁边112遭受强降雨时的雨水浸泡,进而减小漏水隐患,提高屋面光伏系统的防漏水效果。此外,屋面板100的中部朝上凸折形成波峰121,则屋面板100的下部对应波峰121的位置形成可与中间固定支座420适配连接的凹槽150。如此,在组装形成光伏屋顶时,屋面板100的中部和两侧均与屋面龙骨固定连接,减小了受力跨度,增大受力面积,提升了屋面板100与屋面龙骨的连接稳固性,进而提高了屋面板100的抗风揭能力,且使得屋面板100的中部不易发生变形,进而解决了屋面板100因风揭而导致的光伏板200隐裂的问题。
实际而言,如图2、图9、图12、图15及图16所示,屋面光伏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屋面板100,相邻两屋面板100通过相邻两连接锁边112连接,相邻两连接锁边112配合后形成锁合结构111,锁合结构111位于相邻两波峰121之间并位于承载面123/124的下方。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屋顶的面积选择屋面板100的数量和尺寸。使得相邻两屋面板100的连接锁边112连接以形成锁合结构111,则多个屋面板100通过锁合结构111连接成完整的屋面后,光伏板200遮挡于锁合结构111的上方,以防止锁合结构111处漏水。
承载面123/124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请参照图3、图4、图8至图17所示,波峰121呈多段弯折设置,以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肩部125和凸设于肩部125顶部的一个支撑凸起126,支撑凸起126连接两个肩部125,承载面123形成于肩部125的顶面,承载面123用以支撑光伏板200的侧边,相邻两波峰121上的各一个承载面123共同形成一个第一安装位。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承载面123为平面。第一安装位用于供光伏板200安装。使得每一个波峰121具有两个承载面123,相邻两光伏板200的侧边各搭接在一个承载面123上,则两个承载面123分布于波峰121的两侧,相邻两光伏板200的侧边可以同时安装于一个波峰121上。而每个光伏板200的两个侧边各搭接在相邻两波峰121上的一个承载面123上,则三个波峰121便可实现两块光伏板200的安装,可充分利用每一个波峰121,减少波峰121的设置数量,同时便于实现光伏板200在波峰121上的定位安装。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19所示,波峰121还包括凸设于肩部125顶部的支撑凸起126,支撑凸起126位于两承载面123之间,以使各第一安装位形成于相邻两支撑凸起126之间。该支撑凸起126可以凸设于肩部125的顶面,也可以直接由肩部125的顶面向上凸设形成。可选地,支撑凸起126由肩部125的顶面向上凸设形成。如此,支撑凸起126的下方形成卡接槽152,可与中间固定支座420适配卡接,进一步提升屋面板100与屋面龙骨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可选地,卡接槽152的槽口为一缩口,所述中间固定支座420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卡接槽152内,并与所述卡接槽152相匹配,以避免中间固定支座420脱离。支撑凸起126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六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对应地,中间固定支座420的横截面形状与支撑凸起126的横截面形状基本相同。此处的相同指的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通过使得支撑凸起126位于两个承载面123之间,使得各第一安装位形成于相邻两支撑凸起126之间,则支撑凸起126可对光伏板200的侧边起限位和定位的作用,防止光伏板200在两个波峰121之间移动,且使得光伏板200在屋面板100上的安装更为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肩部125包括第二侧壁141和第二顶壁142,第二侧壁141沿上下延伸,并与波底110110连接,第二顶壁142一端连接第二侧壁141,另一端连接支撑凸起126。可选地,两个肩部125的第二侧壁141自下朝上相互靠近,两个第二侧壁141使得连接槽151的槽口呈扩口,从而便于中间固定支座420伸入。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50具有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连接槽151和卡接槽152,其中,连接槽151的槽口则呈扩口,以便于中间固定支座420伸入到连接槽151内。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图8、图9、图12、图15至图20,支撑凸起126的侧面形成卡接角122。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由支撑凸起126的侧面部分向外凸出以形成卡接角122,即,卡接槽152的槽侧壁朝外凹陷以形成卡接角。该卡接角122使得卡接槽152的槽口为一缩口,例如使得支撑凸起126的横截面呈六边形;也可以由支撑凸起126的侧边部分向内凹陷以形成卡接角122,例如使得支撑凸起126的横截面呈类似沙漏的形状。
一些实施例中,卡接角122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支撑凸起126具有第一顶壁131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132,每一个第一侧壁132均具有相连的第一弯折段133和第二弯折段134,两个第一弯折段133的下端与两个肩部一一对应连接,第二弯折段134的上端与第一顶壁131连接,并且,第一弯折段133和第二弯折段134呈夹角设置,以构成卡接角。
可选地,两第一弯折段133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上端之间的距离;两第二弯折段134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上端之间的距离。如此,使得两个第一弯折段133下端之间形成缩口,从而避免了中间固定座420脱离。
承载面124另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是,请一并参照图18至图20,波峰121的顶面构成承载面124。结合上述设置有支撑凸起126的实施例,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18至图20,承载面124形成于支撑凸起126的顶面,相邻两承载面124共同形成一第二安装位。承载面124具体为平面。第二安装位用于供光伏板200安装。使得承载面124形成于支撑凸起126的顶面,相邻两承载面124共同形成一第二安装位,则光伏板200可以直接放置在相邻两波峰121的支撑凸起126的顶面上,更加便于光伏板200的安装。通过使得肩部125形成承载面123,或者,支撑凸起126形成承载面124,则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将光伏板200安装在肩部125或者支撑凸起126上,满足用户的不同安装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屋面板100安装完毕后,将带铝合金边框的光伏板200放置于屋面板100的波峰121之上,由波峰121的支撑凸起126的顶面支撑光伏板200;在波峰121上固定夹具300,由在夹具300的两压板上设置压块以同时压固同一光伏板200的同一侧边,从而将光伏板200压紧。具体还可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光伏板200与夹具300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位自一屋面板100的连接锁边112处延伸至相邻屋面板100的连接锁边112处,并跨设两波峰121和位于两波峰121之间的锁合结构111。如此,使得光伏板200安装至第二安装位时,光伏板200可横跨两块相邻的屋面板100,在满足光伏板200与屋面板100之间安装的同时,光伏板200能够完全遮挡相邻两屋面板100之间的锁合结构111,进一步提升防漏水效果。且使得每块光伏板200的长度可以设置的更长,则可减小光伏板200的使用数量,简化安装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雨水堆积造成屋面板100及光伏板200的损坏,屋面板100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具体可以开设在避开连接锁边112和波峰121的波谷110处,也可以开设在设置连接锁边112的承载台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地,排水槽设置在波谷110的最低处或者承载台的最低处,则可经排水槽快速将雨水汇集并排出,防止雨水堆积而腐蚀屋面板100及光伏板2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屋顶,请参照图7至图14,光伏屋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屋面板100、屋面龙骨、边侧滑动支座410、中间固定支座420及次檩条支架430。屋面龙骨可以包括保温层510、屋面主檩条520、屋面次檩条530、屋面底板540及屋面持力板550。
屋面板100和与其呈垂直关系的屋面檩条通过边侧滑动支座410及中间固定支座420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在保证屋面屋面板100与檩条有可靠固定的同时,同样满足热胀冷缩引起的屋面板100长度变形;在屋面板100和檩条之间铺设保温层510,具备保温和隔热的功能;在屋面檩条底部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屋面底板540,保证本构造内侧的美观。本屋面系统采用的屋面板100与相邻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将屋面板100的公肋边、边侧滑动支座410的连接片、另一屋面板100的母肋边通过专用工具进行360°卷边,边侧滑动支座410通过自攻螺钉与屋面檩条机械固定。本屋面系统采用的屋面板100波峰121可与中间固定支座420进行扣合连接,中间固定中间固定支座420通过自攻螺钉与屋面檩条机械固定。
边侧滑动支座410例如但不限于为矩形结构或类矩形结构,中间固定支座420的一端为钩子的结构,使得该钩子的一端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插入到波峰121下的凹槽150内。屋面板100可以采用通长结构及非通长结构。屋面板100采用通长结构的时,其自光伏屋顶的屋脊至屋檐方向,只含有一个屋面板100,即屋面板100为通长结构,仅需沿屋脊方向并排铺装该屋面板100即可完成光伏屋顶的拼装。屋面板100采用非通长结构时,在进行光伏屋顶拼装的过程中,需要沿屋脊方向及屋脊至屋檐两个方向进行拼装。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屋面光伏系统,请参照图15至图20,包括光伏板200以及屋面板100,屋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及效果参照上述实施例,光伏板200安装于屋面板100的承载面123/124,由于本申请屋面光伏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光伏板200与屋面板100一种可实现的安装方式是,光伏板200安装于屋面板100的第一安装位,即,波峰121的顶面构成承载面123,光伏板200的两侧边分别搭接于相邻两波峰121的顶面。
可选地,光伏板200的两宽度方向上的侧边分别搭接于相邻两波峰121上的各一个承载面123。如此,用户可以沿与屋面檩条相一致的方向安装光伏板200。
光伏板200与屋面板100另一种可实现的安装方式是,光伏板200安装于屋面板100的第二安装位,即,波峰121呈多段弯折设置,以具有两个肩部125以及一个支撑凸起126,肩部125的顶面构成承载面124,光伏板200的两侧边分别搭接于相邻两波峰121上的各一个肩部125。
可选地,光伏板20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边分别邻近相邻两屋面板100的相互远离的各连接锁边112。如此,用户还可沿与屋面檩条垂直的方向安装光伏板200。则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光伏板200的拼装方向,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一些实施例中,屋面光伏系统具有依次设置的多个屋面板100和多个光伏组件,屋面板100的宽度方向沿多个屋面板100的排布方向,多个光伏组件沿屋面板100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光伏组件包括沿屋面板100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光伏板200。
进一步地,屋面光伏系统还包括夹具300,夹具300安装于波峰121,并抵接于光伏板200的顶面,以使光伏板200被夹持在夹具300和承载面123/124之间。
夹具300与波峰121安装的一种可实现方式是,卡接角122用以供夹具300卡接配合。夹具300可以但不限于金属材质。通常地,该夹具300具有两相对的压板,两压板对应压合两相邻的光伏板200的侧边,以保证光伏板200与屋面板100的稳固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该卡接角122与夹具300卡接配合,在保证夹具300夹紧支撑凸起126的同时通过卡接角122防止夹具300往远离屋面龙骨的地方脱出,则使得夹具300可将光伏板200稳固地压合在承载面123上。通过使得支撑凸起126的侧面形成与夹具300卡接配合的卡接角122,则充分利用波峰121,无需额外设置金属导轨供夹具300安装,简化安装步骤,且减小屋面荷载。
屋面板100安装完毕后,将与屋面板100尺寸模数相匹配的带铝合金边框的光伏板200内嵌于相邻两个波峰121之间,并将光伏板200放置波峰121的承载面123上,采用夹具300使光伏板200与波峰121压紧固定。如此,使得光伏板200能够完全遮挡相邻两屋面板100的连接锁边112,进一步提升整体的防漏水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肩部125构成承载面123时,夹具300具有主体部310和抵接部320,主体部310安装于支撑凸起126,并位于光伏板200长度方向的一侧,光伏板200的长度方向沿多个屋面板100的排布方向;抵接部320抵接于光伏板200的顶面。
可选地,光伏板200的两个长侧边均对应设置有夹具300,夹具300和承载面123共同将光伏板200的两个长侧边夹持,起到很好的防风揭的效果。进一步地,光伏板200的每一个长侧边在对应每一个支撑凸起126均设置一个夹具300。
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凸起126构成承载面124时,夹具300位于相邻两个光伏板200之间,夹具300具有主体部310和两个抵接部320,主体部310安装于支撑凸起,抵接部320抵接于光伏板200的顶面,且两个抵接部320与相邻的两个光伏板200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每一个光伏板200对应设置四个夹具300,四个夹具300分布于光伏板200的四个角部,将光伏板200的四个角部固定。相邻两个光伏板200共用两个夹具3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屋面板,所述屋面板的两侧边分别形成连接锁边,所述屋面板的中部朝上凸折形成波峰,所述波峰设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凸出于所述连接锁边的顶部;一所述屋面板的所述连接锁边与相邻的另一所述屋面板的所述连接锁边连接,相邻两连接锁边配合后形成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位于相邻两所述波峰之间;以及,
光伏板,搭接于所述承载面,并位于所述锁合结构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的顶面构成所述承载面,所述光伏板的两侧边分别搭接于相邻两所述波峰的顶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呈多段弯折设置,以具有两个肩部以及连接两所述肩部的一个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的顶面构成所述承载面,所述光伏板的两侧边分别搭接于相邻两所述支撑凸起的顶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光伏系统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具有主体部和抵接部,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支撑凸起,并位于所述光伏板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光伏板的长度方向沿多个所述屋面板的排布方向;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光伏板的顶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呈多段弯折设置,以具有两个肩部以及连接两个所述肩部的一个支撑凸起,所述肩部的顶面构成所述承载面,所述光伏板的两侧边分别搭接于相邻两所述波峰上的各一个所述肩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光伏系统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光伏板之间,所述夹具具有主体部和两个抵接部,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支撑凸起,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光伏板的顶面,且两个所述抵接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板一一对应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光伏系统还包括中间固定支座,所述波峰形成开口朝下的凹槽,所述中间固定支座伸入所述凹槽卡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连接槽和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槽口为缩口,所述中间固定支座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卡接槽内,并与所述卡接槽相匹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的槽侧壁朝外凹陷以形成卡接角,以使得所述卡接槽的槽口为缩口,所述卡接角用以供夹角安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光伏系统具有依次设置的多个所述屋面板和多个光伏组件,所述屋面板的宽度方向沿多个所述屋面板的排布方向,多个所述光伏组件沿所述屋面板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沿所述屋面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光伏板。
CN202111173263.9A 2021-10-08 2021-10-08 屋面光伏系统 Pending CN1140459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3263.9A CN114045986A (zh) 2021-10-08 2021-10-08 屋面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3263.9A CN114045986A (zh) 2021-10-08 2021-10-08 屋面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5986A true CN114045986A (zh) 2022-02-15

Family

ID=80205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3263.9A Pending CN114045986A (zh) 2021-10-08 2021-10-08 屋面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598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1954A (zh) * 2021-11-26 2022-04-15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压型金属屋面光伏系统
WO2024032771A1 (zh) * 2022-08-12 2024-02-15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1954A (zh) * 2021-11-26 2022-04-15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压型金属屋面光伏系统
CN114351954B (zh) * 2021-11-26 2022-07-19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压型金属屋面光伏系统
WO2024032771A1 (zh) * 2022-08-12 2024-02-15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3981B2 (en) Structure for securing solar cell modules and frame and securing member for solar cell modules
CN114045986A (zh) 屋面光伏系统
RU2670820C9 (ru) Панель, сборка панелей и кровля
WO2010071085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設置架台、その施工方法、及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KR20130142993A (ko) 태양광 에너지 수집 설비
CN216196054U (zh) 屋面光伏系统
CN211080801U (zh) 装配式屋面防漏系统
CN105926861A (zh) 可适应热胀冷缩的双层屋面板系统
CN216616587U (zh) 屋面板
GB2497276A (en) Panel roofing frame with hook and click connection
CN205777124U (zh) 可适应热胀冷缩的双层屋面板系统
CN111561110A (zh) 一种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及快装夹具
CN216973980U (zh) 一种光伏安装结构
CN216239267U (zh) 一种金属屋面伸缩屋脊
CN217630881U (zh) 一种屋面背板及屋面结构
CN212534829U (zh) 一种光伏建筑固定装置
CN205777131U (zh) 可提高抗风揭性能的双层屋面板系统
CN114482415A (zh) 金属屋面光伏系统
CN212358880U (zh) 厂房屋顶一体化光伏电站
JPH10317620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等の屋上設備機器を設置した屋根の換気構造
CN215858670U (zh) 一种导水槽及光伏屋顶
CN219281090U (zh) 中支架、屋面板组件、可集成光伏的屋面系统
CN220225986U (zh) 光伏屋顶的一体化系统
CN218061110U (zh) 一种主导水槽及包含其的屋面光伏系统
CN219732539U (zh) 导轨式抗风夹、抗风夹组件、屋面板组件以及屋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