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8260U - 一种物体翻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体翻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8260U
CN219728260U CN202320751656.1U CN202320751656U CN219728260U CN 219728260 U CN219728260 U CN 219728260U CN 202320751656 U CN202320751656 U CN 202320751656U CN 219728260 U CN219728260 U CN 219728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upporting seat
support
nu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516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宁
任易
王云华
孔文龙
白玉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ib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i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ib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i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516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8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8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8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体翻转机构,物体翻转机构包括底座、支撑座、多个定位件,底座上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在上下方向贯通;支撑座至少部分位于底座的中心孔上方,支撑座与底座通过转动件连接,使支撑座可相对底座翻转,支撑座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底座的中心孔贯通;定位件设置在支撑座远离底座的一侧,多个定位件与支撑座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物体的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体翻转机构,通过设置底座、支撑座、定位件,物体定位在支撑座上,利用物体自身的重量实现支撑座相对底座翻转,安全性高,降低物体翻转的安全风险、提高作业效率及可操作性。

Description

一种物体翻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体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某一设备零部件的底面需要人工清理,将零部件取下后通过人工进行翻转180°至其底面朝上或者将零部件吊装至滤芯组装车上,由于零部件本身重量较大,翻转零部件过程中易出现砸伤、磕碰操作人员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且操作较为困难。
如一种熔体过滤器滤筒大盖底面需要人工清理,若将利用电动葫芦手动翻转大盖,导致清理效率低下,且翻转过程中极易出现安全隐患。
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工作效率低、清理质量差等问题,亟需一种安全且易操作的翻转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体翻转机构,以解决现有物体翻转困难、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物体翻转机构,包括:
底座,所述的底座上开设有中心孔,所述的中心孔在上下方向贯通;
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的底座的中心孔上方,所述的支撑座与所述的底座通过转动件连接,使所述的支撑座可相对所述的底座翻转,所述的支撑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所述的底座的中心孔贯通;
多个定位件,所述的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座远离所述的底座的一侧,多个所述的定位件与所述的支撑座之间形成具有容纳物体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的转动件,所述的转动件包括轴承座和转轴,所述的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轴承座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的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的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的轴承连接,所述的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支撑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物体翻转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座远离所述的底座的一侧,所述的支撑板上开设有开孔,该开孔与所述的支撑座上的通孔贯通;所述的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板上还开设有多个导向孔,多个所述的导向孔设置在所述的开孔的外侧并与所述的开孔贯通,所述的定位件部分设置在所述的导向孔内并可沿所述的导向孔移动。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件包括螺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压板,所述的第一螺母、压板、第二螺母顺序套设在所述的螺杆上,所述的第二螺母与所述的支撑板相抵,所述的压板呈L形,所述的压板用于抵压待翻转物体。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件包括螺杆、螺母和压板,所述的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的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的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的螺母,所述的压板套设在所述的螺杆下并位于所述的螺母下方。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座的前侧和\或后侧开设有穿孔,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支座,所述的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的支撑座的穿孔相对应的通孔,通过在所述的穿孔和所述的通孔内安装紧固件以限制所述的支撑座翻转。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支撑座均为方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的上部设置有扶手,所述的扶手包括第一杆、第二杆以及第三杆,所述的第一杆的一端、第二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的底座连接,所述的第一杆的另一端、第二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三杆的相对两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体翻转机构,通过设置底座、支撑座、定位件,物体定位在支撑座上,利用物体自身的重量实现支撑座相对底座翻转,安全性高,降低物体翻转的安全风险,提高作业效率及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体翻转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体翻转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体翻转机构的底座的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体翻转机构的支撑座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体翻转机构的支撑座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体翻转机构的定位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体翻转机构的定位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以上附图中:
1-底座,11-中心孔;
2-支撑座,21-通孔,22-穿孔;
3-定位件,31-螺杆,32-第一螺母,33-第二螺母,34-压板;
3’-定位件,31’-螺杆,32’-螺母,33’-压板;
4-支撑板,41-开孔,42-导向孔;
5-转动件,51-轴承座,52-转轴,53-轴承;
6-支座,61-通孔;
7-扶手,71-第一杆、第二杆,72-第三杆;
8-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至图7所示的物体翻转机构,物体翻转机构用于对物体进行翻转,物体可为方体、圆柱或不规则形状,翻转机构包括底座1、支撑座2、多个定位件,具体地:
参见图1-2,底座1呈中空方体结构,底座1的四周围合、上下方向贯通,即底座1上开设有中心孔11,中心孔11在上下方向贯通,即底座1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左右相对设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依次连接围合形成中空方体结构。
支撑座2与底座1通过转动件5连接,使支撑座2可相对底座1翻转,支撑座2至少部分位于底座1的中心孔11上方,即支撑座2整体位于底座1的中心孔11上方,此时,支撑座2的底面高于底座的上表面或支撑座2的底面与底座的上表面齐平,或者,支撑座2部分位于底座1的中心孔11上方,支撑座2其余部分位于底座1的中心孔11内;或者,支撑座2一部分位于底座1的中心孔11上方,支撑座2另一部分位于底座1的中心孔11内,支撑座2剩余分位于底座1的中心孔11下方,此时支撑座2底部与底面保持间距。支撑座2的侧部与底座1相对应的侧部之间具有间隙,当支撑座2翻转时不会碰触撞到底座1。
支撑座2呈中空方体结构,支撑座2的四周围合、上下方向贯通,支撑座2上开设有通孔21,该通孔21与底座1的中心孔11对应且贯通,当物体放置在支撑座2上,翻转后物体的相对两端均可从通孔21、中心孔11露出,可更好地对物体的两端均进行清洗、操作等处理。
翻转机构还包括多个定位件,定位件设置在支撑座2远离底座的一侧,多个定位件与支撑座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物体的空间,多个定位件的设置位置和之间的间距根据所需翻转物体的外形尺寸进行设计,当物体放置在支撑座2上,通过定位件与物体相抵,可将物体卡紧,在支撑座2相对底座1翻转时,物体不会脱离支撑座2,安全性高。
参见图1-2,转动件5的结构为:支撑座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转动件5,转动件5包括转轴52和轴承座51,轴承座51设置在底座1上,轴承座51上设置有轴承53,转轴52的一端与轴承连接,转轴52的另一端与支撑座2的一侧连接,转轴52沿水平方向延伸,转轴52的轴向与支撑座2通孔的中心线垂直,转轴52的轴向与定位件的延伸方向垂直。当物体放置在支撑座2上,在物体的重力作用下,支撑座2可相对底座1翻转。
进一步地,物体翻转机构还包括支撑板4,支撑板4为方形,支撑板4设置在支撑座2远离底座1的一侧,支撑板4上开设有开孔41,该开孔41与支撑座2上的通孔贯通;定位件设置在支撑板远离支撑座的一侧,多个定位件与支撑座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物体的空间。支撑板4可增强支撑座2的支撑强度,支撑板4可根据物体外形尺寸进行更换,操作方便。
参见图1-2,支撑板4和支撑座2成为方体结构,支撑板4的表面积可与支撑座2的表面积相等,支撑板4的四周侧面分别与支撑座2的四周侧面齐平。
进一步地,支撑板4上还开设有多个导向孔42,多个导向孔42设置在支撑板4的开孔41的外侧并与开孔贯通,定位件部分设置在导向孔42内并可沿导向孔42移动,当针对不同外形尺寸的物体,通过调节定位件的位置来对不同尺寸的物体进行定位紧固。
参见图4-5,支撑板4的开孔为圆形,导向孔42沿该开孔的径向延伸,导向孔42为长条形,其具有一定长度,导向孔42设置有四个,四个导向孔42分别位于该开孔的四周,相应地的定位件设置有四个,可更好地定位物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图6-7,定位件3包括螺杆31、第一螺母32、第二螺母33、压板34,第一螺母32、压板34、第二螺母33顺序套设在螺杆31上,第一螺母32与压板34相邻限制压板34脱离螺杆31,第二螺母33与支撑板4相抵以支撑螺杆31,压板34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垂直连接呈L形,压板34用于抵压待翻转物体,此时,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一个内面与物体相抵。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定位件3’包括螺杆31’、螺母32’和压板33’,螺杆31’的一端与支撑座2固定连接(如焊接),螺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螺母32’,压板33’套设在螺杆31’下并位于螺母32’下方,压板33’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垂直连接呈L形,压板33’用于抵压待翻转物体,此时,第一板和第二板中的一个内面与物体相抵,螺母32’用于限制压板33’脱离螺杆31’,此种实施方式适用于尺寸固定的物体。
当针对重量较大的物体时,通过电动葫芦或其他起重器械配合吊装带把物体吊装至支撑座2上,无需通过人工搬运至支撑座2上,电动葫芦具有吊钩,物体上通常设置有穿孔,可在吊钩与物体的穿孔之间系上吊装带,可将电动葫芦与物体连接,对于重量较大的物体,通过电动葫芦将物体搬运至支撑座2上进行翻转180°,缓慢下放电动葫芦,支撑座2会根据重心的变化实现物体翻转,实现物体翻面的效果,作业过程中人员远离物体翻转机构1米以上距离,降低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其中,电动葫芦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手段。
当针对重量较小的物体时,支撑座2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转动件5,支撑座2的前侧和\或后侧开设有穿孔22,底座1上设置有支座6,支座6上开设有与支撑座2的穿孔22相对应的通孔61,通过在穿孔22和通孔61内安装紧固件以限制支撑座2翻转,此时,人工将物体放置在支撑座2上而物体还未放置稳妥时,支撑座2不会发生翻转,待物体放置稳定且固定物体后,再取下紧固件,在重力作用下,支撑座2相对底座1翻转,降低物体翻转的安全风险,操作安全性更高。支撑座2的穿孔和支座上的通孔可为圆孔或方孔,紧固件为圆管或方体管。
进一步地,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扶手7,扶手7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杆和第二杆以及连接第一杆和第二杆的第三杆72,第一杆的一端、第二杆的一端均与底座1连接,第一杆的另一端、第二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杆72的相对两端连接,方便推动翻转机构。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8,如两个6寸尼龙万向轮和两个6寸尼龙定向轮,可实现自由转运物体,适应大多数工况场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体翻转机构,通过设置底座1、支撑座2、定位件,物体定位在支撑座2上,利用物体自身的重量实现支撑座2相对底座1翻转,安全性高,降低物体翻转的安全风险、提高作业效率及可操作性;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可靠性高;故障率低,几乎没有维护点,无需二次投入;解决了翻转过程中压伤人员的风险,在翻转过程中不会发生滑落、脱离、回转等突发的异常情况,操作人员与翻转机构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能够提前发觉并进行异常情况处理;在试用期间没有发生任何打滑、脱轨、回转等异常情况。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体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的底座上开设有中心孔,所述的中心孔在上下方向贯通;
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的底座的中心孔上方,所述的支撑座与所述的底座通过转动件连接,使所述的支撑座可相对所述的底座翻转,所述的支撑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所述的底座的中心孔贯通;
多个定位件,所述的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座远离所述的底座的一侧,多个所述的定位件与所述的支撑座之间具有用于容纳物体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的转动件,所述的转动件包括轴承座和转轴,所述的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轴承座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的转轴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的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的轴承连接,所述的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支撑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体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体翻转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座远离所述的底座的一侧,所述的支撑板上开设有开孔,该开孔与所述的支撑座上的通孔贯通;所述的定位件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体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上还开设有多个导向孔,多个所述的导向孔设置在所述的开孔的外侧并与所述的开孔贯通,所述的定位件部分设置在所述的导向孔内并可沿所述的导向孔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体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件包括螺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压板,所述的第一螺母、压板、第二螺母顺序套设在所述的螺杆上,所述的第二螺母与所述的支撑板相抵,所述的压板呈L形,所述的压板用于抵压待翻转物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件包括螺杆、螺母和压板,所述的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的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的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的螺母,所述的压板套设在所述的螺杆下并位于所述的螺母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的前侧和\或后侧开设有穿孔,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支座,所述的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的支撑座的穿孔相对应的通孔,通过在所述的穿孔和所述的通孔内安装紧固件以限制所述的支撑座翻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支撑座均为方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的上部设置有扶手,所述的扶手包括第一杆、第二杆以及第三杆,所述的第一杆的一端、第二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的底座连接,所述的第一杆的另一端、第二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三杆的相对两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
CN202320751656.1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物体翻转机构 Active CN219728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1656.1U CN219728260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物体翻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1656.1U CN219728260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物体翻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8260U true CN219728260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62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51656.1U Active CN219728260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物体翻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8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28260U (zh) 一种物体翻转机构
CN215558350U (zh) 一种吊具
CN210349008U (zh) 一种消防车发动机拆装翻转台架
CN106392445B (zh) 挂车底盘焊接翻转装置
JP2022075301A (ja) 車輪保持機能を高めたホイールドーリー
CN206185395U (zh) 挂车底盘焊接翻转装置
CN208631927U (zh) 一种换热器专用设备吊装机构
CN211220466U (zh) 一种翻转式风炮机构
CN210450301U (zh) 轴承座翻转机构及轴承座翻转系统
CN112975610B (zh) 用于轧辊磨床的砂轮翻转装置
CN217035151U (zh) 翻转保护装置及翻转系统
CN201940773U (zh) 一种翻转焊接装置
US2062520A (en) Portable power tool and mounting
CN214291813U (zh) 一种球面销固定环拆卸工装
CN218905210U (zh) 轮毂制动鼓拆装辅助设备
CN210985890U (zh) 电机转子承载台车
CN219603087U (zh) 一种构件翻转吊运辅助工具
CN219259289U (zh) 一种连铸坯翻钢工装结构
CN215700858U (zh) 研磨机磨盘快拆结构
CN220078318U (zh) 工件通用吊钩
CN214001680U (zh) 一种便于放置焊枪的物料车
CN217728711U (zh) 一种车辆变速器维修托架
CN219338734U (zh) 一种具有吊装结构的模具
CN220094469U (zh) 一种仓泵检修工具
CN209479551U (zh) 一种车上设备安装支架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