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8053U - 一种车辆外饰件、水切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外饰件、水切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8053U
CN219728053U CN202320818718.6U CN202320818718U CN219728053U CN 219728053 U CN219728053 U CN 219728053U CN 202320818718 U CN202320818718 U CN 202320818718U CN 219728053 U CN219728053 U CN 219728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ositioning
clamping
section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87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志
俞裕生
王鹏
张富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87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8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8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8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外饰件、水切总成及车辆,车辆外饰件包括饰条和温度装置,所述饰条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透光区域;所述主板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设有两个定位部,两个所述定位部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温度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模组、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持部和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部,两个所述卡持部和两个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周侧边;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主板内表面,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朝向所述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位于两个所述定位部之间;沿所述车辆外饰件厚度方向,两个所述卡持部均与两个所述定位部卡持,沿所述车辆外饰件长度方向,两个所述限位部均与两个所述定位部卡持。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外饰件、水切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外饰件、水切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内部的温度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汽车使用体验。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人们常常需要提前打开车内的空调,待车内温度合适后再进入汽车内部。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将车内温度外显的装置,使得人们在车外能够实时查看车内温度是否适宜,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用车舒适度。然而,现有的车内温度外显装置通常通过夹持或者胶粘的方式固定于车身。在汽车长时间行驶持续抖动的过程中,温度外显装置容易脱离原来固定的位置,影响温度外显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外饰件、水切总成及车辆,已解决现有温度外显装置安装不牢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外饰件,包括饰条和温度装置,
所述饰条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透光区域;
所述主板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设有两个定位部,两个所述定位部相对且间隔设置;
所述温度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模组、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持部和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部,两个所述卡持部和两个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周侧边;
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主板内表面,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朝向所述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位于两个所述定位部之间;沿所述车辆外饰件厚度方向,两个所述卡持部均与两个所述定位部卡持,沿所述车辆外饰件长度方向,两个所述限位部均与两个所述定位部卡持。
一种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定位部设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定位部的卡槽围绕所述透光区域周缘;
每一所述限位部的相对两端凸出所述卡持部,或者,每一所述限位部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凸出所述显示模组的背面,一个所述定位部的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卡持两个所述限位部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定位部的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卡持两个所述限位部的另一端。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包括所述第一定位段和所述第二定位段,所述第一定位段凸设于所述主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定位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段远离所述主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段与所述第一定位段呈夹角设置且与所述内表面间隔相对;
一个所述卡持部与一个所述定位部卡持,所述显示模组在宽度方向上夹持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段之间,所述卡持部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段与所述内表面之间,且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上述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定位段卡持。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卡持部由软塑胶制备而成,所述限位部由硬塑胶制备而成。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域为贯穿所述主板的多个透光微孔组成。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装置还包括控制模组和测温模组,所述测温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且信号连接;所述测温模组能够实时采集温度数据并向所述控制模组发送所述温度数据,所述控制模组能够接受所述温度数据,并向所述显示模组发送显示信号,所述显示模组能够接受所述显示信号,并显示温度图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切总成,包括本体和所述车辆外饰件,所述车辆外饰件连接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背向所述本体。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段设有两个卡持凸起,两个所述卡持凸起凸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卡持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段的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
所述饰条包括两个卡扣部,两个所述卡扣部位于所述主板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端;
所述车辆外饰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段,所述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卡扣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持凸起卡持。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两个第一支撑凸起,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沿着所述第一段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且位于两个所述卡持凸起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相背倾斜一定角度;
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抵持所述温度装置背向所述主板的表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水切总成包括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包括第四表面,所述第一段宽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段宽度方向的一侧连接,且第一表面和第四表面背向设置;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呈夹角设置且形成安装槽。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水切总成、车门和车门玻璃,所述车门玻璃安装于所述车门的视窗口,所述水切总成通过所述水切总成的安装槽安装于所述车门的视窗口的钣金边缘。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第四表面朝向所述车辆内部,所述水切总成的第二段与所述车门玻璃抵持,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朝向所述车辆外侧。
一种实施例中,包括车载电源,用于为所述车辆供电;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车载电源电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包括空调系统,用于调节所述车辆内部的温度;所述空调系统与所述控制模组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组能够向所述空调系统发出调节信号,所述空调系统能够接收所述调节信号,并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所述车辆内部的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将车内温度外显的车辆外饰件,其中温度装置通过两个卡持部和两个限位部卡持于饰条一侧,实现了显示屏在饰条上的紧固定位,提高了温度装置的安装稳定性,提升了显示屏透过饰条将车辆内部的温度外显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水切总成的剖面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本体的剖面结构图;
图4是图2所示的饰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温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外饰件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外饰件沿着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的水切总成的装配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车辆100的结构示意图。
车辆100包括水切总成10、车门20和车门玻璃30。车门玻璃30安装于车门20的视窗口,水切总成10安装于车门20钣金处并抵持车门玻璃30,用于密封车门玻璃30与车门20的视窗口之间的间隙。同时,水切总成10还可以起到装饰车门20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所提及的“内”、“外”等方位用词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所示方位进行的描述,以朝向车辆100内部为“内”,以朝向外界为“外”,其并不形成对水切总成10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限定。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水切总成10的剖面分解图。
水切总成10包括本体11和外饰件12,外饰件12安装于本体11一侧。
本体11大致呈条状,由软塑胶制成。本体11包括第一段111和第二段112,第一段111和第二段112呈夹角设置,第一段111和第二段112之间形成安装槽113。本体11能够通过安装槽113安装于车门20钣金边缘。
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图2所示的本体11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的,第一段111大致为长条板体,其包括第一表面1111和第二表面1112。第一表面1111和第二表面1112沿着第一段111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第一段111上设有两个卡持凸起114、两个第一支撑凸起116、第二支撑凸起117和两个第三支撑凸起118。
两个卡持凸起114凸设于第一表面1111,且位于沿着第一段111的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两个卡持凸起114相较于第一表面1111倾斜设置,且沿着第一段111的宽度方向相背倾斜;两个卡持凸起114用于卡持外饰件12。
两个第一支撑凸起116设于第一表面1111,两个第一支撑凸起116沿着第一段111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并且位于两个卡持凸起114之间。两个第一支撑凸起116相背倾斜一定角度形成大致呈唇边状的抵持结构,两个第一支撑凸起116倾斜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90度。两个第一支撑凸起116用于抵持外饰件12。
第二支撑凸起117设于第一表面1111,并且位于一个卡持凸起114和一个第一支撑凸起116之间,用于抵持外饰件12。两个第三支撑凸起118设于第二表面1112,沿着第一段111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用于抵持车门20钣金。两个第三支撑凸起118均朝向第一段111与第二段112的连接处倾斜一定角度。
本实施例中,两个卡持凸起114、两个第一支撑凸起116、第二支撑凸起117和两个第三支撑凸起118均为沿着第一段1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凸起,可以理解为其长度与第一段111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卡持凸起114、第一支撑凸起116、第二支撑凸起117和第三支撑凸起118的长度也可以短于第一段111的长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卡持凸起114、第一支撑凸起116、第二支撑凸起117和第三支撑凸起118不是长条的凸筋,也可以是间断设置的多个凸起。比如卡持凸起114为沿着第一段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构成。
第二段112为长条板体,包括第三表面1121和第四表面1122。第三表面1121和第四表面1122沿着第二段112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第一段111一侧与第二段112一侧连接,第三表面1121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并连接,第三表面1121与第二表面连接形成安装槽113。
第二段112设有数个刮水舌115。数个刮水舌115设于第四表面1122。数个刮水舌115沿着第二段11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刮水舌115的延伸方向与本体11的延伸方向相同。刮水舌115朝向第二段112与第一段111连接的一端倾斜一定角度,倾斜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用于与车门玻璃30抵持。刮水舌115能够起到部分密封作用,可避免灰尘或液体从车门20钣金与车门玻璃30之间的缝隙进入车辆100内,而且在雨天,车门玻璃30上存留有雨水时,倾斜的刮水舌115可在升降车门玻璃30时将车门玻璃30上存留的雨水刮掉,避免雨水进入车辆100内,保证车门玻璃30的洁净。本实施例中,刮水舌115有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刮水舌115的数目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4,图4是图2所示的饰条13的结构示意图。
外饰件12包括饰条13和温度装置14,温度装置14可拆卸的设置于饰条13的一侧。
饰条13大致呈长条形薄板状。本实施例中,饰条13由铝合金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饰条13也可以由不锈钢或注塑材料制成,其中注塑材料包括热塑性弹性体(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材料或聚氯乙烯(PVC,polyvinyl chloride)。饰条13作为结构件能够增加水切总成10的结构强度,同时饰条13作为装饰件也能够提升车门20视窗处的美观程度。
饰条13包括主板131和两个卡扣部132。两个卡扣部132位于主板131的相对两端,且两个卡扣部132相对于主板131相向弯曲一定角度,用于与本体11配合。
本实施例中,主板131包括内表面1311和外表面1312,内表面1311和外表面1312沿着主板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两个卡扣部132由主板131的沿着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向内表面1311方向弯折形成;具体是呈弧形弯折。当然也可以呈角度弯折。
饰条13还包括两个定位部133,定位部133设于主板131的内表面1311。定位部133大致呈长条状,其延伸方向与饰条13的延伸方向相同,定位部133的长度与饰条13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两个定位部133沿着主板131的宽度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用于卡持温度装置14。
具体的,定位部133包括第一定位段1331和第二定位段1332,第二定位段1332连接于第一定位段1331。第一定位段1331凸设于内表面1311,第二定位段1332连接于第一定位段1331远离内表面1311的一端,并与第一定位段1331呈夹角设置;且第二定位段1332与内表面1311间隔设置,形成卡持空间。第一定位段1331与第二定位段1332均沿着饰条13的延伸方向延伸。可以理解,定位部133的截面大致呈倒“L”型。
每一定位部133上均设有两个卡槽134,两个卡槽134间隔设置。卡槽134自第二定位段1332远离内表面1311一侧的表面朝向内表面1311凹陷至第一定位段1331,且卡槽134沿着主板131的宽度方向延伸并贯穿定位部133。可以理解,两个定位部133上共设有四个卡槽134,四个卡槽134两两相对,均用于限位温度装置14。
主板131上还设有透光区域135,用于透过温度装置14显示的图像。透光区域135的形状与温度装置14的显示屏区域适配。透光区域135设于内表面1311,具体位于两个定位部133之间,两个定位部133的四个卡槽134排列于透光区域135周缘。本实施例中,透光区域135为矩形,四个卡槽134具体是位于透光区域135四个角部相对应的位置。可以理解,两个定位部133的四个卡槽134围成的区域在主板131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面能够覆盖透光区域135的投影面。
本实施例中,透光区域135通过在主板131上利用镭雕出多个透光微孔而形成。透光微孔沿着主板131的厚度方向贯穿内表面1311和外表面1312。主板131的外表面1312对应透光区域135的部分还设有透明保护层(图未示),透明保护层能够在不妨碍透光区域135透光的前提下,阻碍车辆100外部的雨水灰尘进入透光微孔形成堵塞。
请参阅图5,图5是图2所示的温度装置14的结构示意图。
温度装置14用于检测并显示车辆100内部的温度,包括显示屏141、控制模组142和测温模组143。
显示屏141包括显示模组1411、两个卡持部1412和两个限位部1413,两个卡持部1412和两个限位部1413连接于显示模组1411的周侧边。具体的,显示模组1411封装有外壳(图未标),两个卡持部1412及两个限位部1413固定连接于外壳的周缘。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411能够变色,能够根据温度数据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颜色。显示模组1411包括背面1414和显示面1415,背面1414和显示面1415沿着显示模组1411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
本实施例中,卡持部1412大致呈条状,由软塑胶制备而成。本实施例中,卡持部1412由TPE制备而成,硬度在80shoreA左右,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持部1412也可以有其他软塑胶材料制成,具体不做限制。两个卡持部1412设置于显示模组1411的外壳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
限位部1413大致呈条状,由硬塑胶制备而成。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413由牌号为GF20的PP(polypropylene)材料制备而成,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1413也可以有其他硬塑胶材料制成,具体不做限制。两个限位部1413设置于显示模组1411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两个卡持部1412分别连接两个限位部1413之间,两个卡持部1412和两个限位部1413围绕显示模组周缘。本实施例的限位部1413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并凸出卡持部1412,限位部1413沿其厚度方向延伸且凸出显示模组1411的背面1414。
本实施例中,两个卡持部1412和两个限位部1413与显示模组1411的外壳一体注塑而成,卡持部1412与限位部1413为双料注塑,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屏141的制备方法不做具体限制。可以理解,两个卡持部1412和两个限位部1413为显示模组1411的外壳的一部分。
控制模组142包括主控件1421、电源线1422和信号线1423。
电源线1422一端连接主控件1421,一端连接车辆100电源(图未示),使得主控件1421与车辆100电源之间形成电连接。车辆100电源能够为主控件1421供电,省去了额外配置新电源的麻烦。
主控件1421能够接受车辆100内部的温度数据,并发出显示信号以及调节信号。主控件1421安装并固定于显示模组1411朝向车辆100内部的表面,且主控件1421与显示模组1411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主控件1421能够向显示模组1411发送显示信号以控制显示模组1411显示车辆100的内部温度;且主控件1421能够向显示模组1411提供电量以维持显示模组1411的正常工作。
信号线1423一端连接主控件1421,一端连接车辆100的空调系统,使得主控件1421与车辆100的空调系统形成信号连接。主控件1421能够根据监测到的车辆100内部的温度数据,发送调节信号至车辆100的空调系统,进而对车辆100的空调系统进行控制,实现对车内温度的智能调控,从而使得人们在使用车辆100时能够有更好地体验。
测温模组143包括测温件1431和连接线1432。
测温件1431能够安装于车辆100内部空间,用于采集车辆100内部的温度数据。本实施例中,测温件1431为测温探头;且测温件1431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在车辆100内部空间,能够在车辆100内部绝大部分的空间位置进行粘接,安装灵活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测温件1431可以是电子温度计等其他测温设备,测温件1431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于车辆100内部空间,不作具体限制。
连接线1432一端连接测温件1431,一端连接主控件1421,能够将测温件1431采集的车辆100内部的温度数据传输至主控件1421,还能够将主控件1421的电量传导至测温件1431,为测温件1431的正常工作供电。可以理解,连接线1432使得主控件1421与测温件1431之间形成电连接和信号连接。
在温度装置14工作时,首先测温件1431采集得到车辆100内部的温度数据,并将温度数据通过连接线1432发送至主控件1421;主控件1421在接收到温度数据后,向显示模组1411发送显示信号,以控制显示模组1411显示当前车辆100内部的温度,同时主控件1421能通过信号线1423向车辆100的空调系统发送调节信号,控制车辆100的空调系统进行升温或者降温。主控件1421通过电源线1422与车辆100电源电连接,得到车辆100电源的供电,同时主控件1421与显示模组1411和测温件1431电连接,使得显示模组1411和测温件1431也能够得到车辆100电源的供电。
请参阅图6,图6是图2所示的外饰件12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图7是图6所示的外饰件12沿着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温度装置14安装于饰条13朝向车辆100内部的一侧。具体的,显示模组1411安装于主板131的透光区域135,显示模组1411的显示面1415与主板131的内表面1311相对并贴紧,显示模组1411的显示面1415朝向并覆盖透光区域135,能够将显示模组1411显示的车辆100内部的温度图像透过饰条13对车辆100外部显示。显示模组1411两端的卡持部1412,分别与相向设置的两个定位部133卡持。两个第一定位段1331分别与两个卡持部1412在显示模组1411的宽度方向上抵持,两个第二定位段1332分别与两个卡持部在显示模组1411的厚度方向上抵持。两个定位部133限制了显示模组1411在其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的移动。限位部1413与卡持部连接的端部卡持于两个定位部133的卡槽134内,一个定位部133的两个卡槽134分别卡持两个限位部1413的一端,另一个定位部133的两个卡槽134分别卡持两个限位部1413的另一端。卡槽134限制了显示模组1411在其长度方向的移动。控制模组142安装并固定于显示模组1411的背面1414上,位于两个第二定位段1332之间。测温模组143安装于车辆100内部空间。
通过卡持部1412与定位部133的配合以及限位部1413与卡槽134的配合,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显示模组1411在饰条13上的紧固定位,相较于现有技术,提升了温度装置14的安装稳定性,保证了温度外显的效果。
请参阅图8,图8为图2所示的水切总成10的装配剖面图。
外饰件12进一步安装于本体11。具体的,主板131的内表面1311与第一段111的第一表面1111相对,饰条13的两个卡扣部132卡持于第一段111的两个卡持凸起114,使得饰条13安装并固定于本体11的第一段111上。第一段111上的两个支撑凸起116抵持温度装置14的主控件1421背向显示模组1411的表面,将显示模组1411限位于本体11和外饰件12之间,进一步限制了温度装置14在其厚度方向的位移,提升了温度装置14的安装稳定性。第一段111的第二支撑凸起117抵持主板131的内表面1311,进一步限制了主板131在其厚度方向的位移,提升了饰条13的安装稳定性。
最后,将装配好的水切总成10安装于车门20钣金处,具体的是本体11通过安装槽113安装于车门20钣金边缘,两个第三支撑凸起118抵持车门20钣金。第一段111的第一表面1111朝向车辆100外侧,第二段112的第四表面1122朝向车辆100内部。温度装置14能够将监测到的车辆100内部的温度数据显示于显示模组1411,并透过饰条13的透光区域135向车辆100外部显示,使得人们在车辆100外部就能够实时查看车辆100内部的温度是否适宜,待到温度适宜再进入车辆100,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用车舒适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将车内温度外显的外饰件12,其中温度装置14通过两个卡持部1412和两个限位部1413卡持于饰条13一侧,实现了显示模组1411在饰条13上的紧固定位,提高了温度装置14的安装稳定性,提升了显示模组1411透过饰条13将车辆100内部的温度外显的显示效果。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车辆外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饰条和温度装置,
所述饰条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透光区域;
所述主板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设有两个定位部,两个所述定位部相对且间隔设置;
所述温度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模组、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持部和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部,两个所述卡持部和两个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周侧边;
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主板内表面,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朝向所述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位于两个所述定位部之间;沿所述车辆外饰件厚度方向,两个所述卡持部均与两个所述定位部卡持,沿所述车辆外饰件长度方向,两个所述限位部均与两个所述定位部卡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定位部设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定位部的卡槽围绕所述透光区域周缘;
每一所述限位部的相对两端凸出所述卡持部,或者,每一所述限位部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凸出所述显示模组的背面,一个所述定位部的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卡持两个所述限位部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定位部的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卡持两个所述限位部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段和第二定位段,所述第一定位段凸设于所述主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定位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段远离所述主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段与所述第一定位段呈夹角设置且与所述内表面间隔相对;
一个所述卡持部与一个所述定位部卡持,所述显示模组在宽度方向上夹持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段之间,所述卡持部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段与所述内表面之间,且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上述卡持部与所述第二定位段卡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由软塑胶制备而成,所述限位部由硬塑胶制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域为贯穿所述主板的多个透光微孔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外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装置还包括控制模组和测温模组,所述测温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且信号连接;所述测温模组能够实时采集温度数据并向所述控制模组发送所述温度数据,所述控制模组能够接受所述温度数据,并向所述显示模组发送显示信号,所述显示模组能够接受所述显示信号,并显示温度图像。
7.一种水切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车辆外饰件,所述车辆外饰件连接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背向所述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段设有两个卡持凸起,两个所述卡持凸起凸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卡持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段的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
所述饰条包括两个卡扣部,两个所述卡扣部位于所述主板的宽度方向的相对两端;
所述车辆外饰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段,所述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卡扣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持凸起卡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两个第一支撑凸起,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沿着所述第一段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且位于两个所述卡持凸起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相背倾斜一定角度;
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抵持所述温度装置背向所述主板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水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切总成包括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包括第四表面,所述第一段宽度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段宽度方向的一侧连接,且第一表面和第四表面背向设置;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呈夹角设置且形成安装槽。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水切总成、车门和车门玻璃,所述车门玻璃安装于所述车门的视窗口,所述水切总成通过所述水切总成的安装槽安装于所述车门的视窗口的钣金边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第四表面朝向所述车辆内部,所述水切总成的第二段与所述车门玻璃抵持,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朝向所述车辆外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电源,用于为所述车辆供电;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车载电源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系统,用于调节所述车辆内部的温度;所述空调系统与所述控制模组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组能够向所述空调系统发出调节信号,所述空调系统能够接收所述调节信号,并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所述车辆内部的温度。
CN202320818718.6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车辆外饰件、水切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9728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8718.6U CN219728053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车辆外饰件、水切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8718.6U CN219728053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车辆外饰件、水切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8053U true CN219728053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4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8718.6U Active CN219728053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车辆外饰件、水切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8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92694B1 (ko) 차량용 도어 프레임
US20160059684A1 (en) Door frame and molding device for vehicle
CA2327190A1 (en) Window unit for mounting in a predefined opening of motor vehicles and such like
GB2192023A (en) Glazing module
ATE290476T1 (de) Anfügen einer autoscheibe an ein anschlusselement
US5039157A (en) Windshield molding
GB2520606A (en) Cowl top cover
WO2007097278A1 (ja) ドア用シール材
CN219728053U (zh) 一种车辆外饰件、水切总成及车辆
CN108725157B (zh) 汽车车门外水切密封结构及汽车
JPH0725643Y2 (ja) 温度センサの取付け構造
CN114454816A (zh) 汽车辅助支架及汽车前挡风玻璃
EP1234700B1 (en) Door trim for automobile
CN221678636U (zh) 一种风窗多功能支架
CN108454362B (zh) 一种轻量化一体式安装遮阳帘总成
JPH0533165B2 (zh)
JP3178325B2 (ja) ドアガラスウエザ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CN111532114B (zh) 车门外水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车辆
CN212022277U (zh) 天窗与车身的连接组件
JP4178445B2 (ja)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JPH08324248A (ja)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
JP6703196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に対する遮音材の取付け構造
JP4057490B2 (ja) 自動車用スライドウインドガラスラン
SE457123B (sv) Instrument, foeretraedesvis foer baatar
JPH0214208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