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7950U - 座椅防下潜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座椅防下潜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7950U
CN219727950U CN202321040315.XU CN202321040315U CN219727950U CN 219727950 U CN219727950 U CN 219727950U CN 202321040315 U CN202321040315 U CN 202321040315U CN 219727950 U CN219727950 U CN 219727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mergence
base
pipe
sea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03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烽
石海松
倪豪伟
刘建军
张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bo Auto Parts Ta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bo Auto Parts Ta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bo Auto Parts Ta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bo Auto Parts Ta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03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7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7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7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防下潜结构包括设于车身上的底座,滑动设于述底座上的防下潜部,以及设于底座与防下潜部之间的第一弹性件。防下潜部被挤驱使能够沿整车上下方向向下滑动,第一弹性件用于驱使滑动后的防下潜部回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通过在防下潜部与设于车身上的底座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能够使乘客坐在座椅靠前位置时,第一弹性件被压缩而使防下潜部下移,提高乘客的舒适性。当正常乘坐时,第一弹性件回弹使防下潜部回位,起到防下潜作用,提高乘客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座椅防下潜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座椅防下潜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座椅防下潜结构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各车型中,其目的是防止车辆突然制动时,车内乘员向前滑动,由于作用在骨盆位置处的合力不均衡,导致安全带发生滑动,从骨盆处滑向腹部,容易造成乘客的腹部软组织损伤。
现有技术中,座椅防下潜结构大多采用在坐盆上设置向上凸出的防下潜横杆,横杆与坐盆固定连接。在乘员正常乘坐时,传统的防下潜结构与座椅骨架的设计更多的是以满足造型、安全性为主导,且防下潜结构为金属材料,且布置在距离乘客较近的位置,乘客感觉有硬突地异物感,乘坐舒适性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能够实现防下潜功能,并提高乘员乘车的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包括设于车身上的底座,滑动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防下潜部,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防下潜部之间的第一弹性件;
所述防下潜部被挤驱使能够沿整车上下方向向下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驱使滑动后的所述防下潜部回位。
进一步的,所述防下潜部包括防下潜管,设于所述防下潜管后侧的撞击支架,以及设于所述防下潜管与所述撞击支架之间的第二弹性件;
所述防下潜部通过所述防下潜管滑动设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撞击支架被驱使能够相对于所述防下潜管向下转动,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驱使转动后的所述撞击支架回位。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撞击支架的转动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具有顶部敞口设置的腔体,所述防下潜管包括管体本体,所述管体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滑块;
所述滑块滑动设于所述腔体中,并在所在底座与所述滑块之间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引导所述滑块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部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引导槽,以及设于所述滑块上的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槽沿整车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引导槽与所述凸块适配设置;
所述底座上设有供所述凸块滑入所述引导槽内的滑槽,所述滑槽包括与所述引导槽间隔布置的第一部分,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引导槽的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贯穿至所述底座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防下潜管的两端分别设有限制所述撞击支架的轴向位移的挡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防下潜管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防下潜管上,另一端钩挂在所述撞击支架底部,所述挡套上设有挡置在所述撞击支架上方的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所述车身之间设有加强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通过在防下潜部与设于车身上的底座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能够使乘客坐在座椅靠前位置时,第一弹性件被压缩而使防下潜部下移,提高乘客的舒适性。当正常乘坐时,第一弹性件回弹使防下潜部回位,起到防下潜作用,提高乘客使用安全性。
此外,通过在防下潜管后侧设置撞击支架,当受到撞击时,撞击支架向下转动,以使防下潜管与底座之间形成摩擦力,而阻挡防下潜管下移,从而起到防下潜作用。并通过第二弹性件的驱使,在不受到撞击时,使撞击支架回位。
并且,通过设置限位部阻挡撞击支架转动,用以进一步使防下潜管保持在防下潜位置,起到防下潜作用。还通过设置引导部的凸块和引导槽,以使防下潜管与底座之间的滑动更加顺利,不会产生卡滞。
另外,通过设置滑槽,当受到撞击时,通过撞击支架向下转动而使防下潜管和管体本体产生的相对摩擦力,凸块具有向滑槽的第二部分滑动的趋势,以使凸块部分凸出引导槽,防止凸块进入引导槽而使防下潜管下降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能够在不受到冲击状态时,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并在受到冲击状态时,起到有效的防下潜作用,提高该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下潜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下潜管、连接板、挡套、第二弹性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底座、滑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防下潜部;3、第一弹性件;4、挡套;
101、限位部;102、座体;103、加强结构;104、底板;
201、防下潜管;202、撞击支架;203、第二弹性件;204、衬套;
401、翻边;
1021、腔体;1022、引导槽;1023、第一部分;1024、第二部分;
2011、管体本体;2012、滑块;
2021、连接板;2022、撞击杆;
20111、贯穿孔;
20121、凸块;
20211、通孔;20212、第一端;20213、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是以汽车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为基准进行定义的。其中,汽车的上下方向也即汽车的高度方向(Z向),汽车的前后方向也即汽车的长度方向(X向),汽车的左右方向也即汽车的宽度方向(Y向)。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该座椅防下潜结构包括设于车身上的底座1,滑动设于底座1上的防下潜部2,以及设于底座1与防下潜部2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防下潜部2被挤驱使能够沿整车上下方向向下滑动,第一弹性件3用于驱使滑动后的防下潜部2回位。
本实施例的座椅防下潜结构,通过在底座1和防下潜部2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3,且防下潜部2能够被驱使沿整车上下方向向下滑动,以使乘客坐在座椅靠前位置时,第一弹性件3被压缩而使防下潜部2下移,避免乘客的不舒适体验。当正常乘坐时,第一弹性件3回弹使防下潜部2回位,起到防下潜作用。
基于上述整体介绍,本实施例的座椅防下潜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座1设有两个,防下潜部2设于两个对称设置的底座1之间,底座1具体连接在座椅梁体上,防下潜部2能够横向贯穿于中地板上方,与梁体固连共同形成骨架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防下潜部2包括防下潜管201,设于防下潜管201后侧的撞击支架202,以及设于防下潜管201与撞击支架202之间的第二弹性件203。如图1至如3所示,本实施例的撞击支架202包括套设在防下潜管201两端的连接板2021,两个连接板2021的另一端连接有撞击杆2022。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板2021一端成型为类三角形结构,且其中一个角部设有供防下潜管201穿过的通孔20211。撞击杆2022为弯折成型的“L”形长条结构,固定焊接在连接板2021的另一角部。当然,撞击杆2022还可以为例如平面板的长条结构,或圆形长条杆状结构等。
正如上述的,防下潜部2通过防下潜管201滑动设于底座1上。当乘客乘坐在座椅靠前的位置时,防下潜管201受力被挤压使第一弹性件3压缩而降低高度,从而减少乘客异物感,提高舒适性。
当乘客正常乘坐时,乘客不会触碰防下潜管201,因第一弹性件3的回弹而使防下潜管201处于防下潜位置。当防下潜管201位于防下潜位置时,车辆受到撞击时,撞击力作用在撞击杆2022上,以使撞击杆2022被驱使能够相对于防下潜管201向下转动。
此外,为了保证防下潜管201保持在防下潜位置上,本实施例的车身上设有限位部101,限位部101用于限制撞击支架202的转动位移。具体结构上,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限位部101成型为焊接在底座1上的弯折板,其上平面与底座1平面平行。该弯折板位于对应于连接板2021的位置,当连接板2021向下旋转时,限位部101形成对连接板2021转动的阻挡,限制撞击支架202转动而使防下潜管201能够保持在防下潜位置。
进一步地,底座1具有顶部敞口设置的腔体1021,防下潜管201包括管体本体2011,管体本体2011的两端分别设有滑块2012。滑块2012滑动设于腔体1021中,并在所在底座1与滑块2012之间设有导向部,导向部用于引导滑块2012滑动。具体结构上,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座1上焊接有用于供滑块2012插入的座体102,座体102为圆柱形,其内部形成有上述的腔体1021。
如图5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管体本体2011成型为圆管结构,其两端为被挤压成型的平面,用于连接两端的滑块2012。此外,为了便于连接和调整,管体本体2011两端的平面上分别设有倾斜设置的长槽孔,且两端的长槽孔相对设置,以便于底座1安装在车身上发生安装误差时,通过长槽孔对滑块2012的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
如图4所示,滑块2012为圆柱形结构,其直径与腔体1021内壁相适应,且滑块2012还成型有向座体102开口的空腔,第一弹性件3设于滑块2012与座体102之间。当管体本体2011被挤压时滑块2012压缩第一弹性件3而下移,当管体本体2011无挤压力时,第一弹性件3回弹而使管体本体2011回位。
需要指出的是,当撞击支架202受到撞击力时,由于撞击力作用到撞击杆2022上,撞击杆2022受到向下的作用力绕管体本体2011旋转,此时撞击杆2022的作用力集中在滑块2012和腔体1021内壁之间。由于撞击力较大,滑块2012与腔体102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管体本体2011向下移动的作用力,从而进一步保证防下潜管201保持在防下潜位置。
为了利于实施,本实施例的导向部包括设于底座1上的引导槽1022,以及设于滑块2012上的凸块20121。结合图4和图10所示,引导槽1022为贯穿设于座体102的侧壁上的两个,且引导槽1022一端靠近于腔体1021底部沿整车Z向设置,两个引导槽1022呈直线布置。
进一步地,引导槽1022沿整车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引导槽1022与凸块20121适配设置。结合图4和图9所示,凸块20121为沿滑块2012周向凸出设置的两个,两个凸块20121设于引导槽1022内,也相应地呈直线布置。凸块20121的纵截面为矩形,且凸块20121的宽度与引导槽1022的槽宽相适应,其间隙尺寸在0.05mm~0.1mm之间。
此外,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底座1上设有供凸块20121滑入引导槽1022内的滑槽,滑槽包括与引导槽1022间隔布置的第一部分1023,以及连通第一部分1023和引导槽1022的第二部分1024,且第一部分1023贯穿至底座1的顶部。具体结构上,如图1、图2、图3和图10所示,滑槽成型于座体102上方的侧壁上,并与上述的引导槽1022连通。
其中,第二部分1024与引导槽1022垂直设置,且与引导槽1022连通。第一部分1023沿整车的Z向设置,并贯通至座体102的顶部,且第一部分1023与第二部分1024连通。第一部分1023的槽宽与凸块20121的宽度相适配。第二部分1024的槽宽与凸块20121的厚度尺寸相适配。
由上可知,防下潜部2与底座1的安装过程为:手动驱使防下潜管201与底座1连接时,滑块2012上的凸块20121能够沿整车Z向自座体102顶部沿第一部分1023向第二部分1024滑动,到达第一部分1023时沿第一部分1023横向滑动至引导槽1022位置。当防下潜管201被挤压向下移动时,凸块20121在引导槽1022内滑动。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防下潜位置即为凸块20121位于引导槽1022的最上部的位置,也即引导槽1022与第二部分1024的连通处。通过上述的滑块2012与座体102侧壁的摩擦力,以及连接板2021与限位部101的锁止而使防下潜管201保持在防下潜位置。
另外,本实施例的防下潜管201的两端分别设有限制撞击支架202的轴向位移的挡套4。如图1至图4所示,挡套4套设在管体本体2011上,并与管体本体2011固定连接,可采用小间隙配合固定,或采用顶丝的方式固定。
挡套4设于连接板2021与第二弹性件203之间,且挡套4包括套设在管体本体2011上的环体以及自环体向连接板2021的第一端20212弯折的翻边401,用于限制连接板2021向远离限位部101方向转动时的位移。该翻边401的位置可根据撞击支架202所需要旋转的形成进行设定和调整。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二弹性件203为套设在防下潜管201上的扭簧,扭簧的一端连接在防下潜管201上,另一端钩挂在撞击支架202底部,挡套4上设有挡置在撞击支架202上方的挡块。具体结构上,如图4所示,管体本体2011的管壁上,对应于第二弹性件203的位置设有贯穿孔20111,该贯穿孔20111用于提供扭簧的一端穿入。
如图1至图3所示,扭簧套设在管体本体2011上,扭簧的另一端卡滞在连接板2021的第二端20213,上述的第一端20212和第二端20213为上述的带通孔20211的角部的两边。当撞击杆2022被外力撞击向下旋转时,连接板2021挤压扭簧使其扭转。当外力不作用时,通过扭簧的回弹而使撞击支架202复位。
此外,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弹性件203、挡套4为设于管体本体2011两端的两个,且两个第二弹性件203位于两个挡套4之间,两个挡套4位于两个连接板2021之间。如此设置,能够用于阻挡撞击支架202在转动过程中沿管体本体2011的轴向的位移。
同时,为了利于撞击支架202的旋转,本实施例的连接板2021的通孔20211内设有衬套204,该衬套204为无油自润滑轴套,衬套204设于连接板2021与管体本体2011之间,从而减少撞击支架202的旋转时的摩擦阻力,使连接板2021的第二端20213能够快速达到限位部101的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连接板2021侧面抵接在挡套4侧面,在连接板2021旋转时,连接板2021与挡套4之间具有摩擦力,当连接板2021向下旋转时,挡套4及管体本体2011具有向车身后方旋转的趋势,使滑块2012上的凸块20121向第二部分1024移动一定的偏移量,凸块20121下端被第二部分1024卡滞而无法沿限位槽向下移动,从而进一步保证防下潜管201保持在防下潜位置。
另外,为了加强底座1的强度,底座1与车身之间设有加强结构10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座1包括固定在座椅上的底板104,上述的座体102固定连接在底板104上,加强结构103成型为U型块,加强结构103固定在底板104上,并抵接在座体102靠近整车车后的一侧。
仍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U型块开口朝向车身后侧,能够为连接板2021向后下方旋转时,为座体102部分提供支撑,从而加强底座1的整体结构。
本实施例的座椅防下潜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3,当防下潜部2被挤压时能够沿整车上下方向向下滑动,以提高乘客的舒适性。当正常乘坐时,第一弹性件3回弹使防下潜部2回位,起到防下潜作用,从而提高乘客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设有如上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
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能够在不受到冲击状态时,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并在受到冲击状态时,起到有效的防下潜作用,提高该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于车身上的底座(1),滑动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防下潜部(2),以及设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防下潜部(2)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
所述防下潜部(2)被挤驱使能够沿整车上下方向向下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3)用于驱使滑动后的所述防下潜部(2)回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下潜部(2)包括防下潜管(201),设于所述防下潜管(201)后侧的撞击支架(202),以及设于所述防下潜管(201)与所述撞击支架(202)之间的第二弹性件(203);
所述防下潜部(2)通过所述防下潜管(201)滑动设于所述底座(1)上;
所述撞击支架(202)被驱使能够相对于所述防下潜管(201)向下转动,所述第二弹性件(203)用于驱使转动后的所述撞击支架(202)回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上设有限位部(101),所述限位部(101)用于限制所述撞击支架(202)的转动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具有顶部敞口设置的腔体(1021),所述防下潜管(201)包括管体本体(2011),所述管体本体(2011)的两端分别设有滑块(2012);
所述滑块(2012)滑动设于所述腔体(1021)中,并在所在底座(1)与所述滑块(2012)之间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引导所述滑块(2012)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引导槽(1022),以及设于所述滑块(2012)上的凸块(20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槽(1022)沿整车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引导槽(1022)与所述凸块(20121)适配设置;
所述底座(1)上设有供所述凸块(20121)滑入所述引导槽(1022)内的滑槽,所述滑槽包括与所述引导槽(1022)间隔布置的第一部分(1023),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部分(1023)和所述引导槽(1022)的第二部分(1024),且所述第一部分(1023)贯穿至所述底座(1)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下潜管(201)的两端分别设有限制所述撞击支架(202)的轴向位移的挡套(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件(203)为套设在所述防下潜管(201)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防下潜管(201)上,另一端钩挂在所述撞击支架(202)底部,所述挡套(4)上设有挡置在所述撞击支架(202)上方的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与所述车身之间设有加强结构(10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
CN202321040315.XU 2023-05-04 2023-05-04 座椅防下潜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9727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0315.XU CN219727950U (zh) 2023-05-04 2023-05-04 座椅防下潜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0315.XU CN219727950U (zh) 2023-05-04 2023-05-04 座椅防下潜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7950U true CN219727950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3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0315.XU Active CN219727950U (zh) 2023-05-04 2023-05-04 座椅防下潜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7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64415B1 (en) Head rest for vehicle seat
US20160250950A1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vehicle seat with cushion plate
US8360522B2 (en) Vehicle seat
US5967604A (en) Vehicle seat apparatus
US20060255635A1 (en) Vehicle seat
US9193282B2 (en) Vehicle seat
EP2028042B1 (en) Vehicle seat
WO2010084911A1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20110057492A1 (en) Vehicle seat
US8979206B2 (en) Seat back frame
US8118360B2 (en) Vehicle seat
JP454006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8651575B2 (en) Seat back structure with lumbar support for vehicle
JP464096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および車両用シートの組立方法
US7954893B2 (en) Headrest for vehicle seat
CN219727950U (zh) 座椅防下潜结构及车辆
JP464096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および車両用シートの組立方法
JP456073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218948999U (zh) 零重力车辆座椅及座椅骨架
JP2011068201A (ja) アームレストの支持構造
JP438044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4457563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ノブ
JP2007082837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220114500U (zh) 汽车座椅防下潜机构、汽车座椅及汽车
CN115246351B (zh) 车辆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