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2524U - 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2524U
CN219722524U CN202223416927.2U CN202223416927U CN219722524U CN 219722524 U CN219722524 U CN 219722524U CN 202223416927 U CN202223416927 U CN 202223416927U CN 219722524 U CN219722524 U CN 219722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heating
cavity
plat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69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扬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69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2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2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2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包括罐体和搅拌装置,所述罐体包括加热腔和冷却腔,所述加热腔和冷却腔通过隔热板分隔,所述加热腔和冷却腔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加热腔位于冷却腔的上方,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一个罐体内对界面剂进行升温降温操作,减少设备使用量,节省占地面积,同时减少了物料转运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
背景技术
界面剂是一种为改善修补材料与基材之间的黏结效果而在基材表面涂布的胶粘剂。在界面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兑水进行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加入小料搅拌均匀后,在降低到一定温度后进行灌装。
目前界面剂在生产过程中升温和降温是采用升温及降温两个设备进行加工,首先在设备中对界面剂加热,加热完成后转运输送至降温设备中进行降温,降温完成后灌装;但是两个设备会占用较大的面积,从而增加厂房建设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包括罐体和搅拌装置,所述罐体包括加热腔和冷却腔,所述加热腔和冷却腔通过隔热板分隔,所述加热腔和冷却腔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加热腔位于冷却腔的上方,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冷却装置。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和设置于加热板内的加热管,所述加热板位于加热腔的中部,所述加热板上开设有用于物料流通的第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板和设置于冷却板内的冷却管,所述冷却板无语冷却腔的中部,所述冷却板上开设有用于物料流通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为中间高、四周低的倾斜结构。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上搅拌组件和下搅拌组件,所述上搅拌组件位于加热腔内,所述下搅拌组件位于冷却腔内。
优选地,所述上搅拌组件包括上搅拌轴和设置于上搅拌轴上的上搅拌杆,所述上搅拌轴竖直转动设置于加热腔内。
优选地,所述上搅拌轴贯穿所述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上搅拌杆。
优选地,所述下搅拌组件包括下搅拌轴和设置于下搅拌轴上的下搅拌杆,所述下搅拌轴水平转动设置于冷却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腔和冷却腔位于同一罐体内,因此界面剂的升温和降温可在一个罐体内进行,能够减少设备占地面积,节省厂房建设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在本实用新型中,加热腔和冷却腔直接通过管道相连通,管道式设有阀门用于开闭,由于加热腔位于冷却腔的上方,因此在阀门开启后,界面剂可受重量直接流入冷却腔内,转运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板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板俯视图。
图中:1是罐体,2是加热腔,3是冷却腔,4隔热板,5是管道,6是加热板,7是加热管,8是第一通孔,9是冷却板,10是冷却管,11是第二通孔,12是上搅拌轴,13是上搅拌杆,14是下搅拌轴,15是下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包括罐体1和搅拌装置,所述罐体1的上部设有进料口,用于界面剂进料,所述罐体1的下部设有出料口,用于冷却后的界面剂出料,所述罐体1包括加热腔2和冷却腔3,所述加热腔2和冷却腔3通过隔热板4分隔,所述隔板4将罐体1完全分隔成两部分,因此热量也不会由罐体1的侧壁传导,进一步起到隔热的作用,所述进料口与加热腔2相连通,所述出料口与冷却腔3相连通,所述加热腔2和冷却腔3之间通过管道5相连通,所述管道5上设有阀门,阀门用于管道5的通断,所述加热腔2位于冷却腔3的上方,所述管道5的一端位于加热腔2的底部,另一端与冷却腔3相连通,开启阀门后,由于重力影响界面剂可从加热腔2内由管道5进入冷却腔3内,无需使用水泵等其他设备对界面剂进行输送,能够节省能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加热腔2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冷却腔4内设有冷却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腔2和冷却腔3设置有同一罐体1内,采用一个设备即可完成界面剂的升温与降温,能够有效减少设备占地面积,节省厂房建设成本;同时,由于加热腔2内界面剂的温度只需加热至90℃左右,而冷却腔3内界面剂的温度降温至40℃左右即可,加热腔2和冷却腔3之间的温差较小,因此隔热板4能够满足隔热的需求,隔热板4采用市面上能够采购的真空隔热板即可满足要求。
如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6和设置于加热板6内的加热管7,所述加热板6位于加热腔2的中部,所述加热板6上开设有用于物料流通的第一通孔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7埋设于加热板6的内部,所述加热管7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加热管7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穿过罐体1延伸至罐体1的外部,导热油可从加热管7的输入端进入并从输出端排出,从而对加热腔2内的界面剂进行加热;所述第一通孔8为矩形结构,能够使加热板6上方和下方的界面接快速交换,从而起到快速升温的作用。
如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板9和设置于冷却板9内的冷却管10,所述冷却板9位于冷却腔3的中部,所述冷却板9上开设有用于物料流通的第二通孔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10埋设于冷却板9内部,所述冷却管10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冷却管1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穿过罐体1延伸至罐体1的外部,冷却水可从冷却管10的输入端进入并从输出端排出,从而对冷却腔3内的界面剂进行降温;所述第二通孔11为矩形结构,能够使冷却板10上方和下方的界面剂快速交换,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板4为中间高、四周低的倾斜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板4为圆锥形结构,能够防止界面剂在加热腔2内堆积残留,使全部界面剂能够流至隔热板4的最低处并由管道5中排出。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上搅拌组件和下搅拌组件,所述上搅拌组件位于加热腔2内,所述上搅拌组件对加热腔2内的界面剂进行搅拌,使界面剂能够快速升温且受热均匀,所述下搅拌组件位于冷却腔3内,所述下搅拌组件对冷却腔3内的界面剂进行搅拌,使界面接快速降温且冷却均匀。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搅拌组件包括上搅拌轴12和设置于上搅拌轴12上的上搅拌杆13,所述上搅拌轴12竖直转动设置于加热腔2内,所述上搅拌轴12的一端延伸至罐体1的外部与固定设置于罐体1上的上搅拌电机传动连接,上搅拌电机驱动上搅拌轴12旋转,带动上搅拌轴12上的上搅拌杆13转动,对加热腔2内的界面剂进行搅拌。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搅拌轴12贯穿所述加热板6,所述加热板6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上搅拌杆13,所述加热板6上设有通孔,上搅拌轴12贯穿所述通孔,所述上搅拌杆13设有多组,多组上搅拌杆13分别位于加热板6的上方和下方,使上搅拌杆13在转动时能够对加热板6上方和下方的界面剂均能起到搅拌的作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搅拌组件包括下搅拌轴14和设置于下搅拌轴14上的下搅拌杆15,所述下搅拌轴14水平转动设置于冷却腔3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搅拌轴14的一端延伸至罐体1的外部与固定设置于罐体1上的下搅拌电机传动连接,下搅拌电机驱动下搅拌轴14旋转,带动下搅拌轴14上的下搅拌杆15转动,对冷却腔内的界面剂进行搅拌;所述下搅拌组件设有多组,多组下搅拌组件分别设置于冷却板9的上方和下方,对冷却板9上方和下方的界面剂进行搅拌,使界面剂能够均匀冷却。
另外,所述上搅拌轴12和下搅拌轴14垂直交错设置,即上搅拌轴12竖直设置,下搅拌轴14水平设置,加热腔2和冷却腔3采用不同形式的搅拌方式,可以在升温和降温作业时互不干扰,互不影响。
工作原理:界面剂由进料口进入加热腔2内,上搅拌电机驱动上搅拌轴12带动上搅拌杆13转动对加热腔2内的界面剂进行搅拌,同时导热油从加热管6的输入端进入,导热油对界面剂进行加热,最后从输出端排出,导热油不断在加热管6内循环对加热腔2内的界面剂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打开管道5上的阀门,由于重力作用界面剂经管道流至冷却腔3内,随后下搅拌电机驱动下搅拌轴14带动下搅拌杆15转动,对冷却腔3内的界面剂进行搅拌冷却,同时冷却水从冷却管的输入端进入,并从输出端排出,冷却水不断在冷却管中循环,对界面剂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界面剂在罐体1内升温降温,一台设备便可完成升降温操作,节省设备数量和占地面积,同时减少转运输送环节,能够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因界面剂溅出导致操作人员烫伤,减少安全隐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包括罐体(1)和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加热腔(2)和冷却腔(3),所述加热腔(2)和冷却腔(3)通过隔热板(4)分隔,所述加热腔(2)和冷却腔(3)之间通过管道(5)相连通,所述加热腔(2)位于冷却腔(3)的上方,所述加热腔(2)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冷却腔(3)内设有冷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6)和设置于加热板(6)内的加热管(7),所述加热板(6)位于加热腔(2)的中部,所述加热板(6)上开设有用于物料流通的第一通孔(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板(9)和设置于冷却板(9)内的冷却管(10),所述冷却板(9)位于冷却腔(3)的中部,所述冷却板(9)上开设有用于物料流通的第二通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4)为中间高、四周低的倾斜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上搅拌组件和下搅拌组件,所述上搅拌组件位于加热腔(2)内,所述下搅拌组件位于冷却腔(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搅拌组件包括上搅拌轴(12)和设置于上搅拌轴(12)上的上搅拌杆(13),所述上搅拌轴(12)竖直转动设置于加热腔(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搅拌轴(12)贯穿所述加热板(6),所述加热板(6)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上搅拌杆(1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搅拌组件包括下搅拌轴(14)和设置于下搅拌轴(14)上的下搅拌杆(15),所述下搅拌轴(14)水平转动设置于冷却腔(3)内。
CN202223416927.2U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 Active CN219722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6927.2U CN219722524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6927.2U CN219722524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2524U true CN219722524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30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6927.2U Active CN219722524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2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22524U (zh) 一种升降温一体搅拌罐
CN115553337B (zh) 一种奶酪生产过程低温灭菌设备
CN216620446U (zh) 一种胶水生产的冷却装置
CN115318227A (zh) 一种表面活性剂生产用恒温反应装置
CN211988361U (zh) 一种节能保温搅拌罐
CN215242018U (zh) 一种高温磷酸腐蚀机用石英槽
CN209367787U (zh) 一种用于硅油生产的冷却装置
CN210048791U (zh) 一种淀粉糖生产用连续糖化装置
CN208003953U (zh) 一种螺旋喷料安全高效反应釜
CN210194405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路面灌缝机
CN216296296U (zh) 一种减水剂用冷却装置
CN105199844A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加热振动式脱色塔
CN210653858U (zh) 一种电加热式饮料灌装机
CN219364273U (zh) 灌缝机
CN220364511U (zh) 一种酒醅快速冷却装置
CN220780355U (zh) 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合成装置
CN215540845U (zh) 一种有机物反应装置
CN218710097U (zh) 一种节能型橡胶再生罐
CN219810151U (zh) 一种保温性强的制冷罐
CN218422610U (zh) 一种冰冻蛋白液制作装置
CN213224182U (zh) 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砂温冷却装置
CN210787262U (zh) 一种金属液搅拌装置
CN115216907B (zh) 一种可降解防草布加工装置及可降解防草布加工方法
CN216024282U (zh) 一种浓缩发酵液低温制粉装置
CN212549505U (zh) 一种化工设备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