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1565U - 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1565U
CN219711565U CN202320539528.0U CN202320539528U CN219711565U CN 219711565 U CN219711565 U CN 219711565U CN 202320539528 U CN202320539528 U CN 202320539528U CN 219711565 U CN219711565 U CN 219711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exhaust
tunnel
smoke
longitudinal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95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嘉璐
董凯智
张长安
吴涛
邵行
孙昌海
宋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uangdao District Transportation Bureau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uangdao District Transportation Bureau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uangdao District Transportation Bureau,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uangdao District Transportation Bureau
Priority to CN2023205395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1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1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1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烟机构无法移动,重点排烟效率低的问题,具有排烟效率高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包括耐火板,耐火板安装于隧道内,位于隧道的上半段;纵向排烟风道,纵向排烟风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并固定于隧道顶部,纵向排烟风道位于耐火板上方,纵向排烟风道底部敞口设置;排烟组件,包括移动机构和排烟机构,移动机构安装于纵向排烟风道内的下半段,排烟机构位于纵向排烟风道的下方,排烟机构与移动机构连接,排烟机构位于耐火板的下方;常闭型电动排烟阀,常闭型电动排烟阀设置有若干个,安装于耐火板;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固定于隧道内。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排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目前对于长距离公路山岭隧道、水下隧道通常采用的排烟方式为纵向排烟和横向排烟两种,纵向排烟以火源点为界,火源点下游为烟气区、上游为非烟气区,存在排烟时烟气波及范围广,人员逃生时间短等问题;横向排烟通常利用排风风道均匀排烟,排烟效率低且烟气蔓延范围大。而重点排烟是一种特殊情况,即在隧道纵向设置专用排烟风道,并设置一定数量的排烟口,火灾时只开启火源附近或火源所在设计排烟区的排烟口,直接从火源附近将烟气快速有效地排出行车道空间。因此,对于长隧道、特长隧道宜采用重点排烟方式,配合隧道通风系统,控制烟气的影响范围。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隧道排烟系统无法移动,导致隧道排烟存在效果差、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能够实现重点区域的单独排烟,控制烟气的影响范围,排烟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包括:
耐火板,耐火板安装于隧道内,位于隧道的上半段;
纵向排烟风道,纵向排烟风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并固定于隧道顶部,纵向排烟风道位于耐火板上方,纵向排烟风道底部敞口设置;
排烟组件,包括移动机构和排烟机构,移动机构安装于纵向排烟风道内的下半段,排烟机构位于纵向排烟风道的下方,排烟机构设置有若干个,排烟机构与移动机构连接,排烟机构位于耐火板的下方;
常闭型电动排烟阀,常闭型电动排烟阀设置有若干个,安装于耐火板;
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固定于隧道内;
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常闭型电动排烟阀、火灾探测器、移动机构和排烟机构分别单独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所述纵向排烟风道设置有多条,每一条纵向排烟风道内均设置所述的排烟组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所述纵向排烟风道内设置若干条所述的排烟组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还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沿着隧道的长度方向,多个二氧化碳传感器均布于隧道侧壁内部和所述耐火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悬吊轨道梁和移动车身,悬吊轨道梁包括行走轨,行走轨固定于所述纵向排烟风道底部敞口处,导向轨固定于行走轨,移动车身可移动安装于导向轨,行走轨中部具有开口以便于移动车身同所述排烟机构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所述导向轨铺设纵向的滑触线,所述移动车身的侧部安设集电器,集电器与主动电机连接;
所述移动车身具有行走车轮和导向车轮,行走车轮与主动电机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所述排烟机构包括排烟风机。
如上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所述常闭型电动排烟阀的纵向等间距设置;
常闭型电动排烟阀纵向按梅花状布设。
如上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所述耐火板水平安装于隧道内,耐火板预留孔洞以安装所述的常闭型电动排烟阀。
如上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所述控制单元安装于控制箱,控制箱固定于隧道洞口处侧壁内。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排烟系统的提供,通过移动机构的设置,排烟机构能够沿着纵向排烟风道移动,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源点后将火源点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对应位置的常闭型电动排烟阀打开,并控制排烟机构移动至火源点处,排烟机构工作将行车空间内的烟气抽入纵向排烟风道内,由此实现重点区域的排烟,排烟效率高,排烟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根据隧道的宽度可设置多条纵向排烟风道,或者在纵向排烟风道内设置若干条排烟组件,整体灵活度更高,充分保证排烟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的设置,二氧化碳传感器测量数值作为判断标准,用于及时动态调整火源点附近排烟机构和常闭型电动排烟阀的工作数量及工作状态。
4)本实用新型中排烟风道底部敞口设置,悬吊轨道梁行走轨设置开口,由此保证排烟机构能够将行车空间处的烟气排至纵向排烟风道内,再排出到隧道外。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在隧道内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中悬吊轨道梁的示意图。
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
其中:1、控制箱,2、纵向排烟风道,3、排烟组件;4、耐火板,5、二氧化碳传感器;6、火源点;
31、移动车身;32、行走轨;33、连接件;34、排烟风机;3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实用新型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解释部分: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排烟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包括:
耐火板,耐火板安装于隧道内,位于隧道的上半段;
纵向排烟风道,纵向排烟风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并固定于隧道顶部,纵向排烟风道位于耐火板上方,纵向排烟风道底部敞口设置;
排烟组件3,包括移动机构和排烟机构,移动机构安装于纵向排烟风道2内的下半段,排烟机构位于纵向排烟风道的下方,排烟机构设置有若干个,排烟机构与移动机构连接,排烟机构位于耐火板的下方;
常闭型电动排烟阀,常闭型电动排烟阀设置有若干个,安装于耐火板;
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固定于隧道内;
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常闭型电动排烟阀、火灾探测器、移动机构和排烟机构分别单独连接。
可以理解地是,隧道截面形状为圆拱形,划定建筑限界的高度固定,使得隧道拱顶部分区域闲置,耐火板水平固定于隧道顶部,耐火板4采用现有的耐火板,耐火板隔离隧道部分拱顶区域,在该区域设置沿着隧道长度方向设置纵向排烟风道2,隧道其余部分为行车空间;耐火板预留孔洞以安装常闭型电动排烟阀,常闭型电动排烟阀打开,排烟机构对隧道行车空间抽风以加速将行车空间内的烟气抽入纵向排烟风道2内。
一些示例中,纵向排烟风道设置有多条,每一条纵向排烟风道内均设置排烟组件。另一些示例中,纵向排烟风道内设置若干条排烟组件,具体根据隧道的宽度来确定。
本实施例中,以一条纵向排烟风道为例,该纵向排烟风道内设置一条排烟组件,排烟组件设置至少一处排烟机构。
需要说明地是,火灾探测器为现有的火灾探测器,用于确定火灾是否发生及确定火源点位置。具体的,火灾探测器符合隧道消防技术相关规程,采用隧道专用火焰探测器、适用于隧道的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光纤感温探测器以及其他适合隧道使用的火灾探测器。
另外,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还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5,沿着隧道的长度方向,多个二氧化碳传感器5均布于隧道侧壁内部和耐火板,二氧化碳传感器测量数值作为判断标准用于及时动态调整火源点附近排烟组件的工作数量及工作状态。
在隧道排烟过程中实时监测火源点6附近设定区域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在第一优先级排烟范围外若二氧化碳浓度超过预设二氧化碳浓度阈值,则相应增加排烟机构作为第二优先级排烟;在第一优先级排烟范围内若二氧化碳浓度低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阈值,则相应减少第一优先级排烟机构。
需要解释地是,第一优先级隧道排烟机构包含行车方向上游的x套排烟机构和行车方向下游的y套排烟机构,x、y为大于1的自然数,y大于x,x、y具体数值按火灾等级而定。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移动机构包括悬吊轨道梁和移动车身31,悬吊轨道梁包括行走轨32,行走轨32固定于纵向排烟风道底部敞口处,行走轨32具有两条,两条行走轨之间间隔设定距离,导向轨固定于行走轨32的上方,移动车身31可移动安装于导向轨,行走轨中部具有开口以便于移动车身同排烟机构连接。
移动车身31通过连接件33与排烟风机连接,排烟风机34通过支架35固定,支架同连接件33连接,支架为镂空支架,连接件呈棱锥台状,顶部穿过悬吊轨道梁底部开口同移动车身连接,底部直接与排烟机构的支架固定。
具体地,行走轨和导向轨由钢板焊接或直接弯折而成,每段悬吊轨道梁之间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卡缆连接等连接方式。
为了对移动车身的移动进行供电,导向轨铺设纵向的滑触线,移动车身的侧部安设集电器,集电器通过导线与主动电机连接;移动车身具有行走车轮和导向车轮,行走车轮位于移动车身的两侧,两行走车轮连接于同一轴,行走车轮与主动电机连接;可以理解地是,具有行走车轮和导向车轮的移动车身为钢架,移动车身移动时,纵向滑触线通电,由集电器直接拾取电能通过导线为主动电机供电,驱动行走车轮带动钢架车身沿悬吊轨道梁前后移动。
需要解释地是,悬吊轨道梁的行走轨和导向轨均为现有技术,带行走车轮和导向车轮的移动车身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排烟机构包括排烟风机,具体为轴流风机,轴流风机为现有的轴流风机,包括风机叶轮和机壳;当设置多个排烟机构时,一侧排烟时,临近火源点一端的排烟风机对纵向排烟风道抽风,另一端排烟风机向纵向排烟风道送风,保证烟气以最快速度排出隧道。
常闭型电动排烟阀安装于纵向排烟风道的两侧,常闭型电动排烟阀的纵向等间距设置;本实施例中,常闭型电动排烟阀纵向按梅花状布设。
参考图1所示,控制单元安装于控制箱1,控制箱1固定于隧道洞口处侧壁内,控制单元与固定于隧道侧壁或安装在附属用房疏散通道墙面的手动报警按钮连接,在紧急情况下人工按动报警按钮,控制单元接收手动报警按钮信息后,控制所有排烟机构打开,所有常闭型电动排烟阀打开;隧道内还设置视频监控组件(摄像头),视频监控组件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还与远程终端无线连接,控制单元将检测到的火灾报警信号等信息传送至远程终端。
当然,控制箱1也可以固定于隧道的消防控制室。
本实施例提供的排烟系统,常态下常闭型电动排烟阀关闭,移动式排烟设备不工作,通过移动机构的设置,排烟机构能够沿着纵向排烟风道移动,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源点后将火源点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对应位置的常闭型电动排烟阀打开,并控制排烟机构移动至火源点处,排烟机构工作将行车空间内的烟气通过打开的常闭型电动排烟阀抽入耐火板的上方,排烟机构对行车空间抽风排烟的同时,排烟机构开启,将纵向排烟风道抽取至负压状态,加速纵向排烟风道内烟气的流出,进而进入纵向排烟风道内,由此实现重点区域的排烟,排烟效率高,排烟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耐火板,耐火板安装于隧道内,位于隧道的上半段;
纵向排烟风道,纵向排烟风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并固定于隧道顶部,纵向排烟风道位于耐火板上方,纵向排烟风道底部敞口设置;
排烟组件,包括移动机构和排烟机构,移动机构安装于纵向排烟风道内的下半段,排烟机构位于纵向排烟风道的下方,排烟机构设置有若干个,排烟机构与移动机构连接,排烟机构位于耐火板的下方;
常闭型电动排烟阀,常闭型电动排烟阀设置有若干个,安装于耐火板;
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固定于隧道内;
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常闭型电动排烟阀、火灾探测器、移动机构和排烟机构分别单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烟风道设置有多条,每一条纵向排烟风道内均设置所述的排烟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排烟风道内设置若干条所述的排烟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沿着隧道的长度方向,多个二氧化碳传感器均布于隧道侧壁内部和所述耐火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悬吊轨道梁和移动车身,悬吊轨道梁包括行走轨,行走轨固定于所述纵向排烟风道底部敞口处,导向轨固定于行走轨,移动车身可移动安装于导向轨,行走轨中部具有开口以便于移动车身同所述排烟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铺设纵向的滑触线,所述移动车身的侧部安设集电器,集电器与主动电机连接;
所述移动车身具有行走车轮和导向车轮,行走车轮与主动电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机构包括排烟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型电动排烟阀的纵向等间距设置;
常闭型电动排烟阀纵向按梅花状布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板水平安装于隧道内,耐火板预留孔洞以安装所述的常闭型电动排烟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安装于控制箱,控制箱固定于隧道洞口处侧壁内。
CN202320539528.0U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 Active CN219711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9528.0U CN219711565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9528.0U CN219711565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1565U true CN219711565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2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9528.0U Active CN219711565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1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79403B1 (ko) 도시철도 본선환기구 미세먼지 제거시스템
KR101088341B1 (ko) 터널의 양방향 환기.배연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1239365B1 (ko) 상호 보완적 터널환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터널환기방법
CN202017511U (zh) 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自然通风排烟系统
CN107605526A (zh) 公路隧道分段重点排烟系统以及排烟方法
CN203452824U (zh) 一种用于城市双层穿山隧道的通风系统
CN106917632B (zh) 通风装置
CN110910744B (zh) 模型隧道、隧道火灾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CN219711565U (zh) 一种移动式隧道排烟系统
CN218030257U (zh) 一种铁路隧道洞口集中吹入式防灾通风系统
CN105268317A (zh) 一种隧道通风净化结构及其通风净化方法
CN112127932B (zh) 一种侧向排烟辅助导流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1720152B (zh) 一种隧道排烟系统及隧道排烟控制方法
CN210530904U (zh) 一种应用于隧道内的可移动式侧向排烟结构
CN109113780B (zh) 一种基于季风的隧道竖井或斜井通风排烟装置
CN216286360U (zh) 一种轨道交通环境节能控制设备
CN207437115U (zh) 一种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
CN110469937A (zh) 一种客滚船搭建过程通风方法及抽风风机
KR101840682B1 (ko) 연동형 관내 복합 환기시스템
KR102403469B1 (ko) 터널 내에 배치된 제트팬에 전원을 공급하는 시스템
CN210714756U (zh) 一种隧道通风机构
CN104405427A (zh) 一种煤矿用通风系统
CN208057144U (zh) 一种长大交通隧道区域耦合式防排烟系统
KR20170115308A (ko) 관내 복합 안전시스템
CN205876375U (zh) 一种隧道通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