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4756U - 一种隧道通风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通风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14756U
CN210714756U CN201921805388.7U CN201921805388U CN210714756U CN 210714756 U CN210714756 U CN 210714756U CN 201921805388 U CN201921805388 U CN 201921805388U CN 210714756 U CN210714756 U CN 210714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ventilation
pipe
air
exhaust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053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荣江
金瑞诚
孙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hui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hui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hui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hui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053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14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14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14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通风机构,涉及通风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隧道,所述隧道顶部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以及安装在通风管内的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管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通风组件沿通风管长度方向设置,通风管上开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通风组件包括引风机、排风机以及多台送风机,所述引风机和排风机分别设置于通风管两端,多台所述送风机安装在通风管内且位于引风机与排风机之间,所述引风机的吹风方向朝向隧道内,所述排风机的吹风方向朝向隧道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风装置保持隧道内持续通风,提高了隧道的通风性。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通风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通风机构。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筑在地下供汽车行驶的通道,一般还兼作管线和行人通道等。隧道的主体建筑物一般由洞身、衬砌和洞门组成,隧道的附属构筑物有防水和排水设施、通风和照明设施、交通信号设施以及应急设施等。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土地资源短缺,因而很多大城市正在大力建设地铁隧道和道路隧道。在山岭重丘区,隧道也被广泛采用。这些隧道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隧道通风排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隧道这种狭长空间结构的特殊性,若通风排烟不畅,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而研究隧道通风排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隧道中竖井自然通风排烟方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通风排烟方式,它是指在隧道的顶部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与外界大气相通的通风竖井,使得隧道内部的污浊气体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以达到对隧道空间的温度、湿度、流速等进行调节的目的。
但是竖井通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隧道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浑浊的空气一般都聚集在隧道内,而竖井通风由于是靠自然风力通风的,因此很难快速的将废气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通风机构,能持续给隧道内通风,还能吸收隧道内的废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隧道通风机构,包括隧道,所述隧道顶部设置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以及安装在通风管内的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管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通风组件沿通风管长度方向设置,通风管上开设有若干出风口;
所述通风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通风管一端的引风机、安装在通风管另一端的排风机以及安装在通风管内且位于所述引风机与所述排风机之间的多台送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吹风方向朝向隧道内,所述排风机的吹风方向朝向隧道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引风机将隧道外的空气吸入通风管内,空气在通风管内被送风机持续不断的向前输送,并且送风机持续不断的将引风机引进的风通过出风口运送至隧道中,位于通风管末端的排风机则将管内的空气排出,从而实现隧道内空气的流动,能够持续不断的将隧道内浑浊的空气排出到隧道外,且将隧道外的空气运送至隧道内,从而实现了隧道的通风。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沿通风管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且每台所述送风机位于两相邻出风口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设置的出风口让隧道内通风更加均匀,而且如果送风机安装于通风口上方,则通风效果会大大受到影响,因此将送风机设置相邻两出风口之间,保证空气能够均匀地从出风口进入隧道。
优选的,通风管内壁且位于出风口处设置有挡板,并且挡板位于远离进风方向的出风口边缘,所述挡板倾斜设置且远离出风管一端朝进风方向倾斜,所述挡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通风管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风管内的空气流动方向是沿引风机朝排风机方向的,因此倾斜设置的挡板能将通风管中流通的空气尽可能多的从出风管中送入隧道内。
优选的,隧道内两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吸收隧道废气的吸风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隧道是较封闭的,废气比较容易堆积在隧道内,吸风组件可以将隧道中的废气吸收排出隧道,再加上通风装置的持续通风,达到快速吸收并排放废气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吸风组件包括嵌设在隧道侧壁的第一排风扇、安装在隧道侧壁内且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并贯通隧道的的排气管、设置在隧道侧壁内且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排风扇和排气管的连接管,所述排气管两端开设有排气口,且排气管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排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第一排风扇会将废气吸收,废气通过连接管进入到排气管中,废气通过第二排风扇从排气管两端的排气口排出隧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风扇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保护第一排风扇的防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能保护第一排风扇,防止第一排风扇将大的杂物吸入,而导致排气管堵塞。
优选的,所述隧道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通风管的支撑座,所述出风口均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所述通风管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通风管穿过支撑座安装固定,然后将出风管连接在出风口上,出风管起到导向作用,能让通风管中的空气经过挡板的作用,更多地从出风管送入隧道。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杂物飞入通风管的防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能保护通风管,防止大的杂物吸入通风管造成堵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引风机不断将空气送入通风管内,送风机将空气送入隧道内,排风机将隧道内的空气送出隧道从而保持隧道内的通风;
2、通过吸风组件将隧道内的废气及时排出隧道配合通风装置的作用,进一步达到通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通风管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吸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隧道;2、通风装置;21、通风管;22、通风组件;221、引风机;222、送风机;223、排风机;3、支撑座;4、防护网;5、出风管;6、挡板;7、吸风组件;71、第一排风扇;711、防护罩;72、排气管;721、排气口;722、第二排风扇;73、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隧道通风机构,包括隧道1,隧道1顶部设置有通风装置2,通风装置2包括通风管21和通风组件22,隧道1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3,通风管21穿过支撑座3且固定安装在支撑座3上,通风管21沿隧道1长度方向设置。
通风组件22安装在通风管21中,通风组件22包括引风机221、排风机223以及若干台送风机222,本实施例中展示了三台送风机222,引风机221和排风机223分别设置于通风管21两端,且通风管21两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杂物飞入通风管21的防护网4。
参照图2和图3,通风管21上开设有四个出风口(图中未标出),出风口沿通风管21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三台送风机222安装在通风管21内且分别位于两相邻出风口之间,每个出风口上均连接有出风管5,出风管5均通过螺栓与通风管21连接,且出风管5呈竖直设置。通风管21内壁且位于出风口处固定设置有挡板6,并且挡板6位于远离进风方向的出风口边缘,挡板6倾斜设置且远离出风管5一端朝进风方向倾斜;挡板6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通风管21的直径,使得空气能在通风管21中流动。挡板6的作用是能将通风管21内的空气更多的往出风管5排出,出风管5则起到导向的作用。
参照图3和图5,隧道1内两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吸收隧道1内废气的吸风组件7。吸风组件7包括第一排风扇71(参照图4)排气管72和连接管73。第一排风扇71嵌入隧道1内的侧壁内,第一排风扇71沿隧道1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且第一排风扇71外表面安装有用于保护第一排风扇71的防护罩711。排气管72沿隧道1长度方向设置,且贯穿隧道1,排气管72两端均开设有排气口721,排气管72两端均安装有第二排风扇722。连接管73设置在隧道1侧壁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排风扇71出风端和排气管72相连,第一排风扇71通过连接管73与排气管72相连通。
废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隧道1内安装有用于检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气体检测仪(由欧森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气体检测仪),气体检测仪与第一排风扇71和排气管72电连接。当废气浓度较高时,吸风组件7会开始工作,第一排风扇71启动,第一排风扇71将隧道1内的废气吸入,然后通过连接管73进入排气管72,废气通过排气管72经过第二排风扇722从排气管72两端的排气口721排出隧道1。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引风机221将隧道1外的空气吸入通风管21内,空气在通风管21内被送风机222持续不断的向前输送,并且送风机222持续不断的将引风机221引进的风通过出风口运送至隧道1中,位于通风管21末端的排风机223则将管内的空气排出,从而实现隧道1内空气的流动,能够持续不断的将隧道1内浑浊的空气排出到隧道1外,且将隧道1外的空气运送至隧道1内,从而实现了隧道1的通风。
当隧道1内废气浓度较高时,吸风组件7会开始工作,第一排风扇71启动,将废气吸收至排气管72中,废气经第二排风扇722从排气管两端的排气口721排出,实现了废气的排放。
通过通风装置2和吸风组件7的相互配合,实现了隧道1内的通风,增强了隧道1的通风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隧道通风机构,包括隧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1)顶部设置有通风装置(2),所述通风装置(2)包括通风管(21)以及安装在通风管(21)内的通风组件(22),所述通风管(21)沿隧道(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通风组件(22)沿通风管(21)长度方向设置,通风管(21)上开设有若干出风口;
所述通风组件(22)包括安装在所述通风管(21)一端的引风机(221)、安装在通风管(21)另一端的排风机(223)以及安装在所述通风管(21)内且位于所述引风机(221)与所述排风机(223)之间的多台送风机(222),所述引风机(221)的吹风方向朝向隧道(1)内,所述排风机(223)的吹风方向朝向隧道(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沿通风管(21)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且每台所述送风机(222)位于两相邻出风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21)内壁且位于出风口处设置有挡板(6),并且挡板(6)位于远离进风方向的出风口边缘,所述挡板(6)倾斜设置且远离出风管(5)一端朝进风方向倾斜,所述挡板(6)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通风管(2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隧道(1)内两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吸收隧道(1)废气的吸风组件(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组件(7)包括嵌设在隧道(1)侧壁的第一排风扇(71)、安装在隧道(1)侧壁内且沿隧道(1)长度方向设置并贯通隧道(1)的排气管(72)以及安装在隧道(1)侧壁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排风扇(71)和排气管(72)相连的连接管(73),所述排气管(72)两端开设有排气口(721),且排气管(72)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排风扇(7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风扇(71)进风端设置有用于保护第一排风扇(71)的防护罩(7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1)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通风管(21)的支撑座(3),所述出风口均连接有出风管(5),所述出风管(5)与所述通风管(21)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21)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杂物飞入通风管(21)的防护网(4)。
CN201921805388.7U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隧道通风机构 Active CN210714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5388.7U CN210714756U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隧道通风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05388.7U CN210714756U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隧道通风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14756U true CN210714756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26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05388.7U Active CN210714756U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隧道通风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147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041A (zh) * 2022-01-25 2022-04-08 德州启源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长距离山体隧道通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041A (zh) * 2022-01-25 2022-04-08 德州启源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长距离山体隧道通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94041B (zh) * 2022-01-25 2023-12-05 德州启源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长距离山体隧道通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5468A (zh) 城市隧道竖井型自然通风与防排烟方法
CN203097922U (zh) 一种长大隧道多作业面通风结构
CN103306702B (zh) 一种隧道通风施工用充气式隔离装置
CN209145623U (zh)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除尘系统
CN207122318U (zh) 一种新型隧道通风装置
CN203347823U (zh) 一种隧道通风施工用充气式隔离装置
CN210714756U (zh) 一种隧道通风机构
CN202520352U (zh) 大断面瓦斯突出隧道通风系统
CN109139078A (zh) 一种隧道通风排烟系统
CN210798980U (zh) 一种排风净化式隧道结构
CN110318799B (zh) 一种大长隧道施工通风方法
CN211008711U (zh) 一种煤矿井下独立通风的新型水仓
CN209212274U (zh) 一种地下矿山巷道掘进用的通风和除尘一体化装置
AU2020102895A4 (en) Highway Tunnel with Organized Natural Ventilation Technical Field
CN205477703U (zh) 隧道通风结构
CN210345770U (zh) 一种适用于地铁站台层的空气净化系统
CN202047855U (zh) 隧道通风系统
CN208057144U (zh) 一种长大交通隧道区域耦合式防排烟系统
CN217367868U (zh) 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通风横洞洞门结构
CN215256279U (zh) 一种长大隧道地下风机房用通风结构
CN205876375U (zh) 一种隧道通风装置
CN218347420U (zh) 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
CN204402534U (zh) 隧道施工时的通风结构
CN108397222A (zh) 一种长大交通隧道区域耦合式防排烟系统
CN104564121A (zh) 一种山体隧道内空气净化系统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