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7420U - 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 - Google Patents

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7420U
CN218347420U CN202221376955.3U CN202221376955U CN218347420U CN 218347420 U CN218347420 U CN 218347420U CN 202221376955 U CN202221376955 U CN 202221376955U CN 218347420 U CN218347420 U CN 218347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ipeline body
air
pipe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769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喆
毛应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ai Nur Co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ai Nur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ai Nur Co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ai Nur Co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769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7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7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7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所述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安装板、进风管、出风管、喷水管和喷水排,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管道本体的外壁面相连,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安装板相连,且所述进风管的出口依次贯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管道本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管道本体内,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安装板相连,且所述出风管的进口依次贯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管道本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管道本体内,所述喷水管的一端与水源连通,所述喷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水排连通,所述喷水排邻近所述管道进口设置且所述喷水排的喷水方向朝向所述管道进口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具有通风和逃生功能等优点。

Description

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通风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
背景技术
在采矿过程中,井下煤矿内煤尘爆炸,瓦斯爆炸,透水事故和顶板塌方等矿难随时有可能发生,现有的矿内逃生方式多以固定通道为主,而固定通道在遇到危险时极有可能造成道路被堵,逃生方式太过单一,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伤害和损失。通风管是安装在矿井隧道内的设备,目的是为矿井隧道内的工作人员提供空气,并将矿井隧道内的有害气体排出。相关技术中,通风管仅用于通风换气,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通风和逃生功能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安装板、进风管、出风管、喷水管和喷水排,所述管道本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的管道进口和管道出口,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管道本体的外壁面相连,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安装板相连,且所述进风管的出口依次贯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管道本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管道本体内,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安装板相连,且所述出风管的进口依次贯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管道本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管道本体内。所述喷水管和所述喷水排均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喷水管的一端与水源连通,所述喷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水排连通,所述喷水排邻近所述管道进口设置且所述喷水排的喷水方向朝向所述管道进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具有通风和逃生功能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还包括水平板、滑轨和滑车,所述水平板位于所述管道本体内并与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底壁相连,所述水平板沿所述管道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滑轨位于所述管道本体内并设在所述水平板上方,所述滑轨与所述水平板相连且沿所述管道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滑车沿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滑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还包括支撑杆和扶杆,所述支撑杆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滑车相连,所述支撑杆具有多个,多个支撑杆沿所述滑车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扶杆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杆相连,所述扶杆沿所述滑车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还包括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抽风机的动力输出端贯穿所述进风管的管壁并延伸至所述进风管的内部,所述抽风机用于将所述进风管进口的空气抽入所述管道本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还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管道本体和所述抽风机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块分别与所述管道本体和所述抽风机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还包括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保护壳具有第一容纳腔室,所述抽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室内,所述第一保护壳上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进一步包括水泵和进水管,所述水泵和所述进水管均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所述进水管的出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与所述喷水管的进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还包括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管道本体和所述水泵之间,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与所述管道本体和所述水泵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还包括第二保护壳,所述第二保护壳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二保护壳具有第二容纳腔室,所述水泵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室内,所述第二保护壳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还包括稳固环,所述稳固环的一端与所述喷水管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稳固环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水排的进口端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部分结构与安装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的滑轨与滑车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
管道本体1;
安装板2;
进风管3;
出风管4;
喷水管5;
喷水排6;
水平板7;
滑轨8;
滑车9;
支撑杆10;
扶杆11;
抽风机12;
水泵13;
第一保护壳14;第一散热孔1401;
第二保护壳15;第二散热孔1501;18
第一固定块16;
第二固定块17;
进水管18;
稳固环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包括管道本体1、安装板2、进风管3、出风管4、喷水管5和喷水排6。管道本体1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的管道进口和管道出口,安装板2与管道本体1的外壁面相连,进风管3与安装板2相连,且进风管3的出口依次贯穿安装板2和管道本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管道本体1内,出风管4与安装板2相连,且出风管4的进口依次贯穿安装板2和管道本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管道本体1内。喷水管5和喷水排6均与安装板2相连,喷水管5的一端与水源连通,喷水管5的另一端与喷水排6连通,喷水排6邻近管道进口设置且喷水排6的喷水方向朝向管道进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在使用时,将管道本体1的一部分(管道进口端的一部分)安装在煤矿隧道内,将管道本体1的另一部分(管道出口端的一部分)置于外煤矿隧道外部。当煤矿内无事故发生时,外界空气通过管道出口流入管道本体1的内并经管道进口流入煤矿隧道内,以使煤矿隧道内达到通风的效果,此时管道本体1起到通风管的作用。
当煤矿部分隧道发生塌方事故,人员无法通过煤矿隧道外出时,塌方的矿石无法进入管道本体1内,被困人员可以通过管道本体1的管道进口进入管道本体1内,然后经管道本体1的管道出口逃出。逃生人员在逃生过程可以利用进风管3向管道本体1内流入新鲜空气,并且管道本体1内的气体通过出风管4向流出出,从而加速管道本体1内的空气循环,能够有效将管道本体1内的有害气体循环排出,防止逃生人员因有害气体中毒而导致健康受到伤害。
此外,当发生火灾时,逃生人员可以开启喷水排6,喷水管5内的水源通过喷水排6朝向管道进口喷射,使管道进口处形成一道水墙,以防止燃烧火焰进入管道本体1内对逃生人员造成伤害,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的使用安全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具有通风和逃生多功能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还包括水平板7、滑轨8和滑车9。水平板7位于管道本体1内并与管道本体1的内底壁相连,水平板7沿管道本体1的延伸方向延伸。滑轨8位于管道本体1内并设在水平板7上方,滑轨8与水平板7相连且沿管道本体1的延伸方向延伸,滑车9沿滑轨8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与滑轨8配合。
如图4所示,当发生事故煤矿隧道内有人员受伤时,可以将受伤人员放置滑车9上,利用滑车9和滑轨8之间的滑动将受伤人员运送至管道出口,以便于受伤人员可以快速从煤矿隧道内逃出,有利于方便受伤人员的逃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还包括支撑杆10和扶杆11。支撑杆10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滑车9相连,支撑杆10具有多个,多个支撑杆10沿滑车9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扶杆11与至少一个支撑杆10相连,扶杆11沿滑车9的宽度方向延伸。
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杆10为两个,两个支撑杆10沿上下方向延伸,扶杆11的一端与一个支撑杆10相连,扶杆1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杆10相连。由此,通过在滑车9上设置支撑杆10和扶杆11,有利于推动滑车9,有利于加快受伤人员的的逃生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还包括抽风机12,抽风机12与安装板2相连,抽风机12的动力输出端贯穿进风管3的管壁并延伸至进风管3的内部,抽风机12用于将进风管3进口的空气抽入管道本体1内。
例如,如图4所示,抽风机12设置在安装板2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可以将抽风机12的开关设置在管道本体1内,当煤矿隧道内无事故发生时可以将抽风机12的开关关闭,利用管道本体1的管道进口和管道出口通气,以节省电能。当煤矿隧道内发生事故时可以将抽风机12的开关打开,以使进风管3内的空气可以快速进入管道本体1内,通过设置抽风机12有利于增加进风管3内空气的流速,以快速提高管道本体1内的空气含量,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可靠性。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固定块16,第一固定块16位于管道本体1和抽风机12之间,第一固定块16分别与管道本体1和抽风机12相连。
例如,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利用第一固定块16将抽风机12与安装板2进行连接并固定,能使抽风机12与安装板2之间的连接加稳固,有利于提高抽风机12的工作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还包括第一保护壳14,第一保护壳14与安装板2相连,第一保护壳14具有第一容纳腔室,抽风机12位于第一容纳腔室内,第一保护壳14上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1401。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保护壳14为方形壳体,第一散热孔1401等距离排列在第一保护壳14的一个面上。通过设置第一保护壳14,能够有效的将抽风机12与外界隔离,对抽风机12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利用第一散热孔1401能够使抽风机12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进一步达提高抽风机12的工作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进一步包括水泵13和进水管18,水泵13和进水管18均与安装板2相连,水泵13的进口与进水管18的出口连通,水泵13的出口与喷水管5的进口连通。
例如,如图3所示,水泵13设置在安装板2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可以将水泵13的开关设置在管道本体1内,当煤矿隧道内无火灾发生时可以将水泵13的开关关闭。当煤矿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可以将水泵13的开关打开,以使进水管18内的水可以快速进入喷水管5内并流入喷水排6。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固定块17,第二固定块17位于管道本体1和水泵13之间,第二固定块17分别与管道本体1和水泵13相连。
例如,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利用第二固定块17将水泵13与安装板2进行连接并固定,能使水泵13与安装板2之间的连接加稳固,有利于提高水泵13的工作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还包括第二保护壳15,第二保护壳15与安装板2相连,第二保护壳15具有第二容纳腔室,水泵13位于第二容纳腔室内,第二保护壳15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1501。3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保护壳15为方形壳体,第二散热孔1501等距离排列在第二保护壳15的一个面上。通过设置第二保护壳15,能够有效的将水泵13与外界隔离,对水泵13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利用第二散热孔1501能够使水泵13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进一步达提高水泵13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还包括稳固环19,稳固环19的一端与喷水管5的出口端相连,稳固环19的另一端与喷水排6的进口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100通过在喷水管5和在喷水排6之间设置稳固环19,有利于提高喷水管5和喷水排6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喷水排6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的管道进口和管道出口;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管道本体的外壁面相连;
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安装板相连,且所述进风管的出口依次贯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管道本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管道本体内;
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与所述安装板相连,且所述出风管的进口依次贯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管道本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管道本体内;以及
喷水管和喷水排,所述喷水管和所述喷水排均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喷水管的一端与水源连通,所述喷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水排连通,所述喷水排邻近所述管道进口设置且所述喷水排的喷水方向朝向所述管道进口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位于所述管道本体内并与所述管道本体的内底壁相连,所述水平板沿所述管道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以及
滑轨和滑车,所述滑轨位于所述管道本体内并设在所述水平板上方,所述滑轨与所述水平板相连且沿所述管道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滑车沿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滑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滑车相连,所述支撑杆具有多个,多个支撑杆沿所述滑车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和
扶杆,所述扶杆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杆相连,所述扶杆沿所述滑车的宽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抽风机的动力输出端贯穿所述进风管的管壁并延伸至所述进风管的内部,所述抽风机用于将所述进风管进口的空气抽入所述管道本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管道本体和所述抽风机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块分别与所述管道本体和所述抽风机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保护壳具有第一容纳腔室,所述抽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室内,所述第一保护壳上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水泵和进水管,所述水泵和所述进水管均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所述进水管的出口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与所述喷水管的进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管道本体和所述水泵之间,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与所述管道本体和所述水泵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护壳,所述第二保护壳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二保护壳具有第二容纳腔室,所述水泵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室内,所述第二保护壳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固环,所述稳固环的一端与所述喷水管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稳固环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水排的进口端相连。
CN202221376955.3U 2022-05-31 2022-05-31 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 Active CN218347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6955.3U CN218347420U (zh) 2022-05-31 2022-05-31 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76955.3U CN218347420U (zh) 2022-05-31 2022-05-31 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7420U true CN218347420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21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76955.3U Active CN218347420U (zh) 2022-05-31 2022-05-31 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74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38429A (zh) * 2023-07-11 2023-10-03 四川芙蓉川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瓦斯超限预警系统及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38429A (zh) * 2023-07-11 2023-10-03 四川芙蓉川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瓦斯超限预警系统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82146T3 (es) Torre de turbina eólica o un segmento de una turbina eólica con una puerta y su respectivo marco
CN100557192C (zh) 改进的隧道排烟方法及带独立排烟装置的隧道排烟系统
CN218347420U (zh) 煤矿用通风逃生管道
CN205689452U (zh) 新型消防风机
CN102482943A (zh)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隧道通风设备
CN110566265B (zh) 一种煤矿井下瓦斯循环抽排系统
CN112412285B (zh) 一种隔烟净化防火门
KR200468921Y1 (ko) 터널 환기 장치
CN105952666A (zh) 新型消防风机
CN210714756U (zh) 一种隧道通风机构
CN216241378U (zh) 一种建筑管道用消防排烟风机
CN113482688A (zh) 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5255846U (zh) 一种具备膨胀密封件的环保防火门
CN105386629A (zh) 地下立体停车库诱导通风装置及其诱导通风方法
CN213454053U (zh) 高密度暗洞人行通道火灾防护系统
CN210904771U (zh) 一种隧道消防装置
KR20220080290A (ko) 역풍방지 후드캡
CN209042471U (zh) 一种天花板式油烟罩
CN211287748U (zh) 一种煤矿通风加热装置
CN102425444B (zh) 一种循环使用型隧道防烟装置
CN102518463B (zh) 一种循环使用型隧道防烟方法
CN205876375U (zh) 一种隧道通风装置
CN213392229U (zh) 一种新型瓦斯隧道通风装置
CN204402534U (zh) 隧道施工时的通风结构
CN219735525U (zh) 一种火灾应急逃生的消防排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