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9729U - 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9729U
CN219709729U CN202321305607.1U CN202321305607U CN219709729U CN 219709729 U CN219709729 U CN 219709729U CN 202321305607 U CN202321305607 U CN 202321305607U CN 219709729 U CN219709729 U CN 219709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knitting
piece
long
st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56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唯民
梁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Xinyu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Xinyu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Xinyu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Xinyu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056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9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9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9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属于电脑横机技术领域,它包括针板、插片和编织针组件,所述插片有若干个,且均安装在针板上,相邻插片之间形成针槽,所述编织针组件位于针槽内,所述编织针组件包括织针、长针片和选针片,所述长针片位于织针的下方,并与织针相贴合,所述长针片装入针槽内后按压具有弹性,所述选针片位于长针片的下方,用于与选针器相配合;所述织针的尾部设有针脚Ⅰ,所述针脚Ⅰ用于与电脑横机山板上部的针道相配合;所述长针片的中部设有针脚Ⅱ,所述针脚Ⅱ用于与电脑横机山板下部的针道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编织针组件基本编织功能的前提下,避免了针脚与不织压片之间的磨损,同时减轻了机头工作时的负重,提高了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横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脑横机中的改进型针板组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脑横机中的编织针组件一般都安装在针槽内,而针槽则是由插装在针板上的相邻插片围制而成的。在电脑横机工作时,通过三角机构的驱动,使编织针组件沿着针槽不断地进行伸缩运动,从而完成对织物的编织工作。
目前,市面上的编织针组件大多由织针、长针、弹簧针和选针片组成,公告号CN218436121U、名称为“一种单槽双针针板组件”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的附图5中也展示出了这种编织针组件的结构,长针的头部卡在织针尾部开设的卡槽内,工作时,两者同步沿针道行走,并且在针槽内的伸缩动作也是保持一致的。
在织物编织的过程中,电脑横机中的机头频繁地带动三角机构左右滑移,从而使得不参与编织工作的织针下方弹簧针的针脚始终与电脑横机山板上的不织压片紧密贴合,经长时间滑动摩擦接触后,相互之间就会产生磨损,致使两者之间的预设高度变低,从而在机头带动三角机构左右滑移时,频繁地发生撞针或者选针失误的现象。
此外,在针脚与不织压片滑动摩擦的过程中,该针脚是依靠弹簧针的弹性力紧压在不织压片上的,当不参与编织的织针数量较多时,组合在一起的弹性推力就会非常大,施加在机头上后,额外增加了机头的负重,致使机头在左右行走时变得非常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其在不影响编织针组件基本编织功能的前提下,避免了针脚与不织压片之间的磨损,同时减轻了机头工作时的负重,提高了工作时的稳定性,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改进型针板组件,包括针板、插片和编织针组件,所述插片有若干个,且均安装在针板上,相邻插片之间形成针槽,所述编织针组件位于针槽内,其中,所述编织针组件包括织针、长针片和选针片,所述长针片位于织针的下方,并与织针相贴合,所述长针片装入针槽内后按压具有弹性,所述选针片位于长针片的下方,用于与选针器相配合;所述织针的尾部设有针脚Ⅰ,所述针脚Ⅰ用于与电脑横机山板上部的针道相配合;所述长针片的中部设有针脚Ⅱ,所述针脚Ⅱ用于与电脑横机山板下部的针道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其中,所述长针片装入针槽内后按压具有弹性是指,所述长针片与针板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一端与长针片相连接,另一端抵压在针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其中,所述长针片装入针槽内后按压具有弹性是指,所述长针片与针板相对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凸部,两个所述凸部与针板相接触,从而使长针片中部悬空产生弹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其中,所述针脚Ⅱ下方的长针片上设有若干弧形缺口,所述针板上装有用于与弧形缺口相配的钢丝。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其中,所述插片的侧壁前部开设有弹簧片让位槽和织针让位槽,所述弹簧片让位槽位于织针让位槽内,所述弹簧片让位槽用于供织针侧壁上弹簧片的凸起部位放入,所述织针让位槽用于供织针的一侧放入,所述针脚Ⅰ的侧壁与织针的顶面之间形成台阶,当织针位于织针让位槽内后,针脚Ⅰ的侧壁与插片的侧壁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其中,所述插片的顶面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针脚Ⅰ的下方,且缺口内穿设有定位条。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人对编织针组件进行了改进优化设计,重新设计后的编织针组件仅由织针、长针片和选针片组成,长针片位于织针的下方,并与织针相贴合,选针片位于长针片的下方,用于与选针器相配合,织针的尾部设有针脚Ⅰ,用于与电脑横机山板上部的针道相配合,长针片的中部设有针脚Ⅱ,用于与电脑横机山板下部的针道相配合,通过此种改进优化设计后,不仅简化了原有编织针组件的结构,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还改变了原有编织针组件的工作原理,即本发明中的编织针组件中的织针和长针片在沿针道行走时,可以分开进行,无需再像现有技术那样必须两者卡接在一起同步滑移行走,从而使得编织针组件中的针脚不再与不织压片紧密贴合,避免了针脚的磨损,进而防止了三角机构左右滑移时发生撞针或者选针失误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工作时的故障率,节约了维修的成本。此外,两者贴合摩擦结构的取消也消除了编织针组件的弹性力对机头的影响,充分减轻了机头左右滑移工作时的负重,降低了噪音的产生,减少了维护的频率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编织针组件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编织针组件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编织针组件位于两个插片之间时的立体分解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织针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专业名词,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但除非特别说明,这些专业名词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专业名词与另一个专业名词区分。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水平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水平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包括针板3、插片4和编织针组件,插片4有若干个,若干插片4沿针板3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且均插装在针板3上开设的插片槽31内。为了进一步提高插片4安装的牢靠性,在针板3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钢丝槽,钢丝槽内安装有钢丝,钢丝将若干插片4串在一起;此外,还在若干插片4的顶部穿设有钢丝,同样起到提高插片4安装牢固性的目的。当各插片4插装在针板3上开设的插片槽31内后,在相邻插片4之间便形成针槽2,编织针组件位于针槽2内。
在电脑横机作业时,通过三角机构的驱动,使编织针组件沿着针槽2不断地进行伸缩运动,进而完成对织物的编织。
参见图3和图4,编织针组件包括织针51、长针片55和选针片54,长针片55位于织针51的下方,长针片55的头部与织针51的尾部相贴合,长针片55装入针槽2内后按压具有弹性,选针片54位于长针片55的下方,用于与选针器相配合。织针51的尾部设有针脚Ⅰ52,针脚Ⅰ52用于与电脑横机山板上部的针道相配合;长针片55的中部设有针脚Ⅱ53,针脚Ⅱ53用于与电脑横机山板下部的针道相配合。
插片4的顶面上开设有缺口43,缺口43位于针脚Ⅰ52的下方,且缺口43内穿设有定位条44。定位条44和缺口43的相互配合主要起到限位的作用,给织针51的行程设定一个范围,防止生产工人因操作失误人为地将织针51过度向下滑动,而在生产作业时发生撞针的现象。
继续参见图3和图4,长针片55装入针槽2内后按压具有弹性具体采用如下结构:在长针片55与针板3相对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凸部58,两个所述凸部58与针板3相接触,从而使长针片55中部悬空产生弹性。
在编织针组件沿针槽2伸缩做编织动作时,为了避免受惯性力的影响而发生窜针的现象,故而在针脚Ⅱ53下方的长针片55上设有若干弧形缺口56,针板3上安装有用于与弧形缺口56相配的钢丝1。这样,在编织针组件工作时,即便在针槽2内做伸缩动作时受到自身惯性力的影响稍微窜出,在弧形缺口38和钢丝1的配合作用下,因速度太多导致多窜出的编织针组件也会迅速自动缩回归位,从而充分保证了编织针组件的编织精度。
对于安装在插片4上,用于对选针片54的头部顶面进行压靠定位的压条,即可以采用钢丝,也可以采用燕尾形刚条,或者其它形状的压条也可以。
插片4的侧壁前部开设有弹簧片让位槽42和织针让位槽41,弹簧片让位槽42和织针让位槽41均沿插片4的长度方向设置。弹簧片让位槽42的长度较短,且位于织针让位槽41内;弹簧片让位槽42用于供织针51侧壁上弹簧片的凸起部位放入,织针让位槽41用于供织针51的一侧放入。
结合图5,针脚Ⅰ52的侧壁与织针51的顶面之间形成台阶59,用于让位。本实施例将弹簧片让位槽42和织针让位槽41设置在了插片4的左侧,那么台阶59就位于针脚Ⅰ52的右侧,从而当织针51的右侧位于织针让位槽41内后,针脚Ⅰ52的侧壁与插片4的侧壁相贴合。相反,如果弹簧片让位槽42和织针让位槽41开设在了插片4的右侧,那么台阶59就位于针脚Ⅰ52的左侧,从而当织针51的左侧位于织针让位槽41内后,针脚Ⅰ52的侧壁与插片4的侧壁相贴合。对了普通款式,在不开设织针让位槽41的情况下,不设置台阶59也是可以的。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本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将长针片55装入针槽2内后按压具有弹性采用另外一种结构,即在长针片55与针板3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弹性杆57,弹性杆57的一端与长针片55相连接,另一端抵压在针板3上。
本实用新型对编织针组件进行了重新设计,从而使得织针51与长针片55在编织针组件编织织物时可以进行分离,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编织针组件中的织针51和长针片55在沿针道行走时,可以分开进行,无需再像现有技术那样必须两者卡接在一起同步滑移行走,从而使得编织针组件中的针脚Ⅱ53不再与电脑横机山板上的不织压片相贴合,避免了针脚Ⅱ53的磨损,进而防止了三角机构左右滑移时发生撞针或者选针失误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工作时的故障率,节约了维修的成本。针脚Ⅱ53与不织压片贴合摩擦结构的取消也消除了编织针组件的弹性力对机头的影响,充分减轻了机头左右滑移工作时的负重,降低了噪音的产生,减少了维护的频率和成本。
重新设计后的编织针组件大大简化了原有的结构,有效减少了相应的生产加工工艺,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包括针板(3)、插片(4)和编织针组件,所述插片(4)有若干个,且均安装在针板(3)上,相邻插片(4)之间形成针槽(2),所述编织针组件位于针槽(2)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织针组件包括织针(51)、长针片(55)和选针片(54),所述长针片(55)位于织针(51)的下方,并与织针(51)相贴合,所述长针片(55)装入针槽(2)内后按压具有弹性,所述选针片(54)位于长针片(55)的下方,用于与选针器相配合;
所述织针(51)的尾部设有针脚Ⅰ(52),所述针脚Ⅰ(52)用于与电脑横机山板上部的针道相配合;
所述长针片(55)的中部设有针脚Ⅱ(53),所述针脚Ⅱ(53)用于与电脑横机山板下部的针道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针片(55)装入针槽内后按压具有弹性是指,所述长针片(55)与针板(3)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弹性杆(57),所述弹性杆(57)的一端与长针片(55)相连接,另一端抵压在针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针片(55)装入针槽内后按压具有弹性是指,所述长针片(55)与针板(3)相对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凸部(58),两个所述凸部(58)与针板(3)相接触,从而使长针片(55)中部悬空产生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Ⅱ(53)下方的长针片(55)上设有若干弧形缺口(56),所述针板(3)上装有用于与弧形缺口(56)相配的钢丝(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4)的侧壁前部开设有弹簧片让位槽(42)和织针让位槽(41),所述弹簧片让位槽(42)位于织针让位槽(41)内,所述弹簧片让位槽(42)用于供织针(51)侧壁上弹簧片的凸起部位放入,所述织针让位槽(41)用于供织针(51)的一侧放入,所述针脚Ⅰ(52)的侧壁与织针(51)的顶面之间形成台阶(59),当织针(51)位于织针让位槽(41)内后,针脚Ⅰ(52)的侧壁与插片(4)的侧壁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4)的顶面上开设有缺口(43),所述缺口(43)位于针脚Ⅰ(52)的下方,且缺口(43)内穿设有定位条(44)。
CN202321305607.1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 Active CN219709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5607.1U CN219709729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5607.1U CN219709729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9729U true CN219709729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4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5607.1U Active CN219709729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9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76253U (zh) 一种具有四针床功能的电脑横机
CN219709729U (zh) 一种改进型针板组件
CN111733512B (zh) 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CN109023688B (zh) 一种横机用编织机构及方法
CN109056174A (zh) 一种针织横机
CN220376884U (zh) 一种电脑横机针板
KR19990028846A (ko) 횡편기에 있어서의 실안내장치
CN212426349U (zh) 一种具有双层针板功能的单槽双针针板
CN212611186U (zh) 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CN209873300U (zh) 一种弹性缓冲压脚
CN111826790B (zh) 单槽双针针板、双工位横机底板、电脑横机及针织方法
CN220788984U (zh) 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
CN109183263B (zh) 一种电脑横机针织机构及方法
EP2372003A1 (en) Cam device for transfer receiving needle
US2162660A (en) Knitting machine
CN213113752U (zh) 一种选针片
CN219326894U (zh) 电脑横机齿口片与沉降片的组合结构
CN218232730U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辅助针脚
CN111519327A (zh) 横机用沉降片及沉降片机构
CN201158738Y (zh) 挺针片
CN211665281U (zh) 一种智能横编机的沉降片机构
CN220788976U (zh) 一种剪刀组件
CN209941219U (zh) 一种用于电脑横机的织针组
CN216304102U (zh) 一种横机中的齿片装置
CN217579258U (zh) 一种选针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