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1186U - 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1186U
CN212611186U CN202021373303.5U CN202021373303U CN212611186U CN 212611186 U CN212611186 U CN 212611186U CN 202021373303 U CN202021373303 U CN 202021373303U CN 212611186 U CN212611186 U CN 212611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pring
knitting
rod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733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佳明
韩徐斌
王靖敏
安勇强
张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xiang Qiangl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xiang Qiangl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xiang Qiangl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xiang Qiangl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733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1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1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1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包括针板主体,针板主体上表面上设置有贯穿针板主体前后两端的插片槽,插片槽按照针板主体长度方向设置一排,一排插片槽平行且等间距分布,插片槽中插装有插片,每相邻两个插片之间形成针槽;在针槽中放置两个织针组,两个织针组能独自进行编织工作。两个织针组可采用完全一样的配置构造,各自同时参与编织工作,由于同一针槽内相互靠近的两个织针组同时参加编织成圈,由于相互之间的间距缩小,织出的织物组织更加致密,人体帖合度更强,使用者的舒适度进一步加强。

Description

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横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它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就能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的织针织成的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了针织物。
目前,电脑横机的针板都是采用单槽单针的方式,即一个针槽中放置一个织针组,织针组通常包括选针片、弹簧针、长针和舍针,舍针的前部一侧具有扩圈片,因此就需要针槽的开设宽度应大于织针组的最大厚度,并且每相邻两个织针组之间通过插片相隔开,插片的设计也是具有一定尺寸限制的,这就导致两个相邻的织针组之间的距离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编织出的织物组织不能做到更加致密、人体贴合度具有局限性、编织的花型不够丰富,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脑横机针板进行改进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使织物更加致密的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包括针板主体,所述针板主体上表面上设置有贯穿针板主体前后两端的插片槽,所述插片槽按照针板主体长度方向设置一排,一排插片槽平行且等间距分布,插片槽中插装有插片,每相邻两个插片之间形成针槽;其特征在于:在针槽中放置两个织针组,两个织针组能独自进行编织工作。
优选的,所述两个织针组构造相同,均包括舍针、长针、弹簧针和选针片;所述舍针和长针的前端相衔接;所述弹簧针设置在长针后部的上面,并与之贴合;所述选针片设置在弹簧针上面,并与之贴合;所述舍针的前部一侧具有扩圈片,两个织针组中的舍针以扩圈片相背的方式布置;弹簧针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受横机三角底板推抵作用的弹簧针针踵;所述选针片的前端抵靠住弹簧针针踵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选针片包括针杆、针尾、推针杆和压针杆;所述压针杆位于针杆的下方,两者的前端部连接在一个竖向设置的连接块的后侧面上;所述推针杆水平设置,其后端部连接在连接块的前侧面上,并且推针杆与连接块的连接处低于压针杆与连接块的连接处;所述压针杆包括一水平段和一弯曲段,水平段的一端与连接块连接,水平段的另一端与弯曲段连接,所述弯曲段以远离针杆的方向进行弯曲,弯曲段的尾部最低点略低于推针杆的底面;当选针片设置在弹簧针上面时,推针杆的底面贴合在弹簧针上表面,弯曲段的尾部抵靠住并下压弹簧针上表面;所述针尾用于受横机底板上安装的选针器的控制,其连接在针杆后端尾部;所述针杆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与之相垂直、呈矩形块状的、用于受横机三角底板推抵作用的选针针踵;两个选针针踵高度相同,其中一个选针针踵设置在针杆的上表面中部位置,另一个选针针踵设置在针尾和针杆的连接处。
优选的,针尾的上表面是一平面,该平面的高度高于针杆的上表面,并低于选针针踵的上顶面;针尾的下底面为非平面,并设置有一个呈燕尾型的缺口,针尾的下面通过其燕尾型的缺口卡装有一个选针辅助片,选针辅助片的底面为平面,横机底板上安装的选针器通过吸附选针辅助片的底面从而对选针片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针杆、推针杆、压针杆、连接块以及两个选针针踵的厚度均是一致的,所述针尾和选针辅助片的厚度一致;针尾的厚度小于连接块的厚度;针尾与连接块的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针尾的一侧面与连接块的左侧面保持齐平,即左连接形式选针片;另一种是针尾的一侧面与连接块的右侧面保持齐平,即右连接形式选针片;当两个织针组安装在同一针槽中时,两个选针片选用一个左连接形式选针片和一个右连接形式选针片,以使两个针尾间距最大的方式布置两个选针片。
优选的,所述两个织针组构造不相同,两个织针组均包括构造相同的舍针和长针;一个织针组还包括长弹簧针,另一个织针组还包括短弹簧针;所述舍针和长针的前端相衔接;所述长弹簧针和短弹簧针分别设置在与之配合的长针后部的上面,所述舍针的前部一侧具有扩圈片,两个织针组中的舍针以扩圈片相背的方式布置;两个织针组共用一个选针片,所述选针片共同设置在长弹簧针和短弹簧针的上面;长弹簧针和短弹簧针均包括弹簧针尾部和弹簧针针杆,弹簧针针杆的一端与弹簧针尾部连接,弹簧针针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呈矩形块的弹簧针针踵;长弹簧针和短弹簧针两者的弹簧针尾部长度一致,长弹簧针的弹簧针针杆长度大于短弹簧针的弹簧针针杆长度;在长弹簧针的弹簧针针杆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接受选针片推抵作用的凸块,所述凸块距弹簧针尾部的距离等于短弹簧针上的弹簧针针踵距弹簧针尾部的距离;当选针片共同设置在长弹簧针和短弹簧针的上面时,所述选针片的前端抵靠住短弹簧针上的弹簧针针踵以及同时抵靠住长弹簧针上的凸块。
优选的,所述针板主体上表面上还设置有贯穿针板主体左右两端的隔针片安装槽,所述隔针片安装槽与针槽相垂直,隔针片安装槽设置五条,五条隔针片安装槽沿针板主体宽度方向布置;每条隔针片安装槽中均设置有用于把同针槽内的两个织针组隔开、防止两个织针组工作运动时发生干涉的若干个隔针片;每条隔针片安装槽中设置的隔针片数目与针槽数目相等。
优选的,每条隔针片安装槽中设置的所有隔针片安装在一个隔针片基座上,所述隔针片基座插装在隔针片安装槽中。
优选的,在插片的后部上边沿处设置两个呈凸字形的限位用缺口,限位用缺口中均插装有用于压住选针片、防止选针片从针槽中弹出的选针压片。
优选的,在插片的后部设置三个限位孔,每个限位孔中均安装有限位钢丝,三根限位钢丝分别用于对长针、弹簧针和选针片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在针槽中放置两个织针组,两个织针组可分别由其各自配置的选针片控制,也可采用共用一个选针片的控制方式;
2、当两个织针组分别由其各自配置的选针片控制时,两个织针组采用完全一样的配置构造,即两个织针组一左一右相对称地设置在针槽中,各自并能同时参与编织工作,由于同一针槽内相互靠近的两个织针组同时参加编织成圈,由于相互之间的间距缩小,织出的织物组织更加致密,人体帖合度更强,使用者的舒适度进一步加强;由于同一针槽内的两个织针组中的舍针以扩圈片相背的安装布置方式,所以成圈时产生的拉力可相互抵消,织物不容易出现单向扭曲,织物更加平整,不仅利于后道整理,同时织物整体更加美观,品质得到提升;
3、当两个织针组共用一个选针片控制,两个织针组构造不相同,即本实施例中两个织针组中采用的弹簧针的长度是不一致的,从而使得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具有上下两层针板的功能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织针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选针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选针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示意两个连接形式的选针片。
图9是示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两个构造不同的织针组,其中位于上方的织针组为含有短弹簧针的织针组,位于下方的织针组为含有长弹簧针的织针组。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示意短弹簧针和长弹簧针。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针板主体1、插片2、舍针3、长针4、弹簧针51、长弹簧针52、短弹簧针53、弹簧针针踵511、凸块521、
选针片61、针杆611、针尾612、推针杆613、压针杆614、连接块615、选针辅助片616、选针针踵6111、
隔针片安装槽7、隔针片8、隔针片基座9、
限位用缺口21、选针压片22、限位孔23、限位钢丝24、插片定位钢丝25、插片压板26、
织针组a、选针器b、扩圈片c、燕尾型缺口6121、左连接形式选针片61A、右连接形式选针片61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8。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包括针板主体1,针板主体1上表面上设置有贯穿针板主体1前后两端的插片槽,插片槽按照针板主体1长度方向设置一排,一排插片槽平行且等间距分布,插片槽中插装有插片2,每相邻两个插片2之间形成针槽;在针槽中放置两个织针组a,两个织针组a能独自进行编织工作,而且两个织针组a可以同时进行编织工作。
本实施例中,两个织针组a构造相同,均包括舍针3、长针4、弹簧针51和选针片61;舍针3和长针4的前端相衔接;弹簧针51设置在长针4后部的上面,并与之贴合;选针片61设置在弹簧针51上面,并与之贴合;舍针3的前部一侧具有扩圈片c,两个织针组a中的舍针3以扩圈片c相背的方式布置;弹簧针51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受横机三角底板推抵作用的弹簧针针踵511;选针片61的前端抵靠住弹簧针针踵511的侧面。
本实施例中,选针片61包括针杆611、针尾612、推针杆613和压针杆614。压针杆614位于针杆611的下方,两者的前端部连接在一个竖向设置的连接块615的后侧面上。推针杆613水平设置,其后端部连接在连接块615的前侧面上,并且推针杆613与连接块615的连接处低于压针杆614与连接块615的连接处。
本实施例中,压针杆614包括一水平段和一弯曲段,水平段的一端与连接块615连接,水平段的另一端与弯曲段连接,弯曲段以远离针杆611的方向进行弯曲,弯曲段的尾部最低点略低于推针杆613的底面;当选针片61设置在弹簧针51上面时,推针杆613的底面贴合在弹簧针51上表面,弯曲段的尾部抵靠住并下压弹簧针51上表面。压针杆614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对弹簧针提供下压力,将弹簧针压在长针4上。
本实施例中,针尾612用于受横机底板上安装的选针器b的控制,其连接在针杆611后端尾部;针杆61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与之相垂直、呈矩形块状的、用于受横机三角底板推抵作用的选针针踵6111;两个选针针踵6111高度相同,其中一个选针针踵6111设置在针杆611的上表面中部位置,另一个选针针踵6111设置在针尾612和针杆611的连接处。
本实施例中,针尾612的上表面是一平面,该平面的高度高于针杆611的上表面,并低于选针针踵6111的上顶面;针尾612的下底面为非平面,并设置有一个呈燕尾型的缺口6121,针尾612的下面通过其燕尾型的缺口6121卡装有一个选针辅助片616,选针辅助片616的底面为平面,横机底板上安装的选针器b通过吸附选针辅助片616的底面从而对选针片61进行控制。选针辅助片616能使选针片61在运动时更好的贴合选针器b。选针器b选用高频电子选针器。
本实施例中,针杆611、推针杆613、压针杆614、连接块615以及两个选针针踵6111的厚度均是一致的,针尾612和选针辅助片616的厚度一致。针尾612的厚度小于连接块615的厚度;针尾612与连接块615的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针尾612的一侧面与连接块615的左侧面保持齐平,即左连接形式选针片61A;另一种是针尾612的一侧面与连接块615的右侧面保持齐平,即右连接形式选针片61B。当两个织针组a安装在同一针槽中时,两个选针片61选用一个左连接形式选针片61A和一个右连接形式选针片61B,以使两个针尾612间距最大的方式布置两个选针片61,这种布置方式能减少选针器的选针误差。
本实施例中,针板主体1上表面上还设置有贯穿针板主体1左右两端的隔针片安装槽7,隔针片安装槽7与针槽相垂直,隔针片安装槽7设置五条,五条隔针片安装槽7沿针板主体1宽度方向布置;每条隔针片安装槽7中均设置有用于把同针槽内的两个织针组a隔开、防止两个织针组a工作运动时发生干涉的若干个隔针片8;每条隔针片安装槽7中设置的隔针片8数目与针槽数目相等,并且每条隔针片安装槽7中设置的所有隔针片8安装在一个隔针片基座9上,隔针片基座9插装在隔针片安装槽7中。
本实施例中,在插片2的后部上边沿处设置两个呈凸字形的限位用缺口21,限位用缺口21中均插装有用于压住选针片61、防止选针片61从针槽中弹出的选针压片22。
本实施例中,在插片2的后部设置三个限位孔23,每个限位孔23中均安装有限位钢丝24,三根限位钢丝24分别用于对长针4、弹簧针51和选针片61进行限位。弹簧针51有三个状态位:A、H、B,弹簧针51的尾部具有对应三个状态位的三个卡槽,弹簧针51处于不同的状态位时,其定位是依靠卡槽卡到相应的限位钢丝24。
本实施例中,在插片2的前部下边沿设置有一个用于对插片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的插片定位缺口,同时在针板主体1上表面上设有一条插片限位槽,当将插片安装在插片槽中时,确保插片定位缺口落在插片限位槽中,并在插片限位槽中穿插一条插片定位钢丝25,插片定位钢丝同时位于插片定位缺口中,防止插片2过度向针板主体1前端移动,所有的插片2采用一块插片压板26将插片压在针板主体上。
本实施例中,由于同一针槽内相互靠近的两个织针组a同时参加编织成圈,由于相互之间的间距缩小,织出的织物组织更加致密,人体帖合度更强,使用者的舒适度进一步加强;由于同一针槽内的两个织针组a中的舍针以扩圈片c相背的安装布置方式,所以成圈时产生的拉力可相互抵消,织物不容易出现单向扭曲,织物更加平整,不仅利于后道整理,同时织物整体更加美观,品质得到提升。
实施例2。
参见图9和11。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两个织针组a构造不相同以及两个织针组a共用一个选针片61,同一针槽中的两个织针组a能独自进行编织工作但不可同时参与编织工作。
两个织针组a均包括构造相同的舍针3和长针4;一个织针组a还包括长弹簧针52,另一个织针组a还包括短弹簧针53,即本实施例中两个织针组a中采用的弹簧针的长度是不一致的,从而使得本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具有上下两层针板的功能和效果。
本实施例中,舍针3和长针4的前端相衔接;长弹簧针52和短弹簧针53分别设置在与之配合的长针4后部的上面,舍针3的前部一侧具有扩圈片c,两个织针组a中的舍针3以扩圈片c相背的方式布置。
选针片61共同设置在长弹簧针52和短弹簧针53的上面;本实施例2中的选针片与实施例1中的选针片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选针片整个厚度是一致的,并且设计的厚度要大于实施例1中选针片的最大厚度。
长弹簧针52和短弹簧针53均包括弹簧针尾部和弹簧针针杆,弹簧针针杆的一端与弹簧针尾部连接,弹簧针针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呈矩形块的弹簧针针踵511;长弹簧针52和短弹簧针53两者的弹簧针尾部长度一致,长弹簧针52的弹簧针针杆长度大于短弹簧针53的弹簧针针杆长度;在长弹簧针52的弹簧针针杆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接受选针片61推抵作用的凸块521,凸块521距弹簧针尾部的距离等于短弹簧针53上的弹簧针针踵511距弹簧针尾部的距离;当选针片61共同设置在长弹簧针52和短弹簧针53的上面时,选针片61的前端抵靠住短弹簧针53上的弹簧针针踵511以及同时抵靠住长弹簧针52上的凸块521。
本实施例中,长弹簧针52和短弹簧针53上的两个弹簧针针踵511呈一前一后布置,长弹簧针52的弹簧针针踵511在前,短弹簧针53的弹簧针针踵511在后,相应的在横机底板上设置一前一后的两个用于对弹簧针针踵511起推抵作用的工作位,每个工作位均包括编织压片、不织压片、吊目压片、左接针压片和右接针压片,一个工作位控制一个织针组a。当两个织针组a中有一个舍针需要工作时,利用其工作位全压针将针压入针板不出针。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包括针板主体(1),所述针板主体(1)上表面上设置有贯穿针板主体(1)前后两端的插片槽,所述插片槽按照针板主体(1)长度方向设置一排,一排插片槽平行且等间距分布,插片槽中插装有插片(2),每相邻两个插片(2)之间形成针槽;其特征在于:在针槽中放置两个织针组,两个织针组能独自进行编织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织针组构造相同,均包括舍针(3)、长针(4)、弹簧针(51)和选针片(61);所述舍针(3)和长针(4)的前端相衔接;所述弹簧针(51)设置在长针(4)后部的上面,并与之贴合;所述选针片(61)设置在弹簧针(51)上面,并与之贴合;所述舍针(3)的前部一侧具有扩圈片,两个织针组中的舍针(3)以扩圈片相背的方式布置;弹簧针(51)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受横机三角底板推抵作用的弹簧针针踵(511);所述选针片(61)的前端抵靠住弹簧针针踵(511)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针片(61)包括针杆(611)、针尾(612)、推针杆(613)和压针杆(614);
所述压针杆(614)位于针杆(611)的下方,两者的前端部连接在一个竖向设置的连接块(615)的后侧面上;所述推针杆(613)水平设置,其后端部连接在连接块(615)的前侧面上,并且推针杆(613)与连接块(615)的连接处低于压针杆(614)与连接块(615)的连接处;
所述压针杆(614)包括一水平段和一弯曲段,水平段的一端与连接块(615)连接,水平段的另一端与弯曲段连接,所述弯曲段以远离针杆(611)的方向进行弯曲,弯曲段的尾部最低点略低于推针杆(613)的底面;当选针片(61)设置在弹簧针(51)上面时,推针杆(613)的底面贴合在弹簧针(51)上表面,弯曲段的尾部抵靠住并下压弹簧针(51)上表面;
所述针尾(612)用于受横机底板上安装的选针器的控制,其连接在针杆(611)后端尾部;所述针杆(61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两个与之相垂直、呈矩形块状的、用于受横机三角底板推抵作用的选针针踵(6111);两个选针针踵(6111)高度相同,其中一个选针针踵(6111)设置在针杆(611)的上表面中部位置,另一个选针针踵(6111)设置在针尾(612)和针杆(611)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针尾(612)的上表面是一平面,该平面的高度高于针杆(611)的上表面,并低于选针针踵(6111)的上顶面;针尾(612)的下底面为非平面,并设置有一个呈燕尾型的缺口,针尾(612)的下面通过其燕尾型的缺口卡装有一个选针辅助片(616),选针辅助片(616)的底面为平面,横机底板上安装的选针器通过吸附选针辅助片(616)的底面从而对选针片(61)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611)、推针杆(613)、压针杆(614)、连接块(615)以及两个选针针踵(6111)的厚度均是一致的,所述针尾(612)和选针辅助片(616)的厚度一致;针尾(612)的厚度小于连接块(615)的厚度;
针尾(612)与连接块(615)的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针尾(612)的一侧面与连接块(615)的左侧面保持齐平,即左连接形式选针片;另一种是针尾(612)的一侧面与连接块(615)的右侧面保持齐平,即右连接形式选针片;当两个织针组安装在同一针槽中时,两个选针片(61)选用一个左连接形式选针片和一个右连接形式选针片,以使两个针尾(612)间距最大的方式布置两个选针片(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织针组构造不相同,两个织针组均包括构造相同的舍针(3)和长针(4);一个织针组还包括长弹簧针(52),另一个织针组还包括短弹簧针(53);
所述舍针(3)和长针(4)的前端相衔接;所述长弹簧针(52)和短弹簧针(53)分别设置在与之配合的长针(4)后部的上面,所述舍针(3)的前部一侧具有扩圈片,两个织针组中的舍针(3)以扩圈片相背的方式布置;
两个织针组共用一个选针片(61),所述选针片(61)共同设置在长弹簧针(52)和短弹簧针(53)的上面;
长弹簧针(52)和短弹簧针(53)均包括弹簧针尾部和弹簧针针杆,弹簧针针杆的一端与弹簧针尾部连接,弹簧针针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呈矩形块的弹簧针针踵(511);
长弹簧针(52)和短弹簧针(53)两者的弹簧针尾部长度一致,长弹簧针(52)的弹簧针针杆长度大于短弹簧针(53)的弹簧针针杆长度;在长弹簧针(52)的弹簧针针杆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接受选针片(61)推抵作用的凸块(521),
所述凸块(521)距弹簧针尾部的距离等于短弹簧针(53)上的弹簧针针踵(511)距弹簧针尾部的距离;
当选针片(61)共同设置在长弹簧针(52)和短弹簧针(53)的上面时,所述选针片(61)的前端抵靠住短弹簧针(53)上的弹簧针针踵(511)以及同时抵靠住长弹簧针(52)上的凸块(5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板主体(1)上表面上还设置有贯穿针板主体(1)左右两端的隔针片安装槽(7),所述隔针片安装槽(7)与针槽相垂直,隔针片安装槽(7)设置五条,五条隔针片安装槽(7)沿针板主体(1)宽度方向布置;每条隔针片安装槽(7)中均设置有用于把同针槽内的两个织针组隔开、防止两个织针组工作运动时发生干涉的若干个隔针片(8);每条隔针片安装槽(7)中设置的隔针片(8)数目与针槽数目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隔针片安装槽(7)中设置的所有隔针片(8)安装在一个隔针片基座(9)上,所述隔针片基座(9)插装在隔针片安装槽(7)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插片(2)的后部上边沿处设置两个呈凸字形的限位用缺口(21),限位用缺口(21)中均插装有用于压住选针片(61)、防止选针片(61)从针槽中弹出的选针压片(2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槽双针针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插片(2)的后部设置三个限位孔(23),每个限位孔(23)中均安装有限位钢丝(24),三根限位钢丝(24)分别用于对长针(4)、弹簧针(51)和选针片(61)进行限位。
CN202021373303.5U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Active CN212611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3303.5U CN212611186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3303.5U CN212611186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1186U true CN212611186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7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73303.5U Active CN212611186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11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3512A (zh) * 2020-07-13 2020-10-02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3512A (zh) * 2020-07-13 2020-10-02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CN111733512B (zh) * 2020-07-13 2024-04-09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76253U (zh) 一种具有四针床功能的电脑横机
CN111733512B (zh) 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CN212611186U (zh) 一种单槽双针针板装置
CN106894152A (zh) 一种针织横机
KR100478557B1 (ko) 루프 프레스기를 구비한 횡편기 및 이 횡편기를 사용한 편성방법
CN107385659B (zh) 一种针织横机
CN212426349U (zh) 一种具有双层针板功能的单槽双针针板
CN113832601A (zh) 一种双针床三贾卡经编机
CN209779132U (zh) 一种编织横机结构
CN213113744U (zh) 一种用于单针槽安装多针的插片针板结构
CN111826790B (zh) 单槽双针针板、双工位横机底板、电脑横机及针织方法
CN215713741U (zh) 一种编织机变针距针板组件
CN213113743U (zh) 一种横机四针板装置
CN201339104Y (zh) 横机及舌针
CN215560989U (zh) 一种电脑横机超密针针板结构
CN210215750U (zh) 一种多层插片及包含多层插片的复合针床
CN214736477U (zh) 一种用于单槽双针针板装置的选针片
CN214830979U (zh) 一种六工位衬垫提花圆纬机
CN213925267U (zh) 一种针织横机编织机构
CN215593342U (zh) 一种用于单槽双针针板装置的插片
CN109183263B (zh) 一种电脑横机针织机构及方法
CN217266253U (zh) 一种电脑横机选针片安装结构
CN213113752U (zh) 一种选针片
CN112481791A (zh) 一种针织横机编织机构
CN220376884U (zh) 一种电脑横机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