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03110U - 一种热管弯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管弯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03110U
CN219703110U CN202320249323.9U CN202320249323U CN219703110U CN 219703110 U CN219703110 U CN 219703110U CN 202320249323 U CN202320249323 U CN 202320249323U CN 219703110 U CN219703110 U CN 219703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bending
pipe
pipe bend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93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亦农
曲晓萍
蒋珍华
朱海峰
陈振宇
陆腾
王秀飞
吴银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Yangtze River Delta Intelligent Perception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Academy of Intelligent Sens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Academy of Intelligent Sensing filed Critical Nantong Academy of Intelligent Sensing
Priority to CN2023202493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03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03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03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弯管装置,主要用于热管弯管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热管弯管装置。该热管弯管装置包含推杆、弯管工作台、热管垫块、压块组件、弯管组件、热管固定块。所述弯管工作台平行于地面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弯管装置降低热管弯管工艺的劳动强度、提高弯管精度、适用于不同转弯半径和转弯角度的工艺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热管弯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弯管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弯管装置。
背景技术
热管技术以其高导热能力、低热阻、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应用于航天、军工、信息技术等多种行业中,是各散热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在常温热管领域常采用“工”型热管作为导热媒介,其具有性价比高,热导率高等优势,其中铝制“工”型常温热管因其重量轻、易成型等特点被广泛运用。
“工”型常温热管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弯管工艺,已满足不同的冷热源布局要求。“工”型常温热管管材通常采用铝,因此热管可以再室温下进行弯管操作,且能通过杠杆人工完成弯管。因热管管材为铝,为较软材质,因而热管弯管工艺时,固定及弯折过程中容易使热管发生变形,从而影响热管性能。在人工弯管热管时,劳动强度较大,且人工操作时,难以控制热管弯管角度。不同管径,不同弯管角度的工艺通常需要更换整套工装,加大了热管弯管的成本。
因此,一种能够减小热管弯管工作强度、减少弯管过程中热管变形、适应不同管径及弯管角度的热管弯管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管弯管装置,以解决现有热管弯管装置工作强度大、弯管过程热管易变形、不同管径热管弯管工装更换困难、弯管精度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如下:
本实用新型披露的热管弯管装置,包括平行于地面设置的弯管工作台,固定在所述弯管工作台上的压块组件、弯管组件、热管固定块和热管垫块,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组件和弯管组件的推杆;所述热管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压块组件和弯管组件之间,所述热管垫块为T型结构与所述热管固定块平行,与弯管工作台固定连接处有腰型槽,所述热管垫块高度大于热管翅片宽度,长度大于热管弯管段长度。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压块组件、弯管组件、热管固定块和热管垫块均通过螺栓与弯管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推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组件和弯管组件。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压块组件与所述弯管工作台固定连接的螺栓,套接在所述螺栓上的压块旋转轴,从下之上依次套接在所述压块旋转轴上的热管压块、垫片和压块位置固定螺母,所述压块旋转轴上顶部两侧切平处理,所述热管压块内部孔径比压块旋转轴大2mm,所述热管压块下部为空腔。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压块旋转轴和热管压块之间设置有热管压块固定垫片。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弯管组件包括弯管组件旋转轴,套接在所述弯管组件旋转轴与所述弯管工作台固定连接的弯管工作台固定螺栓和工作台固定垫片,套接在所述弯管组件旋转轴上的上弯管工装和下弯管工装,用于进一步加固下弯管工装与弯管工作台的工装加固螺栓,固定在所述弯管组件旋转轴顶部的轴盖螺栓和轴盖垫片;所述上弯管工装上表面全周刻有角度标记,所述弯管组件旋转轴的上顶部为一梯形台阶,下部顶端两侧切平处理。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上弯管工装和下弯管工装为过盈配合,通过四个上下工装固定螺栓固定。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上、下弯管工装内、外侧直径差=热管厚度-一侧翅片厚度;所述上、下弯管工装内侧圆半径=弯管半径;所述上、下弯管工装外侧圆下表面、上表面距离=热管管芯外径。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推杆包括杆体,与所述轴盖垫片直径一致的推杆轴承,宽度大于所述压块旋转轴内径的推杆腰型槽;所述推杆轴承的直径等于弯管组件旋转轴上顶部梯形台阶上侧小圆环直径,小于下侧的大圆环直径,所述杆体与推杆轴承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压块旋转轴中部有一直径大于推杆腰型槽宽度的圆环与压块旋转轴主体为焊接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上弯管工装、下弯管工装使用铝制材料,所述热管压块、热管垫块使用聚四氟乙烯,其余部件使用钢制材料。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弯管装置,在保证人工弯管可操作性的同时,确保了弯管工艺的精度,弯管过程中热管压块及推杆均能自由旋转,保护了热管不在弯管工艺过程中受到损伤。此装置中,多处组件位置均可调节,对于不同尺寸、不同的热管弯管半径需求,只需更换上弯管工装及下弯管工装即可,整体变动小,操作便捷。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热管弯管装置中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热管弯管装置中压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热管弯管装置中弯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
1-推杆:101-杆体、102-推杆腰型槽、103-推杆轴承;
2-弯管工作台;
3-热管垫块;
4-压块组件:401-压块旋转轴、402-压块位置固定螺母、403-垫片、404-热管压块、405-热管压块固定垫片、406-螺栓;
5-弯管组件:501-轴盖螺栓、502-轴盖垫片、503-工装加固螺栓、504-弯管组件旋转轴、505-上弯管工装、506-下弯管工装、507-弯管工作台固定垫、508-弯管工作台固定螺栓、509-上下工装固定螺栓;
6-热管固定块;
7-热管。
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披露的热管弯管装置包括平行于地面设置的弯管工作台2,固定在所述弯管工作台2上的压块组件4、弯管组件5、热管固定块6和热管垫块3,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组件4和弯管组件5的推杆1;所述热管固定块6固定在所述压块组件4和弯管组件5之间,所述热管垫块3为T型结构与所述热管固定块6平行,与弯管工作台2固定连接处有腰型槽,所述热管垫块3高度大于热管7翅片宽度,长度大于热管弯管段长度。
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压块组件4、弯管组件5、热管固定块6和热管垫块3均通过螺栓与弯管工作台2固定连接;所述推杆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组件4和弯管组件5。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压块组件4与所述弯管工作台2固定连接的螺栓406,套接在所述螺栓406上的压块旋转轴401,从下之上依次套接在所述压块旋转轴401上的热管压块404、垫片403和压块位置固定螺母402,所述压块旋转轴401上顶部两侧切平处理以方便压块位置固定螺母402及热管压块固定螺栓406紧固,所述热管压块404内部孔径比压块旋转轴401大2mm,以使得在弯管过程中,热管压块404能自由转动,以此保证热管弯管端表面受力均匀;所述热管压块404下部为空腔,以减少热管压块固定螺栓406及垫片405伸出热管压块404下部部分,防止压块组件4与弯管工作台2发生磕碰。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压块旋转轴401和热管压块404之间设置有热管压块固定垫片405。
如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弯管组件5包括弯管组件旋转轴504,套接在所述弯管组件旋转轴504与所述弯管工作台2固定连接的弯管工作台固定螺栓508和工作台固定垫片507,套接在所述弯管组件旋转轴504上的上弯管工装505和下弯管工装506,用于进一步加固下弯管工装506与弯管工作台2的工装加固螺栓503同时防止下弯管工装506在操作时旋转,固定在所述弯管组件旋转轴504顶部的轴盖螺栓501和轴盖垫片502;所述上弯管工装505上表面全周刻有角度标记便于操作时确定弯管角度,所述弯管组件旋转轴504的上顶部为一梯形台阶,下部顶端两侧切平处理,便于各螺钉螺栓旋紧。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上弯管工装505和下弯管工装506为过盈配合,通过四个上下工装固定螺栓509固定,防止上弯管工装505在操作时旋转。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上、下弯管工装505,506内、外侧直径差=热管7厚度-一侧翅片厚度;所述上、下弯管工装505,506内侧圆半径=弯管半径;所述上、下弯管工装505,506外侧圆下表面、上表面距离=热管7管芯外径。
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推杆1包括杆体101,与所述轴盖垫片502直径一致的推杆轴承103,宽度大于所述压块旋转轴401内径的推杆腰型槽102,以使得压块旋转轴401能在推杆腰型槽102中自由滑动;所述推杆轴承103的直径等于弯管组件旋转轴504上顶部梯形台阶上侧小圆环直径,上侧小圆环与轴盖垫片502一起固定住推杆与弯管组件的位置,保证弯管圆周度,同时不影响轴承旋转,减小工作强度,小于下侧的大圆环直径,其与弯管工作台固定垫片507和弯管工作台固定螺栓508一起固定住弯管工作台2、上弯管工装505、下弯管工装506;所述杆体101与推杆轴承103为过盈配合连接,推杆腰型槽102用以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热管弯管要求,推杆轴承103用以弯管时推杆能自由旋转;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块旋转轴401中部有一直径略大于推杆腰型槽102宽度的圆环与压块旋转轴401主体为焊接连接,在压块旋转轴401于推杆腰型槽102中滑至一定位置后,此圆环与压块位置固定螺母402及垫片403共同压紧在杆体101上,已达到固定压块旋转轴401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弯管装置中的上弯管工装505、下弯管工装506使用铝制材料,所述热管压块404、热管垫块3使用聚四氟乙烯,其余部件使用钢制材料,以满足弯管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避免热管变形。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实施前,先铣去热管7一侧翅片及另一侧弯管段翅片。先将下弯管工装506由工装加固螺栓503固定于弯管工作台2上,将热管管芯放置于下弯管工装506外圆上侧,翅片紧贴工装外侧壁面,将上弯管工装505盖于热管上,拧紧上下工装固定螺栓509,之后固定好弯管组件5其余部分。将推杆1与弯管组件5固定。将热管垫块3贴于热管翅片外侧放置,调节压块组件4在推杆腰型槽102内位置,使热管压块404紧贴于热管垫块3外侧,固定压块组件4。调整热管固定块6位置,使其内侧竖直面紧贴热管翅片外边缘,将其固定。均匀缓慢推动推杆1,完成热管弯管。对于不同管径及不同弯管半径的弯管工艺要求时,只需替换相对应尺寸的上弯管工装505、下弯管工装506,调节热管垫块3、调节压块组件4、热管固定块6的位置,即可继续工艺实施。以此实现本实用新型弯管装置的模块化设计,大大降低工作强度,节约工艺成本。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热管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于地面设置的弯管工作台(2),固定在所述弯管工作台(2)上的压块组件(4)、弯管组件(5)、热管固定块(6)和热管垫块(3),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组件(4)和弯管组件(5)的推杆(1);所述热管固定块(6)固定在所述压块组件(4)和弯管组件(5)之间,所述热管垫块(3)为T型结构与所述热管固定块(6)平行,与弯管工作台(2)固定连接处有腰型槽,所述热管垫块(3)高度大于热管(7)翅片宽度,长度大于热管弯管段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组件(4)、弯管组件(5)、热管固定块(6)和热管垫块(3)均通过螺栓与弯管工作台(2)固定连接;所述推杆(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压块组件(4)和弯管组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管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组件(4)与所述弯管工作台(2)固定连接的螺栓(406),套接在所述螺栓(406)上的压块旋转轴(401),从下之上依次套接在所述压块旋转轴(401)上的热管压块(404)、垫片(403)和压块位置固定螺母(402),所述压块旋转轴(401)上顶部两侧切平处理,所述热管压块(404)内部孔径比压块旋转轴(401)大2mm,所述热管压块(404)下部为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管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旋转轴(401)和热管压块(404)之间设置有热管压块固定垫片(4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管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组件(5)包括弯管组件旋转轴(504),套接在所述弯管组件旋转轴(504)与所述弯管工作台(2)固定连接的弯管工作台固定螺栓(508)和工作台固定垫片(507),套接在所述弯管组件旋转轴(504)上的上弯管工装(505)和下弯管工装(506),用于进一步加固下弯管工装(506)与弯管工作台(2)的工装加固螺栓(503),固定在所述弯管组件旋转轴(504)顶部的轴盖螺栓(501)和轴盖垫片(502);所述上弯管工装(505)上表面全周刻有角度标记,所述弯管组件旋转轴(504)的上顶部为一梯形台阶,下部顶端两侧切平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管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弯管工装(505)和下弯管工装(506)为过盈配合,通过四个上下工装固定螺栓(509)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管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弯管工装(505,506)内、外侧直径差=热管(7)厚度-一侧翅片厚度;所述上、下弯管工装(505,506)内侧圆半径=弯管半径;所述上、下弯管工装(505,506)外侧圆下表面、上表面距离=热管(7)管芯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管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包括杆体(101),与所述轴盖垫片(502)直径一致的推杆轴承(103),宽度大于所述压块旋转轴(401)内径的推杆腰型槽(102);所述推杆轴承(103)的直径等于弯管组件旋转轴(504)上顶部梯形台阶上侧小圆环直径,所述杆体(101)与推杆轴承(103)为过盈配合连接,小于下侧的大圆环直径;所述压块旋转轴(401)中部有一直径大于推杆腰型槽(102)宽度的圆环与压块旋转轴(401)主体为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管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弯管工装(505)、下弯管工装(506)使用铝制材料,所述热管压块(404)、热管垫块(3)使用聚四氟乙烯,其余部件使用钢制材料。
CN202320249323.9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热管弯管装置 Active CN219703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9323.9U CN219703110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热管弯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9323.9U CN219703110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热管弯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03110U true CN219703110U (zh) 2023-09-19

Family

ID=88000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9323.9U Active CN219703110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热管弯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03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09503A (en) Internal pipe clamp
US3914972A (en) Tooling for sheet metal forming apparatus
CN219703110U (zh) 一种热管弯管装置
CN108435852A (zh) 一种模块化可调压弯管芯轴
CN215894222U (zh) 一种焊接强度检测装置
CN215391800U (zh) 一种翅片管加工用的弯管工装
CN113523850B (zh) 一种非回转体锥形零件的夹具及装夹方法
CN110216233B (zh) 一种厚壁无缝弯头的生产方法
CN220179256U (zh) 一种可调节式紧固件
CN114346002A (zh) 一种不锈钢板弯折装置
CN210172390U (zh) 一种铝合金杆件电感应加热缩口装置
CN110102643B (zh) 一种双波纹壳体一次性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
CN117102907B (zh) 一种用于薄壁工件的高精密柔性复合液胀工装夹具
CN203875178U (zh) 大口径薄壁金属波纹管管坯快速冲孔装置
CN220516130U (zh) 一种换热器封头接口加工工装
CN219093410U (zh) 一种自动翻边机
CN217665698U (zh) 一种管材成型设备上的调节装置
US5033301A (en) Coupling for a gas pipe joint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and device therefor
CN214816314U (zh) 一种衬套低温冷却角相装配工装
CN205521138U (zh) 一种法兰扩张器
CN215588528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板材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21134923U (zh) 一种加工衬里筒节的装夹调整装置
RU18779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оребрённых труб
CN212351791U (zh) 一种弹簧自定位活动扳手
CN219888650U (zh) 一种可有效散热的高使用寿命滚珠丝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7

Address after: 226009 Floor 7, Building 16, Zilang Technopole, No. 60, Chongzhou Avenue,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tong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perception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ddress before: 226009, 7th Floor, Building 16, Zil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No. 60 Chongzhou Avenue,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perceptio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6, Zilang Technology City, No. 60 Chongzhou Avenue, Innovation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9

Patentee after: Nantong Yangtze River Delta Intelligent Percep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6, Zilang Technology City, No. 60 Chongzhou Avenue, Innovation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9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perceptio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