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6629U - 一种电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6629U
CN219696629U CN202320981461.6U CN202320981461U CN219696629U CN 219696629 U CN219696629 U CN 219696629U CN 202320981461 U CN202320981461 U CN 202320981461U CN 219696629 U CN219696629 U CN 219696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gap
value
battery device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14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雪莉
王帅锋
刘国峰
王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novation Avi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novation Avi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novation Avi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novation Avi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814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6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6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6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装置,包括承载件、多个电池列以及支撑件;承载件具有安装面,多个电池列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安装面上,各个电池列均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布的电池;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相邻两个电池之间形成有最小宽度值为Y的间隙;支撑件设置于间隙内,支撑件的底部与安装面之间设有竖直高度值为H的间距,H*Y所得面积的取值范围为2‑40mm2。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装置在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相邻两个电池之间形成间隙,支撑件悬空设置在间隙处,支撑件下方的部分间隙用于形成胶体流动的通道,间隙的宽度值H与支撑件底部的竖直高度值Y的乘积H*Y为胶体流动通道的最小横截面积,该最小横截面积设置在2‑40mm2之间,能够保证胶体具有足够的空间得以流通。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组由一定数量的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装而成。其中,多个单体电池分别安装于底部的塑胶支架上,以实现对单体电池的固定。
但是,这种固定方式导致电池之间不能成为一个整体,使用时电池之间容易产生相对振动,固定方式不可靠;且电池组内部未完全封闭,水汽容易进入电池组内部造成电池腐蚀或者绝缘等级降低。
现有技术中会在相邻电池之间设置灌封胶,使电池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灌封胶需要在电池的底部流通,以更好地流进电池之间的间隙,使得电池装置粘接成为一个整体,提高电池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相邻的电池之间会设置冷板进行散热,而冷板的设置会影响电池底部胶的流通。
因此,亟需要一种电池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其在电池列之间形成足够的间隙的情况下,使得灌封胶能够在电池底部的间隙顺利流通,以对电池形成更稳定和可靠的固定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包括,
承载件,承载件具有安装板,安装板具有安装面;
多个电池列,多个电池列沿第一方向排布设置于安装面上,各个电池列包括多个电池,多个电池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相邻两个电池之间形成有间隙,间隙的最小宽度值为Y;
支撑件,支撑件设置于间隙内,支撑件的底部与安装面之间设有间距,间距的竖直高度值为H,H*Y所得面积的取值范围满足2-40mm2。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装置在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相邻两个电池之间设置间隙,支撑件悬空设置在间隙处,使得支撑件的底部与安装面之间设有间距,其用于形成灌封胶流动的通道,间隙的最小宽度值Y与间距的高度值H的乘积H*Y为灌封胶流动通道的最小横截面积,该最小横截面积设置在2-40mm2之间,其能够在确保电池装置整体空间利用率较高的情况下,还能够保证灌封胶具有足够的空间得以在电池之间的间隙内流通,使得整个电池装置能够粘接为一个整体,提高其内各个电池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多个电池组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多个电池组隐藏承载件后的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承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件;11、安装板;2、电池;3、支撑件;31、冷板;32、绝缘板;4、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以及图3的电池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池装置可以是常用于新能源汽车中的电池包或电池模组,其包括承载件1、多个电池列以及支撑件3,承载件1用于承载多个电池列;具体的,承载件1具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具有安装面,多个电池列沿第一方向排布设置于安装面上;其中,各个电池列均包括有多个单体电池2,多个电池2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
参阅图2,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相邻两个电池2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间隙4;支撑件3设置于间隙4内,具体的,支撑件3悬空设置在间隙4内,以使支撑件3的底部与安装面之间存在间距;支撑件3下方的部分间隙4用作胶体的流动通道。其中,间隙4的最小宽度值为Y,支撑件3的底部与安装面之间间距的竖直高度值为H,该间隙4的宽度值Y与间距的竖直高度值H的乘积H*Y为胶体流动通道的最小横截面积,该横截面积的取值范围为2-40mm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2可以是方形电池、圆柱电池以及其他形状的电池2;当为电池2方形电池时,相邻的两列方形电池之间间隔形成间隙4,间隙4的最小宽度值Y为相邻的两列方形电池中相邻两个方形电池之间距离。
而本实用新型的电池2以圆柱电池为例进行说明,相邻的两列圆柱电池中的两个相邻圆柱电池之间间隔形成间隙4,间隙4的宽度有大有小,因此,Y为间隙4的最小宽度值,Y值等于两个相邻圆柱电池的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减去两个圆柱电池的两个半径之和。
在此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装置时,在进行装配时,以安装面的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以安装面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先将多个电池2沿第二方向排布形成电池列,再将多个电池列沿第一方向排布,具体的,相邻的两个电池列间隔安装,以使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相邻两个电池2之间形成间隙4;将支撑件3由间隙4的上方安装进间隙4内并悬空设置,并在支撑件3面对电池列的两侧面上设置结构胶,使得两个电池列与支撑件3都粘接成一个整体。
再以两个电池列以及两个电池列之间的支撑件3为一个装配单元安装于安装面上,具体的,可将电池列高度方向上的一端胶粘在安装面上,实现电池列与承载件1之间的装配。
由于支撑件3悬空设置在间隙4内,支撑件3的底部与电池2的底部是不平齐的;在将支撑件3与两侧的电池列一同安装在安装面上之后,支撑件3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部分间隙4用做胶体的流动通道;往流动通道内注入胶体,本实用新型的胶体可选用灌封胶,灌封胶在流动通道内流动,并向流动通道的两侧溢入电池2之间,使得承载件1上相邻的电池2之间都填充有灌封胶,灌封胶固化后将相邻的两个电池2粘接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流动通道的最小宽度值为上述间隙4的最小宽度值Y,流动通道的高度值为上述间距的高度值H,H*Y为流动通道的最小横截面积。由于胶体具有粘稠性,胶体越粘稠则流动性越差,如果流动通道的横截面积设置过小,那么灌封胶在流动通道内流不动,无法流溢到各个相邻电池2之间,则无法进一步提高电池装置的稳定性。而流动通道的横截面积设置过大时,虽然灌封胶能够在流动通道内流动,但是流动通道占据承载件1的空间也相应变大,从而导致安装电池2的空间变小,降低了电池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因此,流动通道的最小横截面积的合适取值范围为2-40mm2。该取值范围并非随意设置,其需要考虑电池装置整体的空间利用率,并且要保证灌封胶具有足够的空间得以在支撑件3底下流通。H*Y所得横截面积的取值范围设置在2-40mm2之间,既保证了电池装置整体空间利用率较高,又能够保证灌封胶得以流通。
优选的,H*Y所得的流动通道的最小横截面积的取值范围为6-40mm2,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装置整体的空间利用率,还使得灌封胶具有更大的空间得以在支撑件3底下流通,使得整个电池装置能够粘接为一个整体,提高其内各个电池2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支撑件3底部到安装面的竖直高度值H的取值范围为1.5-10m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件3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冷板31和/或绝缘板32,冷板31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电池列之间,可以带走电池列的热量,实现电池2散热;绝缘板32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电池列之间,可以隔开两个电池列,防止两个电池列中相邻的两个电池2直接接触造成短路,起到绝缘效果。
由于支撑件3的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部分间隙4形成了灌封胶的流动通道,因此支撑件3底部到安装面的竖直高度值H为流动通道的高度值;由横截面积=H*Y可知,Y一定时,H较小,则流动通道的最小横截面积较小,胶体的流动空间较小,胶体的流动受到阻碍;H较大,则流动通道的最小横截面积较大,胶体的流动空间则相应较大,胶体的流动不受到阻碍。
但是,间距高度值H的设置不是越大越好,其需要考虑到支撑件3的底部设置较高时,对其两侧的电池列所造成的其他影响;例如:当支撑件3为冷板31时,冷板31的底部距离安装面的高度值H越大,则电池列靠近安装面的部分得不到散热,造成电池2高度方向上的两端温差较大,因此H值的设置不宜过大。
优选的,支撑件3底部到安装面的竖直高度值H的取值范围为3-5mm。另外,支撑件3的底部到安装面的竖直高度不至于太小,H值设置太小则会限制到灌封胶的流动,但是也不能太大,太大则导致电池列靠近安装面的部分得不到散热或者绝缘。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的顶部低于电池2远离安装面的顶端部,以防止支撑件3超过电池2的顶端部;且支撑件3的顶部距离电池2的顶端部的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满足0<h≤5mm。
其中,由于电池列的顶部需要与导电排进行焊接,如果h值设置过小,则支撑件3的顶部就非常接近甚至超过电池列顶端部的高度,那么在电池2顶部与导电排进行焊接时,支撑件3靠近电池2与导电排的焊接位置,容易与导电排发生干涉,造成支撑件3损坏或者电池装置短路。而如果h的取值过大,则支撑件3的顶部远离电池2的顶端部,那么当支撑件3具有散热作用时,电池2的上端得不到散热,造成电池2上下端的温差较大,因此h的取值不宜过大。
进一步地,支撑件3包括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支撑件;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装置包括多个电池组,多个电池组沿第一方向排布,其中,每个电池组至少包括两个上述的电池列,每个电池组中两个相邻的电池列之间间隔形成第一间隙;相邻的两个电池组之间间隔形成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安装有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间隙内安装第二支撑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池2为圆柱电池,电池列为圆柱电池列,电池组为圆柱电池组。参阅图3以及图4,沿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电池列或电池组中的电池2是交错排布,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都包括多个间隙4,且间隙4为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宽度最小处,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在间隙4处的最小宽度值为Y。
在此结构基础上,在进行装配时,可以将一个电池组作为一个装配单元,以承载件1的安装板11的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将多个电池组沿第一方向安装于承载件1上;再将整个承载件1安装到电池装置的箱底板上。也可以将一个电池组对应安装到一个承载件1,再将电池组和承载件1作为一个装配单元,以承载件1的安装板11的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将多个装配单元沿第一方向排列安装于电池装置的箱底板上。
如此,同一个电池组内相邻的两个电池列之间就形成第一间隙,相邻的两个电池组中相邻的两个电池列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一间隙悬空设置有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间隙悬空设置有第二支撑件,两种支撑件3的底部与安装面都形成间距,以使支撑件3底下的部分第一间隙和部分第二间隙都形成灌封胶的流动通道;向支撑件3底下的流动通道分别注入灌封胶,灌封胶固化后可以使得电池组内各个电池2之间、电池2与承载件1之间、相邻的电池组之间以及相邻的承载件1之间都粘接在一起,从而增强整个电池装置的连接性以及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可以为冷板31,冷板31设置在第一间隙内并朝向第二方向延伸,冷板31悬空设置在第一间隙内,冷板31的底部与安装面之间存在间距,以使冷板31底下的部分第一间隙形成胶体的流动通道,并且流动通道的横截面积最小处为第一间隙的宽度最窄处,即间隙4处,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最小横截面积的面积值为H*Y,且H*Y的取值范围满足6-40mm2
在此结构基础上,冷板31设置在两列电池2之间,实现对电池2进行散热。冷板31底下的流动通道的横截面积最小处的面积值H*Y取值范围设置在6-40mm2之间,能够保证电池装置的整体空间利用率较高,且灌封胶得以在冷板31底下流动。
灌封胶在流动通道流动并均匀地填充入电池2之间以及冷板31与安装板11之间,灌封胶固化后可以将流动通道两侧的电池2、流动通道上方的冷板31以及流动通道下方的安装板11都粘接在一起,使得各个组件之间不会发生相对摇晃,增强电池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最小横截面积H*Y的取值范围在12-27mm2之间,能够同时保证冷板31的散热效果较好、电池装置的空间利用率较高以及灌封胶得以在第一间隙的底部流动。
具体的,电池2的散热是通过电池侧面与冷板31的接触面实现的,冷板31设置有内部的液体通道,液体通道内流动有冷却工质,冷却工质在冷板31内部循环带走冷板31的热量。
电池2与冷板31之间的接触面越大,散热效果就越好;而电池2与冷板31之间的接触面的大小与冷板31底部的竖直高度值H有关,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H越小则接触面越大,但是冷板31也越靠近安装面,同时胶体流动通道的在间隙4处的最小横截面积H*Y就越小,则不利于灌封胶的流动。因此,冷板31底部的竖直高度值H不宜过小。
因此本实施例中,冷板31底部的竖直高度值H的取值范围为2-6mm,能够保证电池2与冷板31之间的接触面的面积大小适中,所达到的散热效果较好;且冷板31与安装面之间形成足够的间距,不会影响到胶体在冷板31底下流动。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为冷板31时,间隙4的宽度值Y的取值范围为3-10mm。
需要说明的是,冷板31设置在相邻两个电池列之间的第一间隙内,而第一间隙包括多个间隙4,其中,间隙4是由两个电池列中的相邻两个电池2之间间隔形成的,第一间隙的多个间隙4处为宽度最小处,此处的大小决定了灌封胶能否由此流动通过。
间隙4的最小宽度值Y不宜设置过大也不宜设置过小,如果Y的取值小于3mm,那么间隙4的宽度较小,则第一间隙的宽度最小处较窄,那么不利于灌封胶在第一间隙内的流动;如果Y的取值大于10mm,则间隙4的宽度较大,那么第一间隙相应较大,多个电池列之间的多个第一间隙则占据了承载件1上的较多空间,导致承载件1上安装的电池2的数量变少。
因此,当支撑件3为冷板31时,H值设置在2-6mm之间,Y值设置在3-10mm之间,能够保证电池装置的空间利用率较高的同时,灌封胶也具有足够的宽度以及高度在冷板31底下流动,还能够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优选的,H的取值范围进一步地设置为5-6mm,Y的取值范围进一步地设置为3-5mm。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装置的空间利用率,以及更有利于灌封胶的流动。
进一步地,冷板31的顶部低于电池2远离安装面的顶端部,以防止冷板31的顶部超过电池2的顶端部;具体的,冷板31的顶部与电池2的顶端部之间的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2-5mm。
h值越小,则冷板31的顶部越靠近电池2的顶端部;由于电池列的顶部需要与导电排进行焊接,如果冷板31的顶部高度设置过大,接近或者超过电池列顶部的高度,则在电池2与导电排进行焊接时,冷板31容易与导电排发生干涉,造成冷板31损坏,因此h值不宜设置过小,例如小于2mm。由于冷板31起到对电池2进行散热的作用,如果h值设置大于5mm,则冷板31的顶部越远离电池2的顶端部,电池2的上端得不到散热,则导致电池2上下两端的温差较大;因此,h值不宜设置过大。
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每个电池组中的相邻电池列之间均是连通的,即第一间隙的底部为平面,也即是安装板11的安装面为平面。
具体的,相邻的两个电池列之间都形成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的底部为平面,即安装面上不设有任何凸出或者凹陷结构。如此,当电池组安装于安装面之后,电池组内相邻的电池列之间连通,以使灌封胶注入电池列之间的第一间隙时,在流动过程中不会受到凸出或者凹陷结构的阻碍,能够均匀地溢入各个电池2之间,提高电池组的结构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第二支撑件可以为绝缘板32,绝缘板32安装于第二间隙内并朝向第二方向延伸,以使相邻的电池组之间绝缘;支撑件3设置为绝缘板32时,位于绝缘板32底下的部分第二间隙形成为灌封胶的流动通道;其中,第二间隙包括多个间隙4,间隙4是由两个电池组中的两个相邻电池列里的两个相邻电池2间隔形成的。
第二间隙的多个间隙4为宽度最小处,该处的宽度大小决定了灌封胶能否由此流动通过。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最小横截面积为H*Y,且H*Y所得面积的取值范围满足2-12mm2;其中,Y值为间隙4的最小宽度值,H值为绝缘板32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
在此结构基础上,多个电池组沿第一方向排布于安装面上,相邻的两个电池组中的相邻两个电池列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绝缘板32由第二间隙的上方安装进第二间隙内。绝缘板32面向电池列的两个大面上都设置有结构胶,绝缘板32通过结构胶与两个电池列粘接在一起,实现悬空安装于第二间隙内。
绝缘板32悬空设置,以使绝缘板32与安装面之间的部分第二间隙形成灌封胶的流动通道,流动通道的横截面积最小处为第二间隙的间隙4处,该处的最小横截面积值为H*Y。H*Y的取值范围设置在2-12mm2之间,使得灌封胶具有足够的空间得以在绝缘板32下方流通。向第二间隙的底部内注入灌封胶,胶体固化后可以将流动通道两侧的电池列、流动通道上方的绝缘板32以及流动通道下方的承载件1粘接在一起。
其中,绝缘板32夹设在两个电池组之间,可以阻隔相邻的两个电池组,防止两个电池组直接接触造成短路。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板32设置在第二间隙的任意高度上,都可以间隔开绝缘板32两侧的电池列,因此绝缘板32高度的设置只需考虑灌封胶能否从绝缘板32底部流通;具体的,绝缘板32的底部到安装面的竖直高度值H设置在1.5-10mm之间。
优选的,H*Y的取值范围设置在6-10mm2之间,可以进一步提高胶体在流动通道内的流动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间隙4的最小宽度值Y的取值范围为1-10mm,能够保证灌封胶得以在绝缘板32底下流动。优选的,Y的取值范围设置在1-3mm之间,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装置的空间利用率;由于绝缘板32起到阻隔相邻两个电池组的相邻两个电池列,因此绝缘板32的厚度可以适当做薄,相应的,间隙4的最小宽度值Y也可以设置地较小,在保证灌封胶能够流通的情况下,间隙4的宽度值Y越小,第一间隙也就越窄,承载件1上能够安装的电池2数量越多,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装置的整体空间利用率。
下面设置多个实施例数据和对比例数据,并记录相应的测试结果,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论述:
具体,下述例子中,电池装置选用为电池包,以电池包体积利用率表征宽度值Y的设置效果,以灌封胶能否充分流动表征横截面积H*Y的设置效果;其中:
电池包体积利用率的计算公式为:
1、单个电池体积*电池数量=电池总体积;
2、电池包长*宽*高=电池包体积;
3、电池包体积利用率=电池总体积/电池包体积。
4、充分流动的标准:灌封胶覆盖面积占间隙总面积的80%以上。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选用绝缘板32为测试对象,绝缘板32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H设置为1.5mm,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两个相邻电池2之间的间隙4的宽度值Y设置为1.5mm,则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横截面积H*Y的值为2.25mm2;在该数值设置下得到的测试结果为: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为74%,灌封胶能够在流动通道里充分流动。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选用冷板31为测试对象,冷板31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H设置为2mm,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两个相邻电池2之间的间隙4的宽度值Y设置为3mm,则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横截面积H*Y的值为6mm2;在该数值设置下得到的测试结果为: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为73%,灌封胶能够在流动通道里充分流动。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选用冷板31为测试对象,冷板31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H设置为5mm,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两个相邻电池2之间的间隙4的宽度值Y设置为5mm,则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横截面积H*Y的值为25mm2;在该数值设置下得到的测试结果为: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为70%,灌封胶能够在流动通道里充分流动。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选用冷板31为测试对象,冷板31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H设置为3mm,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两个相邻电池2之间的间隙4的宽度值Y设置为4mm,则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横截面积H*Y的值为12mm2;在该数值设置下得到的测试结果为: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为72%,灌封胶能够在流动通道里充分流动。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选用冷板31为测试对象,冷板31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H设置为10mm,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两个相邻电池2之间的间隙4的宽度值Y设置为4mm,则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横截面积H*Y的值为40mm2;在该数值设置下得到的测试结果为: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为72%,灌封胶能够在流动通道里充分流动。
实施例6,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选用绝缘板32为测试对象,绝缘板32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H设置为1mm,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两个相邻电池2之间的间隙4的宽度值Y设置为10mm,则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横截面积H*Y的值为10mm2;在该数值设置下得到的测试结果为: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为60%,灌封胶能够在流动通道里充分流动。
对比例1,
在本对比例中,支撑件3选用绝缘板32为测试对象,绝缘板32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H设置为1.5mm,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两个相邻电池2之间的间隙4的宽度值Y设置为1mm,则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横截面积H*Y的值为1.5mm2;在该数值设置下得到的测试结果为: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为73%,灌封胶不能在流动通道里充分流动。
对比例2,
在本对比例中,支撑件3选用冷板31为测试对象,冷板31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H设置为4mm,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两个相邻电池2之间的间隙4的宽度值Y设置为15mm,则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横截面积H*Y的值为60mm2;在该数值设置下得到的测试结果为: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为50%,灌封胶能够在流动通道里充分流动。
对比例3,
在本对比例中,支撑件3选用绝缘板32为测试对象,绝缘板32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H设置为0.6mm,相邻两个电池列中的两个相邻电池2之间的间隙4的宽度值Y设置为10mm,则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横截面积H*Y的值为6mm2;在该数值设置下得到的测试结果为: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为60%,灌封胶不能在流动通道里充分流动。
将上述多个实施例以及多个对比例整理成表格如下表1:
表1
由实施例1至实施例6可知,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最小横截面积H*Y设置在2-40mm2之间,支撑件3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H的取值范围设置在1.5-10mm之间,Y的取值范围设置在1-10mm之间,灌封胶都可以在流动通道内充分流通,且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在60%以上,具有较高的电池包体积利用率。
由对比例1可知,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横截面积H*Y设置在2-40mm2之外,小于2mm2时,虽然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较高,但是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横截面积较小,灌封胶不能够在间隙4内充分流通。
由对比例2可知,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横截面积H*Y设置大于40mm2,且间隙4的最小宽度值Y设置大于10mm,虽然灌封胶能够在间隙4内充分流通,但是,由于间隙4的最小宽度值Y设置较大,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大大降低,造成空间浪费。
由对比例3可知,支撑件3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H的取值范围设置为0.6mm,在1.5-10mm之外,虽然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较高,但是支撑件3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较小,导致灌封胶不能够从支撑件3底部流通,从而不能够在间隙4内充分流通。
因此,流动通道在间隙4处的最小横截面积H*Y设置在2-40mm2之间、同时支撑件3底部与安装面之间的竖直高度值H的取值范围设置在1.5-10mm之间,Y的取值范围设置在1-10mm之间,能够保证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较高,且灌封胶具有足够的空间得以在支撑件3底下流通,并充分流动。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件(1),所述承载件(1)具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具有安装面;
多个电池列,多个所述电池列沿第一方向排布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各个所述电池列包括多个电池(2),多个所述电池(2)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列中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2)之间形成有间隙(4),所述间隙(4)的最小宽度值为Y;
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设置于所述间隙(4)内,所述支撑件(3)的底部与所述安装面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间距的竖直高度值为H,所述H*Y所得面积的取值范围满足2-40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Y所得面积的取值范围满足6-40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的取值范围为1.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的取值范围为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的顶部低于所述电池(2)远离所述安装面的顶端部,所述支撑件(3)的顶部距离所述电池(2)的顶端部的距离为h,所述h的取值范围满足0<h≤5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支撑件;所述电池装置包括多个电池组,多个所述电池组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每个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电池列,每个所述电池组中两个相邻所述电池列之间间隔形成有第一间隙;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间隔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安装有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间隙安装有所述第二支撑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冷板(31),所述冷板(31)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并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H*Y所得面积的取值范围满足6-40mm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Y所得面积的取值范围满足12-27mm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的取值范围为3-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的取值范围为3-5mm。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的取值范围为2-6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的取值范围为5-6mm。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为绝缘板(32),所述绝缘板(32)安装于所述第二间隙内并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H*Y所得面积的取值范围满足2-12mm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H*Y所得面积的取值范围满足6-10mm2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的取值范围为1-10mm。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的取值范围为1-3mm。
1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2)为圆柱电池。
CN202320981461.6U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电池装置 Active CN219696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1461.6U CN219696629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电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1461.6U CN219696629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电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6629U true CN219696629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3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1461.6U Active CN219696629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电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66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64458B (zh) 串并联模块、电池包、电池系统及制作方法
CN211017321U (zh) 电池模组
CN110635193B (zh) 一种冷却流道可自由搭建的液冷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CN218731255U (zh) 一种簇架及储能设备
CN21776845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7426941U (zh) 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CN219696629U (zh) 一种电池装置
CN215578710U (zh) 一种液冷板、液冷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4043892U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池
CN219321493U (zh) 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CN218975679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7426893U (zh) 冷却结构及电池包
CN215680823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15527855U (zh) 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车
CN218498260U (zh) 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CN221150178U (zh) 电芯安装结构及电池包
CN220652180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4628834B (zh) 圆柱电池模组
CN217062327U (zh) 电池包
CN211350799U (zh) 汇流排支架、汇流排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3660535U (zh) 一种无模组电池包箱底结构、电池箱及其无模组电池包
CN212874588U (zh) 一种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216903096U (zh) 一种软包模组散热结构
CN220774518U (zh) 电池包
CN219163519U (zh) 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