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8260U - 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8260U
CN218498260U CN202222555827.1U CN202222555827U CN218498260U CN 218498260 U CN218498260 U CN 218498260U CN 202222555827 U CN202222555827 U CN 202222555827U CN 218498260 U CN218498260 U CN 218498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ain body
battery pack
support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58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翔
庄文举
邓杰
席兵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58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8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8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8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和用电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包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主体部和支撑柱,支撑柱与主体部连接;主体部设有第一槽,第一槽设置于主体部背离支撑柱的一侧;电连接件,电连接件安装于支撑柱上;电芯组件,电芯组件设置于支撑装置两侧,且通过电连接件电性连接。其支撑装置的主体部设置第一槽,可以通过第一槽避让电池包的梁,从而可以实现跨越梁设置,可利用支撑柱安装并支撑电连接件,用以通过电连接件将支撑装置两侧的电芯组件电性连接,从而该电池包可以实现跨梁设计,有利于减少模组端板和液冷系统的空间占用,降低装配难度,提升电池包体积利用率。

Description

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动力电池系统中,当电池包的箱体中间设置有横梁时,通常采用双排电芯的大模组设计,两个大模组分布于横梁的两边,在跨接点用铜排进行连接。这种方式对于需要双面液冷的快充电芯组成模组而言,会导致电池包体积利用率较低,且装配难度较大。
目前,还没有合适的跨横梁支撑装置能够用于将CTP(Cell to PACK)的方案改善为跨横梁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能够应用于将现有CTP的方案改善为跨横梁的方案。
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包括: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主体部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主体部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设置于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
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柱上;
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两侧,且通过所述电连接件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支撑板和跨接部;
所述跨接部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跨接部和所述支撑板围成所述第一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跨接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跨接部并连通所述第一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跨接部和/或所述支撑板为镂空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电芯组件沿着第一方向排列布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两个所述电芯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槽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侧板设有第二槽,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槽和所述第一槽对齐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箱体;所述支撑装置、所述电芯组件以及所述电连接件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包括梁,所述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梁穿设于所述第一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梁包括梁主体和侧边部,所述梁主体插入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中,所述梁主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侧边部,所述侧边部支撑所述支撑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背离的两个支撑面,两个所述支撑面的间距W2大于等于所述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宽度W1,所述电芯组件抵靠于所述支撑面。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池包,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主体部和支撑柱,支撑柱与主体部连接;主体部设有第一槽,第一槽设置于主体部背离支撑柱的一侧;电连接件,电连接件安装于支撑柱上;电芯组件,电芯组件设置于支撑装置两侧,且通过电连接件电性连接。该电池包具有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的主体部设置第一槽,可以通过第一槽避让电池包的梁结构,从而该支撑装置可以跨越梁设置,并且在主体部上设置支撑柱,可利用支撑柱安装并支撑电连接件,用以通过电连接件将支撑装置两侧的电芯组件电性连接,从而该支撑装置能够应用于装配模组跨梁设计的电池包,适用于跨梁设计的CTP方案,进而使得该电池包可以实现跨梁设计,有利于减少模组端板和液冷系统的空间占用,降低装配难度,提升电池包体积利用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包。可以理解的是,该用电装置可以包括上述电池包的所有技术特征以及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支撑装置沿第二方向观察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支撑装置与电连接件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结构沿第二方向观察的主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与电芯组件装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结构沿第二方向观察的主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中长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长模组的零件爆炸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装置与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沿第二方向的观察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0-电池包;20-箱体;21-梁;211-梁主体;212-侧边部;100-支撑装置;110-主体部;111-第一槽;112-跨接部;1121-横板;1122-纵板;1123-安装孔;1124-镂空腔;113-支撑板;1131-支撑面;1132-下端面;120-支撑柱;121-支撑柱本体;122-连接螺柱;200-电芯组件;210-单体电芯;220-顶盖;230-电气隔离板;240-连接片;250-绝缘片;260-导热结构胶;300-侧板;310-第二槽;400-电连接件;410-铜排;420-第一连接件;430-第二连接件;500-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附图中,X示意了第一方向,Y示意了第二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10,该电池包10可以实现跨横梁长模组设计,降低制造成本,特别是,对于CTP方案而言,能够降低工艺制造的难度。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10包含了支撑装置100、电连接件400和电芯组件200。请一并参阅图1~图4,图1示意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00的立体结构,图2示意了支撑装置100沿第二方向Y观察的主视结构,图3示意了支撑装置100与电连接件400装配后的立体结构,图4示意了图3的结构沿第二方向观察的主视结构;可以看出,该支撑装置100包括主体部110和支撑柱120,支撑柱120与主体部110连接,两者可以采用可拆卸方式相连,也可以直接一体成型。主体部110设有第一槽111,第一槽111设置于主体部110背离支撑柱120的一侧,第一槽111用于避让电池包10的箱体20中设置的梁21。
请一并参阅图5~图7,图5示意了支撑装置100与电芯组件200装配的局部结构,图6示意了图5的结构沿第二方向观察的主视图结构,图7示意了支撑装置100与电芯组件200装配的立体结构;可以看出,支撑柱120用于支撑电连接件400,该电连接件400用于电性连接支撑装置100两侧的电芯组件200,可以将电连接件400安装在支撑柱120上,以实现对电连接件400的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该支撑装置100的主体部110设置第一槽111,可以通过第一槽111避让电池包10的梁21,从而该支撑装置100可以跨越梁21设置,并且在主体部110上设置支撑柱120,可利用支撑柱120安装、支撑电连接件400,用以通过电连接件400将支撑装置100两侧的电芯组件200电性连接,从而该支撑装置100能够应用于装配跨梁21设计的长模组,适用于跨梁21设计的CTP方案。
请再次参阅图1~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10包括支撑板113和跨接部112,跨接部112连接支撑板113,跨接部112和支撑板113围成第一槽111。具体的,支撑板113有两个,两个支撑板113相对设置且连接于跨接部112的两侧,两个支撑板113的相对表面以及跨接部112的下表面形成第一槽111的三个内壁面。跨接部112和支撑板113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并采用螺钉、胶粘等方式彼此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支撑装置100装配于电池包10内部且跨梁21设置时,跨接部112横跨设置在梁21的上方,支撑板113则位于梁21的两侧用于支撑电芯组件200。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跨接部112设有安装孔1123,安装孔1123贯穿跨接部112并连通第一槽111。通过设置安装孔1123,一方面可以利用安装孔1123将支撑装置100准确定位在梁21上,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螺栓等固定件配合安装孔1123将支撑装置100与梁21结合成一个整体,从而保障整个电池包10的装配精度和结构稳固。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跨接部112和/或支撑板113为镂空结构,从而可以减轻支撑装置100的重量,实现轻量化设计。
具体的,请再次参阅图1~图4,跨接部112可以采用横板1121和纵板1122拼接形成框架结构,横板1121和纵板1122之间围合形成镂空腔1124,亦或者,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并在其内部形成镂空腔1124,从而减少材料,以尽可能实现减重。相应的,支撑板113也可以采用板块拼接的方式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镂空的结构以实现减重。通过减轻跨接部112和/或支撑板113的重量,有利于电池包10的轻量化,进而有利于用电装置的减重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柱120包括支撑柱本体121和连接螺柱122,支撑柱本体121与主体部110连接,支撑柱本体121可以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例如支撑柱本体121可以为绝缘子;支撑柱本体121设置螺栓孔,连接螺柱122可配合螺栓孔以安装、支撑电连接件400。
支撑柱120的数量可以根据支撑装置100两侧电芯组件200的间距、需要支撑的电连接件400的数量做具体的设置,例如,当两侧电芯组件200的间距较小,电连接件400的跨度相对较小,可以仅设置一个支撑柱120予以支撑,随着两侧电芯组件200的间距增大,电连接件400的跨度增大,可以沿第一方向X布置两个甚至更多的支撑柱120以支撑电连接件400;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电池包10中有多个如下文描述的长模组共用一支撑装置100时,需要沿第二方向Y布置多个电连接件400,用于对各长模组中的电芯组件200电性连接,相应的可以在支撑装置100中沿第二方向Y布置多个/多组支撑柱120,以满足不同长模组的需求。
相应的,请一并参阅图5~图10,其中,图7示意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包10中长模组的立体结构,图8示意了电池包10中长模组的零件爆炸结构,图9示出了图8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图10示意了电池包的局部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引入长模组的技术术语,目的是为了便于对电池包10的结构进行说明,该电池包10包括至少一个长模组,一般地,电池包10中可包括多个长模组;该长模组包括支撑装置100、支撑装置100两侧的电芯组件200、连接电芯组件200的电连接件400。也就是说,该电池包10包括了上述的支撑装置100、电芯组件200以及电连接件400;其中,支撑装置100位于两个电芯组件200之间,支撑装置100和两个电芯组件200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布置,电连接件400安装于支撑柱120上,电芯组件200通过电连接件400电性连接;其中,支撑装置100的第一槽111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
可以理解的是,该电池包10在支撑装置100的两侧设置电芯组件200,并通过安装于支撑装置100的支撑柱120上的电连接件400,对两侧的电芯组件200进行电性连接,能够形成可以跨梁21的长模组,有利于减少模组端板和液冷系统的空间占用,降低装配难度,提升电池包10体积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也就是说,长模组可以沿着与梁21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提升电池包10体积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池包10中设置多个长模组时,多个长模组沿着第二方向Y依次排布,以进一步提升电池包10的体积利用率。
请再次参阅图8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组件200包括多个单体电芯210、顶盖220、电气隔离板230、连接片240、绝缘片250和导热结构胶260。其中,单体电芯210可以为方形电芯,多个单体电芯210沿着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布置,相邻单体电芯210之间通过连接片240实现电性连接;电气隔离板230铺设于连接片240之间的间隙,用以在连接片240之间形成电气隔离,避免电芯组件200短路;绝缘片250位于成排的多个单体电芯210在第一方向X的两侧,其中一个绝缘片250设置在支撑装置100和与其相邻的单体电芯210之间,用于实现两者之间的电气隔离,另一个绝缘片250设置在长模组的端板500和与其相邻的单体电芯210之间,用于实现两者之间的电气隔离;导热结构胶260位于成排的多个单体电芯210在第二方向Y的两侧,用于将各单体电芯210产生的热导出;顶盖220覆盖设置在电气隔离板230以及连接片240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支撑装置100两侧的电芯组件200之间的间距在30mm以上,电连接件400的跨度较大,支撑装置100沿第一方向X设置两个支撑柱120,以对电连接件400进行支撑。在该实施例中,电连接件400包括铜排410、第一连接件420和第二连接件430,第一连接件420和第二连接件430均设置两个,在两个支撑柱120上,分别对应安装一个第一连接件420,铜排410连接在两个支撑柱120上用以将两个第一连接件420电性连接,第一连接件420通过第二连接件430与相邻的单体电芯210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该电池包10还包括侧板300,侧板300设置于电芯组件200在第二方向Y上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侧板300可以看作为长模组的一部分。侧板300可以为液冷板,其内部设置冷却液的流道,侧板300与导热结构胶260彼此紧密连接,以对电芯组件200中各单体电芯210进行降温。侧板300设有第二槽310,沿着第二方向Y,第二槽310和第一槽111对齐设置,第二槽310的作用与第一槽111一致,用于避让电池包10的箱体20中的梁21,以便于长模组的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长模组的侧板300、端板500围合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被支撑装置100分隔为两部分,两部分分别设置相应的电芯组件200,通过侧板300、端板500、电连接件400将支撑装置100和电芯组件200连接成整体。
请再次参阅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0包括梁21,梁21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且梁21穿设于第一槽111中。
请参阅图11,图11示意了支撑装置100与梁21的装配结构,可以看出,梁21包括梁主体211和侧边部212,梁主体211插入设置于第一槽111中,梁主体211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分别连接侧边部212,侧边部212用于支撑该支撑装置100。具体的,当长模组装配于电池包10的箱体20内,支撑装置100跨设在梁21上,其支撑板113的下端面1132抵接在侧边部212上,从而侧边部212可承托住支撑装置100,进而,可以实现通过梁21承载整个长模组的重量,保障电池包10底部受力受到控制。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12,图12示意了图11沿第二方向的观察的主视结构,可以看出,主体部110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相互背离的两个支撑面1131,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两个支撑面1131分别为两个支撑板113的外侧表面,两个支撑面1131的间距W2大于等于梁21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大宽度W1,电芯组件200抵靠于支撑面1131。从而,支撑面1131可以保护电芯组件200,使得在装配过程中,电芯组件200不会与梁21发生碰撞,防止受损。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该用电装置可以为电动车辆等各种用电装置。该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包10,可以理解的是,该用电装置可以具有上述电池包10的所有技术特征以及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包和用电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装置(100),所述支撑装置(100)包括主体部(110)和支撑柱(120),所述支撑柱(120)与所述主体部(110)连接;所述主体部(110)设有第一槽(111),所述第一槽(111)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0)背离所述支撑柱(120)的一侧;
电连接件(400),所述电连接件(400)安装于所述支撑柱(120)上;
电芯组件(200),所述电芯组件(200)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100)两侧,且通过所述电连接件(40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0)包括支撑板(113)和跨接部(112);
所述跨接部(112)连接所述支撑板(113),所述跨接部(112)和所述支撑板(113)围成所述第一槽(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10),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部(112)设有安装孔(1123),所述安装孔(1123)贯穿所述跨接部(112)并连通所述第一槽(11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包(10),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部(112)和/或所述支撑板(113)为镂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00)和所述电芯组件(200)沿着第一方向排列布置,所述支撑装置(100)位于两个所述电芯组件(200)之间;所述第一槽(111)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板(300),所述侧板(300)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200)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侧板(300)设有第二槽(310),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槽(310)和所述第一槽(111)对齐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20);所述支撑装置(100)、所述电芯组件(200)以及所述电连接件(400)均设置于所述箱体(20)内,所述箱体(20)包括梁(21),所述梁(21)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梁(21)穿设于所述第一槽(111)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10),其特征在于,所述梁(21)包括梁主体(211)和侧边部(212),所述梁主体(211)插入设置于所述第一槽(111)中,所述梁主体(2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侧边部(212),所述侧边部(212)支撑所述支撑装置(100)。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包(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0)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背离的两个支撑面(1131),两个所述支撑面(1131)的间距W2大于等于所述梁(2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宽度W1,所述电芯组件(200)抵靠于所述支撑面(1131)。
10.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10)。
CN202222555827.1U 2022-09-26 2022-09-26 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Active CN218498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5827.1U CN218498260U (zh) 2022-09-26 2022-09-26 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5827.1U CN218498260U (zh) 2022-09-26 2022-09-26 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8260U true CN218498260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1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5827.1U Active CN218498260U (zh) 2022-09-26 2022-09-26 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8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11513A1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
CN113964458A (zh) 串并联模块、电池包、电池系统及制作方法
CN215771333U (zh)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CN106684300B (zh) 一种电连接托盘及包含该电连接托盘的电芯模组结构
CN209389089U (zh) 电池模块框架结构
CN112909401A (zh) 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CN212542554U (zh) 电池模组、用于电池模组成组的工装及电动汽车
CN217426941U (zh) 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CN211350784U (zh) 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CN218498260U (zh) 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CN215680823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15771342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5771343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
CN219144358U (zh) 电池包
CN217062327U (zh) 电池包
CN113889708A (zh) 车辆及其电池包
CN111934052A (zh) 液冷软包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21150178U (zh) 电芯安装结构及电池包
CN220209085U (zh) 电池包
CN219553722U (zh) 一种液冷模组以及电池包
CN220652180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9873701U (zh) 一种用于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及电池包
CN218887417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776845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US20240128595A1 (en) Bus bar, bus bar assembly and battery p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