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1333U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71333U CN215771333U CN202122035571.7U CN202122035571U CN215771333U CN 215771333 U CN215771333 U CN 215771333U CN 202122035571 U CN202122035571 U CN 202122035571U CN 215771333 U CN215771333 U CN 2157713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e
- cores
- battery
- along
- pole cor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该单体电池包括串联的多个极芯、多个第一支架及至少一第二支架。多个极芯沿极芯厚度方向排布偶数行且沿极芯长度方向排布至少一列,每一极芯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正极耳和负极耳,每相互串联的两个极芯中的其中一个极芯的正极耳与另一个极芯的负极耳电连接;位于多个极芯沿串联方向的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中,其中一个极芯的正极耳与另一个极芯的负极耳沿长度方向的同一侧引出并对应电连接一对极柱;每相互串联的两个极芯之间设有一第一支架,用于固定该两个极芯电连接的正极耳和负极耳;第二支架用于固定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朝同一侧引出的正极耳和负极耳,且设有供一对极柱穿过的两个通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包在轻量化、集成化、降成本等方面的设计和研究成为热点之一。现有的一些动力电池包省去了传统的电池包模组结构,直接将单体电池、采样结构等层叠设置于包体的底板上,使得包体的空间利用率和重量都有所改善。然而,这种省去电池模组结构的动力电池包存在许多装配工艺上的难度,比如多个单体电池之间的连接、单体电池与底板之间的连接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所述单体电池用于串联成电池模组时,不仅空间利用率高,而且装配工艺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单体电池,包括:
依次串联的多个极芯,所述多个极芯沿第一方向排布偶数行且沿第二方向排布至少一列,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极芯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极芯的长度方向;其中,每一所述极芯在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正极耳和负极耳,每相互串联的两个极芯中的其中一个极芯的正极耳与另一个极芯的负极耳电连接;位于所述多个极芯沿串联方向的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中,其中一个极芯的正极耳与另一个极芯的负极耳沿第二方向朝同一侧引出并对应电连接一对极柱;
多个第一支架,每相互串联的两个极芯之间均设有一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固定所述两个极芯相互电连接的正极耳和负极耳;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支架,用于固定所述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朝同一侧引出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架开设有供所述一对极柱穿过的两个通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底板、罩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壳体,以及多个上述的单体电池;所述底板与所述壳体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多个单体电池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框体及上述的电池模组,所述框体的内壁设有安装台阶,所述电池模组的底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台阶;
其中,所述安装台阶的边缘开设有凹槽,所述底板的边缘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台阶的表面平齐或者接近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单体电池由多个依次串联的极芯组成,使得所述单体电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不同数量的所述极芯以具备存储不同电量的能力,从而提高所述单体电池的适用性;再者,通过将所述多个极芯沿第一方向排布成偶数行,使得依次串联的所述多个极芯能够沿第二方向朝同一侧引出一对正负极耳并对应电连接一对正负极柱,进而使得所述一对正负极柱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的同一侧,当多个所述单体电池通过焊接汇流排串联成电池模组时,只需要在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的同一侧焊接汇流排,操作简单,提高了成组便利性,也减少了汇流排的数量,节省成本,而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正负极柱设置于单体电池的相对两侧,所述单体电池的一对正负极柱设置于同一侧还可以减小所述单体电池的长度,有利于减小所述单体电池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此外,通过在每相邻且串联的两个极芯之间对应设置一第一支架,以及在所述多个极芯沿串联方向的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处对应设置至少一个第二支架,即可实现依次串联的所述多个极芯的固定,使得所述单体电池的整体结构简单,也有利于提高所述单体电池的成组便利性,且整体结构简单的多个所述单体电池串联成电池模组时,只需要相应固定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即可固定每一所述单体电池,装配工艺简单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单体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单体电池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I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底板与壳体连接时的侧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动力电池包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单体电池 1
极芯 20
正极耳 21
负极耳 23
极柱 40
正极柱 41
负极柱 43
第一支架 60
容置槽 61
注胶口 63
第二支架 80
通槽 81
第一盖板 30
输出端口 33
第二盖板 50
电路板 70
第一采样结构 71
第二采样结构 73
极耳引出片 90
电池模组 2
底板 210
壳体 230
隔板 250
容置腔 270
液冷流道 212
进液口 214
出液口 216
第一子流道 2121
隔断 2123
动力电池包 3
框体 310
安装台阶 312
凹槽 3122
横梁 314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 X
第三方向 Z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或者具有相同或者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单体电池1,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个极芯20和用于固定所述多个极芯20的多个第一支架6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支架80,其中,所述第一支架60用于固定每相互串联的两个极芯20之间电连接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第二支架80用于固定依次串联的所述多个极芯20在串联方向的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20朝同一侧引出的正极耳和负极耳。
具体地,如图1及图2所示,依次串联的所述多个极芯20呈蛇形分布,所述多个极芯20沿第一方向Y排布偶数行且沿第二方向X排布至少一列,所述第一方向Y为所述极芯20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X为所述极芯20的长度方向。其中,每一所述极芯20在第二方向X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正极耳21和负极耳23,每相互串联的两个极芯20中的其中一个极芯20的正极耳21与另一个极芯20的负极耳23相互电连接。位于所述多个极芯20沿串联方向上的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20中,其中一个极芯20的正极耳21与另一个极芯20的负极耳23沿第二方向X朝同一侧引出并对应电连接一对极柱40。其中,所述一对极柱40具体包括正极柱41和负极柱43,位于所述多个极芯20沿串联方向的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20沿第二方向X朝同一侧(图1中所示的左侧)引出的正极耳21对应电连接于正极柱41、负极耳23对应电连接于负极柱43。
其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单体电池1还包括一对极耳引出片90,所述一对极耳引出片9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80的两个通槽内,并分别电连接于一所述极柱40和所述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20朝同一侧引出的正极耳21和负极耳23之间,实现所述一对极柱40与所述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20朝同一侧引出的正极耳21和负极耳23之间的电连接,所述一对极柱40即作为所述单体电池1的正负极柱。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极芯20可以沿第一方向Y间隔排列2行、4 行或者大于1的其他偶数行,所述多个极芯20同时也可以沿第二方向X间隔排列1列、2列、3列甚至更多列,换言之,所述单体电池1中包含的所述极芯20 的数量可以有不同选择。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单体电池1包括依次串联的6个极芯,所述6个极芯20沿第一方向Y排列成两行且沿第二方向X 排列成3列。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单体电池1的存储电量与所述极芯20的数量呈正比,因此,所述单体电池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不同数量的所述极芯20以具备存储不同电量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单体电池1的适用性。再者,通过将所述多个极芯20沿第一方向Y排布成偶数行,使得依次串联的所述多个极芯 20能够沿第二方向X朝同一侧引出一对正负极耳并对应电连接一对正负极柱 40,进而使得所述一对正负极柱40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1的同一侧,当多个所述单体电池1通过焊接汇流排串联成电池模组时,只需要在多个所述单体电池1 的同一侧焊接汇流排,操作简单,提高了成组便利性,也减少了汇流排的数量,节省了材料成本;再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单体电池将正负极柱设置于单体电池的相对两侧,所述单体电池1的一对正负极柱40设置于同一侧还可以减小所述单体电池1的长度,有利于减小所述单体电池1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的,如图1及图2所示,每相互串联的两个极芯20之间均设有一所述第一支架60,所述第一支架60用于固定所述两个极芯20相互电连接的正极耳21和负极耳23,也即固定所述两个极芯20。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架80用于固定所述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20朝同一侧引出的正极耳21和负极耳23,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架80开设有供所述一对极柱40穿过的两个通槽81。
其中,如图1及图2所示,相互串联的两个极芯20有两种排布情况,其中一种情况是所述两个极芯20沿第一方向Y排列于同一行,另一种情况是所述两个极芯20排列于相邻两行且位于沿第二方向X的同一端部,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同情况下,所述两个极芯20之间的第一支架60的结构会有所不同。
具体地,如图3所示及图4所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60 包括大致呈块状的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开设有连通的一对容置槽61以及连通所述容置槽61的一个注胶口63。使用所述第一支架60时,相互串联的两个极芯20中需要对应电连接的正极耳21和负极耳23分别插入一所述容置槽61 内,然后通过所述注胶口63注入导电胶,当所述导电胶凝固后即可使得所述两个极芯20对应的正极耳21和负极耳23之间相互电连接并固定在一起,进而使得所述两个极芯20固定。其中,如图3所示,当所述第一支架60用于固定沿第一方向Y排列于同一行的两个极芯20时,所述第一支架60的一对容置槽61 位于所述支架主体沿第二方向X的相对两侧,优选地,所述一对容置槽61位于同一直线上,有利于将所述两个极芯20固定于同一直线位置;如图4所示,当所述第一支架60用于固定沿第一方向Y排列于相邻两行且位于沿第二方向X 的同一端部的两个极芯20时,所述第一支架60的一对容置槽61位于所述支架主体沿第二方向X的同一侧。也即是说,根据相互串联的两个极芯20的不同排布情况,所述两个极芯20之间的所述第一支架60的一对容置槽61对应有不同的设置方式。
如图2所示,与所述第一支架60的结构基本类似,所述第二支架80也包括大致呈块状的支架主体,所述第二支架80的支架主体朝向所述多个极芯20 的一侧开设有一对容置槽(图中未标示),所述一对容置槽用于供前述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20沿第二方向X朝同一侧引出的一对正负极耳插入,所述第二支架80的支架主体还开设有连通其容置槽的注胶孔(图中未标示),所述注胶孔用于注入导电胶以用于实现插入所述容置槽内的所述一对正负极耳之间的电连接及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多个极芯20沿第一方向Y排列2行时,所述第二支架80的数量为1个,所述第二支架80的支架主体上开设有所述一对容置槽,通过1个所述第二支架80即可同时实现所述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20朝同一侧引出的一对正负极耳的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多个极芯20沿第一方向Y排列大于2的偶数行时,所述第二支架 80的数量为2个,每一所述第二支架80的支架主体上开设有一所述容置槽,所述2个第二支架80的支架主体上的所述容置槽分别用于插入所述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20朝同一侧引出的一对正负极耳,即通过2个所述第二支架80分别实现所述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20朝同一侧引出的正极耳21和负极耳23的固定。其中,不难理解的是,所述多个极芯20沿第一方向Y排列大于2的偶数行时,所述2个第二支架80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支架60,所述2个第二支架 80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支架60沿第一方向Y间隔排布。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单体电池1中,通过在每相邻且串联的两个极芯20之间对应设置一所述第一支架60,以及在所述多个极芯20沿串联方向的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20处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支架80,即可实现依次串联的所述多个极芯20的固定,使得所述单体电池1的整体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所述单体电池1的成组便利性。可以理解的是,整体结构简单的多个所述单体电池1串联成电池模组时,只需要相应固定所述第一支架60及所述第二支架80,即可固定每一所述单体电池1,装配工艺简单。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单体电池1还包括设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架80背向所述多个极芯20的一侧的第一盖板30,所述第一盖板30用于封盖所述多个极芯20在第二方向X上靠近所述一对极柱40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盖板30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一对极柱40的两个安装孔。需要说明的是,每一所述极柱40的外部设有陶瓷环(图中未标示),所述陶瓷环钎焊于所述第一盖板30的安装孔处,使得每一所述极柱40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30 上对应的一所述安装孔处。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多个极芯20沿第一方向Y排布大于2的偶数行时,如前所述,所述第二支架80为2个,且所述2个第二支架8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支架60,此时,所述第一盖板30也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架60背向所述多个极芯20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单体电池1还包括第二盖板50,所述第二盖板50用于封盖所述多个极芯20在第二方向X的第二端(即远离所述一对极柱40的一端)。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盖板50与所述多个极芯20在第二方向X 的第二端之间还具有至少一个前述的第一支架60。
具体地,当所述多个极芯20沿第一方向Y排布2行时,所述多个极芯20 在第二方向X的第二端处只具有沿第一方向Y排布的两个极芯20,所述两个极芯20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支架60,所述第二盖板50设于所述第一支架60 背向所述多个极芯20的一侧;当所述多个极芯20沿第一方向Y排布大于2的偶数行时,所述多个极芯20在第二方向X的第二端处具有沿第一方向Y排布的至少四个极芯20,所述至少四个极芯20中沿第一方向Y两两相邻的两个极芯20对应设置有一所述第一支架60,因此,所述至少四个极芯20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架60,所述第二盖板50设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支架60背向所述多个极芯20的一侧。也即是说,所述多个极芯20沿第一方向Y排布2n 行时(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多个极芯20在第二方向X的第二端处对应设置有n个所述第一支架60,所述第二盖板50即设于所述n个第一支架60 背向所述多个极芯20的一侧。
其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盖板30及所述第二盖板50可以通过粘接、卡合等方式固定于相应的第一支架60和/或所述第二支架80背向所述多个极芯20的一侧。当然,所述第一盖板30及所述第二盖板50也可以在所述单体电池1串联成电池模组时与相应的壳体或者底板进行固定连接,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1及图2所示,优选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单体电池1还包括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电路板70,所述电路板70设于所述多个极芯20沿第三方向Z的第一侧(图1所示的极芯20的顶侧),所述第三方向Z为所述极芯20 的高度方向。其中,所述电路板70面向所述多个极芯20的一侧设置若干第一采样结构71和/或若干第二采样结构73,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结构71对应电连接于串联的两个极芯20相互电连接的正极耳21和负极耳23,每一所述第二采样结构73对应设于沿第一方向Y两两相邻的两个极芯20之间,所述第一采样结构71为金属片(包括但不限于镍片),所述第二采样结构73为温度感应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路板70设置有电压监控电路及温度监控电路,通过所述电路板70与所述第一采样结构71和/或所述第二采样结构73,即可实现对所述单体电池1的每一极芯20进行电压和/或温度的信息采集,从而对所述单体电池1进行监控,保证所述单体电池1的正常运行和健康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单体电池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30上的输出端口33,所述输出端口33位于所述第一盖板30的所述一对安装孔靠近所述电路板70的一侧,且所述输出端口33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70。通过所述输出端口33即可将所述电路板70采集的电压及温度信息传输至相应的监控管理系统(例如电池模组的监控管理系统),从而与所述监控管理系统进行交互,以便于实时监测所述单体电池1的状态,有利于及时发现所述单体电池1出现的电压或者温度异常的问题。
请参阅图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2,其包括底板210、罩设于所述底板210上的壳体230,以及多个上述的单体电池1。其中,所述底板210与所述壳体230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沿第一方向Y间隔排布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所述单体电池1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时,所述单体电池1的第一支架60和第二支架80分别通过粘接、卡合连接等方式与所述底板210进行固定(优选操作方便的粘接),从而将每一所述单体电池1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此外,每一所述单体电池1的第一盖板30和第二盖板50分别外露于所述收容空间沿第二方向X的相对两端,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30和所述第二盖板50分别与所述壳体230通过焊接、铆接、卡合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从而封闭所述单体电池1对应的后述容置腔270沿第二方向X的相对两端。
如图6所示,优选的,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30于面向所述底板210的一侧设置若干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隔板250,使所述底板210、所述壳体230与所述若干隔板250围拢形成多个容置腔270,每一所述容置腔270用于容纳一所述单体电池1。考虑到所述单体电池1工作时存在微弱的受热变形,优选的,每一所述单体电池1与对应的所述容置腔270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每一所述单体电池1放置于一独立的容置腔270内,可以快速的将多个所述单体电池1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同的所述单体电池1在工作时相互影响。
进一步优选的,每一所述容置腔270包括沿第一方向Y间隔的一对第一侧壁(即隔板250或者壳体230的侧壁),每一所述容置腔270的第一侧壁的壁厚小于所述容置腔270的其他侧壁的壁厚。通过将所述容置腔270的第一侧壁的厚度设定为小于其他侧壁的壁厚,当对所述容置腔270进行抽气时,抽气之后的所述容置腔270能够在第一方向Y上发生内缩,从而按压在所述容置腔270 内的单体电池1的外表面以夹持所述单体电池1,从而减小所述单体电池1在所述壳体230内部的窜动的空间,防止所述单体电池1与所述底板210固定不牢靠而产生移动,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10的内部于对应所述收容空间的部分设有液冷流道212,且所述底板210面向所述壳体230的一侧设有分别连通所述液冷流道212的进液口214和出液口216,其中所述进液口 214、所述出液口216及所述壳体230在所述底板210上的正投影互不重合。通过向所述液冷流道212内注入冷却水,可以冷却所述单体电池1工作时产生热量,更有利于提供所述单体电池1的工作效率。所述底板210内部的液冷流道 212与所述底板210上固定的单体电池1之间不需要额外的固定连接结构,节省空间成本,也提高了换热效率。
如图7所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流道212呈蛇形分布且沿第一方向Y划分为依次连通的多个第一子流道2121,每一所述第一子流道2121 沿第二方向X延伸,每一第一子流道2121对应位于一所述单体电池1的下方且延伸方向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流道2121内的液体流向相反。
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一子流道2121内设置多个沿第一方向Y间隔排布的隔断2123,每一所述隔断2123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210 之间留有间隙。本实施例中,在每一所述第一子流道2121内增加多个隔断2123,可以提升换热效率。其中,所述多个隔断2123可以等间距均匀设置于每一所述第一子流道2121内,也可以非等间距设置于每一第一子流道2121内,优选等间距均匀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合理的分配每一所述单体电池1下方的冷却液流量,使其换热更均匀。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流道212可以呈蛇形分布且沿第二方向X划分为依次连通的多个第二子流道,每一所述第二子流道沿第一方向Y延伸,每一第二子流道对应位于一所述单体电池1的下方且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流道内的液体流向相反。同样的,每一所述第二子流道内可以等间距均匀设置或者非等间距设置若干隔断2123,以提升换热效率,对此不做赘述。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液冷流道212的进液口214和出液口216可以设置于所述底板210位于所述壳体230的同一侧,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底板210 位于所述壳体230的相对两侧,对此不作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1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3,包括框体310 及上述的电池模组2,所述框体310的内壁设有安装台阶312,所述电池模组2 的底板210固定于所述安装台阶312;优选的,所述安装台阶312的边缘开设有凹槽3122,所述底板210的边缘收容于所述凹槽3122内,使得所述底板210与所述安装台阶312的表面平齐或者接近平齐,从而有利于通过焊接将所述底板 210固定于所述框体310中,进而将所述电池模组2固定于框体310中。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电池包3中,所述电池模组2可以通过自身的底板210固定于所述框体310中,使得所述框体310省去了底壳,有利于节省材料。当然,所述底板210与所述框体310还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进行固定,对此不做赘述。
其中,如图8及图9所示,所述框体310的一侧还开设有调节槽3105,所述框体310内对应设置有一调节横梁314,所述横梁314能够将所述框体310花划分为不同的两个区间,从而在不同区间内对应设置具有不同数量的单体电池1 的电池模组2。此外,所述横梁314还可起到固定所述框体310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框体310也可以设置多个横梁314,以划分更多个区间,从而放置更多的电池模组2,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串联的多个极芯,所述多个极芯沿第一方向排布偶数行且沿第二方向排布至少一列,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极芯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极芯的长度方向;其中,每一所述极芯在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正极耳和负极耳,每相互串联的两个极芯中的其中一个极芯的正极耳与另一个极芯的负极耳电连接;位于所述多个极芯沿串联方向的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中,其中一个极芯的正极耳与另一个极芯的负极耳沿第二方向朝同一侧引出并对应电连接一对极柱;
多个第一支架,每相互串联的两个极芯之间均设有一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固定所述两个极芯相互电连接的正极耳和负极耳;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支架,用于固定所述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朝同一侧引出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架开设有供所述一对极柱穿过的两个通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架背向所述多个极芯的一侧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用于封盖所述多个极芯在第二方向上靠近所述一对极柱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盖板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一对极柱的两个安装孔;
位于所述多个极芯在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一对极柱的第二端且沿第一方向排布的若干极芯中,沿第一方向两两相邻的两个极芯对应设置有一所述第一支架,所述多个极芯在第二方向的第二端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支架;
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设于若干所述第一支架背向所述多个极芯的一侧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用于封盖所述多个极芯在第二方向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多个极芯沿第三方向的第一侧,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极芯的高度方向;
所述电路板面向所述多个极芯的一侧设置若干第一采样结构和/或若干第二采样结构,每一所述第一采样结构对应电连接于串联的两个极芯相互电连接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每一所述第二采样结构对应设于沿第一方向两两相邻的两个极芯之间,所述第一采样结构为金属片,所述第二采样结构为温度感应器;
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上的输出端口,所述输出端口位于所述第一盖板的所述一对安装孔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且所述输出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极耳引出片,所述一对极耳引出片分别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架的两个通槽内,并分别电连接于一所述极柱和所述首尾两端的两个极芯朝同一侧引出的正极耳或者负极耳之间。
5.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罩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壳体,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单体电池;
所述底板与所述壳体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多个单体电池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面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若干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隔板,所述底板、所述壳体与所述若干隔板围拢形成多个容置腔,每一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一所述单体电池,每一所述单体电池与对应的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容置腔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的一对第一侧壁,每一所述容置腔的第一侧壁的壁厚小于所述容置腔的其他侧壁的壁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内部于对应所述收容空间的部分设有液冷流道,且所述底板面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分别连通所述液冷流道的相对两端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及所述壳体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互不重合;
其中,所述液冷流道呈蛇形分布且沿第一方向划分为依次连通的多个第一子流道,每一所述第一子流道沿第二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流道内的液体流向相反;或者,所述液冷流道呈蛇形分布且沿第二方向划分为依次连通的多个第二子流道,每一所述第二子流道沿第一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流道内的液体流向相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单体电池在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从而封闭所述单体电池对应的所述容置腔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
10.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及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框体的内壁设有安装台阶,所述电池模组的底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台阶;
其中,所述安装台阶的边缘开设有凹槽,所述底板的边缘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台阶的表面平齐或者接近平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35571.7U CN215771333U (zh) | 2021-08-26 | 2021-08-26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35571.7U CN215771333U (zh) | 2021-08-26 | 2021-08-26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71333U true CN215771333U (zh) | 2022-02-08 |
Family
ID=80079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35571.7U Active CN215771333U (zh) | 2021-08-26 | 2021-08-26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71333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65234A1 (zh) * | 2022-03-04 | 2023-09-0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芯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
WO2024045056A1 (zh) * | 2022-08-31 | 2024-03-07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和用电装置 |
WO2024045054A1 (zh) * | 2022-08-31 | 2024-03-07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用电装置和电池的制备方法 |
WO2024055304A1 (zh) * | 2022-09-16 | 2024-03-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和用电装置 |
WO2024055508A1 (zh) * | 2022-09-14 | 2024-03-21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电芯模块和电池包 |
-
2021
- 2021-08-26 CN CN202122035571.7U patent/CN21577133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65234A1 (zh) * | 2022-03-04 | 2023-09-0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芯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
CN116742290A (zh) * | 2022-03-04 | 2023-09-12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芯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
WO2024045056A1 (zh) * | 2022-08-31 | 2024-03-07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和用电装置 |
WO2024045054A1 (zh) * | 2022-08-31 | 2024-03-07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用电装置和电池的制备方法 |
WO2024055508A1 (zh) * | 2022-09-14 | 2024-03-21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电芯模块和电池包 |
WO2024055304A1 (zh) * | 2022-09-16 | 2024-03-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和用电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771333U (zh)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 |
WO2022011513A1 (zh) | 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 | |
CN215644661U (zh) |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 |
CN211555995U (zh) | 一种软包锂电池组装支架 | |
CN106684300B (zh) | 一种电连接托盘及包含该电连接托盘的电芯模组结构 | |
CN115000568A (zh) | 电芯模组和动力电池总成 | |
CN216597893U (zh) | 软包电芯模组及软包电池 | |
CN216213956U (zh) | 绝缘隔板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15771377U (zh)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 |
CN214898766U (zh) | 一种电芯模块及电池包 | |
CN211829109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212113796U (zh) | 模组壳体和模组 | |
CN218123544U (zh) | 一种集成液冷结构的电芯壳体 | |
CN216085019U (zh) |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115411463A (zh) | 电芯模块和电池包 | |
CN212810395U (zh) |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 |
CN218769733U (zh) | 电池模组及电池装置 | |
CN217691476U (zh) | 电池模组框架结构、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 |
CN211350799U (zh) | 汇流排支架、汇流排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18896739U (zh) | 电池包 | |
CN218448185U (zh) | 电池装置 | |
CN214124046U (zh) | 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 |
CN221727331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214957160U (zh) | 电池包与车辆 | |
CN217114610U (zh) | 电池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