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1686U - 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1686U
CN219691686U CN202320781368.0U CN202320781368U CN219691686U CN 219691686 U CN219691686 U CN 219691686U CN 202320781368 U CN202320781368 U CN 202320781368U CN 219691686 U CN219691686 U CN 219691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layer
lift car
carrying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13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迎九
徐桂鹏
邱兆国
肖强
初柳辰
龚嘉程
王大为
陈朝
黄法瑞
吕燕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136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1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1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1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储能工作单元包括外部支撑框架、上储物层和下储物层,上储物层和下储物层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重力储能组包括支架、滑轮组件、驱动机构、配重件和运载轿厢,滑轮组件置于支架的顶部,驱动机构置于上储物层上,配重件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起升钢丝绳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连接于配重件,起升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连接于运载轿厢,运载轿厢与支架滑动连接,上储物层和下储物层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和重物块。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站有多个储能工作单元,通过合理的控制各组重物块的下降顺序,保证整个储能站对外发电的稳定性,降低对电网的冲击。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属于重力储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重力势能储能技术的储能介质为模块化的离散重物,重物不断投切的过程导致了电机反复启停,造成大量损耗的同时也导致了输出功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这既降低了重力储能系统的循环效率也不利于电网稳定运行。
例如,CN115108420A中提供的重力储能系统机构运动控制方法中提出的一种运动策略,重物块下落至低处时,需将小车开入轿厢内进行重物块的水平搬运作业,使得轿厢的运动过程出现短暂的停止。CN114928112A提供的一种多层重力储能系统和储能方法需要由运载小车装载重物块进入垂直运载工具中,也会使得发电装置反复启停。上述两个专利均会造成反复启停,造成大量损耗的同时也导致了输出功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这既降低了重力储能系统的循环效率也不利于电网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站有多个储能工作单元,通过合理的控制各组重物块的下降顺序,保证整个储能站对外发电的稳定性,降低对电网的冲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储能工作单元包括外部支撑框架、上储物层和下储物层,上储物层与外部支撑框架连接,下储物层与外部支撑框架连接,上储物层和下储物层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重力储能组包括支架、滑轮组件、驱动机构、配重件和运载轿厢,滑轮组件置于支架的顶部,驱动机构置于上储物层上,配重件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起升钢丝绳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连接于配重件,起升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连接于运载轿厢,运载轿厢与支架滑动连接,配重件置于支架的一侧,上储物层和下储物层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和重物块。
前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所述储能工作单元至少设置有一个。
前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所述重力储能组至少设置有一组。
前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所述运载轿厢底部设置有滑轮组,运载轿厢通过滑轮组与支架滑动连接。
前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所述支架的横截面呈门字型结构,运载轿厢置于支架的开口内。
前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所述下储物层上设置有组合式运输带,组合式运输带的一部分置于支架的开口内。
前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所述组合式运输带包括第一运输带和第二运输带,第二运输带设置有两条,第一运输带的一端置于两条第二运输带之间,第一运输带的另一端凸出于两条第二运输带之间。
前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所述运载轿厢的底板设置有矩形缺口,矩形缺口的宽度小于第一运输带的宽度,矩形缺口的长度大于凸出于两条第二运输带之间第一运输带的另一端的长度。
前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卷筒、电动发电一体机和空载电机,电动发电一体机连接于卷筒,空载电机也连接于卷筒,电动发电一体机连接有电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在能量释放过程中,运载轿厢和重物块的重力同时做功,有效降的低释放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2、储能站有多个储能工作单元,通过合理的控制各组重物块的下降顺序,保证整个储能站对外发电的稳定性,降低对电网的冲击;
3、运载轿厢的底部安装有滑轮组,滑轮组与支架侧面的轨道接触进行滑动,保证了运载轿厢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4、当轿厢下降至下储物层卸货端时,装卸装置将重物块搬出运载轿厢并存储,而空载电机驱动卷筒转动,将空的运载轿厢提升至上储物层的高度,等待重新装载重物块,通过功率较小的空载电机提升空的运载轿厢,有效的降低能耗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架、配重件、运载轿厢、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运载轿厢与组合式运输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运载轿厢的矩形缺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储能工作单元,2-外部支撑框架,3-上储物层,4-下储物层,5-重力储能组,6-支架,7-滑轮组件,8-驱动机构,9-配重件,10-运载轿厢,11-起升钢丝绳,12-装卸装置,13-重物块,14-滑轮组,15-组合式运输带,16-第一运输带,17-第二运输带,18-矩形缺口,19-卷筒,20-电动发电一体机,21-空载电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1,储能工作单元1包括外部支撑框架2、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储物层3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下储物层4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5,重力储能组5包括支架6、滑轮组件7、驱动机构8、配重件9和运载轿厢10,滑轮组件7置于支架6的顶部,驱动机构8置于上储物层3上,配重件9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11,起升钢丝绳11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8连接于配重件9,起升钢丝绳11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7连接于运载轿厢10,运载轿厢10与支架6滑动连接,配重件9置于支架6的一侧,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12和重物块1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1,储能工作单元1包括外部支撑框架2、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储物层3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下储物层4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5,重力储能组5包括支架6、滑轮组件7、驱动机构8、配重件9和运载轿厢10,滑轮组件7置于支架6的顶部,驱动机构8置于上储物层3上,配重件9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11,起升钢丝绳11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8连接于配重件9,起升钢丝绳11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7连接于运载轿厢10,运载轿厢10与支架6滑动连接,配重件9置于支架6的一侧,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12和重物块13;所述储能工作单元1至少设置有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1,储能工作单元1包括外部支撑框架2、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储物层3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下储物层4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5,重力储能组5包括支架6、滑轮组件7、驱动机构8、配重件9和运载轿厢10,滑轮组件7置于支架6的顶部,驱动机构8置于上储物层3上,配重件9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11,起升钢丝绳11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8连接于配重件9,起升钢丝绳11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7连接于运载轿厢10,运载轿厢10与支架6滑动连接,配重件9置于支架6的一侧,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12和重物块13;所述储能工作单元1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重力储能组5至少设置有一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1,储能工作单元1包括外部支撑框架2、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储物层3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下储物层4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5,重力储能组5包括支架6、滑轮组件7、驱动机构8、配重件9和运载轿厢10,滑轮组件7置于支架6的顶部,驱动机构8置于上储物层3上,配重件9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11,起升钢丝绳11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8连接于配重件9,起升钢丝绳11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7连接于运载轿厢10,运载轿厢10与支架6滑动连接,配重件9置于支架6的一侧,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12和重物块13;所述储能工作单元1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重力储能组5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运载轿厢10底部设置有滑轮组14,运载轿厢10通过滑轮组14与支架6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1,储能工作单元1包括外部支撑框架2、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储物层3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下储物层4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5,重力储能组5包括支架6、滑轮组件7、驱动机构8、配重件9和运载轿厢10,滑轮组件7置于支架6的顶部,驱动机构8置于上储物层3上,配重件9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11,起升钢丝绳11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8连接于配重件9,起升钢丝绳11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7连接于运载轿厢10,运载轿厢10与支架6滑动连接,配重件9置于支架6的一侧,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12和重物块13;所述储能工作单元1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重力储能组5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运载轿厢10底部设置有滑轮组14,运载轿厢10通过滑轮组14与支架6滑动连接;所述支架6的横截面呈门字型结构,运载轿厢10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1,储能工作单元1包括外部支撑框架2、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储物层3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下储物层4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5,重力储能组5包括支架6、滑轮组件7、驱动机构8、配重件9和运载轿厢10,滑轮组件7置于支架6的顶部,驱动机构8置于上储物层3上,配重件9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11,起升钢丝绳11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8连接于配重件9,起升钢丝绳11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7连接于运载轿厢10,运载轿厢10与支架6滑动连接,配重件9置于支架6的一侧,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12和重物块13;所述储能工作单元1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重力储能组5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运载轿厢10底部设置有滑轮组14,运载轿厢10通过滑轮组14与支架6滑动连接;所述支架6的横截面呈门字型结构,运载轿厢10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所述下储物层4上设置有组合式运输带15,组合式运输带15的一部分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1,储能工作单元1包括外部支撑框架2、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储物层3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下储物层4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5,重力储能组5包括支架6、滑轮组件7、驱动机构8、配重件9和运载轿厢10,滑轮组件7置于支架6的顶部,驱动机构8置于上储物层3上,配重件9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11,起升钢丝绳11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8连接于配重件9,起升钢丝绳11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7连接于运载轿厢10,运载轿厢10与支架6滑动连接,配重件9置于支架6的一侧,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12和重物块13;所述储能工作单元1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重力储能组5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运载轿厢10底部设置有滑轮组14,运载轿厢10通过滑轮组14与支架6滑动连接;所述支架6的横截面呈门字型结构,运载轿厢10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所述下储物层4上设置有组合式运输带15,组合式运输带15的一部分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所述组合式运输带15包括第一运输带16和第二运输带17,第二运输带17设置有两条,第一运输带16的一端置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第一运输带16的另一端凸出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1,储能工作单元1包括外部支撑框架2、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储物层3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下储物层4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5,重力储能组5包括支架6、滑轮组件7、驱动机构8、配重件9和运载轿厢10,滑轮组件7置于支架6的顶部,驱动机构8置于上储物层3上,配重件9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11,起升钢丝绳11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8连接于配重件9,起升钢丝绳11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7连接于运载轿厢10,运载轿厢10与支架6滑动连接,配重件9置于支架6的一侧,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12和重物块13;所述储能工作单元1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重力储能组5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运载轿厢10底部设置有滑轮组14,运载轿厢10通过滑轮组14与支架6滑动连接;所述支架6的横截面呈门字型结构,运载轿厢10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所述下储物层4上设置有组合式运输带15,组合式运输带15的一部分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所述组合式运输带15包括第一运输带16和第二运输带17,第二运输带17设置有两条,第一运输带16的一端置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第一运输带16的另一端凸出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所述运载轿厢10的底板设置有矩形缺口18,矩形缺口18的宽度小于第一运输带16的宽度,矩形缺口18的长度大于凸出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第一运输带16的另一端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9: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1,储能工作单元1包括外部支撑框架2、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储物层3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下储物层4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5,重力储能组5包括支架6、滑轮组件7、驱动机构8、配重件9和运载轿厢10,滑轮组件7置于支架6的顶部,驱动机构8置于上储物层3上,配重件9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11,起升钢丝绳11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8连接于配重件9,起升钢丝绳11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7连接于运载轿厢10,运载轿厢10与支架6滑动连接,配重件9置于支架6的一侧,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12和重物块13;所述储能工作单元1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重力储能组5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运载轿厢10底部设置有滑轮组14,运载轿厢10通过滑轮组14与支架6滑动连接;所述支架6的横截面呈门字型结构,运载轿厢10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所述下储物层4上设置有组合式运输带15,组合式运输带15的一部分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所述组合式运输带15包括第一运输带16和第二运输带17,第二运输带17设置有两条,第一运输带16的一端置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第一运输带16的另一端凸出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所述运载轿厢10的底板设置有矩形缺口18,矩形缺口18的宽度小于第一运输带16的宽度,矩形缺口18的长度大于凸出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第一运输带16的另一端的长度;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卷筒19、电动发电一体机20和空载电机21,电动发电一体机20连接于卷筒19,空载电机21也连接于卷筒19,电动发电一体机20连接有电网。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0: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1,储能工作单元1包括外部支撑框架2、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储物层3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下储物层4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5,重力储能组5包括支架6、滑轮组件7、驱动机构8、配重件9和运载轿厢10,滑轮组件7置于支架6的顶部,驱动机构8置于上储物层3上,配重件9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11,起升钢丝绳11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8连接于配重件9,起升钢丝绳11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7连接于运载轿厢10,运载轿厢10与支架6滑动连接,配重件9置于支架6的一侧,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12和重物块13;所述储能工作单元1设置有一个;所述重力储能组5设置有一组;所述运载轿厢10底部设置有滑轮组14,运载轿厢10通过滑轮组14与支架6滑动连接;所述支架6的横截面呈门字型结构,运载轿厢10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所述下储物层4上设置有组合式运输带15,组合式运输带15的一部分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所述组合式运输带15包括第一运输带16和第二运输带17,第二运输带17设置有两条,第一运输带16的一端置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第一运输带16的另一端凸出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所述运载轿厢10的底板设置有矩形缺口18,矩形缺口18的宽度小于第一运输带16的宽度,矩形缺口18的长度大于凸出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第一运输带16的另一端的长度;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卷筒19、电动发电一体机20和空载电机21,电动发电一体机20连接于卷筒19,空载电机21也连接于卷筒19,电动发电一体机20连接有电网。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1:如图6所示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1,储能工作单元1包括外部支撑框架2、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储物层3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下储物层4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5,重力储能组5包括支架6、滑轮组件7、驱动机构8、配重件9和运载轿厢10,滑轮组件7置于支架6的顶部,驱动机构8置于上储物层3上,配重件9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11,起升钢丝绳11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8连接于配重件9,起升钢丝绳11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7连接于运载轿厢10,运载轿厢10与支架6滑动连接,配重件9置于支架6的一侧,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12和重物块13;所述储能工作单元1设置有四个;所述重力储能组5设置有两组;所述运载轿厢10底部设置有滑轮组14,运载轿厢10通过滑轮组14与支架6滑动连接;所述支架6的横截面呈门字型结构,运载轿厢10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所述下储物层4上设置有组合式运输带15,组合式运输带15的一部分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所述组合式运输带15包括第一运输带16和第二运输带17,第二运输带17设置有两条,第一运输带16的一端置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第一运输带16的另一端凸出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所述运载轿厢10的底板设置有矩形缺口18,矩形缺口18的宽度小于第一运输带16的宽度,矩形缺口18的长度大于凸出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第一运输带16的另一端的长度;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卷筒19、电动发电一体机20和空载电机21,电动发电一体机20连接于卷筒19,空载电机21也连接于卷筒19,电动发电一体机20连接有电网。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重物块13释放时的顺畅,运载轿厢10的底板留有矩形缺口18,组合式运输带15由三条皮带呈现“山”型布置,一条较短的第一运输带16,延伸至运载轿厢10的下方,两条较长的第二运输带17并列布置,使得运载轿厢10随卷筒19转动过程中,第一运输带16能够从运载轿厢10的矩形缺口18处穿出,当重物块13在运载轿厢10内下落时,运载轿厢10底部的矩形缺口18正好穿过凸出的第一运输带16,随着运载轿厢10底部的穿出,运载轿厢10内的重物块13正好落在第一运输带16上,重物块13可与运载轿厢10分离,由组合式运输带15将重物块13从运载轿厢10内水平运输出去,能量存储时,重物块13提升也采用组合式运输带15,组合式运输带15上安装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空的运载轿厢10已经穿过组合式运输带15,重物块13通过第二运输带17运往第一运输带16的端部,此时控制运载轿厢10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运载轿厢10向上穿过第一运输带16的端部,运载轿厢10的底板上表面接触到重物块13的下表面,从而将重物块13提升上去。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
储存能量时,装卸装置12将下储物层4内的重物块13搬运到组合式运输带15上,由运输带15将重物块运载轿厢10内,通过电动发电一体机20驱动卷筒19转动,将重物块13提升至上储物层3,装卸装置12用于将重物块13搬出运载轿厢10,并存放在上储物层3,将富余的电能转换为重物块13的重力势能存储起来,运载轿厢10的底部安装有滑轮组14,滑轮组14与支架6侧面的轨道接触进行滑动,保证了运载轿厢10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释放能量时,利用装卸装置12将上储物层3的重物块13搬运至运载轿厢10内,利用重物块13的重力做功驱动卷筒19转动,进而驱动电动发电一体机20转动发电,完成能量的释放作业;当轿厢下降至下储物层4卸货端时,装卸装置12将重物块13搬出运载轿厢10并存储,而空载电机21驱动卷筒19转动,将空的运载轿厢10提升至上储物层3的高度,等待重新装载重物块13,通过功率较小的空载电机12提升空的运载轿厢10,有效的降低能耗的损耗,且在能量释放过程中,运载轿厢10和重物块13的重力同时做功,有效降的低释放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储能站有四个储能工作单元1,通过合理的控制各组重物块13的下降顺序,保证整个储能站对外发电的稳定性,降低对电网的冲击。

Claims (9)

1.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站设置有储能工作单元(1),储能工作单元(1)包括外部支撑框架(2)、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储物层(3)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下储物层(4)与外部支撑框架(2)连接,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之间设置有重力储能组(5),重力储能组(5)包括支架(6)、滑轮组件(7)、驱动机构(8)、配重件(9)和运载轿厢(10),滑轮组件(7)置于支架(6)的顶部,驱动机构(8)置于上储物层(3)上,配重件(9)上设置有起升钢丝绳(11),起升钢丝绳(11)的一端绕过驱动机构(8)连接于配重件(9),起升钢丝绳(11)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7)连接于运载轿厢(10),运载轿厢(10)与支架(6)滑动连接,配重件(9)置于支架(6)的一侧,上储物层(3)和下储物层(4)上均设置有装卸装置(12)和重物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工作单元(1)至少设置有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储能组(5)至少设置有一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轿厢(10)底部设置有滑轮组(14),运载轿厢(10)通过滑轮组(14)与支架(6)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的横截面呈门字型结构,运载轿厢(10)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储物层(4)上设置有组合式运输带(15),组合式运输带(15)的一部分置于支架(6)的开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运输带(15)包括第一运输带(16)和第二运输带(17),第二运输带(17)设置有两条,第一运输带(16)的一端置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第一运输带(16)的另一端凸出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轿厢(10)的底板设置有矩形缺口(18),矩形缺口(18)的宽度小于第一运输带(16)的宽度,矩形缺口(18)的长度大于凸出于两条第二运输带(17)之间第一运输带(16)的另一端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卷筒(19)、电动发电一体机(20)和空载电机(21),电动发电一体机(20)连接于卷筒(19),空载电机(21)也连接于卷筒(19),电动发电一体机(20)连接有电网。
CN202320781368.0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 Active CN219691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1368.0U CN219691686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1368.0U CN219691686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1686U true CN219691686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3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1368.0U Active CN219691686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1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3624A (zh) 堆垛机
CN108162779A (zh) 集装箱式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CN109665430A (zh) 一种基于矿井立井筒、提升、运输系统的重力储能系统
CN110342169A (zh) 一种高效的钢卷运输系统
CN112429451A (zh) 一种低温冷冻环境下大承载智能立库系统
CN219691686U (zh) 一种利用轿厢运载的重力储能系统
CN110405927A (zh) 一种双窑体养护系统
CN109823810A (zh) 一种新型储能钒电池电堆生产输送装置
CN201228216Y (zh) 堆垛机
CN219949739U (zh) 一种光伏板智能安装设备
CN209760924U (zh) 大轿厢式垂直升降设备
CN210619354U (zh) 一种移动式轨道输送台
CN115013266B (zh) 一种矩阵式重力储能系统控制方法
CN114873472B (zh) 一种重卡换电用龙门单仓
CN201952084U (zh) 曳引机驱动的升降机
CN209536772U (zh) 一种基于矿井立井筒、提升、运输系统的重力储能系统
CN218145230U (zh) 一种升降横移存储系统
CN101554977A (zh) 秸秆捆自动抓斗起重机
CN211846985U (zh) 一种液压升降自动输送机
CN205892656U (zh) 双柱堆垛机
JP5277115B2 (ja) 駐車装置
CN208378237U (zh) 一种重型有轨巷道堆垛起重机
JPH03177293A (ja) 垂直型交通機関
CN216997203U (zh) 一种全自动取放芯车垂直升降机
CN216588612U (zh) 一种大坡度隧道绞车出渣施工用调度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