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7448U - 防护罩和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防护罩和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7448U
CN219687448U CN202321008438.5U CN202321008438U CN219687448U CN 219687448 U CN219687448 U CN 219687448U CN 202321008438 U CN202321008438 U CN 202321008438U CN 219687448 U CN219687448 U CN 219687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frame
guide
cover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84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青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ny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y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y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y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84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7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7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7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置领域,提供一种防护罩和作业机械,包括罩体和安装架,罩体通过安装架可拆卸地安装到平台上。罩体的底板上设置有n个第一连接孔。安装架设置n个,每个安装架均设置一个第一架体,第一架体在罩体的内侧与平台连接,每个第一架体上均设置一个第一螺纹孔。安装时,首先将n个第一架体与平台的前侧连接,然后将罩体设置到平台上,且第一架体位于罩体的底板的顶部,使n个第一连接孔与n个第一螺纹孔一一对正,操作人员在罩体的下方使用螺栓穿过罩体的第一连接孔,将螺栓旋入第一架体的第一螺纹孔内,实现罩体与第一架体的固定连接。操作人员可在罩体的下方对螺栓进行操作,在可视的条件下对罩体进行安装或拆卸。

Description

防护罩和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罩和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在履带式作业机械的驾驶室的前下方平台上常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通常直接焊接在平台上,当防护罩损坏后无法进行更换。因此,相关技术中,防护罩采用可拆卸地形式与平台连接。
具体的连接方式为,在防护罩靠近平台的一侧设置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与防护罩的顶板和底板连接,连接板上设置螺纹孔,平台的前侧设置连接孔。安装时,将连接板上的螺纹孔与平台上的连接孔对正,由平台的内侧向防护罩方向穿过螺栓,螺栓与连接板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
但是此种固定方式在安装或拆卸防护罩时,需要首先拆卸平台的底盖板,工人将手从平台下方伸入旋转螺栓,由于该位置空间较小,工作人员无法观察到平台内部的情况,只能进行盲操,导致防护罩的安装或拆卸极为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相关技术中防护罩拆装不方便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罩和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护罩拆装不方便的缺陷,实现在防护罩的外侧直接进行操作安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罩,用于设置在驾驶室下方的平台上,包括:
罩体,所述罩体的底板上设置有n个第一连接孔;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有n个,且每个所述安装架均包括一个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用于与所述平台的前侧面连接,且所述第一架体均位于所述罩体的内侧,所述第一架体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且n个所述第一架体上的所述第一螺纹孔与n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n≥2。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所述罩体的顶板和所述罩体的底板之间还设置有n个导向槽;
每个所述安装架还包括一个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用于与所述平台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架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件,n个所述第二架体上的所述导向件与n个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件用于限制所述罩体和所述平台沿所述平台的长度方向的相对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所述第二架体位于所述导向槽的顶部,且所述第二架体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导向件为导向螺栓,所述导向螺栓用于穿过所述导向槽后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n个所述导向槽的开口方向相同,且沿所述平台的宽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当所述导向槽远离开口的一端与所述导向件接触时,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所述罩体的底板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所述平台上设置有n个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一架体靠近所述平台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n个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二连接孔与n个所述第三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n个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二架体靠近所述平台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连接孔,n个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三连接孔与n个所述第四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第二架体之间还设置有连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以上所述的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用于设置在驾驶室下方的平台前侧,包括罩体和安装架,罩体通过安装架可拆卸地安装到平台上。罩体的底板上设置有n个第一连接孔。安装架设置n个,每个安装架均设置一个第一架体,第一架体用于与平台的侧面连接,罩体安装时使第一架体位于罩体的内侧,每个第一架体上均设置一个第一螺纹孔,n个架体的第一螺纹孔与n个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设置。安装时,将n个第一架体首先安装到驾驶室下方的平台的前侧,n个第一架体上的第一螺纹孔之间的距离等于n个第一连接孔之间的距离,将罩体设置到平台上,且第一架体位于罩体的底板的顶部,使n个第一连接孔与n个第一螺纹孔一一对正。操作人员在罩体的下方使用螺栓穿过罩体的第一连接孔,将螺栓旋入第一架体的第一螺纹孔内,实现罩体与第一架体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操作人员可在罩体的下方对螺栓进行操作,在可视的条件下对罩体进行安装或拆卸。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机械中,由于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防护罩,因此具有与如上所述相同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罩体、安装架和平台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架与罩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00:平台;110:第三螺纹孔;120:第四螺纹孔;200:罩体;210:前面板;220:顶板;230:底板;231:第一连接孔;232:避让孔;240:左侧板;250:右侧板;260:加强筋;270:外伸臂;271:导向槽;300:安装架;310:第一架体;311:第一连接板;3111:第一螺纹孔;312:第三连接板;3121:第二连接孔;320:第二架体;321:第二连接板;3211:第二螺纹孔;322:第四连接板;3221:第三连接孔;323:导向螺栓;33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和作业机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罩,用于设置在履带作业机械上,具体的是设置在驾驶室下方的平台100的前侧,包括罩体200和安装架300,安装架300用于与平台100连接,罩体200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在安装架300上。
罩体200包括前面板210、顶板220、底板230、左侧板240和右侧板250,顶板220、底板230、左侧板240和右侧板250设置在前面板210的边缘,形成内部中空且后部敞开的结构。
在罩体200的底板230上可以设置n个第一连接孔231,n个第一连接孔231可以沿左右方向分布在罩体200的底板230上,优选地,n个第一连接孔231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与罩体200的前面板210的后侧面平行,第一连接孔231贯穿罩体200的底板230。
安装架300可以对应地设置n个,每个安装架300均包括一个第一架体310,每个第一架体310上均设置一个第一螺纹孔3111。n个安装架300包括n个第一架体310,n个第一架体310均用于与平台100的侧面连接,具体的是与平台100的前侧面连接。第一架体310连接到平台100后,第一螺纹孔3111的轴线沿上下方向。n个第一架体310均与平台100连接后,n个第一螺纹孔3111与罩体200上的n个第一连接孔231一一对应,且第一架体310的底面与罩体200的底板230的顶面接触。
安装时,首先将n个第一架体310连接到平台100上,n个第一架体310的第一螺纹孔3111之间的距离等于罩体200的底板230上的n个第一螺纹孔3111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罩体200扣合在平台100的前侧,使罩体200的底板230的顶面与第一架体310的底面贴合,且使罩体200上的第一连接孔231与第一架体310上的第一螺纹孔3111对正。最后,操作人员在罩体200的底部进行安装,使用螺栓穿过罩体200的第一连接孔231,将螺栓旋入第一架体310的第一螺纹孔3111内,完成第一架体310与罩体200的固定连接。
其中,可以在第一架体310上设置通孔,在通孔内或者通孔的顶部焊接螺母,或者可以在通孔内直接加工螺纹,形成上述的第一螺纹孔3111。
需要说明的是,n大于或等于2,即安装架30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在左右方向设置两个及以上的安装点,可使罩体200的受力更加均衡。若设置一个安装架300,罩体200可能会在偏心载荷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架体310相对平台100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操作人员可以在罩体200的底部对螺栓进行操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操作人员需要将手由平台100的底部伸入到平台100内对螺栓进行盲操的问题,使罩体200的安装和拆卸变得较为简单。
仅在罩体200的底板230通过第一架体310与平台100进行连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罩体200的上部可能会发生晃动,导致罩体200不断的撞击平台100,严重时会导致罩体200损伤。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还在罩体200的顶板220和底板230之间设置了n个导向槽271,具体的是将n个导向槽271设置在靠近防护罩顶部的位置。每个安装架300还包括一个第二架体320,n个安装架300包括n个第二架体320,n个第二架体320均与平台100的前侧面连接。每个第二架体320上均设置一个用于与罩体200的导向槽271配合滑动的导向件,n个导向槽271与n个导向件一一对应设置。
导向槽271和导向体用于引导罩体200沿平台100的宽度方向滑动,即沿左右方向滑动,且可用于限制罩体200和平台100沿前后方向相对运动。
在安装时,首先将罩体200扣合在所有安装架300的外侧,向上移动罩体200,使罩体200的底板230的顶面与第一架体310的底面接触,此时导向槽271与导向体对正。根据导向槽271的朝向,向导向槽271的开口方向移动罩体200,导向体进入导向槽271内,此时导向体和导向槽271可限制罩体200沿前后方向的运动。待滑动到第一连接孔231与第一螺纹孔3111对正时停止移动。使用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231并旋入第一螺纹孔3111内。
如此,第一架体310和罩体200通过螺栓连接后,可以限制罩体200沿左右、上下方向的运动,且可以限制罩体200底部沿前后方向的运动。导向体和导向槽271可以限制罩体200的上部沿前后方向的运动,使罩体200稳固地连接在平台100上。
优选地,在罩体200的顶板220和底板230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260,加强筋260可以设置多个,每个加强筋260均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多个加强筋260沿左右方向分布。可以在其中的n个加强筋260上相同的一侧均设置一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外伸臂270,导向槽271设置在外伸臂270上,且n个导向槽271的开口方向相同。
例如,可以在n个加强筋260的右侧各设置一个向右水平延伸的外伸臂270,且n个外伸臂270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导向槽271的开口方向可以朝右,且导向槽271沿水平方向的深度相等。
进一步地,n个外伸臂270之间的间隔距离与n个第一连接孔231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如此,可以将导向槽271设置为,当导向体与导向槽271的左侧接触时,罩体200上的第一连接孔231与第一架体310上的第一螺纹孔3111位置对正,便于第一连接孔231与第一螺纹孔3111的定位。
在安装时,第二架体320可以位于外伸臂270的顶部,或者说第二架体320位于导向槽271的顶部,即第二架体320的底面与外伸臂270的顶面接触。在第二架体320上可以设置第二螺纹孔3211,第二螺纹孔3211的纵向投影位于导向槽271的纵向投影的内侧,优选的实施例为,第二螺纹孔3211的纵向投影与导向槽271的纵向投影相切。
导向件可以为导向螺栓323,在安装时,首先将导向螺栓323旋入第二螺纹孔3211内,但无需拧紧导向螺栓323。当第二架体320安装到平台100上后,由于导向螺栓323未拧紧,导向螺栓323的螺帽的顶部与第二架体320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外伸臂270可以在螺帽和第二架体320之间的间隙穿过,使导向槽271沿导向螺栓323滑动。当罩体200移动到位后,可以将导向螺栓323拧紧,如此可以进一步限制罩体200的上半部分沿左右方向的移动。
为了便于操作导向螺栓323,可以在罩体200的底板230上设置避让孔232,避让孔232设置在导向槽271的下方,该避让孔232可以供螺丝刀穿过,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避让孔232将螺丝刀深入到罩体200内部对导向螺栓323进行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架体31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板311,第一连接板311可以水平的焊接在平台100上。同理,上述的第二架体320可以包括第二连接板321,第二连接板321可以水平的焊接在平台100上,使罩体200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板311和第二连接板321可拆卸连接,更换时拆卸罩体200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架体310还可以包括第三连接板312,第三连接板312与第一连接板311垂直连接,或者两者为一体结构,第一连接板311和第三连接板312的组合体的横截面为L形。在第三连接板312上可以设置第二连接孔3121,第二连接孔3121沿水平方向贯穿第三连接板312,在平台100上设置有n个第三螺纹孔110,n个第三螺纹孔110的间距与第一连接孔231的间距相等。
安装时,将第三连接板312远离第一连接板311的一侧与平台100的前侧面贴合,且使第二连接孔3121与第三螺纹孔110对正,使用螺栓穿过第二连接孔3121,最终旋入第三螺纹孔110内,完成第一架体310与平台100的可拆卸连接。
同理,第二架体320还可以包括第四连接板322,第四连接板322与第二连接板321垂直连接,或者两者为一体结构,第二连接板321和第四连接板322的组合体的横截面为L形。在第四连接板322上可以设置第三连接孔3221,第三连接孔3221沿水平方向贯穿第四连接板322,在平台100上设置有n个第四螺纹孔120,n个第四螺纹孔120的间距与第一连接孔231的间距相等。
安装时,将第四连接板322远离第二连接板321的一侧与平台100的前侧面贴合,且使第三连接孔3221与第四螺纹孔120对正,使用螺栓穿过第三连接孔3221,最终旋入第四螺纹孔120内,完成第二架体320与平台100的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架体310和第二架体320的相对位置更加精确统一,可以在第一架体310和第二架体320之间设置连杆330,连杆330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架体310和第二架体32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作业机械可以为履带挖掘机、履带起重机等,由于均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防护罩,因此具有与如上所述相同的优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护罩,用于设置在驾驶室下方的平台(10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体(200),所述罩体(200)的底板上设置有n个第一连接孔(231);
安装架(300),所述安装架(300)设置有n个,且每个所述安装架(300)均包括一个第一架体(310),所述第一架体(310)用于与所述平台(100)的前侧面连接,且所述第一架体(310)均位于所述罩体(200)的内侧,所述第一架体(310)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111),且n个所述第一架体(310)上的所述第一螺纹孔(3111)与n个所述第一连接孔(231)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00)的顶板和所述罩体(200)的底板之间还设置有n个导向槽(271);
每个所述安装架(300)还包括一个第二架体(320),所述第二架体(320)用于与所述平台(100)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架体(320)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271)配合的导向件,n个所述第二架体(320)上的所述导向件与n个所述导向槽(27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向槽(271)和所述导向件用于限制所述罩体(200)和所述平台(100)沿所述平台(10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320)位于所述导向槽(271)的顶部,且所述第二架体(320)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3211),所述导向件为导向螺栓(323),所述导向螺栓(323)用于穿过所述导向槽(271)后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32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导向槽(271)的开口方向相同,且沿所述平台(100)的宽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向槽(271)远离开口的一端与所述导向件接触时,所述第一螺纹孔(3111)与所述第一连接孔(231)对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200)的底板上设置有避让孔(232),所述避让孔(232)位于所述导向槽(271)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个第三螺纹孔(110),n个第三螺纹孔(110)用于设置在所述平台(100)上,所述第一架体(310)靠近所述平台(10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121),n个所述第一架体(310)的第二连接孔(3121)与n个所述第三螺纹孔(110)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00)上还设置有n个第四螺纹孔(120),所述第二架体(320)靠近所述平台(10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三连接孔(3221),n个所述第二架体(320)的第三连接孔(3221)与n个所述第四螺纹孔(120)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310)与所述第二架体(320)之间还设置有连杆(330)。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罩。
CN202321008438.5U 2023-04-27 2023-04-27 防护罩和作业机械 Active CN219687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8438.5U CN219687448U (zh) 2023-04-27 2023-04-27 防护罩和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8438.5U CN219687448U (zh) 2023-04-27 2023-04-27 防护罩和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7448U true CN219687448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1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8438.5U Active CN219687448U (zh) 2023-04-27 2023-04-27 防护罩和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7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87448U (zh) 防护罩和作业机械
KR20150026738A (ko) 낙하물 방지 장치
US3572819A (en) Enclosed guard canopy for tractors
JP7092578B2 (ja) 作業機の防音箱
CN215658880U (zh) 一种汽车底盘合车拧紧装置
KR200485860Y1 (ko) 중장비차량용 방탄탑 및 방탄탑 조립방법
CN114654110B (zh) 一种高精度大幅面激光切割机
CN218715200U (zh) 一种覆盖件结构及泵车
CN213520708U (zh) 一种带有中置门结构的交流屏柜体
JP2012178901A (ja) 配電盤の据付装置
CN217669021U (zh) 一种飞机孔状配电盘拆装固定工装
CN209831443U (zh) 一种定位工装
CN215947836U (zh) 一种自动破碎式电镐设备
CN211251347U (zh) 一种3d打印装置的显示屏内嵌结构
CN210167053U (zh) 一种显示板拼接屏幕框架
CN217956619U (zh) 一种电缆桥架安装吊码
CN214997826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煤矿安全用报警装置
CN218660192U (zh) 注塑机钣金结构
CN216636621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底盘和巡检机器人
CN215445713U (zh) 一种显示屏及支架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16922183U (zh) 挡矸装置和液压支架
CN22030864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维修的显控台计算机安装结构
CN112653278B (zh) 一种高强度坚硬耐久电机
CN214835309U (zh)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建筑施工用移动式防护围挡
CN218646561U (zh) 一种手机显示屏检验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