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86418U - 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86418U
CN219686418U CN202320302575.3U CN202320302575U CN219686418U CN 219686418 U CN219686418 U CN 219686418U CN 202320302575 U CN202320302575 U CN 202320302575U CN 219686418 U CN219686418 U CN 219686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glue
key cap
glue inlet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25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逢春
龙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ogra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ogra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ogra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ogra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25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86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86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86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键帽型腔,键帽型腔包括键帽顶壁型腔和键帽周侧壁型腔,下模还设置有斜顶针、水口针、水口针活动槽和斜顶针活动槽;水口针可上下活动式位于水口针活动槽内,斜顶针可上下活动式位于斜顶针活动槽内,斜顶针的侧面凹设有进胶槽,进胶槽的一端连通浇注流道,进胶槽的另一端作为进胶点在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侧壁连通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部,且进胶点与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底端保持距离。其采用斜顶针上设置进胶槽实现进胶的方式,有效解决进胶点需要二次人工加工进胶点残留问题和产品进胶处不美观问题。

Description

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帽注塑模具进胶结构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
背景技术
键帽产品在生产时,通常是采用注胶的方式成型,在现有的成型装置中,其进胶位置设置于键帽型腔的外侧,因此,在键帽产品的外侧边缘处往往会遗留一点凸出的胶点毛刺,会严重影响键帽的美观,后续需要人工将胶点毛刺磨掉,费时费力。
后来,行业内也考虑到将进胶点设置在键帽的内端,没有显露在外,以避免在键帽产品的外侧边缘留胶点毛刺,后续可以无需再投入人力和物力去毛刺,一定程度少节约了生产成本。例如:CN 107283735中,公开了一种双色键帽进胶装置及其进胶方法,其进胶装置包括进胶主体和与其连接的喷嘴,所述喷嘴整体成弧形弯曲,喷嘴的尖端弯曲至键帽边缘的下端处。又如CN 210501214公开了一种笔记本键帽塑胶模具用进胶结构,其也是将进胶点设置于键帽边缘的下端处。
但是,对于要求较高的键帽产品而言,在键帽产品的下端留下胶点毛刺,仍是不允许出现的产品缺陷,后续又得加工人工磨掉进胶点毛刺的工序。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其采用斜顶针上设置进胶槽实现进胶的方式,有效解决进胶点需要二次人工加工进胶点残留问题和产品进胶处不美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包括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键帽型腔,所述键帽型腔连通有浇注流道,所述键帽型腔包括有相贯通的键帽顶壁型腔和键帽周侧壁型腔;
所述下模还设置有斜顶针、水口针、水口针活动槽和斜顶针活动槽,所述水口针可上下活动式位于水口针活动槽内,所述斜顶针可上下活动式位于斜顶针活动槽内,所述斜顶针的侧面凹设有进胶槽,所述进胶槽的一端连通浇注流道,所述进胶槽的另一端作为进胶点在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侧壁连通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部,且进胶点与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底端保持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顶针可自下而上朝向进胶槽的凹设深度方向倾斜顶起的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顶针活动槽内具有倾斜导向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顶针的下端连接有驱动针,所述驱动针驱动斜顶针向上倾斜顶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顶针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深方向沿进胶槽的凹设深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针的顶部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连接槽内,且沿连接槽的槽深方向可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槽为T形连接槽,所述连接部为T形连接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口针活动槽、斜顶针活动槽均贯通下模的上、下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胶槽包括有依次连通的横向槽、竖向槽和进胶点衔接槽,所述横向槽的一端连通于浇注流道,所述横向槽的另一端连通于竖向槽的下端,所述竖向槽的靠上端的侧面连接于进胶点衔接槽,所述进胶点衔接槽的流量截面积小于竖向槽的流量截面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胶点衔接槽为横向延伸的槽,所述进胶点衔接槽的流量截面积是自竖向槽所在侧朝向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侧壁渐小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斜顶针上具有分离作用部,所述分离作用部位于进胶点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斜顶针、水口针、水口针活动槽和斜顶针活动槽的设置,所述斜顶针的侧面凹设有进胶槽,所述进胶槽的一端连通浇注流道,所述进胶槽的另一端作为进胶点在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侧壁连通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部,且进胶点与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底端保持距离,其采用斜顶针上设置进胶槽实现进胶的方式,在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侧壁进胶,这样,在一次顶出键帽产品时,即可解决键帽产品和进胶点分离,在二次顶出键帽产品时,斜顶针、水口针一同向上顶出,斜顶针沿进胶槽的凹设深度方向偏离水口,使水口从斜顶针里分离出来,直接利用机械手同时吸走键帽产品和水口即可,不需考虑进胶点毛刺的问题,有效解决进胶点需要二次人工加工进胶点残留问题和产品进胶处不美观问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示图(未示出上模);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图(未示出上模);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斜顶针、水口针、水口及键帽产品的结构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斜顶针、驱动针的分解结构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斜顶针的结构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斜顶针在斜顶针活动槽内的局部截面示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一次顶出、二次顶出状态变化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下模10、水口针活动槽101、斜顶针活动槽102、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侧壁11、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底端12、浇注流道20、斜顶针30、进胶槽31、进胶点311、T形连接槽32、倾斜导向面301、分离作用部302、水口针40、驱动针50、T形连接部51、键帽产品60、水口70、横向槽1、竖向槽2、进胶点衔接槽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包括有上模、下模10、浇注流道20、斜顶针30和水口针40。
所述上模和下模10之间设置有键帽型腔,所述浇注流道20进胶至键帽型腔内,所述键帽型腔包括有相贯通的键帽顶壁型腔和键帽周侧壁型腔。图3所示键帽产品60所在位置及形状,就是键帽型腔所在位置及形状。
所述下模10还设置有水口针活动槽101和斜顶针活动槽102,所述水口针活动槽101、斜顶针活动槽102彼此水平贯通且均贯通下模10的上、下端;所述水口针活动槽101的上端贯通浇注流道20,所述水口针40可上下活动式位于水口针活动槽101内,所述斜顶针30可上下活动式位于斜顶针活动槽102内,所述斜顶针30的侧面凹设有进胶槽31,所述进胶槽31的一端连通浇注流道20,所述进胶槽31的另一端作为进胶点311在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侧壁11连通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部,且进胶点311与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底端12保持距离。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进胶槽31包括有依次连通的横向槽1、竖向槽2和进胶点衔接槽3,所述横向槽1的一端连通于浇注流道20,所述横向槽1的另一端连通于竖向槽2的下端,所述竖向槽2的靠上端的侧面连接于进胶点衔接槽3,所述进胶点衔接槽3的流量截面积小于竖向槽2的流量截面积。也就是说所述进胶点311的流量截面积小于进胶槽的其它部位的流量截面积。此处,所述进胶点衔接槽3为横向延伸的槽,所述进胶点衔接槽3的流量截面积是自竖向槽2所在侧朝向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侧壁11渐小设置。在斜顶针30上具有分离作用部302,所述分离作用部302位于进胶点311的上方。这样,在一次顶出时,向上顶出键帽产60品一设定行程时,键帽产品60向上位移,而水口70靠近进胶点311处部位是受限于分离作用部302的下方,进而使得键帽产品60和进胶点311有效分离,且不会留下毛刺。
所述斜顶针30可自下而上朝向进胶槽31的凹设深度方向倾斜顶起的设置,使水口从斜顶针30里分离出来。具体而言:所述斜顶针活动槽102内具有倾斜导向面301,以使斜顶针30沿倾斜导向面301斜向上动作。所述斜顶针30的下端连接有驱动针50,所述驱动针50驱动斜顶针30向上倾斜顶起。所述斜顶针30的下端设置有T形连接槽32,所述T形连接槽32的槽深方向沿进胶槽31的凹设深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针50的顶部具有T形连接部51,所述T形连接部51位于T形连接槽32内,且沿T形连接槽32的槽深方向可活动。T形设计,使得到连接部与连接槽的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两者不易松脱,在实际设计时,也可以对其形状进行灵活变化。接下来,请参照图1-4及图8所示,介绍本实施例的动作过程:
进胶时,胶料从浇注流道20进入进胶槽31,再从进胶槽31的上端在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侧壁11进胶;
完成注塑成型后,先进行一次顶出:向上顶出键帽产60品一设定行程,则键帽产品60和进胶点311分离,然后进行二次顶出:向上顶起键帽产品60另一设定行程,同时,斜顶针30、水口针40一同向上顶出,斜顶针30沿进胶槽31的凹设深度方向偏离水口70,使水口70从斜顶针30里分离出来;前述的一设定行程、另一设定行程的具体数值可以依需设置,通常,一次顶出的设定行程小于二次顶出的设定行程;
取出:利用机械手同时吸走键帽产品60和水口70。相当于机械手取出两个独立的部分,键帽产品60和水口70已经在模具顶出动作时实现了自动分离,且在键帽产品60的外侧、底端等位置均不会留下毛刺,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斜顶针30、水口针40、水口针活动槽101和斜顶针活动槽102的设置,所述斜顶针30的侧面凹设有进胶槽31,所述进胶槽31的一端连通浇注流道20,所述进胶槽31的另一端作为进胶点311在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侧壁11连通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部,且进胶点311与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底端12保持距离,其采用斜顶针30上设置进胶槽31实现进胶的方式,在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侧壁11进胶,这样,在一次顶出键帽产品60时,即可解决键帽产品60和进胶点311分离,在二次顶出键帽产品60时,斜顶针30、水口针40一同向上顶出,斜顶针30沿进胶槽31的凹设深度方向偏离水口70,使水口70从斜顶针30里分离出来,直接利用机械手同时吸走键帽产品60和水口70即可,不需考虑进胶点311毛刺的问题,有效解决进胶点311需要二次人工加工进胶点311残留问题和产品进胶处不美观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包括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键帽型腔,所述键帽型腔连通有浇注流道,所述键帽型腔包括有相贯通的键帽顶壁型腔和键帽周侧壁型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还设置有斜顶针、水口针、水口针活动槽和斜顶针活动槽,所述水口针可上下活动式位于水口针活动槽内,所述斜顶针可上下活动式位于斜顶针活动槽内,所述斜顶针的侧面凹设有进胶槽,所述进胶槽的一端连通浇注流道,所述进胶槽的另一端作为进胶点在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侧壁连通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部,且进胶点与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底端保持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针可自下而上朝向进胶槽的凹设深度方向倾斜顶起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针活动槽内具有倾斜导向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针的下端连接有驱动针,所述驱动针驱动斜顶针向上倾斜顶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针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深方向沿进胶槽的凹设深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针的顶部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连接槽内,且沿连接槽的槽深方向可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为T形连接槽,所述连接部为T形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口针活动槽、斜顶针活动槽均贯通下模的上、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槽包括有依次连通的横向槽、竖向槽和进胶点衔接槽,所述横向槽的一端连通于浇注流道,所述横向槽的另一端连通于竖向槽的下端,所述竖向槽的靠上端的侧面连接于进胶点衔接槽,所述进胶点衔接槽的流量截面积小于竖向槽的流量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点衔接槽为横向延伸的槽,所述进胶点衔接槽的流量截面积是自竖向槽所在侧朝向键帽周侧壁型腔的内侧壁渐小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或9所述的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斜顶针上具有分离作用部,所述分离作用部位于进胶点的上方。
CN202320302575.3U 2023-02-23 2023-02-23 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 Active CN219686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2575.3U CN219686418U (zh) 2023-02-23 2023-02-23 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2575.3U CN219686418U (zh) 2023-02-23 2023-02-23 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86418U true CN219686418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44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2575.3U Active CN219686418U (zh) 2023-02-23 2023-02-23 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86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3207A (zh) 一种斜面抽牙模具
CN219686418U (zh) 斜顶进胶式键帽进胶结构
CN208305653U (zh) 一种圆形电连接器的塑料卡圈成型模具
CN203357823U (zh) 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
CN212147408U (zh) 一种v型薄壁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CN211194632U (zh) 一种浮动直顶带缩芯的结构
CN209492113U (zh) 一种模具
CN208812476U (zh) 一种大角度大移动行程的塑胶模斜顶
CN104960158A (zh) 一种易保证塑件同轴度的哈夫块模具结构
CN208131785U (zh) 一种斜面抽牙模具
CN221047269U (zh) 一种精准对位的压铸模具
CN218803745U (zh) 一种滑块与斜顶平行脱模结构
CN220562086U (zh) 行位碰斜顶无缝对接模具
CN216359742U (zh) 一种斜顶式led塑料套件成型模具
CN212360530U (zh) 一种合套仪的注球机构
CN217597675U (zh) 一种用于后视镜折叠传动机构的模具
CN214448118U (zh) 一种高精度顶出的注塑模具
CN211640783U (zh) 一种精密注塑模具
CN204820193U (zh) 塑件同轴度好的哈夫块模具结构
CN218700977U (zh) 一种单耳试剂瓶的模具
CN210940307U (zh) 一种开孔件注塑模具的内行位结构
CN207915981U (zh) 一种二次顶出机构
CN109968634A (zh) 一种增加吹塑产品局部壁厚的方法
CN220482408U (zh) 模具斜顶座导向机构
CN218286530U (zh) 一种外置式顶出脱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