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8185U - 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8185U
CN219658185U CN202321368556.7U CN202321368556U CN219658185U CN 219658185 U CN219658185 U CN 219658185U CN 202321368556 U CN202321368556 U CN 202321368556U CN 219658185 U CN219658185 U CN 219658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zzer
shell
opening
assembly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685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礼东
许婴
周士俊
吕文斌
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East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Eas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East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Eas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685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8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8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8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包括扬声器组件、压电蜂鸣组件以及用于容纳二者的壳体组件,壳体组件一侧端面设置有扬声器开口,用于扬声器组件的音膜端透出壳体组件,壳体组件与扬声器开口同侧端面的另一端设置有蜂鸣器开口,蜂鸣器开口连通壳体组件内的压电蜂鸣组件的蜂鸣腔体,压电蜂鸣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内与蜂鸣器开口相对的另一端;壳体组件内在蜂鸣器开口与扬声器开口之间通过壳体筋板分隔出共鸣音腔,共鸣音腔与扬声器组件的内部安装空间相连通,壳体组件端面在蜂鸣器开口和扬声器开口之间设置有共鸣开口,共鸣开口与共鸣音腔连通,有效起到阻隔音腔避免干涉的效果,还提升了扬声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音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
背景技术
压电蜂鸣器是广泛用于家用电器的一种发声报警装置。其将高压极化后压电陶瓷片粘贴于振动金属片上,当加入交流电压后,会因压电效应,产生机械变形伸展及收缩,利用这种特性使振动金属片振动而发声,声音短促能够较佳的报警效果;扬声器一种能够更加完整的进行电声转换的发声装置,如能够将蜂鸣与扬声器的功能相互结合势必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示警效果,仅能够通过蜂鸣器的短促尖锐鸣音较为容易的引起周围人员的注意,又能够通过扬声器播放预存的警示信息,给出指向性更加明确的报警提示。
然而二者虽然都用于发声但是由于用途及发声原理的差异,对二者功能上的要求也不一致,因此一般在设置蜂鸣器和扬声器时都作为单独的功能器件分别安置,强行将二者的结构相互结合发声容易相互干涉,反而二者的使用效果都不理想;但是产品中又确实存在节省安装空间,简化布线的需求,如仅仅是作空间节省、方便安置的考虑将扬声器与蜂鸣器的设置空间放置在一起,又难以满足各自的功能需求。
综上所述,现有压电式蜂鸣器及扬声器存在结构上难以结合统一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压电式蜂鸣器及扬声器存在结构上难以结合统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包括扬声器组件、压电蜂鸣组件以及用于容纳二者的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一侧端面设置有扬声器开口,用于扬声器组件的音膜端透出所述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扬声器开口同侧端面的另一端设置有蜂鸣器开口,所述蜂鸣器开口连通所述壳体组件内的压电蜂鸣组件的蜂鸣腔体,所述压电蜂鸣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与所述蜂鸣器开口相对的另一端;所述壳体组件内在所述蜂鸣器开口与所述扬声器开口之间通过壳体筋板分隔出共鸣音腔,所述共鸣音腔与所述扬声器组件的内部安装空间相连通,所述壳体组件端面在所述蜂鸣器开口和所述扬声器开口之间设置有共鸣开口,所述共鸣开口与所述共鸣音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二合一报警器从结构上将压电式蜂鸣器与扬声器相互统一,令二者能够互不干扰的设置于同一个报警器装置内部,具体的通过壳体组件将蜂鸣器与扬声器左右分开,各自通过相互独立的开口向外部发声,并在壳体构成的空腔内部进一步对二者的设置位置进行划分,扬声器设置于壳体内,而压电蜂鸣器的元器件设置于壳体另一侧的端面,二者不仅从位置上左右分离,还在空间上令二者分布于不同的端面但是通过内部的音腔结构和位于同一侧的开口结构能够做到从报警器壳体的同一侧发声;并在壳体内部设置壳体筋板,通过该结构将壳体内空间进行分隔,首先蜂鸣器及扬声器各自的音腔分隔开,并在二者之间设置共鸣腔体,通过该结构与扬声器安装腔的连通提升扬声器的发声效果,并能够有效起到阻隔音腔避免干涉的效果,在达到压电蜂鸣器与扬声器各自工作不影响的前提下,还提升了扬声器的发声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压电式蜂鸣器及扬声器存在结构上难以结合统一的技术问题。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蜂鸣器开口及扬声器开口均设置于所述上壳体的外端面;所述下壳体的外端面一侧设置有用于装入所述压电蜂鸣组件的底腔。优化了壳体组件的结构设计,以及其内部安置的蜂鸣组件及扬声器组件的安置空间。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壳体内端面对应所述底腔的位置设置有方柱状的音腔柱结构,所述蜂鸣腔体设置于所述音腔柱结构内,连通所述底腔和蜂鸣器开口,所述蜂鸣腔体沿从底腔至蜂鸣器开口的方向呈口径递增的内圆台状。优化了压电蜂鸣组件的音腔设计,通过圆台状结构增强了蜂鸣发声的声压。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壳体在所述蜂鸣器开口的外缘设置有向所述下壳体一侧凸起的方形插口,所述音腔柱结构的端部外缘设置有台阶面结构,所述音腔柱结构的外缘端部与所述蜂鸣器开口通过台阶面结构与方形插口的插接相互嵌合。优化了音腔柱与上壳体之间对接的结构,保证了音腔的完整性。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壳体及下壳体相向的内端面均设置有呈T字形的所述壳体筋板,通过上壳体与下壳体的相互扣合分隔内部的空间,所述上壳体内壳体筋板的一段分隔于所述扬声器开口与所述共鸣开口之间,其另一段的一端与所述音腔柱结构的外周封闭连接,另一端贴合所述扬声器组件的侧面设置与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之间具有连通所述共鸣音腔与所述扬声器组件的安装空间的豁口结构,所述下壳体内的壳体筋板的位置与上壳体内壳体筋板的位置相互对应。优化了壳体内筋板设置以及由其所分隔出的音腔结构。
作为优选的方案,对应所述共鸣音腔位于所述蜂鸣器开口、共鸣开口及蜂鸣器开口同一侧直线段的上壳体外端面设置有倾斜台阶面结构,通过所述倾斜台阶面结构减小了该位内部共鸣腔的空间厚度。优化了装置的外部对接安装性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壳体对应所述底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方向背离所述上壳体的环状凸台结构,所述环状凸台结构与所述下壳体外端面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底腔。优化了蜂鸣组件的安装结构设计。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压电蜂鸣组件包括扣合封闭所述环状凸台结构开口的侧的盖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盖板与下壳体外端面之间的圆板状的压电片,所述压电片与所述蜂鸣腔体同轴。优化了装置中蜂鸣组件的内部结构,保证了压电发声的高效,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环状凸台结构的内侧壁设置有从外向内内径递减的两级内环状台阶面结构,所述压电片的边缘与邻近所述下壳体端面的所述台阶面结构的端面连接,所述盖板的外缘与远离下壳体端面的所述台阶面结构相扣合,所述环状凸台结构的侧壁设置有侧开槽结构,用于所述压电片的接线。优化了环状凸台结构用于与蜂鸣组件配合的结构设计,对内部的蜂鸣元器件提供保护,并保证其功能正常使用。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壳体在设置有所述环状凸台结构的一侧端面设置有方格状筋板,所述方格状筋板间隙位置的端面向内呈方形凹陷,所述方格状筋板位于与所述环状凸台结构相对的另一端。优化了壳体的结构设计,提升了装置的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超薄二合一报警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4中:
1、上壳体;1-1、扬声器开口;1-2、蜂鸣器开口;1-3、共鸣开口;1-4、倾斜台阶面结构;1-5、方形插口;2、下壳体;2-1、环状凸台结构;2-2、方格状筋板;2-3、音腔柱结构;3、扬声器组件;4、压电蜂鸣组件;4-1、盖板;4-2、压电片;5、共鸣音腔;6、壳体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超薄二合一报警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包括扬声器组件3、压电蜂鸣组件4以及用于容纳二者的壳体组件,壳体组件一侧端面设置有扬声器开口1-1,用于扬声器组件3的音膜端透出壳体组件,壳体组件与扬声器开口1-1同侧端面的另一端设置有蜂鸣器开口1-2,蜂鸣器开口1-2连通壳体组件内的压电蜂鸣组件4的蜂鸣腔体,压电蜂鸣组件4设置于壳体组件内与蜂鸣器开口1-2相对的另一端;壳体组件内在蜂鸣器开口1-2与扬声器开口1-1之间通过壳体筋板6分隔出共鸣音腔5,共鸣音腔5与扬声器组件3的内部安装空间相连通,壳体组件端面在蜂鸣器开口1-2和扬声器开口1-1之间设置有共鸣开口1-3,共鸣开口1-3与共鸣音腔5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二合一报警器从结构上将压电式蜂鸣器与扬声器相互统一,令二者能够互不干扰的设置于同一个报警器装置内部,具体的通过壳体组件将蜂鸣器与扬声器左右分开,各自通过相互独立的开口向外部发声,并在壳体构成的空腔内部进一步对二者的设置位置进行划分,扬声器设置于壳体内,而压电蜂鸣器的元器件设置于壳体另一侧的端面,二者不仅从位置上左右分离,还在空间上令二者分布于不同的端面但是通过内部的音腔结构和位于同一侧的开口结构能够做到从报警器壳体的同一侧发声;并在壳体内部设置壳体筋板,通过该结构将壳体内空间进行分隔,首先蜂鸣器及扬声器各自的音腔分隔开,并在二者之间设置共鸣腔体,通过该结构与扬声器安装腔的连通提升扬声器的发声效果,并能够有效起到阻隔音腔避免干涉的效果,在达到压电蜂鸣器与扬声器各自工作不影响的前提下,还提升了扬声器的发声效果,有效解决了现有压电式蜂鸣器及扬声器存在结构上难以结合统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壳体组件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1及下壳体2,蜂鸣器开口1-2及扬声器开口1-1均设置于上壳体1的外端面;下壳体2的外端面一侧设置有用于装入压电蜂鸣组件4的底腔。该设计中壳体组件采用上下扣合分体设置的结构,该设计便于内部发声器件的安装维护,其优化了壳体组件的结构设计,以及其内部安置的蜂鸣组件及扬声器组件的安置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下壳体2内端面对应底腔的位置设置有方柱状的音腔柱结构2-3,蜂鸣腔体设置于音腔柱结构2-3内,连通底腔和蜂鸣器开口1-2,蜂鸣腔体沿从底腔至蜂鸣器开口1-2的方向呈口径递增的内圆台状。
该设计中为了保证压电蜂鸣的发声效果设置音腔柱的结构,其外缘为方柱状,内侧壁呈圆台状,因此具有较大的壁厚,能够起到防止不同音腔发声干涉的效果,其中通过内小外大的圆锥面优化了压电蜂鸣组件的音腔设计,增强了蜂鸣发声的声压,进一步提升了蜂鸣发声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在上述实施例设置方柱状的音腔柱的基础上,上壳体1在蜂鸣器开口1-2的外缘设置有向下壳体2一侧凸起的方形插口1-5,音腔柱结构2-3的端部外缘设置有台阶面结构,音腔柱结构2-3的外缘端部与蜂鸣器开口1-2通过台阶面结构与方形插口1-5的插接相互嵌合。
该设计音腔柱的朝向上壳体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用于与上壳体上的蜂鸣器开口对接的台阶面结构,而与之相对应的,蜂鸣器开口外缘设置有与其形状结构配合的插口,通过二者的对接将蜂鸣音腔与蜂鸣开口完整对接,优化了音腔柱与上壳体之间对接的结构,简化装配同时保证了音腔的完整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上壳体1及下壳体2相向的内端面均设置有呈T字形的壳体筋板6,通过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相互扣合分隔内部的空间,上壳体1内壳体筋板6的一段分隔于扬声器开口1-1与共鸣开口1-3之间,其另一段的一端与音腔柱结构2-3的外周封闭连接,另一端贴合扬声器组件3的侧面设置与上壳体1的侧壁之间具有连通共鸣音腔5与扬声器组件3的安装空间的豁口结构,下壳体2内的壳体筋板6的位置与上壳体1内壳体筋板6的位置相互对应。
以上设计中优化了上壳体及下壳体内的筋板结构设置,通过壳体筋板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两部分,一端为用于安装扬声器的方体状的空间;与之相邻的为半包围该空间的共鸣音腔,共鸣音腔呈一端呈直线状,另一端呈“回”形的结构,其中音腔柱位于回形结构的中心,优化了壳体内筋板设置以及由其所分隔出的音腔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对应共鸣音腔位于蜂鸣器开口1-2、共鸣开口1-3及蜂鸣器开口1-2同一侧直线段的上壳体1外端面设置有倾斜台阶面结构1-4,通过倾斜台阶面结构1-4减小了该位内部共鸣腔的空间厚度。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倾斜台阶面结构是指通过台阶面结构减小此位置共鸣音腔的厚度,外壳该位置设置有凹陷,而凹陷位置与正常位置之间的过渡采用斜面结构,该设计一是考虑到装置整体与外接结构之间的装配,便于安装,二是改进了共鸣腔的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壳体2对应底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方向背离上壳体1的环状凸台结构2-1,环状凸台结构2-1与下壳体2外端面之间的空间构成底腔。该设计优化了蜂鸣组件的安装结构设计,通过在下壳体外端面凸出设置环状凸台结构2-1安装压电蜂鸣组件4,构成底腔的结构作为蜂鸣发声的部分音腔,并通过音腔柱内空间与蜂鸣开口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优化了压电蜂鸣组件4的内部结构设计,压电蜂鸣组件4包括扣合封闭环状凸台结构2-1开口的侧的盖板4-1以及设置于盖板4-1与下壳体2外端面之间的圆板状的压电片4-2,压电片4-2与蜂鸣腔体同轴。优化了装置中蜂鸣组件的内部结构,保证了压电发声的高效。
在上述实施例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压电蜂鸣组件的结构对环状凸台结构内部空间进行优化:环状凸台结构2-1的内侧壁设置有从外向内内径递减的两级内环状台阶面结构,压电片4-2的边缘与邻近下壳体2端面的台阶面结构的端面连接,盖板4-1的外缘与远离下壳体2端面的台阶面结构相扣合,环状凸台结构2-1的侧壁设置有侧开槽结构,用于压电片4-2的接线。优化了环状凸台结构用于与蜂鸣组件配合的结构设计,对内部的蜂鸣元器件提供保护,并保证其功能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下壳体2在设置有环状凸台结构2-1的一侧端面设置有方格状筋板2-2,方格状筋板2-2间隙位置的端面向内呈方形凹陷,方格状筋板2-2位于与环状凸台结构2-1相对的另一端。优化了壳体的结构设计,提升了装置的刚度。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扬声器组件(3)、压电蜂鸣组件(4)以及用于容纳二者的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一侧端面设置有扬声器开口(1-1),用于扬声器组件(3)的音膜端透出所述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扬声器开口(1-1)同侧端面的另一端设置有蜂鸣器开口(1-2),所述蜂鸣器开口(1-2)连通所述壳体组件内的压电蜂鸣组件(4)的蜂鸣腔体,所述压电蜂鸣组件(4)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与所述蜂鸣器开口(1-2)相对的另一端;所述壳体组件内在所述蜂鸣器开口(1-2)与所述扬声器开口(1-1)之间通过壳体筋板(6)分隔出共鸣音腔(5),所述共鸣音腔(5)与所述扬声器组件(3)的内部安装空间相连通,所述壳体组件端面在所述蜂鸣器开口(1-2)和所述扬声器开口(1-1)之间设置有共鸣开口(1-3),所述共鸣开口(1-3)与所述共鸣音腔(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1)及下壳体(2),所述蜂鸣器开口(1-2)及扬声器开口(1-1)均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的外端面;所述下壳体(2)的外端面一侧设置有用于装入所述压电蜂鸣组件(4)的底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内端面对应所述底腔的位置设置有方柱状的音腔柱结构(2-3),所述蜂鸣腔体设置于所述音腔柱结构(2-3)内,连通所述底腔和蜂鸣器开口(1-2),所述蜂鸣腔体沿从底腔至蜂鸣器开口(1-2)的方向呈口径递增的内圆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在所述蜂鸣器开口(1-2)的外缘设置有向所述下壳体(2)一侧凸起的方形插口(1-5),所述音腔柱结构(2-3)的端部外缘设置有台阶面结构,所述音腔柱结构(2-3)的外缘端部与所述蜂鸣器开口(1-2)通过台阶面结构与方形插口(1-5)的插接相互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及下壳体(2)相向的内端面均设置有呈T字形的所述壳体筋板(6),通过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相互扣合分隔内部的空间,所述上壳体(1)内壳体筋板(6)的一段分隔于所述扬声器开口(1-1)与所述共鸣开口(1-3)之间,其另一段的一端与所述音腔柱结构(2-3)的外周封闭连接,另一端贴合所述扬声器组件(3)的侧面设置与所述上壳体(1)的侧壁之间具有连通所述共鸣音腔(5)与所述扬声器组件(3)的安装空间的豁口结构,所述下壳体(2)内的壳体筋板(6)的位置与上壳体(1)内壳体筋板(6)的位置相互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共鸣音腔(5)位于所述蜂鸣器开口(1-2)、共鸣开口(1-3)及蜂鸣器开口(1-2)同一侧直线段的上壳体(1)外端面设置有倾斜台阶面结构(1-4),通过所述倾斜台阶面结构(1-4)减小了该位内部共鸣音腔(5)的空间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对应所述底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方向背离所述上壳体(1)的环状凸台结构(2-1),所述环状凸台结构(2-1)与所述下壳体(2)外端面之间的空间构成所述底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蜂鸣组件(4)包括扣合封闭所述环状凸台结构(2-1)开口的侧的盖板(4-1)以及设置于所述盖板(4-1)与下壳体(2)外端面之间的圆板状的压电片(4-2),所述压电片(4-2)与所述蜂鸣腔体同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台结构(2-1)的内侧壁设置设置有从外向内内径递减的两级内环状台阶面结构,所述压电片(4-2)的边缘与邻近所述下壳体(2)端面的所述台阶面结构的端面连接,所述盖板(4-1)的外缘与远离下壳体(2)端面的所述台阶面结构相扣合,所述环状凸台结构(2-1)的侧壁设置有侧开槽结构,用于所述压电片(4-2)的接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二合一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在设置有所述环状凸台结构(2-1)的一侧端面设置有方格状筋板(2-2),所述方格状筋板(2-2)间隙位置的端面向内呈方形凹陷,所述方格状筋板(2-2)位于与所述环状凸台结构(2-1)相对的另一端。
CN202321368556.7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 Active CN219658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8556.7U CN219658185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8556.7U CN219658185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8185U true CN219658185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9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68556.7U Active CN219658185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81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1236B2 (en) Loudspeaker module
CN210016619U (zh) 扬声器箱
CN216960110U (zh) 扬声器箱
JP2006507729A (ja) 中央領域に補強条溝を有する振動板を具えた電気音響変換器
WO2016029540A1 (zh) 微型扬声器
WO2022082852A1 (zh) 电子设备及其扬声器模组
CN213028516U (zh) 发声器件
WO2024113567A1 (zh) 扬声器箱
WO2019205708A1 (zh)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041453A1 (zh) 扬声器箱
CN201210744Y (zh) 微型电容式麦克风
CN219658185U (zh) 一种超薄二合一报警器
CN210168201U (zh) 扬声器箱
CN117119360B (zh) 发声器件
CN112153503B (zh) 发声器件
WO2022041439A1 (zh) 扬声器箱
CN210351581U (zh) 扬声器箱
CN217240925U (zh) 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153502B (zh) 扬声器箱
CN213751310U (zh) 火灾声光警报器
CN215300830U (zh) 扬声器箱
CN219802572U (zh) 扬声器箱
CN218631375U (zh) 一种防水型双喇叭电动自行车蜂鸣器
CN218352682U (zh) 一种耳机
CN211930816U (zh) 音腔结构和扬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