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5231U - 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减速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减速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5231U
CN219655231U CN202320951878.8U CN202320951878U CN219655231U CN 219655231 U CN219655231 U CN 219655231U CN 202320951878 U CN202320951878 U CN 202320951878U CN 219655231 U CN219655231 U CN 219655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ear
speed reducer
output
oil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18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红明
王鑫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518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5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5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5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减速器和车辆,所述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包括:进油管,第一喷油管和至少一个第二喷油管,第一喷油管固定于与壳体,且第一喷油管和第二喷油管均与进油管连通;其中,第一喷油管设有朝向输出齿轮敞开的第一喷油孔,且至少一个第二喷油管设有朝向输出轴轴承敞开的第二喷油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能够润滑减速器中不易被润滑的输出轴轴承,且通过第一喷油孔和第二喷油孔进行喷油,使得车辆处于低速工况时齿轮组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

Description

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减速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驱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减速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汽车的减速器润滑存在被动润滑和主动润滑两种形式,在被动润滑中,减速器通过齿轮在转动时将减速器油搅起使减速器油飞溅到各齿轮和轴承上进行润滑,但是在车辆处于低速工况时,齿轮润滑形成的油膜不够充分,使得润滑不够充分,而在主动润滑中,减速器内设有油路管道,油路管道通过油泵将润滑油输送到需要润滑的齿轮处,但是由于喷射的方向和角度都是固定的,导致其无法对输出轴轴承进行润滑,在车辆处于低速工况时同样会出现润滑不足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所述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在车辆处于低速工况时,同样能够对减速器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所述减速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输出轴系和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系的输出齿轮,且所述输出轴系设有输出轴轴承,所述油路结构包括:进油管;第一喷油管和至少一个第二喷油管,所述第一喷油管固定于与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一喷油管和所述第二喷油管均与所述进油管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喷油管设有朝向所述输出齿轮敞开的第一喷油孔,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喷油管设有朝向所述输出轴轴承敞开的第二喷油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第一喷油孔朝向输出齿轮敞开,这样使润滑油能够被喷射至输出轴系的输出齿轮上,同时进油管还连接有第二喷油管,第二喷油管上的第二喷油孔朝向输出轴轴承敞开,从而能够对输出轴轴承进行润滑,这样能够润滑减速器中不易被润滑的输出轴轴承,且通过第一喷油孔和第二喷油孔进行喷油,使得车辆处于低速工况时齿轮组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所述第二喷油管位于所述输出齿轮的径向外侧,且所述第二喷油管位于所述输出轴系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所述齿轮组还包括中间轴系和输入轴系,所述中间轴系设有中间输入齿轮和中间输出齿轮,所述中间输入齿轮和所述中间输出齿轮分别与所述输入轴系和所述输出轴系相连,所述第二喷油管沿所述中间轴系的轴向朝向所述中间输入齿轮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所述输入轴系设有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中间输入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喷油管设有第三喷油孔,所述第三喷油孔朝向所述中间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入齿轮的分布方向敞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所述中间轴系靠近所述中间输入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一中间轴轴承,所述第二喷油管的轴向端部设有第四喷油孔,所述第四喷油孔适于朝向所述第一中间轴轴承喷射油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所述中间轴系靠近所述中间输出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二中间轴轴承,所述进油管设有第五喷油孔,所述第五喷油孔朝向所述第二中间轴轴承敞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所述输入轴系远离所述输入齿轮的一端设有输入轴轴承,所述进油管还设有第六喷油孔,所述第六喷油孔朝向所述输入轴轴承敞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所述第一喷油管沿所述输出齿轮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喷油孔设于所述第一喷油管的外周壁,且所述第一喷油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喷油孔沿所述第一喷油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减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输出轴系和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系的输出齿轮,且所述输出轴系设有输出轴轴承,油路结构,所述油路结构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减速器。
所述车辆与上述减速器、上述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器去除减速器壳体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齿轮组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油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油路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油路结构的再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3中C-C处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1000,
减速器100,
齿轮组10,输出轴系11,输出齿轮111,输出轴轴承112,第一输出轴轴承113,
第二输出轴轴承114,中间轴系12,中间输入齿轮121,中间输出齿轮122,
第一中间轴轴承123,第二中间轴轴承124,输入轴系13,输入齿轮131,
输入轴轴承132,第一输入轴轴承133,第二输入轴轴承134,
油路结构20,进油管21,第五喷油孔211,第六喷油孔212,第七喷油孔213,
第一喷油管22,第一喷油孔221,第二喷油管23,第二喷油孔231,
第三喷油孔232,第四喷油孔233,第一子管234,第二子管2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减速器100的油路结构20。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减速器100的油路结构20,减速器100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齿轮组10,齿轮组10包括输出轴系11和套设于输出轴系11的输出齿轮111,且输出轴系11设有输出轴轴承112。
油路结构20包括:进油管21、第一喷油管22和至少一个第二喷油管23。
具体地,第一喷油管22固定于与壳体,且第一喷油管22和第二喷油管23均与进油管21连通。其中,第一喷油管22设有朝向输出齿轮111敞开的第一喷油孔221,且至少一个第二喷油管23设有朝向输出轴轴承112敞开的第二喷油孔231。
由此,第一喷油孔221能够将润滑油喷射至输出齿轮111,进而能够对输出轴系11进行润滑,而第二喷油孔231能够将润滑油喷射至输出轴轴承112上,且输出齿轮111在转动时会带动润滑油飞溅至齿轮组10中其它不易被润滑的齿轮和轴承上,从而使得车辆1000处于低速工况时齿轮组10同样能得到良好的润滑。
其中,第二喷油管23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二喷油管23中至少一个第二喷油管23设有朝向输出轴轴承112敞开的第二喷油孔231,其它第二喷油管23可设置朝向齿轮组10其它机结构喷油的喷油孔,这样,使得油路结构20能够充分地对齿轮组10进行润滑,且利于提高润滑效率。
例如,油路结构20包括进油管21、第一喷油管22和一个第二喷油管23,第一喷油管22和一个第二喷油管23和进油管21并联,其中,第一喷油管22通过第一喷油孔221对设输出齿轮111喷射润滑油,第二喷油管23通过第二喷油孔231对输出轴轴承112喷射润滑油,然后在输出齿轮111的转动下,润滑油能够被带至减速器100的中间轴系12以及输入轴系13等,这样使润滑油能够间接对至不易被润滑到的地方进行润滑。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润滑油路仅对输出齿轮111喷射润滑油,但是,在低车速工况下,减速器100的输出轴轴承112往往会出现润滑不良的现象,为了保证润滑效果,往往在设计上会尽可能选择大的流量,但是这样会加重了油泵的功率损耗,不利于进一步的优化总成效率。
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二喷油管23,使得油路结构20能够形成至少两条润滑油的油路,从而便于提高油路结构20对齿轮组10的润滑效率,尤其是,在车辆1000处于低速工况时,第一喷油孔221和第二喷油孔231能够分别将润滑油喷射至输出齿轮111和输出轴轴承112,从而使得输出轴轴承112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且利于降低油泵的功率损耗,利于进一步优化总成效率。
例如,在减速器100中,第一喷油管22和第二喷油管23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减速器100的壳体上,且第一喷油管22和第二喷油管23分别通过第一喷油孔221和第二喷油孔231能够将润滑油喷射至齿轮组10上,而第一喷油孔221可通过油压直喷作用将润滑油喷射至输出齿轮111上,从而能够使输出齿轮111得到良好的润滑。
在输出轴系11中,如图2所示,输出轴轴承112可以分为第一输出轴轴承113和第二输出轴轴承114,而第二喷油孔231可通过抛物线原理将润滑油喷射至第一输出轴轴承113上,润滑油再通过折射反作用力将润滑油反射至中间输入齿轮121,在中间输入齿轮121的转动下能够将润滑油带入第一中间轴承,从而使得润滑油从第二喷油孔231喷射出后能够润滑齿轮组10中不易被润滑的齿轮和轴承,从而使车辆1000处于低速工况时齿轮组10同样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
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关技术中,在车辆1000处于低速工况时,采用被动润滑的减速器100会出现润滑不足的现象,而采用主动润滑的减速器100由于管路单一,对齿轮组10润滑时会出现部分齿轮不能够被润滑的情况,这样同样会出现润滑不足的情况。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进油管21设有第一喷油管22和第二喷油管23,这样在油路结构20中能够形成双流道,润滑油在通过油泵加压进入管路后有两个流向且润滑油在两个流路中呈现为并联的流动状态,这样使得从第一喷油孔221和第二喷油孔231中喷射出的润滑油均能够对齿轮组10进行充分的润滑,这样使车辆1000在位于低速工况时也能够对减速器100进行良好的润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减速器100的油路结构20,第一喷油孔221朝向输出齿轮111敞开,这样使润滑油能够被喷射至输出轴系11的输出齿轮111上,在输出齿轮111的转动下能够将润滑油带至输出轴系11内,从而对整个输出轴系11进行润滑,同时进油管21还连接有第二喷油管23,第二喷油管23上的第二喷油孔231朝向输出轴轴承112敞开,从而能够对输出轴轴承112进行润滑,这样能够润滑减速器100中不易被润滑的齿轮和轴承,且通过第一喷油孔221和第二喷油孔231进行喷油,使得车辆1000处于低速工况时齿轮组10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第二喷油管23位于输出齿轮111的径向外侧,且第二喷油管23位于输出轴系11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喷油管23位于输出齿轮111的径向外侧且位于输出轴系11的上方,即第二喷油管23位于输出轴系11的正上方和斜上方均可,这样在进行润滑时,润滑油从第二喷油孔231喷出后,润滑油会在油压的作用以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呈现抛物线的运动轨迹以喷射至输出轴轴承112上,然后,还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减速器100的底壳运动,这样能够使润滑油对齿轮组10的润滑更全面。
由此,第二喷油管23在对输出轴系11润滑时,润滑油通过第二喷油管23从输出轴系11的上方喷射至输出轴系11上,润滑油在在油压的作用以及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呈现抛物线的运动轨迹以喷射至输出轴轴承1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齿轮组10还包括中间轴系12和输入轴系13,中间轴系12设有中间输入齿轮121和中间输出齿轮122,中间输入齿轮121和中间输出齿轮122分别与输入轴系13和输出轴系11相连,第二喷油管23沿中间轴系12的轴向朝向中间输入齿轮121的方向延伸。
由此,第二喷油管23沿着中间轴系12的轴向方向向中间输入齿轮121的方向延伸,这样使第二喷油孔231喷射出的润滑油在沿抛物线的运动轨迹以喷射至输出轴轴承112上时,部分油液能够飞溅至中间轴系12或输入轴系13,从而润滑齿轮组10中不易被润滑的齿轮,使得车辆1000在低速工况时齿轮组10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输入轴系13设有输入齿轮131,输入齿轮131与中间输入齿轮121啮合,且第二喷油管23设有第三喷油孔232,第三喷油孔232朝向中间输入齿轮121和输入齿轮131的分布方向敞开。
需要说明的是,输出轴系11还设有输出轴轴承112,第三喷油孔232朝向中间输入齿轮121和输入齿轮131的分布方向敞开,在润滑油到达第三喷油孔232时,第三喷油孔232能够通过油压直喷作用将润滑油喷射至输出齿轮111和中间轴系12的中间输出齿轮122,在输出齿轮111和中间输出齿轮122的转动下还会将润滑油带入至中间轴系12中,从而能够使润滑油能够润滑齿轮组10中更多的齿轮和轴承。
由此,第三喷油孔232朝向中间输入齿轮121和输入齿轮131的分布方向敞开,在喷油时会将润滑油喷射至中间输出齿轮122和输出齿轮111上,在中间输出齿轮122和输出齿轮111转动时还能够对输入轴系13进行润滑,以便于提高润滑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中间轴系12靠近中间输入齿轮121的一端设有第一中间轴轴承123,第二喷油管23的轴向端部设有第四喷油孔233,第四喷油孔233适于朝向第一中间轴轴承123喷射油液。
可以理解的是,输入轴系13还设有输入轴轴承132,而输入轴轴承132还可以分为第一输入轴轴承133和第一输入轴轴承133,第四喷油孔233利用抛物线原理将润滑油喷射至第一中间轴承,在齿轮转动时部分润滑油会被带至第一输入轴轴承133,从而使得从第四喷油孔233中喷出的润滑油能够润滑第一中间轴承和第一输入轴轴承133。
由此,通过第四喷油孔233能够润滑齿轮组10中的第一中间轴承和第一输入轴轴承13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中间轴系12靠近中间输出齿轮122的一端设有第二中间轴轴承124,进油管21设有第五喷油孔211,第五喷油孔211朝向第二中间轴轴承124敞开。
由此,第五喷油孔211朝向第二中间轴轴承124敞开,第五喷油孔211通过抛物线原理将润滑油喷射至第二中间轴轴承124,从而起到润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输入轴系13远离输入齿轮131的一端设有输入轴轴承132,进油管21还设有第六喷油孔212,第六喷油孔212朝向输入轴轴承132敞开。
由此,第六喷油孔212会通过油压直喷作用将润滑油喷射至输入轴轴承132,从而对输入轴轴承132进行润滑。
可选的,如图4所示,在进油管21上还设有第七喷油孔213,第七喷油孔213能够通过油压直喷作用将润滑油喷射至输出轴系11处,从而使润滑油能够润滑输出轴系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喷油管22沿输出齿轮111的周向延伸,第一喷油孔221设于第一喷油管22的外周壁,且第一喷油孔221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喷油孔221沿第一喷油管22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分布。
由此,第一喷油管22沿输出齿轮111的周向延伸,以便于合理布置第一喷油管22,降低第一喷油管22的布置难度,且多个第一喷油孔221沿第一喷油管22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分布,这样多个第一喷油孔221能够在输出齿轮111转动时沿着输出齿轮111的周向对输出齿轮111进行润滑,从而便于提高润滑效率。
可选的,在第一喷油管22和第二喷油管23上的第一喷油孔221、第二喷油孔231、第三喷油孔232、第四喷油孔233、第五喷油孔211、第六喷油孔212的直径d满足1.4mm≤d≤1.6mm,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d=1.5mm。
可选的,如图6所示,进油管21的外径D1满足11mm≤D1≤13mm,内径d1满足7mm≤d2≤9mm,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D1=12mm,d1=8mm。
可选的,如图8所示,第一喷油管22的外径D2满足4mm≤D2≤6mm,内径d2满足3.3mm≤d2≤3.5mm,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D2=5mm,d2=3.4mm。
可选的,如图7所示,第二喷油管23可以分为第一子管234和第二子管235,其中第一子管234的尺寸与进油管21的尺寸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第二子管235的外径D3满足8mm≤D3≤10mm,内径d3满足5mm≤d3≤7mm,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D3=9mm,d3=6mm。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减速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器100,减速器100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齿轮组10,齿轮组10包括输出轴系11和套设于输出轴系11的输出齿轮111,且输出轴系11设有输出轴轴承112;油路结构20,油路结构20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用于减速器100的油路结构2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器100,其油路结构20中的第一喷油孔221朝向输出齿轮111敞开,这样使润滑油能够被喷射至输出轴系11的输出齿轮111上,在输出齿轮111的转动下能够将润滑油带至输出轴系11内,从而对整个输出轴系11进行润滑,同时进油管21还连接有第二喷油管23,第二喷油管23上的第二喷油孔231朝向输出轴轴承112敞开,从而能够对输出轴轴承112进行润滑,这样能够润滑减速器100中不易被润滑的齿轮和轴承,且通过第一喷油孔221和第二喷油孔231进行喷油,使得车辆1000处于低速工况时齿轮组10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1000。
如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减速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其减速器100的油路结构20的第一喷油孔221朝向输出齿轮111敞开,这样使润滑油能够被喷射至输出轴系11的输出齿轮111上,在输出齿轮111的转动下能够将润滑油带至输出轴系11内,从而对整个输出轴系11进行润滑,同时进油管21还连接有第二喷油管23,第二喷油管23上的第二喷油孔231朝向输出轴轴承112敞开,从而能够对输出轴轴承112进行润滑,这样能够润滑减速器100中不易被润滑的齿轮和轴承,且通过第一喷油孔221和第二喷油孔231进行喷油,使得车辆1000处于低速工况时齿轮组10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润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所述减速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输出轴系和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系的输出齿轮,且所述输出轴系设有输出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结构包括:
进油管;
第一喷油管和至少一个第二喷油管,所述第一喷油管固定于与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一喷油管和所述第二喷油管均与所述进油管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喷油管设有朝向所述输出齿轮敞开的第一喷油孔,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喷油管设有朝向所述输出轴轴承敞开的第二喷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油管位于所述输出齿轮的径向外侧,且所述第二喷油管位于所述输出轴系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还包括中间轴系和输入轴系,所述中间轴系设有中间输入齿轮和中间输出齿轮,所述中间输入齿轮和所述中间输出齿轮分别与所述输入轴系和所述输出轴系相连,所述第二喷油管沿所述中间轴系的轴向朝向所述中间输入齿轮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系设有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中间输入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喷油管设有第三喷油孔,所述第三喷油孔朝向所述中间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入齿轮的分布方向敞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系靠近所述中间输入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一中间轴轴承,所述第二喷油管的轴向端部设有第四喷油孔,所述第四喷油孔适于朝向所述第一中间轴轴承喷射油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系靠近所述中间输出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二中间轴轴承,所述进油管设有第五喷油孔,所述第五喷油孔朝向所述第二中间轴轴承敞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系远离所述输入齿轮的一端设有输入轴轴承,所述进油管还设有第六喷油孔,所述第六喷油孔朝向所述输入轴轴承敞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油管沿所述输出齿轮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喷油孔设于所述第一喷油管的外周壁,且所述第一喷油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喷油孔沿所述第一喷油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开分布。
9.一种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输出轴系和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系的输出齿轮,且所述输出轴系设有输出轴轴承;
油路结构,所述油路结构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速器。
CN202320951878.8U 2023-04-24 2023-04-24 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减速器和车辆 Active CN219655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1878.8U CN219655231U (zh) 2023-04-24 2023-04-24 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减速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1878.8U CN219655231U (zh) 2023-04-24 2023-04-24 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减速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5231U true CN219655231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9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1878.8U Active CN219655231U (zh) 2023-04-24 2023-04-24 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减速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5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69023B (zh) 一种取力器的自润滑系统
CN105202169A (zh) 风电增速齿轮箱
EP2503194B1 (en) Lubrication device for directing lubrication fluid to a meshing area in a gearbox
JP2017502233A (ja) 給油路を有する車両動力伝達ユニット(ptu)
CN106662237B (zh) 立式齿轮马达行星齿轮润滑系统
CN105370868A (zh) 一种变速器轴承润滑结构
CN104633070A (zh) 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
CN203560407U (zh) 齿轮箱用非接触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CN219655231U (zh) 用于减速器的油路结构、减速器和车辆
CN203560447U (zh) 齿轮箱用非接触密封结构及齿轮箱
JP2011133042A (ja) 歯車装置
CN207906410U (zh) 挖掘机的上传动箱
CN203604007U (zh) 一种重型车及其润滑油系统
CN212564343U (zh) 一种一体化行星架润滑结构及齿轮箱
CN108286603A (zh) 挖掘机的上传动箱
CN100400905C (zh) 一种带密封结构的销轴装置
CN211175236U (zh) 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
CN111121061A (zh) 一种泥土焚烧用注油器
CN210423667U (zh) 风电齿轮箱的行星架润滑结构
CN210196419U (zh) 一种拖拉机倒档齿轮润滑结构
CN113738862A (zh) 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及方法
CN106224507A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取力器
CN2916143Y (zh) 发动机的喷淋润滑油的装置
CN207364244U (zh) 一种采用螺旋泵进行润滑的取力器、变速箱或液力缓速器
CN201982631U (zh) 拖拉机传动箱主动压力润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