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0996U - 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0996U
CN219650996U CN202320238433.5U CN202320238433U CN219650996U CN 219650996 U CN219650996 U CN 219650996U CN 202320238433 U CN202320238433 U CN 202320238433U CN 219650996 U CN219650996 U CN 219650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hole
assembly
support
suspension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84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鹏勇
李俊
李秋魁
孙希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84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0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0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0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其中,悬置支架用于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设有第一装配孔和多个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第一部件;减振件,减振件嵌于第一装配孔内,减振件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一端卡接于第二装配孔内,第二支架远离减振件的端部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用于连接第二部件;其中,第一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装配部,用于装配待装配部件。本申请提供的悬置支架,可以减少螺栓等零件的使用,提高现场装配效率,且减振件具有减振缓冲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车辆振动以及噪音;通过装配部可以便于周围部件布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上的部件需要与车身或车架进行装配固定,为了便于检修,大部分部件与车身或车架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例如通过悬置支架进行固定。车辆的悬置支架是汽车上连接两个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分别以螺栓连接于不同的两个部件。但是对于一些空间受限的安装位置,如果采用一体式的普通悬置支架,可能会需要比较复杂的才能实现连接,这种结构复杂的悬置支架生产加工较难,且连接也不方便。
目前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两个或多个悬置支架的组合方式,以适用于空间受限的部件的装配。如专利CN207902150U等提供的组合式悬置支架,采用螺栓相互固定,一方面会增加整车零部件的数量,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整车装配的工序,严重影响整车生产节拍。如专利CN10782595A等提供的悬置支架,通过橡胶减振作为中间体进行固定,但对于受限的安装位置而言,该类悬置支架仅提供了相对应的两个部件的安装,对于受限处的安装空间并没有充分合理利用,例如对于发动机的安装,如何能够在将发动机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的同时,合理的利用空间实现相关管路等配件的布局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悬置支架,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以至少解决如何提高使用组合式悬置支架固定两个部件时,安装处的空间利用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悬置支架,用于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悬置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装配孔和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部件;
减振件,所述减振件嵌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内,所述减振件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二装配孔内,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减振件的端部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装配部,用于装配待装配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孔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装配部背向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其中,所述装配部为卡槽、卡凸或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背向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装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孔包括沿第二方向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减振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第二端置于所述第二孔段内,所述第二装配孔位于所述第二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段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孔壁,所述两个第一孔壁分别具有内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减振件的所述第一端对应每个所述凹槽设置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卡接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凹槽朝向所述凸出部的表面为锯齿形或波浪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配孔为矩形孔,所述第二装配孔的至少两个相对的第二孔壁为锯齿形或波浪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配孔背离所述第二支架的端部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支架的至少侧壁设置有第二加强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振件的所述第二端内部环绕所述第二装配孔嵌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背离所述减振件的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第二支架的端部设有减重孔。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悬置支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悬置支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减振件实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组合连接,可以减少螺栓等零件的使用,提高现场装配效率,且减振件具有减振缓冲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车辆振动以及噪音;通过装配部可以便于周围部件布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车辆的技术效果与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悬置支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悬置支架中第一支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悬置支架中第一支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悬置支架中减振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悬置支架中减振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悬置支架中第二支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悬置支架中第二支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支架;101、第一装配孔;102、第一连接孔;103、装配部;104、连接板;105、第二加强结构;106、减重孔;107、第一孔壁;108、凹槽;109、第一孔段;110、第二孔段;
2、减振件;201、第二装配孔;202、凸出部;203、支撑框架;204、第一端;205、第二端;206、外向凸出结构;207、封闭端;208、第一加强结构;
3、第二支架;301、第二连接孔;302、第三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图1至图10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悬置支架,用于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悬置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1,第一支架1设有第一装配孔101和多个第一连接孔102,第一连接孔102用于连接第一部件;
减振件2,减振件2嵌于第一装配孔101内,减振件2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201;
第二支架3,第二支架3的一端卡接于第二装配孔201内,第二支架3远离减振件2的端部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301,第二连接孔301用于连接第二部件;
其中,第一支架1上设有至少一个装配部103,用于装配待装配部件。
本申请中的第一部件可以为车架、车身或者其他需要与第二部件配合连接的部件,第二部件可以为发动机或者其他需要与第一部件配合连接的部件,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3通过减振件2相连接,形成组合式的悬置支架,从而实现车辆结构中两个部件的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栓连接的组合方式,以减振件2作为结构件实现固定,可以减少螺栓等零件的使用,提高现场装配效率,且减振件2具有减振缓冲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车辆振动以及噪音。另外,本申请中在第一支架1上设置有装配部103,从而能够利用装配部103对周围部件进行固定,例如发动机管路或者其他部件的支架等,从而能够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便于空间布局。
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振件2可以由橡胶等软性材质制成,例如可以通过硫化工艺制成,减振件2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嵌于第一装配孔101内,第二支架3可以通过过盈配合连接于第二装配孔201内,从而实现卡接。以橡胶制成减振件2,能够具有更轻的重量,同时减少了零件数量,各部件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固定,通过压装进行装配,能够更方面现场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装配孔101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支架1设置,第二支架3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方向为第一支架1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之间的连接方向或相对方向,装配部103背向第二支架3设置;其中,装配部103为卡槽、卡凸或孔。
第一支架1的具体形状并不固定,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第一装配孔101可以贯穿该两个表面,也可以自第一支架1的朝向第二支架3的待安装方向的表面内向凹陷而不贯穿设置。
如图5、图6所示,第一支架1为大致梯形或矩形,第二支架3相对于第一支架1呈垂直状态。
如图5、图6所示,装配部103设置于第一支架1背离第二支架3的表面,或者,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架1的与第二支架3相邻的表面,其中,装配部10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根据需要而定。
如图5、图6所示,装配部103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分别背向第二支架3延伸,第一装配部具有一装配孔,用于通过连接件连接其他部件,第二装配部具有一卡槽,用于卡接如管路等结构。第二装配部的卡接方向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调整,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装配部的卡槽朝向第一连接孔102所在的方向。
装配部103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例如还可以为卡扣、夹持结构等能够实现固定其他部件的结构。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悬置支架主要用于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装配部103用于提高空间利用率,便于布局,因此,应避免承载过重的部件,以避免影响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连接强度,装配部103可以作为辅助提供第一部件和/或第二部件的配件的安装位置,例如用于固定发动机时,装配部103可以用于卡接发动机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上设置有背向第二支架3的连接板104,连接板104覆盖至少部分第一装配孔101,装配部103设置于连接板104上。
连接板104用于提供装配部103的安装位置,或者说,第一装配孔101在对应装配部103处未贯穿设置,以能够实现装配部103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装配孔101包括沿第二方向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109和第二孔段110,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减振件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04和第二端205,第一端204卡接于第一孔段109内,第二端205置于第二孔段110内,第二装配孔201位于第二端205。
如图5、图6所示,第一支架1包括自下而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孔段109位于第三端,第二孔段110位于第四端,多个第一连接孔102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架1的第三端,用于连接固定第一部件。其中,第二方向即第三端和第四端的连接方向。第一装配孔101的孔壁光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第一孔段109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孔壁107,两个第一孔壁107分别具有内向凹陷的凹槽108,减振件2的第一端204对应每个凹槽108设置有一凸出部202,凸出部202卡接于凹槽108内,且凹槽108朝向凸出部202的表面为锯齿形或波浪形。
减振件2与第一支架1通过压装固定,通过凸出部202与凹槽108的配合实现在第二方向上的限位,通过凸出部202表面的形状设计,使凸出部202在与凹槽108配合时,能够提高过盈量,从而提高连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背离第二支架3的端部,即第三端设有减重孔106,减重孔106可以为一个直径较大的孔,也可以为若干直径较小的孔排列组合,减重孔106可以分别连通第一装配孔101以及第一支架1背离第一装配孔101的表面。通过减重孔106可以大幅度降低悬置支架整体的重量,从而减少整体重量。
减振件2的第一端204位于一对凸出部202之间处可以设置有用于硫化工艺的工艺结构,例如工艺孔或工艺流道,该工艺结构可以对应减重孔106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第二装配孔201为矩形孔,第二装配孔201的至少相对的两个第二孔壁为锯齿形或波浪形,通过第二孔壁的形状与第二支架3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二支架3与第二装配孔201之间的过盈量。其中,减振件2的第二端205可以与第一装配孔101内的第二孔段110的至少一个孔壁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振件2的第二端205为与第二装配孔201适配的形状,即为矩形,该第二端205包括依次连接的四个侧壁,其中一个侧壁与减振件2的第一端204通过连接段相连接,另外三个侧壁可以分别设置有外向凸出结构206,以提高减振件2的结构强度。减振件2的第二端205背离第一端204的表面上的外向凸出结构206与第一装配孔101对应的孔壁抵接,从而与凹槽108和凸出部202共同配合作用下,对减振件2在第一装配孔101内在第二方向上进行定位,同时能够对第二端205在第一装配孔101的第二孔段110内进行固定,避免晃动。
减振件2的第一端204以压装的方式通过过盈配合卡接于第一装配孔101的第一孔段109内,通过凸出部202与第一孔段109的凹槽108适配,保证过盈量,该过盈量可以对减振件2在第一孔段109的两个第一孔壁107的连线方向上进行限位,通过凸出部202与凹槽108、以及减振件2的第二端205与第一装配孔101的配合,共同对减振件2在第二方向上进行限位,从而使减振件2与第一支架1之间、第二支架3与减振件2之间实现限位,防止突发情况引起的产品失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振件2的第二端205内部环绕第二装配孔201嵌设有支撑框架203,支撑框架203背离减振件2的第二端205朝向第一端204,即连接段凸出。支撑框架203可以由钢制成,支撑框架203通过硫化工艺内置在减振件2内部,且环绕第二装配孔201设置,支撑框架203的凸出部202分能够对减振件2的第一端204和第二端205之间实现限位功能,防止承受载荷过大引起的减振件2撕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装配孔201背离第二支架3的端部为封闭端207,封闭端207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208;第一支架1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有第二加强结构105。
第二加强结构105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1的与第二支架3相邻的表面上、且相互平行的多道第一加强筋,同时,相邻的第一加强筋之间形成的间隙也可以用于对其他零部件进行避让。
第一加强结构208可以包括设置在封闭端207上的第二加强筋。
如图9、图10所示,第二支架3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端和第六端,第五端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于减振件2的第二装配孔201内,多个第二连接孔301可设置在第二支架3的第六端,用于通过连接件连接或装配第二部件。其中,第五端和第六端之间可以设置横纵交错的第三加强筋302构成的网络。
本申请提供的悬置支架,通过减振件2使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3压装过盈配合,无需螺丝等零部件连接,可减少整车零部件数量,提高现场装配效率;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3之间通过减振件2连接,可以明显改善车辆震动及噪音;减振件2具有内置的支撑框架203,实现限位,防止突发情况引起的减振件2撕裂等产品失效情况;橡胶制成的减振件2重量小,且第一支架1设置有减重孔106,可大幅度降低整车重量;通过装配部103可以提供装配位置,方便周边管路或管路支架等配件的安装。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悬置支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悬置支架,用于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装配孔和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部件;
减振件,所述减振件嵌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内,所述减振件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二装配孔内,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减振件的端部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部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装配部,用于装配待装配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装配孔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装配部背向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其中,所述装配部为卡槽、卡凸或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背向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装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装配孔包括沿第二方向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减振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第二端置于所述第二孔段内,所述第二装配孔位于所述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孔段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孔壁,所述两个第一孔壁分别具有内向凹陷的凹槽,所述减振件的所述第一端对应每个所述凹槽设置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卡接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凹槽的表面为锯齿形或波浪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装配孔为矩形孔,所述第二装配孔的至少两个相对的第二孔壁分别为锯齿形或波浪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装配孔背离所述第二支架的端部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结构;
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第一装配孔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件的所述第二端内部环绕所述第二装配孔嵌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背离所述减振件的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端凸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第二支架的端部设有减重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置支架。
CN202320238433.5U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 Active CN219650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8433.5U CN219650996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8433.5U CN219650996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0996U true CN219650996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8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8433.5U Active CN219650996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0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96894B2 (ja) 流体移送用チューブのブラケット
CN219650996U (zh) 一种悬置支架及车辆
US7037025B2 (en) Attaching device for fuel tank band
JP4026372B2 (ja) 車両の防振装置
CN218966676U (zh) 进气系统支架和车辆
CN220577042U (zh) 一种悬置结构及汽车
JPH10299833A (ja)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装置
CN209738757U (zh) 压缩机的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220113U (zh) 铰链安装板、铰链、机舱接头组件和车辆
CN217502838U (zh) 离合管路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9993855U (zh) 用于车辆的压缩机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13734576U (zh) 一种后悬置拉杆装置和车辆
CN220349437U (zh) 稳定杆的固定组件及车辆
CN211519225U (zh) 车辆电动机的安装支架总成和电动车辆
CN220349444U (zh) 减振安装结构及车载空调
KR20020080077A (ko) 자동차의 변속기 마운팅부 구조
KR100482805B1 (ko) 차량의 흡음 패드 취부용 패스너 클립
CN219312461U (zh) 用于车辆的压缩机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20769584U (zh) 一种集成支架及车辆
CN220549016U (zh) T-Box组件和车辆
CN216300942U (zh) 一种汽车扶手箱盖
KR100581281B1 (ko) 차량용 엔진마운트조립체
US7104256B2 (en) Throttle body fixing structure
CN21528432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压缩机和驱动电机复合结构
CN211308748U (zh) 后轮罩加强板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