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0648U - 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0648U
CN219650648U CN202223586777.XU CN202223586777U CN219650648U CN 219650648 U CN219650648 U CN 219650648U CN 202223586777 U CN202223586777 U CN 202223586777U CN 219650648 U CN219650648 U CN 219650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cylinder
molding surface
automatic
to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867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雅
杜进松
索军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uopu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uop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uopu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uop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867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0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0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0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包括底模座和压模机,所述底模座的上侧为设有型腔的成型面,所述成型面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若干顶针,所述压模机设置于底模座的上方并用于压接至所述成型面;所述底模座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朝上设置的顶起气缸,所述顶起气缸的缸杆均连接有顶起组件,所述底模座左侧的顶起气缸用于驱动相应的顶起组件在成型面的左侧升降,所述底模座右侧的顶起气缸用于驱动相应的顶起组件在成型面的右侧升降。当需要进行脱模时,通过底模座的左侧和右侧的顶起气缸推动顶起组件升起,此时顶起组件即可带动成型面上的产品升起并脱离型腔和顶针,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脱模,不仅效率高且脱模质量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工装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
背景技术
部分产品在进行模压成型时,需要先将原材料的四角或侧边挂到模具座的料钉上实现初步固定,从而防止缺料、偏移等问题的发生。而待模压完成后,操作员工需手动将挂在料钉上的已成型好的产品取出。当产品的尺寸较大时,至少需要3-4个人在模具座的两侧共同进行脱模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使得产品因受力不均匀而对折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产品从模具座上顶起以使得产品与料钉脱离的起模自动顶起装置,效率高且脱模质量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包括底模座和压模机,所述底模座的上侧为设有型腔的成型面,所述成型面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若干顶针,所述压模机设置于底模座的上方并用于压接至所述成型面;所述底模座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朝上设置的顶起气缸,所述顶起气缸的缸杆均连接有顶起组件,所述底模座左侧的顶起气缸用于驱动相应的顶起组件在成型面的左侧升降,所述底模座右侧的顶起气缸用于驱动相应的顶起组件在成型面的右侧升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通过压模机对底模座上的成型面的压接作用实现了模压成型,当需要进行脱模时,通过底模座的左侧和右侧的顶起气缸推动顶起组件升起,此时顶起组件即可带动成型面上的产品升起并脱离型腔和顶针,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脱模,不仅效率高且脱模质量稳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成型面的左侧的顶针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底模座的前部和后部,所述成型面的右侧的顶针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底模座的前部和后部,从而实现对型腔的产品的有效固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顶针的上部为锥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顶起组件包括支架、顶板和弹簧,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顶起气缸的缸杆,所述支架设有朝上凸起的导柱,所述顶板的下端面设有沿竖向设置的导孔,所述导孔滑动套接于所述导柱的上部,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导柱且抵接于所述支架和顶板之间,从而当顶起气缸带动支架升起时,顶板将由于受到产品的压力而暂缓上升,此时弹簧被压缩,直至弹簧的推力大于产品的压力时,顶板将随着支架一同上升,直至顶板带动产品从底模座和顶针脱离。采用该结构后,有助于实现顶板对产品的更好的推动效果。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模座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有沿竖向设置的导槽,所述顶板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起的凸台部,所述凸台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槽,所述导孔位于所述凸台部,从而保证顶板能更平稳地升降,保证顶板对产品的推动更为稳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型腔贯穿所述底模座的前侧和后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A-A剖面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模座;11、型腔;12、顶针;13、导槽;2、压模机;3、顶起气缸;4、顶起组件;41、支架;42、顶板;43、弹簧;44、导柱;45、导孔;46、凸台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包括底模座1和压模机2,底模座1的上侧为设有型腔11的成型面,成型面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若干顶针12,压模机2设置于底模座1的上方并用于压接至成型面;底模座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朝上设置的顶起气缸3,顶起气缸3的缸杆均连接有顶起组件4,底模座1左侧的顶起气缸3用于驱动相应的顶起组件4在成型面的左侧升降,底模座1右侧的顶起气缸3用于驱动相应的顶起组件4在成型面的右侧升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通过压模机2对底模座1上的成型面的压接作用实现了模压成型,当需要进行脱模时,通过底模座1的左侧和右侧的顶起气缸3推动顶起组件4升起,此时顶起组件4即可带动成型面上的产品升起并脱离型腔11和顶针12,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脱模,不仅效率高且脱模质量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成型面为长方形,成型面的左侧的顶针1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底模座1的前部和后部,成型面的右侧的顶针1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底模座1的前部和后部,从而实现对型腔11的产品的有效固定。顶针12的上部优选为锥形,从而更有利于产品的插入固定。型腔11贯穿底模座1的前侧和后侧。
在本实施例中,顶起组件4包括支架41、顶板42和弹簧43。位于底模座1的左侧的支架41连接于左侧的顶起气缸3的缸杆,位于底模座1的右侧的支架41连接于右侧的顶起气缸3的缸杆。每个支架41均设有两个朝上凸起的导柱44。位于底模座1的左侧的顶起组件4的顶板42位于成型面的左侧,位于底模座1的右侧的顶起组件4的顶板42位于成型面的右侧。成型面的左侧和右侧的顶板42的下端面均设有沿竖向设置的导孔45,左侧的顶板42的导孔45滑动套接于左侧的导柱44的上部,右侧的顶板42的导孔45滑动套接于右侧的导柱44的上部。弹簧43套接于导柱44且抵接于支架41和顶板42之间,从而当顶起气缸3带动支架41升起时,顶板42将由于受到产品的压力而暂缓上升,此时弹簧43被压缩,直至弹簧43的推力大于产品的压力时,顶板42将随着支架41一同上升,直至顶板42带动产品从底模座1和顶针12脱离。采用该结构后,有助于实现顶板42对产品的更好的推动效果。
进一步的,底模座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有沿竖向设置的导槽13,顶板42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起的凸台部46,凸台部46的外侧滑动连接于导槽13,导孔45位于凸台部46,从而保证顶板42能更平稳地升降,保证顶板42对产品的推动更为稳定。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座(1)和压模机(2),所述底模座(1)的上侧为设有型腔(11)的成型面,所述成型面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若干顶针(12),所述压模机(2)设置于底模座(1)的上方并用于压接至所述成型面;所述底模座(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朝上设置的顶起气缸(3),所述顶起气缸(3)的缸杆均连接有顶起组件(4),所述底模座(1)左侧的顶起气缸(3)用于驱动相应的顶起组件(4)在成型面的左侧升降,所述底模座(1)右侧的顶起气缸(3)用于驱动相应的顶起组件(4)在成型面的右侧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面的左侧的顶针(1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底模座(1)的前部和后部,所述成型面的右侧的顶针(1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底模座(1)的前部和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12)的上部为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组件(4)包括支架(41)、顶板(42)和弹簧(43),所述支架(41)连接于所述顶起气缸(3)的缸杆,所述支架(41)设有朝上凸起的导柱(44),所述顶板(42)的下端面设有沿竖向设置的导孔(45),所述导孔(45)滑动套接于所述导柱(44)的上部,所述弹簧(43)套接于所述导柱(44)且抵接于所述支架(41)和顶板(4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座(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有沿竖向设置的导槽(13),所述顶板(42)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起的凸台部(46),所述凸台部(46)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槽(13),所述导孔(45)位于所述凸台部(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11)贯穿所述底模座(1)的前侧和后侧。
CN202223586777.XU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 Active CN219650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6777.XU CN219650648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6777.XU CN219650648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0648U true CN219650648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80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86777.XU Active CN219650648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0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36185U (zh) 一种模具装配设备
CN219650648U (zh) 一种起模自动顶起装置
CN216400439U (zh) 一种自动脱模的手机保护套注塑模具
CN217858264U (zh) 一种“c”型截面型材件下陷冲压成形模具
CN211662539U (zh) 一种二次压缩注塑装置
CN211566351U (zh) 一种压砖机的脱模流水线
CN208555692U (zh) 一种球销座聚料模具
CN111331912A (zh) 粉末预压、挤出一体成型模具及工艺
CN218697791U (zh) 一种油石成型机构
CN220031150U (zh) 一种橡胶制品冲压模具
CN218903244U (zh) 一种铁盒罐身一次成型生产设备
CN207256779U (zh) 汽车内饰件模具自动切胶机构
CN219294180U (zh) 一种冲切模具用快速脱料装置
CN220361879U (zh) 一种钣金件自动冲裁模具
CN217941579U (zh) 节气门体的成型模具
CN211276242U (zh) 一种可快速连接固定的冲压模具
CN219445468U (zh) 一种陶瓷件压制模具
CN220216318U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零件防损伤结构
CN215544293U (zh) 一种精准定位的金属成型模具
CN220163122U (zh) 一种可快速定位的多腔模具
CN219381413U (zh) 一种鞋底固定用模具
CN219817724U (zh) 一种汽车配件拉伸模具
CN112720340B (zh) 汽车内扣手总成装配工装及装配方法
CN218453224U (zh) 一种方便定位的机械模具
CN220901550U (zh) 一种折弯机的新型压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