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5753U - 操控把手及超声诊断设备 - Google Patents

操控把手及超声诊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5753U
CN219645753U CN202320834001.0U CN202320834001U CN219645753U CN 219645753 U CN219645753 U CN 219645753U CN 202320834001 U CN202320834001 U CN 202320834001U CN 219645753 U CN219645753 U CN 219645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handle
control
base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340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展
何培乾
宋文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un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u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un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u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340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5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5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5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操控把手及超声诊断设备。操控把手包括把手本体和操控部件。把手本体用于连接在超声诊断设备上。操控部件滑动设置在把手本体上,操控部件的一端用于与控制部件连接。操控部件包括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分别用于供使用者的左、右手操作,触发第一按键和/或触发第二按键能够驱动操控部件相对于把手本体滑动,以带动控制部件移动。通过设置滑动连接的操控部件,以及设置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可实现使用者三种灵活的操控方式,即左手单独操作、右手单独操作、左右手同时操作,均可使操控把手实现对控制部件的操控。本申请的操控把手可便于使用者灵活操作,同时满足单侧和双侧操控需求,更加方便使用者使用。

Description

操控把手及超声诊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超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操控把手及超声诊断设备。
背景技术
超声设备的前部一般设有前把手,以方便推动机器移动。且前把手上会安装操控结构或按键,用以控制超声设备的控制面板的旋转、升降以及整机移动的锁定与解锁。
现有的前把手上通常设计有操控手柄,并且操控手柄多为转动结构。通过转动操控手柄来牵引超声设备上的控制拉索,以实现对超声设备的操控。为了便于使用者操控,前把手上会设计左侧操控手柄和右侧操控手柄。具体操作时,使用者需要一手握住前把手,另一手转动左侧操控手柄或者右侧操控手柄来实现相应的操作,而无法同时转动左、右侧操控手柄,使用多有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灵活操作、便于使用的操控把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操控把手,用于操控超声诊断设备的控制部件,包括:
把手本体,用于连接在超声诊断设备上;以及
操控部件,滑动设置在把手本体上,操控部件的一端用于与控制部件连接;
操控部件包括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分别用于供使用者的左、右手操作,触发第一按键或触发第二按键,或者同时触发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均能够驱动操控部件相对于把手本体滑动,以带动控制部件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均突出于把手本体的表面设置在操控部件上,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均位于把手本体朝向超声诊断设备的一侧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操控部件包括基座和连接于基座的一端的安装支架,基座与把手本体滑动连接,安装支架的中部与基座连接,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分别设置在安装支架的两端且分别位于基座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把手本体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的一端的把手柄,基座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把手柄为长条状,把手柄的两端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且把手柄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设有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把手柄的长度大于安装支架的长度,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在把手柄上的位置靠近底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开设于把手柄朝向超声诊断设备的一侧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发第一按键和/或第二按键时,操控部件相对于把手本体滑动而离开初始位置;
操控把手还包括设置在把手本体和操控部件之间的复位件,复位件用于向操控部件提供回到初始位置的复位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复位件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一端与把手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操控部件连接,触发第一按键和/或第二按键使操控部件相对于把手本体滑动而离开初始位置时,螺旋弹簧积蓄弹性变形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操控把手还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第一滑动部与把手本体连接,第二滑动部与操控部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诊断设备,包括控制面板和控制部件,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操控把手,控制部件设置于控制面板内,把手本体连接在控制面板上,操控部件的一端与控制部件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滑动连接在把手本体上的操控部件,且利用便于使用者的左、右手操作的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在使用者握住把手本体的同时可实现使用者三种灵活的操控方式,即左手单独操作、右手单独操作、左右手同时操作来驱动操控部件相对于把手本体滑动,从而实现对控制部件的操控,实现对控制面板的旋转、升降和整机移动的锁定和解锁。因此本申请的操控把手可便于使用者灵活操作,满足或左或右的单侧操控需求,同时也满足左右两侧同时操控的需求,从而更加方便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一实施例的操控把手的使用参考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操控把手自超声诊断设备上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根据一实施例的操控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5为图3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超声诊断设备;101-控制面板;
102-控制部件;102a-连接块;102b-控制拉索;
20-操控把手;
100-把手本体;
110-底座;120-把手柄;
121-第一收容槽;122-第二收容槽;
130-第一滑动部;
200-操控部件;
210-第一按键;220-第二按键;
230-基座;240-安装支架;
250-第二滑动部;
300-复位件;400-装饰盖。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的操控把手20,适用于使用在超声诊断设备上,尤其是可移动的台式超声诊断设备。该操控把手20不仅可以方便推动设备移动,且能够通过简单操作实现对超声诊断设备10的控制面板101的旋转、升降和整机移动的锁定和解锁。
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操控把手20,用于操控超声诊断设备10的控制部件102,其包括把手本体100和滑动设置在把手本体100上的操控部件200。
把手本体100用于连接在超声诊断设备10上。参见图2,把手本体100可以是连接在超声诊断设备10的控制面板101上。较佳地,把手本体100能够与控制面板101可拆卸式连接。其中,把手本体100可采用各类能够实现可拆式固定连接的结构连接在控制面板101上,例如卡接扣合结构、螺纹锁紧结构、过盈配合结构、磁性吸合结构等。
超声诊断设备10的控制部件102可以是设置在控制面板101内,操控部件200的一端用于与控制部件102连接。其中,操控部件200可采用各类能够实现可拆式固定连接的结构与控制部件102连接,例如卡接扣合结构、螺纹锁紧结构、过盈配合结构、磁性吸合结构等。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控制部件102可包括连接块102a和多个控制拉索102b。连接块102a用于与操控部件200连接,各个控制拉索102b的一端均连接在连接块上102a,各个控制拉索102b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各个控制开关以控制各个控制开关的开启或关闭。从而当操控部件200受外力驱动而相对于把手本体100滑动时,操控部件200能够带动控制部件102运动,具体地操控部件200能够带动连接块102a运动使得各个控制拉索102b被牵引而开启各个控制开关,由此可实现控制面板101的旋转、升降和整机移动的锁定和解锁等。
参见图2,连接块102a可设计为弧形结构,弧形设计使得连接块102a能够避开控制面板101上的轨迹球。各个控制拉索102b可以连接在弧形结构的连接块102a的两端,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各个控制拉索102b轴向的直线伸缩,避免各控制拉索102b由于弯曲增大了连接块102a和操控部件200滑动的阻力,避免增大操控部件200的操作阻力。
通过设置滑动连接在把手本体100上的操控部件200,并将操控部件200与超声诊断设备10的控制部件102连接,从而在外力作用下驱使操控部件200相对于把手本体100滑动时,操控部件200能够带动控制部件102运动,实现对超声诊断设备10的控制,例如控制面板101的旋转、升降和整机移动的锁定和解锁。
结合图3和图4,操控部件200包括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分别用于供使用者的左、右手操作。触发第一按键210或触发第二按键220,或者同时触发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均能够驱动操控部件200相对于把手本体100滑动,以带动控制部件102移动。
其中,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可以是按压式按键,即当按压第一按键210和/或第二按键220后,可驱动操控部件200相对于把手本体100滑动。通过设置便于使用者的左、右手操作的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可实现使用者三种灵活的操控方式,即左手单独按压操作、右手单独按压操作、左右手同时按压操作,前述任意一种操控方式都可以使操控把手20实现对控制部件102的操控,从而实现对控制面板101的旋转、升降和整机移动的锁定和解锁。因此本申请的操控把手20可便于使用者灵活操作,满足或左或右的单侧操控需求,同时也满足左右两侧同时操控的需求,从而更加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申请中,触发第一按键210和/或第二按键220时,操控部件200相对于把手本体100滑动而离开初始位置。可以理解,结合图2所示,触发第一按键210和/或第二按键220时,可以是驱动操控部件200相对于把手本体100朝远离控制面板101的方向滑动。或者,也可以是驱动操控部件200相对于把手本体100朝控制面板101一侧滑动。总而言之,在触发第一按键210和/或第二按键220时,操控部件200能够相对于把手本体100滑动而离开初始位置,从而带动控制部件102发生位移以实现对超声诊断设备10的控制。其中,初始位置指的是操控把手20装配到超声诊断设备10上时,操控部件200在第一按键210、第二按键220均未被触发时的位置。
参见图5,操控把手20包括设置在把手本体100和操控部件200之间的复位件300,复位件300用于向操控部件200提供回到初始位置的复位力。通过设置复位件300,能够在触发第一按键210、第二按键220之后使操控部件200可以自动复位到初始位置,以便于下一次对第一按键210、第二按键220的触发操作。
其中,复位件300可以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一端与把手本体100连接,另一端与操控部件200连接。触发第一按键210和/或第二按键220使操控部件200相对于把手本体100滑动而离开初始位置时,螺旋弹簧积蓄弹性变形力。本示例中,当使用者按压第一按键210、第二按键220以通过操控部件200完成对控制部件102的操作后,撤去对第一按键210、第二按键220的按压时,螺旋弹簧释放自身积蓄的弹性变形力使得操控部件200回到初始位置。
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复位件300也可以为弹片、波形弹簧等弹性复位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将操控部件200复位到初始位置的目的即可。
参见图4,操控部件200滑动设置在把手本体100上的方式可以为:操控把手20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部130和第二滑动部250,第一滑动部130与把手本体100连接,第二滑动部250与操控部件200连接。其中,第一滑动部130可以为滑轨,第二滑动部250为与该滑轨适配滑动连接的滑块或者滑槽。或者,第一滑动部130为滑槽,第二滑动部250为与该滑槽适配滑动连接的滑块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滑动部130和第二滑动部250,可以实现操控部件200相对于把手本体100的顺畅滑动,便于使用者操作。
参见图3,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均突出于把手本体100的表面设置在操控部件200上。通过将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突出于把手本体100的表面,当使用者握持超声诊断设备10的操控把手20时,可以快速地感觉到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的位置,从而便于使用者能够准确触发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
较佳地,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均位于把手本体100朝向超声诊断设备10的一侧表面上。通过将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设置于把手本体100朝向超声诊断设备10的一侧表面上,当使用者握持超声诊断设备10的操控把手20时,手指可以自然地落在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的位置,方便使用者单手触发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
参见图4,操控部件200包括基座230和连接于基座230的一端的安装支架240,基座230与把手本体100滑动连接,安装支架240的中部与基座230连接。本申请中,基座230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支架240,基座230与安装支架240大致形成T形结构,基座230的另一端用于与控制部件102实现可拆的连接。
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分别设置在安装支架240的两端且分别位于基座230的两侧。本示例中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均设置在安装支架240上,第一按键210和/或第二按键220被触发时能够带动安装支架240滑动,从而实现对控制部件102的驱动。
较佳地,把手本体100包括底座110和连接在底座110的一端的把手柄120,其中,底座11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在超声诊断设备10上。基座230滑动设置在底座110上,即前述的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部130和第二滑动部250分别设置在底座110和基座230上。
把手柄120为长条状,把手柄120的两端分别位于底座110的两侧,且把手柄120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设有第一收容槽121和第二收容槽122。其中,第一收容槽121和第二收容槽122可开设于把手柄120朝向超声诊断设备10的一侧表面上,从而使得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能够位于把手本体100朝向超声诊断设备10的一侧表面上,便于使用者握持操控把手20时的手指可以自然地落在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的位置,方便使用者单手触发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
较佳地,把手柄120的长度大于安装支架240的长度,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在把手柄120上的位置靠近底座110。通过将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设置在把手柄120上靠近中间的位置,不仅便于使用者单手或者双手按压操作,还能够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供使用者握持操控把手20以起到移动整机设备的作用,且不会在无需触发第一按键210和/或第二按键220的时候出现误触发的情况。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操控部件200也可以是包括交叉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连接轴设置在把手本体100上。第一按键210和第二按键220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端部,且位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连接轴的同一侧。第一连杆远离第一按键210的端部以及第二连杆远离第二按键的端部分别用于与控制部件102连接。该示例中的操控部件200,由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形成剪叉式平移机构,当按压第一按键210和/或第二按键220时均可使操控部件200带动控制部件102平移。
考虑到操控把手20整体外形的美观性,操控把手20还包括装饰盖400,装饰盖400可拆卸地连接在底座110上。本示例中,操控部件200滑动连接在底座110上并位于底座110与装饰盖400之间的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超声诊断设备10,包括控制面板101和控制部件102,以及如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操控把手20。其中,控制部件102设置于控制面板101内,把手本体100连接在控制面板101上,操控部件200的一端与控制部件102连接。
由于上述的操控把手20具有以上的有益效果,则包含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操控把手20的超声诊断设备10也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实施例只是结构的举例性说明,各实施例中的结构之间并非固定搭配的组合结构,在无结构冲突的情况下,多个实施例中的各结构可任意组合使用。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操控把手,用于操控超声诊断设备的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本体,用于连接在所述超声诊断设备上;以及
操控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把手本体上,所述操控部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控制部件连接;
所述操控部件包括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所述第一按键和所述第二按键分别用于供使用者的左、右手操作,触发所述第一按键或触发所述第二按键,或者同时触发所述第一按键和所述第二按键均能够驱动所述操控部件相对于所述把手本体滑动,以带动所述控制部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控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和所述第二按键均突出于所述把手本体的表面设置在所述操控部件上,所述第一按键和所述第二按键均位于所述把手本体朝向所述超声诊断设备的一侧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控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部件包括基座和连接于所述基座的一端的安装支架,所述基座与所述把手本体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支架的中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按键和所述第二按键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且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控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包括底座和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一端的把手柄,所述基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把手柄为长条状,所述把手柄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且所述把手柄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按键和所述第二按键设有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控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柄的长度大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长度,所述第一按键和所述第二按键在所述把手柄上的位置靠近所述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控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开设于所述把手柄朝向所述超声诊断设备的一侧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控把手,其特征在于,触发所述第一按键和/或所述第二按键时,所述操控部件相对于所述把手本体滑动而离开初始位置;
操控把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把手本体和所述操控部件之间的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于向所述操控部件提供回到所述初始位置的复位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控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把手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操控部件连接,触发所述第一按键和/或所述第二按键使所述操控部件相对于所述把手本体滑动而离开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螺旋弹簧积蓄弹性变形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控把手,其特征在于,操控把手还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把手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操控部件连接。
10.一种超声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板和控制部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操控把手,所述控制部件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内,所述把手本体连接在所述控制面板上,所述操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控制部件连接。
CN202320834001.0U 2023-04-10 2023-04-10 操控把手及超声诊断设备 Active CN219645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4001.0U CN219645753U (zh) 2023-04-10 2023-04-10 操控把手及超声诊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4001.0U CN219645753U (zh) 2023-04-10 2023-04-10 操控把手及超声诊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5753U true CN219645753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79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34001.0U Active CN219645753U (zh) 2023-04-10 2023-04-10 操控把手及超声诊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5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43855B2 (en) Door handle for vehicle
US6883884B2 (en) Latch assembly for a track device
EP1929932B1 (en) Handle suitable for transmitting a torque between a rotation knob and a resprective output shaft connectable to cables, tubes, or the like
US5460419A (en) Handle-lock device for either pressure or traction opening of doors
US7869194B2 (en) Closing apparatus for a withdrawable-part rack
CN114502810A (zh) 指示器式门锁
CN219645753U (zh) 操控把手及超声诊断设备
US20040004359A1 (en) Door latch mechanism
US6118088A (en) Electric-switch cover
JP3919888B2 (ja) スーツケース用の伸縮式ハンドル
CN115012748A (zh) 一种隐藏式门把手
CN209620788U (zh) 一种执手
JP6897995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US4997220A (en) Door latch device
WO1988000022A1 (en) Medical image diagnoser
CN116327245A (zh) 操控把手及超声诊断设备
KR100665310B1 (ko) 강화유리 도어의 이중 잠금장치
JP2009209530A (ja) ラッチ錠におけるラッチの係止解除機構
JP4067946B2 (ja) 開閉蓋のロック機構
JP2594866B2 (ja) 車両扉のワンモーション開閉装置
AU2015101583A4 (en) Locking device implementing multiple locked states for a door
CN217558019U (zh) 一种隐藏式门把手
CN220736176U (zh) 拼装玩具的执行装置
CN116999094A (zh) 一种操作手柄
CN210370253U (zh) 推拉门锁换向机构以及推拉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