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6683U - 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6683U
CN219636683U CN202320853995.0U CN202320853995U CN219636683U CN 219636683 U CN219636683 U CN 219636683U CN 202320853995 U CN202320853995 U CN 202320853995U CN 219636683 U CN219636683 U CN 219636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car roof
roof
ceiling structure
middle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539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淑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cedes Elevator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rcedes Elevator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cedes Elevator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rcedes Elevator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539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6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6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6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包括:中轿顶,两侧上部设置有与中轿顶平行的连接板,下部连接有第一包板;两个对称设置于中轿顶的长侧边处的侧轿顶,各侧轿顶面向中轿顶一侧与中轿顶的连接板固定连接,下部连接有第二包板;设置于各侧轿顶背向中轿顶一侧并与电梯直梁连接的直梁固定组件;对称设置于中轿顶的短侧边处的第一封头,对称设置于各侧轿顶的短侧边处的第二封头;居中设置于中轿顶上端面的第一加强筋;居中设置于各侧轿顶上端面的第二加强筋。取消了传统的双层吊顶结构,形成结构加装饰的一体化吊顶结构,将结构和装饰功能二合一,提高了吊顶结构的一体化程度,降低了安装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如今电梯的轿厢内顶部通常都安装有装饰吊顶。装饰吊顶不仅需要透光的功能性,同时还需具有美观漂亮的装饰性,随着电梯轿厢的装潢内饰日新月异,人们对轿厢内饰的审美和安装要求越来越高,吊顶是电梯轿厢内部装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电梯的美观起着关键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轿厢顶部为结构件,结构件下方再加装装饰件,形成结构加装饰的双层吊顶,但是这种吊顶的一体化程度较低,制造成本较高,安装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加装饰的双层吊顶的一体化程度较低、制造成本较高、安装难度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包括:
中轿顶,所述中轿顶两侧上部设置有与中轿顶平行的连接板,所述中轿顶下部连接有第一包板;
两个对称设置于中轿顶的长侧边处的侧轿顶,所述两个侧轿顶与中轿顶拼接而成整个轿顶平面,各侧轿顶面向中轿顶一侧与中轿顶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各侧轿顶下部连接有第二包板;
设置于各侧轿顶背向中轿顶一侧并与电梯直梁连接的直梁固定组件;
对称设置于中轿顶的短侧边处的第一封头,对称设置于各侧轿顶的短侧边处的第二封头;
居中设置于中轿顶上端面的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与中轿顶的长侧边平行,第一加强筋两端与第一封头固定连接;
居中设置于各侧轿顶上端面的第二加强筋,各第二加强筋与对应侧轿顶的长侧边平行,各第二加强筋两端与第二封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消了传统的双层吊顶结构,形成结构加装饰的一体化吊顶结构,将结构和装饰功能二合一,提高了吊顶结构的一体化程度,降低了安装难度;另一方面,仅需替换第一包板和第二包板,即可改变轿厢内吊顶的装饰图案、颜色等,无需重新安装整个吊顶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板为剖面呈开口朝上的U形的折弯件,第一包板中部与中轿顶下端面紧贴设置,两侧分别嵌入中轿顶和侧轿顶的夹缝处并与中轿顶侧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包板为剖面呈开口朝上的U形的折弯件,第二包板中部与侧轿顶下端面紧贴设置,一侧嵌入设置于中轿顶和侧轿顶的夹缝处并与侧轿顶面向中轿顶一侧端面焊接固定,另一侧与侧轿顶背向中轿顶一侧端面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第一包板与中轿顶、第二包板与侧轿顶的一体性,进一步提高了吊顶结构的一体化程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为剖面呈开口朝下的礼帽形的折弯件,第一加强筋两侧与中轿顶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加强筋两侧与侧轿顶上端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成本较低的折弯件,即可形成对吊顶结构的强化,降低了制造成本。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轿顶下部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口,各第一包板上设置有与安装口对应开口,各安装口内对应安装有灯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灯具的安装位置,可直接将灯具安装在一体化吊顶结构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梁固定组件包括:角架,为呈L形的折弯件,一直角边与侧轿顶上部固定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直梁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缓冲垫块,设置在角架与直梁连接处,所述缓冲垫块可以采用橡胶垫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与直梁之间的固定缓冲。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侧轿顶背向中轿顶一侧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风扇底板,各风扇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换气风扇,各侧轿顶上位于同侧的风扇底板之间位置设置有换气口,各第二包板上设置有与换气口对应开口,各换气口与换气风扇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换气风扇的安装位置,透过换气口,使轿厢内空气与外界流动,防止轿厢内乘坐人员呼吸不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取消了传统的双层吊顶结构,形成结构加装饰的一体化吊顶结构,将结构和装饰功能二合一,提高了吊顶结构的一体化程度,降低了安装难度;
2、仅需替换第一包板和第二包板,即可改变轿厢内吊顶的装饰图案、颜色等,无需重新安装整个吊顶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的直梁固定组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轿顶;11、连接板;12、安装口;13、第一包板;2、侧轿顶;21、换气口;22、第二包板;3、直梁固定组件;31、角架;32、缓冲垫块;4、第一封头;5、第二封头;6、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8、风扇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包括:
中轿顶1,中轿顶1两侧上部设置有与中轿顶1平行的连接板11,中轿顶1下部连接有第一包板13;
两个对称设置于中轿顶1的长侧边处的侧轿顶2,两个侧轿顶2与中轿顶1拼接而成整个轿顶平面,各侧轿顶2面向中轿顶1一侧与中轿顶1的连接板11固定连接,各侧轿顶2下部连接有第二包板22;
设置于各侧轿顶2背向中轿顶1一侧并与电梯直梁连接的直梁固定组件3;
对称设置于中轿顶1的短侧边处的第一封头4,对称设置于各侧轿顶2的短侧边处的第二封头5;
居中设置于中轿顶1上端面的第一加强筋6,第一加强筋6与中轿顶1的长侧边平行,第一加强筋6两端与第一封头4固定连接;
居中设置于各侧轿顶2上端面的第二加强筋7,各第二加强筋7与对应侧轿顶2的长侧边平行,各第二加强筋7两端与第二封头5固定连接;
取消了传统的双层吊顶结构,形成结构加装饰的一体化吊顶结构,将结构和装饰功能二合一,提高了吊顶结构的一体化程度,降低了安装难度;另一方面,仅需替换第一包板13和第二包板22,即可改变轿厢内吊顶的装饰图案、颜色等,无需重新安装整个吊顶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第一包板13为剖面呈开口朝上的U形的折弯件,第一包板13中部与中轿顶1下端面紧贴设置,两侧分别嵌入中轿顶1和侧轿顶2的夹缝处并与中轿顶1侧端面焊接固定;第二包板22为剖面呈开口朝上的U形的折弯件,第二包板22中部与侧轿顶2下端面紧贴设置,一侧嵌入设置于中轿顶1和侧轿顶2的夹缝处并与侧轿顶2面向中轿顶1一侧端面焊接固定,另一侧与侧轿顶2背向中轿顶1一侧端面焊接固定;提高了第一包板13与中轿顶1、第二包板22与侧轿顶2的一体性,进一步提高了吊顶结构的一体化程度。
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为剖面呈开口朝下的礼帽形的折弯件,第一加强筋6两侧与中轿顶1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加强筋7两侧与侧轿顶2上端面固定连接;利用成本较低的折弯件,即可形成对吊顶结构的强化,降低了制造成本。
中轿顶1下部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口12,各第一包板13上设置有与安装口12对应开口,各安装口12内对应安装有灯具,形成灯具的安装位置,可直接将灯具安装在一体化吊顶结构上。
直梁固定组件3包括:角架31,为呈L形的折弯件,一直角边与侧轿顶2上部固定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直梁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缓冲垫块32,设置在角架31与直梁连接处,形成与直梁之间的固定缓冲,缓冲垫块32可以采用橡胶垫块。
各侧轿顶2背向中轿顶1一侧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风扇底板8,各风扇底板8上固定连接有换气风扇,各侧轿顶2上位于同侧的风扇底板8之间位置设置有换气口21,各第二包板22上设置有与换气口21对应开口,各换气口21与换气风扇连通,形成换气风扇的安装位置,透过换气口21,使轿厢内空气与外界流动,防止轿厢内乘坐人员呼吸不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的工作原理为:取消了传统的双层吊顶结构,形成结构加装饰的一体化吊顶结构,将结构和装饰功能二合一。
综上,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传统的双层吊顶结构,形成结构加装饰的一体化吊顶结构,将结构和装饰功能二合一,提高了吊顶结构的一体化程度,降低了安装难度;另一方面,仅需替换第一包板13和第二包板22,即可改变轿厢内吊顶的装饰图案、颜色等,无需重新安装整个吊顶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轿顶(1),所述中轿顶(1)两侧上部设置有与中轿顶(1)平行的连接板(11),所述中轿顶(1)下部连接有第一包板(13);
两个对称设置于中轿顶(1)的长侧边处的侧轿顶(2),所述两个侧轿顶(2)与中轿顶(1)拼接而成整个轿顶平面,各侧轿顶(2)面向中轿顶(1)一侧与中轿顶(1)的连接板(11)固定连接,各侧轿顶(2)下部连接有第二包板(22);
设置于各侧轿顶(2)背向中轿顶(1)一侧并与电梯直梁连接的直梁固定组件(3);
对称设置于中轿顶(1)的短侧边处的第一封头(4),对称设置于各侧轿顶(2)的短侧边处的第二封头(5);
居中设置于中轿顶(1)上端面的第一加强筋(6),第一加强筋(6)与中轿顶(1)的长侧边平行,第一加强筋(6)两端与第一封头(4)固定连接;
居中设置于各侧轿顶(2)上端面的第二加强筋(7),各第二加强筋(7)与对应侧轿顶(2)的长侧边平行,各第二加强筋(7)两端与第二封头(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板(13)为剖面呈开口朝上的U形的折弯件,第一包板(13)中部与中轿顶(1)下端面紧贴设置,两侧分别嵌入中轿顶(1)和侧轿顶(2)的夹缝处并与中轿顶(1)侧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包板(22)为剖面呈开口朝上的U形的折弯件,第二包板(22)中部与侧轿顶(2)下端面紧贴设置,一侧嵌入设置于中轿顶(1)和侧轿顶(2)的夹缝处并与侧轿顶(2)面向中轿顶(1)一侧端面焊接固定,另一侧与侧轿顶(2)背向中轿顶(1)一侧端面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6)和第二加强筋(7)为剖面呈开口朝下的礼帽形的折弯件,第一加强筋(6)两侧与中轿顶(1)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加强筋(7)两侧与侧轿顶(2)上端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轿顶(1)下部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口(12),各第一包板(13)上设置有与安装口(12)对应开口,各安装口(12)内对应安装有灯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梁固定组件(3)包括:角架(31),为呈L形的折弯件,一直角边与侧轿顶(2)上部固定连接,另一直角边与直梁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缓冲垫块(32),设置在角架(31)与直梁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轿顶(2)背向中轿顶(1)一侧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风扇底板(8),各风扇底板(8)上固定连接有换气风扇,各侧轿顶(2)上位于同侧的风扇底板(8)之间位置设置有换气口(21),各第二包板(22)上设置有与换气口(21)对应开口,各换气口(21)与换气风扇连通。
CN202320853995.0U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 Active CN219636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3995.0U CN219636683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3995.0U CN219636683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6683U true CN219636683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9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53995.0U Active CN219636683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6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14C (zh) 电梯轿厢的壁结构
CN204506745U (zh) 一种客车用航空封闭式风道行李架
CN219636683U (zh) 一种一体化的电梯轿厢吊顶结构
CN104527679A (zh) 轨道车辆中顶模块化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04384660U (zh) 一种电梯轿厢吊顶
CN205906885U (zh) 一种新型电梯集成轿顶
CN203095356U (zh) 电梯轿厢装饰吊顶
CN113525434A (zh) 轨道车辆客室顶板集成结构、安装方法及轨道车辆
CN115257835A (zh) 司机室头罩、司机室及轨道车辆
CN202658823U (zh) 一种具有弯折面板的集成吊顶
CN219669896U (zh) 一体式电梯轿顶结构
CN219138113U (zh) 一种多级集成吊顶天花板
CN206032965U (zh) 一种电梯用上轿顶
CN211139321U (zh) 一种新型带有装饰灯的中顶板结构
CN201246860Y (zh) 一种空调箱体结构
CN207192544U (zh) 一种双层加强式组合型电梯轿顶
CN113799821B (zh) 一种磁悬浮车辆及其中顶板结构
CN101152877A (zh) 具有凹凸结构的挂车贯穿梁以及具有该贯穿梁的挂车
CN201485149U (zh) 六角形观光梯轿厢
CN207046649U (zh) 一体式电梯吊顶
CN215290932U (zh) 一种悬空式使用的多功能转角线型材及其应用的吊顶系统
CN215854543U (zh) 一种电梯门套
CN205527219U (zh) 一种电梯轿顶的顶部安装结构
CN212292450U (zh) 电梯门套
CN218198266U (zh) 轨道车辆的车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