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5925U - 一种新型线束扎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线束扎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5925U
CN219635925U CN202320845400.7U CN202320845400U CN219635925U CN 219635925 U CN219635925 U CN 219635925U CN 202320845400 U CN202320845400 U CN 202320845400U CN 219635925 U CN219635925 U CN 219635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bon
head
hole
novel
inve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454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治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ol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ol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ol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oli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454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5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5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5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线束扎带,其包括扎带头及扎带本体,所述扎带本体包括连接部及扎带带体,所述连接部与扎带头之间设有卡扣连接结构,所述扎带头设有弹性结构及提示层二,所述连接部设有紧绷结构及提示层一,所述扎带带体设有提示层三、锁扣部及扎带齿。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连接结构实现扎带头及扎带本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提高重复使用率,且便于倒钩部从钣金孔的正面上拆卸下来,提高拆卸效率;通过设置紧绷片用于配合倒钩部保证新型线束扎带安装固定到孔位上的稳固性,结合设置台阶倒齿结构使得扎带头可用于不同直径的孔位的插入连接,提高适用性,防止松动,提高捆扎固定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线束扎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捆扎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线束扎带。
背景技术
扎带又称扎线带、束线带、锁带,是用来捆扎东西的带子,扎带具有绑扎快速、绝缘性好、自锁紧固、使用便捷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设备等产品的内线路和电缆线路的固定,如专利号:CN202020315958.0公开了种偏置型扎带结构,其通过设置偏置部可以将线束与钣金隔离开来,保护线束,还可以解决某些固定钣金开孔特定位置与线束空间距离不足的问题,但其还存在以下问题:1.该扎带的扎带头及扎带带体为一体化结构,不可拆卸,无法根据需求自由组合使用,适用性低,且当需要将扎带与钣金分离时需要采用剪断等破拆的方式进行分离,操作步骤繁琐,且容易损坏捆扎线缆,该方式需要进行扎带的整体破坏,扎带无法重复利用,成本高,且产生的污染物多;2.现有的扎带的扎带头需要破坏后才能从钣金孔的正面上拆卸下来,拆卸步骤及时间长;3.现有的扎带无提示功能,无法快速判断扎带捆扎插入的位置及朝向,且但在昏暗的环境下操作时,难以知晓位置,影响捆扎效率及使用便利性;4.现有的扎带与钣金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较差,容易出现松动,影响捆扎固定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线束扎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线束扎带包括扎带头及扎带本体,所述扎带本体包括连接部及扎带带体,所述连接部与扎带头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扎带头之间设有卡扣连接结构,所述扎带头设有弹性结构,所述连接部设有紧绷结构,所述连接部设有提示层一,所述扎带头设有提示层二,所述扎带带体设有提示层三,所述连接部还设有锁扣部,所述扎带带体设有扎带齿。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紧绷结构包括中间部及两片紧绷片,所述中间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两所述紧绷片以镜像相对的方式设置在中间部的两端,且所述紧绷片与中间部的端部之间采用熔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
作进一步改进,两片所述紧绷片均为圆弧结构,所述紧绷片的底部均还设有弹性加强筋。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部的底部设有定位柱,所述扎带头设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连接,所述定位柱倒有斜面,所述定位孔倒有斜面一。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柱设有两延长部,两所述延长部均设有倒钩部,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两扣勾及两扣孔,两所述扣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紧绷片上,所述扣勾分别设置在所述延长部的顶端,且所述扣勾的端部分别与所述中心柱的下方连接,所述扣勾分别与扣孔配合连接构成扣合连接,所述扣勾的顶部均还设有操作部。
作进一步改进,两所述倒钩部的外侧面均设有台阶倒齿结构,所述台阶倒齿结构包括倒齿一、倒齿二及倒齿三,且所述倒齿一、倒齿二及倒齿三由倒钩部的顶部依次往尾端排列分布。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倒齿一的横切面宽度大于所述倒齿二的横切面宽度,所述倒齿二的横切面宽度大于所述倒齿三的横切面宽度。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多个圆弧面,所述圆弧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延长部与中心柱之间的衔接处。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两侧设有引导槽,所述锁扣部设置在所述插入孔内,且所述锁扣部设置在所述中间部的顶部,所述锁扣部设有锁齿及操作部一。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扎带齿设置在所述扎带带体的背面,所述扎带带体还设有扎带尾,所述扎带尾的正面设有凹槽二,所述提示层三设置在所述凹槽二内,所述插入孔设有插入口,所述提示层一设置在所述插入口的端面,所述提示层二设置在所述紧绷结构的上表面,所述提示层一、提示层二及提示层三均为具有颜色的荧光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连接结构实现扎带头及扎带本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后续的拆卸的同时,使得扎带头及扎带本体不被破坏,便于后续的重复使用,提高重复使用率,且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且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可便于倒钩部的操作,从而使得扎带头能从钣金孔的正面上拆卸下来,提高拆卸效率;通过设置提示层三用于快速知晓扎带尾朝向,从而便于后续的插入连接,通过设置提示层一便于知晓插入口的位置,提高寻找性,通过设置提示层二便于知晓扎带头的位置,便于后续的扎带头及扎带本体之间的安装连接或拆卸分离动作,采用具有颜色的荧光层便于知晓位置情况,且在昏暗的环境下提供光线提示的作用,大大提高寻找定位效率,提高后续的捆扎或拆卸操作的效率;通过设置紧绷片用于配合倒钩部保证新型线束扎带安装固定到孔位上的稳固性,结合设置台阶倒齿结构使得扎带头可用于不同直径的孔位的插入连接,提高适用性,防止松动,提高捆扎固定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新型线束扎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新型线束扎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新型线束扎带仰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新型线束扎带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参见附图1~图6,一种新型线束扎带1包括扎带头2及扎带本体3,所述扎带本体3包括连接部4及扎带带体5,所述连接部4与扎带头2连接,所述连接部4与扎带头2之间设有卡扣连接结构6,所述扎带头2设有弹性结构7,所述连接部4设有紧绷结构8,所述连接部4设有提示层一40,所述扎带头2设有提示层二20,所述扎带带体5设有提示层三50,所述连接部4还设有锁扣部41,所述扎带带体5设有扎带齿51,所述扎带齿51设置在扎带带体5的背面。
所述紧绷结构8包括中间部80及两片紧绷片81,所述中间部8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4的底部,两所述紧绷片81以镜像相对的方式设置在中间部80的两端,且所述紧绷片81与中间部80的端部之间采用熔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两片所述紧绷片81均为圆弧结构,所述紧绷片81的底部均还设有弹性加强筋810,所述弹性加强筋810用于提高紧绷片81的弹性,所述紧绷片81用于配合倒钩部保证新型线束扎带1安装固定到孔位上的稳固性,防止松动,提高捆扎固定效果。
所述中间部80的底部设有定位柱800,所述扎带头2设有中心柱22,所述中心柱22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800与定位孔配合连接,所述定位柱800倒有斜面,所述定位孔倒有斜面一,所述定位柱800及定位孔便于定位的作用,提高扎带头2及扎带本体3之间的快速安装连接。
所述中心柱22设有两延长部220,两所述延长部220均设有倒钩部221,所述卡扣连接结构6包括两扣勾60及两扣孔61,两所述扣孔61分别设置在所述紧绷片81上,所述扣勾60分别设置在所述延长部220的顶端,且所述扣勾60的端部分别与所述中心柱22的下方连接,所述扣勾60分别与扣孔61配合连接构成扣合连接,所述卡扣连接结构6实现扎带头2及扎带本体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后续的拆卸的同时,使得扎带头2及扎带本体3不被破坏,便于后续的重复使用,提高重复使用率,且防止破坏线缆的情况出现,所述扣勾60的顶部均还设有操作部600,所述操作部600便于进行扣勾60的操作,从而实现扎带头2及扎带本体3之间的快速分离,且所述操作部600还可控制倒钩部221,便于新型线束扎带1的整体快速拆卸,提高后续的拆卸效率。
两所述倒钩部221的外侧面均设有台阶倒齿结构2210,所述台阶倒齿结构2210包括倒齿一、倒齿二及倒齿三,且所述倒齿一、倒齿二及倒齿三由倒钩部221的顶部依次往尾端排列分布,所述倒齿一的横切面宽度大于所述倒齿二的横切面宽度,所述倒齿二的横切面宽度大于所述倒齿三的横切面宽度,所述台阶倒齿结构2210使得扎带头2可用于不同直径的孔位的插入连接,提高适用性。
所述弹性结构7包括多个圆弧面,所述圆弧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延长部220与中心柱22之间的衔接处,所述弹性结构7用于提高弹性,从而提高扣勾60及倒钩部221的锁固强度及稳定性。
所述连接部4设有插入孔43,所述插入孔43的两侧设有引导槽44,所述引导槽44用于扎带尾的引导导向的作用,所述锁扣部41设置在所述插入孔43内,且所述锁扣部41设置在所述中间部80的顶部,所述锁扣部41设有锁齿410及操作部一411,所述操作部一411便于锁扣部41的接扣操作,所述锁齿410用于与扎带齿51的锁固连接,所述锁扣部41以倾斜的方式设置在连接部4内。
所述扎带齿51设置在所述扎带带体5的背面,所述扎带带体5还设有扎带尾55,所述扎带尾55的正面设有凹槽二,所述提示层三50设置在所述凹槽二内,所述提示层三50用于快速知晓扎带尾55朝向,从而便于后续的插入连接,所述插入孔43设有插入口,所述提示层一40设置在所述插入口的端面,所述提示层一40便于知晓插入口的位置,提高寻找性,所述提示层二20设置在所述紧绷结构8的上表面,所述提示层一40、提示层二20及提示层三50均为具有颜色的荧光层,所述提示层二20便于知晓扎带头2的位置,便于后续的扎带头2及扎带本体3之间的安装连接或拆卸分离动作,采用具有颜色的荧光层便于知晓位置情况,且在昏暗的环境下提供光线提示的作用,大大提高寻找定位效率,提高后续的捆扎或拆卸操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连接结构实现扎带头及扎带本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后续的拆卸的同时,使得扎带头及扎带本体不被破坏,便于后续的重复使用,提高重复使用率,且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且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可便于倒钩部的操作,从而使得扎带头能从钣金孔的正面上拆卸下来,提高拆卸效率;通过设置提示层三用于快速知晓扎带尾朝向,从而便于后续的插入连接,通过设置提示层一便于知晓插入口的位置,提高寻找性,通过设置提示层二便于知晓扎带头的位置,便于后续的扎带头及扎带本体之间的安装连接或拆卸分离动作,采用具有颜色的荧光层便于知晓位置情况,且在昏暗的环境下提供光线提示的作用,大大提高寻找定位效率,提高后续的捆扎或拆卸操作的效率;通过设置紧绷片用于配合倒钩部保证新型线束扎带安装固定到孔位上的稳固性,结合设置台阶倒齿结构使得扎带头可用于不同直径的孔位的插入连接,提高适用性,防止松动,提高捆扎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或装置,而得到的其他用于新型线束扎带,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线束扎带包括扎带头及扎带本体,所述扎带本体包括连接部及扎带带体,所述连接部与扎带头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扎带头之间设有卡扣连接结构,所述扎带头设有弹性结构,所述连接部设有紧绷结构,所述连接部设有提示层一,所述扎带头设有提示层二,所述扎带带体设有提示层三,所述连接部还设有锁扣部,所述扎带带体设有扎带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紧绷结构包括中间部及两片紧绷片,所述中间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两所述紧绷片以镜像相对的方式设置在中间部的两端,且所述紧绷片与中间部的端部之间采用熔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两片所述紧绷片均为圆弧结构,所述紧绷片的底部均还设有弹性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的底部设有定位柱,所述扎带头设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连接,所述定位柱倒有斜面,所述定位孔倒有斜面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设有两延长部,两所述延长部均设有倒钩部,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两扣勾及两扣孔,两所述扣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紧绷片上,所述扣勾分别设置在所述延长部的顶端,且所述扣勾的端部分别与所述中心柱的下方连接,所述扣勾分别与扣孔配合连接构成扣合连接,所述扣勾的顶部均还设有操作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倒钩部的外侧面均设有台阶倒齿结构,所述台阶倒齿结构包括倒齿一、倒齿二及倒齿三,且所述倒齿一、倒齿二及倒齿三由倒钩部的顶部依次往尾端排列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齿一的横切面宽度大于所述倒齿二的横切面宽度,所述倒齿二的横切面宽度大于所述倒齿三的横切面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多个圆弧面,所述圆弧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延长部与中心柱之间的衔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的两侧设有引导槽,所述锁扣部设置在所述插入孔内,且所述锁扣部设置在所述中间部的顶部,所述锁扣部设有锁齿及操作部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线束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齿设置在所述扎带带体的背面,所述扎带带体还设有扎带尾,所述扎带尾的正面设有凹槽二,所述提示层三设置在所述凹槽二内,所述插入孔设有插入口,所述提示层一设置在所述插入口的端面,所述提示层二设置在所述紧绷结构的上表面,所述提示层一、提示层二及提示层三均为具有颜色的荧光层。
CN202320845400.7U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新型线束扎带 Active CN219635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5400.7U CN219635925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新型线束扎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5400.7U CN219635925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新型线束扎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5925U true CN219635925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4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45400.7U Active CN219635925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新型线束扎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59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32994B2 (en) Marking and fasten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EP1260452A3 (en) Cable tie with wide neck
US789666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detachable wire routing cover
CN219635925U (zh) 一种新型线束扎带
CN213692980U (zh) 一种双通道汽车线束固定用螺柱卡扣
US7210743B1 (en)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threading of a seat belt through a child safety seat
CN217259901U (zh) 一种用于汽车线束固定的新型扎带
CN219949152U (zh) 一种可拼接组合式扎带
CN214985971U (zh) 一种船舶防护型舾装件
CN214998617U (zh) 一种紧密组合耐用型舾装件
JPS641259Y2 (zh)
CN214085762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扎带
CN216103738U (zh) 并联式扎带
CN216742638U (zh) 一种一拉得连接组件
CN216425416U (zh) 一种定位效果好的扎带卡扣
CN214932269U (zh) 扎带
CN215437771U (zh) 可定位式扎带
CN220139127U (zh) 一种汽车用线夹
JP2591990Y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クランプ
JP4972052B2 (ja) 管・棒状体若しくはケーブル類の留め具
CN211075779U (zh) 一种安装底座和具有其的车辆
JP2003160070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取外し用部品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09796294U (zh) 多扣式扎带
US6029594A (en) Sailboard utilizing a dual-hook/loop connector
KR100246677B1 (ko) 착탈이 용이한 스트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