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5337U - 一种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5337U
CN219635337U CN202320269940.5U CN202320269940U CN219635337U CN 219635337 U CN219635337 U CN 219635337U CN 202320269940 U CN202320269940 U CN 202320269940U CN 219635337 U CN219635337 U CN 219635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floor
floor structure
supporting seat
longitudinal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699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庆生
魏超越
高俊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699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5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5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5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地板结构及车辆,其中,后地板结构包括后地板、两个纵梁、两个支撑座和后横梁,两个所述纵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后地板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纵梁上,所述支撑座用于连接后防撞梁总成的吸能盒;所述后横梁的底面与所述后地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通过本申请能够解决能够解决后地板结构的扭转刚度低,承受后方撞击力的能力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普通轿车的普及,承载式车身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相关技术中,承载式车身的后地板结构包括后地板、横向加强结构和纵向加强结构。其中,横向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后地板两侧的左纵梁和右纵梁,以及分别设置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端部的连接板;纵向加强结构包括两端分别与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中部连接的后横梁。
由于左纵梁、右纵梁、连接板以及后横梁不能形成有效连接,导致后地板结构的扭转刚度低,承受后方撞击力的能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地板结构及车辆,能够解决后地板结构的扭转刚度低,承受后方撞击力的能力不足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地板结构,包括:
后地板;
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后地板的两侧;
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纵梁上,所述支撑座用于连接后防撞梁总成的吸能盒;
后横梁,所述后横梁的底面与所述后地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后横梁的两端与纵梁上的支撑座直接相连,能够对后地板纵向与横向之间进行有效加强,并且整个后地板结构可与后防撞梁总成构成完整的传力闭环,具有较高的传力效果,在碰撞过程中保证了传力路径的完整性和传力的顺畅性,能够为乘员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因此,本方案可以提高后地板结构的抗扭转结构强度性能和后侧安全碰撞性能。可见,通过本方案可以解决后地板结构的扭转刚度低,承受后方撞击力的能力不足的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座扣装在所述纵梁上,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纵梁之间形成空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撑座与纵梁之间形成空腔,可以预留一定缓冲空间,起到减振及提高后地板结构抗冲击的能力。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所述后横梁包括中间横梁和两个边梁;两个所述边梁分别与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后横梁设置为边梁和中间横梁的分体式结构。相对于整体式具有复杂结构的横梁,一方面分体式结构的边梁和中间横梁结构更为简单,易于加工并且在下料时可以充分利用板材等材料,另一方面在安装分体式结构的后横梁时,边梁与中间横梁可以留有余量,施工操作较为简单,即使边梁焊接出现些许偏差,也可以通过中间横梁进行补偿,避免虚焊、脱焊等,保证焊接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所述边梁的两侧设有朝向所述后地板延伸的折弯部;
所述折弯部沿背离所述支撑座方向外翻形成用于连接所述支撑座的第一搭接边。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折弯部外翻,可以形成用于连接支撑座的多个第一搭接边,从而可以增大边梁与支撑座的连接面积,增强连接紧密程度,进一步提高地板结构的扭转刚度。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纵梁平滑延伸的过渡连接部,所述过渡连接部与所述纵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撑座的一端设置过渡连接部,可以提高支撑座与纵梁的连接强度,减轻后地板结构的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所述支撑座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吸能盒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纵梁垂直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撑座的另一端端面设置连接板,可以增大支撑座与后防撞梁总成的吸能盒的连接面积和连接紧密程度。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所述连接板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孔壁设有与所述支撑座另一端的端头连接的第二搭接边。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连接板的缺口的孔壁设置多个第二搭接边,可以使连接板通过该多个第二搭接边与支撑座另一端的端头连接,有效提高连接板与支撑座的连接牢固程度。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所述支撑座面向所述纵梁的内壁设有定位柱,所述纵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孔轴配合的定位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支撑座上定位柱与纵梁上定位孔的孔轴配合,可以快速实现在后地板结构加工制作时支撑座与纵梁的安装定位,并且还可以提高支撑座与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所述纵梁靠近所述吸能盒的一端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沿所述纵梁长度方向延伸的台阶;
所述支撑座包括顶板和连接在所述顶板相对两边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的端部抵靠所述台阶并且与所述纵梁的侧壁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支撑座的侧板的端部抵靠台阶并与纵梁的侧壁固定连接,可以增加支撑座与纵梁的连接面积,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后地板结构承受后方撞击力的能力。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
后防撞梁总成,所述后防撞梁总成包括后防撞梁和设置在所述后防撞梁两端的吸能盒;
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后地板结构,所述后地板结构的支撑座与所述吸能盒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地板结构连接后防撞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分后地板结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后地板结构中的中间横梁与边梁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后地板结构中的支撑座与边梁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3后地板结构中的支撑座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
00—后防撞梁总成;01—防撞梁;02—吸能盒;
1—纵梁;11—定位孔;12—台阶;
2—支撑座;201—顶板;202—侧板;
21—过渡连接部;
22—连接板;221—缺口;222—第二搭接边;
23—定位柱;
3—后横梁;
31—中间横梁;
32—边梁;321—折弯部;3211—减重孔;322—第一搭接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车架,车身作为安装汽车各个总成和承受各种载荷的基础。大多数轿车和部分客车通常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以充分利用车身壳体构件的承载作用,减小整车质量。后地板是车身的主要板件之一。通常在后地板的周围设置加强结构,以增强车身后部的强度,提高车身后部抵抗外部撞击的能力。该加强结构与后地板称为后地板结构。
在相关技术中,承载式车身后地板结构的左纵梁、右纵梁、连接板以及后横梁不能形成有效连接,导致后地板结构的扭转刚度低,承受后方撞击力的能力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地板结构及车辆。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地板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地板结构连接后防撞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的一种后地板结构,该后地板结构作为车身的一部分与后防撞梁总成00相连。后防撞梁总成00包括后防撞梁01和设置在后防撞梁01两端的吸能盒02。
该后地板结构包括后地板(未图示)、两个纵梁1、两个支撑座2和后横梁3。
两个纵梁1固定连接在后地板的两侧。
两个支撑座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纵梁1上,支撑座2用于连接后防撞梁总成00的吸能盒02。
后横梁3的底面与后地板固定连接,并且后横梁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座2固定连接。
其中,后横梁3的底面即后横梁靠近后地板的侧面。后地板与纵梁1、后横梁3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支撑座2与纵梁1、支撑座2与后横梁3之间的固定连接,均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后横梁3的两端与纵梁1上的支撑座2直接相连,能够对后地板纵向与横向之间进行有效加强,并且整个后地板结构可与后防撞梁总成00构成完整的传力闭环,具有较高的传力效果,在碰撞过程中保证了传力路径的完整性和传力的顺畅性,能够为乘员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因此,本方案可以提高后地板结构的抗扭转结构强度性能和后侧安全碰撞性能。可见,通过本方案可以解决后地板结构的扭转刚度低,承受后方撞击力的能力不足的问题。
参见图4和图5,图4是图3后地板结构中的支撑座2与边梁32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图3后地板结构中的支撑座2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2扣装在纵梁1上,支撑座2与纵梁1之间形成空腔。
可以理解的是,空腔可以通过控制支撑座2的顶面与纵梁1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形成,换句话说,使支撑座2的顶面与纵梁1的顶面之间存在空隙,即可形成空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撑座2与纵梁1之间形成空腔,可以预留一定缓冲空间,如此在碰撞过程中起到减振效果,从而能提高后地板结构抗冲击的能力。
如图3所示,图3是图2后地板结构中的中间横梁31与边梁32的爆炸示意图。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后横梁3包括中间横梁31和两个边梁32;两个边梁32分别与中间横梁31的两端固定连接。
其中,边梁32与中间横梁31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后横梁3设置为边梁32和中间横梁31的分体式结构。相对于具有复杂结构的整体式横梁,一方面分体式结构的边梁32和中间横梁31结构更为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并且在下料时可以充分利用板材等材料,减少材料浪费,另一方面在安装分体式结构的后横梁3时,边梁32与中间横梁31可以留有余量,施工操作较为简单,即使边梁32焊接出现些许偏差,也可以通过中间横梁31进行补偿,避免虚焊、脱焊等,保证焊接质量。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边梁32的两侧设有朝向后地板延伸的折弯部321。
折弯部321沿背离支撑座2方向外翻形成用于连接支撑座2的第一搭接边322。
其中,折弯部321外翻是指呈外八字形张开。参见图4,折弯部321外翻可以形成三个第一搭接边322,即第一搭接边322不仅包括边梁32两侧的搭接边,还包括边梁32一端顶部的搭接边。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折弯部321外翻,可以形成多个用于连接支撑座2的多个第一搭接边322,从而可以增大边梁32与支撑座2的连接面积,增强连接紧密程度,进一步提高地板结构的扭转刚度。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2的一端设有朝向纵梁1平滑延伸的过渡连接部21,过渡连接部21与纵梁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其中,支撑座2与过渡连接部21形成流线的台阶型平台过渡结构。过渡连接部21可以与支撑座2一体成型。支撑座2的横截面可以为U形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撑座2的一端设置过渡连接部21,可以提高支撑座2与纵梁1的连接强度,减轻后地板结构的质量。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2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吸能盒02的连接板22,连接板22相对于纵梁1垂直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板22垂直于纵梁1,可以覆盖在支撑座2的另一端的端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撑座2的另一端端面设置连接板22,可以增大支撑座2与后防撞梁总成00的吸能盒02的连接面积和连接紧密程度。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22设有缺口221,缺口221的孔壁设有与支撑座2另一端的端头连接的第二搭接边222。
其中,缺口221的形状与支撑座2另一端端面形状相匹配。例如,参见图4,当支撑座2的横截面为U形时,则支撑座2另一端的端面为U形时,缺口221的形状亦为U形。此时,在缺口221的上孔壁和左右孔壁上可以分别设置一个第二搭接边222,其中,每一第二搭接边222可以是伸入到支撑座2的内腔中,并且第二搭接边222与支撑座2的内壁采用焊接、螺钉锁付等方式进行固定,当然每一第二搭接边222还可以抵接在支撑座2远离过渡连接部21的端部所对应的外壁面上,并且与该对应的外壁面之间通过焊接、螺钉锁付等方式进行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连接板22的缺口221的孔壁设置多个第二搭接边222,可以使连接板22通过该多个第二搭接边222与支撑座2另一端的端头连接,有效提高连接板22与支撑座2的连接牢固程度。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2面向纵梁1的内壁设有定位柱23,纵梁1上设有与定位柱23孔轴配合的定位孔11。
其中,参见图5,支撑座2面向纵梁1的内壁即为支撑座2的顶板的内壁。本申请对定位柱23和定位孔11的形状和尺寸均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支撑座2上定位柱23与纵梁1上定位孔11的孔轴配合,可以快速实现在后地板结构加工制作时支撑座2与纵梁1的安装定位,并且还可以提高支撑座2与纵梁1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纵梁1靠近吸能盒02的一端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沿纵梁1长度方向延伸的台阶12。
支撑座2包括顶板201和连接在顶板201相对两边的两个侧板202;侧板202的端部抵靠台阶12并且与纵梁1的侧壁固定连接。
其中,支撑座2可以采用整块板件冲压而成,也可以采用单独的板件焊接而成。制作而成的支撑座2的横截面呈U字形,纵梁1夹设于支撑座2的两个侧板202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在纵梁1上的台阶12可以为支撑座2的侧板202提供支撑点。侧板202的端部抵靠在台阶12上时,侧板202与纵梁1的侧壁形成搭接结构,可以采用粘接、焊接、螺钉锁付等方式将侧板202与纵梁1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支撑座2的侧板202的端部抵靠台阶12并与纵梁1的侧壁固定连接,可以增加支撑座2与纵梁1的连接面积,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后地板结构承受后方撞击力的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折弯部321设有减重孔3211。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折弯部321设置减重孔3211,可以减小后地板结构的重量,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其次,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后防撞梁总成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后地板结构。
后防撞梁总成00包括后防撞梁01和设置在所述后防撞梁01两端的吸能盒02。后地板结构的支撑座2与吸能盒02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后地板结构,因此具有上述后地板结构所具有的所有有益效果。后地板结构在上文中已进行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后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地板;
两个纵梁(1),两个所述纵梁(1)固定连接在所述后地板的两侧;
两个支撑座(2),两个所述支撑座(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纵梁(1)上,所述支撑座(2)用于连接后防撞梁总成(00)的吸能盒(02);
后横梁(3),所述后横梁(3)的底面与所述后地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后横梁(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座(2)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扣装在所述纵梁(1)上,所述支撑座(2)与所述纵梁(1)之间形成空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3)包括中间横梁(31)和两个边梁(32);两个所述边梁(32)分别与所述中间横梁(31)的两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32)的两侧设有朝向所述后地板延伸的折弯部(321);
所述折弯部(321)沿背离所述支撑座(2)方向外翻形成用于连接所述支撑座(2)的第一搭接边(3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纵梁(1)平滑延伸的过渡连接部(21),所述过渡连接部(21)与所述纵梁(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吸能盒(02)的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相对于所述纵梁(1)垂直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设有缺口(221),所述缺口(221)的孔壁设有与所述支撑座(2)另一端的端头连接的第二搭接边(22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面向所述纵梁(1)的内壁设有定位柱(23),所述纵梁(1)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23)孔轴配合的定位孔(11)。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后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靠近所述吸能盒(02)的一端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沿所述纵梁(1)长度方向延伸的台阶(12);
所述支撑座(2)包括顶板(201)和连接在所述顶板(201)相对两边的两个侧板(202);所述侧板(202)的端部抵靠所述台阶(12)并且与所述纵梁(1)的侧壁固定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防撞梁总成(00),所述后防撞梁总成(00)包括后防撞梁(01)和设置在所述后防撞梁(01)两端的吸能盒(02);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后地板结构,所述后地板结构的支撑座(2)与所述吸能盒(02)相连。
CN202320269940.5U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9635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9940.5U CN219635337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9940.5U CN219635337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5337U true CN219635337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69940.5U Active CN219635337U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5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85934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6299239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RU2681512C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передней част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920452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028438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围板横梁及中通道结构
EP2873579B1 (en) Railcar
CN10920446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9635337U (zh) 一种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CN216994523U (zh) 机舱边梁与侧围连接结构及汽车
JPH0122784Y2 (zh)
CN109204516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1497948A (zh) 一种车身纵梁接头结构及汽车
CN213109532U (zh) 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KR102245229B1 (ko) 차량용 사이드 실
CN111516757A (zh) 一种纵梁结构和汽车
CN10920450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7B (zh) 车身横梁和车辆
CN215475359U (zh) 接头结构、车架和车辆
CN219056394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RU2778260C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я и автомобиль
CN219838625U (zh) 车辆
CN219487577U (zh) 车辆前地板下纵梁结构及车辆
KR102335754B1 (ko) 차량용 구조 부품
CN219948348U (zh) 前围板加强结构、前部车身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