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1282U - 喷淋溶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淋溶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1282U
CN219631282U CN202320377535.5U CN202320377535U CN219631282U CN 219631282 U CN219631282 U CN 219631282U CN 202320377535 U CN202320377535 U CN 202320377535U CN 219631282 U CN219631282 U CN 219631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spray
spray head
cover plat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75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磊
周季贵
尹卫华
邹迪华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ke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ke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ke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ke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775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1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1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1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喷淋溶铜装置,涉及铜箔生产领域,喷淋溶铜装置的盖板翻转开合,具体包括转接管、伸缩管、喷头、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所述转接管贯穿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盖板旋转配合连接,并与所述进液管旋转配合连接;所述伸缩管与所述转接管固定连接,所述喷头与所述伸缩管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与所述转接管传动连接,控制所述转接管绕自身中轴线旋转;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与所述伸缩管传动连接,控制所述喷头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喷头朝向所述溶铜罐的底部设有多个喷淋孔,所述进液管、所述转接管、所述伸缩管和所述喷头相连通。通过上述设计,可以提高溶铜罐内部各处溶铜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溶铜效率。

Description

喷淋溶铜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铜箔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淋溶铜装置。
背景技术
溶铜是电解铜箔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溶铜是把原料铜板或者铜线均布于溶铜罐中,与加入的硫酸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使原料铜板或铜线溶解为硫酸铜溶液。
当前溶铜工艺主要使用的有浸泡式和喷淋式两种,现有的喷淋式溶铜罐在进行喷淋时,由于越朝向盖板的边缘,喷淋液在盖板内部经过的路径越长,导致热量散失越多,与原料铜板或铜线反应的效果越差,从而使得溶铜罐内的溶铜效率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淋溶铜装置,可以提高溶铜罐内部各处溶铜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溶铜效率。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喷淋溶铜装置,所述喷淋溶铜装置包括溶铜罐、盖板和进液管,所述盖板盖合所述溶铜罐的开口,所述盖板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管通过所述进液口朝所述溶铜罐的内部通入溶铜液,所述盖板与所述溶铜罐翻转开合连接,所述喷淋溶铜装置还包括转接管、伸缩管、喷头、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所述转接管贯穿所述进液口,且所述转接管的外壁与所述盖板旋转配合连接,所述转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管旋转配合连接;所述伸缩管设置在所述溶铜罐内,与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溶铜罐内,与所述伸缩管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上,与所述转接管传动连接,控制所述转接管绕自身中轴线旋转;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上,与所述伸缩管传动连接,控制所述喷头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喷头朝向所述溶铜罐的底部设有多个喷淋孔,所述进液管、所述转接管、所述伸缩管和所述喷头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盖板为整板,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溶铜罐翻转开合连接,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中心。
可选的,所述转接管包括管体、正扣合部和内延部,所述正扣合部与所述管体的外壁连接,并环绕所述管体设置;所述盖板上设有反扣合部,所述反扣合部设置在所述进液口的内壁,所述正扣合部对应设置在所述反扣合部上,与所述反扣合部配合连接;所述管体朝向所述喷头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伸缩管远离所述喷头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管体和所述伸缩管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配合进行连接;
所述内延部与所述管体背离所述喷头的一端的内壁连接,且所述内延部环绕所述管体的中轴线设置;所述进液管朝向所述盖板的一端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内延部配合的外延部,所述外延部设置在所述内延部与所述喷头之间;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套设在所述管体上的第一齿轮,以及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分别与所述电机、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正扣合部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盖板平行,且所述第一底板为圆环形,所述第一底板的内环与所述管体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的外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喷头设置;所述反扣合部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底板平行,且所述第二底板为圆环形,所述第二底板的外环与所述进液口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的内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喷头设置;所述第一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并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贴;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并列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与所述第二底板相贴。
可选的,所述内延部与所述外延部都为圆环形,且所述内延部与所述外延部扣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盖板的翻转角度大于90度。
可选的,所述喷头的形状为螺旋状,所述伸缩管与所述喷头的中心连接,多个所述喷淋孔绕所述喷头的中心依次螺旋间隔设置。
可选的,多个所述喷淋孔处于同一平面,沿所述喷头的中心到边缘的方向,所述喷淋孔的孔径逐渐增大。
可选的,沿所述喷头的中心到边缘的方向,所述喷淋孔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可选的,所述喷淋溶铜装置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溶铜罐内,并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连接;所述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喷淋孔处是否有溶铜液流下,当检测到所述喷淋孔处有溶铜液流下时,控制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启动。
相对于目前在盖板上设置喷淋孔的喷淋式溶铜罐来说,本申请通过在溶铜罐内设置喷头,将喷淋孔做到喷头上,使得喷淋液在溶铜罐内部朝下喷淋出,缩短了喷淋液与空气的接触距离,减小了散热的流失,从而有利于提高溶铜效率;而且,通过转接管、伸缩管和第一动力机构,使得喷头可以在溶铜罐内部旋转,从而使得不同喷淋孔喷出的喷淋液可以被喷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带到铜料的各处位置,使得喷淋液与铜料均匀接触,从而提高溶铜的均匀性;另外,由于喷淋溶铜装置中的盖板采用上下翻转形式,且喷淋溶铜装置内还设有第二动力机构,第二动力机构可以调节喷头与盖板之间的间距,这样在打开盖板时缩短喷头与盖板之间的间距,在喷淋溶铜时增大喷头与盖板之间的间距,一来在打开盖板时,能够避免喷头过长导致与溶铜罐的侧壁出现卡位问题,影响盖板开合以及放料;二来还能够根据溶铜罐内部具体的加料情况做适应性调节,进一步缩短喷淋液在空气中的路径,提高溶铜效率。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淋溶铜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头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头的示意图。
其中,10、喷淋溶铜装置;100、溶铜罐;200、盖板;210、进液口;240、反扣合部;241、第二底板;242、第二侧板;300、进液管;310、外延部;400、转接管;410、管体;420、正扣合部;421、第一底板;422、第一侧板;430、内延部;500、伸缩管;600、喷头;610、喷淋孔;700、第一动力机构;710、电机;720、第一齿轮;730、齿轮组;800、第二动力机构;900、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淋溶铜装置,所述喷淋溶铜装置10包括溶铜罐100、盖板200和进液管300,所述盖板200盖合所述溶铜罐100的开口,所述盖板200上设有进液口210,所述进液口210贯穿所述盖板200,所述进液管300通过所述进液口210朝所述溶铜罐100的内部通入溶铜液。
所述盖板200与所述溶铜罐100翻转开合连接,即盖板200的一部分通过铰链或其他转动结构与溶铜罐100的顶部连接,使得盖板200可以上下翻转,实现开合,而不需要在投料时将整个盖板200从溶铜罐100上移走。
所述喷淋溶铜装置10还包括转接管400、伸缩管500、喷头600、第一动力机构700和第二动力机构800,所述转接管400贯穿所述进液口210,且所述转接管400的外壁与所述盖板200旋转配合连接,即所述转接管400可以在所述进液口210内旋转;其中,所述转接管400可以两端突出于盖板200,也可以一端突出盖板200,还可以不突出盖板200,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所述转接管400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管300旋转配合连接,即转接管400和进液管300连接后,转接管400可以沿自身中轴线旋转,而进液管300在转接管400旋转的同时不会被带着旋转。
所述伸缩管500设置在所述溶铜罐100内,与所述转接管4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即转接管400在旋转时,伸缩管500同步旋转。所述喷头600设置在所述溶铜罐100内,与所述伸缩管500远离所述盖板20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机构700设置在所述盖板200上,与所述转接管400传动连接,控制所述转接管400绕自身中轴线旋转;所述第二动力机构800设置在所述盖板200上,与所述伸缩管500传动连接,控制伸缩管500的长度,进而控制所述喷头600与所述盖板200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喷头600朝向所述溶铜罐100的底部设有多个喷淋孔610,所述进液管300、所述转接管400、所述伸缩管500和所述喷头600相连通,溶铜液经过进液管300、转接管400、伸缩管500和喷头600后,从喷淋孔610喷出,落在溶铜罐100内的铜料上。其中,本申请中的铜料可以是铜块、铜线或铜粒,在此不做限定。
相对于目前在盖板200上设置喷淋孔610的喷淋式溶铜罐100来说,本申请通过在溶铜罐100内设置喷头600,将喷淋孔610做到喷头600上,使得喷淋液在溶铜罐100内部朝下喷淋出,而不是从溶铜罐100顶部的盖板200中朝下喷淋出,这样缩短了喷淋液与空气的接触距离,减小了散热的流失,从而有利于提高溶铜效率。
而且,通过转接管400、伸缩管500和第一动力机构700,使得喷头600可以在溶铜罐100内部旋转,从而使得不同喷淋孔610喷出的喷淋液可以被喷头600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带到铜料的各处位置,使得喷淋液与铜料均匀接触,避免喷淋孔610只对应各自的固定区域,导致由于不同位置的喷淋孔610喷淋出的溶液温度不同而使得溶铜效果不一样,因此上述设计能够提高溶铜的均匀性。
另外,由于喷淋溶铜装置10中的盖板200采用上下翻转的形式,且喷淋溶铜装置10内还设有第二动力机构800,第二动力机构800可以调节喷头600与盖板200之间的间距,通过这样设计,在打开盖板200时缩短喷头600与盖板200之间的间距,在喷淋溶铜时增大喷头600与盖板200之间的间距,使得喷头600靠近铜料,这样一来在打开盖板200时,能够避免喷头600过长导致与溶铜罐100的侧壁出现卡位问题,影响盖板200开合以及放料;二来还能够根据溶铜罐100内部具体的加料情况做适应性调节,进一步缩短喷淋液在空气中的路径,提高溶铜效率。
在所述喷淋溶铜装置10中,对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700和所述第二动力机构800的控制,可以通过手动自动,也可以采用自动控制。具体的,当采用手动控制时,在喷淋溶铜装置10外设置操作台,操作员通过操作台控制第一动力机构700和所述第二动力机构800分别什么时候启动。
当采用自动控制时,则在述喷淋溶铜装置10上设置至少一个感应器900,该感应器900设置在所述溶铜罐100内,并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700连接;所述感应器900可采用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喷淋孔610处是否有溶铜液流下,当检测到所述喷淋孔610处有溶铜液流下时,控制所述第一动力机构700启动。还可以进一步增设其他的感应结构,设置在盖板200的开合处,可采用压力感测器,用于检测盖板200是否开启,当检测到盖板200打开时,通过第二动力机构800控制喷头600上升;当检测到盖板200关上时,通过第二动力机构800控制喷头600下降,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盖板200采用整板形式,在需要加料时,将整个盖板200翻开,此时进液口210设置在盖板200的中心,进液口210、转接管400、伸缩管500和喷头600的中心都在同一竖直线上,保证转接管400、伸缩管500和喷头600在转动时不会偏转。
进一步的,盖板200的翻转角度大于90度,甚至是翻转270度,这样当盖板200打开后,喷头600和伸缩管500都不会影响物料放入,还能方便调整、清洗喷头600和伸缩管500。
具体的,对于实现调控喷头600与盖板200间距的设计,伸缩管500采用一般的电动伸缩管即可,通过第二动力机构800控制。而对于实现转接管400与伸缩管500的连接、进液管300与转接管400之间的连接,需要满足:转接管400与伸缩管500同步旋转,转接管400旋转时进液管300固定不动。
如图2所示,所述转接管400包括管体410、正扣合部420和内延部430,所述正扣合部420与所述管体410的外壁连接,并环绕所述管体410设置;所述盖板200上设有反扣合部240,所述反扣合部240设置在所述进液口210的内壁,所述正扣合部420对应设置在所述反扣合部240上,与所述反扣合部240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动力机构700包括电机710、套设在所述管体410上的第一齿轮720,以及齿轮组730,所述齿轮组730分别与所述电机710、第一齿轮720传动连接;齿轮组730最少由一个齿轮构成,具体数量不做限定,只要满足电机710对第一齿轮720的传动即可。
作为所述正扣合部420和所述反扣合部240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正扣合部420的截面为倒L形,具体包括第一底板421和第一侧板422,所述第一底板421与所述盖板200平行,且所述第一底板421为圆环形,所述第一底板421的内环与所述管体410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一侧板4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421的外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侧板422的另一端朝下。
对应的,所述反扣合部240为L形,具体包括第二底板241和第二侧板242,所述第二底板241与所述第一底板421平行,且所述第二底板241为圆环形,所述第二底板241的外环与所述进液口210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241的内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42的另一端朝上。
管体410安装后,正扣合部420上的第一底板421与反扣合部240上的第二侧板242贴合,正扣合部420上的第一侧板422与反扣合部240上的第二底板241贴合;由于第一侧板422和第二侧板242都是环形,正扣合部420可在反扣合部240内旋转,因此,转接管400在受到反扣合部240支撑的同时,还能够自行旋转。
所述内延部430与所述管体410背离所述喷头600的一端的内壁连接,且所述内延部430环绕所述管体410的中轴线设置;所述进液管300朝向所述盖板200的一端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内延部430配合的外延部310,所述外延部310设置在所述内延部430与所述喷头600之间。
作为内延部430和外延部310配合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延部430和外延部310的其中一者设计为环形的卡扣,另一这设计为环形的卡槽,内延部430和外延部310扣合固定,且两者固定后,转接管400能够在水平方向旋转,还不会影响进液管300,避免进液管300与水泵之间松动。
作为内延部430和外延部310配合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延部430由多个处于同一平面的叶片环绕管体410的中轴线设置,所述外延部310同样由多个处于同一平面的叶片环绕管体410的中轴线设置,且正扣合部420中的两个叶片之间的间隙与反扣合部240中的一个叶片对应。在安装时,将进液管300的上外延部310的叶片对准转接管400的内延部430上的叶片间隙插入即可,在进液管300没有受到向外的拉力时,进液管300也不会与转接管400脱落;而且在转接管400转动时,内延部430上的叶片会一直与外延部310上的叶片抵接,从而不会在工作种发生脱落问题。
作为转接管400与伸缩管500的连接方式,所述管体410朝向所述喷头600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伸缩管500远离所述喷头600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管体410和所述伸缩管500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配合进行连接。当然还可以采用卡接、螺钉、焊接等方式固定死,避免转接管400与伸缩管500发生相对转动。
对于所述喷头600,所述喷头600的形状为螺旋状,所述伸缩管500与所述喷头600的中心连接,多个所述喷淋孔610绕所述喷头600的中心依次螺旋间隔设置。随着喷头600的旋转,喷淋液随着离心力朝外落下,落在铜料上形成多层次的环形圈,且每一个喷淋孔610喷出的溶铜液不会只停留在某一处铜料,能够随着喷头600的旋转而喷淋到其他各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溶铜的均匀性。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喷头600处于同一高度上,此时喷头600上的所述喷淋孔都处于同一平面,而且沿所述喷头600的中心到边缘的方向,所述喷淋孔610的孔径逐渐增大。孔径越大会使得喷淋液的流量越大,采用这样的设计会使得从喷头600的中心到边缘,喷淋液的流量逐渐增大,能够补偿喷淋液靠近边缘由于在喷头600内部流动路径增加而损失的热量,从而使得从喷头600中心区域落下的喷淋液,以及从喷头600边缘区域落下的喷淋液,对铜料造成相近的效果,进而提高溶铜均匀性,提高溶铜效率。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喷头600的高度呈金字塔排布,此时喷头600的中心最高,边缘最低;对应的,沿所述喷头600的中心到边缘的方向,所述喷淋孔610与所述盖板200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通过这样设计,减小边缘处喷淋液在空气中经过的路径,减小热量损耗,从而提高各处溶铜均匀性。
另外,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实施方式,但是申请档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实施方式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喷淋溶铜装置,包括溶铜罐、盖板和进液管,所述盖板盖合所述溶铜罐的开口,所述盖板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管通过所述进液口朝所述溶铜罐的内部通入溶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溶铜罐翻转开合连接,所述喷淋溶铜装置还包括:
转接管,贯穿所述进液口,且所述转接管的外壁与所述盖板旋转配合连接,所述转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管旋转配合连接;
伸缩管,设置在所述溶铜罐内,与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喷头,设置在所述溶铜罐内,与所述伸缩管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连接;
第一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上,与所述转接管传动连接,控制所述转接管绕自身中轴线旋转;以及
第二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上,与所述伸缩管传动连接,控制所述喷头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距;
其中,所述喷头朝向所述溶铜罐的底部设有多个喷淋孔,所述进液管、所述转接管、所述伸缩管和所述喷头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整板,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溶铜罐翻转开合连接,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中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包括管体、正扣合部和内延部,所述正扣合部与所述管体的外壁连接,并环绕所述管体设置;所述盖板上设有反扣合部,所述反扣合部设置在所述进液口的内壁,所述正扣合部对应设置在所述反扣合部上,与所述反扣合部配合连接;
所述管体朝向所述喷头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伸缩管远离所述喷头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管体和所述伸缩管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配合进行连接;
所述内延部与所述管体背离所述喷头的一端的内壁连接,且所述内延部环绕所述管体的中轴线设置;所述进液管朝向所述盖板的一端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内延部配合的外延部,所述外延部设置在所述内延部与所述喷头之间;
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套设在所述管体上的第一齿轮,以及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分别与所述电机、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扣合部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盖板平行,且所述第一底板为圆环形,所述第一底板的内环与所述管体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的外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喷头设置;
所述反扣合部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底板平行,且所述第二底板为圆环形,所述第二底板的外环与所述进液口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的内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喷头设置;
所述第一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并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贴;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并列贴合设置,且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与所述第二底板相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延部与所述外延部都为圆环形,且所述内延部与所述外延部扣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翻转角度大于9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形状为螺旋状,所述伸缩管与所述喷头的中心连接,多个所述喷淋孔绕所述喷头的中心依次螺旋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喷淋孔处于同一平面,沿所述喷头的中心到边缘的方向,所述喷淋孔的孔径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喷头的中心到边缘的方向,所述喷淋孔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溶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溶铜装置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溶铜罐内,并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连接;
所述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喷淋孔处是否有溶铜液流下,当检测到所述喷淋孔处有溶铜液流下时,控制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启动。
CN202320377535.5U 2023-02-27 2023-02-27 喷淋溶铜装置 Active CN219631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7535.5U CN219631282U (zh) 2023-02-27 2023-02-27 喷淋溶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7535.5U CN219631282U (zh) 2023-02-27 2023-02-27 喷淋溶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1282U true CN219631282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6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7535.5U Active CN219631282U (zh) 2023-02-27 2023-02-27 喷淋溶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1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31282U (zh) 喷淋溶铜装置
CN112481673A (zh) 一种精细化电镀清洗及烘干装置
CN208600299U (zh) 一种农用车配件加工用清洗设备
CN212476960U (zh) 一种羽毛清洗设备
CN114749291B (zh) 一种适用于任意角度喷射的雾化装置
CN218133893U (zh) 一种罐体清洗系统
CN215241735U (zh) 陶瓷加工用陶瓷原料练泥机
CN217459364U (zh) 一种啤酒糖化生产过程蒸汽控制装置
CN214553473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防火涂料生产用反应釜
CN216880901U (zh) 一种自转式喷头及制备麦角硫因的混合储液罐
CN213824740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用高效清洗设备
CN215542052U (zh) 一种用于产品喷粉的吊挂机架
CN211026302U (zh) 一种聚酯树脂反应釜用升降装置
CN118162420B (zh) 模具干冰清洗设备
CN208288564U (zh) 微孔反应板清洗机
CN215933646U (zh) 一种智能蚀刻喷液装置
CN207087093U (zh) 喷口角度可调的喷流装置
CN216500080U (zh) 一种用于卧螺离心机全罩壳覆盖自清洗的装置
CN214736115U (zh) 一种电解铜箔生箔机自动喷酸清洗装置
CN220405593U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理功能的反应釜
CN215997954U (zh) 一种熔化炉的高效清洗设备
CN213701114U (zh) 一种水性反应釜清洁设备
CN211665201U (zh) 一种汽车零配件表面镀铬装置
CN211706779U (zh) 一种己内酰胺开环聚合装置
CN220657423U (zh) 一种造粒喷头辅助装置及高塔造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