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6790U - 箱体、箱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箱体、箱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6790U
CN219626790U CN202223603106.XU CN202223603106U CN219626790U CN 219626790 U CN219626790 U CN 219626790U CN 202223603106 U CN202223603106 U CN 202223603106U CN 219626790 U CN219626790 U CN 219626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wall
mounting
case
moun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31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卫刚
罗文超
王志
张康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31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6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6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6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箱体、箱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箱体包括箱本体和挂载结构;箱本体具有相对布置的开口和端壁;挂载结构设置于端壁,沿端壁的厚度方向观察,挂载结构与端壁重叠,挂载结构用于连接箱本体和设备。挂载结构设置于箱体的端壁,能够减少挂载结构延伸至箱本体的侧向的部分的尺寸或者避免挂载结构延伸至箱本体的侧向,从而减少挂载结构占用箱本体的侧向上的外部空间或者避免挂载结构占用箱本体侧向上的外部空间,则可以通过增大箱本体的内部空间沿其侧向的尺寸,将原本被挂载结构在箱本体的侧向上占用的空间用于容纳电池单体,从而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的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

Description

箱体、箱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箱体、箱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使用较多的电池一般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和存储时间长等优点。
电池一般包括箱体和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容纳于箱体内。箱体的体积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但是箱体的体积太大,会严重制约电池的成组效率,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成组效率成为电池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箱体、箱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以提高电池的成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箱体,包括箱本体和挂载结构;所述箱本体具有相对布置的开口和端壁;所述挂载结构设置于所述端壁,沿所述端壁的厚度方向观察,所述挂载结构与所述端壁重叠,所述挂载结构用于连接所述箱本体和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结构设置于箱体的端壁,能够减少挂载结构延伸至箱本体的侧向的部分的尺寸或者避免挂载结构延伸至箱本体的侧向,从而减少挂载结构占用箱本体的侧向上的外部空间或者避免挂载结构占用箱本体侧向上的外部空间,则可以通过增大箱本体的内部空间沿其侧向的尺寸,将原本被挂载结构在箱本体的侧向上占用的空间用于容纳电池单体,从而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的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结构包括挂载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件为设置于端壁上的挂载孔,有利于简化箱体的结构和减轻箱体的重量。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孔设置有内螺纹。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孔设置有内螺纹,则设备可以与挂载孔螺纹配合,从而实现箱本体与设备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方便,稳定性较好。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孔为盲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孔为盲孔,意味着挂载孔不会贯穿端壁,降低挂载孔的设置对端壁的结构强度的影响,还可以不需要在挂载孔处进行密封处理,降低箱体的制造难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安装于所述端壁的挂载件,所述挂载结构设置于所述挂载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结构设置于安装在端壁的挂载件,可以通过挂载件实现箱本体和设备连接,使得箱本体和设备连接更加方便。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件与所述端壁焊接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件与端壁焊接,不仅连接方式方便,还能使得挂载件和端壁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好,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件与所述端壁之间形成有第一焊缝,所述第一焊缝位于所述端壁的外侧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焊缝位于端壁的外侧面,可以在端壁的外侧焊接端壁和挂载件,使得端壁和挂载件之间的焊接更加方便。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件与所述端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焊缝,所述第二焊缝位于所述端壁的内侧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件和端壁在端壁的内侧焊接形成有第二焊缝,挂载件和端壁在端壁的外侧焊接形成有第二焊缝,则端壁和挂载件之间具有两个焊接位置,进一步提高端壁和挂载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件的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端壁。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件的至少部分嵌设于端壁,使得在端壁的厚度方向上,挂载件和端壁共用空间,减小或者避免挂载件占用箱本体外部空间,从而能够减小箱体的整体结构尺寸,且挂载件的至少部分嵌设于端壁,能够增大挂载件与端壁的结合面积,提高端壁和挂载件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件的一端与所述端壁的外表面平齐;和/或,所述挂载件的一端凸出所述端壁的外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若挂载件的一端与端壁的外表面平齐,避免挂载件超出端壁的外表面占用端壁外侧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减小箱体的体积。若挂载件的一端凸出端壁的外表面,便于挂载件与设备配合实现箱本体和设备连接。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还包括分隔梁,所述分隔梁位于所述箱本体内并设置于所述端壁,沿所述端壁的厚度方向观察,所述挂载结构与所述分隔梁重叠。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箱本体内设置分隔梁,并将分隔梁设置于端壁,端壁的厚度方向观察,挂载结构与分隔梁重叠,分隔梁能够增强端壁挂载结构对应的区域的结构强度,降低因端壁过载损坏的风险。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端壁的挂载件,所述挂载件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端壁,另一部分连接于所述分隔梁。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件的一部分嵌设于端壁,另一部分连接于分隔梁,则端壁与挂载件共用空间,减小或者避免挂载件占用箱本体外部空间,从而能够减小箱体的整体结构尺寸,且挂载件的连接于端壁和分隔梁,当挂载件将箱本体连接于设备时,端壁和分隔梁可以共同承担箱本体及其内部结构的重量,降低端壁疲劳损坏的风险。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件与所述分隔梁焊接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件与分隔梁焊接,不仅连接方式方便,还能使得挂载件和分隔梁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好,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件与所述分隔梁之间形成有第三焊缝,所述第三焊缝位于所述分隔梁背离所述端壁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件与分隔梁焊接形成的第三焊缝位于分隔梁背离端壁的一侧,则挂载件和分隔梁焊接可以在分隔梁背离端壁的一侧进行,使得挂载件和分隔梁的焊接更为方便。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件为套筒,所述套筒具有内螺纹。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件为套筒并在套筒内设有内螺纹,挂载件与设备螺纹配合以实现将箱体挂载于用电设备,挂载方式简单、方便且稳定性好。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壁的外侧设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用于对所述端壁形成缓冲和/或保温。
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护结构的设置能够提高端壁的抗冲击能力和/或有利于维持箱体内部环境温度基本恒定。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结构凸出所述防护结构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结构凸出防护结构设置,便于挂载结构和设备配合,降低挂载结构和设备的连接位置与防护结构干涉的风险。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壁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流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端壁的内部形成的流道能够容纳换热介质,则端壁能够起到调节箱本体内部结构的温度作用,可以不用在箱本体内部设置热管理部件,从而提高具备该箱体的电池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的电池的能量密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端壁的厚度方向观察,所述挂载件与所述流道不重叠。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件与流道不重叠,挂载件和流道部不会相互干涉,能够避免流道内的换热介质降低挂载件的使用寿命,也能避免挂载件影响流道内的换热介质的流动而降低换热效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壁设有供所述换热介质流入所述流道的进口和供所述流道内的换热介质流出的出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端壁设有换热介质进口和出口,使得换热介质能够在流道内流动,能够更快的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壁设有多个所述出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端壁设有多个出口,有利于换热介质快速排出流道,在换热介质为冷却介质时,能够快速带走箱体内部的热量,从而快速降低箱体内部的温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多个所述挂载结构,多个所述挂载结构间隔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箱体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挂载结构箱本体和设备之间可以形成有多个挂载位置,不仅能够使得箱本体和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还能减小每个挂载位置承受的载荷。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本体还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围设于所述端壁的外周,沿第一方向,所述侧壁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所述挂载件不超出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件结构不超出第一侧壁的外侧面,则沿第一方向,挂载件不会延伸至箱本体的侧向,挂载件不会占用箱本体在第一侧壁的外侧的空间,则可以通过增大箱本体内部空间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将原本被挂载件在箱本体沿第一方向上占用的空间用于容纳电池单体,从而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的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第一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端壁的一端,所述第一法兰部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侧壁的内侧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相对于第一法兰部全部凸出于侧壁的外侧面的情况,第一法兰部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侧壁的内侧面,则箱本体和第一法兰部共用一部分空间,能够减小第一法兰部占用箱本体的侧向上的外部空间,则可以通过增大箱本体的内部空间沿其侧向的尺寸,将原本被挂载件在箱本体的侧向上占用的空间用于容纳电池单体,从而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的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本体还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围设于所述端壁的外周,所述侧壁设有吊装结构,所述吊装结构用于与吊具配合以移动所述箱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吊装结构的设置便于箱体的组装、转移。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装结构包括第一吊装孔,所述第一吊装孔用于与所述吊具配合,以将所述吊具与所述箱本体锁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吊装结构包括第一吊装孔,通过第一吊装孔和吊具配合,以将吊具和箱本体锁定,便于箱体与吊具配合移动箱体。相对于在侧壁上安装凸出于侧壁的外侧面的吊装件的情况,在侧壁上设置第一吊装孔,能够不占用箱体在其侧向上的外部空间,则可以通过增大箱本体的内部空间沿其侧向的尺寸,将原本被挂载件在箱本体的侧向上占用的空间用于容纳电池单体,从而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的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装结构包括第二吊装孔,所述第二吊装孔用于与所述吊具定位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吊装孔的设置能够在吊具与第一吊装孔配合之前将吊具与箱体保持在相对准确的位置,以使吊具能够准确的与第一吊装孔配合而实现吊具和箱本体锁定。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装结构包括两个第二吊装孔,两个所述第二吊装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吊装孔的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吊装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吊装孔,能够进一步将吊具和第一吊装孔定位准确,以便于吊具能够准确的在第一吊装孔处与箱本体锁定。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装孔为螺纹孔;和/或,所述第二吊装孔为腰型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若第一吊装孔为螺纹孔,吊具和第一吊装孔螺纹配合即能实现箱本体和吊具锁定,锁定方式简单、方便,能够提高吊装作业效率。若第二吊装孔为腰型孔,则吊具与第二吊装孔定位配合后,吊具在第二吊装孔内转动的风险较小,能够提高定位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设置有多个所述吊装结构,多个所述吊装结构间隔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侧壁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吊装结构,吊具可以与多个吊装结构配合,或者多个吊具与多个吊装结构配合,以移动箱体,能够提高吊装作业的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箱体组件,包括盖体和第一方面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箱体,所述盖体用于封盖所述开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挂载件占用箱本体的侧向上的外部空间较少或者不会占用箱本体侧向上的外部空间,则具备该箱体的箱体组件可以通过增大箱本体的内部空间沿其侧向的尺寸,将原本被挂载件在箱本体的侧向上占用的空间用于容纳电池单体,从而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组件的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和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组件,所述电池单体容纳于所述箱本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组件的内部空间能够容纳更多的电池单体,具备该箱体组件的电池能够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分解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组装后的箱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组件的分解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箱体从箱本体的开口侧观察的视图;
图8为图7中A1-A1向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箱体从箱本体的开口侧观察的视图;
图10为图9中A2-A2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箱体从箱本体的开口侧观察的视图;
图12为图11中A3-A3向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B1处的放大图;
图14为图12中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B2处的放大图;
图1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挂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箱体的结构视图;
图18为本申请再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箱体从箱本体的开口侧观察的视图;
图19为图18中A4-A4向的剖视图;
图20为图19中B3处的放大图;
图21为图19中的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B4处的放大图;
图23为图19中B5处的放大图;
图24为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中A5-A5向剖视图;
图26为图24中B6处的放大图;
图27为本申请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0-车辆;100-电池;10-电池单体;20-箱体组件;21-箱体;211-箱本体;2111-开口;2112-端壁;21121-端壁的外侧面;21122-端壁的内侧面;21123-端壁的外表面;21124-流道;21125-安装槽;2113-侧壁;21131-第一侧壁;21132-第二侧壁;21133-第三侧壁;2114-第一法兰部;2115-第二法兰部;2116-第三法兰部;212-挂载结构;2121-挂载孔;213-挂载件;21221-第一连接段;21222-第二连接段;21223-第一焊接锥面;21224-第二焊接锥面;2123-第一安装孔;21231-第一孔段;21232-第二孔段;21233-第一锥面;21234-第一圆柱面;21235-第二锥面;2124-第一焊缝;2125-第二焊缝;2126-分隔梁;21261-第二安装孔;21262-第三锥面;21263-第三圆柱面;21264-第三孔段;21265-第四孔段;2128-防护结构;2129-进口;2130-出口;2131-第一管;2132-第二管;2133-吊装结构;21331-第一吊装孔;21332-第二吊装孔;2134-第三焊缝;2135-阻挡部;22-盖体;23-密封件;200-控制器;300-马达;X-端壁的厚度方向;Y-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发明人发现,电池包括箱体组件和电池单体,箱体组件包括箱本体和挂载结构,用电设备和箱本体在箱本体的侧向上通过挂载结构配合,这使得挂载结构在箱本体的侧向上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使得箱本体不能沿其侧向增大其内部空间尺寸,严重制约了电池的成组效率。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提高电池的成组效率,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箱体,箱体的箱本体具有相对布置的开口和端壁,箱体的挂载结构安装于箱本体的端壁,沿端壁的厚度方向观察,挂载结构与端壁重叠。
挂载结构设置于箱体的端壁,能够减少挂载结构延伸至箱本体的侧向的部分的尺寸或者避免挂载结构延伸至箱本体的侧向,从而减少挂载结构占用箱本体的侧向上的外部空间或者避免挂载结构占用箱本体侧向上的外部空间,则可以通过增大箱本体的内部空间沿其侧向的尺寸,将原本被挂载结构在箱本体的侧向上占用的空间用于容纳电池单体,从而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的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其中,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为车辆1000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0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0,电池100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00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100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车辆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00和马达300,控制器200用来控制电池100为马达3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0不仅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驱动电源,代替或部分地代替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000提供驱动动力。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的分解图。电池100包括电池单体10和箱体组件20。箱体组件20用于为电池单体10提供容纳空间,箱体组件2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组件20可以包括箱体21和盖体22,箱体21和盖体22相互盖合,以使箱体21和盖体22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的容纳空间。箱体21可以为一端开口2111以形成容纳电池单体10的容纳腔的空心结构,盖体22可以为板状结构,盖体22盖合于箱体21的开口侧,以使箱体21与盖体22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箱体21和盖体22也可以是均为一侧开口2111以形成容纳电池单体10的容纳腔的空心结构,箱体21的开口侧盖合于盖体22的开口侧。当然,箱体21和盖体22形成的箱体组件20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图2、图3和图4示出了箱体21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盖体22为板状结构的情况。箱体21和盖体22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件23,箱体21、盖体22和密封件23共同形成容纳电池单体10的密闭空间。
在电池100中,电池单体10可以是多个,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10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10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组件20内;当然,电池100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10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形式,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组件20内。电池10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该电池100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10之间的电连接。
其中,每个电池单体10可以为二次电池100或一次电池100;还可以是锂硫电池100、钠离子电池100或镁离子电池100,但不局限于此。电池单体10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
如图5-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1包括箱本体211和挂载结构212;箱本体211具有相对布置的开口2111和端壁2112;挂载结构212设置于端壁2112,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观察,挂载结构212与端壁2112重叠,挂载结构212用于箱本体211和设备。
端壁2112可以为板状结构。端壁2112的形状可以为多种,比如端壁2112为矩形板、圆形板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箱本体211的开口2111和端壁2112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相对布置。箱本体211的开口2111可供电池单体10进入箱本体211形成的空间;或者箱本体211的开口2111可供电池单体10放置于端壁2112上,以使端壁2112能够支撑电池单体10。
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观察,挂载结构212与端壁2112重叠,可以理解为,挂载结构212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这样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的方向观察,端壁2112和挂载结构212共用至少一部分空间。
挂载结构212用于将箱本体211与设备连接,设备包括但是不限于用电设备、运输设备、储存设备等。挂载结构212可以是通孔、盲孔、螺纹孔、挂钩、滑轨、导轨、锁扣等结构。挂载结构212可以是端壁2112上直接形成的结构,与端壁2112一体成型。例如,挂载结构212是端壁2112上加工形成的螺纹孔,或挂载结构212是与端壁2112一体挤出成型的轨道;挂载结构212还可以是形成于与端壁2112连接的其他零件上的,例如挂载结构212为套筒、螺母、挂载梁等零件上的螺纹孔,或挂载结构212是导轨上的轨道。
具备该箱体21的电池100连接于用电设备上后,端壁2112可以相对电池单体10位于不同的方位,比如端壁2112可以位于电池单体10的下方并支撑电池单体10,这种情况下,端壁2112为箱本体211的底壁,承载电池单体10的至少部分重量;再比如,端壁2112也可以位于电池单体10的上方,这种情况下,端壁2112即为箱本体211的顶壁。
挂载结构212设置于箱体21的端壁2112,能够减少挂载结构212延伸至箱本体211的侧向的部分的尺寸或者避免挂载结构212延伸至箱本体211的侧向,从而减少挂载结构212占用箱本体211的侧向上的外部空间或者避免挂载结构212占用箱本体211侧向上的外部空间,则可以通过增大箱本体211的内部空间沿其侧向的尺寸,将原本被挂载结构212在箱本体211的侧向上占用的空间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从而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21的电池100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箱本体211的侧向是指垂直端壁的厚度方向X的方向中的任一方向。
挂载结构212的形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如图7-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结构212包括挂载孔2121。挂载孔2121直接设置于端壁2112,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挂载孔2121从端壁2112背离电池单体10的一侧向靠近电池单体10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挂载孔2121。挂载孔2121可以是圆孔、方孔、六棱孔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挂载孔21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在挂载孔2121为多个的实施例中,多个挂载孔2121间隔布置。
挂载结构212为设置于端壁2112上的挂载孔2121,有利于简化箱体21的结构和减轻箱体21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孔2121的孔壁面为光滑的平面或者曲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挂载孔2121可以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设置在挂载孔2121的孔壁面,以使挂载孔2121为螺纹孔。
挂载孔2121设置有内螺纹,则设备可以与挂载孔2121螺纹配合,从而实现箱本体211与设备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方便,稳定性较好。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孔2121为盲孔。
盲孔是连接表层和内层而不贯通整板的导通孔,即挂载孔2121未贯穿端壁2112,或者说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挂载孔2121未延伸至端壁2112面向电池单体10的一侧。
因此,挂载孔2121为盲孔,意味着挂载孔2121不会贯穿端壁2112,降低挂载孔2121的设置对端壁2112的结构强度的影响,还可以不需要在挂载孔2121处进行密封处理,降低箱体21的制造难度。
如图9、图10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挂载孔2121也可以为贯穿端壁2112的导通孔。
如图11-图13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1还包括安装于端壁2112的挂载件213,挂载结构212置于挂载件213上。
挂载件213与端壁2112可以是固定连接,比如粘接、焊接等。挂载件213与端壁2112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比如通过螺栓、螺钉等连接。设备与箱本体211通过挂载件213连接。挂载结构212通过挂载件213间接设置于端壁2112上。挂载件213可以是挂载梁、角件、加强板等结构件,挂载件213还可以是套筒、螺母、滑轨等标准工业件。挂载件213上可以通过加工形成通孔、螺纹孔、卡槽等挂载结构。挂载件213还可以是标注工业件上自带的连接结构,例如挂载件213为螺母时,挂载结构212为螺母上的螺纹孔。
箱本体211可以包括一个挂载件213,也可以包括多个挂载件213。在箱本体211包括多个挂载件213的实施例中,多个挂载件213间隔布置于端壁2112。
一个挂载件213上可以设置一个挂载结构212,也可以设置多个挂载结构2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件213与端壁2112焊接连接。
挂载件213与端壁2112可以通过激光焊接、超声焊接、电阻焊、气焊等方式实现焊接连接。
挂载件213与端壁2112焊接,不仅连接方式方便,还能使得挂载件213和端壁2112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好,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件213与端壁2112之间形成有第一焊缝2124,第一焊缝2124位于端壁的外侧面21121。
形成有第一焊缝2124的端壁的外侧面21121是指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端壁2112的与挂载件213重叠的区域最远离电池单体10的面。第一焊缝2124是挂载件213和端壁2112焊接形成的焊印。
第一焊缝2124的形式可以有多种,比如第一焊缝2124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焊印部,多个第一焊印部围绕挂载件213的外周间隔布置。这样在挂载件213的周向上的多个位置与端壁2112焊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再比如,第一焊缝2124为沿挂载件213的周向延伸且沿挂载件213的周向封闭的闭环结构,这样在挂载件213周向上的任意位置均与端壁2112焊接,不仅能够起到连接端壁2112和挂载件213的作用,还能起到密封作用,降低外部物质进入端壁2112和挂载件213之间的缝隙的风险。
第一焊缝2124位于端壁的外侧面21121,可以在端壁2112的外侧焊接端壁2112和挂载件213,使得端壁2112和挂载件213之间的焊接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件213可以直接连接于端壁的外侧面2112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端壁2112上还可以设置第一安装孔2123,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第一安装孔2123从端壁的外侧面21121向靠近电池单体10(图13中未示出)的方向凹陷,第一安装孔2123从端壁的外侧面21121向箱本体211的内部凹陷。挂载件213的至少部分插设于第一安装孔2123内,这样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挂载件213和端壁2112共用至少一部分空间,能够减小箱本体211和挂载件213形成的整体结构在端壁的厚度方向X的尺寸。
第一安装孔2123可以是圆孔、方孔、六棱孔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第一安装孔2123可以是未贯穿端壁2112沿其厚度方向两侧的盲孔。第一安装孔2123也可以是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贯穿端壁2112两侧的导通孔。在第一安装孔2123为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贯穿端壁2112两侧的导通孔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2123也可以是阶梯孔。图13、图14和图15中示出了第一安装孔2123为阶梯孔的情况。如图15所示,第一安装孔2123包括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连通的第一孔段21231和第二孔段21232,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第一孔段21231的投影位于第二孔段21232内,在第一孔段21231和第二孔段21232均为圆孔的情况下,第二孔段21232的孔径大于第一孔段21231的孔径。第二孔段21232相对第一孔段21231更靠近箱本体211的内部,或者说第二孔段21232相对第一孔段21231更靠近箱体21内的电池单体10(图13-图15中未示出)。挂载件213可以是与阶梯孔相匹配的阶梯结构。如图13所示,挂载件213包括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相连的第一连接段21221和第二连接段21222,第二连接段21222在垂直端壁的厚度方向X的平面内的投影的外轮廓围设于第一连接段21221在垂直端壁的厚度方向X的平面内的投影的外轮廓的外周。在第一连接段21221和第二连接段21222均为圆柱结构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段21222的外径大于第一连接段21221的外径。第一连接段21221的至少部分插设于第一孔段21231,第二连接段21222的至少部分插设于第二孔段21232,第二连接段21222连接第一连接端的端面与第一孔段21231和第二孔段21232连接位置的面相抵。
如图13、图15、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2123的孔壁面包括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相连的第一锥面21233和第一圆柱面21234,第一锥面21233的大端与端壁的外侧面21121相连,第一锥面21233的小端与第一圆柱面21234的一端相连。第一锥面21233和挂载件213的部分外周面相对,第一锥面21233和挂载件213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第一焊接空间,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第一焊缝212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焊接空间内,能够减小第一焊缝2124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凸出端壁的外侧面21121的尺寸或者避免第一焊缝2124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凸出端壁的外侧面21121。如图13、图15、图16所示,挂载件213的外周面与第一锥面21233相对的部分也可以是第一焊接锥面21223,第一焊接锥面21223的大端背离电池单体10设置,这样第一锥面21233和挂载件213的外周面(第一焊接锥面21223)之间形成V形的第一焊接空间。第一锥面21233为第一孔段21231的孔壁面的一部分,第一焊接锥面21223为挂载件213的第一连接段21221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一锥面21233可以是圆锥面,也可以是棱锥面,第一焊接锥面21223可以是圆锥面,也可以是棱锥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件213与端壁2112之间形成有第二焊缝2125,第二焊缝2125位于端壁的内侧面21122。
形成有第二焊缝2125的端壁的内侧面21122是指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端壁2112的与挂载件213重叠的区域的最靠近电池单体10的面。
第二焊缝2125是挂载件213和端壁2112焊接形成的焊印。
第二焊缝2125的形式可以有多种,比如第二焊缝2125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焊印部,多个第二焊印部围绕挂载件213的外周间隔布置。这样在挂载件213的周向上的多个位置与端壁2112焊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再比如,第二焊缝2125为沿挂载件213的周向延伸且沿挂载件213的周向封闭的闭环结构,这样在挂载件213周向上的任意位置均与端壁2112焊接,不仅能够起到连接端壁2112和挂载件213的作用,还能起到密封作用,降低外部物质进入端壁2112和挂载件213之间的缝隙和箱体21漏液的风险。
请继续参照图13-图15,在第一安装孔2123为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贯穿端壁2112两侧的导通孔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2123的孔壁面包括第二锥面21235,第二锥面21235的大端与端壁的内侧面21122相连,第二锥面21235的小端靠近第一圆柱面21234的一端设置。第二锥面21235和挂载件213的部分外周面相对,第二锥面21235和挂载件213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第二焊接空间,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第二焊缝2125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焊接空间内,能够减小第二焊缝2125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凸出端壁的内侧面21122的尺寸或者避免第二焊缝2125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凸出端壁的内侧面21122。
如图13、图15、图16所示,挂载件213的外周面与第二锥面21235相对的部分也可以是第二焊接锥面21224,第二焊接锥面21224的大端靠近电池单体10设置,这样第二锥面21235和挂载件213的外周面(第二焊接锥面21224)之间形成V形的第二焊接空间。如图13、图15、图16所示,第二锥面21235为第二孔段21232的孔壁面的一部分,第二焊接锥面21224为挂载件213的第二连接段21222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二锥面21235可以是圆锥面,也可以是棱锥面,第二焊接锥面21224可以是圆锥面,也可以是棱锥面。
挂载件213和端壁2112在端壁2112的内侧焊接形成有第二焊缝2125,挂载件213和端壁2112在端壁2112的外侧焊接形成有第二焊缝2125,则端壁2112和挂载件213之间具有两个焊接位置,进一步提高端壁2112和挂载件213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第一焊缝2124和第二焊缝2125均为沿挂载件213的周向封闭的闭环结构的实施例中,则端壁2112和挂载件213之间形成两层焊接密封,提高端壁2112和挂载件213之间的密封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件213的至少部分嵌设于端壁2112。
挂载件213处于嵌设于端壁2112的状态时,挂载件213的至少部分位于端壁2112的内部,沿垂直端壁的厚度方向X观察,端壁2112和挂载件213的至少部分重叠。具体而言,可以在端壁2112上开设第一安装孔2123,挂载件213插设于第一安装孔2123内,从而实现挂载件213至少部分嵌设于端壁2112内。根据第一安装孔2123的深度和端壁2112的厚度不同,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挂载件213嵌入端壁2112的深度可以不同。
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挂载件213可以仅一部分嵌入,另一部分超出端壁的外侧面21121。或者,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挂载件213可以仅一部分嵌入,另一部分超出端壁的内侧面21122。或者,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挂载件213可以仅一部分嵌入,一部分超出端壁的外侧面21121,另一部分超出端壁的内侧面21122。当然,挂载件213也可以完全嵌入端壁2112内。
挂载件213的至少部分嵌设于端壁2112,使得在端壁的厚度方向X上,挂载件213和端壁2112共用空间,减小或者避免挂载件213占用箱本体211外部空间,从而能够减小箱体21的整体结构尺寸,且挂载件213的至少部分嵌设于端壁2112,能够增大挂载件213与端壁2112的结合面积,提高端壁2112和挂载件213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件213的一端与端壁的外表面21123平齐;和/或,挂载件213的一端凸出端壁的外表面21123。
端壁的外表面21123是指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端壁2112最远离箱本体211的内部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壁的外侧面21121和端壁的外表面21123可以是同一个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端壁的外侧面21121和端壁的外表面21123也可以是不同的面。
挂载件213背离箱本体211的内部的一端可以与端壁的外表面21123平齐或者凸出端壁的外表面21123。
在挂载结构212包括多个挂载件213的实施例中,所有的挂载件213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面向箱本体211的外侧的一端可以共面,有利于所有的挂载件213和设备配合。
若挂载件213的一端与端壁的外表面21123平齐,避免挂载件213超出端壁的外表面21123占用端壁2112外侧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减小箱体21的体积。若挂载件213的一端凸出端壁的外表面21123,便于挂载件213与设备配合实现箱本体211和设备连接。
如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1还包括分隔梁2126,分隔梁2126位于箱本体211内并设置于端壁2112,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观察,挂载结构212与分隔梁2126重叠。
分隔梁2126设置于箱本体211内,分隔梁2126能够将箱本体21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子空间,每个子空间可以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电池模块。
分隔梁2126可以是固定于端壁2112,比如分隔梁2126焊接连接于端壁2112的内表面。分隔梁2126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于端壁2112,比如分隔梁2126通过螺栓、螺钉等连接于端壁2112。挂载件213可以连接于分隔梁2126,挂载件213也可以不连接于分隔梁2126。
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观察,挂载结构212与分隔梁2126重叠,可以理解为,挂载结构212在垂直端壁的厚度方向X的平面内的投影和分隔梁2126在垂直端壁的厚度方向X的平面内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箱本体211内设置分隔梁2126,并将分隔梁2126设置于端壁2112,端壁的厚度方向X观察,挂载结构212与分隔梁2126重叠,分隔梁2126能够增强端壁2112挂载结构212对应的区域的结构强度,降低因端壁2112过载损坏的风险。
如图18、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结构212包括安装于端壁2112的挂载件213,挂载件213的一部分嵌设于端壁2112,另一部分连接于分隔梁2126。
端壁2112上的第一安装孔2123为贯穿端壁的厚度方向X两侧的导通孔,挂载件213穿设于第一安装孔2123内,以使挂载件213穿过端壁2112并与分隔梁2126连接。挂载件213与分隔梁2126可以是固定连接,比如粘接、焊接等。挂载件213与分隔梁2126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比如通过螺栓、螺钉等连接。
挂载件213的一部分嵌设于端壁2112,另一部分连接于分隔梁2126,则端壁2112与挂载件213共用空间,减小或者避免挂载件213占用箱本体211外部空间,从而能够减小箱体21的整体结构尺寸,且挂载件213的连接于端壁2112和分隔梁2126,当挂载件213将箱本体211连接于设备时,端壁2112和分隔梁2126可以共同承担箱本体211及其内部结构的重量,降低端壁2112疲劳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件213与分隔梁2126焊接连接。
挂载件213与分隔梁2126的焊接方式可以参照挂载件213和端壁2112的焊接方式,比如挂载件213与分隔梁2126可以通过激光焊接、超声焊接、电阻焊、气焊等方式实现焊接连接。
挂载件213与分隔梁2126焊接,不仅连接方式方便,还能使得挂载件213和分隔梁2126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好,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如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件213与分隔梁2126之间形成有第三焊缝2134,第三焊缝2134位于分隔梁2126背离端壁2112的一侧。
第三焊缝2134是挂载件213和分隔梁2126焊接形成的焊印。
第三焊缝2134的形式可以有多种,比如第三焊缝2134可以包括多个第三焊印部,多个第三焊印部围绕挂载件213的外周间隔布置。这样在挂载件213的周向上的多个位置与分隔梁2126焊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再比如,第三焊缝2134为沿挂载件213的周向延伸且沿挂载件213的周向封闭的闭环结构,这样在挂载件213周向上的任意位置均与分隔梁2126焊接,不仅能够起到连接分隔梁2126和挂载件213的作用,还能起到密封作用,降低杂质进入分隔梁2126和挂载件213之间的缝隙的风险。
如图21、图22所示,分隔梁2126设有第二安装孔21261,分隔梁2126的一部分插设于第二安装孔21261内。第二安装孔21261也可以是贯穿分隔梁2126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的两侧的导通孔。挂载件213插入第二安装孔21261内。第二安装孔21261的孔壁面包括第三锥面21262和第三圆柱面21263,第三锥面21262的大端与分隔梁2126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背离端壁2112的表面相连,第三锥面21262的小端连接于第三圆柱面21263的一端。第三锥面21262和挂载件213的部分外周面相对,第三锥面21262和挂载件213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第三焊接空间,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第三焊缝213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焊接空间内,能够减小第三焊缝2134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凸出分隔梁2126的背离端壁2112的表面的尺寸或者避免第三焊缝2134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凸出分隔梁2126的表面。挂载件213的外周面和第三锥面21262相对的部分也可以是第三焊接锥面,第三焊接锥面的大端靠近电池单体10设置,以使第三锥面21262和第三焊接锥面之间形成V形的第三焊接空间。第三锥面21262可以是圆锥面,也可以是棱锥面,第三焊接锥面可以是圆锥面,也可以是棱锥面。
挂载件213与分隔梁2126焊接形成的第三焊缝2134位于分隔梁2126背离端壁2112的一侧,则挂载件213和分隔梁2126焊接可以在分隔梁2126背离端壁2112的一侧进行,使得挂载件213和分隔梁2126的焊接更为方便。
第二安装孔21261可以是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未贯穿分隔梁2126背离端壁2112的一侧的盲孔。
在端壁2112和挂载件213之间焊接形成有第二焊缝2125的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21261还可以是阶梯孔,第二安装孔21261包括第三孔段21264和第四孔段21265,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第四孔段21265的投影位于第三孔段21264内,在第四孔段21265和第三孔段21264均为圆孔的情况下,第三孔段21264的孔径大于第四孔段21265的孔径。第三孔段21264相对第四孔段21265更靠近端壁2112。分隔梁2126安装于箱本体211内后,第二焊缝2125容纳于第三孔段21264内,避免分隔梁2126和第二焊缝2125干涉。
挂载件213的结构可以有多种,比如,挂载件213可以是挂钩、挂扣等。再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件213为套筒,套筒具有内螺纹。
挂载件213的壁部和端壁2112焊接。挂载件213为套筒并在套筒内设有内螺纹,挂载件213与设备螺纹配合以实现将箱体21挂载于用电设备,挂载方式简单、方便且稳定性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挂载结构212也可以是设置于挂载件213上的其他结构,比如,挂载结构212为设置于挂载件213外表面的外螺纹,以使挂载件213为螺杆;再比如,挂载结构212为设置于挂载件213上的挂钩。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壁2112的外侧设有防护结构2128,防护结构2128用于对端壁2112形成缓冲和/或保温。
防护结构2128可以是缓冲件,如橡胶垫、泡棉等。防护结构2128也可以是保温板,如岩棉板、挤塑板等。防护结构2128也可以是既包括缓冲件也包括保温板。防护结构2128可以通过粘接、焊接、螺钉、螺栓连接等方式设置于端壁2112的外侧结构,也可以是通过涂覆方式形成于端壁2112的外侧的涂层,如纳米保温涂料、辐射隔热涂料、阻隔性隔热保温涂料等。防护结构2128的材质也可以是既具有保温功能也具备缓冲功能的材质。防护结构2128也可以是既包括缓冲件,也包括保温板的复合结构。
防护结构2128的设置能够提高端壁2112的抗冲击能力和/或有利于维持箱体21内部环境温度基本恒定。
防护结构2128可以设置于端壁的外表面21123。如图23所示,也可以在端壁的外表面21123上开设有安装槽21125,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安装槽21125从端壁的外表面21123向箱体21内部凹陷。防护结构2128设置于安装槽21125内,并连接于安装槽21125的槽底面,安装槽21125的槽底面是指安装槽21125的垂直端壁的厚度方向X的面。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安装槽21125凹陷的深度可以大于或者小于或者等于防护结构2128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的尺寸。图23中示出了安装槽21125的凹陷深度大于防护结构2128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的尺寸的情况,以避免防护结构2128延伸出安装槽21125而影响挂载结构212和设备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结构212凸出防护结构2128设置。
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挂载结构212凸出于防护结构2128背离端壁2112表面。在挂载结构212直接设置于端壁2112的实施例中,挂载孔2121设置于端壁的外表面21123,防护结构2128设置于安装槽21125内,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防护结构2128的尺寸小于安装槽21125的深度,以使设有挂载孔2121的端壁的外表面21123凸出于防护结构2128,从而使得挂载结构212凸出于防护结构2128。
在挂载结构212设置于挂载件213的实施例中,挂载件213可以设置于端壁2112的任意位置,只要挂载件213背离电池单体10的一端相对防护结构2128背离端壁2112的表面更远离电池单体10的内部,即实现挂载件213凸出于防护结构2128,从而挂载结构212凸出于防护结构2128(图20中示出)。
挂载结构212凸出防护结构2128设置,便于挂载结构212和设备配合,降低挂载结构212和设备的连接位置与防护结构2128干涉的风险。
端壁2112的结构不仅仅可以是实心板结构。
如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壁2112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流道21124。端壁2112可以是内部形成有容纳换热介质的流道21124的板状结构,换热介质可以是水、空气、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冷媒、相变材料等,换热介质可以是循环流动的。端板也可以称之为水冷板、液冷板、换热板、温度调节板等。
端壁2112的内部形成的流道21124能够容纳换热介质,则端壁2112能够起到调节箱本体211内部结构的温度作用,可以不用在箱本体211内部设置热管理部件,从而提高具备该箱体21的电池100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21的电池100的能量密度。
在挂载结构212包括挂载件213的实施例中,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观察,挂载件213与流道21124不重叠。
可以理解的,挂载件213避让流道21124设置,流道21124内的换热介质不会和挂载件213接触。
因此,挂载件213与流道21124不重叠,挂载件213和流道21124部不会相互干涉,能够避免流道21124内的换热介质降低挂载件213的使用寿命,也能避免挂载件213影响流道21124内的换热介质的流动而降低换热效率。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挂载件213也可以穿过流道21124,则挂载件213的部分位于流道21124内,挂载件213会与流道21124内的换热介质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壁2112设有供换热介质流入流道21124的进口2129和供流道21124内的换热介质流出的出口2130。
换热介质从进口2129进入流道21124,并沿流道21124的延伸方向向出口2130流动,流动过程中进行热交换,并从出口2130排出,这一过程能够调节箱本体211的内部的温度,可以是提升箱本体211内的温度,也可以是降低箱本体211内的温度。
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箱体21还包括第一管2131和第二管2132,第一管2131和第二管2132均与流道21124连通。第一管2131和第二管2132均位于箱本体211内。进口2129设置于第一管2131,出口2130设置于第二管2132。在箱体21包括分隔梁2126的实施例中,第一管2131和第二管2132均沿背离端壁2112的方向穿过分隔梁2126。第一管2131和第二管2132可以从同一个分隔梁2126穿出,也可以分别从不同的分隔梁2126穿出。
端壁2112设有换热介质进口2129和出口2130,使得换热介质能够在流道21124内流动,能够更快的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端壁2112上可以设置一个流道21124,也可以设置多个流道21124。在端壁2112上设有一个流道21124的实施例中,端壁2112上可以仅设置一个进口2129和一个出口2130。在端壁2112上设有多个流道21124的实施例中,多个流道21124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流道21124可以彼此独立,也可以相互之间并联,多个流道21124并联是指多个流道21124从一个进口2129进入的换热介质能够向每个流道21124分配,从每个流道21124排出的换热介质能够汇聚于同一个出口2130排出。
在端壁2112上设有多个流道21124的实施例中,可以一个流道21124对应设置一个进口2129和一个出口2130,也可以所有流道21124共用一个进口2129和一个出口213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端壁2112设有多个出口2130。
多个出口2130间隔设置于端壁2112。箱本体211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管2132,多个第二管2132间隔布置,每个出口2130设置于一个第二管2132。如图24所示,多个第二管2132从同一个分隔梁2126穿出。多个第二管2132沿该分隔梁2126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所有的流道21124内的换热介质能够从所述的多个出口2130。在端壁2112具有多个出口2130的实施例中,端壁2112可以设置一个进口2129,也可以设置多个进口212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进口2129和出口2130的数量可以一一对应。
端壁2112设有多个出口2130,有利于换热介质快速排出流道21124,在换热介质为冷却介质时,能够快速带走箱体21内部的热量,从而快速降低箱体21内部的温度。
如图2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1包括多个挂载结构212,多个挂载结构212间隔布置。
多个挂载结构212中的各个挂载结构21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每个挂载结构212可以仅包括设置于端壁2112上的挂载孔2121,或者每个挂载结构212可以设置于一个挂载件213上的挂载孔2121,以使各个挂载结构212相同。再比如,多个挂载结构212中的部分挂载结构212可以为设置于端壁2112上的挂载孔2121,另一部分挂载结构212为设置于挂载件213上的挂载孔2121,以使多个挂载结构212不相同。
箱体21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挂载结构212箱本体211和设备之间可以形成有多个挂载位置,不仅能够使得箱本体211和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还能减小每个挂载位置承受的载荷。
如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箱本体211还包括侧壁2113,侧壁2113围设于端壁2112的外周,沿第一方向Y,侧壁2113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21131,挂载件213不超出所述第一侧壁21131的外侧面。
侧壁2113围设于端壁2112的外侧,并可以形成与端壁2112的外周轮廓匹配的框体结构。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侧壁2113的一端与端壁2112相连,另一端形成箱本体211的开口2111。其中,侧壁2113可以为围设在端壁2112的外周的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板状结构沿端壁2112的边缘依次连接围设形成框体结构。侧壁2113的一端可以是与端壁2112的外边缘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比如侧壁2113和端壁2112通过胶体间接连接。当然,侧壁2113和端壁2112也可以一体成型。
端壁2112和侧壁2113的结构形状不同,形成的箱本体211的结构形状也不同。端壁2112,比如,端壁2112为矩形板,侧壁2113为矩形的框体结构,则箱本体211为矩形结构;端壁2112为矩形板,侧壁2113仅包括沿第一方向Y相对布置两个第一壁,两个第一壁分别连接于端壁2112沿第一方向Y的两端,则箱本体211为U形结构。
第一方向Y为垂直端壁的厚度方向X的任意方向。第一侧壁21131的外侧面是指沿第一方向Y两个第一侧壁21131相互背离的表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箱本体211的侧向是指垂直端壁的厚度方向X的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第一方向Y是箱本体211的侧向中的一个方向。在将具备该箱体21的电池100安装于车辆1000上时,第一方向Y可以平行车辆1000的宽度方向。
挂载件213不超出第一侧壁21131的外侧面,则沿第一方向Y,挂载件213不会延伸至箱本体211的侧向,挂载件213不会占用箱本体211在第一侧壁21131的外侧的空间,则可以通过增大箱本体211内部空间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将原本被挂载件213在箱本体211沿第一方向Y上占用的空间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从而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21的电池100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1包括第一法兰部2114,第一法兰部2114设置于第一侧壁21131远离端壁2112的一端,第一法兰部2114的至少部分凸出于侧壁2113的内侧面。
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第一法兰部2114连接于侧壁2113背离端壁2112的一端。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第一法兰部2114背离端壁2112的表面形成与盖体22配合的连接面和密封面。
侧壁2113的内侧面是指侧壁2113面向箱本体211的内部的表面。第一侧壁21131的内侧面是指第一侧壁21131的面向另一个第一侧壁21131的面,第一侧壁21131的内侧面为侧壁2113的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沿第一方向Y,第一法兰部2114可以全部凸出于侧壁2113的内侧面,即第一法兰部2114从侧壁2113的内侧面沿第一方向Y向箱本体211的内部凸出。如图21所示,第一法兰部2114全部凸出侧壁2113的内侧面,具体的,两个第一侧壁21131均设有第一法兰部2114,第一法兰部2114均全部凸出对应的第一侧壁21131的内侧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法兰部2114可以仅一部分凸出于侧壁2113的内表面,第一法兰部2114的另一部分突出于侧壁2113的外侧面。
相对于第一法兰部2114全部凸出于侧壁2113的外侧面的情况,第一法兰部2114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侧壁2113的内侧面,则箱本体211和第一法兰部2114共用一部分空间,能够减小第一法兰部2114占用箱本体211的侧向上的外部空间,则可以通过增大箱本体211的内部空间沿其侧向的尺寸,将原本被挂载件213在箱本体211的侧向上占用的空间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从而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21的电池100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
如图2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2113还包括沿第二方向Z相对布置的第二侧壁21132和第三侧壁21133,箱体21包括第二法兰部2115和第三法兰部2116,第二法兰部2115设置于一个第二侧壁21132远离端壁2112的一端,并至少部分凸出于第二侧壁21132的内侧面,第三法兰部2116设置于第三侧壁21133远离端壁2112的一端,并至少部分凸出于第二侧壁21132的外侧面,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和端壁的厚度方向X两两垂直。
第二方向Z为箱本体211的侧向中的一个方向。
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第二法兰部2115连接于第二侧壁21132背离端壁2112的一端。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第二法兰部2115背离端壁2112的表面形成与盖体22配合的连接面和密封面。
第二侧壁21132的内侧面是指第二侧壁21132面向箱本体211的内部的表面。第而侧壁2113的内侧面为侧壁2113的内侧面的一部分。沿第二方向Z,第二法兰部2115可以全部凸出于第二侧壁21132的内侧面,即第二法兰部2115从第二侧壁21132的内侧面沿第二方向Z向箱本体211的内部凸出。如图25所示,第二法兰部2115全部凸出第二侧壁21132的内侧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法兰部2115可以仅一部分凸出于第二侧壁21132的内表面,第二法兰部2115的另一部分突出于第二侧壁21132的外侧面。
第三侧壁21133的外侧面是指第三侧壁21133背离箱本体211的内部的表面。沿第二方向Z,第三法兰部2116可以全部凸出于第三侧壁21133的外侧面,即第三法兰部2116从第三侧壁21133的外侧面沿第二方向Z向箱本体211的外部凸出。如图25所示,第三法兰部2116全部凸出第三侧壁21133的外侧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法兰部2116可以仅一部分凸出于第三侧壁21133的外侧面,第三法兰部2116的另一部分突出于第三侧壁21133的内侧面。
由于具备该箱体21的电池100沿第二方向Z的外侧会设置其他结构,如电池100的总正极和总负极、水冷入口、水冷出口2130、电路板的接口等,会占用箱本体211沿第二方向Z的外侧的空间,因此第三法兰部2116沿第二方向Z向箱本体211的外部凸出,能够和设置在箱本体211第二方向Z的外侧的其他结构公用一定的空间,不会对箱体21侧向的整体尺寸有多大的影响,还会使得箱本体211的开口2111较大,便于电池单体10入箱。
如图2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箱本体211还包括侧壁2113,侧壁2113围设于端壁2112的外周,侧壁2113设有吊装结构2133,吊装结构2133用于与吊具配合以移动箱体21。
吊装结构2133可以设置在侧壁2113的任意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吊装结构2133设置于第一侧壁21131,两个第一侧壁21131中的一者设置吊装结构2133,或者两个第一侧壁21131均设置有吊装结构2133。
吊装结构2133是设置于箱本体211的侧壁2113,可用于与吊具配合的结构。吊具与吊装结构2133配合后,吊具能够带动箱体21移动。因此,吊装结构2133的设置便于箱体21的组装、转移。
吊装结构2133的结构可以有多种,比如,吊装结构2133可以是吊钩,吊钩形式的吊装结构2133和吊钩形式的吊具配合,吊具能够移动箱体21。再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吊装结构2133包括第一吊装孔21331,第一吊装孔21331用于与吊具配合,以将吊具与箱本体211锁定。
第一吊装孔21331可以是圆孔、方孔、矩形孔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第一吊装孔21331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贯穿侧壁2113的导通孔。
吊装结构2133包括第一吊装孔21331,通过第一吊装孔21331和吊具配合,以将吊具和箱本体211锁定,便于箱体21与吊具配合移动箱体21。相对于在侧壁2113上安装凸出于侧壁2113的外侧面的吊装件的情况,在侧壁2113上设置第一吊装孔21331,能够不占用箱体21在其侧向上的外部空间,则可以通过增大箱本体211的内部空间沿其侧向的尺寸,将原本被挂载件213在箱本体211的侧向上占用的空间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从而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21的电池100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装结构2133包括第二吊装孔21332,第二吊装孔21332用于与吊具定位配合。
第二吊装孔21332的结构可以和第一吊装孔21331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吊装孔21332用于与吊具上的定位结构配合,根据第二吊装孔21332的结构形状不同,吊具的定位结构不同,比如第二吊装结构2133为圆孔、方形孔、矩形孔,吊具的定位结构可以是定位销。
第二吊装孔21332的设置能够在吊具与第一吊装孔21331配合之前将吊具与箱体21保持在相对准确的位置,以使吊具能够准确的与第一吊装孔21331配合而实现吊具和箱本体211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装结构2133包括两个第二吊装孔21332,两个第二吊装孔21332分别位于第一吊装孔21331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吊装孔21332分别位于第一吊装孔21331沿第二方向Z的两侧,端壁的厚度方向X、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Z两两垂直。在具备该箱体21的电池100安装于车辆1000上时,第二方向Z与车辆1000的行驶方向平行。
在第一吊装孔2133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吊装孔21332,能够进一步将吊具和第一吊装孔21331定位准确,以便于吊具能够准确的在第一吊装孔21331处与箱本体211锁定。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吊装结构2133也可以包括一个第二吊装孔21332、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第二吊装孔2133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吊装孔21331为螺纹孔;和/或,第二吊装孔21332为腰型孔。若第一吊装孔21331为螺纹孔,吊具和第一吊装孔21331螺纹配合即能实现箱本体211和吊具锁定,锁定方式简单、方便,能够提高吊装作业效率。若第二吊装孔21332为腰型孔,则吊具与第二吊装孔21332定位配合后,吊具在第二吊装孔21332内转动的风险较小,能够提高定位的稳定性。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吊装孔21331和第二吊装孔21332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2113设置有多个吊装结构2133,多个吊装结构2133间隔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侧壁21131上均可以设置多个吊装结构2133,多个吊装结构2133沿第二方向Z间隔布置。
侧壁2113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吊装结构2133,吊具可以与多个吊装结构2133配合,或者多个吊具与多个吊装结构2133配合,以移动箱体21,能够提高吊装作业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箱体组件20,箱体组件20包括盖体22和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箱体21,盖体22用于封盖开口2111。
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箱体21的挂载件213占用箱本体211的侧向上的外部空间较少或者不会占用箱本体211侧向上的外部空间,则具备该箱体21的箱体组件20可以通过增大箱本体211的内部空间沿其侧向的尺寸,将原本被挂载件213在箱本体211的侧向上占用的空间用于容纳电池单体10,从而有利于提高具备该箱体组件20的电池100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
如图2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箱本体211可以不设有侧壁2113,箱本体211仅包括端壁2112。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端壁2112的一侧可以设置电池单体10(图27中未示出),端壁2112可以承载电池单体10的重量。箱本体211的开口2111可以是允许电池单体10放置于端壁2112上的任意侧,比如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域端壁2112相对的一侧空间。
在箱体21包括分隔梁2126的实施例中,分隔梁2126设置于端壁2112设置电池单体10的一侧,挂载结构212可以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贯穿分隔梁2126。
在箱体21包括吊装结构2133的实施例中,端壁2112沿第一方向Y相对的两个侧面可以均设置吊装结构2133,端壁2112沿第一方向Y的两个侧面中的任意一个侧面上的可以设置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吊装结构2133。
请继续参照图27,沿第一方向Y,端壁2112的两侧还可以设置两个阻挡部2135,阻挡部2135沿第二方向Z延伸,并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凸出于端壁2112设有分隔梁2126的表面,换句话说,阻挡部2135沿端壁的厚度方向X凸出于端壁2112面向电池单体10的表面。阻挡部2135用于阻挡端壁2112表面的胶体外溢,胶体包括但不限于粘接电池单体10和端壁2112的胶体、粘接分隔梁2126和端壁2112的胶体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100,电池100包括电池单体10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组件20,电池单体10容纳于箱本体211内。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组件20的内部空间能够容纳更多的电池单体10,具备该箱体组件20的电池100能够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和成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池1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箱体21,箱体21包括箱本体211和挂载件213;箱本体211包括端壁2112和侧壁2113,侧壁2113围设于端壁2112的外周。挂载件213为设置于端壁2112的套筒,套筒具有内螺纹。侧壁2113包括沿第一方向Y相对布置两个第一侧壁21131以及沿第二方向Z相对布置的第二侧壁21132和第三侧壁21133。挂载件213沿第一方向Y不超出侧壁2113的第一侧壁21131的外侧面。第一侧壁21131背离端壁211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法兰部2114,第一法兰部2114全部凸出于第一侧壁21131的内侧面。第二侧壁21132背离端壁211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法兰部2115,第二法兰部2115全部凸出于第二侧壁21132的内侧面。第三侧壁21133背离端壁2112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法兰部2116,第三法兰部2116全部凸出于第三侧壁21133的外侧面。端壁的外表面21123设有安装槽21125,安装槽21125内设有防护结构2128,防护结构2128不延伸出凹槽。第一侧壁21131设有吊装结构2133,吊装结构2133包括第一吊装孔21331和两个位于第一吊装孔21331的两侧的第二吊装孔21332,第一吊装孔21331为螺纹孔,第二吊装孔21332为腰型孔。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3)

1.一种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本体,具有相对布置的开口和端壁;以及
挂载结构,设置于所述端壁,沿所述端壁的厚度方向观察,所述挂载结构与所述端壁重叠,所述挂载结构用于连接所述箱本体和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结构包括挂载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孔设置有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孔为盲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端壁的挂载件,所述挂载结构置于挂载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件与所述端壁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件与所述端壁之间形成有第一焊缝,所述第一焊缝位于所述端壁的外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件与所述端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焊缝,所述第二焊缝位于所述端壁的内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件的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端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件的一端与所述端壁的外表面平齐;和/或,所述挂载件的一端凸出所述端壁的外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分隔梁,所述分隔梁位于所述箱本体内并设置于所述端壁,沿所述端壁的厚度方向观察,所述挂载结构与所述分隔梁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端壁的挂载件,所述挂载件的一部分嵌设于所述端壁,另一部分连接于所述分隔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件与所述分隔梁焊接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件与所述分隔梁之间形成有第三焊缝,所述第三焊缝位于所述分隔梁背离所述端壁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件为套筒,所述套筒具有内螺纹。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的外侧设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用于对所述端壁形成缓冲和/或保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结构凸出所述防护结构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流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端壁的厚度方向观察,所述挂载结构与所述流道不重叠。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设有供所述换热介质流入所述流道的进口和供所述流道内的换热介质流出的出口。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设有多个所述出口。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多个所述挂载结构,多个所述挂载结构间隔布置。
2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还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围设于所述端壁的外周,沿第一方向,所述侧壁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所述挂载件不超出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第一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端壁的一端,所述第一法兰部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面。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本体还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围设于所述端壁的外周,所述侧壁设有吊装结构,所述吊装结构用于与吊具配合以移动所述箱体。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包括第一吊装孔,所述第一吊装孔用于与所述吊具配合,以将所述吊具与所述箱本体锁定。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包括第二吊装孔,所述第二吊装孔用于与所述吊具定位配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吊装孔,两个所述第二吊装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吊装孔的两侧。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装孔为螺纹孔;和/或,所述第二吊装孔为腰型孔。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置有多个所述吊装结构,多个所述吊装结构间隔布置。
31.一种箱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30任一项所述的箱体;以及
盖体,所述盖体用于封盖所述开口。
32.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箱体组件;
电池单体,容纳于所述箱本体内。
33.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电池。
CN202223603106.XU 2022-12-30 2022-12-30 箱体、箱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219626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3106.XU CN219626790U (zh) 2022-12-30 2022-12-30 箱体、箱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3106.XU CN219626790U (zh) 2022-12-30 2022-12-30 箱体、箱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6790U true CN219626790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95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3106.XU Active CN219626790U (zh) 2022-12-30 2022-12-30 箱体、箱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6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21082B (zh) 单体电池、无模组框架的电池包、车辆和储能装置
WO2019034097A1 (zh) 具有换热功能的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
CN216354420U (zh) 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419301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EP3799194B1 (en) Battery pack
CN219626790U (zh) 箱体、箱体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9350489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393555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720173U (zh) 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6450769U (zh) 一种电池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6250955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9696556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0527085U (zh) 电池、储能系统及用电装置
CN220731667U (zh) 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133911U (zh) 一种水冷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219350462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7691351U (zh) 箱体装置、积木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CN220065842U (zh) 管路连接组件、电池箱体、电池、用电设备和储能设备
CN220672679U (zh) 一种换热件、热管理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350491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350463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457846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350490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419295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492112U (zh) 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