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2103U - 一种预制构件及预制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构件及预制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2103U
CN219622103U CN202321008980.0U CN202321008980U CN219622103U CN 219622103 U CN219622103 U CN 219622103U CN 202321008980 U CN202321008980 U CN 202321008980U CN 219622103 U CN219622103 U CN 219622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connecting pipe
plate body
jack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89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腾飞
陈浩
韩旭鹏
陈小羊
邢张磊
司江涛
韩琳
张晓川
李哲
侯荣辉
张继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89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2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2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2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及预制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管和插孔,连接管上设有供混凝土浆流入、与板体接触的流浆孔,包括至少三个上述的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的连接管与第一预制构件的插孔插接,第二预制构件的插孔与第三预制构件的连接管插接。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构件上设有连接管和插孔,在组装浇筑预制构件时,一个预制构件的连接管直接与另一个预制构件的插孔插接,不需要两个预制构件的插孔进行对齐定位,直接将连接管与插孔插接,大大提高了预制构件的组装浇筑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预制构件的纵向孔洞位置不容易对齐,预制构件的组装浇筑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构件及预制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预制构件及预制板。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在建筑行业应用广泛。预制构件间的连接节点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如果不按要求施工或施工方法不对将严重影响预制结构的外观质量,甚至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公开号为CN10357284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槽键式预制构件连接节点及其连接方法,所述预制构件沿长度方向开有若干个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通孔洞,纵向边缘间隔设置与外侧纵向孔洞相交的横向凹槽,使预制构件侧边凹槽和突起交错分布;所述节点一侧预制构件的突起伸入到另一侧预制构件的凹槽内,两侧预制构件的纵向孔洞至少有一个部分或全部叠合在一起,在叠合的纵向孔洞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槽键式节点,在节点两侧预制构件叠合的纵向孔洞内布置纵向钢筋;在节点两侧预制构件叠合的纵向孔洞内和节点区域的空隙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槽键式预制构件连接节点。但是这种槽键式预制构件在咬合在一起时,因为预制构件的重量比较大,纵向孔洞的位置不容易对齐,纵向孔洞的位置不对齐,纵向钢筋也就不能插入,组装浇筑预制构件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纵向孔洞的位置对齐,施工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制构件及预制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预制构件的纵向孔洞位置不容易对齐,预制构件的组装浇筑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构件,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管和插孔,连接管上设有流浆孔。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的直径比连接管的直径至少大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两端的端面倾斜设置,连接管和插孔分别倾斜设置在板体的两个端面上。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板体的端面朝向相同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和插孔在板体上的倾斜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上设有凹槽,凹槽位于插孔的进料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上设置至少两个流浆孔。所述连接管为圆形管或方形管。
一种预制板,包括至少三个上述的预制构件,相邻的三个预制构件依次为第一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和第三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的连接管与第一预制构件的插孔插接,第二预制构件的插孔与第三预制构件的连接管套接。所述连接管的端部沿插孔伸出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构件上设有连接管和插孔,在组装浇筑预制构件时,一个预制构件的连接管直接与另一个预制构件的插孔插接,不需要两个预制构件的插孔进行对齐定位,直接将连接管与插孔插接,大大提高了预制构件的组装浇筑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预制构件的纵向孔洞位置不容易对齐,预制构件的组装浇筑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两个预制构件相互插接后,连接面为斜面,通过连接管与斜面形成互顶,若第二预制构件固定较为牢靠,可通过第二预制构件上的连接管对第二预制构件提供一个向上顶起的力,使相邻的预制构件之间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预制结构板之间连接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构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构件的实施例3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述预制构件的连接剖视图。
图4为图2所述预制构件的连接剖视图。
图中,1板体、2连接管、3插孔、4流浆孔、5凹槽、6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一种预制构件,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管2和插孔3,连接管2上设有供混凝土浆流入、与板体1接触的流浆孔4。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构件上设有连接管2和插孔3,在组装浇筑预制构件时,一个预制构件的连接管2直接与另一个预制构件的插孔3插接,不需要两个预制构件的插孔进行对齐定位,直接将连接管与插孔插接,大大提高了预制构件的组装浇筑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预制构件的纵向孔洞位置不容易对齐,预制构件的组装浇筑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插孔3的直径比连接管2的直径至少大1毫米。优选的插孔3的直径比连接管2的直径大2毫米,插孔3与连接管2之间的2毫米间隙,便于后期浇筑混凝土浆的进入。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板体1上设有凹槽5,凹槽5位于插孔3的进料口处。凹槽5的设置便于往插孔3的进料口注入混凝土浆。
实施例1实施时,预制结构板的钢筋模板铺设好之后,预留连接管2的位置,并安装固定到位;后在连接管2内部插入钢管,作为内模,钢管外径比带眼钢管内径小1mm,以确保顺利钢管的顺利插入,根据连接管2位置及斜面角度,对在预制结构板的另一端插入第一钢管,并在第一钢管表面涂刷脱模剂,钢管上方预埋对应凹槽5的第二钢管,第二钢管表面涂刷脱模剂,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将内模钢管取出即可。
实施例2,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板体1两端的端面6倾斜设置,连接管2和插孔3分别倾斜设置在板体1的两个端面6上。连接管2和插孔3分别与两个端面6倾斜设置,其中板体1的两个端面6朝向相同方向倾斜,此时板体1为平行四边形板体;连接管2和插孔3在板体1上的倾斜方向相同。两个预制构件相互插接后,连接面为斜面,通过连接管2与斜面形成互顶,若第二预制构件固定较为牢靠,可通过第二预制构件上的连接管2对第一预制构件提供一个向上顶起的力,使相邻的预制构件之间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预制结构板之间连接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3,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板体1的两个端面6朝向不相同方向倾斜,此时板体1为梯形板体,且连接管2和插孔3在板体1上的倾斜方向不相同,两个预制构件翻转后相互插接,连接面为斜面,若第二预制构件固定较为牢靠,可通过第二预制构件上的连接管2对第一预制构件提供一个向上顶起的力,并且第二预制构件上的插孔3对第三预制构件上的连接管2也提供一个向上顶起的力,使相邻的预制构件之间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预制结构板之间连接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4,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连接管2上设置至少两个流浆孔4。向带连接管2内注入混凝土浆或浇筑微膨胀混凝土,浆液或微膨胀混凝土通过流浆孔4,与板体1的混凝土接触连接,同时包裹连接管2,加强了预制板连接的整体性。流浆孔4是为了使得注入连接管2的混凝土浆或浇筑微膨胀混凝土与板体1的混凝土粘接,连接管2上的流浆孔4数量设置的尽量多,流浆孔4优选的均匀分布在连接管2的圆周面上,以便于混凝土浆的均匀渗入,避免混凝土浆渗入不均匀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2为圆形管或方形管。对应的插孔3为圆形插孔或者方形插孔。优选的连接管2为圆形管,圆形管的圆周面更加便于和插孔3插接。
实施例5,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2或3的基础上,一种预制板,包括至少三个上述的预制构件,相邻的三个预制构件依次为第一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和第三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的连接管2与第一预制构件的插孔3插接,第二预制构件的插孔3与第三预制构件的连接管2插接。可以在无下部支撑结构的情况下做到连续安装布置,做到大面积整体铺设,各预制构件之间可通过连接管2和斜面形成一个整体。所述连接管2的端部沿插孔3伸出到凹槽5内。浇筑混凝土浆或浇筑微膨胀混凝土,至与板体1平面平齐。板体1的两个端面6朝向相同方向倾斜,此时板体1为平行四边形板体,由若干平行四边形板体组成预制板。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预制构件的板体1的两个端面6朝向不相同方向倾斜,此时板体1为梯形板体,由若干梯形板体组成预制板。
进一步的,如图3或图4所示,预制构件浇筑完成后,因为连接管2内插入有钢管,作为连接管2内模,抽出钢管,往连接管2内插入钢筋,以增加整体连接强度。
实施例5实施时,制作多个预制构件,然后可采用吊装或下部顶起安装;采用吊装安装时,第二预制结构板中的连接管2方向向上,吊起第一预制结构板缓慢下放,使其插孔3对准连接管2缓慢插入即可;采用下部顶起安装时,只需将第二预制结构板中的连接管2方向向上,对准第一预制结构板的插孔3缓慢顶起第一预制结构板,将第二预制结构板中的连接管2插入插孔3即可;插入后,向插孔3内注浆或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当预制结构板安装到位后,可根据带眼钢管的大小,选择采用注浆或浇筑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前采用铁刷对连接管2内部的所漏混凝土表面进行打毛,确保后连接更加紧密;可以在连接管2内部插入钢筋,以增加整体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构件,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管(2)和插孔(3),连接管(2)上设有流浆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3)的直径比连接管(2)的直径至少大1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两端的端面(6)倾斜设置,连接管(2)和插孔(3)分别倾斜设置在板体(1)的两个端面(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板体(1)的端面(6)朝向相同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和插孔(3)在板体(1)上的倾斜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上设有凹槽(5),凹槽(5)位于插孔(3)的进料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上设置至少两个流浆孔(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为圆形管或方形管。
9.一种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构件,相邻的三个预制构件依次为第一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和第三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的连接管(2)与第一预制构件的插孔(3)插接,第二预制构件的插孔(3)与第三预制构件的连接管(2)套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的端部沿插孔(3)伸出到凹槽(5)内。
CN202321008980.0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预制构件及预制板 Active CN219622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8980.0U CN219622103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预制构件及预制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8980.0U CN219622103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预制构件及预制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2103U true CN219622103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5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8980.0U Active CN219622103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预制构件及预制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2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49171A1 (en) Prefabricated concrete beam-column nod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6049707B (zh) 预制式墙体、预制式房屋建筑及建造方法
CN111749382A (zh) 现浇混凝土大尺寸芯模空心楼盖抗浮结构及施工方法
KR100943044B1 (ko) 아치 구조물 형성용 프리캐스트 블록 조립체
CN216920792U (zh) 预制墙板、一字形剪力墙组件及建筑结构
CN110700439A (zh)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快速支模连接施工方法
CN219622103U (zh) 一种预制构件及预制板
CN214461399U (zh) 一种预制墙板
CN110424534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无筋混凝土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10857596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无筋混凝土剪力墙
CN210031897U (zh) 风机基础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1456283A (zh)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19100463U (zh) 基于水平灌浆套筒连接的密拼叠合板
CN217420240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管道支架连接装置
CN221073452U (zh) 一种带有预制连接件的免拆模板及其安装结构
CN114991009B (zh) 预制混凝土空心桥墩节段间十字交叉连接构造及其方法
CN110485661B (zh) 一种预制楼梯的连接结构
CN220666643U (zh) 一种不出筋叠合板连接结构
CN220847063U (zh) 一种无缝桥桥台连接结构
CN216474449U (zh) 大跨径系杆拱桥的高强度拱肋
CN216893066U (zh) 一种带肋混凝土叠合板
CN220814406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模壳剪力墙
CN214738731U (zh) 装配式波纹钢棚洞及棚洞建筑
CN221000667U (zh) 顶进框架桥涵装置
CN216342177U (zh) 一种用于隧道加固的装配式套拱及隧道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