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9302U - 便携折叠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便携折叠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9302U
CN219619302U CN202321047399.XU CN202321047399U CN219619302U CN 219619302 U CN219619302 U CN 219619302U CN 202321047399 U CN202321047399 U CN 202321047399U CN 219619302 U CN219619302 U CN 219619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plate body
folding
connecting rod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73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0473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9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9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9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便携折叠滑板车。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便携折叠滑板车,折叠后,前后轮聚拢在一端,车把在另一端,携带时手持车把,利用车轮着地拖行,既避免弄脏衣物,又能克服滑板的重量,轻松携带;其设计原理是通过能拉伸和自动复位的折叠连杆两端轴连接滑板车的龙头总成和板体中部实现滑板车的前后轮聚拢折叠与展开。折叠连杆前端轴连接龙头的头管连接件,末端轴连接板体中部;板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前扣件和后扣件,对应地在头管连接件上与折叠连杆前端轴相连接的头管连接件中轴的前上方和后下方设置前扣销和后扣销,相互配合构成快拆连接组件,折叠连杆前端轴在前扣销和后扣销间绕头管连接件中轴旋转。

Description

便携折叠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便携折叠滑板车。
背景技术
折叠滑板车,以其便携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受人们喜爱,是连接地铁站、公交车站、停车场、共享汽车与目标地点的首选工具。目前的折叠滑板基本上是折叠龙头立杆和板体,折叠后前轮依然在前,后轮依然在后,携带时前后两端都有接触过地面的轮子,容易弄脏衣物。更有较重的电动滑板,折叠后携带起来并不轻松。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910157846.9便携折叠滑板车;以及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920264169.6便携折叠滑板车,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快拆连接”有一部分部件需单独设置在把立上,依然会对卫生造成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展开状态,板体前端销轴与龙头的头管连接件凹槽快拆连接,板体前段、折叠连杆、龙头的头管连接件局部合围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三个顶点分别是,折叠连杆的前端轴、末端轴和板体前端销轴。凹槽开口向上,利于板体前端销轴卡入凹槽,板体在载荷的作用下,板体前端销轴不会从凹槽竖直向上的开口脱出”利用板体载荷作用,防止销轴从凹槽竖直向上的开口脱出,在颠簸的路面上,滑板颠起后,下落过程载荷与板体自由落体运动,不再对板体产生压力,销轴可能会脱出凹槽,引发事故。通常采用增加防脱锁扣件的方法解决,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增加了折叠、展开步骤,不符合快拆的总体设计。
发明内容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不增加折叠、展开步骤的基础上,解决背景专利技术中快拆结构意外脱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便携折叠滑板车,折叠后,前后轮聚拢在一端,车把在另一端,携带时手持车把,利用车轮着地拖行,既避免弄脏衣物,又能克服滑板的重量,轻松携带;其设计原理是通过能拉伸和自动复位的折叠连杆两端轴连接滑板车的龙头总成和板体中部实现滑板车的前后轮聚拢折叠与展开。
能拉伸和自动复位的折叠连杆可由两段连杆通过压缩弹簧可拉伸和自动复位地连接而成。通常第一段连杆轴向穿入第二段连杆末端的轴向孔内,第一段连杆穿入部分外套弹簧后在其末端设置螺母,螺母直径大于弹簧直径,弹簧限制在第一段连杆末端螺母和第二段连杆末端的轴向孔之间。向两端拉伸两段连杆时,第一段连杆末端螺母和第二段连杆末端的轴向孔间距缩短,弹簧被压缩,整个连杆被拉伸;松开拉伸力,弹簧撑开第一段连杆末端螺母和第二段连杆末端的轴向孔间距,整个连杆长度复位。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折叠滑板车,主要由龙头总成、折叠连杆、快拆连接组件、板体、后轮总成组成;折叠连杆前端轴连接龙头的头管连接件,末端轴连接板体中部;板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前扣件和后扣件,对应地在头管连接件上与折叠连杆前端轴相连接的头管连接件中轴的前上方和后下方设置前扣销和后扣销,相互配合构成快拆连接组件,折叠连杆前端轴在前扣销和后扣销间绕头管连接件中轴旋转;板体后端安装后轮总成。
所述的前扣件为向前开槽的钳口,所述的后扣件为向后开槽的钳口,所述前扣销或后扣销位于钳口底部时,折叠连杆处于未拉伸或较小拉伸状态;所述前扣销或后扣销要从所述钳口脱出,需外力拉伸折叠连杆超过钳口深度。
展开使用时,先上提拉板体解开折叠,放平板体后向后拉板体及前扣件,拉伸折叠连杆,使板体及前扣件后移,前扣件钳口到达前扣销位置,此时松开拉力,在折叠连杆在弹簧产生的回复力作用下,板体及前扣件前移,前扣件将前扣销钳入钳口底部;此时板体前端的前扣件钳合头管连接件的前扣销,板体前段、折叠连杆、头管连接件上段,合围成三角形结构。龙头总成绕头管连接件中轴顺时针的转动,必然带动前扣销绕头管连接件中轴顺时针转动,该转动趋势被前扣件钳口底部阻挡而不能发生;龙头总成绕头管连接件中轴逆时针的转动,必然带动后扣销绕头管连接件中轴逆时针转动,该转动趋势被折叠连杆或板体下缘阻挡而不能发生,板体前段、折叠连杆、头管连接件上段,合围成三角形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板体前端的前扣件钳口下缘为斜面,钳合时下压板体前端或前扣件,利用斜面分解力的方向,拉伸折叠连杆,使板体及前扣件后移,前扣销滑入前扣件钳口。
折叠时,后拉板体及前扣件,拉伸折叠连杆,使板体及前扣件后移,前扣销从前扣件钳口脱出;上提板体前端竖立板体,前后轮聚拢,板体与把立聚拢,进一步上提板体,板体后端的后扣件钳口上移到后扣销上方,此时向前推板体末端,后扣销滑入后扣件钳口,松开上提力,在折叠连杆回复力作用下,板体及后扣件下移,后扣件将后扣销钳入钳口底部;板体后段、折叠连杆、头管连接件下段,合围成三角形结构。龙头总成绕头管连接件中轴顺时针的转动,必然带动前扣销绕头管连接件中轴顺时针转动,该转动趋势被折叠连杆或板体下缘阻挡而不能发生;龙头总成绕头管连接件中轴逆时针的转动,必然带动后扣销绕头管连接件中轴逆时针转动,该转动趋势被后扣件钳口底部阻挡而不能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前扣件钳口向前,所开槽口末端槽口转而向下,形成L型槽口,便于展开使用时与所述前扣销的钳合,并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后拉板体及前扣件,做出折叠误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后扣件钳口向后,所开槽口末端槽口转而向下,形成L型槽口,便于折叠时与所述后扣销的钳合,并能防止在折叠状态,上拉板体及前扣件,做出展开误操作。
折叠或展开状态,由板体前段、折叠连杆、头管连接件局部合围成的是三角形结构,虽然三个顶点都是可以转动的轴连接,但是限定在三角形顶点就不能自由转动了,只有在折叠连杆这一边的伸缩范围内做弹性减震运动,此时滑板车板体具备稳定、舒适的承载力。
作为替代方案,所述前扣件与前扣销位置可以互换,后扣件后扣销位置可以互换。即将前扣件设置在头管连接件的前上方,钳合部位为向后的槽口,前扣销设置在板体前端;后扣件设置在头管连接件的后下方,钳合部位为向上的槽口,后扣销设置在板体末端。
进一步地,后轮总成由后轮、减震、刹车构成。后轮总成也是三角形结构,由减震杆、后轮安装架、总成安装架部分合围而成,三个顶点分别为后轮安装架轴、后轮轴、减震刹车安装轴。作为优选的方案,后轮安装架轴、减震杆前端轴、刹车安装轴,轴安装在两片片状结构的后扣件上。
进一步地,前叉上设置减震,加上后轮减震和折叠连杆减震,该车共有三处减震,具有极高的驾乘舒适性。
进一步地,在前轮后轮择一加装电机,把立上配置电池、控制器组件,制成折叠电动滑板车。最好是前轮为轮毂电机式,后轮采用双轮同轴平行分置式,便于折叠后的拖行,与前轮结合成三轮结构,稳定性好。也可以前轮为双轮,后轮为单轮。还可以前后轮均为单轮。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折叠滑板车,折叠过程仅板体前端提升,后轮向前轮聚拢而不离地,板体竖立向把立聚拢,折合过程只需克服一半的板体重力,而不需要克服前后轮的重力,更适用于板体装备较重的电池组件时的折叠,折合过程轻松平顺。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折叠滑板车,电池可以配置在把立内,可以挂接在把立外,还可以设置在板体内。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折叠滑板车,旋转把立前轮可转成横置,前轮可以采用较大直径的轮毂,而不影响折叠后的外观尺寸,通常选用8寸以上的轮毂,转向、坡道操控性能好。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设计的快拆连接,只有在手动向后拉拽板体超过前扣件槽口深度的距离,且在行程末端上提滑板前端的操作下才能解开快拆连接;在颠簸路面,滑板上没有载荷等情况下,连接不会意外分离,保证了驾乘人员的安全。
(2)本设计的快拆连接,所有部件都集中在龙头总成下部的头管连接件上,避免了在把立上设置连接部件,带来卫生、操作、美观上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左后侧结构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左前侧结构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左后侧结构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头管连接件100、前扣销101、后扣销102、头管连接件中轴103、龙头总成110、前轮120、板体200、前扣件201、后扣件202、底部安装后扣件212、折叠连杆300、折叠连杆末端轴301、压缩弹簧302、后轮安装架401、减震杆402、后轮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结合图1到图8,便携折叠滑板车主要由龙头总成110、折叠连杆300、快拆连接组件、板体200、后轮总成组成;折叠连杆前端轴连接头管连接件100,折叠连杆末端轴301连接板体200中部;板体200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前扣件201和后扣件202,对应地在头管连接件100上与折叠连杆300前端轴相连的头管连接件中轴103的前上方和后下方设置前扣销101和后扣销102,相互配合构成快拆连接组件;板体200后端安装后轮总成。
所述的前扣件201为向前开槽钳口,所述的后扣件202为向后开槽钳口,所述前扣销101或后扣销102位于钳口底部时,折叠连杆300处于未拉伸或较小拉伸状态;所述前扣销101或后扣销102要从所述钳口脱出,需外力克服压缩弹簧302的弹力,拉伸折叠连杆300超过钳口深度。
板体200前端的前扣件201钳口下缘为斜面,钳合时下压板体200前端或前扣件201,利用斜面分解力的方向,拉伸折叠连杆300,使板体200及前扣件201后移,前扣销101滑入前扣件201钳口。
展开使用时,先上提板体200解开折叠,放平板体200后,向后拉板体200及前扣件201,拉伸折叠连杆300,压缩弹簧302被压缩,使板体200及前扣件201后移,前扣件201钳口到达前扣销101位置,此时松开拉力,在折叠连杆300在压缩弹簧302产生的回复力作用下,板体200及前扣件201前移,前扣件201将前扣销101钳入钳口底部;此时板体200前端的前扣件201钳合头管连接件100的前扣销101,板体200前段、折叠连杆300、头管连接件100上段,合围成三角形结构。龙头总成110绕头管连接件中轴103顺时针的转动,必然带动前扣销101绕头管连接件中轴103顺时针转动,该转动趋势被前扣件201钳口底部阻挡而不能发生;龙头总成110绕头管连接件中轴103逆时针的转动,必然带动后扣销102绕头管连接件中轴103逆时针转动,该转动趋势被折叠连杆300或板体200下缘阻挡而不能发生。
折叠时,后拉板体200及前扣件201,拉伸折叠连杆300,使板体200及前扣件201后移,前扣销101从前扣件201钳口脱出;上提板体200前端竖立板体200,前后轮聚拢,板体200与把立聚拢,进一步上提板体200,板体200后端的后扣件202钳口上移到后扣销102上方,此时向前推板体200末端,后扣销102滑入后扣件202钳口,松开上提力,在折叠连杆300回复力作用下,板体200及后扣件202下移,后扣件202将后扣销102钳入钳口底部;板体200后段、折叠连杆300、头管连接件100下段,合围成三角形结构。龙头总成110绕头管连接件中轴103顺时针的转动,必然带动前扣销101绕头管连接件中轴103顺时针转动,该转动趋势被折叠连杆300或板体200下缘阻挡而不能发生;龙头总成110绕头管连接件中轴103逆时针的转动,必然带动后扣销102绕头管连接件中轴103逆时针转动,该转动趋势被后扣件202钳口底部阻挡而不能发生。
折叠或展开状态,由于板体200前段、折叠连杆300、头管连接件100局部合围成的是三角形结构,虽然三个顶点都是可以转动的轴连接,但是限定在三角形顶点就不能自由转动了,只有在折叠连杆300这一边的伸缩范围内做弹性减震运动,此时滑板车板体200具备稳定、舒适的承载力。
实施例2
结合图1到图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前扣件201钳口向前所开槽口末端,槽口转而向下,便于展开使用时与所述前扣销101的钳合,并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后拉板体200及前扣件201,做出折叠误操作。
所述后扣件202钳口向后所开槽口末端,槽口转而向下,便于折叠时与所述后扣销102的钳合,并能防止在折叠状态,上拉板体200及前扣件201,做出展开误操作。
后轮总成是三角形结构,由减震杆402、后轮安装架401、后扣件202合围而成,三个顶点分别为后轮安装架轴、后轮轴、减震刹车安装轴。作为优选的方案,后轮安装架轴、减震杆402前端轴、刹车片安装轴,轴安装在两片片状结构的后扣件202上。
再在前叉上设置减震,加上后轮减震和折叠连杆300减震,该车共有三处减震,具有极高的驾乘舒适性。
实施例3
结合图1到图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前扣件201与前扣销101位置互换,后扣件202后扣销102位置互换。即将前扣件201设置在头管连接件100的前上方,钳合部位为向后的槽口,前扣销101设置在板体200前端;后扣件202设置在头管连接件100的后下方,钳合部位为向上的槽口,后扣销102设置在板体200末端。
可以在前扣件201或后扣件202槽口末端设置遮挡部件,进一步防止扣销从扣件槽内脱离。
在前轮120后轮择一加装电机,把立上配置电池、控制器组件,制成折叠电动滑板车。电池可以配置在把立内,可以挂接在把立外。一般前轮120为轮毂电机式,后轮403采用双轮设置,便于折叠后的拖行,与前轮120结合成三轮结构,稳定性好。
折叠过程仅板体200前端提升,后轮403向前轮120聚拢而不离地,板体200竖立向把立聚拢,折合过程只需克服一半的板体200重力,而不需要克服前后轮的重力,更适用于板体200装备较重的电池组件时的折叠,折合过程轻松平顺。
折叠后,旋转把立前轮120可转成横置,前轮120可以采用较大直径的轮毂,而不影响折叠后的外观尺寸,通常选用8寸以上的轮毂,转向、坡道操控性能好。
实施例4
结合图1到图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后扣件202安装位置从板体200末端的上面,更换为板体200末端的底面,即图示中的底部安装后扣件212。底部安装后扣件212,在折叠式钳合的是前扣销101,此时后扣销102仅用作在展开状态限定板体200以及折叠连杆300过度转动的限位件。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譬如若将折叠连杆300从拉伸复位式改为压缩复位式,同时前后扣件的钳口开槽方向反置,也能实现基本功能。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便携折叠滑板车,主要由龙头总成(110)、板体(200)、折叠连杆(300)、快拆连接组件、后轮总成构成,其特征是:
所述折叠连杆(300)前端轴连接龙头总成(110)的头管连接件(100),末端轴连接板体(200)中部;板体(200)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前扣件(201)和后扣件(202),对应地在与折叠连杆(300)前端轴连接的头管连接件中轴(103)的前上方和后下方设置前扣销(101)和后扣销(102),相互配合构成快拆连接组件,折叠连杆(300)限定在前扣销(101)和后扣销(102)间绕头管连接件中轴(103)旋转;
所述折叠连杆(300),可拉伸自动复位,由两段连杆通过压缩弹簧(302)可拉伸和自动复位连接而成;
所述板体(200)后端安装后轮总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扣件(201)为向前开槽钳口,所述的后扣件(202)为向后开槽钳口,所述前扣销(101)或后扣销(102)位于钳口底部时,折叠连杆(300)处于未拉伸状态;所述前扣销(101)或后扣销(102)要从所述钳口脱出,需外力拉伸折叠连杆(300)超过钳口深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折叠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板体(200)前端的前扣件(201)钳口下缘为斜面,钳合时下压板体(200)前端或前扣件(201),利用斜面分解力的方向,拉伸折叠连杆(300),使板体(200)及前扣件(201)后移,前扣销(101)滑入前扣件(201)钳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折叠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前扣件(201)钳口向前所开槽口末端槽口转而向下,形成L型槽口,便于展开使用时与所述前扣销(101)的钳合,并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后拉板体(200)及前扣件(201),做出折叠误操作;
所述后扣件(202)钳口向后所开槽口末端槽口转而向下,形成L型槽口,便于折叠时与所述后扣销(102)的钳合,并能防止在折叠状态,上拉板体(200)及前扣件(201),做出展开误操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滑板车,其特征是:折叠或展开状态,板体(200)前段、折叠连杆(300)、头管连接件(100)局部合围成的是三角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前扣件(201)设置在头管连接件(100)的前上方,钳合部位为向后的槽口,前扣销(101)设置在板体(200)前端;所述后扣件(202)设置在头管连接件(100)的后下方,钳合部位为向上的槽口,后扣销(102)设置在板体(200)末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滑板车,其特征是:后轮总成由后轮(403)、减震、刹车构成,后轮总成呈三角形结构,由减震杆(402)、后轮安装架(401)、总成安装架合围而成,三个顶点分别为后轮安装架轴、后轮轴、减震刹车安装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滑板车,其特征是:后轮安装架轴、减震杆(402)前端轴、刹车安装轴,轴安装在两片片状结构的后扣件(202)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折叠滑板车,其特征是:在前轮(120)后轮(403)择一加装电机,把立上配置电池、控制器组件,制成折叠电动滑板车,前轮(120)为单轮,后轮(403)采用双轮同轴平行分置式。
10.便携折叠滑板车,主要由龙头总成(110)、板体(200)、折叠连杆(300)、快拆连接组件、后轮总成构成,其特征是:
所述折叠连杆(300)前端轴连接龙头总成(110)的头管连接件(100),末端轴连接板体(200)中部;板体(200)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前扣件(201)和底部安装后扣件(212),对应地在与折叠连杆(300)前端轴连接的头管连接件中轴(103)的前上方设置前扣销(101)和限位件,相互配合构成快拆连接组件,折叠连杆(300)限定在前扣销(101)和限位件之间绕头管连接件中轴(103)旋转;
所述折叠连杆(300),可拉伸自动复位,由两段连杆通过压缩弹簧(302)可拉伸和自动复位连接而成;
所述板体(200)后端安装后轮总成。
CN202321047399.XU 2023-05-05 2023-05-05 便携折叠滑板车 Active CN219619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7399.XU CN219619302U (zh) 2023-05-05 2023-05-05 便携折叠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7399.XU CN219619302U (zh) 2023-05-05 2023-05-05 便携折叠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9302U true CN219619302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4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7399.XU Active CN219619302U (zh) 2023-05-05 2023-05-05 便携折叠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9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61503U (zh) 一种用于手推车防倒滑与可减速的制动装置
CN103770874A (zh) 一种可折叠电动车
CN219619302U (zh) 便携折叠滑板车
CN201120935Y (zh) 伸缩式箱形折叠车
CN116198642A (zh) 便携折叠滑板车
CN111645790A (zh) 小拖车式折叠滑板车
CN102700594B (zh) 多用途重力自锁婴儿车
CN202219796U (zh) 儿童推车
CN205931096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11032826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摩托车后轮驻车架
CN202115658U (zh) 折叠自行车
CN212890751U (zh) 一种可折叠的便携式电动车
CN212172414U (zh) 与鞍管一体的折叠鞍座
CN206187237U (zh) 折叠车架及折叠三轮车
CN202896792U (zh) 一种可折叠电动车
CN2597316Y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CN201338661Y (zh) 减震可侧倾式机动车
CN201379326Y (zh) 多功能旅行推车椅
CN205168766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2428170Y (zh) 一种收折便利的折叠式滑板车
CN214084605U (zh) 一种三折叠方式的半臂折叠自行车
CN202754073U (zh) 省力自行车
CN2491316Y (zh) 一种可折叠的踏板式电瓶车
CN208344457U (zh) 一种三轮折叠电动车
CN202163563U (zh) 方便收合与打开的自行车拖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