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7470U - 一种车载冰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7470U
CN219607470U CN202321321297.2U CN202321321297U CN219607470U CN 219607470 U CN219607470 U CN 219607470U CN 202321321297 U CN202321321297 U CN 202321321297U CN 219607470 U CN219607470 U CN 219607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tion
heat
box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12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良文
马刚
杜康宁
杨玉生
胡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13212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7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7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7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冰箱,包括:压缩机、制冷换热器、制冷箱和第一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中的至少部分结构,所述制冷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制冷箱的内部以能对所述制冷箱内部的气流进行制冷,所述车载冰箱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也设置于所述制冷箱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制冷换热器相对设置,以能驱动或增强所述制冷箱内的气流与所述制冷换热器之间的换热。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制冷箱中的换热更加均匀,保证食物冷暖一致,减少或者杜绝冷冻箱结冰现象,有效解决了传统便携冰箱易结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冰箱。
背景技术
相比家用空调来说,便携式冰箱具有占地小、易携带、耗能低等优点,作为自驾出行场景中具有强烈体验感的产品,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自驾游品质,因此受到了各年龄段人群的青睐。但是由于新兴产品的原因,市场上的便携式冰箱普遍存在制冷效果差、易积水、噪音较大、开关门易晃动等问题,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制冷效果好、低噪音、稳定性好的便携式冰箱。专利CN 212778120U公开了一种新型立式小型冰箱,其利用鼓风机将制冷装置的冷量输送至储藏空间,并搅动储藏空间内的空气,使其内的温度均衡,达到有效冷藏物品的效果,不仅能大大提高制冷效果,而且解决了直冷式冰箱易积水问题。但此专利中的冰箱为立式冰箱,很难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保证其稳定性,而且该冰箱只有单冷模式,主要针对人群为大学生,忽略了自驾游、货车长途等使用场景,市场较为有限。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冰箱存在易结冰,无法在制冷时还能实现保温,以及压缩机的热量会对冷冻室产生影响,造成制冷效率低下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车载冰箱。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冰箱存在易结冰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车载冰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冰箱,其包括:
压缩机、制冷换热器、制冷箱和第一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制冷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中的至少部分结构,所述制冷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制冷箱的内部以能对所述制冷箱内部的气流进行制冷,所述车载冰箱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也设置于所述制冷箱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制冷换热器相对设置,以能驱动或增强所述制冷箱内的气流与所述制冷换热器之间的换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换热器和保温箱,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保温箱的内部以能对所述保温箱内部的气流进行制热和/或保温,所述第二换热器也连接到所述制冷循环回路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箱的上端设置有保温箱盖,所述保温箱盖能转动打开所述保温箱,形成翻盖式结构;所述制冷箱的上端设置有制冷箱盖,所述制冷箱盖能转动打开所述制冷箱,形成翻盖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压缩机箱,所述压缩机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箱的内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箱上以能将制冷剂与车外进行换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箱与所述保温箱上下叠置,所述保温箱位于所述压缩机箱的上端;所述压缩机箱与所述保温箱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保温箱与所述制冷箱之间沿水平方向相接或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箱与所述制冷箱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件;所述保温箱与所述制冷箱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件;所述压缩机箱与所述保温箱之间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为导热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风机和第三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箱的内部、壁面或外部,且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对设置,以能驱动或增强车外的气流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换热;所述第三风机设置于所述保温箱的内部,且所述第三风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对设置,以能驱动或增强所述保温箱内的气流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换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一并联支路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能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或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并联支路并联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控制阀串联后的两端,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控制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节流装置和温度采集装置,所述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制冷换热器之间,所述温度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的制冷剂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第二并联支路,所述制冷换热器的一端能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节流装置连通,所述第四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制冷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或设置于所述制冷换热器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并联支路并联设置在所述制冷换热器与所述第四控制阀串联后的两端,所述第二并联支路上设置有所述第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冰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载冰箱的制冷箱中设置的制冷换热器,能够对制冷箱中的气流进行有效的制冷,并且通过还在车载冰箱的制冷箱的内部设置第一风机的结构,能够驱动或增强所述制冷箱内的气流与所述制冷换热器之间的换热,车载冰箱采用第一风机对制冷换热器换热,会把冷风吹向整个箱内,使得制冷箱中的换热更加均匀,保证食物冷暖一致,同时可减少或者杜绝冷冻箱结冰现象,有效解决了传统便携冰箱易结冰的问题(现有车载冰箱不存在利用风机对制冷室换热器进行换热的结构);
2.本实用新型还通过保温箱的设置和第二换热器的设置,将第二换热器设置于保温箱的内部且第二换热器连接到制冷循环回路上,能够利用制冷剂流经第二换热器时对保温箱的内部气流进行有效的制热和/或保温,从而实现车载冰箱同时制冷和保温(或制热)的多功能化,解决便携冰箱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将压缩机设在保温箱下方能够有效利用压缩机产生的热量对保温箱保温,相比于现有利用电加热供热的冷暖两用冰箱而言,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缩机排气为保温箱供热,在保证冰箱使用安全性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能耗,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能效;由于压缩机箱、保温箱上下叠置,且与制冷箱水平排布,使得车载冰箱内部的空间布局更为紧凑,这样的设置结构使得压缩机被设置在离制冷箱较远的位置处,因此还能有效减小对制冷箱的影响,增强制冷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车载冰箱的能效。
3.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制冷换热器、第一和第二换热器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以及节流前不同的温度采用不同的控制形式,能够在制冷时优先开启第一换热器而不开启保温箱的第二换热器,降低能耗,但在节流前制冷剂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选择性地开启第二换热器,能够通过第二换热器增强对制冷剂的换热作用,保证制冷剂的热量被充分地释放或散出,从而为进入制冷换热器中提供足够的冷量提供条件,而对应地若节流前制冷剂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则选择性地关闭第二换热器,说明此时制冷剂的状态足以对制冷换热器进行制冷,因此关闭第二换热器从而能有效降低能耗,进而提高车载冰箱的能效;而在制热(或保温)时则控制将第一和第二换热器均开启,通过第二换热器对保温箱进行制热或保温,还通过压缩机的热量加热保温箱内部空气,在节流前制冷剂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第一和第二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性能不足,则需要增强二者的换热性能,此时由于第二换热器主要起保温作用,不宜对其过多调节,则本实用新型打开或加速第二风机的运转,从而增强第一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而在节流前制冷剂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第一和第二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性能足够,此时可考虑减小第二风机的转速或将其关闭,从而减小制冷剂热能的耗散,提高整体的能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冰箱的系统图。
附图标记为:
1、制冷箱;2、保温箱;31、第一隔热件;32、第二隔热件;4、压缩机;5、第二换热器;6、第一换热器;7、节流装置;8、制冷换热器;9、推拉把手;10、第三风机;11、第一控制阀;12、第二控制阀;13、第三控制阀;14、第四控制阀;15、制冷箱盖;16、保温箱盖;17、温度采集装置;18、压缩机箱;19、分隔件;20、第二风机;30、第一风机;101、第一并联支路;102、第二并联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冰箱,其包括:
压缩机4、制冷换热器8、制冷箱1和第一换热器6,所述压缩机4、所述制冷换热器8和所述第一换热器6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中的至少部分结构,所述制冷换热器8设置于所述制冷箱1的内部以能对所述制冷箱1内部的气流进行制冷,所述车载冰箱还包括第一风机30,所述第一风机30也设置于所述制冷箱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风机30与所述制冷换热器8相对设置,以能驱动或增强所述制冷箱1内的气流与所述制冷换热器8之间的换热。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载冰箱的制冷箱中设置的制冷换热器,能够对制冷箱中的气流进行有效的制冷,并且通过还在车载冰箱的制冷箱的内部设置第一风机的结构,能够驱动或增强所述制冷箱内的气流与所述制冷换热器之间的换热,车载冰箱采用第一风机对制冷换热器换热,会把冷风吹向整个箱内,使得制冷箱中的换热更加均匀,保证食物冷暖一致,同时可减少或者杜绝冷冻箱结冰现象,有效解决了传统便携冰箱易结冰的问题(现有车载冰箱不存在利用风机对制冷室换热器进行换热的结构)。现有技术的冰箱结冰是因为采用蒸发盘管直接换热,冷量都集中在盘管附近(结冰通常只发生在冷冻室(即制冷箱)),本实用新型采用风机对制冷换热器进行换热,会把冷风吹向整个箱内,使温度更加均匀,有效避免了结冰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冷冻箱、保温箱、隔热件(隔热泡沫)、压缩机、制冷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推拉把手、第一风机、电磁阀、制冷箱盖、保温箱盖、第二风机、第三风机及其管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便携式冷暖两用车载冰箱系统,该系统中控制阀优选均为常开电磁阀,即通电导通,断电断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换热器5和保温箱2,所述第二换热器5设置于所述保温箱2的内部以能对所述保温箱2内部的气流进行制热和/或保温,所述第二换热器5也连接到所述制冷循环回路上。本实用新型还通过保温箱的设置和第二换热器的设置,将第二换热器设置于保温箱的内部且第二换热器连接到制冷循环回路上,能够利用制冷剂流经第二换热器时对保温箱的内部气流进行有效的制热和/或保温,从而实现车载冰箱同时制冷和保温(或制热)的多功能化,解决便携冰箱功能单一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箱2的上端设置有保温箱盖16,所述保温箱盖16能转动打开所述保温箱2,形成翻盖式结构;所述制冷箱1的上端设置有制冷箱盖15,所述制冷箱盖15能转动打开所述制冷箱1,形成翻盖式结构。通过将保温箱和制冷箱上端均设置箱盖,均采用翻转的方式打开箱体的结构,相比于家用空调推拉式结构更加合理地利用了空间,减小了使用占地面积,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图1为车载冰箱结构示意图,制冷箱1(或称冷冻箱)与保温箱2呈左右分布,且单独具有上盖,制冷箱盖15和保温箱盖16,该设计可以保证底部面积大,重心低,保证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或开冰箱盖时的稳定性(卧式设计可以加大底面积,压缩机置于底部可以降低重心);制冷箱与保温箱的上盖均能单独打开,减少冷暖箱相互影响,同时为翻盖式设计,相比于家用空调推拉式能合理利用占地空间,更加贴切使用场景。压缩机放置在保温箱2下方的压缩机箱底部,一是基于热空气密度小,向上传递热量原理,压缩机运行过程中自身产生的热量能更好为保温箱2保温,最大程度减少对制冷箱1的影响;二是基于便携式冰箱制冷模式的使用时间远远高于保温模式,因此压缩机置于保温箱下面能保证冷冻箱的容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压缩机箱18,所述压缩机4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箱18的内部,所述第一换热器6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箱18上以能将制冷剂与车外进行换热。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缩机箱的设置能够容纳压缩机于其中,第一换热器设置在压缩机箱上,有效地设置了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用于与车外空间的空气进行换热,从而能够有效地将制冷箱中的热量吸出并通过第一换热器排放至车外空间,保证了冰箱制冷功能的有效运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箱18与所述保温箱2上下叠置,所述保温箱2位于所述压缩机箱18的上端;所述压缩机箱18与所述保温箱2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保温箱2与所述制冷箱1之间沿水平方向相接或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将压缩机设在保温箱下方能够有效利用压缩机产生的热量对保温箱保温,相比于现有利用电加热供热的冷暖两用冰箱而言,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缩机排气为保温箱供热,在保证冰箱使用安全性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能耗,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能效。由于压缩机箱、保温箱上下叠置,且与制冷箱水平排布,使得车载冰箱内部的空间布局更为紧凑,这样的设置结构使得压缩机被设置在离制冷箱较远的位置处,因此还能有效减小对制冷箱的影响,增强制冷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车载冰箱的能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箱18与所述制冷箱1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件31;所述保温箱2与所述制冷箱1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件32;所述压缩机箱18与所述保温箱2之间设置有分隔件19,所述分隔件19为导热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缩机箱与制冷箱之间设置的第一隔热件能够对二者进行有效的隔热,进一步有效防止压缩机产生的热量影响到制冷箱中的空气温度变化,保证制冷箱中能够持续有效地制冷,并且提高了能效;保温箱与制冷箱之间的第二隔热件也能够对保温箱与制冷箱之间进行有效隔热,保证制冷箱中能够持续有效地制冷,还保证保温箱中的热量不会流失,提高了能效;并且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压缩机箱与保温箱之间设置的能够导热的分隔件,能够对上下的保温箱和压缩机箱进行物理上的分隔,但是能够将压缩机产生的热量传递给保温箱中,提高了对保温箱中的加热效果,提高了系统能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风机20和第三风机10,所述第二风机20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箱18的内部、壁面或外部(这里的内部指的是压缩机箱箱体内部且不与内壁面相接的空间中或底板上设置第二风机,外部指的是压缩机箱箱体外部且不与外壁面相接的空间设置第二风机,壁面包含内壁面和外壁面,即第二风机可以设置在内壁面上,也可以设置在外壁面上),且所述第二风机20与所述第一换热器6相对设置,以能驱动或增强车外的气流与所述第一换热器6之间的换热;所述第三风机10设置于所述保温箱2的内部,且所述第三风机10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相对设置,以能驱动或增强所述保温箱2内的气流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之间的换热。本实用新型还通过第二风机能够作用于第一换热器,能够增强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处与车外之间的换热效率;第三风机作用于第二换热器,能够增强制冷剂在第二换热器处与保温箱内部之间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控制阀11、第一并联支路101和第二控制阀12,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一端能与所述压缩机4的排气端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换热器6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11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5与所述压缩机4之间、或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5与所述第一换热器6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并联支路101并联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5与所述第一控制阀11串联后的两端,所述第一并联支路101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控制阀12。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第二控制阀和第一并联支路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并联支路能够对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控制阀串联后进行并联,从而能够根据需要控制对第二换热器进行短路与否,即在需要第二换热器换热时打开第一控制阀,不需要第二换热器换热时关闭第一控制阀同时打开第二控制阀,实现能够根据不同运行模式以及其他例如温度条件等对保温箱中的第二换热器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车载冰箱高能效地完成制冷和保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节流装置7和温度采集装置17,所述节流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6与所述制冷换热器8之间,所述温度采集装置17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6与所述节流装置7之间的制冷剂管路上。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节流装置能够对经过第一换热器后的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通过温度采集装置能够有效检测第一换热器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通过该温度的高度能够有效且准确地判断出制冷剂是否被进行了充分的冷凝放热,如果是则考虑不开启第二换热器5,这样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如果否的话则考虑开启第二换热器,这样能够保证制冷剂被充分地冷凝放热,为进入制冷换热器8中进行充分制冷,保证足够的制冷量提供条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能够检测并获得制冷剂是否冷凝充分,并根据是否冷凝充分来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第二换热器,从而能够在保证制冷换热器足够制冷量的基础上还能有效降低能耗,提高系统整体的能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控制阀13、第四控制阀14和第二并联支路102,所述制冷换热器8的一端能与所述压缩机4的吸气端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节流装置7连通,所述第四控制阀14设置于所述制冷换热器8与所述压缩机4之间、或设置于所述制冷换热器8与所述节流装置7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并联支路102并联设置在所述制冷换热器8与所述第四控制阀14串联后的两端,所述第二并联支路102上设置有所述第三控制阀13。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第四控制阀和第二并联支路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二并联支路能够对制冷换热器和第四控制阀串联后进行并联,从而能够根据需要控制对制冷换热器进行短路与否,即在需要制冷换热器换热时打开第四控制阀,不需要制冷换热器换热时关闭第四控制阀同时打开第三控制阀,优选是能够在正常制冷模式或保温模式下均接通制冷换热器以使其运行,而在制冷箱中的温度达到所需温度后、并且需要系统缓慢停机的情况下能够接通第二并联支路、断开制冷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前述的车载冰箱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检测步骤,检测车载冰箱的模式,并检测所述温度采集装置采集的制冷剂的温度;
判断步骤,判断车载冰箱的模式为制冷模式或保温模式,判断所述温度采集装置采集的温度T与第一预设温度值T1或与第二预设温度值T2之间的关系;
控制步骤,当所述车载冰箱的模式为制冷模式时,且所述温度采集装置采集的温度T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T1时,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6制热,所述第二换热器5不制热,所述制冷换热器8制冷;当所述车载冰箱的模式为制冷模式时,且所述温度采集装置采集的温度T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T1时,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6和所述第二换热器5均制热运行,所述制冷换热器8制冷;
当所述车载冰箱的模式为保温模式时,且所述温度采集装置采集的温度T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T2时,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6和所述第二换热器5均制热运行,所述制冷换热器8制冷,同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20关闭或者减速;当所述车载冰箱的模式为保温模式时,且所述温度采集装置采集的温度T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T2时,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6和所述第二换热器5均制热运行,所述制冷换热器8制冷,同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20开启或者加速。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法通过制冷换热器、第一和第二换热器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以及节流前不同的温度采用不同的控制形式,能够在制冷时优先开启第一换热器而不开启保温箱的第二换热器,降低能耗,但在节流前制冷剂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选择性地开启第二换热器,能够通过第二换热器增强对制冷剂的换热作用,保证制冷剂的热量被充分地释放或散出,从而为进入制冷换热器中提供足够的冷量提供条件,而对应地若节流前制冷剂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则选择性地关闭第二换热器,说明此时制冷剂的状态足以对制冷换热器进行制冷,因此关闭第二换热器从而能有效降低能耗,进而提高车载冰箱的能效;而在制热(或保温)时则控制将第一和第二换热器均开启,通过第二换热器对保温箱进行制热或保温,还通过压缩机的热量加热保温箱内部空气,在节流前制冷剂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第一和第二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性能不足,则需要增强二者的换热性能,此时由于第二换热器主要起保温作用,不宜对其过多调节,则本实用新型打开或加速第二风机的运转,从而增强第一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而在节流前制冷剂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第一和第二换热器整体的换热性能足够,此时可考虑减小第二风机的转速或将其关闭,从而减小制冷剂热能的耗散,提高整体的能效。
从而实现制冷模式下制冷剂冷凝充分时断开保温箱中的第二换热器5,减小能耗,提高系统能效,制冷模式下制冷剂冷凝不充分时接通第二换热器5,通过第二换热器5和第一换热器6增强对制冷剂的冷凝放热效果,保证制冷箱中的制冷量足够且充分;实现保证制冷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系统能效;保温模式下第二和第一换热器同时工作,在制冷剂冷凝充分时关闭或减速第二风机的转速,减小能耗,提高系统能效,在制冷剂冷凝不充分时打开或加速第二风机20,从而增强冷凝放热效果,保证制冷箱中的制冷量足够且充分。因此本实用新型无论是在制冷模式下还是保温模式下均能有效实现保证制冷箱的制冷量足够充分的同时还能提高整机系统能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同时包括第一控制阀11、第二控制阀12、第三控制阀13和第四控制阀14时: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所述车载冰箱的模式为制冷模式时,且T≤T1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11断开,所述第二控制阀12接通,所述第三控制阀13断开,所述第四控制阀14接通;当所述车载冰箱的模式为制冷模式时,且T>T1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11接通,所述第二控制阀12断开,所述第三控制阀13断开,所述第四控制阀14接通;
当所述车载冰箱的模式为保温模式时,且T≤T2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11接通,所述第二控制阀12断开,所述第三控制阀13断开,所述第四控制阀14接通,同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20关闭或者减速;当所述车载冰箱的模式为保温模式时,且T>T2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11接通,所述第二控制阀12断开,所述第三控制阀13断开,所述第四控制阀14接通,同时控制所述第二风机20开启或者加速。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冷模式或保温模式下分别根据节流前制冷剂温度的高低来进行控制的具体对四个控制阀的控制方式,实现制冷模式下制冷剂冷凝充分时断开保温箱中的第二换热器5,减小能耗,提高系统能效,制冷模式下制冷剂冷凝不充分时同时接通第二换热器5,增强对制冷剂的冷凝放热效果,保证制冷箱中的制冷量足够且充分;实现保证制冷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系统能效;保温模式下第二和第一换热器同时工作,在制冷剂冷凝充分时关闭或减速第二风机的转速,减小能耗,提高系统能效,在制冷剂冷凝不充分时打开或加速第二风机20,从而增强冷凝放热效果,保证制冷箱中的制冷量足够且充分。因此本实用新型无论是在制冷模式下还是保温模式下均能有效实现保证制冷箱的制冷量足够充分的同时还能提高整机系统能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步骤,当所述车载冰箱的模式为制冷模式时,若所述制冷箱中的温度低于第三预设温度T3,并且所述车载冰箱需要缓慢停机时,控制所述压缩机4停机,所述第三控制阀13接通,所述第四控制阀14断开。本实用新型还通过第二并联支路的设置能够保证在制冷箱中的温度满足需求且缓慢停机时保证压缩机能够正常且稳定地完成停机,在保证制冷箱制冷量足够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系统能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在第一预设时间t1内采集的温度T均≤T1时,判断T≤T1;当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在第一预设时间t1内采集的温度T均>T1时,判断T>T1;当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在第二预设时间t2内采集的温度T均≤T2时,判断T≤T2;当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在第二预设时间t2内采集的温度T均>T2时,判断T>T2。这是本实用新型的T与T1以及T与T2之间的大小关系的具体判断方式,在一定时间内若多次检测出均满足才能判断满足上述不等式,能够保证其进入的为温度稳定状态而非不稳定的波动状态,此时系统更稳定,控制精度更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t1=1min,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在1min内每10s采集一组温度数据;t2=1min,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在1min内每10s采集一组温度数据;T1=T2=50℃-60℃。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定时间的优选时长以及两个预设温度的优选数值范围。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冰箱系统图。
制冷原理:起始阶段第二控制阀12通电吸合导通,第一控制阀11断电断开,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不通过第二换热器5,而是直接进入第一换热器6换热,出来后低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进入节流装置7节流降压,而后低压低温液态制冷剂进入制冷换热器8吸热,此时第四控制阀14属于吸合导通,第三控制阀13属于断开状态,换热完成后,气态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压缩。在制冷模式运行过程中,温度采集装置17持续采集经第一换热器6换热后制冷剂的温度,若在1min(每10s采集一组)内采集到温度均大于限定温度(一般设定50℃-60℃),第二控制阀12断电断开,第一控制阀11通电吸合,第二换热器5参与换热(制冷时先不开第二换热器5,这个条件说明第一换热器6单独换热时换散热量不够,制冷剂温度过高,在第一换热器6不足以对制冷剂足够冷凝放热时,开启第二换热器5,以保证制冷换热器8的换热性能),保证冷冻室能达到设定温度值,直到温度采集装置17在1min(每10s采集一组)内采集到温度均小于限定温度(一般设定50℃-60℃),恢复初始阶段运行状态。
制热原理:第一控制阀11通电吸合,第二控制阀12断电断开,压缩机高温高压排气进入保温箱与第二换热器5换热,而后进入第一换热器6,若温度采集装置17在1min(每10s采集一组)内采集到温度均大于限定温度(一般设定50℃-60℃),则第二风机20(即换热风扇)通电转动加速散热,反之则不运行,从第一换热器6出来的高压常温液态制冷剂进入节流装置7节流降压,此时第四控制阀14通电吸合,第三控制阀13断电断开(制冷时,若制冷箱达到设定温度,而系统需要慢慢停机时,第三控制阀13吸合,第四控制阀14断开),低压低温制冷剂进入制冷换热器8吸热,而后进入压缩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4)、制冷换热器(8)、制冷箱(1)和第一换热器(6),所述压缩机(4)、所述制冷换热器(8)和所述第一换热器(6)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中的至少部分结构,所述制冷换热器(8)设置于所述制冷箱(1)的内部以能对所述制冷箱(1)内部的气流进行制冷,所述车载冰箱还包括第一风机(30),所述第一风机(30)也设置于所述制冷箱(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风机(30)与所述制冷换热器(8)相对设置,以能驱动或增强所述制冷箱(1)内的气流与所述制冷换热器(8)之间的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换热器(5)和保温箱(2),所述第二换热器(5)设置于所述保温箱(2)的内部以能对所述保温箱(2)内部的气流进行制热和/或保温,所述第二换热器(5)也连接到所述制冷循环回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箱(2)的上端设置有保温箱盖(16),所述保温箱盖(16)能转动打开所述保温箱(2),形成翻盖式结构;所述制冷箱(1)的上端设置有制冷箱盖(15),所述制冷箱盖(15)能转动打开所述制冷箱(1),形成翻盖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压缩机箱(18),所述压缩机(4)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箱(18)的内部,所述第一换热器(6)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箱(18)上以能将制冷剂与车外进行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箱(18)与所述保温箱(2)上下叠置,所述保温箱(2)位于所述压缩机箱(18)的上端;所述压缩机箱(18)与所述保温箱(2)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保温箱(2)与所述制冷箱(1)之间沿水平方向相接或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箱(18)与所述制冷箱(1)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件(31);所述保温箱(2)与所述制冷箱(1)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件(32);所述压缩机箱(18)与所述保温箱(2)之间设置有分隔件(19),所述分隔件(19)为导热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风机(20)和第三风机(10),所述第二风机(20)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箱(18)的内部、壁面或外部,且所述第二风机(20)与所述第一换热器(6)相对设置,以能驱动或增强车外的气流与所述第一换热器(6)之间的换热;所述第三风机(10)设置于所述保温箱(2)的内部,且所述第三风机(10)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相对设置,以能驱动或增强所述保温箱(2)内的气流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之间的换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控制阀(11)、第一并联支路(101)和第二控制阀(12),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一端能与所述压缩机(4)的排气端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换热器(6)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11)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5)与所述压缩机(4)之间、或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5)与所述第一换热器(6)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并联支路(101)并联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5)与所述第一控制阀(11)串联后的两端,所述第一并联支路(101)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控制阀(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节流装置(7)和温度采集装置(17),所述节流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6)与所述制冷换热器(8)之间,所述温度采集装置(17)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6)与所述节流装置(7)之间的制冷剂管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三控制阀(13)、第四控制阀(14)和第二并联支路(102),所述制冷换热器(8)的一端能与所述压缩机(4)的吸气端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节流装置(7)连通,所述第四控制阀(14)设置于所述制冷换热器(8)与所述压缩机(4)之间、或设置于所述制冷换热器(8)与所述节流装置(7)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并联支路(102)并联设置在所述制冷换热器(8)与所述第四控制阀(14)串联后的两端,所述第二并联支路(102)上设置有所述第三控制阀(13)。
CN202321321297.2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车载冰箱 Active CN219607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1297.2U CN219607470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车载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1297.2U CN219607470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车载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7470U true CN219607470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5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1297.2U Active CN219607470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车载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74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7939B (zh) 门体制冰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JP6074596B2 (ja) 冷蔵庫
WO2018032607A1 (zh)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39657A (zh) 带制冰机的冰箱
CN206812752U (zh) 一种冷藏车制冷系统
CN102538283A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制冷装置、制冷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CN111207534A (zh) 制冷系统、制冷设备以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2506528B (zh) 一种新型冷库融霜系统
CN107270622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6558183A (zh) 一种车载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71865A (zh) 并联双循环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23672A (zh)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68269A (zh) 冰箱
CN207635687U (zh) 一种适用于冷链运输的半导体制冷储藏箱
CN203203293U (zh) 空气源热泵制冷制热系统
CN219607470U (zh) 一种车载冰箱
CN203806445U (zh) 一种冰板冷冻柜
CN204478579U (zh) 风冷冷热水空调系统
CN109737662A (zh) 一种紧凑型卧式无霜冷柜制冷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
CN107328155A (zh) 一种双箱冷柜
CN106524663A (zh) 提高直线压缩机稳定性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08264282U (zh) 可同时制热或者制冷的新型双温保温餐车
KR20110094607A (ko) 냉동차의 축냉 시스템
CN111811184A (zh) 立式冷柜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11516U (zh) 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