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5377U - 传感器安装支架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安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5377U
CN219605377U CN202321265048.6U CN202321265048U CN219605377U CN 219605377 U CN219605377 U CN 219605377U CN 202321265048 U CN202321265048 U CN 202321265048U CN 219605377 U CN219605377 U CN 219605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bracket
mounting
mounting bracket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650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琼
孙邵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ton Cummins Emission Treatm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ton Cummins Emission Treatm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ton Cummins Emission Treatmen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ton Cummins Emission Treatm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650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5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5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5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安装支架,涉及汽车尾气后处理的传感器安装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具有用于放置传感器的安装面,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两个止裂槽,所述支架本体位于相邻所述止裂槽之间的部分向凸出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弯折形成承托块,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安装面时其端部位于所述承托块上。用于防止支架出现应力集中,影响支架整体强度和可靠性;整体重量轻且承力均匀。

Description

传感器安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后处理的传感器安装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传感器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尾气后处理装置通常包括柴油氧化催化器、柴油颗粒捕集器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器等。为了实施监控尾气各项指标,最大化实现后处理系统高效运转,通常将多种传感器应用在后处理系统中,基于此,不得不增加相应的传感器固定支架进行传感器的固定。
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2221763747.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支架组件以及尾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支架、转接板、安装在所述支架和所述转接板之间的隔热棉、安装固定于所述转接板上的传感器以及至少部分包裹在所述传感器上的隔热罩,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螺纹柱,所述隔热棉被夹持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转接板之间;所述传感器支架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接板上的第二螺纹柱,所述隔热罩至少部分被夹持在所述转接板和所述传感器之间。但是当需要对多个传感器进行支撑固定时,需要对应设置多个支架;并且为了增加支架的结构强度通常需要增加支架的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安装支架,防止支架出现应力集中,影响支架整体强度和可靠性;整体重量轻且承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具有用于放置传感器的安装面,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两个止裂槽,所述支架本体位于相邻所述止裂槽之间的部分向凸出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弯折形成承托块,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安装面时其端部位于所述承托块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沿相互靠近的弯折形成弯折板,所述弯折板能够用于放置所述传感器。通过本实施方式,在弯折板上也能够安装传感器,增加空间利用率,通过弯折板能够分散承担支架本体受振动力,提高结构强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本体位于两个所述弯折板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安装面,两个所述弯折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安装面相互垂直。通过本实施方式,当传感器安装在弯折板上时,上下两个折弯板面与安装面成直角姿态,分散承担支架所受振动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板的侧壁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到所述安装面,所述加强筋由所述支架本体凹陷形成。通过本实施方式,加强筋处于弯折板与支架本体的连接处,提高其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弯折板的加强筋的凹陷方向相同。通过本实施方式,两个弯折板在使用时,其工作面位于同一侧的面板上,保证两个弯折板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强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板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块具有用于对所述传感器起到限位作用的容置槽。通过本实施方式,对传感器的端部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实现快速定位安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述安装面具有凸出所述安装面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贯穿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传感器的第二安装孔。通过本实施方式,凸起结构对传感器起到支撑作用,使传感器与安装面之间形成间隙,提高传感器的散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结构的外形呈U字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本体相对所述止裂槽的一端设置有扩展板,所述扩展板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传感器的排线进行固定的第三安装孔。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器安装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支架本体的一端设置承托块,能够对传感器的端部起到支撑作用,如对传感器的插接头起到支撑作用,通过在承托块的两端设置止裂槽,当支撑块受到外力作用时,避免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况,影响支架整体强度和可靠性;承托块与支架本体采用一体式结构,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架本体安装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附图标记:
10、支架本体;11、安装面;20、承托块;21、容置槽;30、凸起结构;31、第二安装孔;40、止裂槽;50、弯折板;51、加强筋;60、扩展板;61、第三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支架本体10具有用于放置传感器的安装面11,支架本体10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两个止裂槽40,支架本体10位于相邻止裂槽40之间的部分向凸出安装面11的方向弯折形成承托块20,传感器位于安装面11时其端部位于承托块20上。
具体地,图1中为具有两个止裂槽40的示意图,可先在支架本体10的一端开设止裂槽40,然后再对相邻止裂槽40之间的部分进行机械弯折处理,承托块20所在平面与安装面11相互垂直。如图2所示,止裂槽40的一端为开口、另一端为盲端,止裂槽40在厚度方向贯穿支架本体10,止裂槽40的宽度大于承托块20的厚度,即在承托块20受到外力作用时,避免其在止裂槽40处形成应力集中的情况。支架本体10与承托块20为一体式结构,整体结构强度高,不需要额外增加焊接或连接结构,整体重量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架本体10的两端沿相互靠近的弯折形成弯折板50,弯折板50能够用于放置传感器。通过本实施方式,在弯折板50上也能够安装传感器,增加空间利用率,通过弯折板50能够分散承担支架本体10受振动力,提高结构强度。
具体地,两个弯折板50均沿凸出安装面11的方向弯折,整体结构呈U形,在使用时,如图3和4所示,安装面11呈竖直贴附在尾气后处理设备上,在安装面11上能够安装两个呈竖直排列的传感器,在两个弯折板50的上端能够分别安装一个传感器,实现同一个安装直接能够同时对至少4个传感器进行安装,以及其空间利用率高。上下两个折弯板所在平面与安装面11成直角姿态,分散承担支架本体10所受振动力,提高系统强度,通过静力分析,较现有市场类似支架,强度提高,重量减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架本体10位于两个弯折板50之间的部分形成安装面11,两个弯折板50所在平面与安装面11相互垂直。通过本实施方式,当传感器安装在弯折板50上时,上下两个折弯板面与安装面11成直角姿态,分散承担支架所受振动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弯折板50的侧壁设置有加强筋51,加强筋51延伸到安装面11,加强筋51由支架本体10凹陷形成。通过本实施方式,加强筋51处于弯折板50与支架本体10的连接处,提高其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地,加强筋51为支架本体10的材料冲压形成,不需要额外焊接钢筋增加其结构强度,减少支架本体10的整体重量,并且能够提高其结构强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弯折板50的加强筋51的凹陷方向相同。通过本实施方式,两个弯折板50在使用时,其工作面位于同一侧的面板上,保证两个弯折板50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两个弯折板50的凹陷方向均为向下,在使用时,均为两个弯折板50的上部对传感器进行承力。例如位于上方的弯折板50为由外向内冲压形成加强筋51,位于下方的弯折板50为由内向外冲压形成加强筋5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弯折板50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传感器。
具体的,在传感器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通孔,通过螺栓组件能够将传感器安装到弯折板50上,拆卸安装方便,以及保证安装后的整体性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承托块20具有用于对传感器起到限位作用的容置槽21。通过本实施方式,对传感器的端部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实现快速定位安装。
具体地,能够根据传感器的实际情况对容置槽21进行定制,例如使容置槽21的底壁所在平面与凸起结构30所在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保证传感器安装完毕后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面11具有凸出安装面11的凸起结构30,凸起结构30贯穿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传感器的第二安装孔31。通过本实施方式,凸起结构30对传感器起到支撑作用,使传感器与安装面11之间形成间隙,提高传感器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相比传感器直接贴附在安装面11上,通过凸起结构30能够减少传感器安装完毕后的接触面,更利于传感器的散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凸起结构30的外形呈U字形。
具体地,通过设置为U字形结构,使传感器横放在U字形结构上,提高其放置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架本体10相对止裂槽40的一端设置有扩展板60,扩展板60上开设有用于对传感器的排线进行固定的第三安装孔6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传感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具有用于放置传感器的安装面,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两个止裂槽,所述支架本体位于相邻所述止裂槽之间的部分向凸出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弯折形成承托块,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安装面时其端部位于所述承托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沿相互靠近的弯折形成弯折板,所述弯折板能够用于放置所述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位于两个所述弯折板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安装面,两个所述弯折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安装面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的侧壁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延伸到所述安装面,所述加强筋由所述支架本体凹陷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弯折板的加强筋的凹陷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块具有用于对所述传感器起到限位作用的容置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具有凸出所述安装面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贯穿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传感器的第二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外形呈U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相对所述止裂槽的一端设置有扩展板,所述扩展板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传感器的排线进行固定的第三安装孔。
CN202321265048.6U 2023-05-23 2023-05-23 传感器安装支架 Active CN219605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65048.6U CN219605377U (zh) 2023-05-23 2023-05-23 传感器安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65048.6U CN219605377U (zh) 2023-05-23 2023-05-23 传感器安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5377U true CN219605377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65048.6U Active CN219605377U (zh) 2023-05-23 2023-05-23 传感器安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53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017550A (ja) 固定部材
CN219605377U (zh) 传感器安装支架
KR20110009787A (ko) 태양전지판을 포함한 패널의 고정구조
CN204821546U (zh) 电动真空助力泵安装支架
CN212743063U (zh) 一种基于啮合连接限位的铝单板组件
CN220156429U (zh) 一种檩条安装座及光伏支架
CN220291903U (zh)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安装装置
CN216490355U (zh) 节点结构及柔性光伏支架
CN213715291U (zh) 一种用于电能表的液晶支架及安装结构
CN216380212U (zh) 紧固件及其安装的洁净室天花板
CN218243436U (zh) 檩条结构和光伏发电系统
CN212453408U (zh) 一种卡接安装的铝单板
CN213390575U (zh) 一种预装式建筑结构
CN215154400U (zh) 一种新型线束固定支架
CN218209239U (zh) 吸顶安装的面板灯
CN215345451U (zh) 固定板
CN211523788U (zh) 屋面组件及屋面系统
CN218138172U (zh) 一种支撑件
CN215579848U (zh) 一种配电箱
CN210693832U (zh) 一种地面光伏支架
CN215826822U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4396644U (zh) 汽车网关固定装置
CN220410716U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安装支架
CN210425584U (zh) 一种固定盒及具有其的热水器
CN212588013U (zh) 一种组合式桥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