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6467U - 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 - Google Patents
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86467U CN219586467U CN202320327415.4U CN202320327415U CN219586467U CN 219586467 U CN219586467 U CN 219586467U CN 202320327415 U CN202320327415 U CN 202320327415U CN 219586467 U CN219586467 U CN 2195864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l
- brace
- shoulder
- vibration damping
- st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包括:垫板组件;轨撑,轨撑和基本轨分别设置在垫板组件上,轨撑与基本轨的外侧,且轨撑朝向基本轨的一侧具有垫层,垫层至少覆盖基本轨的下颚区域、轨腰区域、轨底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滑床台板,滑床台板设置在垫板组件上并与基本轨远离轨撑的一侧抵接,且滑床台板上设置有尖轨;横向限位块,横向限位块为至少两个,横向限位块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垫板组件的内部;第一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依次穿过轨撑和垫板组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区振动噪声过大以及采用减振扣件后轨件稳定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工程减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
背景技术
道岔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结构,是列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也是轨道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结构复杂、轮轨关系多变且存在固有平顺,列车通过时冲击作用明显,使得道岔区振动噪声显著高于区间线路。
城市轨道交通道岔通常以9号或12号小号码道岔为主,长期服役后岔区几何保持能力不足,容易萌生岔区钢轨波磨,轨件伤损等病害,影响列车过岔舒适性与安全性。更为关键的是,当岔区几何状态劣化后,将进一步增强轮轨冲击作用,导致列车过岔时振动噪声显著增大,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为提高岔区钢轨横向稳定性,部分普速铁路或重载铁路道岔中采用轨撑结构,其结构一般为轨撑底部与铁垫板通过T型螺栓竖向连接,轨撑立板通过钢轨连接形成横向支撑。轨撑与钢轨之间通常为刚性接触,由于制造加工以及安装误差,难以实现密贴,导致横向约束能力差,且存在点接触导致应力集中,长期服役后对钢轨造成磨损或者轨撑产生裂纹。
另一方面,目前道岔区减振扣件均采用降低轨下胶垫刚度的方式,而由于岔区铁垫板尺寸较大,弹性胶垫刚度降低、尺寸增加后使得扣件系统抗扭转能力下降,扣件横向力主要依靠铁垫板与轨枕之间摩擦力和道钉传递,提供的横向力有限,容易导致钢轨倾翻从而产生钢轨波磨等病害,进而加剧轮轨作用。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区振动噪声过大以及采用减振扣件后轨件稳定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区振动噪声过大以及采用减振扣件后轨件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包括:垫板组件;轨撑,轨撑和基本轨分别设置在垫板组件上,轨撑与基本轨的外侧,且轨撑朝向基本轨的一侧具有垫层,垫层至少覆盖基本轨的下颚区域、轨腰区域、轨底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滑床台板,滑床台板设置在垫板组件上并与基本轨远离轨撑的一侧抵接,且滑床台板上设置有尖轨;横向限位块,横向限位块为至少两个,横向限位块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垫板组件的内部;第一固定组件,第一固定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依次穿过轨撑和垫板组件。
进一步地,垫板组件包括:第一垫板,基本轨、轨撑以及滑床台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垫板上;减振垫层;第二垫板,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分别设置在减振垫层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垫板靠近基本轨的一端具有第一挡肩,第一挡肩沿基本轨的高度方向延伸,至少一个横向限位块与第一挡肩的外侧壁抵接。
进一步地,第二垫板具有顺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相互平行,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相互平行,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二挡肩,第三侧边上设置有第三挡肩,第二挡肩由第一侧边靠近第四侧边的一端朝向第一侧边靠近第二侧边的一端延伸,第三挡肩由第三侧边靠近第二侧边的一端朝向第三侧边靠近第四侧边的一端延伸,且第一挡肩和第三挡肩之间设置有一个横向限位块,第二挡肩和滑床台板远离基本轨的一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横向限位块。
进一步地,第一垫板的一组对角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凸起,其中一个固定凸起朝向第一侧边靠近第二侧边的一端延伸并与第二挡肩抵接,另一个固定凸起朝向第三侧边靠近第四侧边的一端延伸并与第三挡肩抵接。
进一步地,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固定组件,两个固定凸起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组件,且第二固定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依次穿过固定凸起、减振垫层、第二垫板。
进一步地,减振垫层朝向第一垫板的一侧和减振垫层朝向第二垫板的一侧分别具有多个凸起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弹条,弹条与轨撑远离垫板组件的一侧抵接;固定件,固定件与弹条抵接并依次穿过轨撑和垫板组件。
进一步地,轨撑包括顺次连接的固定段和抵接段,固定段设置在垫板组件上并与弹条抵接,抵接段具有垫层。
进一步地,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还包括轨下胶垫,轨下胶垫设置在基本轨和垫板组件之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包括垫板组件、轨撑、滑床台板、横向限位块以及第一固定组件。轨撑和基本轨分别设置在垫板组件上,轨撑与基本轨的外侧,且轨撑朝向基本轨的一侧具有垫层,垫层至少覆盖基本轨的下颚区域、轨腰区域、轨底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滑床台板设置在垫板组件上并与基本轨远离轨撑的一侧抵接,且滑床台板上设置有尖轨;横向限位块为至少两个,横向限位块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垫板组件的内部;第一固定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依次穿过轨撑和垫板组件。
使用本申请中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时,在基本轨非工作边一侧,基本轨与轨撑立板贴合,轨撑设置在垫板组件上,所以基本轨上轮轨横向力通过轨撑和垫板组件传递至轨枕或道床。因此,本申请中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岔区使用减振扣件后轨件横向稳定性保持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轨撑和基本轨之间设置有垫层,所以能够通过垫层实现基本轨与轨撑的弹性连接,通过垫层的变形耗散钢轨振动能量。进而本申请中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区稳定性差、振动噪声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的第一垫板和滑床台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的第二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垫板组件;11、第一垫板;111、第一挡肩;112、固定凸起;12、减振垫层;13、第二垫板;131、第二挡肩;132、第三挡肩;20、轨撑;30、基本轨;31、垫层;40、滑床台板;50、尖轨;60、横向限位块;70、第一固定组件;71、弹条;72、固定件;80、第二固定组件;90、轨下胶垫;100、绝缘隔离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区振动噪声过大以及采用减振扣件后轨件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中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包括垫板组件10、轨撑20、滑床台板40、横向限位块60以及第一固定组件70。轨撑20和基本轨30分别设置在垫板组件10上,轨撑20与基本轨30的外侧,且轨撑20朝向基本轨30的一侧具有垫层31,垫层31至少覆盖基本轨30的下颚区域、轨腰区域、轨底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滑床台板40设置在垫板组件10上并与基本轨30远离轨撑20的一侧抵接,且滑床台板40上设置有尖轨50;横向限位块60为至少两个,横向限位块6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垫板组件10的内部;第一固定组件70的至少一部分依次穿过轨撑20和垫板组件10。
使用本申请中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时,在基本轨30非工作边一侧,基本轨30与轨撑20立板贴合,轨撑20设置在垫板组件10上,所以基本轨30上轮轨横向力通过轨撑20和垫板组件10传递至轨枕或道床。因此,本申请中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岔区使用减振扣件后轨件横向稳定性保持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轨撑20和基本轨30之间设置有垫层31,所以能够通过垫层31实现基本轨30与轨撑20的弹性连接,通过垫层31的变形耗散钢轨振动能量。进而本申请中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区稳定性差、振动噪声过大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垫层31为带槽粘弹性层,因此,在本申请中能够通过垫层31的粘弹性层剪切变形耗散钢轨振动能量。并且,粘弹性层与轨撑20立板通过硫化结合一体,粘弹性层覆盖基本轨30轨头下颚、轨腰以及部分轨底,以实现基本轨30与轨撑20的弹性连接。
并且,在本申请中为保证轨撑20对于基本轨30的扣压作用,轨撑20下部与基本轨轨底角之间为刚性接触。
可选地,横向限位块60可采用聚氨酯材料或尼龙材料,也可为多层复合的阻尼材料,以提高扣件系统减振性能。
具体地,垫板组件10包括:第一垫板11,基本轨30、轨撑20以及滑床台板40分别设置在第一垫板11上;减振垫层12;第二垫板13,第一垫板11和第二垫板13分别设置在减振垫层12的上下两侧。
具体地,第一垫板11靠近基本轨30的一端具有第一挡肩111,第一挡肩111沿基本轨30的高度方向延伸,至少一个横向限位块60与第一挡肩111的外侧壁抵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垫板13具有顺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相互平行,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相互平行,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二挡肩131,第三侧边上设置有第三挡肩132,第二挡肩131由第一侧边靠近第四侧边的一端朝向第一侧边靠近第二侧边的一端延伸,第三挡肩132由第三侧边靠近第二侧边的一端朝向第三侧边靠近第四侧边的一端延伸,且第一挡肩111和第三挡肩132之间设置有一个横向限位块60,第二挡肩131和滑床台板40远离基本轨30的一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横向限位块60。并且,第一垫板11的一组对角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凸起112,其中一个固定凸起112朝向第一侧边靠近第二侧边的一端延伸并与第二挡肩131抵接,另一个固定凸起112朝向第三侧边靠近第四侧边的一端延伸并与第三挡肩132抵接。同时,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固定组件80,两个固定凸起112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组件80,且第二固定组件80的至少一部分依次穿过固定凸起112、减振垫层12、第二垫板13。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横向限位块60为两个,两个横向限位块60呈对角设置。从而为第二固定组件80的安装提供空间。
可选地,轨撑20与第一挡肩111之间、横向限位块60与第一挡肩111之间设置卡槽限位,从而防止轨撑20以及横向限位块60上下滑移或纵向窜出。同时,第二挡肩131和第三挡肩132与横向限位块60配合的位置也设置有限位卡槽,从而保证横向限位块60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尖轨50一侧,滑床台板40与第一垫板11焊接一体,滑床台板40与第一垫板11远离第一挡肩111的一端的边缘对齐,从而与第一垫板11形成挡肩的作用并与横向限位块60以及第二挡肩131配合。
可选地,减振垫层12朝向第一垫板11的一侧和减振垫层12朝向第二垫板13的一侧分别具有多个凸起结构。并且,减振垫层31可采用高弹性橡胶或聚氨酯材料,凸起结构为圆形凸台,其刚度可根据需求设置为10~20kN/mm。
可选地,减振垫层31嵌入第二垫板13中,第二垫板13设置为中部开槽结构,开槽形状与减振垫层31匹配,在提高减振垫厚度的同时降低扣件系统高度。
可选地,第二固定组件80至少包括锚固螺栓。并且,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组件80穿过第一垫板11、减振垫层31、第二垫板13与隔离垫层31,并在下方轨枕或道床上预埋套管,实现扣件系统锚固。并且,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组件80为两个,两个第二固定组件80采用对角设置,以保证系统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垫板13远离第一垫板11的一侧还设置有绝缘隔离垫层100,绝缘隔离垫层100为绝缘材料,起到第一垫板11、减振垫层31以及第二垫板13与下部混凝土轨枕或道床缓冲隔离的作用,同时也扣件系统提供电阻绝缘。
具体地,第一固定组件70包括:弹条71,弹条71与轨撑20远离垫板组件10的一侧抵接;固定件72,固定件72与弹条71抵接并依次穿过轨撑20和垫板组件10。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固定件72是T型螺栓。并且,弹条71扣压作用于轨撑20上方,其T型螺栓穿过第一垫板11,通过拧紧螺栓对轨撑20实施扣压力,同时将轨撑20固定于第一垫板11。
可选地,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还包括轨下胶垫90,轨下胶垫90设置在基本轨30和垫板组件10之间。
具体地,轨撑20包括顺次连接的固定段和抵接段,固定段设置在垫板组件10上并与弹条71抵接,抵接段具有垫层3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段与第一垫板11之间存在部分空隙,其空隙高度不高于轨下胶垫90的厚度,以防止轨下胶垫90窜出,此外,固定段的端部与第一垫板11压实、中部悬空以有效扣压基本轨30。
优选地,轨撑20的固定段远离基本轨30的一端与第一挡肩111远离第三挡肩132的一侧抵接。并且,基本轨30上轮轨横向力通过轨撑20、第一垫板11、横向限位块60、第二垫板13传递至轨枕或道床。同时滑床台板40远离基本轨30的一端与第二挡肩131之间设置有横向限位块60,以此约束滑床台板40与上层轨撑20的扭转变形,从而实现岔区轨件的横向稳定性提升。
可选地,第一垫板11和第二垫板13均为铁垫板。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轨撑20与横向限位块60结构,轮轨横向力通过轨撑20、第一垫板11、横向限位块60传递至第二垫板13与轨枕/道床,在提高扣件系统横向刚度的同时,有效避免锚固系统中螺栓横向剪切力过大。通过第一垫板11设置挡肩结构,可有效降低第一垫板11的扭转变形,为减振垫层31采用高弹性材料提供基础,第一垫板11横向变形由横向限位块60进行约束,由于横向限位块60的高横向刚度以及低剪切刚度,在约束其扭转变形的同时能够有效保障第一垫板11竖向变形能力。此外,本申请中横向约束采用角对称设置,扣件系统两侧均具有限位块结构,因此能够采用较低刚度的减振垫层31,使得扣件系统实现较低的垂向刚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横向刚度与抗扭转变形刚度。另一方面,本申请中减振垫层31具有充分的高度空间,能够设计具有上下凸台结构,有效提高扣件系统弹性与阻尼性能。此外,轨撑20与横向限位块60也可采用粘弹性阻尼材料,轨撑20的弹性层具有粘弹性特征,能够进一步有效降低钢轨振动响应。因此,本申请可有效解决道岔区扣件减振与轨件稳定性的矛盾,通过带轨撑20减振扣件实现岔区振动噪声的控制。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垫板组件(10);
轨撑(20),所述轨撑(20)和基本轨(30)分别设置在所述垫板组件(10)上,所述轨撑(20)与所述基本轨(30)的外侧,且所述轨撑(20)朝向所述基本轨(30)的一侧具有垫层(31),所述垫层(31)至少覆盖所述基本轨(30)的下颚区域、轨腰区域、轨底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
滑床台板(40),所述滑床台板(40)设置在所述垫板组件(10)上并与所述基本轨(30)远离所述轨撑(20)的一侧抵接,且所述滑床台板(40)上设置有尖轨(50);
横向限位块(60),所述横向限位块(60)为至少两个,所述横向限位块(6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垫板组件(10)的内部;
第一固定组件(70),所述第一固定组件(70)的至少一部分依次穿过所述轨撑(20)和所述垫板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组件(10)包括:
第一垫板(11),所述基本轨(30)、所述轨撑(20)以及所述滑床台板(4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垫板(11)上;
减振垫层(12);
第二垫板(13),所述第一垫板(11)和所述第二垫板(13)分别设置在所述减振垫层(12)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11)靠近所述基本轨(30)的一端具有第一挡肩(111),所述第一挡肩(111)沿所述基本轨(30)的高度方向延伸,至少一个所述横向限位块(60)与所述第一挡肩(111)的外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13)具有顺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二挡肩(131),所述第三侧边上设置有第三挡肩(132),所述第二挡肩(131)由所述第一侧边靠近所述第四侧边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侧边靠近所述第二侧边的一端延伸,所述第三挡肩(132)由所述第三侧边靠近所述第二侧边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三侧边靠近所述第四侧边的一端延伸,且所述第一挡肩(111)和所述第三挡肩(132)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横向限位块(60),所述第二挡肩(131)和所述滑床台板(40)远离所述基本轨(30)的一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横向限位块(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11)的一组对角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凸起(112),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凸起(112)朝向所述第一侧边靠近所述第二侧边的一端延伸并与所述第二挡肩(131)抵接,另一个所述固定凸起(112)朝向所述第三侧边靠近所述第四侧边的一端延伸并与所述第三挡肩(132)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固定组件(80),两个所述固定凸起(112)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固定组件(80),且所述第二固定组件(80)的至少一部分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凸起(112)、所述减振垫层(12)、所述第二垫板(1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垫层(12)朝向所述第一垫板(11)的一侧和所述减振垫层(12)朝向所述第二垫板(13)的一侧分别具有多个凸起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70)包括:
弹条(71),所述弹条(71)与所述轨撑(20)远离所述垫板组件(10)的一侧抵接;
固定件(72),所述固定件(72)与所述弹条(71)抵接并依次穿过所述轨撑(20)和所述垫板组件(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撑(20)包括顺次连接的固定段和抵接段,所述固定段设置在所述垫板组件(10)上并与所述弹条(71)抵接,所述抵接段具有所述垫层(3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还包括轨下胶垫(90),所述轨下胶垫(90)设置在所述基本轨(30)和所述垫板组件(10)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27415.4U CN219586467U (zh) | 2023-02-27 | 2023-02-27 | 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27415.4U CN219586467U (zh) | 2023-02-27 | 2023-02-27 | 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86467U true CN219586467U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7690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27415.4U Active CN219586467U (zh) | 2023-02-27 | 2023-02-27 | 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86467U (zh) |
-
2023
- 2023-02-27 CN CN202320327415.4U patent/CN2195864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88723B (zh) | 轨道弹性固定装置 | |
CN103088724B (zh) | 带有垂向导向的轨道固定装置 | |
CN2910996Y (zh) | 扣压板式调高调距扣件 | |
WO2013060094A1 (zh) | 轨道弹性固定装置 | |
CN201439580U (zh) | 钢轨小阻力扣件垫板 | |
CN103966929A (zh) | 有轨电车无螺栓扣件系统 | |
KR101526820B1 (ko) | 레일 플로팅 격리 지지장치 | |
CN219586467U (zh) | 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 | |
CN210561483U (zh) | 一种与有挡肩混凝土轨枕配套使用的轨道扣件 | |
CN111733635A (zh) | 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系统的防爬装置 | |
WO2021035846A1 (zh) | 用于无砟轨道中有轨枕挡肩的扣件组件 | |
CN203807896U (zh) | 有轨电车无螺栓扣件系统 | |
CN115976890A (zh) | 道岔区带轨撑减振扣件 | |
CN109235151A (zh) | 一种铁路钢桁梁桥上弹性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构造 | |
CN212611722U (zh) | 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系统的防爬装置 | |
WO2022126535A1 (zh) | 重载铁路无螺栓扣件系统 | |
CN201010836Y (zh) | 板式减振型钢轨扣件 | |
KR20020090845A (ko) | 궤도 방진장치 | |
CN210458788U (zh) | 一种轨道固定装置 | |
CN101949113B (zh) | 导轨锚 | |
CN210031371U (zh) | 钢轨伸缩调节器基本轨折断应急加固装置 | |
CN209779351U (zh) | 一种调距扣板及扣件 | |
CN106702826A (zh) | 无弹条轨道扣件系统 | |
CN203334183U (zh) | 用于钢梁桥明桥面轨道的扣件结构 | |
WO2006036088A2 (fr) | Attache de rail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